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贵州综合经济区划分的方案
根据贵州省内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其组合、位置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地域产业结构的共同性、地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地域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国土整治任务的类似性、已形成和正形成或待形成的经济中心及其经济联系范围的合理性等原则,将全省划分为六个经济区(见附图 24)。
Ⅰ、黔中经济区
本区位于贵州省的腹部,包括贵阳、安顺二市及龙里、贵定、长顺、惠水、福泉、瓮安、安顺、普定、平坝、清镇、修文、息烽、开阳 13 县。面积
22652 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12.86%。总人口 5296405 人,占全省总人口
的 17.85%(1985 年,下同)。工业产值 504208 万元,占全省 56.47%,人均工业产值 952 元,为全省平均数的三倍多,该区是省内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本区处于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置,地处黔中丘原、山原
地带,是全省粮食、油菜、烤烟、茶叶等作物的主产区、区内铝、磷、硅石、石灰石、铀、镓、碘、煤等矿藏储量丰富,在全国和省内占有重要地位。河流中下地段,水急滩险,水能蕴藏量丰富。能源与优势矿产相配套,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物质保证。野生刺梨、猕猴桃和食用菌类以及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种类多,分布普遍,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轻工业提供了条件。区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集中,各类人才荟萃;劳动力资源充裕,素质较高; 科技力量和经济实力雄厚,这些为将本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区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的工农业经济区域,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饮食业还比较落后。在社会总产值构成中,农业占 38%,工业和建筑业占 52%, 运输邮电及商业占 10%。本区按三次产业构成是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轻重工业之比为 2∶3。工业以机械、食品、冶金、化学为支柱。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牧业比重小,林业薄弱。
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现有耕地数量不足,人均耕地 0.8 亩,比全国平均数(1.4 亩)低 0.6 亩,比全省平均数(0.95 亩)低 0.15 亩,耕地后备资源短缺。二是人均水资源数量低于全省平均数,时空分布不均,洪枯相差悬殊,岩溶区渗漏严重,农田、城镇、工矿区的生产生活用水日趋紧张。三是人口构成年轻化,呈持续增长势头,面临着劳动就业和农村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压力以及在业人口的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问题。
充分发挥工业资源组合优势和机械电子工业的技术优势,组建和完善本区具有区际意义的产业,即以铝为主体的有色金属工业。以磷和电石为主体的磷化工和有机化学工业、机械电子工业、以卷烟酿造为主体的食品工业, 这是本区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
贵阳市是本区和全省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区面积 170 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 137.5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4.63%;工业总产值 33.11 亿元, 占全省工业总产值(91.03 亿元)的 36.37%。这是一座轻重工业并重、以机械、食品、冶金、化学工业为主、工业部门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安顺市位于本区西南部,为入滇咽喉;也是黔中区通往黔西南、黔西、黔西北和省内西线风景旅游区的交通要冲。工业以机械、食品和纺织行业为主,工业总产值 3.58 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3.93%。
Ⅱ、黔北经济区
本区位于乌江中游以北,包括遵义市及遵义、绥阳、正安、道真、湄潭、风冈、余庆、桐梓、习水、仁怀、务川 12 县。面积 30753 平方公里,占全省
面积的 17.46%;人口5710984 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19.24%;工业产值 198976 万元,占全省 22.28%,人均工业产值 348 元,略高于全省平均数;农业总产值 166143 元,占全省 28.16%。本区是省内仅次于黔中经济区的工农业较发达的区域。本区北部与四川省接壤,地处黔处中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水能、煤炭资源丰富,铝、锰、汞、硫铁、含钾岩石、水泥灰岩等矿藏储量丰富,埋藏较浅,分布集中,便于开采。能源与矿产组合配套,为本
区发展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经济结构:本区社会总产值中,农业占 37.26%,工业建筑业占 52.38%, 运输邮电和商业饮食业占 10.36%。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54.50%,农业总产值占 45.50%。在工业中,重工业占 63.38%,轻工业占 36.62%;工业以食品、饮料、卷烟、化学、电力、黑色冶金、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本区的主要产品铁合金、硅、钛、磨料、钢丝、电器、丝织品、茅台酒、董酒、电冰箱等已畅销国内外。
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一些工业企业远离原料地;名优产品生产规模小, 经济效益不高;东部烤烟适种区缺煤等。
经济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能源、矿产、农业资源和机械电子工业技术设备优势,建设稳固的有一定批量的农产品商品基地,适应轻工业发展的需要; 开发乌江水能资源;建设水火互济的能源开业;发展高能耗的以铝、钛、汞、锰为主体的冶金、硫铁为主体的化学,水泥为主体的建材工业;以及机械电器和烟酒、丝织等工业。
