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口替代的实证分析
发展中国家实施进口替代的方式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替代政策,即力求对进口实行全面(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各个部门) 和彻底(高替代率)的进口替代,它以巴西和印度这两个发展中大国为代表。另一类是半替代政策,即不要求全面、彻底的替代,各部门替代程度有高有低。
从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的效果看,取得了一定进展,国内供给比率明显提高了(进口比率降低),具体情况如表 8—1 所示。从表 8—1 中可以看出,各类商品的进口替代水平都有所提高。特别是,60 年代各国消费品的进口依存度已经降得很低了。但是,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 尤其是资本品,除巴西外,仍停留在较高水平。
进口替代的进展
表 8—1(进口占年度总供给比率,%)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巴西 |
印度 |
墨西哥 |
||||||||
---|---|---|---|---|---|---|---|---|---|---|---|---|
1951 1952 |
/ |
1964 1965 |
/ |
1948 |
1965 |
1949 |
1964 |
1951 |
1961 |
1950 |
1960 |
|
消费品 |
77.5 |
11.4 |
30.9 |
4.7 |
9.0 |
1.3 |
4.2 |
1.4 |
2.4 |
1.3 |
||
中间品 |
73.2 |
15.0 |
90.3 |
36.3 |
25.9 |
6.6 |
17.4 |
18.4 |
13.2 |
10.4 |
||
资本品 |
76.3 |
62.3 |
79.7 |
62.9 |
63.7 |
9.8 |
56.5 |
42.40 |
66.5 |
54.9 |
资料来源:〔日〕《贸易与产业》1994 年 10 月号,第 48 页。
但是,进口替代政策的目标并不仅是替代进口,而是通过确保当前对国内工业产品的需求,顺利推进工业化。从这一点看,50 年代末期至 60 年代前期,进口替代工业化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走到了尽头。这与进口替代第一阶段接近终了、以非耐用消费品替代余地减少有关。印度、拉美各国转向了第二阶段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它以耐用消费品、钢铁、石油化工等中间产品为替代对象。这些商品资本密集度高、适度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并且要求高度的企业相关(零部件供给的企业网)、产业相关。特别重要的是规模经济。但是,即使是印度、巴西等较大的国家,相对于替代工业的适度规模而言,其国内市场在很多情况下也显得过于狭小。下面简要考察几个国家的进口替代实施情况及效果。
1.巴西的进口替代
巴西的工业化起步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以内需为主。二次大战前, 政府选择了先轻纺工业、后基础工业的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基本消费品自给、减少进口。至 30 年代末,制成品进口系数已降至 20%,纺织、皮革、食品、饮料等部门的自给率,已达 90%以上,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进口替代。战后,巴西调整了工业化战略,实行奖出政策,形成进口替代与出口鼓励并行的发展战略。其中,进口替代以发展中间产品、耐用品和资本品为中心。从 60 年代中期起,巴西逐步转向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
从巴西战后至 60 年代中期实行进口替代的效果看,有以下特征:(1) 初期替代效果明显。具体表现在,第一,进口系数(进口额/GDP)下降,由1948 年的 6.6%降至 1957 年的 5.8%,使国际收支有所改善。第二,制成品自给率提高,60 年代中期工业消费品的国产率达 90%。第三,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1945—1962 年,工业的年均增长率达 8%,工业占 GDP 比重从 20% 升至 26%。第四,经济增长速度加快,1947—1962 年,GNP 年均增长率达 7
%,远高于战前 3.2%的水平。第五,进口结构明显改变,非食品类消费品进口明显减少,中间品进口比重上升,资本品进口比重下降,粮食进口增加
(表明汇率有不利于农业的偏向)。(2)进口替代中进口结构的变化,并未减轻对进口的依赖程度。1949—1964 年,制成品进口比重虽从 14%降至 6%。但是,在企业最初的设备和技术来源中,当地和外国所占的比重,1946—1955 年分别为 31.7%和 68.3%,1956—1965 年变为 21.7%和 78.3%,(3)对
外贸易明显受进口替代政策的影响,发展缓慢,(4)进口替代效果逐渐减弱。 1955—1960 年,巴西制造业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 10.3%,但在此后的 1960
—1965 年期间,下降为 4.9%。2.墨西哥的进口替代
墨西哥 30 年代开始推行民族主义政策和实行国有化措施。40 年代前后, 由于外部条件变化,不得不被动选择大规模的非耐用消费品进口替代计划。50—80 年代实行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业化和进口替代战略。其中,50—60 年代实行“稳定发展战略”,开始全面推行进口替代。70 年代实行“分享发展战略”;80 年代初实行“石油新战略”,对进口替代政策进行了部分调整, 但仍以限人为主、奖出为辅,政策特征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从战后至 80 年代初实行进口替代的效果看,有以下特点:(1)经济增长较快,50—80 年代初,GDP 年均增长 6%—7%。(2)工业化取得进展, 农业比重下降。1949—1980 年,制造业占 GDP 比重,从 17.8%升至 24.6%, 农业比重由 23.2%降至 8.9%。(3)对外贸易发展缓慢。70 年代以前,外贸增长速度一般低于 GDP,使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反映出进口替代的内向型发展特征。(4)出现贸易逆差。70 年代以前,出口的增长低于进口。这表明,进口替代难以改善贸易收支。
3.印度的进口替代
印度在 50—60 年代推行进口替代政策,并反对以出养进。贸易政策的基本倾向是,限制出口,普遍征收出口税,发放多种许可证控制出口;要求所有进口应是国民经济必需的商品,并且,进口产品不得与国内同类产品竞争。
印度实行进口替代的效果是:提高了商品自给率,60 年代中期,生产设备的自给能力已超过 40%;但出现了商品过剩和设备闲置;进口继续增加, 贸易严重逆差;外汇依然短缺。上述分析中所指出的进口替代的缺陷,在印度的进口替代过程中,得到清晰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