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编集及流传

关于《诗经》的编集情况,当时未留下明确的文字记载。但根据《诗经》中所收集的诗歌种类及文献的模糊记载推断,《诗经》的编集大致经过了以下三种途径,或者说,《诗经》所收诗歌大致有三种来源:

其一,王公、大臣及士大夫的献诗。在周代,歌、舞、乐都非常发达, 国王也喜欢吟诗和歌,经常召集王公、大臣及士大夫一起吟诗作赋,文武百官也借此机会向王献诗。《国语·周语》载:“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士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行而不悖。” 由此可见,百官献曲、献书及献诗等已成为王理朝政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二,到民间采诗。周朝可能已有到民间采诗的制度,采诗工作由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采官负责。据何休《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说: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周朝设官采诗,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观察民隐”,“以观民风”,“补察其政”,另一方面为了充实乐章。

第三,来自宗教祭诗和颂歌。殷商和西周时期的歌、舞、乐都是与宗教祭祀紧密相连的,隆重的祭祀场面离不开舞乐和诗赋。古代世界其他诸文明民族的情形也大抵相同,例如,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都拥有发达的宗教祭祀诗和赞颂诗。

各类诗歌汇总上来之后,可能有专人负责整理和编集。在《诗经》编集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一大疑点,即孔子是否真的曾将“古者《诗》三千余篇”删至今本的三百零五篇。无论事实究竟如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即孔子时代《诗经》中所收篇数与今本《诗经》相差无几,而且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诗三百”。

关于《诗经》的分类,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学者们也各有偏好。根据传统上的音乐分类,《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雅颂是从音乐而得名。风原义是地方风情,这里是地方的乐调,因此所谓的“国风”就是指地方土乐,或称地方民歌。《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其中邶、鄘、卫三风实际都是卫国一国的风。雅是正的意思,正声就是雅乐,官话就称为雅言。据

《毛诗·序》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诗经》中有大雅、小雅之分,对此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雅所表示的“正”,引申为“政”,

因此,《小雅》言小的政事,《大雅》言大的政事。《小雅》一般说来为燕享的乐歌,《大雅》为朝会的乐歌①。余冠英先生推测,“可能原来只有一种雅乐,无所谓大小,后来有新的雅乐产生,便叫旧的为大雅,新的为小雅。”

①颂是用于宗教祭祀的乐歌,是“以成功告于神明”的祭歌。颂诗分《商颂》、

《周颂》和《鲁颂》。其中《商颂》五篇,《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在总共三百零五篇中,以各地的民间歌谣数量最多,属于贵族创作的占少数。

《诗经》自编成之日起,便广为流传。至春秋时,已成为受各诸侯国普遍欢迎的佳作。最初传授诗的是乐官,因为古代贵族所受教育以诗乐为先, 乐官是掌教者。据《周礼·春官太师》载:“太师掌六律六同⋯⋯教六诗, 曰风、赋、比、兴、雅、颂。”由于《诗经》韵律较强,又多采自民间,因此易于记忆和背诵,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加之拥有许多文学传本,更广为人们口诵。秦始皇焚书之后,所谓“五经”除《易经》外,其它都被烧毁, 而《诗经》由于流传较广幸免于难。战国以后,尤其是汉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成为阐述封建伦理道德的经典。这时有鲁、齐、韩、毛四家传诗,其中鲁、齐、韩三家为今文,毛诗为古文。鲁诗的创始人为鲁人申培, 他“据《春秋》大义,采先秦杂说,以诗训诂,以诗印证周代礼乐、典章制度,将诗作为礼的说明。”在“今文三家”中,以鲁诗创建最早,影响最大。传齐诗的是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解说《易》和律历。传韩诗的是燕人韩婴。鲁、齐、韩三家在西汉时立为学官,置博士。毛诗学者则为毛亨和毛苌。四家诗各有特点,但“今文三家”后来逐渐失传,唯毛诗盛行。到东汉时期,毛诗被立为官学。据《隋书·经籍志》说:“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宋。”以后历代都非常重视对《诗经》的传播和研究, 它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