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补贴、国内税收与关税政策比较

借助于图形,来分析小国运用补贴、国内税和关税的效果。如图 4—14

(a1),在自由贸易状态下,生产和消费点分别位于 E 和 C0。现如该国政府想把生产调多到 F 点,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其一是对进口品 Y 征收关税,使国内价格偏离国际价格 Pf,移至 Pd,从而使 Y 的国内相对价格上升,Y 产量随之增加,生产点将因此由 E 点移至 F 点。其二是采取对 Y 产品的生产给予补贴,或对可出口产品 X 征收国内税的做法,也可以使生产点移至 F。但是这两种方法不同的是,征收进口税使国内价格变为 Pd 后,消费将由 Co 点移至 C 点;①而实行补贴、运用国内税收手段,仍能维持贸易状态,国内消费

依据的仍是自由贸易时的交换比率,故消费水平位于 C1 点。C2 所代表的福利水平高于 C1。这说明,为实现某一生产目标,采用补贴或国内税收政策,要比关税政策为优。其间的区别在于,在将生产点由 E 移至 F 的过程中,关税使生产和消费同时受到扭曲;补贴和国内税收则只造成生产扭曲,消费没有受到扭曲。

① 这隐含着这样的假设:政府将关税收入返还给消费者。

{ewc MVIMAGE,MVIMAGE, !06300240_0086_1.bmp}

再来看一下上述政策手段在实现消费目标上的差异。如图 4—15(b),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国生产点为 E、消费点为 Co。现若政府想把可进口产品 Y 的消费限制在 OY。的水平,它也面临不同政策手段的选择。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可以对进口产品 Y 征收关税,提高 Y 的国内价格,从而使生产点由 E 移至 F,使消费从 Co 移至 C1。或者,政府可以采取对 Y 的消费征收消费税等国内税收的做法,也可以使消费点从 C0 移至 C2,实现预定的消费目标OY0。不过,运用关税手段将同时扭曲生产和消费,而征收国内税只扭曲了消费,生产没有受到扭曲,贸易状态保持不变。所以国内税收下所实现的社会福利水平 C2 大于征收关税时的 C1 这说明,在限制消费方面,采用国内税收的效果要好于关税。当然,这里的评价尺度是生产和消费等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如果追求的是对外经济目标,则关税效果要好于国内税收。

{ewc MVIMAGE,MVIMAGE, !06300240_0087_1.b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