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地理效应的若干实例

实例之一:边缘效应

首先,让我们仔细观察世界政区图,把注意力集中在城镇的分布上,在我们的头脑中把城镇的基本位置确定下来,然后我们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把注意力集中到自然地理事物上,特别是水与陆、高原与平原、山地与平原、山地与高原的分布上,在我们的头脑中把这些自然事物的位置确定下来,最后,在我们的头脑中把两次确定的结果叠置起来,用我们的头脑好好思索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原来,绝大多数的城镇都分布在水与陆、山地与平原、山地与高原、高原与平原交界之处,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地理效应——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本是一个生态概念,指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生态群落的交界处, 往往结构复杂,出现适于不同生境的种类共生,种群密度变化较大,某些物种特别活跃,生产力也相应较高。我们用这一生态学原理考察上述事实,其中有许多相似之处。水与陆、山地与平原、高原与平原、山地与高原交界之处其实也是两种差异较大的自然环境的交界之处,这里可以兼得两种自然环境的长处,避免两者的短处。

其实,这种边缘效应不仅仅出现在自然单元的交界处,也同样发生在各种人文地理单元或区域的相交之处,如城市与乡村交界处,不同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类型的交界处。因此,只要有区域存在,就一定会出现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的起因,是由于区域地理集聚和扩散功能造成的区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因为区域的边界实际上是区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界面,这一区域可以扩散出去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通过这一界面输入另一个区域,而这一区域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又通过这一界面从外区域输入,界面附近是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的最为活跃的地段,因而,在活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过程中,区域边缘地段能够得到最大的互补性。此外,区域边缘地段由于远离区域地理场的作用中心,是区域地理场中的薄弱环节,当两个区域地理场之间,一个区域地理场的强度明显大于另一个的时候,比较强的地理场很容易向另一方推进,造成区域边缘的变化。如在城市边缘地段,随着城市中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发展,地理场越来越强,累积的能量传递到城市边缘,迫使市区向外膨胀,蚕食郊区,扩大范围,这时, 原有的城郊接合地段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边缘效应的第二种表现形式。

区域地理边缘效应的揭示,为区域地理学研究地表区域的发展演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实例之二:中心效应

你可曾注意过?世界人口正愈来愈集中,愈来愈汇集到地球表面上犹如天际繁星般的大大小小的城市中。本世纪中叶,世界城市人口只 7 亿多,占总人口的 29%,时至今日,世界城市人口突破 20 亿大关,占总人口的比重

也增加至 40%多。人们为什么纷纷涌入城市,原来城市中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商服业云集、信息灵活、文化生活丰富、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这是由区域地理集聚功能带来的重要的区域地理效应—

—中心效应。

中心效应是指由于经济活动在某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地点聚集,使这一地点逐步成为整个地域范围内的发展中心的现象,同时,这种中心一旦形成, 由于其内部的机制和活力,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时,即使原先赖以发展的优势已经丧失,它仍可以继续发展。

例如,在一片广阔的平原上,人们从事着农业生产,当在平原的某一地段,由于农业生产力提高,产生粮食的剩余和劳动力的剩余,这批剩余的劳动力就会转向非农事业,如农具的制作、粮食的加工等,制作的农具为周围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工具,粮食等农产品的加工又需要周围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发展,又提供了更多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加强非农事业,在这种良性循环中,这一地段的人口越来越集中,又引起了其它行业或产业的增加,这时,这一地段就有了一定的自我生长能力,即使附近地区不能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劳动力,它也能从较远的地区得到补充。这是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动力。

那么,为什么一个发展中心一旦形成,它就具有了自身的发展能力呢? 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心在经济发展方面有多种优势: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范围内(或地点)集中,各种产业活动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会带来各种费用的节省和取得经济效益,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心的竞争能力, 从而在空间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某种经济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带动其它经济活动的开展,如兴旺的技术密集型工业、规模大的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建材业等日益在发展中心集中,势必要使一系列为它们服务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行业,也在这些地区相应发展,如运输业、公用事业、商业、银行、保险事业、三废处理行业、零配件生产与修理行业、这样就会引起人口增长, 而人口增长又要引起一系列为居民服务的行业相应发展,从而促成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即所谓的乘数效应;发展中心具有的强大的科技力量、交通通讯与信息交换能力、完备的基础设施与优越的协作条件,雄厚的资本、集中的消费市场等,对当前代表世界潮流的产业具有很大的吸引能力,使得这些产业向发展中心集聚,更增加了发展中心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中心效应的揭示为区域地理学探讨城市成长的机制、区域地理结构等级规模的形成机制和区域地理规划等研究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思路。例如,区域地理规划中增长极战略的理论基础就是中心效应原理。佩洛克斯

(F.Perroux,1961)最早提出的增长极(Growth pole),指的是围绕主导部门而组织起来的富于活力且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它本身能够迅速增长, 并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它部门的增长。后来,人们把佩洛克斯的观点推广, 认为经济增长将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将首先出现在某些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如沿海港口、主要城市、交通要道、资源富集地,因此资本应该集中投入到这些地域,刺激其增长,然后通过扩散,带动周围地区,甚至全国的一起增长需要指出的是,中心效应不一定出现在区域的几何中心,它可以出现在区域内的任何位置上,前提是这一位置必须具有产生聚集功能的有利条件。

实例之三:距离衰变效应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即把自己在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内接触的所有人员记录下来,然后以接触频率为纵轴,接触对象居住地或工作地与你自己的居住地或工作地之间的距离为横轴,制作一张频率曲线图,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你接触最多的人是离你最近的人,随着距离增加,接触的次数越来越少,到一定距离后,渐渐趋向于零。当问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时,你的回答肯定是离得近的人接触的机会多。这一简单事实为我们揭示了另一种重要的区域地理效应——距离衰变效应。

距离衰变效应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地理空间中的影响力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的现象,这种现象可用下式简单表示:

1

I = f ( D)

式中:I 为空间影响力,D 为距离,f 为摩擦系数。如城市对周围地区的集聚或扩散力随着离城市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即城市中心区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度最大,顺次向市区边缘、近郊、远郊过渡强度愈来愈小。造成距离衰变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密度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心最大,向外围渐次降低,运费随运距的增加而递增,运距越大,要付出的代价越高;距离越大,便捷程度相对越低,需要增加的各种费用越多,社会经济效益越低;距离越大,所耗费的时间亦越多。

距离衰变效应是区域地理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它的揭示对于确定功能区域的范围和界限、在商业地理中研究贸易平衡点,区域经济地理中研究生产布局和市场因素影响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