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优势与制约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一)国民经济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但人均水平低,经济效益差。
经过 30 多年的建设,河南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1986 年,全省工农
业总产值达到 737.6 亿元,农业总产值 259.5 亿元,粮食总产量 2545 万吨,
棉花总产量 39.9 万吨,油料产量 99 万吨,均居全国第 5 位。烤烟总产量达
到 28.6 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年末大牲畜存栏数 957 万头,居全国第二位。
工业总产值达到 478 亿元,煤、电、氧化铝、铜、黄金、石油、拖拉机、轴承、轮胎、玻璃、棉纱、棉布、卷烟等主要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也有了较大发展。本省经济发展从总量上不算少,但人均水平低,经济效益差。1986 年,全省国民收入 419.3 亿元,占全国第 8 位,而
人均国民收入只有 540 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73.2%,居全国第 25 位。
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第 8 位,而人均只有 948 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66.4%,居全国第 23 位。工业企业几项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就更大。
(二)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智力水平低,人才缺乏。
1986 年,河南省人口已达 7808 万人,居全国第 2 位。人口多,年龄结构轻,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但是,河南省科技力量薄弱,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差。知识分子占总人口的比例、万人中拥有自然科学人员数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万名职工中拥有的工程技术人员数,都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与耕地、就业、升学、住房、生活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