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

丁汝昌原名先达,字禹迁,号次章,安徽庐江北乡丁家坎村人。

1836 年 11 月 18 日,丁汝昌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咸丰初年,庐江地区发生旱灾,父母贫病交加,双双死去。

1854 年 1 月,太平军攻克他的家乡,当时年仅 18 岁的丁汝昌参加了太平军。他被编入程学启军中,驻守安庆。

1861 年夏,程学启率部降清,投靠曾国基。丁随军编入湘军,升为哨官, 授千总。第二年,丁奉命率部随李鸿章前往上海,从而结识了李鸿章,并受到李鸿章的赏识。

1868 年,因镇压捻军有功,授总兵,加提督衔。1874 年,丁汝昌因事得罪上司刘铭传,为避杀身灾祸,逃回家乡。1879 年 5 月,清政府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创建北洋水师。李想起丁汝昌,便报请清政府批准将丁汝昌召回,留北洋海防差遣。不久,李鸿章从英国购买的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艘舰交货。李鸿章派丁汝昌为督操。从此,了汝昌开始了海军生涯。

1880 年 12 月,他奉命率管带(舰长)林泰曾、副管带(副舰长)邓世

昌等人,去英国接收订购的“超勇”号和“扬威”号巡洋舰回国。第二年 10 月,两舰安抵天津大沽。这是“中国龙旗第一次航行海外”,受到国内外的关注。1882 年,丁汝昌因组织巡航南海有功,光绪皇帝降旨赏其头品顶戴, 并赐“西林巴图鲁勇”号。第二年,又授其天津镇总兵,赏穿黄马褂。

1888 年 9 月,清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北洋海军,丁汝昌被任命为北洋海军

提督,下辖舰艇 40 余艘,吨位约 5 万吨。为了使北洋海军尽快形成战斗力, 丁汝昌认为首先要抓好海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他积极向清政府建议成立水师学堂,以解决专业人才的培训问题,并亲自操办学堂的创建和日常训练事务,陆续向清水师输送了大批有用人才。1894 年,因了汝昌创办北洋海军有功,光绪皇帝赐其尚书衔。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丁汝昌清醒地认识到日本将很快发动侵华战争,因此督促部下加紧战争准备,并上书朝廷,请求率海军主力出海,为援朝运兵船“高升”号护航,但遭李鸿章驳回。结果, 丰岛海战中,日本海军不宣而战,击沉了“高升”号,挑起了中日黄海战争。在随后爆发的甲午海战中,丁汝昌率领北洋海军主力与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激战 5 个小时,重创日本海军,迫使其逃遁,战斗中,丁汝昌身负重伤,但仍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以激励士气。

黄海海战后,李鸿章为保存实力,有意夸大了北洋海军的损失,并以此为由,严令丁汝昌“不许出战”。就这样把黄海制海权拱手交给了日本海军。旅顺告急时,丁汝昌曾亲自跑到天津求见李鸿章,请求率舰队援救旅顺,但

却受到李鸿章的训斥。日军在荣成湾登陆后,丁汝昌再次请求出战。李鸿章竟威胁说:“如违令进战,虽胜亦罪!”就在这种情况下,丁汝昌仍未有一丝一毫的松懈,继续督促北洋水师做好战备,以防日军进一步扩大战争。为防不测,他命令将全部海军文卷妥善送至烟台保管。

1895 年 1 月 20 日,日军从陆海两路向威海卫发动总攻。丁汝昌分兵两路应战,自己亲率“靖远”等数艘炮舰支援南岸守军。激战两昼夜,击毙日军第六师团第十一旅团长陆军少将大寺安纯。在威海南口还击沉日舰一艘。但由于兵力相差悬殊,陆上南北炮台相继失守,刘公岛成为孤岛,北洋海军被困于威海港内。以后日本陆海军几次发动进攻,均被丁汝昌击退。2 月 9

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出动大小舰艇 40 余艘,配合陆军进攻刘公岛。丁汝昌亲率“靖远”舰出击。战斗中,击伤日舰两艘,“靖远”号中弹搁浅。丁汝昌被水兵救出,幸免于难。但此时,北洋海军雇用的一些外籍军官与北洋舰队内部的一些投降派军官密谋胁迫丁汝昌投降。他们唆使一些士兵哗变,并持刀威逼丁汝昌投降。丁汝昌感到自己已无力扭转局势,又不愿苟且偷生, 遂于 1895 年 2 月 11 日夜自杀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