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产生及早期发展

人们一般常把文字的出现作为文学诞生的标志,但早在文字发明以前, 文学艺术便已产生了。早在史前时期,口头文学形式就已存在了,例如诗歌和神话故事等,它们在原始人群中间广为流传。文字产生以后,这些口头文学形式便被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它们作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沉积而保存下来,并融于其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特质之中。

关于中国文学产生的具体情况,目前的材料还不足以说明。但毫无疑问,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原始人在生产劳动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而然地会发出劳动的呼声或劳动号子,这便有了节奏感和节奏, 也便有了诗歌的韵律。关于文学的起源,鲁迅先生曾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 “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 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有了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①

诗是人类最早的文学形式,原始人的精神活动是诗性的,原始文化首先也是充满诗性的,诗的发展贯穿于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始终。此所谓“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而诗的节奏和韵律正是从劳动号子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淮南子·道应训》载道:“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公元前 21 世纪,中国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代有无文字现在虽不好说,但文学是肯定存在的。夏代的歌舞音乐已初步显示了夏文化的水平和风貌,并出现了著名的禹乐《大夏》及舜乐《九韶》。这表明夏代肯定存在文学创作,尤其是口头诗歌和民谣等。因为所谓“诗歌”者, 乃“诗”与“歌”也。“诗”与“歌”是并存的,有乐必有歌舞,有歌舞必有诗词。

公元前 17 世纪,来自东部渤海沿岸的商族进入黄河下游地区,在中原一带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在商代,中国肯定已有文学,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便是明证。甲骨文中有关于禾、黍、稻、麦、粟和稷等农作物及关于疆土、田地等方面的记载,这说明农业经济在商代占据主导地位。

①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商代是青铜工具发展的鼎盛期,因此商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青铜文化”。与高度发展的青铜文化相适应,诗歌和散文在商代都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商代已有专门记述史事的史官,历史意识已经产生,并出现了一部文学色彩较为浓重的史书——著名的《商书》,这表明商代的人们驾驭复杂语言的能力已经很强。商代的诗歌留传下来的极少,但可以想见,商诗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很可观的,因为商代有发达的舞乐,有舞乐必有诗歌。殷墟卜辞和其它古文献保留下来了许多商代的乐舞,著名的有《大濩》、

《韶濩》、《万》、《隶》及《羽》等。保留在《诗经》中的五篇《商颂》,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商代诗歌的总体水平。商代乐舞的发展还可以从乐器的发明上得到验证。商代可能已有琴瑟之类的乐器,因为在甲骨文中,“乐”字作樂形,颇似丝弦架于木上。此外,在殷墟还发现了埙、磬、革鼓和铜铙等乐器。

到了西周,不仅农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而且手工业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与此相应,精神文化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周的文学反映了西周所处时代的社会特征和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周文化的艺术特征。西周时期,礼、乐、舞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诗歌和歌谣的创作也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在继承前代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周代的文学已打上了鲜明的实践理性精神和礼乐文化的烙印。文学创作也开始摆脱无意识的神话特征,而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周代文学和周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代表了殷周两个时期诗歌创作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