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部地带

西部地域广阔,人口和经济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带大体上以东经 100 度为界,以东为近西部,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中部地带;以西为远西部,那里则地广人稀,大部地区属于高山、荒漠和干旱草原,经济比较落后。据 1985 年统计,西部地带的工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 17.1%。

西部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首先是水力资源。我国的两大河流——长江、黄河皆发源于此。这里的大部分河流都具有水量足、落差大、流速快的特点, 因此形成不少水能富集区。例如,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一段就可分为 16

个梯级进行开发,可装机 1133 万瓦,年发电量可达 510 亿度。西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远景储量也十分可观。目前这一地带的能源已实现自我平衡。由于交通运输不便,煤炭、石油都不能大量开采外运。西部的水力资源正在开发,今后“西电东送”将是大势所趋。

西部的金属矿藏种类繁多,铁、铝、铜、铅、锌、锡、铬、钴、金、银等储量丰富;钾盐、硼砂、云母、石棉、石膏、原盐等非金属矿蕴藏量也很大。解放后,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探,一些国家急需的资源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有些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有的则成为当地发展工业的重要原料。

随着能源和金属矿的开采,除西藏外,西部各省区都建立了自己的钢铁

工业,其中重钢、攀钢、酒钢已进入了全国十大钢铁基地的行列,还有一些特殊钢厂和有色金属冶炼在全国冶金工业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西部的工业发展中,国防三线的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系列军工企业部署在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机械、电子、冶金、化工等行业得到显著的发展,有力地改变了西部工业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西部原有的工矿企业;生产设施一般比较陈旧,而军工企业大都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我国航天事业的尖端设施也多布置在西部。今后搞好军工企业与民用工业的结合,将对西部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发展西部的经济,目前要大力发展农、林、牧业、植树种草, 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资源的勘探和交通运输的建设,要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引进资金、技术、发展西部具有优势的产业,开发国家急需的资源,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在边界贸易的基础上,也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要振兴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多方面做好准备为今后国家大规模开发西部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发展条件方面,东部具有经济技术优势、中部和西部具有资源优势的差异性;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具有东高西低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展阶段方面,东部相对超前、中部和西部相对落后的非同步性;在经济效益方面,表现为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不一致性。根据以上三大经济地带发展的特点,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东部、积极建设中部、努力准备开发西部的战略方针;在人财物等经济资源和对外开放等经济政策方面,对东部予以重点支持和保障,促进东部沿海地带的经济优先增长,通过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带动中部和西部的经济相应增长。重点带动一般,一般支持重点,实现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先后有序地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