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价值的基本方程式

设 E 是一个社会在单位时间内的总货币收入或报酬,了’是生产投资品所得到的部分;因之 J’便等于新投资的生产成本,厂一:’则等于本期消费品产品的生产成本。

同时又假设 S 是上述定义下的储蓄量,所以 E 一 S 便等于本期收入中花在消费品方面的支出。

商品量的单位应加以选择,使一单位的每种商品在基本日期上的生产成本彼此相同。设 O 是单位时间内用这些单位衡量的总商品产量,R 是流入市场并为消费者购买的流动消费品与劳务量,C 是投资的净增量;在这种意义下 O=R+C。

设 P 是流动消费品的物价水准,所以 P×R 便表示本期支出花在消费品方面的

部分, E × C (= I') 便是新投资的生产成本。

O

由于社会对消费品的支出等于所得与储蓄的差额,所以:

E E

P × R = E − S = O ( R + C) − S = O × R + I'−S;

或 P = E +

O

I'−S R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i)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基本方程式。

设 w 是单位人类劳作的报酬率(所以 1

W

=货币的劳动支配力),W1 是单

位产品的报酬率(即效率报酬率),c 是效率系数(所以 w=6×W1)。因此我们就可以将(i)式改写如下:

I'S

P = W1 + R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ii) 1 I'−S

= e × W + R Λ Λ Λ Λ Λ Λ Λ (iii)

因此,消费品的物价水准(即货币购买力的倒数)便是由两项构成的第一项代表效率报酬水准,即生产成本;第二项随着新投资的成本超过、等于或不足本期储蓄量而为正数、零或负数。从这一点可以推论出,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性牵涉到两个条件,第一是效率报酬必须恒常,其次是新投资的成本必须等于本期储蓄量。

因此,上述第一项所决定的物价水准,由于产品在投资品和消费品之间的分配不一定等于收入在储蓄与消费支出方面的分配而不能成立。因为工人为投资而生产时所得的工资正和他们为消费而生产时所得的工资相等。但挣得工资后究竟是用于消费还是不用于消费,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高兴了。同时, 企业家决定这两类产品的生产比例时却完全与此无关。

读者可以看出,消费品的物价水准和投资品的物价水准完全无关。只要知道效率报酬水准以及新投资品成本(不是售价)与储蓄量之间的差额,消费品的物价水准就可以完全不涉及投资品的物价水准而明确地得出来。

正如上面所说的,后一种物价水准取决于另一套不同的条件,情形将在本章第三节中讨论。目前,如果我们可以假定新投资品的物价水准已定,就可以对全部产品的物价水准得出下列公式。设 P’是新投资品的物价水准,

Ⅱ是全部产品的物价水准,而 I(=P’×C)则是新投资品增量的价值(与生产成本 I’不同)。

于是就可得到

II =

P × R + P'×C O

= (E − S) + 1

O

= E + I − S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iv)

O O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基本方程式。正像前面一样,我们可以将方程式(iv) 改写如下:

II = W1 +

I − S O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v)

1

= e × W +

I − S

O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 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