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济区划的初步方案

经济区划初步拟划分为三个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见附图 30)。Ⅰ、满洲里——海拉尔——牙克石——乌兰浩特——通辽——赤峰经济

区(简称东部经济区)。

东部经济区包括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和赤峰市的行政区划范围,有 7 个县级市、31 个旗、县、区。1987 年末,人口总数 1048 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 51%。土地面积 45.5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38.4%。经济优势与制约因素: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较好;种植业、畜牧业发展

潜力很大,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有:

——林业资源丰富。大兴安岭纵贯经济区,林地总面积 1002 万公顷,林

木蓄积量 7.7 亿立方米。

——畜牧业发达。呼伦贝尔和科尔沁草原大部分为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水草肥美,有畜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鲜奶、肉牛和牛皮产量都超过全区的一半以上。

——种植业发达。西辽河流域和嫩江西岸等农业区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发达,气候条件较好,是自治区主要商品粮产区之一。1987 年,粮食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 73%。

——矿产资源丰富。区域内褐煤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总储量约 400 亿吨。稀土、铜、锡、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矿点较多,储量较大。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蕴藏丰富,品位较高。目前,已建设了一批矿产资源开采企业, 但是开发利用程度还比较低。

——轻纺工业初具规模,发展较快。在海拉尔、乌兰浩特、通辽、赤峰已建成一批较为现代化的乳品、毛纺、皮革、制糖等工业。

——有内陆口岸城市满洲里,具有发展与东欧、苏蒙贸易的有利条件。

——东部经济区与经济发达的东三省有广泛深入的经济联系,积极参与

东北经济区经济分工,向东三省提供了大量煤炭、电力、原木、有色金属矿石和农畜产品及其加工品;东三省则在资金、技术、人才几个方面给了经济区以很大支援,促进了经济区的发展。

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地方工业基础薄弱,一般规模都比较小,技术设备落后,产业结构的层次较低;二是城市经济不够发达,城市规模偏小, 功能不全,辐射能力弱,科技、教育、金融、信息事业不够发达,缺乏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型中心城市;三是呼盟、兴安盟地区交通运输和电力供应紧张,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经济在自治区的地位与作用:东部经济区是自治区主要的森林工业和商品粮食生产基地,畜牧业、能源、畜产品加工工业、有色金属采掘、建材等工业在自治区也占有重要地位。1987 年,工农业总产值占自治区的 44%,人均工农业总产值比自治区人均水平低 13%。农业生产在自治区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1987 年,农业产值占自治区农业总产值的 61%,而工业总产值仅占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的 36%。财政收入占全区盟市级财政收入的 32%,财政自给率仅 36.5%,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近 6 个百分点。部分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产量在自治区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原木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 95%,原煤产量占50%,发电量占 58%,粮食产量占 73%,牲畜总头数占 35%。

经济结构的特点:东部经济区的经济结构属于典型的原料和初级加工型结构,工业化水平较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农业产值之比为 55∶45, 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比自治区平均水平低 12 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20 个百分点。农业结构属于重粮型结构,种植业所占比重最高,达到 54%。经济区内农村商品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乡镇企业发展较快。1987 年副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15%,占自治区副业产值的 73%,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区的 56%。在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占 24.0%,林业占 6%,渔业产值占 0.24%。经济区工业结构属于轻型结构,轻重工业产值之比为 58∶42,轻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比自治区平均水平高 13 个百分点。轻工业产值占自治区轻工业总产值的41%,而重工业仅占 22%。在轻工业中,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轻工业总产值的 88%,其中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所占比重最高,分别占轻工业产值的 39%和 16%。在重工业中,采掘工业的比重占重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原料工业和制造工业分别占 27%和 22%。与轻型产业结构相对应,企业规模结构以小型为主,大中型企业较少,小型企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 63%,而大中型企业产值仅占 37%。

