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陕西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限制因素
1、主要优势,可以概括为三大领域,七个方面, 如图所示:
①资源丰富
生物资源。全省有种子植物 3500 余种,占全国 10%,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生漆,桐油、烤烟、苹果、木耳,核桃、红枣等。还有相当数量的多种饲养和野生动物,其中奶山羊饲养头数居全国之首,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朱、苏门羚等,陕西是我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之一。
矿产资源。目前本省已发现的矿产近 90 多种,其中以煤炭资源最为丰
富,远景储量 2348 亿吨,探明储量 1000 多亿吨,居全国第三位,金属矿和
非金属矿有金、银、钼、铝、钒、汞、镍、石灰石、石棉等,水力资源 1200
万千瓦。
旅游资源。本省旅游资源丰富,尤以文物古迹荟萃著称。现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24 处,省级 260 多处,包括旧石器时代的兰田猿人、新石器时代的半坡村遗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的都城遗址。1986 年,陕西省接待来自 94 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 25.8 万人、国内旅客上百万人,已成为全国最有吸引力的旅游“热点”之一。
②加工工业实力较强
加工工业特别是机械加工和纺织工业是本省经济最大的现实优势。机械工业,包括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电子机械制造都具备了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是全省最大的工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行业。目前全省机械工业的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原值和全部资金均占全省工业的 45%左右,机械工业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部工业的 40%左右。陕西省是全国重要的机械工业基地之一,目前本省向省外、国外提供的机械产品值约 18 亿元,占全省向外提供工业产品值的 60%左右。
纺织工业是仅次于机械工业的第二大优势部门。纱锭超过 100 万枚,布
机 2.7 万台,已形成包括棉、毛、丝、麻、针织复制和印染等门类比较齐全, 生产、科研—教育体系配套的纺织工业基地。目前职工人数和固定资产原值和全部奖金分别占全省轻工业的 30%—40%,总产值和利税占全省轻工业的40%和 34%,棉纱、棉布、纺织品产值均居西北地区之首。产品远销西北、西南并向国外出口,纺织品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 60%多。
③科技教育力量雄厚
全省共有科研机构 400 多个;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有 30 万人,占全国 4%,
每万人口中拥有科技人员数居全国第二位;已取得重大科技成果 6000 余项, 其中 300 多项达到国际水平,200 多项属全国首创。高等院校数量多,师资力量强,学科专业齐全,学术水平较高,目前有在校大学生近 8 万人,占全国 5.2%,每万人中有在校大学生 29 人,比全国平均 18 人高出 61%,30 多年来,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 20.6 万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
2 制约因素
-
原材料工业薄弱。本省铁矿、铝矾土、石油等关键资源缺乏。加工工业的主要原材料,除煤炭以外,大都需要依靠外省调入。
-
交通运输紧张。目前大宗物资的远距离调运主要靠铁路,而现有线路均已饱和,每年缺几百万吨运力,大量的煤炭和其他物资积压待运。至今没有一条沟通全省南北的铁路,这严重阻碍了区内外的经济联系和陕南、陕北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
-
经济效益低。主要表现在:积累资金产出系数比全国水平低 30%, 劳动生产率低 20%,百元产值物耗率比全国高出 8.2%,百元资金利税率比全国低 31%,导致某些资源和技术装备丧失优势。
-
资金严重不足。受经济规模和效益水平的箝制,本省财政至今仍然收不抵支,逆差在 25%左右,人均收入和支出水平分别为 78 元和 92 元,是西北地区最低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