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货币的价值第四章 货币的购买力一、购买力的意义
人们持有货币不是为了货币本身而是为了它的购买力,也就是为了它所能购买的东西。因此,他所需要的便不是若干单位的货币本身而是若干单位的购买力。但由于除了货币形式以外就无法储存一般购买力,所以对购买力的需求便转化成了货币“等值”量的需求。若干单位的货币与若干单位的购买力之间的“等值关系”的尺度是什么呢?
由于一定条件下的货币购买力决定子一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货物与劳务量,所以这种购买力便可以用各种单位货物与劳务按其作为支付对象的重要性的比例构成一种综合商品来加以衡量。此外,支付有许多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类型,关于这些我们在某些时候会注意到,它们都各有其相应的适当综合商品。代表着某种支出的综合商品的价格我们将称之为物价水准,说明某一物价水准的变化的一系列数字,则称为指数。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与一单位购买力等值的货币单位数就决定于相应的物价水准,而且由适当的指数来表示。
是不是有一种物价水准十分符合于我们所谓的货币购买力呢?如果有的话又是哪一种呢?这一问题的答复是无需犹豫就可以提出的。衡量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不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上有多少困难,但衡量的意义总是无可怀疑的。我们所谓的货币购买力是指货币购买货物与劳务的能力,个人组成的社会为购买货物与劳务以用于消费,就要付出他们的货币收入①。也就是说,货币购买力是由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这种货物与劳务量按其作为消费对象的重要性加权后来衡量的。与此相应的指数有时被称为消费指数。因此,说明购买力时永远必须比照处于一定地位的一群个人,也就是实际消费能为我们提供标准的一群个人;除了比照这种人以外,就不可能得出任何清楚的意义。这并不等于说,对于各种目的和探讨说来,除了上述一种以外就没有其
他具有极大意义和重要性的综合商品、物价水准和物价指数了。有许多不同的物价水准彼此相对发生变动,情形就象个别商品的价格彼此相对发生变动一样;关于这一点的概念对于货币理论的理解的确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一丛物价水准可以恰当地称之为相应于不同目的与不同条件的次级物价水准;但有这另外的水准存在并不能成为承认货币购买力本身的含义有任何含糊之处的理由。
第一章开始时所说的计算货币是很早以前人们需要用一种方式来说明一般购买力,计算货币是被提出来满足这种需要的。但用物价指数对购买力作明确的衡量却是一个现代的概念。欧文. 费雪教授所著《指数的编制》一书附录四中对于指数的历史提出了一个简短的概述。此外我只要提出这样一本书就够了,那就是毕晓普·弗利特伍德在 1706 年出版的《宝贵的编年史》,
① 参看马歇尔著:《货币信用与商业》第 21 页的下一段话:“‘货币一般购买力’一词往往被用来指货币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中按实际消费量比例购买商品的能力,这种说法是合理的。”在 30 页上他又说:“货币一般购买力应当比照制成品最后消费者所付与的零售价格作适当的衡量。”
尤其是第四章的前一部分和第六章。埃奇沃思把这书说成是“最早谈到指数的书,而且也是最好的书之一。”其中破题儿第一遭地以现代的方式讨论了购买力的概念和货币购买力变动的许多量度。下面这一段引文可以说明毕晓普的研究道路,他说:“由于货币没有其他用处,而只能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与享用品,所以明显的事实是:如果亨利六世时代的五英镑能购买五夸脱小麦、四大桶啤酒和六码棉布,而目前的 20 英镑又不能购买更多的小麦、啤
酒、棉布;那么亨利六世时具有五英镑的人便和现在具有 20 镑的人同样富有。”但就实用目的说来,物价指数是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①。
这样说来,计算货币便是表示购买力单位的形式,货币则是储存购买力单位的形式,而表示消费的综合商品的物价指数则是衡量购买力单位的标准。
物价水准理论(或指数理论)所引起的问题将按下列顺序加以讨论:
(一)货币购买力或消费本位将在本章中和货币的劳动支配力或报酬本位一起讨论,后者可以衡量货币支配人类芳作单位的能力。
(二)某些次级本位将在第五章中讨论。
(三)货币理论所引起的某些方程式或关于货币理论的所谓内在价值说等说法的专用特殊本位,将在第六章中“通货本位”这一大题下讨论。
(四)不同的物价水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连系一致变化的趋势(不论是真实的还是设定的)都将在第七章中“物价水准的分布”这一大题下作简短讨论。
(五)最后在第八章中,我们必须向衡量货币购买力变动时所牵涉的难题本身进攻,并讨论其最好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