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点

(一)理论性

论述性区域地理著作,中心就是一个“理”,即具有理论性,这是鲜明特点,表现在该著作总是抽象地概括地叙述,进行严密的论证和分析。其基本内容不是对地理事物的外部直观形态和发展过程的叙述,而是地理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写作中一定要“以论为纲”。首先篇章要有条理性、层次清晰、论述的内容很有秩序的排列。其次是在大量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手段来展开,而不是以叙代论,也不是论点加实例。80 年代。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共 12 个分册,即总论、地貌、气候、地表水、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动物地理、古地理、历史自然地理、海洋地理,是中国科学院当时基础理论研究中一项重大课题。200 多名科学工作者,将浩如烟海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并使之条理性,同时保持了很多作者的学术观点。因此这是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国自然地理著作,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论述性区域地理著作。

(二)创造性

论述性区域地理著作必顺具有独创性。包含着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新理论和新知识,即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果见解平庸、认识一般、人云亦云, 就谈不上创造性。1991 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作者就力图反映这一点。他们将经济理论与地理思维很好的结合起来, 用经济规律揭示经济区域系统形成的客观性,这不仅是创新之处,而且增强了著作理论性。前述的阐述性区域地理著作虽然大量内容是说明性的、但是有的篇章实质上是论述性,可单独成一篇论述文。例如《中国自然区域及其开发整治》第三章关于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的论述,不仅理论性强,而且观点比较新颖。运用这些观点划出来的一些区。如西南区、柴达木盆地及热带北界等都与其它区划有所不同,并提出各种论据。论述其合理性,使该书增强了理论性,并提高了它的价值。

(三)逻辑性

论述性区域地理著作的理论性决定着必须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必须运用逻辑思维的种种手段,如概念准确、用词得当、判断合理、推理合乎逻辑等。在论述过程中,只有保证著作严密的逻辑性,才可能使著作所表达的主张和见解立得住脚、有说服力。《中国自然区域及其开发整治》的作者为了说明将柴达木盆地划归西北区的正确性,从气候、地貌、农业灌溉、土壤植被四个方面论述了该盆地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上与西部干旱区之间的相似性,既有事实依据,

又利用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手段,力求说明作者这种划分方法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