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及其思辩哲学

华严宗因崇奉《大方广佛华严经》而得名。又因其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名“贤首”,亦称贤首宗。

陈隋之际的杜顺(公元 557 年—640 年)、智俨(公元 602 年—668 年)是华严宗的思想先驱,而其真正形成宗派则是在法藏时代。法藏(公元 643 年—712 年),其祖先为康居人,17 岁入太白山求法,听智俨讲

《华严经》,深通玄妙。 28 岁时武后请他在太原寺讲《华严经》,他指着宫中金狮作喻,其讲义便是有名的《华严金狮子章》。他还著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经旨归》等书,后代多保存了下来。至此,华严宗观门、教相皆建立周备,特别是经武则天的提倡,并亲为华严经新译本作序,使之在中唐盛极一时。法藏弟子很多,但也使教义产生出歧义。华严四祖澄观(公元 738 年—839 年)以恢复法藏时代华严宗旨为己任,中兴华严宗,社会影响很大,被尊为“清凉国师”。五祖宗密(公元 780 年—公元 841 年)以诵经修禅为业,提

倡华严宗与禅宗的调和,所以也称“圭峰禅师”。宗密死后 4 年,发生了唐武宗灭佛事件,华严宗寺院被毁,经典被焚,势力从此一厥不振。五代及宋明虽代有传人,但社会影响已经很小了。

华严宗的基本理论是“法界缘起说”。他们把世间的一切存在,有为、无为、一多、总别、净染诸种差别统统囊括在“一真法界”之中。而法界又是“唯心缘起”的,“尘是心缘,心是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①宇宙万法皆是心中幻相,故无自性。华严宗还发明了“六相圆融”和“一多相摄”等一系列相对主义思想范畴,用以说明诸法皆无自性。“六相”指总相(全体)、别相(部分)、同相、异相、成相、坏

① 《华严义海百门》。

相。这些范畴本来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但华严宗却要证明它们是圆融无碍,绝对统一的。以总、别为例:“何者是总相?答:舍是。此但椽等诸椽,何者是舍耶?椽即是舍。何以故?为椽全自独能作舍故。若离于椽,舍即不成,若得椽时,即得舍矣。”②房子是总相,椽、瓦等建材是别相,离了椽瓦诸缘房即不成,得之便有舍,所以说别相即总相, 总相即别相。其他四相也是这样从相互依存变成了相互等同。华严宗教人们“六相圆融”的观法,就是叫人们看淡世界上的矛盾和差异,“是故大小随心回转,即入无碍”③,看破红尘即可获得解脱。他们用“十玄门”来形容这种没有矛盾,圆融无碍的终极境界:一、同时俱足相应门; 二、一多相容不同门;三、诸法相即自在门;四、因陀罗网镜门;五、微细相容安立门;六、秘密显隐俱成门;七、诸藏纯杂俱德门;八、十世隔法异成门;九、唯心回转变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十玄门” 是华严宗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此每一事物皆为世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都是世界的全体,就像天帝头上结满宝珠的帽子,每颗宝珠都可以照见其它宝珠的影子,而自身的影子又映照在每一颗宝珠之中,重重无尽,无不圆足。所以华严宗以代表佛教最高水平的一乘圆教自居。

华严宗在天国设置问题上,充分表现了中国宗教的特色。他们不是把天国安置在远离人世的彼岸,而是放在了此岸世界之中,为此他们提出了“四法界”理论。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

①这是指现实的世界,存在着无尽的差别和矛盾,所以烦恼痛苦。二、理

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②在真如佛性之中,一些事物本质上都是圆融无碍的,同一相即。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③理在事中,理界的同一无碍事界的矛盾,互不干扰,平安相得。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通融, 重重无尽故。”④在获得了佛教圆融无碍的真谛之后,再反观事法界,诸种矛盾也就圆融无碍了。由于理在事中,故成佛不在他求,只要通过诵经、坐禅,转换思想方法,舍迷入真,即可流入菩提若海,获得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