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论与自真说

弥曼差派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另一种是误知。要想知道知识是真是误,则必须运用一定的证明方法,这就是“量”,量论研究什么是真理以及如何证明真理的方法问题。

关于什么是真的问题,弥曼差主张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是真实的,并且可以自己证实自己为真,不须依赖于自身之外的他项知识来证实。这就是它的自真说。这一点与正理论的观点格格不入。正理论认为,一种知识本身无所谓真假。其是否真实,要看它是否同外界对象相符合。其检验标准是要看这种知识在实际活动中是否能够获得成功。而弥曼差则认为,知识本身都是真实的,无所谓错误,因此不须外界事物来证实。所谓错误不存在于知识本身, 而是来自于记忆。比如,有人把螺钿说成是银子,这是由于他看到白色的东西而产生了关于银子的错误记忆而造成的。又如梦中的幻境是不真实的,然而它不是产生于直觉而是由记忆而产生的。记忆之所以有误,是因为它有待于以前知觉。这两种知觉相混合而产生误知。弥曼差论者反驳正理论者的观点道,如果说知识的真在于同外界对象相符合,那么,对象究竟是什么呢? 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如果说知道,那便不是什么与外界对象符合的问

题,而是与这一对象的知识相符合的问题,也就是某种认识是否符合于相关知识的问题。如果说不知道,那就谈不上是否符合外界对象的问题了。所以, 知识的真实完全取决于知识自身,不需要也不可能另找别的原因。

弥曼差的自真说是为维护吠陀圣言的绝对权威提供理论依据的。既然知识具有内在的可靠性,不需要任何验证而能自证为真,那么吠陀圣言便是绝对真实的,不可置疑的。祭祀之法来自神圣的吠陀,对这种法的研究是人们认识的来源。实际上,吠陀被看作是一切真知的重要来源和检验标准。

验证知识的真与误有 6 种方法:即现量、比量、比喻量、义准量、圣言量、无体量。

现量是说知识是由根(认识官能)与境(认识对象)相接触而产生。根必须与自我意识相结合,才能接触外境,从而得到真知。根不能直接与自我联系,而必须以心为媒介,离开了心的参与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现量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感官、(心)、自我意识和对象三者综合的结果,缺一不能产生现量。现量有两种,即有分别现量,无分别现量。这两种现量都是真实的,且可作为检验真知的标准。

比量是在现量的基础上,依据必然的关联进行推理而得到的认识。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的是甲,因为甲与乙有一种必然的关联,便可以根据所见之甲以及其与乙的必然关联而推知没有直接接触的乙。例如,人们看到烟, 且知烟与火有必然的关系,因而知是有火。比量的真误取决于经验。比量也有两种:一是自悟,二是悟他。所谓自悟就是通过内心推理的过程,悟他则是指宣讲所推得的结论。

比喻量是指由已知的事物与未曾见过之物相似,通过联想推知未见之物。如见野牛,而联想到野牛与家牛相似,由此推知这是野牛。

义准量是由两事物相违产生一种新的认识,如见某人不在家,又确知他未死,即可推知已外出。

圣言量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他量所不能得,则由圣言而得知。圣言就是吠陀之言。它是认识的来源,是绝对真理,是至高无上的命令,是凡人之声的准绳。这一点是弥漫差所特别强调的,不可动摇的。除了吠陀之外,圣贤之言,也可以作为量。圣言量也叫“声量”。

无体量是以不具有某种特征为根据推知某物不存在。比如说这个桌上没有瓶,因我们看到的只有桌,没有看到瓶,所以知道桌上无瓶,这是一种对“非存在”的认识方法。

在印度,弥曼差是最早提出量论并加以研究的哲学派别,后来各派哲学都对此论十分关注,实乃弥曼差派哲学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