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坡 99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实验,看似滚动体会自动上坡,实质上滚动体质心下降,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变成了动能。

方法一

器材 双锥体,木支架(规格见图),圆柱体木杆,刻度尺等。

自动上坡 99 - 图1

操作

  1. 将圆木杆放在木支架宽的一端,可见木杆自动滚下,说明木支架宽的一端高于窄的一端。

  2. 将双锥体放在木支架窄的一端,可见双锥体自动地向上滚动。(3)使双锥体分别静止在木支架的宽端和窄端,用刻度尺仔细测量锥

端的高度,可揭示双锥体上坡的本质。

方法二

器材 铅笔 3 支,橡皮筋,小球,圆木杆等。

操作

  1. 用橡皮筋将两支铅笔的一端扎紧,另一端拉开适当的距离后搁在第三支铅笔上,构成一个木支架,宽端略高于窄端。

  2. 将圆木杆放在木支架的宽端,可见圆木杆自动滚下,说明木支架宽端略高于窄端。

  3. 将小球放在木支架窄端,可见小球朝高端滚去。

自动上坡 99 - 图2

方法三

器材 自制木轮,斜面等。木轮的制作方法

用轻质木料制成一个木轮,半径约 15cm。在木轮背面偏心处开一凹洞嵌入一重物(如铁块)。

操作 将木轮放在斜面上,正面朝观察者,重物在斜面低的一边(如图)。放手后,木轮会出人意料地朝上滚去。

自动上坡 99 - 图3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0

本实验的关键是减少各种阻力的影响,并且测准各个位置物体的速度。方法一、二用打点计时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速度和高度的变化;方法三、四、五用光电计时的方法测量速度;方法六、七用间接的手段测量速度。另外还有一点注意的是,在方法一至五中,不能应用自由落体的公式,因为由这些公式直接可推导出机械能守恒的结论。

方法一

器材 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刻度尺,重锤,夹子,纸带,铁架台等。

操作

  1. 将铁架台放在桌边,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它的底板在竖直平面内。

  2. 取一纸带,下端用夹子夹住,夹子上挂上重锤,上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使重锤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图 a)。

自动上坡 99 - 图4

  1. 接通打点器的电源,使打点器开始打点。放手释放纸带,让重锤拉着纸带一起下落,打点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子(如果打点不很稳定,可以多打几条纸带,选一条最清楚的供数据处理)。

  2. 舍掉纸带上开头过于密集的部分,找一个点作为起始点。在起始点下面标上 0,然后每隔一个点,选定一个取样点,次标上 1、2、3⋯⋯

自动上坡 99 - 图5(图 b)

  1. 用刻度尺测量出与每个取样点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d,取样点处的即时速度 v=d/(2T)(T 为打点器的周期,一般可取为 0.200s)。

重锤在取样点处的动能为 1 mv2

2

  1. 用刻度尺测量出从起始点到各取样点之间的距离 h,重锤取样点处的重力热能为-mgh(以起始高度作为零势能面)。

  2. 自动上坡 99 - 图6以横轴表示 h,纵轴表示重锤的动能 Fk 和重力势能 FP,作出 EK, EP-h 图(图 c),A 图线表示重锤动能增加的情况,B 图线表示重锤重力势能减少的情况。用图解法测出两根图线的斜率。如果两根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基本相同,说明 EK 和 EP 的变化率相同,即可验证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注意

  1. 打点器要固定得牢,在重锤下落过程中位置不能变化。

  2. 重锤的质量应适当地大一些,这可以相对减少纸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

分析

本实验的误差包含测量的偶然误差和由于阻力等因素引起的系统误差两部分,测量误差又包括测量动能的误差和测量势能的误差。

EP=mgh 的相对误差为 Em+Eh,

1 2 1 d2

E = mv

k 2

= 2 m t 2 的相对误差为Em + 2E d + 2Et 。

  1. 测量重力势能的误差,设测量高度 h 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0.5mm(毫米刻度尺上最小刻度的一半),如果 h 值为 50.0mm,则势能最大相对误差为 0.5/50.0×100%=1%。

  2. 测量动能的误差 即时速度的测量误差包括用刻度尺测相邻两段位移 d 的误差及打点周期 T 的误差。前者跟测量 h 相类似,可将最大百分误差估计为 2—3%;后者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技术标准规定,打点周期 T 的误差为 1%。由于动能 EK 正比于(d/2T)2,所以动能最大相对误

差为(0.02+0.01)×2×100%=6%。

  1. 由运动阻力产生的系统误差,如果操作正确,阻力一般可调节到小于 3 克力,重锤质量为 300 克,所以阻力产生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3/300

×100%=1%。

综上所述,如果整个实验的相对误差不大于 8%,验证是成功的。

n

1

2

3

4

5

6

7

8 9

dn(cm)

3.21

4.73

6.31

7.87

9.40

11.0

12.5

14.0

15.7

vn(m/s)

0.803

1.18

1.58

1.97

2.35

2.75

3.13

3.50

3.93

Ek(J)

0.322

0.699

1.24

1.94

1.76

3.78

4.88

6.13

7.70

h(cm)

2.5

6.50

12.0

19.0

27.6

37.8

49.5

62.7

77.5

Ep(J)

0.245

0.637

1.18

1.86

2.70

3.70

4.85

6.14

7.60

实例 某次实验中得到如图(b)所示的纸带,测量后得到的数据如上页表中所列。

自动上坡 99 - 图7以横轴表示重锤的高度 h,纵轴表示重锤的动能 EK 和势能 EP,作出EK,EP-h 图(图 d),在 EK-h 图线上取 P1,(9.4,1.00)和 P2(70.0, 6.89)两点,求出图线的斜率。

k = y2 − y1 = 6.89 − 1.00 = 0.0972 。

x2 − x1 70.0 − 9.4

在 EP-h 图线上取 P3(10.0,0.99)和 P4(70.0,-6.87)两点,求出图线的斜率。

k = y 4 − y 3 = −6.87 + 0.99 = −0.0980 。

x 4 − x 3 70.0 − 10.0

EK-h 图线和 EP-h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基本相同(仅相差 0.9%),说明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它动能的增加率等于它重力势能的减少率,即它的机械能守恒。

方法二

器材 带定滑轮的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重锤,天

平,砝码,刻度尺,垫块,细绳等。

操作

  1. 用天平称出小车的质量 m1 和重锤的质量 m2。

  2. 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木板无滑轮端,用垫块将木板垫成斜面,重锤通过滑轮拉动小车,用手拉着纸带,使小车静止在靠近打点器的地方

自动上坡 99 - 图8(如图 a)。

  1.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小车,让重锤拉着小车作加速运动,打点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子。

  2. 舍掉纸带上开头过于密集的部分,找一个点作为起始点。在起始点下面标上 0,然后每隔四个点选定一个取样点,依次标上 1,2,3⋯⋯

自动上坡 99 - 图9(图 b)。

用刻度尺量出以每个取样点为中心的五个点子之间的距离 d,该取样点处的即时速度 v=d/4T(T 为打点器的周期,一般可取为 0.200s)。

由小车和重锤组成的系统的动能E

= 1 (m + m ) v2

K 2 1 2

用刻度尺测量出从起始点到各取样点之间的距离 s,垫块的高度h 和斜面与垫块接触点到底端的距离 l。系统在取样点处的重力势能

E = m gs = m1gsh (设系统在起始点处重力势能是零)。

K 2 l

以横轴表示 s,纵轴表示系统的重力势能 EP 和动能 EK,作出 EP, EK-s 图(图 c)。A 图线表示系统动能增加的情况,B 图线表示系统重力势能减少的情况。用图解法测出两根图线的斜率。如果两根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基本相同,说明 EK 和 EP 的变化相同,即可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

自动上坡 99 - 图10

注意 重锤的质量应适当地大一些,这样可以相对地减小各种阻力的影响。

分析 同方法一,但考虑到增加了小车,滑轮的摩擦阻力及滑轮、小车轮的转动动能,允许的误差范围可适当放宽。

方法三

器材 气垫导轨,气源,数字毫秒计等。

操作

  1. 按实验 63 方法四中的步骤,通过粗调和细调两步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2. 在导轨的一端垫上高度为 H 的垫块,导轨高端装上定位杆,光电门 G1 置于导轨上,G2 放在桌上不用。在滑块上装上最窄的档光框。数字毫秒计的动能开关扳在 s2 位置,时间选择开关放在最小档(图 a)。

  3. 将滑块紧靠定位杆,从标尺上读出挡光框两前沿中点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

  4. 滑块紧靠定位杆由静止释放,当滑块经过光电门时,数字毫秒计记下挡光时间 t。如果所用挡光框两前沿之间的距离是 d,则滑块经过光

电门时的即时速度就是v = d / t,动能是EK

= 1 mv 2

2

  1. 从导轨标尺上读出从初始位置到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s,如果导轨两脚之间的长度为 L,则滑块从初始位置到光电门降低的高度 h=sH/L, 滑块的重力势能 EP=-mgh(以滑块在初始位置时的高度为零势能面)。

  2. 改变光电门的位置,重复操作(4),(5)共得到 7 到 9 组(s,E) 数据。

  3. 以横轴代表 s,纵轴代表 EK,EP,作出 EK,EP-s 图。用图解法或线性回归法求出两条图线的斜率,如果它们的绝对值基本相同,说明滑块的动能增加率与重力势能减少率相同即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注意

  1. 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垫块高度适当地高一些。

  2. 导轨低端要垫上缓冲物,以免滑块弹回影响读数,也可避免损坏仪器。

实例 某次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L=1400mm,H=60.0mm,d=10.0mm。

s(mm)

t(ms)

v(m/s)

h(mm)

Ek(J)

EP(J)

E(10-3J)

