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
上海市在全国经济建设中之所以能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是与其具备许多比较突出的优势条件分不开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优越。上海市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间,背靠太湖平原,面向太平洋,依临长江,内怀黄浦,同时腹地辽阔,太湖和长江流域物产丰富, 经济发达,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国内其它地区所不及的,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一空间优势日趋显著。
2、人才资源丰富。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科学、教育、文化中心之一。1985 年,全民所有制单位有自然科学专业人员 37.18 万人,占全国的 4.6%,有社会科学专业人员 18.14 万人,占全国 4.3%;大学生在校人数 10.79 万人,占全国 6.3%;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 15.13 万人,占全国 8.8%;图书出版量占全国 7.5%,杂志出版量占全国 13.8%,报纸出版量占全国 10.5%。在 60 年代,上海就曾集中力量研究开发一批新技术,包括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红外、微波、自动化、石油化工、有机合成、航天等新技术领域, 为上海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据“六五”期间对上海 22 个攻关项目统计,
每投入 1 元的科研经费,就产出 6.7 元的经济效益,这说明强大的科技力量是发展上海经济的巨大优势。
3、工业基础雄厚。据统计,1985 年末上海市共有工业企业 10656 个, 工业总产值 829.59 亿元,占全国 10%。其中轻工业产值 461.29 亿元,占全国 11.2%;重工业产值 368.30 亿元,占全国 8.8%。工业协作配套能力强,技术装备水平相对比较高。1985 年以末,全市(不包括“三资”企业)工业设备原值总额为 211.68 亿元,其中 80 年代出厂的新设备和 70 年代出厂的设备两项合计共占总数的 84.8%。上海市全民所有制工厂企业中,已有 791 家企业安装了 2728 台电子计算机。多年来所形成的这一雄厚的工业基础,对推动上海市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以上三大优势之中,地理位置是上海市赖以兴起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才资源和工业基础则是上海经济发展不可多得的重要条件,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上海市的综合优势,然而,应当指出地理位置是上海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最有战略意义的基本优势。正是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才逐步形成了如此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在今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地理位置的优置,也必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基本上是依赖内地调入和国外进口;另一方面是活动空间狭小, 交通运输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