中心城市:城市经济在经济区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共有海拉尔、满洲里、牙克石、扎兰屯、乌兰浩特、通辽、霍林郭勒、赤峰市市区(市管县) 等 8 个城市,城市规模普遍不大,每个城市平均人口为 17 万人。经济较为发达的有海拉尔、乌兰浩特、通辽和赤峰市市区等城市。

海拉尔市是重要的畜产品加工工业城市,形成了以乳品、肉联、皮革、毛纺等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包括电力、化工、机械、建材、木材加工、食品等工业的工业部门,是全国十一个民族用品生产基地之一。

乌兰浩特市的钢铁、轻纺、机械、化工、食品及畜产品加工工业已初具规模。

通辽市位于四条铁路的交点,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通辽市已建成以毛纺、建材、电力工业为主,有机械、轻工、化工、制药等的工业部门。正在继续扩建中的通辽发电厂,是装机容量 80 万千瓦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它

和年生产能力为 110 万标箱的通辽玻璃厂都是国家重点项目。

赤峰市市区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发达。原煤产量 700 多万吨,元宝山大

型露天矿开采后产量将达到 1400 万吨以上。元宝山电厂装机 90 万千瓦,是东北电网的重点电厂之一。轻工、纺织、食品。化工、建材、机械等工业初具规模。

经济专业化发展方向:

——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林业资源,大力种树种草,加强草原建设,建立商品牛、奶和林产品基地。

——发挥种植业优势,抓好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和现有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商品粮基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发展纺织、乳品、皮革、造纸等林畜产品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

——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加快煤炭开发和电力建设。

——利用有色金属、建材等矿产资源条件,加快有色金属的采掘、冶炼和加工,积极发展玻璃、水泥等工业。

——发挥内陆口岸作用,积极组织皮革制品、各种罐头、精制奶品、野生植物果酒及野生动植物制品等出口商品生产,把满洲里建设成对苏联、东欧开放的窗口。

Ⅱ、二连浩特——集宁——锡林浩特经济区(简称中部经济区)。

中部经济区包括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的行政区划范围,有 3 个市,

24 个旗、县、区。1987 年末,人口总数 405 万人,占自治区人口总数的 20%。土地面积 28.7 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 24%。

经济优势与制约因素:中部经济区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草场资源丰富。区域内草原面积达到 20 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70%,草场以著名的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主,东北部有部分草甸草原,西部有部分半荒漠草原,水草条件普遍比较好。

——矿产资源丰富。区域内石油、天然碱、黄金、煤炭、有色金属、萤石、石墨、石灰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二连油田已探明储量 1 亿吨以上,是油质较好的中型油田;查干里门诺尔碱矿是全国最大的天然碱矿, 储量 1100 万吨;煤炭储量 400 亿吨。中部地区黄金产量占全区总量的 50%以上。

——拥有内陆口岸城市二连浩特,为发展对蒙古、苏联和东欧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门类不全,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工业产业结构还处于很低级的状态。二是农业区气候干旱, 土地贫瘠,人口对土地压力较大,致使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区域内耕地面积占自治区的 30%,而粮食总产量仅占自治区的 13%。乌兰察布盟的大青山地区和南部黄土丘陵地区是自治区最大的一片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大约在 80~ 100 万人。三是电力供应紧张。

经济在自治区的地位与作用:中部经济区是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种植业、矿产资源开发和畜产品加工业在自治区也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与其他两个经济区相比,中部经济区的经济比较落后,特别是工业发展更落后一些。1987 年,工农业总产值仅占自治区的 9%,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大大

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1987 年,农业总产值占自治区农业总产值的 13%,工业总产值占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的 6.7%。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自给率仅 1.7%,比自治区平均水平低 25 个百分点。畜牧业在自治区的地位较为重要,绵羊毛、绵羊皮、牛羊肉产量均占全区总产量的 30~40%。