200

24.5

0.408

8.57

0.0833

-0.0840

-0.7

300

19..8

0.505

12.9

0.108

-0.126

2

400

17.5

0.571

17.1

0.163

-0.168

-5

500

15.1

0.662

21.4

0.219

-0.210

9

600

14.6

0.714

25.7

0.255

-0.252

3

700

13.2

0.778

30.0

0.287

-0.294

-7

800

12.3

0.813

34.3

0.330

-0.336

-6

900

11.4

0.877

38.6

0.384

-0.378

6

1000

10.8

0.926

42.9

0.429

-0.420

9

用线性回归法可求出 EK-s 图线的斜率 kK=0.425,EP-s 图线的斜率kP=0.420。

因为△kK=0.008,|kK-kP|<△kK,所以可以认为 kK=kP,说明滑块的动能增加率和重力势能减少率相同,即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四

器材 斜槽轨道,简式计时器等。

操作

  1. 将斜槽放置直立放置,用小重锤将轨道的平直部分调节成完全竖直。

  2. 调整电磁铁的位置,使电磁铁吸住钢球时,球的下缘恰好与标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调整光电门的可调螺丝,使电磁铁中心与光电门中心线在同一竖直线上(如实验 96 方法三图)

  3. 将简式计时器的同步光控开关拨到光控挡,使钢球通过光电门 G1 时开始计时,经过光电门 G2 时停止计时。计时单位选用 1/100 挡。

  4. 从标尺上读出两个光电门的位置,取两个位置的中点作为测量点。如果测量点的标尺读数为 h,小钢球质量为 m,则小钢球到测量点时的重力势能 EP=-mgh(以小钢球未下落时的高度作为零势能面)。

  5. 用电磁铁释放小钢球,如果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 d,简式计时器记下的时间为 t,则可认为小钢球经过测量点时的即时速度 v=d/t 小

钢球的动能EK

= 1 mv2

2

改变两个光电门的位置,重复操作(4)、(5)。共重复 7 次,得到

7 组(h,EP)和(h,EK)值。

用与方法一操作(7)相同的步骤处理实验数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注意 同实验 96 方法三。

方法五

器材 气垫导轨,气源,数字毫秒计算。

操作

  1. 接通气源后将滑块放在导轨上,反复调节导轨至水平,直到由静止释放的滑块基本不动为止。

  2. 用两根弹簧将滑块和导轨的两端相连,将滑块拉离平衡位置后, 滑块可作往复运动。待滑动完全静止后,从导轨的标尺上记下它的平衡位置。用一块高度为 H 的垫块(H 不要太小),将导轨的一端垫高,再记下滑块新的平衡位置。如果新、老平衡位置之间距离为△x,导轨两

脚之间的距离为L,则两弹簧共同的等效倔弹系数K =

mgH L·△x

(图a)。

  1. 在滑块上装上最窄的挡光框。数字毫秒计的功能开关板在 s2 档位置,时间选择开关放在最小档。在导轨上选定一个初始位置 A,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是 s0,将一个光电门放在离初始位置的距离为 s 的地方,另一光电门放在桌上不用。

  2. 将滑块拉到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滑块经过光电门时,数字毫秒计记下挡光时间为 t。如果挡光框两前沿之间的距离为 d,则滑块经过

光电门时的即时速度v = d / t,动能EK

= 1 mv 2。经过光电门时,系统

2

的弹性势能EP1

= 1 K(s

2 0

  • s)2 ,重力势能E

= −mgsH / L(以滑块在

初始位置时的高度为零势能面)。

  1. 改变光电门的位置,重复操作(4),共重复 3—4 次,得到几组(EK, EP1,EP2)值。

  2. 求出几次实验中的机械能 E=EK+EP1+EP2,如果这几个值在误差范围内相等,即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六

器材 滑轮,秒表,钢卷尺,钩码若干,铁架台等。

操作

  1. 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mA>mB,用手拉住 B 物体,使它与地面接触。用钢卷尺测量出 A 物体底部到地面的距离 h。

  2. 释放 B 物体,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当 A 物体碰到地面时,停止

计时,记下系统运动的时间 t。因为系统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因

此 v t ·t = h,即可求出A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2 t

= 2h / t。系统在运动过

程中增加的动能为△E = 1 v2 (m + m ) 。

K 2 t A B

  1. 在系统运动过程中,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为△EP=gh(mA-mB)。比较结果,可看出△EP 和△EK 基本相等。

  2. 自动上坡 99 - 图11改变定滑轮的高度,再重复以上实验,如果所得结果也相同,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注意 引起本实验结果误差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①滑轮的摩擦力,②滑轮的质量,③计时的误差。以下几种方法用以减少这些因素带来的误差。选用质量较好的金属滑轮并配合适当的润滑措施可减小滑轮摩擦力的影响。mA 和 mB 适法发大一些可相对减小滑轮质量的影响。适当地增大 h 的值,并保持系统的加速度不要过大,可减小计时误差。

方法七

器材 铁架台,铁夹,铁杆,重垂,小螺帽,重垂线,米尺,大三

角板,挡板,木片,白纸和复写纸等。

操作

  1. 如图所示,在铁架台的上部,用铁夹固定一根铁杆 2。将重垂 1 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杆上。

  2. 在铁架台下部用一个铁夹固定一块挡板 3,挡板的位置放在;当重垂竖直悬挂时,恰能被挡住大部分的地方。

  3. 在挡板下悬挂一根重垂线 4,重垂线下面的小垂尖接近水平地面。

  4. 在远离桌边处的地面上放一张白纸 5,纸上覆盖一张复写纸 6。(5)在重垂 1

    上放一颗小螺帽 7,用木片 8 将重垂和螺帽一起斜向托

起,托起的高度 h 可由竖立在桌面的三角板上量出。

  1. 实验时迅速放掉木片 8,让重垂自由下摆,当重垂摆至竖直位置时,被挡板阻挡,但螺帽因惯性将作平抛运动落地,在白纸上打下印记。用尺量出重垂升高的高度 h,螺帽下落的高度 H,水平抛出的距离 s。

  2.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对重垂来说应当有

mgh = 1 mv2

2

而重垂在最低点的速度 v 可以由螺帽作平抛运动求得,

v = s = s / = s ②

t

将②式代入①式得

mgh = 1 ms2g / 2H,

2

h=s2/4H 。 只要证得 s2=4Hh,即证明机械能守恒。

  1. 改变重垂下落的高度重做几次实验。

注意

  1. 为了较准确地读出重垂高度的变化(即读出 h),应当在重垂的中部画一道标记线,通过这条线可以量准重垂重心位置的变化。

  2. 木片托起重垂时应保持两条系线张紧且不扭转,螺帽应处在重垂在最前端,实验时应突然地、迅速地斜向下方松离,而不是抽动,防止重垂发生转动。

  3. 在用复写纸记录螺帽落点位置之前,应先试做几次,待位置基本确定之后再盖上复写纸。

  4. 铁架台受重垂撞击落点位置会有所变动,最后用夹紧具将它与桌边固定。

说明 本实验证明的是作曲线的变加速运动物体在势能和动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它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相比更能显示该定律的普遍性(自由落体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的验证,实

际上只是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公式h = 1 gt 2 而已)。本实验使用

2

的仪器比较简单、可靠,而螺帽与重垂间的摩擦损耗,跟打点计时纸带的摩擦损耗相比要小得多,因而实验精度也较高。本实验采用悬挂方法而不采用让小球直接滚下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减小滚动动能和摩擦损耗。

摆球的能量

器材 金属摆球,木杆,长铁钉,铁架台,米尺,细绳等。

操作

  1. 用细绳拴上金属摆球构成摆,细绳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将木杆水平固定在适当的高度上,作为摆球初始高度和末高度的测量标志。

  2. 将摆球由它的平衡位置 B 拉高到一侧的 A 点(与木杆高度相同, 细绳要绷紧)。由 A 点静止放球,可看到它经过 B 点后能运动到与 A 点等高的 C 点,说明摆球由 A 经 B 到 C 的过程中虽然发生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

  3. 改变水平木杆的高度,重复操作(2)。

  4. 仍将摆球由 A 点释放,但在摆线悬点 O 的竖直下方 O1 点用固定铁钉阻挡摆线。可看到摆球摆过 B 点后,改以 O1 为圆心,沿关半径为 O1B 的圆弧上升到 C1 点,C1 点仍与木棍等高(如图 a),表明摆球由 A 经 B 到 C1 的过程中机械能定恒。

  5. 改变水平木杆的高度,重复操作(4)。

  6. 如图(b)所示,将铁钉移到较低的 O2 处,反复调节水平木杆的高度,使摆球从 A 点释放后,能围绕 O2 点作圆周运动(如木杆再低一些, 摆球就不能越过圆弧的最高点了)。用米尺测量出 A 点到 B 点的竖直高

高h和O 到B的距离R,检验在误差范围内R和h是否满足 2 的关

R = h

2 5

自动上坡 99 - 图12自动上坡 99 - 图13系。

说明

若要摆球顺利通过半径为 R 的圆弧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应满足下列关系:

2

m = ≥mg,

R

v2≥gR ①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1 mv2 + mg2R = mgh ②

2

由①、②两式得

K≤ 2 h。

5

橡筋的迟滞能耗

用外力 F0 去拉长同一根橡筋,会出现不同的伸长。当拉橡筋的外力F 从大于 F0 减小到 F0 时橡筋的伸长,比 F 从小于 F0 增大到 F0 时橡筋的伸长要大,这一现象称为迟滞。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有一定的损耗(因分子间距变化而转化成了分子的内能),称为迟滞能耗。

方法一

器材 橡筋带(长 12—14cm,宽约 3mm,厚 0.2—0.4mm),弹簧秤

(称量为 500g 即 4.9N),白纸,图钉,铅笔等。

操作

  1. 将白纸铺在桌面上用图钉固定,再用两枚图钉把橡筋固定在纸面一边,图钉头要压紧橡筋,两图钉之间橡筋长 12.0cm。

  2. 在白纸上画出橡筋的中垂线 MN,并从 AB 的中点 O 开始,在 MN 上每隔 0.50cm 标出一点。

  3. 用弹簧秤钩住橡筋中点 O,沿 MN 直线拉。每拉动 0.50cm 都记下弹簧秤的读数,一直拉到弹簧秤钩位移 x=6.00cm(图 a)。然后慢慢地将弹簧秤沿该直线退回,仍然每移动 0.50cm 记下弹簧秤读数(将会发现对同一位移 x,拉力 F 值并不都相等)。

