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派的流衍与变化

笈多王朝和波罗王朝是印度佛教的鼎盛时期,不仅有瑜伽行派的产生,而且原有的大、小乘流派也有相应的发展。与无著大体同时的佛护, 与世亲大体同时的清辩,是中观派里较为有名的思想家。佛护作《中论注》,目前有藏译本保存。他改变了龙树、提婆“只破不立”的传统, 提出了所谓“应战”的方式,即“就敌论随言出过”,根据对手的言论推论发挥,致其荒谬,最终驳倒论敌。清辩的思想比佛护更为广阔,著作也较多。他将因明学的方法引入中观体系,用以说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他运用传统的“二谛”说驳斥瑜伽行派的“三自性”理论。他认为遍计所执和依他起是一体的东西,都是染,只有圆成实才是净。他与瑜伽

行派的争论使两家在有无、净染问题上的差异明晰了起来。清辩在那烂陀寺与瑜伽行派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辩论,争论是应以中观无自性理论讲中道,还是以唯识说讲中道,当时的印度无人能够裁判其是非。玄奘到了印度,作《会宗论》三千颂,调和了两家的争论。

  1. 世纪以后,中观派的代表人物是月称和寂天,都是南印度人。当时密教已经发达起来,使他们的思想中不得不具有相当的密教色彩。同时他们的思想对密教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藏密经文中,保留了他们不少著作,所以在藏传佛教中,显教理论方面,中观派的影响超过了其他各派。月称反对清辩把因明学的方法引入中观派,认为“因明立量”必须以概念的相对稳定为前提,这就是对“自性”的承认,有违龙树怀疑一切,破除一切的“无自性”理论。月称主张恢复传统中观理论的面貌, 坚持只破不立。寂天坚持中观无自性的说学,批判瑜伽行派以“识”为实有的观点。总而言之,瑜伽行与中观两家之争,突出了有、无之辩。

  2. 世纪对大乘学说产生实际影响的人物是寂护,他是东印度人,早年在那烂陀寺出家,曾担任主讲。他远承清辩、法称的思想,以中观思想立论,但又吸取瑜伽行派的观念,明确把瑜伽行派的学说纳入中观派之中,人称“瑜伽中观派”。这样就使大乘佛学出现了一个合流的倾向。他用“唯识无境”说来发挥中观派的“无自性”主张,因为一切唯心, 所以才有诸法性空。寂护后来去西藏传法,为藏传佛教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他又把莲花生介绍到西藏,斗败了本教巫师,确立了佛教的地位。他的大弟子莲花戒也去了西藏,通过与禅宗的激烈辩论,把禅宗赶回了内地,使中观派理论在西藏显宗理论中占有无可比拟的地位。不过在印度,大乘佛学先是分成两家,此时再合一,从理论自身的运动轨迹看, 已经达到了它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