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地理学的区域性

人类社会的第一活动是生产活动。人类生产活动是在地理环境中展开的,它必然要与具体的地域相结合。由于客观上存在地域差异,所以人类生产活动也存在区域差异。劳动区(地)域分工理论就是用来描述这种差异。它是指在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区域差异,是地域分异规律和人类生产规律共同作用形成的。(注意:上述的“地域差异”指客观存在的, “区域差异”指认识上的客观存在的反映。下同)

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分工出现,农业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是早期地域分工的自然物质基础。由于原始氏族部落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出现了早期农、林、牧、渔生产的地区差异。在农业社会,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仍影

响着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同时,铜、铁、铝、盐等矿产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导致了采矿业的地区差异。交通条件和一定数量的人口条件,也为地域分工提供了前提。

产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工业资源的地域差异对劳动地域分工影响不断扩大,每一次科技革命、新的产业产生,新的资源的利用,都使地域分工更趋复杂。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的地域差异显得愈加重要,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影响增大,一些传统知识密集型产业及目前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依靠人的质量而形成。社会条件,如已有的经济基础、市场条件、政策、法律和区内外政治环境等的地区差异等,对现代地域分工的影响不断加强。我国经济特区政策的实施,就直接影响了这些地区的产业构成,使一些原来的农业地区,短时间内崛起成为新兴的科技、工业、贸易城市。如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

从上述劳动区(地)域分工的形成和发展看,人类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均衡性(或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其基础就是地域差异。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现象举目皆是。例如,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与地区内部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也不一样。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差异也不是一成不变,各地都有个兴衰、快慢的发展过程。但综观全球,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却是客观存在的,其空间差异就是地理学区域性的客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