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乡土地理编写的原则

乡土地理是区域地理、与区域地理相比、编写原则有共性,也有其个性, 而严格把握住下列“五性”或五条原则,是提高乡土地理质量的关键。

(一)思想性

乡土地理应充分发挥自己“乡土”的长处,突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使学生对“县情”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通过对学生所在家乡的土地、山川、一草一木、一情一景、一事一物和各地理要素的客观实际的描述,使学生切实增加对家乡环境、对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牢固树立扎根乡土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但使学生爱国爱家乡不能仅仅停留在家乡好的水平上,一方面要阐述优越的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另一方面对家乡的劣势和不足,也要求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的分析、正确的评价、更好地激发学生改变家乡面貌的热情、激励他们学好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本领。

(二)科学性

教材所用地理资料来源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又要应用新信息和新资料,体现时代性。在材料选用时,注意要有地理学特点,不能把其它学科的知识选进来,而失去地理教材的特点。资料还需客观、实事求是,因为乡土是学生们的生活地,对周围环境耳闻目睹,最为熟悉,乡土地理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性认识飞跃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去指导今后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所以乡土地理教材地理事实和叙述越客观,就越能使学生相信,从而增加感染性,易于达到教学目的。另外,还需注意知识要有系统性,不能违背科学、违背地理原理和规律、术语运用要恰当,对问题的论证要合理。为要做到学科性,编写者就得不辞辛苦、多方调查,仔细分析鉴别大量的材料,然后才能得出比较恰当的结论。总之,观点正确、资料可靠、条理清晰是衡量乡土地理教材的基本标准。

(三)地方性

这是乡土地理编写的突出特点,从它的取材范围、到表达的内容,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本地区的“特色”。乡土地理虽属于区域地理的范畴, 要体现地理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更要注意突出本区特有的地理事物。这就要求找准本县的区域地理特征,该特征突出区别于其他县,而为本县特有。其次,要在内容方面多反映本县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等方面所特有的内容,充分体现本县的经济特征和优劣。如四川不少县、市有简短的别称:南充——果城,内江——甜城,泸州——酒乡,自贡——盐都,挚枝花——钢都。从一两个字就概括了本县(市)在资源和经济上的特征和优劣。

(四)可读性

乡土地理一般开设在初中一、二年级。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的编排要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适当;文字叙述要简练通俗、流畅易懂,尽量结合本地语言风格和风土人情生动形象地描述,深入浅出地论证。另外,为了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还应配置相应教具或地理模型、幻灯片等。

(五)实践性

乡土地理要突出实践环节,这是它的内容所决定的。本乡土的自然、人文地理现象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并生活其间的那部分地理环境。乡土地理教学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去直接观察和认识地理环境,培养他们的地理观察与社会调查能力,这一点正是乡土地理教学同一般区域地理教学不同之处。为达这一目的,编写时必须对可以成为学生活动基地的地点及活动内容作认真的考虑和选择,使不同地点类型的学校都可进行这类活动。另外,选材时要选取一些适合学生就业特点的素材,如不利条件的改造利用,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自然资源的评价与合理利用途径,环境保护、乡镇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