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舰艇如何进行对岸攻击?
对岸攻击是水面舰艇传统的作战任务之一。其目的在于摧毁和破坏敌岸上重要目标和设施,压制敌岸上火力,迟滞敌岸上兵力的作战行动,以火力支援己方陆上部队濒海侧翼的作战行动或支援己方登陆兵的突击上陆。使用武器主要为:舰炮、导弹、火箭和舰载机。
舰炮武器是水面舰艇传统的对岸攻击武器,现代舰炮武器具有射程较远,发射量和破坏力较大,准确性、经济性较好,能长时间连续发射等优点。舰炮对岸攻击通常在己方掌握着战区制空制海权的情况下进行。攻击前,应组织对敌岸的周密侦察,并确定攻击的目标或目标区范围,制定相应的对岸攻击计划,根据参加攻击的舰艇数量和海区情况,进行合理编组并选择合适的阵位。攻击时,可边航行边射击,也可采用漂泊或抛锚等方式进行射击。为了提高对岸攻击的效果,对不能直接瞄准的目标射击时,通常要指派观察哨或由舰载直升机承担射击效果的观测和校射任务。
使用舰载导弹对岸攻击最早发生于 1991 年初的海湾战争。当时美国海军首次从水面舰艇和潜艇上发射“战斧”对岸型巡航导弹,攻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其他重要军事目标,把水面舰艇对岸攻击的距离由几十公里一下子扩大到一千多公里,极大地提高了水面舰艇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
在水面舰艇对岸攻击的历史上,也曾使用过舰载多管火箭炮。如 1955 年,我军在解放一江山岛作战中,曾用临时改装的火箭炮艇,对盘踞岛上的敌人实施猛烈的火箭炮攻击,有力地支援了登陆部队的突击上陆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