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域地理特征的形成及意义

(一)形成的客观基础——地域分异规律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组合的千差万别,而形成各个区域不同的区域特

征,划分出来的各区域,应该是区域间差异性最大,相似性最小。什么是差异?差异就是矛盾,从哲学的观点看,各区域内部以及区域间都存在着各种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这就是矛盾(差异)的普遍性。但是这些矛盾不是等量齐观的,有主有次、有一般、有特殊,抓住了主要的矛盾,也就抓住了区域间的主要差异。因此,寻求区域地理特征,实际上是要全力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在全国进行自然区划,有多种方案,但将全国划分为三大块是大家的共识,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原因是这三个区的主要矛盾很突出,它们分别是热量、水分和地貌,三者是划分三大区的主要因素,并且体现了区域分异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前述,区域特征不同是地理环境要素组合的千差万别,但这些差别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受地域分异规律的支配,在区域自然地理中通常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地带性规律使环境要素组成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 并按南北方向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即地带性差异。它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受制于太阳辐射的纬向变化,引起水、热资源分布的地带性,在气压带、风带的共同作用下,气候也按地带分布。气候、特别是水、热之间的对比关系,经常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基本形态与结构。所以较大范围的区域分异,总是由气候决定的,原因即在于气候不仅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及大气环流等综合影响、制约的产物,同时又对植物、土壤、动物、河流的特征及分布有很大影响。如我国的亚热带,范围较大,自南而北区域地理特征仍有较大差异,可划分出三个亚带:即南部的南亚热带具有雨林季雨林成分的常绿阔叶林——砖红壤性红壤景观,中部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黄壤景观,北部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景观, 三个亚带的差异就因气候南北的不同而从植被、土壤反映出来,这种分异主要是由气候引起的。

但是在世界各大陆上很少能找到完全按地带因素形成并分布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受制于海陆位置、地形高低以及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在很多场合,甚至出现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居主导地位。如南美洲安第斯山崛起,对光、热、水起到了重新分配的作用,致使山地东西两侧形成不同的景观,山地东侧为热带雨林,而西侧则为热带沙漠,同时引起地理环境要素的垂直分异,使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随高度的增加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因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如安第斯山东坡,在北纬 3 度至南纬 15 度范围内,800—

1400 米为山地希列亚群落—山地砖红壤,2500—2800 米为山地亚热带湿润森林—山地红壤,3500—4000 米为山地温带森林—山地棕壤了。南纬 18 度— 28 度,28 度—40 度附近的垂直带谱就与低纬不同,因它们打上了水平地带的烙印。至于安第斯山西坡,与前述东坡的植被—土壤垂直带差异就更大了。

从上所述可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因素主次及组合的不同,而使各个区域千差万别,应该根据全部因素所表现的“集体效应”,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就抓住了某个区域的主要特征了。

地域分异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也受到这一规律的支配,但是内涵不同。区域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劳动地域分工,即指的人类经济活动按地理(或地域)的分工,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

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它地区进口其所需的产品。从这个意义理解,研究某个区域的经济地理特征,实际上是找出该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但优势的形成必须考虑该区发展经济的环境条件,包括政治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等,这些条件有利有弊,有主有次,且相互联系,对其作通盘的考虑,找出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也就抓住了区域经济地理特征。

(二)研究区域地理特征的意义1.科学认识上的意义

区域地理研究区域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找出该区域与其它区域本质上的不同。这种不同不能只从单独研究区域内某个要素得到,也不可能从孤立地描述各个要素得知,而是要综合研究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物事复杂的相互影响与互相关系,找出它们间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即是区域特征。因此,认识了区域特征,也就从本质而不是仅从现象,对一个区域有了完整而深入的认识,区域间的差异也就一目了然了。过去不论在大学或中学的区域地理教学中,学生感到学习区域部分时枯燥无味、千篇一律、记忆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未突出区域特征、或区域特征抓得不准。举例来谈,西南三省(云、贵、川)其自然地理特征,若分别只罗列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生物等,人们对它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也提不起兴趣。但如从地形、地势这一非地带性因素入手,着重分析这一因素怎样影响西南地区气候,而气候又如何制约着土壤、生物等。这样归纳出来的区域特征就抓住了该区域各地理要素的本质联系,同时找出了与其它区明显的区别。因为地形对整个景观的影响,全国没有哪个区象西南区这样突出,有了这一条主线,串起了各个自然要素,对西南区的认识就会深刻得多。

2.实践中的意义——扬长避短,发挥区域优势

区域特征分析是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划分出来的每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相比,有明显的个性(区域特征),它在发展经济诸条件的配合上,有所长,也有所短,有自己的优势,也有劣势。前述劳动地域分工的主要依据就是各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上优势的差别。不对这些差别进行充分评价,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区域发展战略,只有深入认识区域个性, 避开劣势,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从区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理条件,才能搞好区域发展经济规划。应该说明的是,由于生产发展需要, 比如开展城市规划、流域规划等,现在已不局限于区域差异的研究,而逐渐强调区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但这并不否定研究区域个性的必要性,两者是互为补充的,一个区域优势明确了,与其它区交流和联系的目的、对象也才能清楚。

