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初级外向型贸易政策
一、初级外向型政策的背景和目标
初级外向型政策即重点扶植农矿等传统产品出口的贸易政策。
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都充分认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实现工业化,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发展工业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积累。工业化的成功,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确保对工业产品的需求;(2)确保工业生产所需资本品和中间品的供给。工业化战略中的各种不同观点,分歧即在于对如何确保这两个条件存在不同看法。战后初期, 工业化战略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均衡增长理论,主张同时扩大各个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该理论认为,一两个产业的孤立发展,不能确保未来的需求;多数部门的谐调扩大,不仅能提供对产品的需求,而且能提供资本品和中间品。也有相反的观点,主张非均衡增长,即向特定产业集中投资,以引发其他产业的需求,通过该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经济增长。
均衡增长如果能够实现,自然很好。例如日本,就在加工业拥有显著的比较优势的背景下,实现了相关产业的谐调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却不易实现均衡增长。这是因为,每个产业都有一个最小适度规模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很难同时保证这一最小规模要求的投资(要素积累),这使工业部门起动的孕育期很长,均衡增长总是无法起步。小国在这方面的困难尤其突出。均衡增长的另一个缺陷是,没有考虑对外贸易所能提供的各种可能性。实际上,需求可以从出口和减少进口中获得,资本品和中间品的供给,也可以利用节约的外汇进口外国产品来解决。考虑到这一点,发展中国家并不一定要采取均衡增长模式。由此,就产生了其他的工业化战略,包括初级外向战略,即出口传统初级产品,来支持资本品和中间品的进口,引进技术,推动国民经济的工业化;也包括后文所讨论的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
战后至 60 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属于初级外向模式, 主要出口农产品和矿物原料,并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的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这种状态与长期的殖民统治有关。战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殖民地、附属国,在殖民统治下形成单一经济,只能生产少数农矿产品,很少民族工业,工业品要依赖宗主国供给。战后,这些国家虽然获得独立,却无法迅速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只能通过扩大传统产品的出口,带动经济增长,政府也缺乏政策选择的余地,不得不实行相应的初级外向型贸易政策。
概括他说,实行初级外向政策,主要是由于:经济落后,缺乏工业品出口基础;资源丰富;制成品供给对外依赖严重,需要以出口支持必要的制成品进口;外汇短缺,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出口;缺乏主导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能力低,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
实行初级外向贸易政策,主要着眼于以下经济利益:(1)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同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相比,出口初级产品很明显可以获得贸易利益。就是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收入,仍然是满足国内需求、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外汇来源。一些产品也确有扩大出口的潜力。(2) 扩大要素存量。当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生产经营中,盈利机会变得明显时, 会吸引外资进入。外资通常首先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进入优势部门,进而投资于其他部门。例如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掘业的投资。这将使接受
投资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3)产生连锁效应。这是指初级产品部门的增长,会对其他部门的发展产生带动作用。艾伯特·赫修曼在说明这一波及效果时,首创了后向联系的概念,其涵义是一个部门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连锁效应有很明显的例证,如美国生产和出口小麦,创造了对运输设备,尤其是铁路车辆以及对农机的大量需求:秘鲁捕鱼和鱼粉加工业,带动了造船业、鱼粉加工设备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