经济结构的特点:中部经济区经济结构属于农业经济型结构,城市经济十分薄弱,工业化水平较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农业产值之比为 51∶ 49,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比自治区平均水平低 16 个百分点。农业结构属于重牧型结构,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 56%,种植业次之,占 32%。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滞缓,副业产值仅占 8.9%,比自治区平均水平低 3.8 个百分点,乡镇企业产值占自治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的 16%。林业和渔业所占比重较低。工业结构属于以初级加工工业为主的轻型结构,生产资料工业不够发达。轻重工业之比为 61∶39,轻工业所占比重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 16 个百分点。

中心城市:中部经济区有集宁、二连浩特和锡林浩特 3 个城市,除集宁市外,二连浩特和锡林浩特的城市规模都很小。集宁市工业以肉联、毛纺、皮革等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机械、食品、无线电、化工工业初具规模。集宁市地处京包、集二两条铁路交点,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是自治区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经济专业化发展方向:中部经济区应根据自治区总体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沟通东西部的作用,积极发展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及东欧各国之间的贸易,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经济专业化发展方向是:

——利用牧业优势,加快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发展肉牛、肉羊等畜产品商品生产,建设畜牧业基地。

——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有计划地对不宜耕种的山坡地进行退耕还牧、还林,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农牧业生产发展,搞好饲草料加工业,扩大农畜产品加工工业及农牧机械制造业。

——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建材、能源、有色金属、化学工业, 加快石油、煤炭及水资源勘探开发。

——充分利用二连浩特口岸城市和交通枢纽条件,发展对外贸易,组织肉羊、肥尾羊、牛羊肉及皮革、毛纺、裘皮出口,力争把二连浩特市建设成开放性对外贸易城市,成为我国对蒙、苏及东欧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

Ⅲ、呼和浩特——包头——东胜——乌海——巴彦浩特经济区(简称西部经济区)

西部经济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伊克昭盟、巴彦淖尔和阿拉善盟的行政区划范围。有 3 个县级市,33 个旗、县、区。1987 年末,人口总数为 600.5 万人,占自治区人口总数的 29%。北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 1111 公里,土地面积 52.4 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 44%。区域内,阴山以北,狼山以西的广大地区为荒漠、半荒漠草原,天然草场总面积达 16.7 万平方公里。黄河横贯东西,流经长度 800 多公里,黄河两岸是肥沃的冲积平原,其中有著名的河套平原。南部是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阿拉善盟境内有由巴丹吉林、乌兰布和和腾格里三大沙漠组成的阿拉善沙漠,面积约 7.8 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经济优势与制约因素:西部经济区经济较为发达,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有:

——工业基础雄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建成煤炭、电力、钢铁、军工机械、轻工、纺织、电子等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矿产资源丰富。区域内煤炭资源最为丰富,有东胜、准格尔两个特大型煤田,总储量达到 1300 亿吨。白云鄂博稀土、铌的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铜、铅、锌、硫铁、金等有色金属、贵金属资源和天然碱、盐、芒硝、石膏、石墨、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分布广泛,储量相对集中,蕴藏量丰富。

——黄河流域种植业发达。黄河两岸,特别是河套平原和土默川增原, 土地肥沃,水利设施较为完善,是自治区重要的小麦、甜菜、油料作物产区。

经济区经济在自治区的地位与作用:经济区的工业生产、财政收入等经济实力和市场在自治区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是自治区重要的能源、冶金、机械、毛纺、重化工工业基地。1987 年,工农业总产值占自治区的 46%,人均工农业总产值比全区平均水平高 59%。工业生产在全区所处的地位更为重要,1987 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全区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其中重工业产值占全区重工业产值的 63%。而农业生产所处地位相对弱一些,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区的 26%。财政收入和财政自给率水平都比较高,1987 年财收入占全区盟市级财政收入总数的 61%;财政自给率达到 78%,大大高于全区平均 42%的自给水平。

