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援救潜艇艇员脱险?
潜艇援救脱险,是指应用援潜救生力量营救失事潜艇艇员,使其安全脱险的全过程。当防救部队接到援救任务后,应迅速赶到现场,并通过失事浮
标内电话与失事艇进行联系;迅速了解失事时间、原因、舱内大气压力、氧和二氧化碳浓度、人员健康情况和急需补给的食品物资等情况。然后采取如下措施:
1.向失事潜艇舱室内进行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中毒。2.输送饮食、药品和空气再生药板等,维持艇内人员的生命。3.输送高压气,创造上浮条件。经采取一切措施仍不能奏效时,则应协助艇员离艇脱险。可采用深潜救生艇和救生钟援救脱险。
深潜救生艇,是现代援救失事潜艇艇员水下脱险的新型装备,配备在大型救生船或大型潜艇上。救生艇的总长度约 15 米,宽 2.6 米,高 4 米,总重
量约 35 吨,实际上是一种小潜艇。艇体分内外两层,外层为非耐压壳体,内
层为耐压固壳,可承受几百米甚至千余米海水的压力。艇内分 3 个舱室,即一个操纵舱,两个救护舱。操纵舱内配两名潜航员,负责操艇和通讯联络; 救护舱内配两名潜救员,负责救护工作。艇体下部设有裙罩,作为与失事潜艇对接之用。这种救生艇在水下援救深度可达 1000 余米,每次营救 25 人左右。援救的基本方法是:接到援救任务后,迅速到达潜艇失事海区,并进行搜索,找到失事潜艇与其对接;当两者牢固地接合在一起时,打开救生艇下口盖和失事潜艇升降口上盖;在潜救员协助下,失事潜艇艇员进入救生艇, 继而关闭救生艇下盖和失事潜艇升降口上盖;救生艇进行重量代换,脱离失事潜艇后将被救人员运送到母船(艇)上。在失事潜艇倾斜度过大或水流过急等情况下,救生艇无法与失事潜艇对接时,还可采用“湿救”法。即救生艇靠近失事潜艇艇员出口处,然后通知艇内人员先按自救脱险的方法离开失事潜艇,再转入救生艇内。采用这种自救与援救相结合的方法时,由于被救人员在出艇期间暴露在高气压下,所以由救生艇运到母船后必须转入加压舱进行减压。
救生钟是一钢制的耐压圆简体,高约 3 米,直径 2 米,重 10 余吨,分上
下两个舱室,中间有隔板和水密门,上舱为救护舱,内有 1—2 名操纵救护员。
每次可营救 6—7 人。舱内有电话、照明灯、供排气设备。下舱为过渡舱,内装绞车。底部开口可以与失事潜艇对接。由于救生钟自身无动力设备,不能自行航行搜索,营救时由救生船的起吊设备进行吊放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