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世界观。

为了说明封建制度是绝对的,永恒的,董仲舒还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的命题。他看到了对立面的普遍存在,指出“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 有美必有恶;有顺必有逆;有喜必有怒;有寒必有暑;有昼必有夜。此皆其合也。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董仲舒看到了对立面的存在,但他只强调对立面之间的相合, 而不承认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他认为矛盾的双方总有一方永远处在主导的地位。一尊一卑,其地位和性质的不同是永恒的,不变的,不可转化的。他说:“阳之出也,常悬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常悬于后而守空处。此见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在董仲舒看来,阳尊阴卑,阳上阴下,阳先阴后,阳为主阴为从,这是“天之常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① 以上引文均自《汉书·董仲舒传》。

道亦不变。”董仲舒以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说明封建统治秩序和伦常关系的亘古不变和神圣不可侵犯。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阳尊阴卑,那么, 君、父、夫永远处于统治地位而臣、子、妻则永远处于服从的地位,这是天经地义的,其位置是不可动摇的。此乃“王道之三纲。”这就是后来形成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说教的发端。在此基础上,董仲舒强调“正名”。不管实际如何,只要有名份,就处在相应的位置上,就拥有这个“名”所给予的权利或义务。这种思想后来发展成“名教”。董仲舒不仅概括发展了“三纲”说,而且把纲常名教说成是天的意志的体现,且是水恒的, 万古不变的。他的这种封建纲常名教思想对后世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董仲舒也不是绝对否认变化,托古改制正是公羊学派的特征之一。但是这个变化是在“道不变”的范围之内的“权”变。为此董仲舒提供出了“经” 和“权”的概念。“经”是指通常情况,“权”是指异常情况。他承认在非常情况下的变通是必要的,但“权虽反经,亦必在可以然之城。”也就是在” 道”的范围之内。道永远是正确的,弊政在于“失道”。因此,“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①。即使是改朝换代“易姓更王”,“徙居处,更称号, 改正朔,易服色”,也只是顺天志而明自显,纠正前代的失道之弊,恢复天之正道而已。最终仍然是“天不变,道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