  4. 以弹簧秤钩的位移 x 作为横坐标,弹簧秤的读数 F 作为纵坐标, 作为 F-x 图。因为 F-x 图线下面的面积能表示 F 力作的功,所以拉伸与回缩两条图线中间的面积即可表示迟滞能耗。

自动上坡 99 - 图14

实例 某次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位移x(mm)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拉伸长F(N)

回缩力F(N)

0.00

0.00

0.50

0.40

0.80

0.70

1.10

0.90

1.30

1.00

1.40

1.10

1.50

1.20

1.60

1.30

1.80

1.50

2.300

1.80

2.30

2.10

2.70

2.50

3.20

3.20

以横轴代表弹簧秤钩的位移 x,纵轴代表弹簧秤的读数 F,作出 F-x 图(图 b)。图中上面一根图线表示橡筋伸长的过程,下面一根图线表示橡筋回缩的过程。两条图线之间的面积代表的功等于迟滞能耗。

方法二

器材 气垫导轨,气源,数字毫秒计(规格同方法一),台钳式夹子和木架(固定橡筋带用),天平,砝码等。

操作

将气垫导轨的左端垫高。在靠近右端的 1/3 处的桌边上固定两个橡筋架(图 a),中间绷一根橡筋,在靠近橡筋处置一光电门[如图(b) 上图,图(b)下图为俯视图]。

自动上坡 99 - 图15

  1. 在滑块上安装上最窄的挡光框,数字毫秒计的功能开关置于 s2 档,时间选择开关用最小档。

  2. 将滑块放在导轨左端让它自由滑下,经过光电门时,数字毫秒计

记下时间 t1。如果所用挡光框两前沿之间的距离是 d,则滑块下滑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就是 v1=d/t1。滑块碰到橡筋后反弹又经过光电门(图 c), 数字毫秒计又显示时间t2,那么滑块反弹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2=d/(t2-t1)

(因两次计时间隔小,毫秒计不可能复零)。

  1. 用天平称出滑块的质量m,则迟滞能耗为 1 m(v 2

    v2 )。

2 2

注意

  1. 为了减少其他能量损耗,橡筋一定要与滑块的质心等高,否则容易导致滑块在碰撞过程中与导轨摩擦。

  2. 在来得及读出 t1 的前提下,光电门应尽量与橡筋靠近。

  3. 调节导轨的垫高和滑块的起始位置,使橡筋受到滑块冲撞时,中点的最大位移为 6cm 左右,这样可将方法一、二的迟滞能耗作一个半定量的比较。

自动上坡 99 - 图16

用冲击摆测子弹的速度 103

本实验方法一的分析部分应用误差理论得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可行措施,读者可直接用其结论。方法二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比较子弹质量的实验值和称量值,检验实验的准确程度。

方法一

原理 子弹与冲击摆的摆块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动量守恒

mv=(m+M)V。

式中 m 和 M 分别是子弹和摆块的质量,v 和 V 分别代表子弹原来的速度和子弹、木块的共同速度。在子弹与摆块一起向上摆动时机械能守恒。

1 (m + M)V 2 = (m + M)gl(1− cos θ),

2

式中表示摆长,θ表示最大摆角。在实验中测得 m、M、l、θ,即可求出子弹的速度

v = sin θ 。

2

器材 冲击摆,物理天平,砝码,米尺等。

操作

  1. 调节冲击摆摆块的位置,使摆块静止时,弹簧枪发射的子弹正好能击中它的空腔中心。

  2. 试射几次,看子弹是否能很有把握地射入摆块空腔,并记下摆线的最高位置。

  3. 将刻度指示针置于摆线的最高位置附近,稍秒偏向平衡位置处, 以减小指示针对摆块的阻碍作用。

  4. 使摆块静止后,击发弹簧枪,让子弹和摆动一块向上摆动,直至稍稍推动指示针。此时指示针指出的角度θ便是摆的最大偏角。

  5. 重复操作(3)、(4),每次都记下角度θ。共重复 10 次到 20 次。如果由于子弹的冲击使摆块的静止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要重新调节,但尽量使摆长不要发生变化。

  6. 求出多次实验得到的角度平均值θ。用天平测出子弹和摆块

θ

的重力,用米尺测出摆长l,代入公式v =

以求出子弹的速度v。

sin

2 ,便可

注意 冲击摆的枪体一定要固定牢固,在重复实验中尽量避免过大的振动。

分析 因为v =

sin θ ,所以子弹速度的相对误差

2

Ev =

2v ·

2m

+ · △M +

v

  • △g +

v

  • △l +

v

  • △θ

v

= M ·△m +

1 ·△M +

1 ·△g + 1 ·△l + 1 ctg θ ·△θ



(M + m)m

M + m

2g 2l 2 2

= m·△M + M·△m + 1 ( △g + △l + ctg θ ·△θ)。

m( M + m)

2 g l 2

由于用天平测量的 M 和 m 的误差△M 和△m 是很小的,△g 也可以很小,因此

E = 1 ( △l + ctg θ ·△θ) 。

v 2 l 2

从上式可看出实验结果的误差主要来源于θ角的测量误差,因此实验一定要多次重复,以提高则量θ的精度。此外,如果有可能的话适当

地增大 m 或减小 M、l 对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也是有利的。

方法二

原理 由于v =

sin θ (式中m、M分别代表子弹和冲

2

击摆摆块的质量,l 代表摆长,θ代表摆受到子弹冲击后偏转的最大角度),所以有

1 = 2 gl ·M + 2 gl 。

sin(θ / 2) mv v

这是一个y = kx + b型的函数式,其中x = M,y =

1

sin(θ / 2) ,

k = ,b =

mv

v 。实验中改变摆块质量M,可以测得一系列不同

的θ值。以横轴代表M,纵轴代表

1

sin θ

,得到一条直线。如果该直线

的截距为b,则子弹的速度v = 2

2 gl / b。

器材 冲击摆,物理天平,砝码,米尺,小垫圈等。

操作

(1)、(2)、(3)、(4)、(5)同方法一操作(1)、(2)、(3)、(4)、(5)。(6)在摆块的腔体中放进若干个小垫圈(例如 5 个),用一小块泡沫

海棉塞住腔体,使垫圈尽量不要动。然后重复操作(2)、(3)、(4)、(5)。共改变 7—9 次摆块的质量,可得到 7—9 组(M、θ)值。

以横轴代表摆块的质量M,纵轴代表

用图解法求出图线的斜率 k 和截距 b。

1

sin θ

2

,作出

1

sin θ

2

M图。

  1. 用米尺测出摆长l,即可由公式v = 2 / b求出子弹的速度v。

  2. 由 m=b/k 求出子弹的质量 m。用天平测出子弹的质量 m0,比较 m 和 m0 检验实验的准确性。

匀速圆周运动的投影是简谐振动

本实验是通过一种已经比较熟悉的运动形式来研究另一种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方法一

器材 电唱机,投影幻灯片,小球,细绳,粘泥,铁架台等。

操作

用粘泥做成一根 5cm 左右高的柱子,将 1 个小球固定在电唱机的转盘上(如图),转速调成 33 转/分。

自动上坡 99 - 图17

  1. 将铁架台放在电唱机边上,上面用细绳悬挂小球制成一个单摆, 要求单摆的平衡位置正好在电唱机转轴的正上方。仔细地调节单摆的摆

长 l,使它的周期为 60/33s(l 约为 82cm)。

  1. 用投影幻灯机将单摆投影到屏幕或墙上(单摆的运动方向应垂直于投影光线),可见运动轨迹是一条近似的水平直线。同样用投影幻灯将随电唱机唱盘运动的小球投影到屏幕或墙上,可见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2. 将单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距离等于唱盘上小球运动的半径,使电唱机唱盘转动。当唱盘上小球投影到达最大位移时释放单摆小球,两小球的投影便会作完全同步的运动,说明匀速圆周运动的投影是简谐振动。

方法二

器材 电唱机,投影幻灯片,小球,钩码,细绳,粘泥,支架等。

操作

  1. 同方法一。

  2. 用一根长尼龙线悬吊钩码,线上端固定在高处。钩码两端各连接一根弹簧,弹簧外端卡在支架上,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构成一个可在水平面内作简谐振动的振子。

  3. 如图所示放置仪器,使弹簧与屏幕或墙平行,将投影幻灯放在 2cm 以外,光束沿水平方向垂直照射屏幕,可将小球和振子都投影在屏幕上。转动电唱盘,使小球离屏幕最近(或最远),然后调节电唱机的位置, 使小球和静止的振子的投影重合。

  4. 开动电唱机,可见小球的影子在屏幕上作往复运动。再使振子振动起来,并调节振子的振动周期(方法是改变卡在支架上的弹簧的位置,

    即改变弹簧的有效圈数,当有效圈数减少时,倔强系数增大;反之,则倔强系数减小),使振子的周期和电唱盘转动的周期相同。

自动上坡 99 - 图18

  1. 用手将振子位到一侧适当的位置,使它在屏幕上的投影恰好与小球最大位移处的投影重合,然后在振子和小球的投影重合的一瞬间释放振子。可见到两个影子重合在一起振动,这表明匀速圆周运动的投影是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的图象

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振动物体的位置按时间展开是振动图象; 振动物体的位置按空间展开是波动图象。本实验的六种方法,都是将振动与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合成,达到将振动按时间展开的目的。

