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外投资的净国家利益

我们已经看到,贸易条件随着对外投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时,原因是贷付国的生产因素相对于借收国的生产因素而言必须转到生产效能比未变化前较差的产品方面去。这里所谓的效能差,兼指技术效能和各种有关的需求弹性。也就是说,他们交换外贸产品的边际效能降低了。这就意味着不但是相应于对外投资增长量部分的对外贸易条件变得不利于他们,而且连整个的对外贸易范围的贸易条件都变得对他们不利,这当然是假定有竞争条件时的情形说的。因为在我们的定义下,生产出口商品换取进口商品的生产因素的产量,是用交换中所能取得的进口商品量来衡量的。从这一点可以推论出,贷付国生产因素的总产品的减量相当于换取一定量的进口商品时多付出的出口商品的损失,或是以国产品替代原先的进口品时所发生的损失。

在新的平衡位域中,实际货币报酬率将降低,真实报酬也会降低,只是程度较小而已。但真实效能报酬不会改变。因为在一个平衡位域中用货币衡量的效能报酬和物价水准必然会按同一比例变化。换句话说:真实效能报酬

率 E O × Π

将维持不变。但产量 0 和生产因素的实际报酬 E 都会按同一比例减

Π

少,其程度和生产因素在新状况中的效率相对于旧状况中的效率而言其降低的程度相当。

从另一方面说来,用于对外投资的资本效能却由于所获利率较高而增加。国家增加对外投资的结果两抵之后究竟是受损失还是获得利益,就要取决于对外投资未来所得的增长以及这笔所得付还时贸易条件的改良等两方面的预期增益和进行对外投资时贸易条件的恶化所引起的目前损失相比较情形如何而定。也就是说,要取决于按利息率计算的国内投资需求弹性,以及我国对世界与世界对我国商品的需求弹性。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定:(一)对外贸易行业的报酬和其他行业的报酬相等,(二)在有关的变动范围内工业可以得到恒常的收益,(三)总储蓄量不变;那么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的价格跌落所造成的损失就等于 E2

(P1 一 P2)—F2(q1—q2),这儿的凡是新位域中的出口量,F2 是新位域中的进口量①,p1 和 q1 分别是旧位域中的进口与出口价格,P2 和 q2 则是新位域中的价格。从另一方面说来,由于利率增长而在本期对外投资贷付的利益中所获增益则等于 S×L′,这儿的 S 是利率成比例的增长,L′是新位域中的对外投资贷付量。于是本国莅这两种计算要秦方面的净增益(或损失)是:

s×L′-E2(p1-P2)+F2(q1-q2)。

我认为无法推断出这一个量应当是正量而不是负量。一个国家中的国内投资弹性大而出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小时,我们就会预计这是一个负数。传统的学说主张,在各种力量自由发挥作用下的对外投资对投资国说来永远是一个社会最适量。这一学说可能是根据一个假定提出的,即出口商品价格极微小的跌落就可以造成足够的 B 的增量。

从一方面说来,以上所说的情形没有计入往后付给利息时,对外投资使贸易条件往另一方向变化的影响。也没有计入,发展世界资源以后,贷付国间接得到的利益。但对外投资如果由其他国家进行,该国也能照样获得这种利益。从另一方面说来,上述说法也没有计入任何转移所不可避免的损失。一般说来,货币报酬不会立即跌落到必要的程度。其结果是在一个中间时期中,市场利率超过自然利率,以致使全部投资少于储蓄,随之发生营业损失和失业。

上述的分析应用到德国偿付赂款的过渡问题时,就没有利率提高或往后贸易条件的改良等抵消项目。所以德国由于建立新平衡的压力而遭受的损失就等于 E2(p1—P2)一 F2(q1—Q2),加上转移过程的痛苦和困难,此外还有实际赔款支付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