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组织兴趣小组要挖掘内部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猎奇,是不能持久的,只有转向内部动力才能长久保持。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内部动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号召学生学习杨乐、华罗庚等数学家追求真理、报孝祖国的高尚品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竞赛中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等。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勇于克服困难,在集体中健康发展。

(二)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自信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并使同学感觉:“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三)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

数学思维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渗透集合的思想、对应的思想、统计的思想,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接触一些解答方法,如“假设法”、“图解法”、“穷举法”、“代数法”等可以使学生思维更灵活。

学生如果逐步学会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五)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兴趣小组,提高活动质量,教师是关键。

首先,教师要有敬业精神。组织课外小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教师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组织课外小组活动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从活动准备到活动结束占去教师大量时间,教师如果没有敬业精神是无法做好这项工作的。

另外,教师要有组织能力。组织课外小组活动需要教师联系活动场地, 请专家辅导讲座,组织学生有秩序地参加活动等,教师如果没有组织能力是无法开展活动的。

还有,教师应该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活动课程可以理解为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边缘学科。只有数学课中的单一知识,不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是无法很好开展活动的。如教师应该对文学、历史、天文、地理,自然常识都应有一定了解,才能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兴趣小组活动。

因此,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适应活动课程发展和需要。

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陶冶了情感、磨炼了意志、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数学爱好者和特长生的队伍扩大了。

一位学生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一学期后写了一篇作文《长大我要当数学家》。文中描述他对研究数学题产生浓烈的兴趣,有一次遇到一个难题,他从放学一直做到十二点,爸爸催他睡觉,他不听,爷爷要给他讲题,他不用, 一直坚持到凌晨二点,他终于想出正确答案。

一个数学提高班里有 8 个小伙伴,他们每天在一起钻研数学题,一起参加北京市迎春杯比赛和华罗庚金杯赛,每次比赛前他们都互相鼓励,比赛后互相祝贺。这 8 个小伙伴在迎春杯比赛中全部获奖,其中一人获华罗庚金杯赛金牌,一人赴日本比赛,一人到新加坡领奖。友谊促进他们提高,比赛促进他们发展。

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可以使学生乐学、会学、健康发展。正如汤世雄同志所说:“课外活动是当代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受教育者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