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业因素所引起的变化
企业家为工业流通而需用的货币量可能发生变化。其原因有一、本期产量脱离我们所假定的平衡条件中已经计入的常年趋势的变化;二、“引发” 或“自发”的报酬率变化(参看本书第 140 页)所引起的生产成本变化。
这些不同类型的扰动可以同时存在,而且又可以互为因果。它们的效果可以互相叠加,又可以彼此助长或互相抵消;在这种意义下说来,它们又是互相独立的。
本书的论点是,第一类(货币因素)变化对原有平衡位域所产生的扰动一般是通过第二类变化发生作用的;第二类(投资因素)变化所产生的扰动, 不论是属于(一)、(二)或(三)中的哪一种,都趋向子通过第三类变化而实现出来。只是第二类第二种的变化也会产生第一类变化。第三类(工业因素)的变化进一步对一系列第二类变化发生反应并与之交相反应后,就会发生一系列摆动,最终造成一个新的平衡位域。
这些不同类型的扰动,将在往下各章中详加讨论。我认为第二类第二种变化相当于一般在信用循环这一题目下所讨论的现象;第二类第三种变化如果对外不平衡状况是由于国内或国外的第二类第二种变化所引起的而不是由于第二类第一种变化所引起的,情形便也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叙述是相当恰当的。因为在这种情形下所发生的是一个未经变化的平衡位域上下的摆动,而不是从一个平衡位域移转到另一个平衡位域。从另一方面说来, 这种摆动并不一定是严格周期性的摆动,其性质渐次变得近似于伴随任一种货币变化出现的摆动,其中包括从一种平衡位域过渡到另一种平衡位域的变化。
第三类的自发变化无需另作讨论,因为当它们发生以后,其历程将和原先发生的一种或另一种变化所引起的类似变化的历程相同。
金融因素引起的变化也无需另立一类,因为我们在前一章中已经看到, 这种变化要不是通过第一类变化改变工业流通的可用货币供应量而发生作用,便是通过第二类变化改变新投资或储蓄的吸引力而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