方法一

器材 马粪纸,细绳,细砂,薄板(长 80cm,宽 25cm),铁架台等。

操作

用马粪纸制成一个直径约 8cm、深约10cm 的圆锥形漏斗。在漏口的连沿上钻三个洞,用细绳吊起如图所示。

自动上坡 99 - 图19

  1. 用细绳将漏斗悬挂在铁架台上,构成一个摆,摆长

    40—50cm。(3)在薄板的中央画一条与长边平行的中心线,漏斗中装满干燥的细

砂后。让漏斗沿垂直于中心线的方向振动,振幅约为薄板宽度的 1/3,从漏斗中漏下的砂在板上形成一条垂直于中心线的线。

(4)沿中心线的方向匀速拉动薄板,漏斗中漏下的砂就会在薄板上形成一条振动图线(正弦图线)。

方法二

自动上坡 99 - 图20器材 两种实验装置及所用器材见图(a)、图(b)所示。图(a)中 1 为底座,2 为拖板(木质、长 85cm、宽 35cm、厚 2cm 左右),3 为铁支架, 4 为挂钩,5 为倔强系数是 50N/m—120N/m 的弹簧,6 为喷水装置[详见图(b)],7 为铁球。

操作

  1. 调整振动时喷嘴的稳定指向,使喷嘴在振动过程中始终垂直指向拖板。

  2. 在针筒中装进红色水后,用橡筋拉动活塞将红水射出,然后让弹簧振子振动起来。

  3. 待振动稳定后,尽量匀速地拉动拖板,红水便会在拖板上画出振动图线(正弦曲线)。

方法三

器材 单摆运动规律演示器,脉冲高压电源,低压电源等。

操作

  1. 将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安装好。脉冲高压电源的两根输出线分别接在细金属悬线的端头和底座上。

  2. 接通电源,使脉冲高压源开始工作,脉冲频率选用 50Hz

    一档。(3)让单摆振动起来(振动方向与纸带走动方向垂直)然后按下脉冲

高压源的高压输出按钮,由于两输出线输出 15KV 或 25KV 的高压脉冲, 因此摆球上的针尖就和底板之间开始放电。

(4)用低压电源给小电机供电,小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使纸带匀速向前运动,电火花便在纸上打出一系列点子,构成单摆的振动图象。

注意 高压脉冲电压很高,通电后不得靠近或接触有电部分,以免触电。

方法四

器材 氦氖激光器,由小电动机带动的六角旋转镜,低压电源,滑动变阻器(50Ω,1.5A),废钢锯条,小平面镜,铁座,导线等。

操作

  1. 将钢锯条下端固定在铁座上,上端固定一小块小平面镜。

  2. 按图安装好仪器,使激光器射出的光荣,先水平射到钢锯条上端的小平面镜上,然后反射到旋转镜上,最后反射到白屏上。

  3. 将小电机与变阻器串联后接到低压直流电源上,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4. 使钢锯条静止,接通电动机电源,使旋转镜转动。调节旋转镜的位置,使白屏上的光点沿水平方向扫描。

  5. 断开电动机电源,使锯条振动起来(振幅不要太大)。调节锯条的位置,使白屏上的光点沿竖直方向上下振动。

  6. 接通电动机电源,同时使锯条振动,可见到屏上出现不稳定的曲线。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触头,调节旋转镜转动的速度,直至屏上出现一个稳定的正弦波曲线,即锯条的振动图线。

  7. 继续调慢旋转镜的转速,使白屏上出现二个、三个完整的正弦曲线。

方法五

原理 压电陶瓷片由于压电效就而产生的电压正比于它所受的作用力(弹簧的弹力),而在简谐振动中,这个弹力又与振动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因此振动物体的位移可用压电陶瓷产生的电压来表示。即示波器显示的电压-时间图可代表振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

器材 气垫导轨,气源,示波器,压电陶瓷片,厚塑料硬板,弹簧, 导线等。

操作

  1. 如图(a)所示,在硬塑料板上挖一个圆孔,孔径 D 要比压电陶瓷片的铜基片直径小 2mm,然后用胶水把压电陶瓷片的铜基正对着圆孔粘在硬塑料板上。

  2. 用小功率的电烙铁(20W),从压电陶瓷片上涂银的表面和铜基片上各焊出一根多股软线 a 和 b,并将弹簧的一端垂直地焊在铜基片背面中心。

  3. 按图(b)安装仪器,将粘有压电陶瓷片的塑料板固定在气垫导轨的一端。陶瓷片的引线 a 接到示波器的 y 输入端,铜基的引线 b 接到示波器的地。铜基片上所焊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连接。

  4. 将示波器的扫描频率置于“10—100”档,y 衰减旋钮置于“1/10” 或“1”档,输入藕合开关置于“DC”档。

  5. 接通气源,让滑块在导轨上作简谐振动。调节示波器的有关旋钮,荧光屏上可出现稳定的正弦曲线,即滑块的振动图线。

方法六

器材 高阻抗耳机(800—2000Ω),带共鸣箱音叉,示波器,橡皮

锤,铁架台等。

操作

  1. 将耳机的盖和振动膜片取下,并稳定地夹持在铁架台上,两根引出线分别接到示波器的“y 输入”和“地”端。

  2. 将示波器的输入藕合开关置于“AC”位置,y 衰减旋钮置于“1/10” 档,扫描范围旋钮置于“100—1000Hz”档。

  3. 把音叉的一臂正对耳机。用橡皮锤敲击音叉使其振动,然后将音叉尽量移近耳机内的永磁体(不能接触)。调节示波器的有关旋钮,在荧光屏上看到一个稳定的近似正弦曲线,可认为是音叉的振动图线。

测定弹簧振子的周期

周期是一个时间量。测量时间量的相对误差 E=△t/t,所以提高测量周期的精密度有两个途径:增大 t 和减小△t。方法一采用增大 t 的方法, 其主要是积累法,即测量多个周期 T 之和。方法二、三采用减小△t 的方法。如果是人工计时,计时的精密度主要取决于计时工具和计时操作水平;如果采用自动计时,则完全依靠计时工具。方法二、三,采用的光电计时,就是一种常用的自动计时方法。方法四是在自动计时的基础上再加以积累法,进一步提高计时精密度。

方法一

器材 弹簧,钩码,秒表,铁架台等。

操作

  1. 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挂上一只钩码。铁架台的竖杆上装上一个标志物,高度与静止的钩码相同。

  2. 将钩码向下拉适当的距离后释放。待振动达到稳定状态后,在钩码某一次经过标志物时按动秒表开始计时。经过 n 个全振动后停止秒表计时。如果秒表的读数为 t,则弹簧振子的周期 T=t/n。

分析 n 的具体数目可根据测量要求及秒表精度,实验人员的计时水平来确定。倒如在某次实验中,要求测量周期的相对误差 Et 小于 0.5%, 实验人员开表和停表的误差不大于 0.2s,则由于开、停表可能带来的最大误差△t=(0.2+0.2)s=0.4s,那么 t=△t/Et=0.4/0.5%=80s。如果周期约为 0.8s,则 n 不小于 80/0.8=100(次)。

方法二

器材 气垫导轨,气源,数字毫秒计(J0201-2 型)等。

操作

  1. 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块两端各连一根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导轨的两端,构成一个弹簧振子(如图)。

  2. 滑块上放上挡光条,接通气源,让滑块静止后,将 1 个光电门放在滑块的平衡位置处,使挡光条正好遮挡光束,另一个光电门放在桌上不用。

  3. 将数字毫秒计的计时功能开关置于“T”档,时间选择开关置于适当位置(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决定)。

  4. 将滑块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弹簧振子完成 1 个全振动后,数字毫秒计即显示振动的周期。

  5. 重复测量几个周期,取平均值作为振子周期的测量值。

注意 因为实验中的振动总是减幅的,因此光电门一定要放在振子的平衡位置处,否则测出来的周期会产生误差。

方法三

器材 气垫导轨,气源,数字毫秒计,自制长条挡光片。

操作

  1. 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块两端分别用一根弹簧连接到导轨两端。

  2. 接通气源,让滑块静止后将一个光电门放在滑块的平衡位置处, 另一光电门放在桌上不用。

  3. 用薄型塑料片自制一挡光条(长约 20cm,宽约 2cm),装在滑块上(如图)。

  4. 将数字毫秒计的计时功能开关置于 s2 档,时间选择开关置于适当位置(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决定)。

  5. 将滑块向右拉开约 15cm 后释放。当挡光条的左沿遮断光束后毫

秒计开始计时,滑块运动到最左端,挡光条仍然遮断光束。当滑块向右越过平衡位置时,挡光条退出光电门,直到挡光条的左沿再次遮断光束, 毫秒计才停止计时,记下的便是振子的周期。

  1. 重复测量 n 次,取平均值作为振子周期的测量值。

注意

  1. 同方法二。

  2. 遮光条要尽量轻一些,因为它左右不均衡,看了容易增大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

方法四

原理 数字毫秒计的光电传感系统的原理可用图(a)来说明:A、B 是两个光敏三极管,有光照射时显低阻;无光照射时显高阻。两个光电门都有光照射,C 点是高电平。两个光电门中的任意一个无光照射,C 点便是低电平。C 点输出的信号控制毫秒计开始或停止计时。如果在光敏管的两端并按一个开关 K,当 K 打开时,光敏管正常工作;当 K 合上时,光敏两端短路,相当于一直有光照射。

器材 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计,按钮开关等。

操作

  1. 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块两端分别用一根弹簧连接到导轨两端。

  2. 接通气源,待滑块静止后,将 1 个光电门放在滑块的平衡位置处, 另一个光电门放在桌上不用。在滑块上装上最窄的一种挡光条(如方法二图)。

  3. 在导轨上的一个光电门的光敏管两端并接上一个按钮开关。数字毫秒计的计时功能开关置于 s2 档,时间选择置于适当位置。

  4. 将滑块向右拉开适当距离后释放,当滑块向左越过光电门时,毫秒计开始计时,然后即按下(合上)按钮开关。经过若干周期之后当滑块再次滑到光电门右边时放开按钮开关,毫秒计即记下 n 个周期的时间t。弹簧振子的周期 T=t/n。

注意 同方法二。

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 107

本实验主要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动的平衡位置、振动的振幅、振子的贡量、弹簧的倔强系数等因素是否有关。在研究过程中,测量周期的方法可选用实验 106 中任何一种方法。

