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区划方案

根据经济区划的原则及新疆的实际,拟将全疆划分为四个一级区,一个特别经济区(相当于二级区)。按经济中心或所在的地理位置命名如下:(见附图 31)

Ⅰ、乌鲁木齐经济区(北疆东部和吐鲁番盆地经济区); Ⅱ、乌苏经济区(北疆西部和北部经济区); Ⅲ、库尔勒与阿克苏经济区(南疆北部和东南部经济区); Ⅳ、喀什与和田经济区(南疆西部和南部经济区);

Ⅴ、哈密特别经济区(东疆经济区,二级区)。

Ⅰ、乌鲁木齐经济区

该经济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乌鲁木齐市、县,石河子市,吐鲁番地区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全部,塔城地区的沙湾县,共 4 市,11 县。

本区基本上位于新疆中部,跨天山北坡与吐鲁番盆地两种不同的自然类型区。区内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和化工原料资源,土地、光热资源也较为优越,本区是解放后新疆的重点经济建设区。目前区内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25.67%,其中城镇人口占全疆城镇总人口的 44.34%,占本区总人口的

45.53%,是新疆城镇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本区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已拥有棉毛纺织、煤炭与电力、钢铁、石油加工、食品和化工等一系列生产基地,这为新疆的经济建设逐步向南、北两翼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区内城镇体系已基本建立。乌鲁木齐市为新疆的首府,也是全疆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它的外围有昌吉、五家渠,米泉等卫星城镇和石河子、沙湾、玛纳斯,呼图壁、阜康、吉木萨尔、奇台、吐鲁番等城镇带。今后,本区经济发展应以乌鲁木齐及其卫星城镇为中心,向东, 向西,向南成“T”字型展开。主导产业为煤炭,电力,钢铁、机械,石油加工、轻纺、化工、食品、建材等部门,以及旅游业。按区域差异,本区可以划分为乌鲁木齐、石河子,奇台和吐鲁番等四个经济小区(二级区)。乌鲁木齐区应着重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以及大型、精密机械设备制造、电子工业与仪器、仪表工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化。石河子区除积极发展电力工业外,应着重发展以农牧产品为原料的棉毛纺织、制糖、食品加工和造纸等轻工业。奇台区近期以粮油加工工业为主;远期随着准噶尔盆地东部油田的扩大开发,石油开采和石油加工工业将跃居主导地位。吐鲁番区以化学工业(盐化工)、瓜果加工业为主,还应优先发展长绒棉和葡萄生产。

Ⅱ、乌苏经济区

该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尔泰、伊犁、塔城(除沙湾县)和奎屯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克拉玛依市,共 6 市 21 县,土地面

积 28.9 万平方公里。

本区地处准噶尔盆地的西部和北部,由多种地域单元组成,边境线长, 有霍尔果斯、吉尔乃等对苏贸易口岸,有公路干线与乌鲁木齐和库尔勒—— 阿克苏经济区相通,北疆铁路已通车至乌苏。乌苏至边境(阿拉山口)段还在加紧修筑,与苏联接轨后交通地位将更显重要。区内拥有水土资源、草场与森林资源、油气资源,有色金属与稀有金属资源等优势,目前区内经济实力仅次于乌鲁木齐经济区,居全疆第二位。解放后建立的石油工业和有色金属与稀有金属工业已居区域经济的主导地位。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产量已超过 400 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油田之一。在伊犁河谷、塔城盆地、奎屯与额尔齐斯河畔已建成全疆性的粮食、畜牧、油料、木材、水产等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甜菜产区。

区内尚未形成统一的经济中心,各地经济发展主要受伊宁、博乐、塔城、阿勒泰和克拉玛依等次一级的经济中心制约。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乌苏地处北疆两部交通枢纽的位置,平原区绿洲广阔,山区的煤、石灰石等矿产

资源丰富,又与独山子和奎屯等城镇相邻,具有形成大区经济中心的优越条件。

今后本区经济发展方向仍要以石油、有色金属与稀有金属开采、冶炼为主,继续加强粮食、甜菜、油料、棉花(奎屯河流域与博尔塔拉河下游)、畜牧(以细毛羊、肉乳兼用牛为主)等基地建设,扩大制糖、毛纺、皮革、肉乳加工和饲料加工业,提高加工深度,发展商品生产。此外,要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发展电力工业。

Ⅲ、库尔勒——阿克苏经济区

该经济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巴音郭椤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全部,克弥勒苏柯尔克孜自治洲的阿合奇县,共 2 市,17 县,土地面积占全疆的 37.2%,人口占全疆的 17.38%。

本区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为南、北疆联系的咽喉区,也是新疆通过青海与祖国内地联系的战略通道和必经之地。境内石油、非金属矿、煤、铁、石灰石,蛭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光热充足,宜农可垦地多。近年来南疆铁路通车至库尔勒后,区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目前,工业以棉、毛纺织、果品加工和建材工业较为发达。

区内尚未形成统一的经济中心,从发展趋势看,可能会出现库尔勒,库东、阿克苏等三个城市并列的格局。而近期内库尔勒因交通运输等有利条件较多,发展速度将快于库东、阿克苏,本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在近期内应以农牧业及轻纺、食品工业为主;在远期需加强石油、煤炭和以水电为主的燃料动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玻璃、石棉、水泥等)的发展。

Ⅳ、喀什——和田经济区

该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和中部,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喀什与和田地区全部,克弥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阿克陶、乌恰三县市,共 3 市,20 个县。土地面积占全疆的 26.8%,人口占全疆的 29.5%。

本区地处我国丝绸之路沿塔里木盆地南、北两道的交汇区,是与中亚、南亚各国联系的重要门户,有发展外贸的良好条件,有较为丰富的水土和光热资源,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有有色金属与稀有金属、煤、铁、玉石、水晶、大理石、黄铁矿和石油等矿产资源。本区是新疆最古老的灌溉农业区之一, 目前生产仍以农业为主,在工农业生产中,农业以棉花、蚕茧的商品量最大; 工业生产主要是农牧产品粗加工,地毯、扎花、果品加工等部门较为发达。

喀什是南疆的著名古城,但还未形成本区的经济中心。喀什有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有广阔的绿洲为依托,有阿图什,疏附、疏勒等卫星城镇,只要加强规划建设,区域核心的职能将能很快实现。次一级的中心城镇是莎东、泽普、叶城等城镇群与和田市。

本区经济发展方向:应以棉花、蚕桑、葡萄、瓜果、半粗毛羊等农牧业生产和以农牧产品为原料的轻纺、食品工业(主要是棉纺、巢丝、地毯和瓜果加工)为主,同时积极发展建材、水电、石油开采与加工、玉石雕刻、民族工艺生产等工业和旅游业。

Ⅱ、哈密经济区

该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哈密地区全部三县市,位于新疆的最东部,由两种不同的自然、经济类型组成。南部为哈密盆地,生产以农业、煤炭、化学工业为主,自然条件与乌鲁木齐经济区的吐鲁番小区相似。北部为巴里坤盆地与伊吾谷地,生产以牧业为主,自然条件与乌鲁木齐经济区的木垒县相似, 但它与乌鲁木齐经济区几乎没有经济联系,相反与甘肃省的酒泉经济区有较紧密的经济联系。

本区是新疆与我国内地联系的门户,有兰新铁路与公路贯通,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和巴里坤大草原,是解放后新疆经济起步较早的一个地区。目前工业生产已居主导地位,以煤炭、盐化工、建材等工业为主。煤、焦炭、土豆等产品多销往酒泉等地区。

本区经济发展方向仍应以煤炭、化工、建材、钢铁、牧业等五大部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