一、教育美是人类本质力量在教育过程中的感性显现

  1. 教育美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

要回答教育美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必须对教育美在教育中发生的历程有一定的了解。

教育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动态系统,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一方面要吸纳社会生活和生产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作为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把培养出来的受教育者输送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教育与社会之间这种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互换,教育内部自组织的调节活动就不断得到完善, 换句话说,外界的负熵输入会使教育系统总熵值减小而趋向有序。在教育结构,体制、内容、方法等方面都表现出有序性不断增高的历程。从最初的原始社会教育形态看,由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极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很低且十分狭隘,教育活动的方式和教育内容都表现出强烈的实用性(功利性) 和粗糙简陋的特点。教育方式是在直接的生产和生活中通过重复的示范和简单的模仿来进行;教育的内容则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经验与技能。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随着教育以及教育中主体的发展,教育愈来愈摆脱了那种单纯的实用性,逐步具有超越生活的性质;愈来愈摆脱掉纯自

然的特点,逐步走向主体的自由创造。它表现在教育的结构层次、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活动形式、方法和手段不断地扩展和丰富,不断地具有多样统一的特点,即教育中逐步具有了审美的特质。这种审美特质对教育系统的发展是有利的,它使教育活动逐步摆脱掉单调、死板、枯燥、混乱的状况。正因为如此,教育中的审美特质就不断被教育中的主体所认识、选择和积累,教育美就成为教育系统自组织、自调节、自控制从而实现稳态发展所必然出现的现象,成为教育系统高度有序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理解了上述教育美产生的历程,我们自然就会承认教育美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是人类教育活动中的产物。它不单纯地取决于物的自然属性,而决定于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类教育活动的关系,决定于物的自然属性适应于人类教育活动需要的程度和性质。不论在何种社会阶段,也不论在最初教育中主体所创造的教育美的形式是如何简单,它毕竟是主体自己创造,为人类教育服务,并显示了自己的本质力量——能动创造能力——的东西。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哪种动物能创造出我们今天哪怕是最简陋的教育形式。创造教育美,欣赏教育美,只能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1. 教育美与人的本质力量

肯定教育美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只不过阐明了教育美的所属范围,还没有真正揭示出教育美的本质根源。我们还必须进一步考察教育美与人类本质力量的内在联系,明确它与其他人类社会现象不同的特殊内涵。

人是整个自然史和社会史的产物,人的本质是在人类作为社会系统的主体在漫长的生存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对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去把握:一个是人的自然本质的层次,包括人的各种自然特性和自然关系;一个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层次,包括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人的自然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基础和载体。人的社会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属性。这两个层次的本质统一于人, 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得以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的两个层次的本质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主体的内在力量,即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能力。

为什么原始狩猎部族用来装饰自己的那些简陋粗糙的实物,如野兽的皮、爪、角会具有审美的价值呢?这正是因为它们作为原始人的猎取物,与人类的活动形成了联系,在它们中显示了人的勇敢、机智和才能,显示了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能力。人们欣赏它的美,就是对对象上显示出来的自身本质力量的观照。让我们再看看教育。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凭依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对各种制约着教育的规律性进行深刻认识和把握,一方面要创造并积累有利于培养人才的方法、手段、内容和环境,更重要的方面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客观必然性,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看到自己的理想向现实的转化,看到自己的无限创造的能动性,看到自己的实践在现实中获得积极的肯定,以体验到审美的乐趣与意味;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由、主动、科学、愉悦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具有美的形式的教育影响的认识,体验到人类主体内在本质力量的巨大作用。

所以,教育美制约于人类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只有当人类的本质力量在

教育过程及其活动形式中感性地显现出来,得到人们的观照,引起人们感情上的愉悦,教育美才能形成。

  1. 人类本质力量在教育中感性显现的方式。

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教育美是一个感性具体的存在,它包含着人类本质力量,体现着人类对教育、对人成长的规律和本质的认识,但是在形式上它必须是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可感的东西。对教育美的这种直观性的特点,我们将在下一节加以阐述。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人类本质力量在教育过程中感性显现的方式。我们认为,人类本质力量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显现方式:

第一种是直接显现。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以自身为立美操作的对象,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工改造,通过自身直观的外部表现显示出人类的本质力量。例如,无论教师的外在美和内在美都是由其形体动作、言谈、仪表风度、音容笑貌、行为活动等方式直接显现出来而为人们所感知的。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对自身的塑造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经验从少转变到多,学生的个性从简单转变为丰富,学生的智能结构从低水平转变为较高的水平。当我们面对着那些既有自由创造的渴望又守纪有礼,既有高尚的理想又有实际追求行动的学生时,我们不是可以观照到学生身上反射出的人类本质力量吗?不是常常能体验到美的享受吗?

第二种是间接显现。这是指教育中的主体以自己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外在事物,给外在事物打下自己实践活动的烙印,改变外在事物的存在方式,把人类的本质力量内化于外在事物之中,从而间接地显现人类本质力量。例如, 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制作各种美观便利的教具和学具,创造各种良好有效的教育活动方式与方法,建设整齐洁净、和谐美观的教育环境,编写科学合理的教材及参考读物,等等。这些都以可直观的方式对象化地显现了人类创造性实践的伟大力量,都具有了美的特质。

我们说,人类的本质力量在教育中形象地、对象化地显示出来,从而产生了教育美。那么,这种显现是通过什么途径而实现的呢?人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体验和感受到教育美的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