器材 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计,天平,砝码等。

操作

一、周期与平衡位置的关系

  1. 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块两端分别用一根弹簧连接到导轨的两端,构成一个弹簧振子(如图 a)。

  2. 测出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

    T1,并记下振子的平衡位置。(3)将导轨的一端垫高,可看到振子的平衡位置发生了变化。再测出

倾斜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 T2,可发现 T1=T2,说明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

它的平衡位置无关。

二、周期与振幅的关系

将水平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开 40cm 后释放,随着振子的自然减幅,不断地读出振动的周期。可看到直至振幅减小到 10cm 左右,振动周期基本不变,说明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它的振幅无关。

三、周期与振子质量的关系

  1. 用天平称出振子(即滑块)的质量 m,并测出弹簧振子振动的周期 T。

  2. 用气垫导轨配件中的加重块改变滑块的质量 m,并重复操作(1)。共重复 7—9 次,得到 7—9 组(m,T)值。

  3. 以横轴代表滑块质量 m,纵轴代表周期 T,作出 T-m 图。

  4. 将 T-m 曲线与基础篇第 50、51 页中的各种图线对照,估计是

y2 = kx图线。再作T − m图线,如果得一直线,可说明周期T与振子

质量的平方根 m成正比。

四、周期与弹簧倔强系数的关系

  1. 测定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 T。

  2. 在一块塑料片中间开一条窄缝(图 b)。将塑料片卡在导轨的弹簧上(图

    c),改变弹簧的倔强系数 K(改变了弹簧的有效长度),重复操作(1)。共重复 7—9 次,得到 7—9 组(K,T)值。

  3. 从所得数据很容易看出 T 和K 是负相关的。因此先作 T-1/K 图(以横轴代表倔强系数的倒数 1/K,纵轴代表周期 T)。将 T-1/K 曲线与基础篇第 50、51 页中各种图线对照,估计是 y2=kx 图。再作

T − 1 − K图线,如果得一直线,可说明周期T与弹簧倔强系数倒数的平方根 1 / K成正比。

说明 如果图(c)中薄板左边弹簧的匝数是整根弹簧匝数的 1/n,整根弹簧的倔强系数是 K0,则左边弹簧的等效倔强系数 K=nK0。为了使计算方便,实验中滑块两边的弹簧改变的比例一定要相同。

实例

一、周期 T 与平衡位置无关

当导轨水平时,T=1.994s;将导轨一端垫高 6cm,振子的平衡位置移动了约 3.8cm,周期 T=1.996s;将导轨一端垫高了 10cm,振子的平衡位置移动了约 6.3cm,周期 T=1.995s,说明周期与平衡位置无关。

二、周期 T 与振幅 A 无关

实验数据如下:

周期 T(s)

振幅 A(m)

1.994

0.404

1.994

0.366

1.996

0.314

1.996

0.265

1.997

0.235

1.992

0.198

1.992

0.177

1.997

0.144

1.998

0.109

说明弹簧振子周期 T 与振幅 A 无关。三、周期 T 与振子质量 m 的关系实验数据如下:

周期T ( s )

振子质量m ( g )

m

1.255

100.0

10.00

1.404

125.0

11.18

1.783

200.0

14.14

1.891

225.6

15.02

1.994

250.9

15.84

2.092

276.5

16.63

2.174

301.9

17.38

2.270

327.3

18.09

2.369

352.6

18.78

2.458

378.1

19.44

作T - m图(图d),估计T与m成T2 = km的关系,因此再作T −

图(图e),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T与四、周期 T 与弹簧的倔强系数 K 的关系实验数据如下:

m成正比。

周期T(s)

倔强系数 K(N/m)

1/K(m/N)

1 / K

1.994

2.268

0.4409

0.6640

1.890

2.520

0.3968

0.6299

1.781

2.835

0.3527

0.5939

1.673

3.240

0.3086

0.5555

1.544

3.780

0.2645

0.5143

1.415

4.536

0.2204

0.4695

1.270

5.670

0.1764

0.4200

1.106

7.560

0.1323

0.3637

0.911

11.34

0.0881

0.2969

作T − 1 / K图(图f),估计T与1 / K成T2 = k(1 / K) 的关系,因此

再作T −

成正比。

1 / K图(图g),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T与

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108

器材 气垫导轨,气源,数字毫秒计,弹簧秤,天平,砝码等。

操作

  1. 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接通气源后,分两步将导轨调整到水平(具体方法见实验 63 方法四)。

  2. 滑块上装上最窄的一种挡光框,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 m。

  3. 滑块两端各用一根弹簧连接到导轨两端,构成一个弹簧振子(如图 a)。

  4. 数字毫秒计的计时器功能开关置 s2 档,时间选择开关置最小的一档。将一个光电门放在导轨上,另一个放在桌上不用。

  5. 分别将光电门放在滑块的平衡位置,及平衡位置两边各 5cm、

10cm、15cm、20cm、25cm 处,每次都将滑块拉到导轨单脚离平衡位置 30cm 处由静止释放。如果毫秒计记下的时间是 t,滑块上挡光框两前沿之间的距离是 d,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v=d/t。

  1. 通过弹簧秤将振子拉离平衡位置△x,读出弹簧秤的读数 F。使△ x 分别为 5cm、10cm、15cm、20cm、25cm、30cm、35cm,可得到 7 组(△ x,F)值。

  2. 以横轴代表△x,纵轴代表 F,作 F-△x 图,得到一根直线,用图解法求出直线的斜率,即弹簧组的倔强系数 K。

  3. 以横轴代表滑块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x(设定一个方向为正,另

一个方向为负),纵轴表示弹簧振子的动能EK

= 1 mv2 和弹性势能

2

E = 1 Kx2 ,在一张图上作出E

P 2

K − x和EP

  • x两根曲线。

  1. 在 x 轴上等间距地选一些点(不一定是原来的数据点),从图线上读出这些点上的 EK 值和 EP 值,并求出弹簧振子的机械能 E=EK+EP。如果各点的 E 值在误差范围内相等,可说明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实例 某次实验中测得弹簧组的倔强系数 K=3.50N/m,并得到下列实验数据:挡光框宽度 d=1.00cm,滑块质量 m=0.525kg。作出EP-x 图(图b),从图上读出 E=EP+EK 的值,从 x=-30cm 开始,每隔 2.5cm 处的 E 值如下:

测量点标尺

读数(cm)

x(cm)

t(ms)

v=d/t(m/s)

E = 1 Kx2 (J)

P 2

90.0

-30.0

0.158

0.000

85.0

-25.0

23.5

0.431

0.109

0.049

80.0

-20.0

17.4

0.578

0.070

0.088

75.0

-15.0

15.2

0.661

0.039

0.115

70.0

-10.0

13.9

0.723

0.018

0.137

65.0

-5.0

13.4

0.750

0.004

0.148

60.0

0.0

13.2

0.761

0.000

0.152

55.0

5.0

13.4

0.750

0.004

0.148

50.0

10.0

13.9

0.723

0.018

0.137

45.0

15.0

15.2

0.661

0.039

0.115

40.0

20.0

17.7

0.568

0.070

0.085

35.0

25.0

23.8

0.422

0.109

0.047

30.0

30.0

0.158

0.000

机械能的相对误差为 1%,可认为在误差范围内各点的机械能相等, 即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如下表:

x(cm)

-30.0

-27.5

-25.0

-22.5

-20.0

-17.5

-15.0

-12.5

EP(J)

0.158

0.130

0.109

0.087

0.070

0.053

0.039

0.027

EK(J)

0.000

0.026

0.049

0.067

0.088

0.101

0.115

0.128

EP+EK(J)

0.158

0.156

0.158

0.154

0.158

0.154

0.154

0.155

x(cm)

-10.0

-7.5

-5.0

-2.5

0.0

2.5

5.0

7.5

EP(J)

0.018

0.009

0.004

0.001

0.000

0.001

0.004

0.010

EK(J)

0.137

0.144

0.148

0.152

0.152

0.151

0.148

0.143

EP+EK(J)

0.155

0.153

0.152

0.153

0.152

0.152

0.152

0.153

x(cm)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EP(J)

0.018

0.027

0.039

0.052

0.070

0.088

0.109

0.131

0.158

EK(J) 0.137

0.128

0.115

0.101

0.085

0.065

0.047

0.024

0.000

EP+EK(J)

0.155

0.155

0.154

0.153

0.155

0.153

0.156

0.155

0.158

109 弹簧振子的加速度

器材 气垫导轨,气源,四路数字计时器等。

操作

  1. 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接通气源后,分两步将导轨调整到水平[具体方法见实验 63 方法四]。

  2. 滑块两端各用一根弹簧连接到导轨两端,构成一个弹簧振子。滑块上装一片最窄的挡光框(见实验 106 方法二图)。

  3. 将四路数字计时器的功能开关置“2”档,时基选择用 0.1ms 档。两个光电门 G1 和 G2 分别与插孔 1、2 连接。当滑块依次通过光电门 G1 和G2 时,显示屏 I、II 分别显示出滑块通过光电门 G1、G2 时的挡光时间△

t1 和△t2,显示屏 III 显示滑块从 G1 到 G2 的时间 t,即可算出滑块在 G1 和 G2 之间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如果挡光框两前沿之间的距离是 d,则平均加速度 a=(v2-v2)/t=(d/△t2-d/△t2)/t。

  1. 从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开始,向单脚端方向每隔一定的距离确定一个测量点,共确定 6—7 个测量点。

  2. 以某一个测量点为中心,两边等距离地放置两个光电门 G1 和 G2。将滑块拉到单脚端(图中右端)在所有测量点之外的某一处,由静止释放,当滑块越过 G1 和 G2 时,算出滑块在 G1 和 G2 之间的平均加速度,可近似地作为该测量点的即时加速度。

  3. 将光电门移到另一个测量点两侧,重复操作(5)(应注意每次释放滑块的位置不能变),直至所有测量点都测量完毕。

  4. 以横轴代表测量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x,纵轴代表滑块的加速度 a,作 a-x 图,如果得到一根过原点的直线,即可说明 a 与 x 成正比。

