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图文对照,借助图理解课文

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一幅一幅地仔细看图,一段一段地对照图画学文,理解课文和生字的意思。在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时,要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理解“种在地里”“收了很多”等词语。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第二段,仔细观察第三、四幅图,再次理解“种在地里”,“收了很多”的意思,让学生了解种和收的关系,种是前提,收是结果。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见过的植物的种和收的情况。比如,种了一粒葵花籽,到了秋天收了一个大葵花盘子。用这些事例来理解“种”和“收”的关系,理解“很多”这个词的意思,进一步培养理解能力,发展思维。

第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理解的难点。因此,在学生图文对照学习一、二自然段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第五幅图,读第三自然段。然后, 可设问启发:第一句话讲小猫看见了什么?(把这一段和前两段的内容联系起来,了解小猫种鱼

的原因。)它干了什么?(把小鱼种在地里。)然后读第三句,说说小猫想到什么?(到了秋天,一定会收到很多小鱼。)那么,小猫会收到很多鱼吗?这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小猫种鱼的结果。学生只能知道鱼生活在水中,其它的道理可能讲不出来,

这时,就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懂得小猫之所以收不到鱼的道理:玉米、花生的种子能在土里发芽,长出玉米、花生。鱼是在水里生长的,只有把鱼子下到水里,才会长成小鱼。把它埋在土里,就会死掉、烂掉。小猫照搬农民的做法,是收不到鱼的。让学生从实际中认识到事物的联系是有规律的,单纯地去模仿人家的做法是要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