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奥勒留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 121 年—180 年),生于罗马贵族世家, 幼年丧父母,由祖父抚养长大。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对哲学怀有浓厚的兴趣,11 岁起,他通过第欧根尼图斯知道了斯多亚派的学说,他模仿斯多亚派的简朴的生活方式,最后放弃了其他一切学习,致力于斯多亚派的原则和实践。他聪明好学,头脑敏捷,深得罗马皇帝安东尼·庇乌斯的欢心,安东尼将他收为养子,指定他为这个幅员广阔的大帝国的继承人,还把自己的女儿福斯汀娜许配给他。但是马可·奥勒留已经发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王国—

—哲学的精神王国。他为不能献身哲学而苦恼,但他顺从了命运的安排。这显示出了他的斯多亚派的气质。公元 161 年,马可·奥勒留继承安东尼作了

①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 440 页。

罗马帝国的皇帝,但他仍笃信斯多亚主义,成为斯多亚派的重要代表。他把他的哲学思考随时记录下来,留下了 12 卷《沉思录》,这些《沉思录》成为新斯多亚主义最著名的解说。

马可·奥勒留身为皇帝,却对奴隶出身的爱比克泰德十分敬慕,他们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奥勒留在伦理学上认为人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流变之中,任何事物迟早要消失而让位于别的事物。但是, 变化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秩序、按一定规则的。这种秩序性说明宇宙是合理性的,有理智的。这种严格秩序的决定者是宇宙的本性,也就是上帝的意志,天命。上帝内在于宇宙、事物之中,使宇宙具有必然的秩序,对人来说,这种秩序也就是“注定的命运”。他要人相信,一切要发生的事情是必定要发生的,疾病、死亡、诽谤、叛逆以及任何使人烦恼或喜欢的事情就象春天的玫瑰花和夏天的果实一样都是必然的。一切都是神意的安排,对于按神意注定要发生的事情,都要“欣然接受”,“并且要满足这些”①。因为这些事情都有利于宇宙整体的健康、幸福,而人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违背只能服从。奥勒留的宇宙观就是这样引导人们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服从命运、服从神。实际上,也就是要人们安于现状,放弃斗争。他强调的“服从整体”,服从“共同利益”,就是要人们服从他的政权。由此出发,奥勒留也像爱比克泰德一样鼓吹人人皆兄弟和彼此相爱的说教,他教导人们要履行本性,仁慈友爱,要爱人类,听从上帝,这是真正的善,是奥勒留人生哲学的根本原则,强调对尘世的事物要采取淡漠的态度,要人不要关心自己的命运,只去关心自己的责任,要公正地对待别人,冷漠地对待自己的命运。他的种种说教,不仅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而且越来越近于宗教的教条了。

柏拉图曾有过美妙的梦想:要是哲学家当上皇帝,或是皇帝学习哲学, 就会给人间带来正义、和平和安宁。马可·奥勒留当上了皇帝,然而,马可·奥勒留并没有完全实践他的哲学,他始终保持着作为皇帝和哲人的两副面孔。他一生大部在军营度过。晚上,他躲进书房,自我反省,构造他的思想体系, 白天他却是一个以“不慈悲,不投降”为信条的罗马皇帝。他教导别人要学会宽容,而在对待基督教上,他恰恰与宽容背道而驰,直至把他们的首领钉死在十字架上。也许这正如人们所说,他生活在罗马,不得不做得象个罗马人。但他的行为实际上却切中斯多亚主义的本质,那就是为罗马的奴隶主统治服务。

斯多亚派作为一个哲学派别,它的作用和影响在罗马帝国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公元 1 到 2 世纪,罗马的皇帝多受其学说影响,它为奴隶主阶级提出了医治社会的药方,在社会民众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是一帖良药,而是一付麻醉剂,它只能有暂时的欺骗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奴隶制社会的矛盾,也不能挽救罗马奴隶制社会衰败的必然趋势。

①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 45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