  1. 区域优势的种类:区域优势有两种,即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相比,在某一方面具有绝对有利条件,如西南区的水能资源优势,山西省的煤炭优势,是其它省区绝对无法比拟的。相对优势则是指区域自身相比或与邻区相比,优势中哪个优势更突出,或劣势中哪个劣势相对程度最轻。一般来说,一个区域也许不具备绝对优势,但肯定具有相对优势。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往往并不统一,发挥区域优势,主要是指相对优势。即在许多绝对优势中,强调最大的优势,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则选择劣势中相对轻的作为相对优势。例如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与台湾等五个省(区)的华南区,其绝对优势很多,首先是地理位置优

势(区位因素),它邻近香港、澳门和台湾,处于我国开放的最前沿,全国最早建立起来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全在本区, 全国沿海 14 个开放城市,有 4 个(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在本区。其次是优越的农业气候资源,全区大部分属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一部分属热带, 光温生产潜力最高,作物年可三熟,热带地区水稻也可三熟,是我国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最佳地区。海南岛是全国天然橡胶、椰子、咖啡、可可、油棕、胡椒等经济作物最主要产区。第三,有辽阔的水域、丰富的水产资源。它濒临我国近海最大的水域——东海和南海,浅海大陆架广阔,渔场遍布。海上油气资源丰富、内陆水网稠密,宜于发展淡水水产养殖,使本区域成为我国重要淡水渔产基地,产量近全国 1/3。以上所列这三项优势,在全国各区均是少有的,可列为绝对优势。但相对比较而言,促成华南区近十年来在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主要靠的是优越的地理位置,配之以国家给的特殊政策。因此应充分发挥华南区外向型经济,积极开展同内地的横向经济联合,以充分发挥它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基地和窗口作用。再如贵州省, 解放前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之说,这是夸大之谈, 却也反映出贵州省在全国来论,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几方面来看,劣势较多。贵州虽少居于全国绝对优势的有利条件,但却有相对于邻近地区的相对优势。比如能源和矿产资源,贵州的煤炭和水能资源丰富,尤其是煤,储量居南方各省第一位,其它矿如汞、锑、铝、磷的储量均居全国前列,所以贵州省应该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又相互配合这一相对优势,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并供应区外的需要,以带动整个贵州经济的发展。

  1. 区域优势的确定:以上概述了发挥区域优势的重要性和种类,但如何确定区域优势呢?首先要分析区域发展的诸条件,因为区域优势只能建立在地区间生产发展条件的差异上,有利条件越多,优势越突出。而发挥区域优势的含义,也在于区域产业结构必须与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能够最好地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生产发展的条件很多,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第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地区生产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一个区域内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第三产业都是直接、间接地在自然条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的区域需要利用外区的一些资源,但是,归根结底离不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第二,人口与劳动力条件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劳动力保障,也是区域消费的主要对象。任何一个区域,如果没有一定的人口和劳动力作保证,其经济是难以发展的。在当今世界,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水平及其经济效益均有重要影响,它直接反映区域的科技进步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区位基础,同时也是区域发展的一种重要社会经济资源。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优越的地区,即使是资源短缺,也会成为经济发达的区域。否则,即使资源丰富,也难以开发利用,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对于促进区内与区际间劳动地域分工和专业化的协作等,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四,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的范围很广, 如区域已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市场条件、管理体制、政策、计划、法律、关税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生产的影响愈来愈大,已有的社会经济基础、政府的干预和领导人的决策等,对区域发展方向的影响与日俱增。

以上生产发展四个方面的条件,在一个区域很难全部具备,经常是有利和不利同时存在,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它们不可能单个地,而是整体地有利或不利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发展。因此必须把一个地区的全部生产发展条件当作一个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环境的各个部分加以全面分析,才能确定它的发展优势所在。因为在实际中,任何一个地区也不可能具备发展某个经济部门的全部有利条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可能在发展某个经济部门上具有一些突出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欠缺一些重要条件甚至兼有一些不利条件。有时可以仅仅因为其中某一项不利条件的影响太大,就足以抵销全部有利条件,使之不能起作用。例如,新疆不少地方,气温、日照与土壤等条件都有利于水稻栽培,却因为缺水,只得发展一些耐旱作物,甚至成为荒地。又如四川盆地的棉花种植,从热量、水分条件看是足够的,劳动力充足且有植棉经验,更重要的是棉纺织工业急需大量原料,大部分都从省外调进。但却因四川盆地日照不足,棉花收获时秋雨多,影响了棉花产量和质量,不得不减少棉田面积。农业是这样,工业也类似。如西南三省有甲冠全国的水能资源, 全国 6.76 亿千瓦水能蕴藏量中,川、滇、黔三省占 40.34%,全国可供开发的 3.78 亿千瓦水能中,三省占 50.7%。而目前全区水能利用率仅 1%左右, 究其原因,不是需求量少,三省能源仍有很大缺口,制约了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用电。主要是人为的原因,即能源政策多年来存在的问题,错误的认为“水电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加之西南地区交通不便,还要“西电东送”, 水电投资大,故不愿多投资,所以归结之,是社会、经济的原因。再如云南西部兰坪铅锌矿属大型矿床,探明储量超过全国总量的 1/4,居全国首位, 但由于交通困难,在当前条件下根本不可能把大量矿石运出去,故不能成为地区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