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区形成的客观基础及其特性
一、经济区形成的客观基础
经济区是怎样形成的?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曰意志论,认为经济区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通过思维建立起来的一种精神上的概念。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可以划分不同类型的经济区。二曰反映论,认为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人们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可以划分不同类型的经济区, 例如,为了确定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可以划分综合经济区;为了解决工农业生产布局问题,可以划分工业区或农业区。然而,无论是综合经济区划还是部门经济区划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测的结果,而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发展的客观趋势在人们主观意识上的反映。因此,经济区划的成果正确与否, 不取决于权威和长官们的好恶,而有其客观标准。为了保证经济区划的成果符合客观实际,就必须坚持以唯物论的反映论作为经济区划的方法论。实践证明,反映论的观点是正确的。只有从这种观点出发,才有可能建立起科学的经济区划理论。
为了阐明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则需要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社会劳动地域分工演变的历史过程。
人类为了生存,就需要劳动。社会劳动必然伴随着劳动分工。人类最原始的劳动分工是以生理因素为基础的自然分工:男子打猎、捕鱼;妇女管家、做饭、缝纫。在原始社会,人们的衣食之源主要靠采集、捕捞和狩猎。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有的地区以采集和狩猎为主,有的地区捕捞则是食物的主要来源。这种因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引起的生产方式和产品的不同,虽不属于社会分工的范畴,但不能忽视它们对社会分工的影响。社会分工是以产品交换为标志的。马克思在论述文化初期的产品交换时曾指出:“不同的社会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①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是社会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那时人们学会了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随着被驯养的牲畜日益增多,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畜群,那些以牧为主的原始牧民逐渐从原来的部落中分离出来,逐水草而居,他们放牧的草原形成了原始的游牧区。与此同时,随着植物栽培的规模逐步扩大, 它为人们提供了可靠的生活资料来源。那些以垦植为生的原始农民就逐步地在自己耕耘的土地上定居下来,那里也就形成了原始的农业区,农牧业两大部门的分工与农区和牧区的形成,说明部门分工与地域分工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社会劳动分工往往首先表现为部门分工,然而任何生产部门的存在都要依托于一定的地区,而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又要通过彼此部门结构的差异来表现。对社会劳动分工的两种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是经济区划理论的重要内容。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 390 页,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这次大分工表现在部门上,主要是手工业逐渐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表现在地域上,则是手工业集聚的地方形成了最初的城市,从而出现了城乡之间的差异,社会分工这两种表现形式——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有如孪生兄弟,源于同一母体。社会生产的发展是这两种分工形成演变的共同动力。
手工业与农牧业分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手工业与农牧业分离程度的加深,手工业内部分工也愈来愈细。分工越细,协作就越发达,集聚的规模就越大,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经济职能也就越显著。随着城市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交换的地域范围和地区经济联系也就越广。反过来,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进步,又促进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由此可见,深入分析地区之间产品交换的内容和区内区际经济联系变化的过程,是认识社会劳动地域分工演变规律的途径。
在封建社会里,商品交换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这种生产方式严重地阻碍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大量被采用,生产规模急骤增长,生产过程越分越细,形成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每个部门都为市场生产,每个部门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又都依靠市场供应。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规模就越扩大,地方市场联结成全国的市场、世界市场,终于将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一切生产企业都囊括到统一市场中来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表明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已得到空前发展。各地区凭借着当地发展经济的优势,在竞争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生产部门。其产品不仅占据了本地区的市场,还向外区大量销售。一个地区某一种专业化部门兴起,相关地区的同类部门的生产就遭受冲击,而成为这一地区专业化产品的市场,由于各地区都有自己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因此各地区都先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点的专业化生产部门,彼此则互为市场,构成错综复杂的地区经济联系,从而使各地区的再生产过程与全国统一市场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当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发展到这种程度,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区。每个经济区具有不同水平、各具特点的专业化生产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同时还有自己的经济中心和将中心城市与区内外联系起来的经济网络。每个经济区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发达的地域系统,同时又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综上所述,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是经济区形成的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学说是经济区划理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