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人在思维过程中的速度,表现在计算过程中就是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在计算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一般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第一,要使学生弄清算理,掌握法则。**算理是法则的依据,法则来源于算理,只有透彻地理解算理,才能牢固地掌握法则,用好、用活法则。思维的敏捷性是在不断地运用法则指导计算的过程中孕伏出来的。开始,学生是严格地按照法则指导运算过程的,之后,随着运算熟练程度的逐渐提高, 运算过程的中间环节不断压缩。从开展详尽的思维过程过渡到压缩的、简约的思维过程,最后只须凭借感知条件就能得出结果,有时还能用不同的方法,

灵活地进行计算, 这就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如计算(0.75 2

3

0.25)×(0.45 − 9 )

20

时,在学生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他们可以看出第二个小括号里得 0,于是想到“0 与任何数相乘都得 0”。虽然此题第一个小括号里可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是他们会压缩这一过程,而直接写出这道题的得数是 0。

**第二,重视口算,教给学生一定的口算要领和方法。**在进行四则计算时,都要用到口算,各个年级都应重视口算训练。口算的内容很多,教学中主要是训练作为笔算基础的那些内容。口算要求要适当,不宜过多、过高, 应分层次,逐步提高。如两位数乘以一位数,训练时可由讲算(说出主要过程)过渡到速算(看题直接说出得数),并分成三种情况逐步完成。(1)十几乘以几,积小于 100。如 17×4,口述:四七二十八,一四得四(心想:4+2=6,即 60),十七乘以四得六十八。(2)十几乘以几,积大于 100。如 19×8, 口述:八九七十二,一八得八(心想:8+7=15,即 150),十九乘以八得一

百五十二;也可以把口算过程压缩成:八九七十二,八七十五;一百五十二。

(3)几十几乘以几。如 35×7,口述:五七三十五,三七二十一(心想: 21+3=24,即 240),三十五乘以七等于二百四十五。熟练以后,三种情况的题目均可看题直接算出得数,这将有利于思维敏捷性的形成。

为了培养学生计算的敏捷性,还可以教给学生十几乘以十几的速算。十几乘以十几速算的推导过程:

(10+a)×(10+b)(a,b 均为 1~9 中的任意自然数)

=10×10+10a+10b+ab

=(10+a+b)×10+ab

一、思维的敏捷性 - 图1

教学时可以 18×17 来推导速算方法。

18×17

=(10+8)×17

=10×17+8×17

=10×10+10×7+10×8+8×7

一、思维的敏捷性 - 图2

18×17,想:8+7=15,15+10=25,25×10=250,7×8=56;250+56=306。

熟练以后可用如下口诀速算。18×17,八七十五,二十五,二百五十,七八五十六,三百零六。(做加法时用加法口诀,把大数放前,小数放后,8+7 就是八七十五;两个加数相同时,说成二几得几,如 16×16,说成:二六十二,二十二,二百二十;六六三十六,二百五十六。)

**第三,在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自觉地运用定律指导运算。**运算定律决不是只有在简便运算时才能发挥作用,它是运算的基本规律和法则的依据,离开它整个运算将寸步难行。教学中要适时地以运算定律来指导法则的推导,另一方面要经常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定律进行运算,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运算定律,同时在计算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例如:

①200÷8×98+25×2

=25×98+25×2

=25×(98+2)

=2500

②98×6.5+6.5×3

=6.5×(98+3)=6.5×101

=6.5×100+6.5×1

=656.5

3 2

③(54 + 6 3)×12

= 5 3 ×12 + 6 2 ×12

4 3

= 5×12 + 3 ×12 + 6×12 + 2 ×12

4 3

=60+9+(72+8)

=69+80

=149

**第四,要注意培养学生转化的思考方法。**所谓转化,就是在思维过程 中,根据题目的特点,把它从一种形式改变成另一种形式。要使学生懂得怎样从事物的千变万化的复杂现象中,去抓住事物的本质,使思维既深刻又

灵活, 从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如计算0.91÷3 + 2.09× 1 , 如果学生只会按照一

3

般的运算顺序和方法进行计算,则计算过程复杂,如果用小数,只能求出近

1

似值.但是, 如果学生采用转化的思考方法, 将" ÷3" 变为"× 3 ", 原题变为

0.91× 1 + 2.09× 1 , 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这样把一道看来不易口算的

3 3

计算题,轻而易举地口算出结果,充分地显示出思维的敏捷性。又如: 0.25×7.2=0.25×4×1.8=1.8;

3 4

3÷7 + 4÷7 = 7 + 7 = 1

3 1

24 4 ×20 = (25 − 4 )×20

= 25×20 − 1 ×20

4

=500-5=495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使学生在计算中把思维迅速而自由地由一个方面转到另一方面,充分地利用这种转化的思考方法进行计算,培养思维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