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内经济区划

根据浙江各地自然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今后发展的不同地位,设想把全省划分为四个省内经济区(见附图 13)。

Ⅰ、以杭州为中心的浙北经济区

该区包括杭州、嘉兴、湖州 3 市和所辖 15 个县(市),面积占全省 25.8%, 人口占 26.7%。本区主体是杭嘉湖平原,素有“谷仓”之称,有“丝绸之府” 之誉。区内河网密布,交通便捷,城镇网络联接,这里是浙江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

本区具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性农业。农业以种植为主,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里提供全省 1/3 的商品粮和 80%的蚕茧,油菜籽等经济作物也占

重要地位。该区农业生产水平和集约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农村用电、化肥施用等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86 年,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 1616 公斤,比全省平均多出 346 公斤。

——完整的轻纺消费品工业生产体系。浙北区轻纺工业门类齐全,丝、绸、棉、毛、麻、化纤、印染、服装等行业都具有相当实力,在全省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轻纺工业以丝绸、棉纺、造纸、食品为代表。近年新兴日用消费品工业崛起,以家用电器工业为代表,手表、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卷烟、自行车、丝织品、麻袋等轻工产品产量都占全省一半以上。该区产品技术层次相对较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强。

——省内重工业的重要基地。该区不仅轻纺工业发达,也是全省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煤炭等重工业的主体所在。目前轻重工业之比大约为 6∶ 4。浙江仅有的原材料工业比较集中于该区,有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和煤炭采掘业。机械工业在全省有重要地位,集中了技术和拳头产品的精华。

——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80 年代以来,浙北区农村工业化浪潮汹涌,特别是在铁路沪杭线和杭甬线一带,已有大批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上来。工业已成为这些地区农村经济的主体。

杭州、嘉兴、湖州是区内三个中心城市,其中杭州市发挥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信息中心等多种功能。今后在建设第一流风景旅游城市同时,要使传统产业向高、精、尖发展;重化工要提高技术,控制规模;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嘉兴、湖州要利用邻近上海的有利条件,依托上海、外引内联,巩固农业基础,着重发展丝绸、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吸收上海转移扩散工业品,发展电气、电子、日用轻工, 并积极建设综合性外贸出口基地。

Ⅱ、以宁波为中心的浙东经济区

该区以宁波为中心,包括绍兴市、舟山市和所辖 16 个县(市),其主体是宁绍平原,面积占全省 18.7%,人口占 24.2%,它是仅次于浙东经济区的经济发达区,也是今后的重点建设开发区。1986 年全区人均国民收入达 1327.7

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286 元,尤其是 80 年代,农村工业化势不可挡,使整个地区农村经济结构有了很大改变,形成了综合性农业、多种经营、乡村工业三位一体的农村经济结构。

——以综合性农业和发达渔业为特色的农业结构。由于该区具有多种复合地形,所以该区农业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平原部分是省内重要商品粮区之一,棉花产量占省内 60%,油料和红黄麻也有重要地位。沿海一带畜牧业、淡水鱼、海涂养殖业发达,多有畜养业基地形成,山地林、竹、茶、花、药和牛、羊、兔的生产十分兴旺。海洋捕捞业以舟山群岛为最,渔业占到该地的 65.8%,它是我国主要商品鱼基地之一。水产品加工出口源源不断。

——以“轻、小、全”为支柱的加工工业格局。轻纺工业长期以来是该区的支柱工业,传统轻纺工业是依靠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发展起来的,主要有棉纺、丝绸、食品、针织等行业。该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约占全省 1/3 左右。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除轻纺外,小型机械、电力、石化、食品等行业也有相当比重。小企业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乡村企业在该区十分发达。1986 年宁波市市区与各县工业产值之比为 4∶6,各县超过了市区。乡村企业主要生产市场需求旺盛的轻纺和日用消费品,绍兴一个县年生产涤纶布 2.4 亿米,产品

行销全国各地。

——沿海重化工基地建设展开。70 年代后期始,浙东区沿海重化工业重点建设拉开序幕,该区产业结构开始向重型化倾斜,国家先后投资兴建了大型码头、电站、石化、大化肥等项目,这些项目在 80 年代相继投产。“七五” 时期,浙东区作为全国重点建设地区,一批重化工业项目正在开始建设或准备建设。

宁波是重化基地港口工业的核心和重点。绍兴市位于杭州与宁波之间, 要围绕宁波市建设的需要,发展纺织、食品、电子、建材等工业,并与杭州相联系,成为宁波的依托和初级产品深加工基地。舟山市具有“渔、港、景” 优势,在港口海运、旅游、外贸等方面与宁波市统筹规划,重点发展渔业、养殖业、食品加工、海上转运、出口贸易、海岛旅游、海员劳务出口等,争取扩大开放、扩大交流。

