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帝师”制度及其西藏并入版图

元代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政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政权。为了对广大地域的各族居民进行统治,蒙古族统治者很注意利用当地的宗教组织,拉拢扶植,以固王化。蒙古帝王及其贵族,经常一次便将几百顷土地,几万两白银赐给寺院,使中国佛教很快便恢复到了宋、金时期的规模。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统计,全国寺院 24,318 所,僧尼 213,148 人,禅宗有曹洞大师行秀,临济大师印简(1202 年——1257 年)、妙高(1219 年——1293 年)在北方弘化。在南方则有临济宗人祖钦(?——1287 年)、原妙(1238 年——1295 年)、行瑞(1255 年——1342 年)、一宁(1247 年——1317 年)等人, 四出活动,传播禅法。天台宗有性澄(1253 年——1330 年)传承香火。华严、唯识、律宗虽不发达,但也绵延不绝,香火不断。

元代佛教最突出的特色是建立了前所未闻的“帝师”制度。《元史·释老传》载:“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日而语。” 元代之前有国师而无帝师,元亡以后帝师制度也随即消失,所以帝师制度成了元代佛教史的标志。《释老传》又说:“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民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于郡县土蕃之地,分官设职,而领之于帝师。乃立宣政院, 其为使位居第二者,必以僧为之,出帝师所辟举。而总其政于内外者, 帅臣以下,亦必僧俗并用,而军民通摄。于是,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显然,帝师之号并非仅仅出于对土蕃高僧的尊敬,而是基于治藏的需要。

元代第一位帝师是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1239 年——1280 年)。1252 年忽必烈进军云南途中驻节六盘山,八思巴东行拜谒世祖, 深得世祖赏识。元统一中原后,为了推行“重色目而轻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统领天下释教”。他亲为世祖皇帝、皇后及皇族成员授灌顶礼,以后相沿成例,只有受过帝师灌顶的皇子才能登基。后八思巴根据藏文字母创造了新蒙文,因而升为帝师,赐

“大宝法王”号。八思巴逝世后,谥号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辅诏大圣至德普觉真智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评价之高无与伦比。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天下僧务及土蕃地区事务。宣政院使一般由宰相兼任,而副使或由帝师担任,或出自帝师推荐。藏区文武官员的铨选,驿站及驻军的设置,户口调查,喇嘛封赐,皆由宣政院全权负责。若遇土蕃“有大征伐”,可参与枢密院机要。所以,实际已经把帝师变成了西藏地区的最高军政首脑,开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先河。八思巴以后,元代又册封了 11 位帝师,都出自萨迦昆氏家族,使之凌驾于其他诸派之上,成为当地最高统治者。

元代帝位制度作为一种宗教政策,在民族关系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在此以前,土蕃有完全独立于中央政权的社会政治机制,而八思巴受封表明,元朝的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行使设官任职的政治权力,西藏正式并入中国版图,从此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宗教作为加强民族联系的纽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