遵义市是省内仅次于贵阳市的第二大经济中心,为黔北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革命历史名城,总人口 34.8 万人。遵义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78308 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 70.82%, 重工业产值(含军工)占工业总产值的 77.29%。工业以冶金、机械、化工和食品为主。
Ⅲ、黔东北经济区
本区位于省的东北部,包括铜仁市、万山一特区及江口、玉屏、松桃、石阡、印江、思南、德江、沿河、岑巩 9 县。面积 19502 平方公里,占全省
面积的 11.07%,总人口 321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10.82%;工业产值 28850 万元,占全省 3.23%;人均工业产值 90 元,为全省平均数的 30%。这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较薄弱的经济区域。
本区北部、东部分别与四川、湖南两省毗连。区内锰、汞、含钾页岩等矿产资源具有区际意义,乌江水能蕴藏量较大,自然内景秀丽,是一个发展潜力较大的待开发区。
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很薄弱。在社会总产值中,农业占 58.81%, 工业和建筑业占 29.96%,运输邮电及商业占 11.24%。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轻重工业之比约为 3∶2。工业规模基本为小型企业,食品、冶金、机械、缝纫为主要部门。区内农业发达,主要为农作物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产量约占全省 12.73%,其中稻谷占区内粮食总产的 70%左右。经济作物花生、油菜分别居各经济区第一、第三位。经济林产品油茶籽、油桐籽和乌桕籽分别居各经济区第一、二、三位,本区是全省油料生产基地之一。
本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是:能源短缺,区内交通不便,耕地肥力下降, 中低产田约占耕地面积的 80%,作物单产低,旱涝灾害频繁;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差,科技力量薄弱。
经济发展方向:在能源、交通建设的基础上,开发本区生物资源,建立各种商品生产基地;开展生物资源的加工利用,发展乡镇企业,实行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
铜仁市位于本区东部锦江河畔,素有“黔东门户”之称,它是铜仁地区行署所在地,是本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区面积 14 万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
5 万余人。市区工业总产值 4400 多万元,主要部门有食品、机械、化学、缝纫、建材、皮革等,全为小型企业。铜仁市城区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是黔东北地区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
Ⅳ、黔东南经济区
本区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包括都匀、凯里二市及独山、荔波、三都、平塘、黄平、施秉、三穗、天柱、镇远、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麻江、丹寨、剑河、台江 18 县。面积 41188 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23.39%; 总人口 4505987 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15.18%;苗、侗、布依、水、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 70%以上。工业产值 82169 万元,占全省的 9.20%;人均工业产值 182 元,为全省平均数的 60.47%。本区是省内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经济比较落后的待开发区域。
本区多为轻变质岩系的低山丘陵,土层深厚,林木立地条件好,森林覆被率达 37%以上,木材蓄积量居各区之首,木材采伐量占全省 63%,是我国南方杉木林基地之一。矿产有重晶石,化肥用硅石、白云岩,玻璃用灰岩、硅石、锑、金等。
本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占有一定比重,运输邮电和商业比较落后。社会总产值中,农业占 50%,工业占 29%。建筑业占 9%,运输邮电业占 5%,商业饮食业占 7%。都匀、凯里基本上是工业城市,工业、建筑业产值占 70%;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国防工业占有较大比重,其产值约占本区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林、牧、副业也占有一定比重。
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能源缺乏;位置偏远,区内交通不便;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较差,科技力量薄弱;地方财力不足等。
经济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电子工业和轻纺工业优势,在完善杉木林基地的基础上,发展森林加工业;积极发展乡镇采矿业和农产加工业,把本区建设成电子,轻纺、森工、建材、食品、造纸等多部门协调发展的经济区域。都匀市位于清水江上游剑江河畔。黔桂铁路和广州至成都国道公路交汇
于本市。都匀市是省内通往南海便捷的交通要冲、黔南自治州首府、全州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市总人口 38.66 万人。工业主要有电子、毛麻纺织、建材、化学、食品、电力等部门。
凯里市位于清水江上游龙头河畔,湘黔铁路和上海至昆明国道公路穿过本市,它是云南、贵州与东部诸省联系必经之首。1956 年至 1983 年,凯里市为黔东南州府所在地;总人口 342129 人。六七十年代,本市建立了国防电
子工业基地,带动了地方工业发展。工业总产值 30968 万元,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棉纺织、造纸、建材。森工、食品、化学等。
Ⅴ、黔西南经济区