注意 用光电门 G1 和 G2 之间的平均加速度作为 G1 和 G2 的中点的即时加速度是近似的,因此两个光电门要适当靠近一些。

测量弹簧的强系数和等效质量 110

原理 将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挂在一个倔强系数为 K 的弹簧下面,

如果不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振动的周期T = 2π m / K。如果考虑

弹簧的等效质量是m0 。则振动的周期为T = 2π (m + m0 ) / K,即

T2 =

2

m +

K

2

K m0 。

本实验中改变 m,测得一系列不同的 T,然后作出 T2-m 图线。如果图线的斜率是 k,截距是 b,则弹簧的倔强系数 K=4π2/k,弹簧的等效质量 m0=b/k。

器材 弹簧,秒表,天平,砝码,小盘,铁架台等。

操作

  1. 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 m1。

  2. 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挂一只小盘,铁架台的竖杆上固定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标志物,作为记时的标志(图

    a)。

  3. 在小盘中加上质量为 m2 的砝码,使小盘静止。将标志物移到小盘的高度上。

使小盘振动起来,当小盘经过标志物旁时开始计时。测量出小盘振

动 n 个周期的时间 t,则周期 T=t/n。重复两次,求出周期的平均值。(5)改变小盘中的砝码质量 m2,重复操作(3)、(4)。共重复 7—9 次,

可得到若干组(m,T)值(m=m1+m2)

  1. 以横轴代表 m,纵轴代表 T2,作 T2-m 图。

  2. 用图解法求出直线的斜率 k 和截距

    b,即可求得弹簧的倔强系数K=4π2/k,弹簧的等效质量 m0=b/k。

实例 某次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m(10-3kg)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T(s) 40.5

42.7

44.8

46.8

48.5

50.4

52.1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T2(s2) 0.656

0.729

0.803

0.876

0.941

1.016

1.086

以横轴代表 m,纵轴代表 T2,作出 T2-m 图(图 b)。在图线上取两点 p1(3.10,0.70)和 p2(27.35,1.05)求出图线的斜率和截距。

k = y 2 − y1

x 2 − x1

b=0.656,

= 1.05 − 0.70

(27.35− 3.10)×10−3

= 14.4,

K=4π2/k-=2.74N/m, m0=b/k=0.656/14.4=0.0456(kg)。

弹簧下面挂的片码钩的质量是 0.0426kg,所以弹簧的等效质量是3.00g(弹簧的质量是 9.6g)。

单摆的周期 111

单摆的物理模型是在一根没有质量的细绳下面悬挂一个没有体积的重物,这样一个单摆当摆角趋向零时作简谐振动。但是实验中的单摆不可能完全符合单摆模型的要求,下面简单说明各种不符合因素对单摆周期的影响。

由振动的微分方程的二级近似解,再考虑到摆球和悬线的转动惯量以及空气的浮力和阻力,对实验中测得的周期 T 可有下列关系

2 2 l 2r 2

1m 0 1 20

T = 4π (1 +

g 5l2

− + θ

6m 8

+ 5ρ ) 。

式中 l 是摆长,r、m 是摆球半径和质量,m0 是悬线质量,θ是摆角, ρ0 是空气密度,ρ是摆球度。如果要求实验中 T2 的误差不大于 0.5%, 只要上式括号中后面四项都不大于 0.1%即可。

2r 2

5l 2

≤0.1% ,

r≤0.05l;

1m0 ≤0.1% ,

6m

m0 ≤0.006m;

1 θ2≤0.1%,

8

8ρ0 ≤0.1%,

θ≤5.13°;

ρ≥1.9g / cm3

实验中可参照以上要求制作单摆和进行实验。如果在实验中有几项很小,则他项还可适当放大。

方法一

器材 单摆,秒表,铁架台,米尺,游标卡尺,小平面镜等。

操作

  1. 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 D(读到 0.1mm 即可)。

  2. 将单摆的摆绳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让摆球静止后用米尺测量摆绳的长度

    l(也读到 0.1mm)。

  3. 当单摆静止时,在靠近摆绳处投置一块小平面镜,镜面平行于单

摆摆动的平面。在镜面中间用黑墨水笔画一条竖直的线(如图),作为标志线。

  1. 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先让单摆摆动几个周期渐趋稳定,

    然后当摆线越过标志时启动秒表,等单摆完成几次全振动后摆线再次越过标志时停止秒表。如果秒表读数是 t,单摆的周期就是 T=t/n。

注意

(1)当摆线经过镜子前面时,可看到三条线:摆线、镜子上的墨线及摆线在镜子中的像。当这三条线重合时可作为摆线越过标志线的时刻。 (2)当启动秒表时应数“0”,而不能数“1”,否则容易少记一个周

期。

分析 n 的大小可由测量周期的精度要求或有效数字位数来确定。设启动与停止秒表各可能产生 0.2s 的误差,那么△t=(0.2+0.2)s=0.4s。如果要求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 0.5%则 t=△t/Et=0.4/0.5%s=80s,在周期约为 2s 的情况下,要求 n>40。如果要求有四位有效数字,则 t=100.0s

×4=400.0s,要求 n>200。

建议 在一些要求较高的实验中,为了提高测量周期的准确度,需要 n>1000。要数 1000 个以上的振动,得花上半个多小时,这是一件十分乏味而又疲劳的工作,常常容易数错。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验中采用“渐近法”。先测量 100 个全振动所需的时间 100T,这段时间要尽量测得准确。将此测量结构作为第一个“预测时间”。然后正式开始测量周期,这时只须注视秒表,不必数振动次数,当秒表的读数最接近第一个“预测时间”时,在不停表的情况下,读出若干个全振动的时间(可以相信单摆振动了 100 次),这时间作为第一个“实测时间”。将第一个“预测时间”和第一个“实测时间”相加,作为第二个“预测时间”,再实测出最接近第二个“预测时间”的第二个“实测时间”(单摆振动 200 次的时间)。将第一个预测时间和第二个“实测时间”相加, 作为第三个“预测时间”,以此类推,将任何一次的实测时间加上第一个“预测时间”,作为下一个“预测时间”,直至到达最接近完成 1000 个全振动的“预测时间”时揿停秒表。将秒表的读数除以 1000,就是单摆的振动周期。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开表和停表要尽量准确,确保记下的时间是若干个全振动的时间,而中间观察的时间只起检核和代替计数的作用,而且又是在不停表的情况下读出,因此允许有±0.5s 的误差。必须注意,这种方法不可以从第一个“预测时间”直接算出 1000 个全振动的“预测时间”,这样有可能因第一个“预测时间”的误差而使最后结果相差一个全振动。

实例 某次实验的测量数据如下:

序号

振动次数

预测时间

实测时间

停表时间

0

0

0 ′ 00.0 ″

1

100

3 ′ 17.6 ″

3 ′ 18 ″

2

200

6 ′ 35.6 ″

6 ′ 35.5 ″

3

300

9 ′ 53.1 ″

9 ′ 53.5 ″

4

400

13 ′ 11.1 ″

13 ′ 11 ″

5

500

16 ′ 28.6 ″

16 ′ 29 ″

6

600

19 ′ 46.6 ″

19 ′ 47 ″

7

700

23 ′ 4.6 ″

23 ′ 4.5 ″

8

800

26 ′ 22.1 ″

26 ′ 22.5 ″

9

900

29 ′ 40.1 ″

29 ′ 40.5 ″

10

1000

32 ′ 58.1 ″

32 ′ 58.1 ″

测量结果T = t / n = 32'58.1' ' s = 1.9781s。

1000

如果单从第一个“预测时间”3′17.6″直接算出 1000 个全振动的

“预测时间”是 32′56″,结果是误将 999 个全振动的时间当作 1000 个全振动的时间,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方法二

器材 单摆,节拍器,小平面镜,数字毫秒计(或秒表),铁架台等。

操作

  1. 用数字毫秒计或秒表测出节拍器的周期 T′。测量完毕之后,节拍器的频率控制旋钮不能再动。

  2. 将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在铁架台上固定一块小平面镜,画出标志线[具体方法见方法一,操作(3)]

  3. 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使单摆振动起来。边观察单摆的振动情况,边听节拍器的声音,发现某次节拍器响时摆线正好越过标志线

(此种情况可称为“同步”),此时开始计数,直至下一次“同步”为止。如果在此过程中单摆摆了 n 次,节拍器响了 n+1 次(或 n-1 次), 则

单摆的周期T = n′ + 1 T′(或T = n − 1T′)。

n n

注意

  1. 此实验中 T′和 T 不能差得太大,否则可能长时间内找不到“同步”的情况。

  2. 在实验中要注意观察,有时在两次“同步”之间,单摆振动的次数与节拍器响的次数之差可能不是一次,而是二次、三次或更多次。

说明 这种方法适用于实验室里没有足够多的计时仪器,所有实验者可共用一个节拍器。

方法三

器材 单摆,数字毫秒计,铁架台等。

操作

  1. 根据实验 106 方法四中的方法改装数字毫秒计的光电系统(在光电管的两端并联一个开关 K)。

  2. 在单摆的线上套一段长 15mm、粗 1—2mm 的塑料管,将单摆和改装好的光电门都固定在铁架台上,摆线上的塑料套管调到与光电门等高

(如图)。

  1. 将数字毫秒计的功能开关置于 s2 档,时间选择开关置于“10ms” 档,与光电门接通。(另一个光电门接通后放在桌上不用)

  2. 闭合 K 后将毫秒计清零,使单摆振动起来。等单摆的振动稳定之

后,挑选摆线某一次越过光电门之前断开 K,摆线第一次越过光电门时毫秒计即开始计时。摆线越过光电门后立刻闭合 K,使摆线第二次(与第一次反向)越过光电门时的遮光不起作用。在摆线第三次(与第一次同向) 越过光电门之前再打开,使摆线第三次越过电门时毫秒计停止计时。毫秒计即显示出一个周期的时间。

