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曼差派哲学

“弥曼差”的意思是“理性的探讨”,本来是对吠陀祭祀或礼仪的审察考究或理论性的研究。作一个哲学体系,始于它的原典《弥曼差经》。这是一部收有 2500 句格言的集子,其作者被认为是阇弥尼。它的成书年代不能详

考,一般认为在公元前 2 世纪到公元 2 世纪之间,是经书中最古老的一种。弥曼差派哲学的实际起源很早,在梵书中就已有萌芽。《弥曼差经》中引用了大量的前辈的言论,关于礼仪的理论性讨论也己在梵书中展开。后来,由于吠陀祭祀流传时间久远,内部产生很多歧义,需要做出统一解释,同时, 面对沙门思潮对婆罗门教的冲击,也需要进一步做系统的理论研究。弥曼差派就是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婆罗门 6 派正宗哲学中最早的一派。

《弥曼差经》分为 12 卷:

第 1 卷:婆罗门中品类名字意义,主要讨论认识的来源;

第 2 卷:仪式行法差别,驳斥各种关于认识来源的错误观点;

第 3 卷:圣传教意文义的轻重,讨论了吠陀的特质;

第 4 卷:诸仪式的互相影响;

第 5 卷:仪式行事圣传各部次第;

第 6 卷:行祭的条件;

第 7 卷:互相引用祭祀仪式之法;

第 8 卷:互相引用祭祀仪式之法的根据;

第 9 卷:引用赞颂之法;

第 10 卷:论仪式行废得失;

第 11 卷:并行数法及一法数行;

第 12 卷:因一事特行法。

从以上各卷的名称上可以看出,《弥曼差经》纯属对宗教祭祀的烦琐研讨,但是在它的这种研讨中,涉及到许多哲学问题。主要有:“量论”、“自真说”、“声常住说”和“无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