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自然资源不足,空间容量有限。

江苏省工业原料资源和能源不足,例如:煤炭自供量仅占需要量 30%, 钢材依靠运入。土地资源足丰但利用程度高,而且随着人口的剧增和建设用地的占用,耕地日见减少,近年来,人口以 9‰速度递增,耕地以 8%速度递减。人均耕地已由 1949 年的 2.36 亩降至 1.1 亩。虽有面积达 530 万亩的海涂,但要用之于农业还有改造的过程。因此,江苏省后备资源不足。由于城市工业人口等发展过快,水源不足,这就使城市开采地下水量超过补给量, 造成地面沉降。由于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遍布发展而同时又缺乏环境保护措施,以致使全省 98%的水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的大气污染也日趋严重。

2、基础设施不足,产业结构尚欠合理。

人口与经济的高密度造成了供水、供电、交通的超负荷,而且日益加剧。全省因缺电而有约 25%以上的生产能力不能正常发挥。公路、航道的干线骨架尚未形成,一、二级公路仅占总里程 7%,而数百公里的省道、国道的日交通量已超过 5000 辆。能源紧缺和交通紧张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就经济结构而言,工业中,加工工业发展速度高于原材料工业,使供需矛盾相当突出。

3、技术设备落后,技术结构层次低,影响经济效益。

据工业普查,江苏六厅局大中型企业及部分重建企业设备中,属国内一般和落后水平的占 65.2%,大中企业老化,小企业落后。8000 多个工业企业普查表明,手工操作和半机械化操作工人占工人总数 39%。经济发展、工业增长以资金投入为主,技术因素次之。“六五”期间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有一半用于建筑安装业,真正用于设备更新的仅占 10%。以 1977~1986 年工业总产值速度与资金投入增长速度比较,后者也高于前者。表明江苏经济尚属于工业化初中期的数量投入与资金增长型阶段。

4、地区空间布局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江苏省南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布局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苏北地区远落后于苏南地区,人均工业产值不到全省平均数的一半,仅为苏锡常地区的 16%;境内缺少大型重点工业企业;自然资源较丰富,但加工利用的程度不高;城市经济力量薄弱,农村经济结构转化速度不快;徐淮连三地区人均村办工业产值不到苏锡常的 1/10;全省十三个贫困财政补贴县均在苏北;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数 3/4,其中有六个县不到 300 元。南北差距成为制约全省全面均衡发展的严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