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地理功能的概念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考察区域,任何区域地理系统都在接受着外界对其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同时又不断地向外界输出物质、能量、信息,而且输出的物质、能量、信息在数量、特征、类型、程度、性质等方面又不同于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说明物质、能量、信息输入区域地理系统后经过了系统的改造和加工。例如一个区域地理系统(某一省区)从外界(外省区)调入石油、煤炭、有色金属、钢材、木材等原材料(接受输入),然后又以机械设备、电子仪表、石化产品等运出(输出),那么说明这些原材料在区域地理系统中必然循着区域地理结构经过集聚或扩散、变换或贮存、加工或改造,在时空位置上、性质上、数量上、类型上发生了种种变化。因此, 我们把区域地理系统具有的这种接受输入、给予输出以及系统内部对输入的变换、改造等方面的能力称之为区域地理功能。

区域地理功能是区域地理结构的外在表现,决定于区域地理结构。如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之间缺乏交通、通讯线路,则这两个区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区域地理功能又反作用于区域地理结构,我们前面论述过,区域地理结构是一耗散结构,因此,要维持这一结构的有序性,必须不断地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

区域地理系统物质、能量、信息输入输出和内部转换、传输,可以归结为两种主要的区域地理功能,即:

集聚功能 从外界输入区域地理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以及区域地理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具有循着区域地理结构向区域内某些部位集聚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区域地理系统的集聚功能。集聚功能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波状集聚,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逐步由外围向核心区域集聚,主要发生在较大的区域之间;其二是向心集聚,即物质、能量和信息向区域内某几个节点的集聚;其三是等级集聚,即物质能量和信息从区域内较小的节点(如集镇、小城市)和较大的节点(如大、中城市)逐级聚集。集聚功能的存在是产生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也是区域内形成城市、集镇等中心的主要动力。

扩散功能 与集聚功能相反,是指区域地理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还循着区域地理结构由集聚部位向周围扩散的功能。扩散功能对应于集聚功能也有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波状扩散,即物质、能量和信息由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扩展,一般发生在整个国家或较大的区域内,如我国东部地带向中部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的扩散;其二是辐射扩散,即物质、能量和信息由某些节点(如城镇)向四周的扩散;其三是等级扩散,即物质、能量和

信息由较大节点(如大中城市)向低等级节点(如小城市、集镇)直至向广大的农村聚落的扩散。扩散功能是缩小区域之间和区域内城乡差别以及消除区域内不平衡现象的主要动力。

集聚功能和扩散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由于区域地理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区域地理场的存在。区域地理场是指在特定范围内,由于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交通方式、人口分布、技术经济水平等因素在不同地点的组合所造成的强度差异。一般而言,自然条件优越、资源集中、交通方式多、人口密集、技术发达、经济水平高的地点,其区域地理场就强,则其集聚和扩散功能亦强, 反之,区域地理场就弱,其集聚和扩散功能也相应弱。因此,区域地理场的强弱就成了评判集聚功能与扩散功能的关键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区域地理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发挥往往是有选择进行的, 区域地理场强强的地点或地段,它们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发挥有很强的自动性,它们集聚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扩散其可以转让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而区域地理场强弱的地点和地段,其集聚和扩散功能发挥具有被动性、往往受制于区域地理场强强的地点或地段。因此,分析研究区域地理场场强强的地点或地段的集聚功能与扩散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