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设疑巧用启发

甘肃省会宁市三中张卫东

为了进一步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克服满堂灌的倾向,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有目的地设疑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起干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

从设疑到释疑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首先,教师要有意设置障碍、制造悬念;其次,待到学生思绪波澜起伏、有了疑难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议论,获得初步的释疑能力。接着,教师要帮助学生排难解疑,获得圆满的答案。最后,还要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深化。

使用设疑,本无定法。就课堂教学的程序而言,各个教学环节都可使用, 但在每节课中,绝不可处处设疑。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呢?这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同时,还要注意和其它教学方法有机配合,唯如此, 才能收到更佳的效果。就方式而言,除了直接设疑以外,还可以通过举例子、讲故事或引经据典等方式巧妙设疑。

例如,我在讲解高二级哲学常识中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一原理时,便先讲故事后设疑。我说:“古代河北沧州有座寺庙要修理,庙门前有两头石兽十几年前就沉到庙前的河里去了,到哪儿打捞呢? 当时,有三种意见:(1)石兽在沉没的河底,即在庙前的河底;(2)在下游;(3)在上游。”我讲到此处,便提出下列问题:

  1. 人的主观认识(即三种意见本身)能不能回答石兽在哪里?

  2. 客观事物本身(即躺在河底的石兽)能不能回答它在哪里?为什么?

  3. 三种意见哪个对,哪个是真理?由什么来检验?为什么?

这一连串的提问,好似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层层浪花,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边看书,边议论,最后归纳为以下三种看法:大多数同学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少数同学认为,石兽在沉没的河低

深处。个别同学认为,石兽究竟在哪里,谁也说不清,只有通过打捞的实践才能检验清楚。

当时,我肯定了最后一种说法的正确性。接着便说:“打捞的实践证明, 石兽确确实实是逆流而上了,在上游找到了。”正当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时,我便把大家的思路又引回到前面的几个设疑上来。我和同学们便进行了如下的对话,同时对教材作了必要的补充说明。

我问:“寻找石兽的三种意见哪个对,即哪个是真理?由什么来检验? 为什么?”

学生回答:“第三种意见对,是真理。由实践来检验。”但是,他们对“为什么”,嘴上却说不出所以然来。于是我补充说:“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征。打个比方说, 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所以实践是检验人类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最后,我总结道:由此可知,作为真理标准,要判定的是认识是否和客观对象及其规律相符合。“一种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征。

一般来说,“如果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所以,只有实践是可以把客观事物和主观认识相对照、相比较的客观标准。这个标准是可靠的,是被全部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历史所证明了的。

同时,我还补充讲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认真坚持真理标准,搞好“改革开放”的重大现实意义。

下课之前,我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在再次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去独立完成。通过练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真理标准”这一问题的理解。

总之,通过设疑,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其原因何在呢?

第一,这种教法,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征。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经验型形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转化,并由此导向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在此转化和发展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具体感性材料的支持。这是由中学生活经验不足、知识积累有限、掌握新知识的起点要比成人低的特点决定的。事实上,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无疑—— 有疑——无疑”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人的认识是在懂与不懂、无疑与有疑不断转化的过程中日益丰富、深化和发展的。从设疑到释疑的过程, 只不过是借助感性材料把这一认识规律具体化罢了。这种学习过程完全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征。

第二,这种教法依靠和利用学生的智力情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设疑,使每个同学的思维异常活跃,智力情绪特别高涨,面对所提出的问题,人人都有“不吐不快,非说不可”之感。在这种意义上说,智力情绪的高低对学习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在

《给教师谈话》中强调指出的那样:“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而坏的情绪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一些外国专家的研究证明,在良好和谐的智力情绪氛围中学习,要比在低沉苦闷的智力情绪氛围中学习,其效率要高出百分之二十。

第三,这种教法把读、讲、议、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提高。

这里所说的读:是指当疑问提出后,让同学们及时阅读课文中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直接从教材中找出疑难问题的答案来,主要培养同学们思考问题的能力。

议:在完成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以便让同学们在热烈和谐的气氛中展开讨论,甚至争论。经过交流信息,取长补短,使理论与实际问题挂“勾”, 使答案逐渐明朗化,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讲:讲贯穿在从设疑到释疑这一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应紧紧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讲深说透,以理服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抽象和辩证逻辑的思维能力。

练:在“读、讲、议”之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及时布置适量的练习题。练习是技能技巧形成的基本途径。通过练习,使知识在学生记忆中的痕迹不

断强化,从而形成固定的必然联系;通过练习,使知识不断转化为技能技巧,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讲课中有目的地设疑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由此引出的以上三点肤浅的认识,无疑也就是启发式教学的优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