  1. 重复操作(4),测量出几个周期值。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周期的结果。

注意

  1. 光电门一定要放在单摆的平衡位置上,即当单摆静止时,摆线上的塑料管正好遮断光电门的光线,否则在测量中当单摆的振幅逐渐减小时,测出的周期将产生误差。

  2. 用上述实验方法测出的周期误差不会大于 20ms(不考虑毫秒计的系统误差)。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可将测量一个周期改为测量几个甚至 10 个以上的周期,只要适当地控制 K 打开的时机即可。如果测量10 个周期的时间,就可以将测量误差减小到 2ms。

  3. 当毫秒计停止计时后要抓住摆球或再次闭合 K,使振动周期值保留在显示屏上,否则毫秒计会再次开始计时。

  4. 有一些功能更加齐全的数字毫秒计(如 J0201-2 型)具有测量周期 T 的功能。将毫秒计的功能开关置于“T”档,让单摆振动起来。等单摆振动稳定后,按一下复位按钮,摆线三次遮光之后,就可以测出一个周期。由于 J0201-2 型数字毫秒计的“T”档不能自锁,当测出一个振动周期后,如果单摆继续振动,第二个、第三个⋯⋯振动周期会累加上去, 然后可以求出周期的平均值。但是用这种方法减少误差的效果不如注意(2)中的方法好,因为毫秒计多次地开、停,必然无法减小毫秒计开、停带来的系统误差。

研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本实验研究单摆的周期与它的摆长有什么关系,实验时可用实验 111 中的任何一个方法测量单摆的周期。

器材 单摆,秒表(或毫秒计),米尺,三角尺,游标卡尺,铁架台等。

操作

  1. 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 D(估读到 0.1mm 即可),然后将单摆固定在铁架台上。

  2. 用米尺和三角尺测量出单摆的悬点到摆球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s

(如

图a),单摆的摆长l = s − D 。

2

自动上坡 99 - 图21

  1. 用适当的方法测量出单摆的周期 T。

  2. 改变单摆的摆长 l,重复操作(2)、(3),测量另一组(l,T)的值,共要测出 7—9 组(l,T)值。

  3. 以横轴代表单摆的摆长 l,纵轴代表单摆的周期 T,作出 T-l 图, 得到一条曲线。

  4. 将 T-l 图线与基础篇第 50、51 页中的各种关系图线比较,可初步确定是 T2=kl 的关系,因此再作 T2-l 图,如果得到一条直线,即可得知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

注意 本实验中要多次地改变单摆的摆长,因此要设计一种既能方便地改变摆长,又能确保单摆在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发生变化的装置, 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 自动上坡 99 - 图22取一根直径 0.6—0.8cm 的金属管,用细钻头在上面打两个对穿孔 A、B,把单摆悬线穿过对穿孔,多余部分绕在金属管上固定(图 b)。将金属杆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A、B 两孔要在竖直线上),改变摆长只要在对穿孔中拉动悬线再固定即可。

  2. 取一块橡皮(3cm×2cm×1cm),用锋利的剃须刀在中间切开一条,把单摆的悬线夹在里面(图 c),然后将橡皮块放在铁架台的夹具里面夹紧,悬线即不会滑动。改变摆长只要松开夹具,拉动悬线即可。

实例 某次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l(m)

0.302

0.428

0.561

0.669

0.810

0.981

1.120

1.288

1.401

T(s)

T2(s2)

1.10

1.21

1.31

1.72

1.50

2.25

1.64

2.69

1.81

3.28

1.99

3.96

2.12

4.49

2.28

5.20

2.37

5.62

作出 T-l 图(图 d),与各种函数的图象比较,估计是 T2-l 的关

系。

再作T2 - l图(图e),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T与 l成正比。

用线性回归法,可知 T2 与 l 的相关系数达 0.9997,大于线性关系显著的标准 0.798。

自动上坡 99 - 图23

单摆的周期与重力加速度有关

本实验模拟出一种改变重力加速度的情况。方法一只能模拟重力加速度增大的情况,方法二可以模拟重力加速度增大和减小两种情况。

方法一

器材 单摆运动规律演示器(J2210 型),简式数字计时器(J0202-3 型)等。

操作

  1. 将单摆运动规律演示器固定在桌边,调节立杆成竖直方向。将光电门安装在立杆上适当的高度,使套在竖直静止的摆线上的塑料套管恰好能挡住光电门发光管发出的光线(如图)。

  2. 接通 J0202-3 型数字计时器的电源,仪器背面的数字显示屏就自动显示“000”,同时发出连续的蜂鸣声。将光电门导线的插头插入计时器正面的光控插座,蜂鸣声停止,表示计时器进入工作状态。

  3. 将计时器正面的功能开关置于“T”档,时间选择开关拨到 1/10s档。拨动周期数预置开关的旋钮到“8”,按一下置零按钮,计时器背面右下角的小数字就显示“8”,表示计时器计满 8 个周期后会自动停止。 (4)将单摆由平衡位置位开一个小于 5°的角度后释放,单摆开始振

动。每完成一个周期,显示屏右小角的小数字就减少 1,当显示至“0” 时,自动停止计时。显示屏上大数字显示的就是单摆 8 个周期的时间 t, 周期 T=t/8。

  1. 将电磁铁放在摆球平衡位置的正下方固定住,使其铁芯上表面离摆球约 5mm,铁芯的长方向与单摆的振动方向一致。然后拉开摆球让单摆振动,摆球振动的幅度不要超出铁芯上方的范围。

  2. 将电磁铁接通 6V 直流电,使电磁铁产生磁场,再按一下计时器的置零按钮,显示屏大数字恢复成“000”,小数字恢复成“8”,重新开始计时,等小数字回到零后,大数字显示 8 个周期的时间 t′,周期 T

′=t′/8。

  1. 给电磁铁通上 12V 的直流电,重复以上实验,测出 T″=t″/8。比较三个周期,发现 T>T′>T″,可见重力加速度越大,单摆的振动周期越小。

说明 本实验也可用通用的器材来完成:自制 1 个大一些的电磁铁,上面再放一块大小适当的铁板,即可代替单摆运动规律演示器中的专用电磁铁,再配合普通的单摆,采用实验 110 任何一种测量周期的方法,就可以完成本实验。

方法二器材

圆柱形磁块(可取舌簧喇叭上的磁块)4 个,秒表,细线,木质支架等。

操作

  1. 取一个磁块作摆锤,挂在木质支架上(图 a)。再将其余磁块捆扎在一起(使同名磁极位于一方),然后装入大小合适的纸盒内。

  2. 使摆锤偏离平衡位置一个角度(小于 5°)释放,演示单摆在普通情况下的摆动,用实验 110 中任何一种方法测出它的周期 T。

  3. 把磁块盒按图(a)所示放在摆锤正下方适当的位置上,让盒内磁块上表面与摆锤下表面的磁极极性相反(模拟重力加速度增大的情况)。再测出单摆的周期 T1。可看到 T1<T,说明当重力加速度增大时,单摆的周期变小。

  4. 将磁块盒上下表面倒置,使盒内磁块上表面跟摆锤下表面的磁极极性相同(模拟重力加速度减小的情况)。适当调节摆锤最低位置与磁块盒之间的距离,使摆锤受到磁斥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再测出单摆的振动周期 T2。可看到 T2>T,说明当重力加速度减小时,单摆的周期增大。

注意

  1. 为了防止摆动方向发生偏转,在磁性摆锤顶面中心引出两根等长的线,将线的另一头固定在支架的横杆上(图 b),单摆在垂直于横杆的平面内振动。

  2. 在整个实验中,不宜让其他铁质物品接近实验装置。

自动上坡 99 - 图24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准单摆的摆长与周期,而其中周期的测量更加重要。以下三种方法各有特色。方法一的分析部分提出了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应该达到的准确度的标准,并讨论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方法二经多次改变摆长后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方法三提出一种解决测量较长摆长的方法。

方法一

器材 单摆球(中心有一对穿孔),秒表,钢卷尺,米尺,尼龙线, 铁架台等。

操作

  1. 将长度为 2m 的细尼龙线一端穿过单摆球后打结固定,另一端悬挂在铁架台上。为了使摆长在振动过程中不会改变,又便于调节摆长, 这里采用的方法是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个开夹缝的橡皮塞来夹牢摆线,再把橡皮塞夹紧在铁架台的烧瓶夹中(图 a)。

  2. 为了便于观察摆线何时越过平衡位置,在铁架台的竖杆上固定一

个标志物(可用硬电线制成)在不妨碍单摆振动的前提下,标志物要尽量靠近摆线(图 b)。

  1. 用米尺和三角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 D(图 c),用钢卷尺测量出

悬点到摆球下沿的距离s,单摆的摆长l = s − D 。

2

  1. 将钢球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摆角不要太大。等单摆摆动稳定之后,用秒表记下单摆完成几个全振动的时间 t(开表和停表都选在摆线越过标志物时),单摆的周期 T=t/n。

  2. 将操作(4)重复两次,取三次周期的平均值作为单摆的周期值。然后用 g=4π2l/T2 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分析

根据误差理论,测定的重力加速度的误差

Eg=Ee+2ET。

如果测量摆长的误差是 2mm,摆长是 1m,开、停秒的误差各为 0.2s, 测了 50 个周期(n=50),那么

El=△l/l=0.002/1=0.2%, ET=△t/t=0.4/100=0.4%, Eg=El+2ET=1%,

△g=g·Eg=9.8×1%m/s2=0.1m/s2。

也就是说实验中测量出的重力加速度值应该在 9.8±0.1 的范围之内。

如果实验对结果的误差有一定要求,则在实验前要进行误差分 配。作出误差分配的结果后再决定实验的方案。例如,实验要求 Eg≤2%, 可分配

El=0.2%,ET=0.9%,

△l=l·El=1×0.2%m=0.002m,

这说明测量摆长允许有 2mm 的误差,那么,实验时只要用米尺或钢卷尺测量已可满足要求了,不必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如果开停表的误差△t≤0.2s,则

t=△t/ET=0.4/0.9%s=44.4s,

因此如果周期约为 2s,实验时只要测 25 个周期已可满足要求。

当单摆的振幅趋向零时,其周期T0 = 2π l / g,当摆角为θ时, 其周期

T = T (1 + 1 sin2 θ + 9 sin4 θ + ),

0 4 2 64 2

E = (T − T ) / T = 1 sin 2 θ +

9 sin 4 θ + ,

T 0 0

4 2 64 2

这就是由于摆角不为零造成测量 T 的系统误差。

θ

5 °

10 ° 15 ° 20 ° 25 °

30 °

ET

0.05%

0.2% 0.5% 0.8% 1.3%

1.8%

从上表可以看出,即使摆角大到 10°,也只会给周期带来 0.2%的系统误差,还是明显小于测量的偶然误差。而且适当地增大摆角,可减少因环境干扰等因素带来的偶然误差。摆角大一些使摆线越过标志物时的

