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历史现象的普遍联系与相互关系

(一)历史运动的因果联系

因果性。我们在观察运动着的物质时,首先遇到的就是单个物体的单个运动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制约。但是,我们不仅发现某一个运动后面跟随着另一个运动,而且我们也发现:只要我们造成某个运动在自然界中发生的条件,我们就能引起这个运动;甚至我们还能引起自然界中根本不发生的运动(工业),至少不是以这种方式发生的运动;我们能给这些运动以预先规定的方向和规模。因此,由于人的活动,就建立了因果观念的基础,这个观念是:一个运动是另一个运动的原因。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873—1883 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550 页。

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在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有其本来的意义; 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别场合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观念就汇合在一起,融化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的,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 反之亦然。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 年 1 月— 3 月上半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419 页。

与此有关的还有思想家们的一个荒谬观念,这就是:因为我们否认在历史上起作用的各种思想领域有独立的历史发展,所以我们也否认它们对历史有任何影响。这是由于把原因和结果刻板地、非辩证地看做永恒对立的两极, 完全忽略了相互作用。这些先生常常故意忘却,当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的时候,它也影响周围的环境,甚至能够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

恩格斯:《致弗·梅林(1893 年 7 月 14 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502 页。

被这种秩序、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狭隘范围所束缚的大工业,一方面使全体广大人民群众愈来愈无产阶级化,另一方面生产出愈来愈多的没有销路的产品。生产过剩和大众的贫困,两者互为因果,这就是大工业所陷入的荒谬的矛盾,这个矛盾必然地要求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来使生产力摆脱桎梏。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886 年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247 页。

⋯⋯生产实际上有它的条件和前提,这些条件和前提构成生产的要素。这些要素最初可能表现为自然发生的东西。通过生产过程本身,它们就从自然发生的东西变成历史的东西了,如果它们对于一个时期表现为生产的自然前提,对于另一个时期就是生产的历史结果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 年 8 月底—— 9 月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99—10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