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素特征归纳

区域地理要素特征的概念和标准

(一)区域地理要素特征,指本区域的某要素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或标志。例如,“季风气候显著”之所以成为中国气候特征之一, 是因为在气候这个要素中,中国的季风气候比别的国家更明显。

从上述区域地理要素特征的概念,可引伸下列 2 个问题: 1.作为区域地理要素特征的“征象或标志”指什么东西?

根据区域地理要素的物质性,这些“征象或标志”应该是某要素客观存在的现象和状态。以气候要素为例,其“征象或标志”包括 3 方面的东西: 一是现象,即云、日照、气温、降水、风、雷电、冰雹等等气候中的属性或次一级要素;二是结构,包括上述现象在区域中出现(或作用)的比重和本区域中各种气候类型的比重;三是状态,包括本区域气候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趋势。同样,区域农业地理的“征象或标志”也包括在这 3 个范畴之中, 即现象指粮食、油料、棉花、其他经济作物等农业中的次一级作业部门,结构指这些部门的比重或农业类型比重,状态指农业空间差异或时间变化趋势。

提出可作为区域地理要素特征的 3 个范畴,并不等于要求将这 3 个范畴

的内容全部罗列堆积一起当作特征。这里,只不过是提供 3 个范畴的内容来进行考察,为进一步找出特别显著的征象或标志作基础。

2.区域地理要素的现象、结构、状态达到“特别显著”的标准是什么?区域地理要素特征是相对的概念,是本区域地理要素相对于邻域而言。

由于区域差异是普遍现象,所以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的差异不足为奇。问题是

要找出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特别显著的差异(或区域内部地理要素相对地相似)的标准。特征问题是区域地理研究中常遇到的问题,而特征的标准又是研究程度最薄弱的问题,可借鉴的东西不多。根据经验,这个标准可暂定为下面几点中之一:

  1. 区域地理要素的现象(或结构、状态)为本区域独有或处于前列第一、二名,并以此与邻域区别;

  2. 区域地理要素的现象(或结构、状态)的覆盖面应超过本区域面积的 2/3,并以此与邻域区别;

  3. 区域地理要素的现象(或结构、状态)的影响应在本区域现状和将来一定时段里起主要作用,并以此与邻城区别。

能否通过统计检验的方法使要素的区域差异标准与理论的显著水平一致呢?理论上应该是可以。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报导尚少见,所以暂不作讨论。

(二)自上而下逐级区域要素比较法

区域地理要素特征归纳程序,是从该要素的现象、结构、状态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始,通过区域之间的比较,找出差异显著的征象或标志来作为该要素的区域特征。贯穿其中的比较方法,是大区域之间的比较开始往小区域之间的比较。例如,广东省惠州—大亚湾区的开放性经济特征,应从全国沿海开放经济地带中看珠江三角洲,再从珠江三角洲开放性经济区域中看惠洲—大亚湾区。结果可看出属于全国开放性经济先行一步的珠江三角洲的特点,惠州—大亚湾区都具备;而地处珠江三角洲东缘的惠州—大亚湾区, 开放性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如珠江三角洲核心区高,但待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正在开发的大亚湾港口是珠江三角洲中最好的(在全国也不多见)、正在修建的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在本区内交汇、有些大型企业正在兴建,所以惠州—大亚湾区是开放经济先行区中甚富有前景的区域。这种自上而下逐级区域要素比较法,利于从全局看局部,利于发现最显著的区域差异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自上而下逐级区域要素比较,仅指比较的程序从大区到小区,并不是以大区域比较小区域。具体比较时,应是同级区域之间的比较。如国际上洲与洲之间、国与国之间某要素(部门)的比较,国内的大区与大区之间、省与省和县与县之间某要素(部门)的比较。前面列举的惠州—大亚湾区也是与珠江三角洲内部同级区域的比较。又如我们常说的“海南省热带性气候明显”,是将海南省气候与我国各省(区)气候比较后得出,而不是说海南省的热带性气候比马来亚明显。

(三)几种要素属性的比较

  1. 要素现象或本质的比较。指区域之间某个要素(部门)的全部或部分现象或性质的比较,从比较中找出差异最大的现象或性质来作为该要素的区域特征。

表 3 — 1 我国沿海和广东省部分站点若干气候特征值

( 1951 ~ 1980 年)

一月均温(℃)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 mm )

最多降水月份

年日照时数

(小时)

