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的创立及其思想

天台宗自称印度大乘空宗创始人龙树是其开拓者,说明他们的理论与其有关,但传承法系却是虚构的。天台宗的思想先驱是南北朝的慧文和慧思,而真正创始人则是生活在陈隋之际的高僧智■。智■(公元 538 年—597 年),俗姓陈,出身于南朝的大官僚家庭,18 岁出家,投于大苏山慧思门下,领悟法华三昧。陈光大元年(公元 567 年),在金陵开

讲《法华经》,博得僧俗的敬佩。太建七年(公元 575 年)率弟子 20 余人入天台山建寺,修头陀行,天台宗从此建立。陈宣宗敕割天台山所在始丰县之“调”以供寺用,尊智■为“天台大师”。入隋之后,晋王杨广请其主持,为自己受菩萨戒,并称其为“智者大师”。智■一生的社会影响很大,造大寺 35 所,度僧 4000 人,传业弟子 32 人,天台宗成为社会上颇为壮观的大宗派。智■一生著作宏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二十卷,号称“天台三大部”, 是天台宗的传世经典。

天台宗理论上的主要特点是宣扬“止观并重”,调和南北宗风。从汉代佛教初传之时,就形成了南北不同风格,北方侧重禅定,南方侧重义理,南北的政治分裂更加重了这种学风的对立。隋朝政治的统一为宗教风格的统一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需要。智■系统论证了止观不可偏废的原则,他认为:“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是爱养心识之善资, 观是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①他将止、观二法比喻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正因为天台宗具有调和南北宗风的特点,所以成为第一个全国性的佛教宗派。

在世界观上天台宗宣扬“一念三千”说,即“世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②万法起于一心,“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法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而有心,即具三千。”③三千法界包括了佛教世界观中的一切存在,天台宗认为都是人们心中的幻象,因此,标志诸法实相的空、假、中三谛应是圆融无碍的。因缘虚假不实,故空;缘生诸法差别,故假;不著于空,不执于假,即曰中道。空、假、中三相互不相离,空即假,即中直,所以又说“三谛圆融”。

天台宗在智■身后传承不绝,在唐代有灌顶(公元 561 年—632 年)、湛然(公元 711 年—782 年)等人比较有名,并且传入朝鲜、日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