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运动的前奏
14 至 15 世纪,天主教会的衰落和腐败使自身陷入危机,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整个西欧不断发生以宗教异端形式出现的农民和平民起义, 国王、贵族和新兴市民阶级也纷纷起来反对教会。在天主教会内部也出现了要求改革教会的新异端运动,这股强大潮流拉响了 16 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前奏。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有英国的约翰·威克里夫(1324— 1384)、捷克的约翰·胡司(1373—1415)、意大利的杰洛拉莫·萨伏那洛拉(1452—1498)、荷兰的迪希迪里乌斯·伊拉斯谟(1467—1536)。约翰·威克里夫任牛津大学神学教授,持唯实论观点。1374 年英王
任命他为路特沃斯教区长和英国王室神学顾问,奉命出使与法国进行停战谈判,与教皇代表就英国神职叙任权等问题进行谈判。回国后开始抨击教皇,1375 和 1376 年他先后发表《论神的统治权》与《论世俗的统治权》,主张上帝是至高的主,世间一切权力和财富都由上帝赐与,上帝赐与的只是使用权。不称职的神职人员的世俗财产应由世俗统治者没收。威克里夫的主张遭到神职界上层、拥有教产的修会和教廷的反对。1377 年受到英国法庭传讯,他拒不出庭。同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连下
- 道通谕逮捕威克里夫。在宫廷、教授和民众的支持下,威克里夫免遭逮捕。面对西方教会的分裂和腐败,他展开了日益强烈的抨击。他认为,
《圣经》是每个基督徒的最高权威和教会唯一的法律。醉心于权财的教皇不是上帝的选民,而是“敌基督”。只有基督才是教会真正的首领。他主张,英国教会要脱离罗马教廷,要成立国王统治下的国家教会,神职人员不应拥有财产,什一税应改为自愿捐献等。这些激进主张遭到教
会上层人士的反对,却影响了 1381 年英国农民起义的领袖。可是,当起义威胁到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时,英王便和教会联合起来镇压农民起义和迫害威克里夫。1382 年坎特伯雷大主教召开牛津宗教会议,指责威克里夫为异端,禁止他公开活动,从此他被迫幽居。在此期间,他将《圣经》由拉丁文译成英文,完成神学著作《三人对话录》。1384 年去世。1414 年康斯坦茨会议判他为异端,婪尸扬灰,烧毁其著作。但他关于圣经是信仰权威的思想,对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圣经》的英译本也为标准英语奠定了基础。
约翰·胡司生于捷克一个农民家庭。1402 年任布拉格大学校长。他深受威克里夫的影响,热情布道,抨击教会腐化,要求关闭修道院,没收教会财产,进行教会改革,主张神职人员服从国家,民族独立等观点, 引起教会上层人士的仇视。1409 年布拉格大主教宾耐克在比萨宗教会议上,向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控告胡司的异端罪行,胡司被开除教籍。但他在国王和群众的保护下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活动。1412 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为筹集对那不勒斯战争的经费,派特使去捷克推销赎罪券。胡司在群众中激烈抨击这一行为,疾呼只有上帝才有敕罪权。1412 年 6 月布拉格人民举行反教皇示威,遭到教会和反动统治者的联合镇压,胡司被迫离开布拉格,到捷克南部继续活动,他的影响遍及西欧许多地区。1414 年德皇西吉斯孟召开康斯坦茨宗教会议,以人身安全为条件,命令胡司出席会议。胡司到会后立即遭到教皇约翰二十三世的逮捕,被投入修道院的地牢。1415 年 5 月会议审判威克里夫后,又判胡司犯有异端罪,处以火刑。胡司坚守信念,宁死不屈。7 月 6 日胡司在刑场上向群众讲演唱诗,慷慨就义。
胡司之死,激起了 1415—1419 年捷克各阶层人民反罗马教会的大起义,史称“胡司战争”。起义者冲进教堂,焚毁修道院,痛打神职人员, 并占领城市,形成捷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1420 年大败德皇西吉斯孟组织的“讨伐波希米亚异端”十字军,1427 和 1431 年又粉碎了十字军的第四次和第五次进攻。然而,由于起义军内部激进派(塔波尔派)和温和派(圣杯派)就起义的最终目的发生分裂,使罗马教廷趁机分化了起义军。激进派后因内部出现叛徒,终于在 1434 年圣杯派和十
字军联手的利班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余部至 1452 年也被剿灭。
之后,萨伏那洛拉于 1494 年领导佛罗伦萨人民起义,试图以理想的
宗教修道生活改造世俗社会,于 1498 年被处以火刑。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则主张教会的纯洁和复兴,强调信徒个人的内心信仰,发表了著名的
《愚人颂》,嘲笑教皇和主教,抨击赎罪券,反对教皇过问政治,希望罗马教会实现自上而下的宗教政策,反对群众自发的宗教改革运动,这些思想对后来路德宗教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
14、15 世纪的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新兴市民阶级日益觉醒,纷纷起来挣脱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的束缚,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帜,掀起了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整个西欧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开始了全面的复兴,这为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