天津

-4.0

12.2

569.9

7

2724.4

上海

3.5

15.7

1123.7

6

2014.0

广州

13.3

21.8

1694.1

5

1906.0

韶关

10.0

20.3

1537.4

5

1858.0

汕头

13.2

21.3

1554.9

6

2097.5

湛江

15.6

23.3

1567.3

9

1937.8

以表 3—1 为例试找出湛江气候特征。做法是:先从天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沿海区中比较,发现广州高温、多雨、多雨期来得早、日照不多的特点。然后在广州、韶关、汕头、湛江为代表的广东省内各地中比较,发现这4 个站基本上具备广州在沿海区中比较所得的特点,同时也发现湛江是高温区中的最高者、多雨区中的次多者、多雨月来早区中的最迟者、日照不多区中的次多者。其中,湛江的高温和秋雨(最多雨月份为 9 月)最突出,在表

3—1 资料中湛江的高温和秋雨不仅是广东省之最而且还是全国沿海地区所

独有;至于年降水量和年日照时数,广东省 4 个站差异不大,湛江也并不居最突出的地位。所以可得出结论,湛江气候特点是高温和秋雨。

  1. 类型结构的比较。指某要素(部门)的各种类型在本区域内的比重, 与其他区域作比较,取比重大小次序或比重最大的类型(成分)作为该要素区域特征而有别于其他区域。例如,中国地貌特征之一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下降,以山地为主”,就是以海拨高度的空间排列次序和主要形态类型与其他区域比较而得出。

根据表 3—2 的各国 3 大产业结构的比较,也不难看出各国经济特征各不相同。

表 3 — 2 部分国家产业比重 ( 1970 年资料)

产业比重

国家

各产业就业人口比重(%)

产业就业人口总数

(万人)

第一产业

( A )

第二产业

( B )

第三产业

( C )

A>B>C

伊朗

47

27

26

673

A>C>B

埃及

56

16

28

798

B>A>C

波兰

35

37

28

1751

C>A>B

古巴

30

27

43

260

C>B>A

美国

4

31

65

9179

  1. 状态或过程的比较。指某要素(部门)在本区域的变化状态(或过程) 与别的区域作比较,找出特征性状态(或过程)的方法。如土壤这一要素的

区域特征,常以“某区域土壤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来表示。类似地,有中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地理分布的变化”、“工业的发展及其布局特征”、“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等,都是某个部门(要素)在本区域内的时间或空间变化的状态。

以要素状态归纳为区域特征的方法,难处在于比较。如果没有比较,则会出现繁琐的描述和资料的堆积。下面,列举经济结构变化的比较方法:

表 3 — 3 中国与日本三大产业就业结构(%)

①中国

o,j

i

1952

1956

1965

1978

1984

1989

第一

产业

83.5

80.6

81.6

70.7

64.2

60.2

第二

产业

7.4

10.7

8.4

17.6

20.2

21.9

第三

产业

9.1

8.7

10.0

11.7

15.6

17.9

②日本

o,j

i

1872

1878

1897

1912

1920

1930

1936

1958

1963

1971

1980

第一产业

85

78

72

62

55

52

45

37

29

16

10.3

第二

产业

5

9

13

18

22

19

24

26

31

35

34.8

第三产业

10

13

15

20

23

29

31

37

40

49

54.9

资料来源:①《中国统计年鉴》, 1990 年, 117 页

②杨冶,《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 年, 41

页、 57 页

表 3 — 4 中国与日本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值比较

年份(年)

1952 —

1956(4)

1952 —

1978(26)

1978 —

1984(6)

1984 —

1989(5)

1978 —

1989(11)

1952 —

1989(37)

K

6.6

25.6

17

8

21

46.6

年份(年)

1872 —

1878(6)

1872 —

1897(25)

1897 —

1912(15)

1912 —

1936(24)

1936 —

1963(27)

1936-1980

( 17 )

K

14

20

20

52

58

37.4

资料来源:肖灼基,《中国经济概论》,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 183 页

结构变化值(K)计算式:

K = ∑ gij − q io

i=1

式中:K 为结构变化值(%), gij 为报告期的产业结构比重(%),i 为产

业部门(i=1、2、3,即三大产业),j 为报告期年份,qio 为基期产业结构比重(%),O 为基期年份。

据表 3—3 数据,以 1989 年为报告期、1952 年为基期,计算产业结构变

化值:

K = ∑ gi,1989 − qi,1952

1

= 60.2 − 83.5 + 21.9 − 7.4 + 17.9 − 9.1 = 46.6(%)

照此方法计算,得表 3—4 的结果。

从表 3—4 看,日本三大产业结构在 1912 年后急剧增大,表示日本 1912 年后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而中国 1952—1989 年的 37 年间 K 值 46.6%,还没有日本 1912—1936 年的 25 年的 K 值大,说明中国还没有进入像日本 1912 年后那样的工业化加速阶段。但中国 1978—1989 年的 11 年间 K 值为 21%, 与日本 1897—1912 年的 15 年间 K 值相近,说明中国 1989 年时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前夕。显然,这种状态(过程)比较的结果较通俗易懂和颇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