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优势与制约因素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畜牧业、森林工业,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是内蒙古经济的优势。
1、畜牧业
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绵亘二千多公里,总面积达 8667
万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国 4 大牧区之首,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1987 年末,绵羊毛、山羊绒、牛肉等 7 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 1 位,牲畜总头数、羊肉、牛奶等 8 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 2 位。
2、森林工业
内蒙古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面积 1664 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 14%,居全国第 1 位;林木总蓄积量 9.7
亿立方米,居全国第 5 位。1987 年,原木总产量为 596 万立方米,居全国第
3 位。锯材、烤胶、胶合板、细木工板、纤维板等的产量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3、农畜林产品加工工业
在农牧林业发展的基础上,内蒙古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大中型毛纺、乳品、制糖、造纸、皮革和肉类加工企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畜产品加工工业基地之一。
4、原材料和能源工业
内蒙古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已探明的 71 种矿产中,有 42 种储量居
全国前 10 位,铌、铍、稀土、硫铁、蛭石、玛瑙、冰洲石等 7 种矿产储量居
全国首位。锌、铅有色金属储量分别居全国第 2 位和第 4 位。石膏、石墨、大理石、萤石、硅砂等非金属材料分布较广,储量丰富。金、银、铜、铁、耐火粘土、珍珠岩、云母等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煤炭资源遍布全区,保有储量达 2164 亿吨,居全国第 2 位。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是,内蒙古能源、原材料工业开发水平与丰富的矿产资源相比还是很不相称的。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落后,企业经济效益差,缺乏推动经济成长的高技术产业,地方财政自给率较低。在产业结构中,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原料工业和初级加工工业占主导地位,缺乏具有高附加值,能够带动经济成长的信息、计算机及微电子、生物工程、精密机电仪器和消费类电子电器等高技术产业,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级水平。
2、农牧业生产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靠天养畜、集约化程度很低、生产方式很落后的自然经济状态,加之气候十年九旱,生态系统脆弱,致使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生产起伏波动,基础不稳。
3、内蒙古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和交通运输紧张。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预计到“七五”计划末期,随着一批能源、交通项目的投产,这种紧张局面会有所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