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7-1 广东省内各经济区基本情况表(1985)

项目经济区

总人口占全省%

总面积占全省%

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

工业总产值占全省%

农业总产值占全省%

粤东区

26.86

17.62

12.80

10.41

20.82

粤中区

41.59

42.21

68.49

74.73

47.54

粤北区

11.38

22.84

7.20

5.76

12.04

粤西区

20.17

17.75

11.51

9.10

19.60

Ⅰ、粤东经济区(22 个市县)

Ⅰ1、潮汕区——包括汕头市区、潮州市、澄海、铙平、南澳、潮阳、揭阳、普宁、揭西、惠来以及汕尾市、陆河、陆丰、海丰等 14 市县;

Ⅰ2、兴梅区——包括梅州市区、梅县、兴宁、五华、丰顺、大埔、蕉岭、平远 8 市县。

Ⅱ、粤中经济区(包括 41 市县)

Ⅱ1、珠江三角洲区——广州市区、佛山市区、江门市区、深圳市区、珠海市区、中山市、东莞市、番禺、增城、从化、花县、南海、三水、顺德、高明、鹤山、新会、台山、开平、恩平、斗门、宝安 22 市县;

Ⅱ2、东江区——惠州市区、河源市、惠阳、惠东、博罗、紫金、龙门、龙川 8 市县;

Ⅱ3、西江区——肇庆市区、高要、四会、广宁、怀集、德庆、封开、云浮、新兴、罗定、郁南 11 市县。

Ⅲ、粤北经济区(包括 20 市县)

Ⅲ1、北江区——韶关市区、曲江、乐昌、乳源、仁化、始兴、南雄、翁源、新丰、连平、和平 11 市县;

Ⅲ2、连江区——清远市、连县、连南、连山、阳山、英德、佛岗 9 市县。

Ⅳ、粤西经济区(包括 14 市县)

Ⅳ1、雷州区——港江市区、廉江、遂溪、海康、徐闻 5 市县;

Ⅳ2、鉴江区——茂名市区、高州、信宜、化州、电白、吴川 6 市县;

Ⅳ3、漠阳江区——阳江市区、阳西、阳春 3 市县。

Ⅰ、粤东经济区

本区是我国重要侨乡,侨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达六七百万,港澳同胞一百多万,其中有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实业家。利用侨资、港资是本区最突出的优势,实行对外开放及兴办汕头经济特区促进了本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潮汕平原劳力充足,素质好,能工巧匠多,具有经商才能;兴梅地区素称“文化之乡”,对发展外向型经济均十分有利。

本区农业生产发达,潮汕平原是全国著名的农业高产区。但人平均只有4 分耕地,制约了商品农业的发展。由于耕作技术高,出口方便,农业也应实行特殊政策,试办农业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和技术办外向型农业,把潮汕平原办成全国先进农业技术试验区、精细农业高产区;发展能出口创汇的高价值作物及珍贵水产品养殖业。

本区的感光化学、超声电子仪器工业具有全国意义。汕头感光化学厂引进富士全套彩色感光材料生产线,投产后将与厦门同为全国最大的感光材料工业基地。食品、陶瓷、半导体器件在省内占有重要地位,抽纱、刺绣等工艺品驰名中外。今后除保持原有项目的领先地位外,应进一步发展潮汕风味的高级营养食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将本区发展成我国重要的出口加工工业中心,并创造条件发展以石油化工为中心的临海型港湾工业。

本区至今未通铁路,韩江日益淤浅,沿海没有万吨码头,能源也紧张。要尽早修通广州经汕头接福建以及汕头经梅州市至江西的铁路。

汕头市是本区经济中心,工业正向多元化发展。近年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已初步出现大城市的格局。潮州市、梅州市是本区的副中心,前者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陶瓷工业中心,后者是兴梅地区的中心。揭阳、潮阳、汕尾、兴宁将形成区内重要的小城市。

Ⅱ、粤中经济区

本区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区,核心部分是珠江三角洲。本区具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交通运输通讯方便,城镇化程度高、科技力量雄厚等多方面的优势。但存在能源不足、基础工业较薄弱、耕地大量减少等困难和问题。

本区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达,不少产品在国内占有突出地位。珠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蔗糖基地和出口创汇农业基地,是仅次于沪宁、京津的轻工业基地。近年来家用电器、电子、饮料、建筑装修材料工业异军突起,名列全国前茅。造船、石油化工、水泥等重工业也有一定基础,云浮还有全国最大的硫铁矿。商业、旅游业发展更快。

本区应继续在引进资金、技术对原有工业进行全面系统改造的同时,注意发展新兴工业部门,将本区建成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家用电子和耐用消费品、高级食品饮料、服装、玩具业基地,同时发展造船、石油化工、轻工机械、轻型汽车等重工业。在不降低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建成一个以广州为中心,水陆空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在珠江口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各种专业码头配套的港口群,争取在世界航运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继续建设大型火电厂及大亚湾核电厂,进一步缓和能源供需矛盾。

本区城镇多,规模大。广州应充分发挥综合性、多功能的中心城市作用, 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争取在运输、贸易、金融、科技、文教、信息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深圳、珠海是经济特区城市,应继续发挥“窗口”作用。佛山、江门、中山、东莞、肇庆、惠州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实力。区内将出现众多的小城市,组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共同成为促进本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Ⅲ、粤北经济区

矿产、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是本区最大的优势。凡口铅锌矿是国内大矿, 连平铁矿、大宝山铁矿、石人嶂钨矿、英德硫铁矿均在省内居重要地位。本区已成为省内主要燃料动力基地,煤产量占全省七成。木材蓄积量占全省三成。可利用的水力资源约 200 万千瓦。

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是本区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部门。韶关冶炼厂是全国大型的铅锌冶炼厂之一。韶关钢铁厂是广东最大的钢铁厂。此外,钨、硫

铁矿开采、纺织、水泥等工业以及茶叶、黄烟、蚕茧等农产品在省内占有一定地位。

今后应围绕资源优势,将粤北建成广东的以冶金、动力、水泥、矿山机械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和以杉木为主的林业基地。

韶关历来是粤北重镇,是本区最大的经济中心、省内主要的重工业基地。清远是新成立的城市,有可能成为连江流域的经济中心。

Ⅳ、粤西经济区

本区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海洋渔业发展条件优越。北部湾油气资源前景良好,茂名油页岩贮量达 70 亿吨。沿海优良港湾甚多。本区又是广东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条件最好的地区。但是干旱缺水、农业自然灾害较多是本区发展突出的制约因素。

区内具有全国意义的产业是甘蔗制糖、海洋捕捞、石油炼制。甘蔗糖业已成为省内第二大基地,潜力还很大。本区也是全省重要的香蕉、菠萝、橙等水果产区。海洋捕捞产量全省第一,茂名有年加工能力为 600 万吨的炼油厂。

石油、糖业、水产应是本区今后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近海油气田的开发将进一步促进本区石油提炼及石油化工的发展,湛江已成为南海油田最大的后勤基地。除充分利用滩涂及近海水面发展对虾、珍珠、牡蛎等海水养殖外,要积极发展中、运洋捕捞业,将湛江建成南海最大的渔业基地。要充分发挥湛江深水港的作用,使之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进出口的枢纽港,而湛江本身也可利用这一地位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条件,引进外资,发展港湾工业,如造船、钢铁、海洋化工等。茂名仍将是石油工业中心,应积极配套石油化工, 利用油页岩发电,使之成为省内的新动力基地。阳江市是新成立的城市,将成为漠阳江流域的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