Ⅲ、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经济区

该区以温州市为中心,包括温州市、台州、丽水两个地区所辖 25 个县。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38%。全区以山地为主,仅东部沿海有部分滨海平原。该区由于交通不发达及长期以来国家少有投资等诸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属省内较为落后的经济区域。

——沿海平原农业与山区农业相间。该区以沿海温瑞平原和椒黄平原为主。三角洲平原粮、桔、畜业发达,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柑桔、糖蔗的重点产区,这里的水产、水果是地区优势农产品。而广大山区则林、牧比重较高,木材采伐量占全省 1/3;油茶和茶叶及山区经济作物、土特产等为当地的基本经济收入。由于人均耕地少,粮食问题始终是该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大难题,温州市人均粮食 240 公斤,大大低于省内平均水平。

——以开发资源为主的工业结构。该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全部工业仅占全省 1/10 左右。主要工业是以利用当地资源为主的加工业,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工艺美术占 34%,森工占 26%,皮革占 24%,食品占 17%。基本原材料工业比重很小,具有全省性分工意义的部门也不多,工业多以传统技艺为特色,如富有特色的皮革制品,手工绣品、草编石雕工艺品等。近年来, 小机电、小轻工产品等发展较快。

——富有特色的家庭工业。以“温州模式”为典型的浙南经济发展道路, 别具一格。其基本特点是:以家庭经济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购销员为骨干发展商品经济,在国家基本没有投资的情况下,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小规模大协作、小基地大网络的新格局。短时期内,这里形成了全国性小商品专业市场,吸收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人民迅速致富,国家财税增加,改变着地区的经济结构。

该区今后的发展总的是要以温州开放城市为依托,电力、交通先行,以开放带动资源开发;随着温州港、海门港的建设及金温铁路通车,将扩大与闵南、江西等地的联系,促进该区经济发展。

首先,通过建立、完善基础设施,搞好出口加工区,带动有地方特色的皮革制品、小五金具、工艺美术、服装、陶瓷等工业向精深发展;逐步发展以内外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从利用本地资源转向发展各种来料加工,特别是金属制品、塑料、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等;要不拘形式,多层次地发展商品生产。

其次,加快电力、交通、通讯、邮电基础设施建设。电力主要是以水力资源的开发为先导,抓紧建设好一批大、中型电站,并利用电力进行矿产的就地冶炼加工、综合利用。交通上先要加强公路建设,提高干线质量,并重点整治瓯江航道,扩大运力。金温铁路建设具有带动全区经济的意义,将打通与浙干铁路通道,扩大与闵、赣的经济联系。为适应浙南商品经济的发展, 通讯和邮电业也要迅速跟上。

第三、发展山区大农业,开发山区资源。浙南区要大兴山海之利,沿海滩涂搞好海水养殖,丘陵地区增加水果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水产、水果加工业。西南山区进行林业、畜业的综合开发,建立有特色的山区、茶、果、羊、兔、牛生产基地,并发展相应的加工业。

Ⅳ、以金华为中心的浙西经济区

该区以金华为中心,包括巨州市及所辖 15 个县。其主体是东西走廊式的省内最大的金巨盆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19.4%,人口占 15.6%,该区是全省唯一与海洋相隔的内陆地区,经济水平相对后进。

——农、牧较发达、林、副、渔相对薄弱的农业构成。该区农业一向以粮猪为主,种植业占全区农业产值 2/3 左右,畜牧业占 1/5 左右,畜牧业又以生猪占绝对比重。近年来,经济作物、多种经营已大大增加,畜牧业也转向牛、奶、禽等生产。但林、副、渔业比重与其它区相比较为偏低。

——重化比重较高、轻纺消费加工业相对薄弱的工业构成。诙区是 80 年代以前仅次于浙北区的重点投资建设区,建设了一批重化骨干企业,重工业占了近 1/2,其中化学工业占 30%左右。化工、建材、食品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纺织和机械工业也有一定基础。但总的看来,消费品工业比例较低, 区内生活必需品不少还依靠区外调入。

——全民所有制企业比重较高,集体乡镇企业发展较缓慢。该区是省内唯一的以全民工业为主体的重工业比重较高的区域。其全民工业比重比全省平均要高出近 18%,然而经济效益却大大低于其他地区。由于农村工业化滞后,在工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纯农业比重达 30%以上,远高于全省平均 19% 左右的水平。

该区今后的发展要从几个方向努力:一是积极开发利用潜在的土地资源,提高粮食生产集约化水平,扩大经济作物,水果、土特产品生产的广度, 逐步形成种植、养殖协调、多种农副产品配套的生产加工基地;二是逐步调整工业结构,适当控制高耗能工业产品发展,合理开发区内非金属矿等资源, 依托现有化工、建材等骨干企业,搞好深度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同时,大力发展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食品、纺织、日用机电、医药等工业;三是积极扶持农村工业的发展,加速区域城镇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