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萨里正统信仰与神秘主义结合的最终完成
波斯人阿布·哈密德·安萨里(1058—1111)生长于苏非家庭,青年时代在泥沙普尔神学院师从楚瓦伊尼学习神学和法学,成为艾什尔里派学说的继承人。同时也受到当地苏非领袖法尔玛基(?—1084)的影响。毕业后应尼查姆首相之邀,任巴格达尼查姆神学院教师。在此期间他研究了哲学、内学、神学和苏非主义,他感到理性和信仰的剧烈冲突开始袭扰他,穷半生之力由理性获得的教义学和经院哲学理论从根基上开始动摇。于是,他在《哲学家的毁灭》中痛心疾首地批判向人们传播“真理”的伊斯兰教东方世界的第一哲学人物伊本·西那及其新柏拉图主义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使经院哲学威望扫地。为了追求真正的真理, 1095 年他抛去声名赫赫的教师生涯,以苏非身份去云游叙利亚、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亚历山大各地十多年,重返故乡后过着隐居生活, 写出主要著作《圣学复苏》,主张把伊斯兰教重建于个人内在的信仰基础上。 1105 年受新首相、尼查姆之子法赫尔·穆尔克之命,出任尼沙普尔神学院教师,3 年后再次返回故乡陋屋教学,1111 年去世。他辉煌的学术成就使他享有“伊斯兰教权威”和“宗教复兴者”的盛誉,其思想长期支配着伊斯兰世界。主要著有《哲学家的宗旨》、《哲学家的毁灭》、《摆脱谬误》、《圣学复苏》和《光的壁龛》等。
安萨里之前苏非学者一直致力于阐明苏非教义的正统性,只是到了安萨里才开始真正从伊斯兰教内部来阐释和接受苏非主义。在安萨里看来,逊尼派伊斯兰教的主要政治危险和神学挑战是伊斯玛仪派的政权和内学思想,要战胜这种来自信仰内部的挑战,就必须把伊斯兰教建立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当时已成为官方信仰的艾什尔里派教义,由于日益陷入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很难唤起公众的信仰热诚,而苏非主义在公众中的影响却日益广泛。在这种形势下,安萨里意识到,只有使信徒确立起发自内心的对安拉的虔敬信仰,才能改变这种状态。若要确立这种虔诚的内心信仰,只有通过教徒内在的直接感受和神秘体验才能实现。在此,理性、科学或哲学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因为它在本质上不是感觉的、经验的。所以思辩教义学试图用理性确立信仰是不可能的。它决不会把无信仰的人引向信仰。它应该是关于“信的世界”,而不是关于“知的世界”的,必须把信仰移入个人内心的温床上。安萨里通过研究和实践苏非主义,切实发现苏非主义的本质真正是感觉的或经验的。因此,安萨里通过从伊斯兰教内部改造和吸收苏非神秘主义,真正完成了神秘主义与艾什尔里派正统信仰的结合。
安萨里指出,真正的苏非生活是以履行伊斯兰教法规定的礼仪为基础的,遵循教法是达到更高修持阶段的必由之路,修持阶段与教法礼仪是一致的。他认为,对经训的隐义解释是必要的,但不能取代外在的教
法和体现教义的表义解释。针对伊斯兰教中的内学和神智学的危险,他提出信仰要有真实的苏非式的实践生活,使遵照教法的内心生活与神学生活态度结合起来,从而使正统信仰纳入苏非运动。在《光的壁龛》中安萨里还论述神秘经验的本质及其与先知启示经验的关系,对于调和神秘主义与正统信仰也具有重要意义。
安萨里把神秘主义引入以艾什尔里派神学为基础的官方教义,既完成了艾什尔里派学说的最终形式,又使苏非神秘主义真正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为伊斯兰教提供了一种集大成式的神学思想体系,在以后长达五六个世纪的伊斯兰教史上占据统治地位。从此神学家们便只限于注释,再也没有什么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