本区位于贵州西南部,包括六盘水、兴义二市及镇宁、关岭、紫云、罗甸、兴仁、安龙、贞丰、晴隆、普安、册亨、望谟 11 县。面积 35187 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19.98%;总人口 5522847 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18.61%;少数民族人口占本区总人口近 50%。工业产值 99830 万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11.18%;人均工业总产值 181 元,为全省平均数的 60.13%。
本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悬殊,生物气候垂直差异大,立体农业突出, 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省 38.74%,它是我国江南最
大的炼焦煤基地。具有区际意义的锑、金、光学用水晶、单晶硅用硅石、重晶石、铁矿、石膏等矿产开发利用价值大。
本区三次产业构成是第一产业大于第二、第三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集中在六盘水市,其产值(47835 万元)占本区工业总产值的 47.92%。工业部门有煤炭采选及炼焦、电力、冶金(钢铁)、机械(煤矿机械)、化工(采煤用炸药)、建材(水泥)、食品等。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55.95%,牧副业占有较大比重(牧业占 22.14%,副业占 13.66%), 林业很薄弱(林业占 8.03%)。
本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六盘水市为新兴的以采煤为主的工矿区,经济结构、工业产品结构单一;城镇受煤炭资源分布的制约而比较分散,经济联系十分不便;矿区以外的广大农区经济落后,贫困面较大。
本区经济发展方向是: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加快轻工业发展;随着盘江水电基地和南昆铁路干线的动工兴建,积极改善兴义地区的投资环境,开辟以采煤、火电、钢铁、机械等为主的新工业基地;充分利用低热河谷热量资源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经济林木和水果的生产与加工;利用草坡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逐渐改变贫困山区落后面貌。
六盘水市是由分散的规模较小的 36 个工矿开发区形成的六枝、盘县、水
城三个城镇群体,由 15 个组团式城镇组成,最大城镇为水城(六盘水市)。
1978 年建立省辖市。水城非农业人口 171678 人,已建成煤炭采选、炼焦、电力、钢铁、水泥、矿山机械等工业,轻工业落后,农业基础薄弱。
兴义市位于本区西南部的马别河畔,历史上是一个纺织、手工业发达的小镇,于 1987 年建市。城市规模小。非农业人口近 5 万人。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总产值 5000 余万元,有电力、造纸、化工、食品等小型企业。
Ⅵ、黔西北经济区
本区位于贵州西北部,包括毕节(待批建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 8 县。面积 26846 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15.2%;
总人口 5431569 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18.30%;工业产值 58659 万元,占全省6.57%,人均工业产值 108 元,为全省平均数的 35.88%。本区是省内经济比较落后的区域。
本区地处川、滇、黔接壤处,正居于国家提出的“攀西——六盘水开发区”和“乌江沿岸地区”两个重点综合开发区之间。本区地势高亢,平均海拔 1400—2400 米。区内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谷深,水土流失严重,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垂直差异大的气候特点,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煤(主要是无烟煤)、磷及其伴生稀土,均居全省各区第一位,稀土居全国第二位,硫铁、铅锌、铜、大理石、重晶石等均占有重要地位。“草海”、“织金洞”、“九洞天”、“百里杜鹃林带”等岩溶风光和风景名胜、以及“奢香墓”、旧石器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古迹,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本区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区,农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 73.56%。三次产业构成中,除毕节为第二产业大于第一、第三产业外,其余各县均为第一产业大于第二、第三产业。社会总产值构成中,农业产值占 52.57%,工业占27.70%,建筑业占 7.82%,运输邮电业占 3.00%,商业饮食业占 8.90%。工业主要为地县全民所有制企业,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73.5%,轻工业比重大,
占工业的 75.33%,食品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 64.80%,其中卷烟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51%,为本区经济一大支柱。其次煤炭采选业、化学工业(化肥) 占 4.00%,建材(水泥)占 3.13%等。本区以旱作为主的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60%左右;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 27.5%;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34.30%,以烤烟为主,其次是油菜籽;蔬菜瓜类占 9.1%。
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森林植被少,覆盖率低(9.8%),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资金人材匮乏,广大农村还很贫困。
经济发展方向是:加强农业生态建设,营造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办法,防治水土流失;增加农业投入,改良牧场, 种草养畜,尽快摆脱贫困;加快能源交通建设步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毕节(待批市)位于本区中北部,倒天河横穿入境,两条国道公路交汇于此,它是本区通往四川入长江水道便捷的交通要冲,是毕节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总人口 56000 余人。工业部门主要有食品、卷烟、化学、建材、电力、毛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