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认识论和人性论

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出发,董仲舒认为,人的认识主要是认识、体察天意。能否与无意相符,就是人的认识和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准。认识天意的途径,一是观察天的“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如四时寒暑更替,祥瑞灾异变化等;二是向内自省,体会天意。即“道莫明省身之天”董仲舒认为, 天人本是就是合一的,天意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之中。因此,没有比向内反省更能认识“天意”的了。这就是董仲舒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董仲舒用这种唯心主义认识论观察历史,指出了英雄创造历史和循环论的唯心史观。在他看来,天的意志不是任何什么都能认识到的。只有圣人才能真正体察天意,他们能知“天地鬼神”,知“人事成败”,知“古往今来”, 是“同诸天地”的先知先觉。“故圣人之言,亦可畏也。”这样,社会历史就是圣人根据天意安排的。人民群众就应该“畏圣人言”,老老实实接受“圣人”的统治。

为了说明封建统治秩序的亘古不变,董仲舒还提出了“三统”、“三正” 的历史循环论。所谓“三统”就是黑、白、赤三种颜色,夏尚黑为黑统,商尚白为白统,周尚赤为赤统。夏以寅月为正月,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以子月为正月,此乃“三正”。历史就是这三统周而复始的更替。因此,朝代更替就要改正朔,易服色,但封建的根本制度、纲常伦理则是自古一脉,永恒不变、神圣不可侵犯的。

在唯心主义天道观和认识论的基础上,董仲舒还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的本性分为上(圣人之性)、中(中民之性)、下(斗筲之性)三个等级,也就是“三品”。认为圣人之性天生善,斗筲之性天生

① 《春秋繁露·楚庄王》。

恶,而且是不可改变的。即孔子所谓“上智与下愚不移”。但是董仲舒又认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不可以叫性,他所以称为性的是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处于善恶之间,可以通过教化使其成为善性。可见董仲舒的人性论不同于孔子。他看到人性之中有天生的善质,这一点与孟子相似。但他又强调:有善质不等于本性“已善”,“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 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其目的在于要人民接受“圣王”教化,从而“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也就是突出强调了封建道德教化的必要性。董仲舒又认为,人的本质中有性还有“情”,好比天之有阴阳。性为阳,主善;情为阴,主恶。因此人性之中也有恶的一面。这一点很明显是受荀况的影响。董仲舒认为,人性兼有善恶两个方面,“仁贪之气,两在于身”。善恶两性之中,善质为主,恶情为从。他以孟轲的人性论为主,又吸取了孔子、荀况的某些观点。这是一种善恶二重论的人性论, 是对先秦诸子人性论的一个总结和发展。

董仲舒在西汉武帝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形成了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具有神学内容的新儒家体系。他的学说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定儒家为一尊,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他建立的宗教神学成为汉代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他的“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对于汉代乃至后世巩固和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以儒家仁政德治为主,兼收刑名思想的政治主张,为汉武帝乃至后代封建社会所继承;他的“纲常名教”观念更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对于董仲舒历来褒贬不一。他的那些宗教神学理论现在看起来十分荒

谬。但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的理论却是最适合社会需要的,是自秦始皇统一到汉武帝七八十年思想探索的结晶,甚至可以说是自春秋战国封建思想萌芽以来几百年思想探索的一个总结。它标志着封建意识形态的最后确立,是中国思想认识史上至关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