经济结构的特点:西部经济区经济结构属于重型工业化结构。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很高,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为 82∶18,工业化水平比自治区平均水平高 15 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工业经济仍然以原料工业和初级加工业为主,产业结构的层次还比较低。由于自治区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经济区,工业结构为重型结构,在工业总产值中, 轻、重工业产值之比为 41∶59,重工业部门结构中,原料工业和制造工业的比重较高,分别占重工业总产值的 52%和 38%,采掘工业仅占 10%,原料工业和制造工业产值在自治区这两类工业产值中的比重都在 70%以上。轻工业总产值中,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值占 74%,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与部门结构的重型化相对应,西部经济区工业企业规模结构趋于大型化,自治区大型企业产值中有 79%、中型企业产值中有 61%集中在西部经济区,小型企业产值仅占经济区工业总产值的 39%。

农业经济属于重农(种植业)型结构,种植业所占比重最高,达到 64%, 比全自治区平均的水平高 10 个百分点。牧业相对来说不够发达,仅占 22%, 比全自治区平均水平低 5.5 个百分点。农村商品经济不够发达,副业产值仅占 8.2%,比全区平均水平低 5 个百分点,乡镇企业产值占全自治区乡镇总产值的 32%。同其它两个经济区一样,林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都比较低,分别仅占 4.7%和 0.4%。

中心城市:西部经济区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共有呼和浩特、包头、乌海、临河、东胜等 5 个城市。

呼和浩特市是自治区的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毛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以毛纺、机械工业为中心,制糖、卷烟、乳品、医药、化工、冶金、电力、建材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1987 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18.2 亿元,工业产品品种超过 4000 种,交通、邮电事业比较发达,京包铁路、公路横贯市区,民航联系北京、上海、广州及

区内 5 个盟市。现代化微波通讯、卫星通讯已投入使用。呼和浩特市也是自治区的教育、科研中心。

包头市是自治区最大的新兴工业城市,在“一五”时期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地区,先后建成了包钢、内蒙一、二机厂,包头矿务局、糖厂、棉纺厂、一、二电厂,一、二、三、四化工厂,内燃机配件厂,皮革厂等大中型企业和一大批小型企业,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煤炭、电力、化工为主的有建材、建筑、制糖、食品、皮革、纺织、印刷等工业的 14 个工业部门,现有工业企

业 900 个,职工总数 60 多万人。1987 年工业产值占全总区工业总产值的 30% 左右,包头市也是自治区重要的五金矿产品出口基地,氯化稀土、硅铁合金、钢材、电石等远销世界各地。科学技术事业比较发达,全市拥有科技人员 4 万余人,占职工总数的 6%以上。

乌海市地处荒漠,地下资源十分丰富。从 1958 年进行开发建设以来,已形成了以煤炭和建材工业为主,冶金、电力、化工、军工等工业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煤炭、水泥、玻璃、烧碱、纯碱产量在自治区占有重要地位。

经济专业化发展方向:

——根据国内市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继续加强能源建设,开发东胜、准格尔大型露天煤矿,建设一批大型电力企业, 积极向京、津、唐地区输送电力,并为发展西部地区工业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在电力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烧碱、纯碱、电力、聚氯乙烯、电石、化肥等重化工工业。

——加快二连油田的勘探、开发和炼油厂的建设,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加快发展黑色、有色金属加工工业,扩大钢铁、稀土、硫铁矿、铜、铅、锌和黄金的开采和生产规模。继续发展水泥、玻璃等建材工业。原料工业要提高加工深度,增加产品品种、规格,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大力发展食品、纺织、皮革、饲料等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 重点是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努力扩大对苏、蒙、东欧市场和西方市场的出口贸易。

——充分发挥军工机械工业现有生产能力,积极开拓军转民产品。

——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开发黄河流域,建设商品粮基地。发展为城市服务的肉、蛋、奶、鱼、菜、果等商品生产。

——种树种草、封沙育林,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建设山羊、骆驼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