速度增大,对减少计时误差也是有利的,所以说,教材上强调摆角要小于 5°,只是在一般的实验要求误差范围内。但这决不是绝对的,关键是由实验要求的误差大小来决定。

方法二

原理 单摆的周期T = 2π

2

l / g,所以T2 =

2

g 4π2

  • l。测定若干组

(l,T)值后,可作出T

加速度 g=4π2/k。

  • l图,图线斜率k =

,即可求出重力

g

器材 单摆,秒表(或毫秒计),米尺,三尺角,铁架台等。

操作

  1. 用三角尺和米尺测出单摆摆球的直径 D[如方法一图(c)],然后将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悬点采用方法一图(a)中所示的方法]。

  2. 用米尺测量出悬点到摆球下沿的距离s,单摆的摆长l = s− D 。

2

  1. 用实验 111 中任意一种方法,测定单摆的周期,得到一级(l,T) 值。

  2. 自动上坡 99 - 图25改变单摆的摆长,重复操作(2)、(3),得到另一级(l,T)值。共重复 7—9 次。

  3. 作出 T2-l 图。用图解法(或线性回归法)求出图线的斜率 k,并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g=4π2/k。

l(cm)

43.89

49.79 55.48 61.52 69.71

77.89

t(s)(100 次)

133.1

141.7 149.4 157.3 167.6

177.1

T(s)

1.331

1.417 1.494 1.573 167.6

177.1

T2(s2)

1.772

2.008 2.232 2.474 2.809

3.136

实例 某次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以横轴代表摆长 l,纵轴代表周期的平方 T2,作出 T2-l 图。在图线上取两点 p1(43.50,1.750),p2(80.00,3.220)求出图线的斜率

k = y 2 − y1

x 2 − x1

= 3.220 − 1.750

80.00 − 43.50

=0.04027(s2/cm)=4.027(s2/m)。

重力加速度 g=4π2/k

=4×3.1422/4.027m/s2=9.806m/s2。

方法三

原理 为了提高测量周期的准确度,有些单摆实验中要测量 1000 个以上的周期,这样的单摆摆长必须做得较大(例如 2m 以上)。用米尺测量这样的摆长不方便,可采用下述方法:在摆线上选定一个点 A,A 到悬点的距离 OA=l0(不必测量具体数据,只要在实验过程中不变),A 点到摆球中心的距离 AB=l(图 a)。改变 l,测得不同的周期 T。根据

T = 2π

可有T2 =

2

g

  • l 0 。作出T

3 − l图,斜率为k,则g = 4π2

/ k。

自动上坡 99 - 图26

器材 长线单摆,秒表(或数字毫秒计),米尺,三角 2 把,铁架台等。

操作

  1. 用米尺和三角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 D[方法见实验 114 方法一图(c)]。然后将长线单摆悬挂起来,在单摆边上固定一把米尺,用三角尺读出悬线上 A 点在米尺上的读数 xA(图 b)。

  2. 用三角尺测量出摆球下沿在米尺上的读数 xB,从 A 点到摆球中

心的距离l =

x B − xA

  • D 。

2

  1. 让单摆振动起来(摆角不要超过 5°),用实验 110 中任意一种方法测量单摆振动的周期 T。

  2. 改变摆长,重复操作(2)、(3)。共重复 7—9 次,得到 7—9 组(l,T) 值。

  3. 以横轴代表 l,纵轴代表 T2,作出 T2-l 图,用解法(或用线性回归法)求出直线的斜率 k,则重力加速度 g=4π2/k。

自动上坡 99 - 图27

实例 某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以横轴代表从 A 点到摆球中心的距离 l,纵轴代表周期的平方 T2,作出T2-l 图(图 c)。在图线上取两点 P1(0.306,9.00)和 P2(0.900,11.40), 图线的斜率

k = y 2 − y1

x 2 − x1

= 11.40 − 9.00

0.900 − 0.306

= 4.04,

g = 4π2 / k = 4×3.142 / 4.04m / s2 = 9.76m / s2

l(m)

0.2500

0.3120

0.4650

0.5000

0.7120

0.8270

0.9450

T(s)

T2(s2)

2.969

8.815

3.010

9.060

3.111

9.678

3.191

10.18

3.267

10.67

3.337

11.14

3.407

11.61

测弧形面的曲率半径

自动上坡 99 - 图28原理 当小球从倾角为α的斜面上滚下来时,共受到三个力:重力mg,竖直向下,作用在质心 C 上;弹力 N,垂直于斜面向上,作用在 A 点;摩擦力 f,沿斜面向上,作用在 A 点(图 a)。根据牛顿运动定律, 可列出四个方程

(a)

mg· sin α − f = mα c

N − mg cos α = 0

 r = IC ·β

 = r·β

其中αC、β、IC、r 分别表示小球的质心线加速度,质心角加速度, 相对质心的转动惯量和半径。解此方程组可得到

αC =

mr 2

I + m2 g sin 。

匀质小球相对球心的转动惯量IC

= 2 mr 2 ,所以

5

αC

如果在半径为 R 的弧形面上

= 5 g sinα。

7

周期 T = 2π 。

α = 5 gα =

C 7

5g ·x,

7R

器材 凹透镜,小钢球,秒表等。

自动上坡 99 - 图29

操作

  1. 当凹透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小钢球放在凹面内,小钢球静止在凹面的中心,用彩色水笔在透镜凹面上描出中心点,作为标志点。

  2. 让小钢球在凹面上围绕凹面中心以较小的振幅来回振动(如图b),用秒表测出它振动 n 次的时间 t,周期 T=t/n。重复三次,算出周期的平均值。

  3. 根据公式T = 2π

,可算出弧形的曲率半径R =

5gT2

28π2

阻尼振动

方法一

器材 小车,弹簧,带定滑轮的木板,钩码,细绳等。操作

小车一端连接一根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小车另一端的细绳跨过滑轮与钩码相连(如图)。

自动上坡 99 - 图30

  1. 将钩码向下拉适当的距离后释放,小车在弹簧拉力和细绳拉力的作用下振动。由于车轮和滑轮的摩擦,小车的振幅逐渐减小,直至停下。

注意 钩码的个数要根据弹簧的倔强系数来定。弹簧的倔强系数大, 钩码应多一些;反之则应少一些。

方法二

器材 圆柱形恒磁铁氧体小磁子,试管(内径比磁子略大)等。操作

  1. 将一个小铁氧体磁子放在试管底部。

  2. 将另一个小铁氧体磁子从试管口放入,使下边一个磁子的上表面和上边一个磁子的下表面是同名磁极,上边一个磁子在重力和磁力的作用下振动(如图)。由于管壁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振幅逐渐减小,直至停下。

自动上坡 99 - 图31

注意

  1. 要选用磁性强的小磁子。

  2. 试管要保持竖直,否则管壁对小磁子的摩擦太大,小磁子不会振动。

受迫振动和共振

发生共振的条件是策动力的频率很接近或等于振动体的固有频率。因此实验中可以改变策动力的频率,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固有频率,以满足共振的条件。本实验的方法一、五是改变策动力的频率;方法二、三是改变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方法四既可改变策动力频率又可改变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在实验时应注意振动物体的最大振幅不能超过其弹性形变的限度,否则将损坏实验器材。

方法一

器材 自制共振演示仪。共振仪的制作方法

将直径为 2mm 的粗铁丝穿过木架上的两个洞后弯成如图形状,然后将一个弹簧挂在粗铁丝的凹口处,弹簧下端挂一个质量适当的钩码。

自动上坡 99 - 图32

操作

  1. 将钩码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一段适当的距离后释放,让它振动起来。此时它振动的频率就是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

  2. 从弹簧振子处于静止状态时开始,以明显大于弹簧振子固有频率的频率转动粗铁丝手柄,可看到弹簧振子的振幅很小。

  3. 从弹簧振子处于静止状态时开始,以明显小于弹簧振子固有频率的频率转动粗铁丝手柄,同样可看到弹簧振子的振幅很小。

  4. 从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时开始,以尽量接近弹簧振子固有频率的频率转动粗铁丝手柄,转动 7 到 8 圈之后,可看到弹簧振子的振幅一次比一次明显增大,这就是共振现象。

注意 观察到弹簧振子的共振现象后,要立即停止转动手柄,以免振子的弹簧振坏。

方法二

器材 乒乓球,铁架台,腊线,黄砂,火柴等。操作

  1. 自动上坡 99 - 图33在三个乒乓球壁上各钻一个直径约 3mm 的小孔,灌入适量黄砂。将 1.5cm 左右长的火柴梗中部扎上蜡线后插入乒乓球小孔中横过来,使其横架在小孔里面(图 a)。

  2. 在两个铁架台中间横架一根蜡线,然后将三个乒乓球悬挂在横线上,构成三个摆。A、C 两个摆长相同,B 摆摆长较长(图 b)。

自动上坡 99 - 图34

三个球静止时,将 A 球沿垂直于横线的方向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让它振动。可看到 C 球由静止逐渐振动起来,而且振幅越来越大, 几乎可达到 A 球的初始振幅(此时 A 球振幅很小),这是因为 A、C 两摆固有频率相同,发生了共振。而 B 球的固有频率和 A 球差得较运,因此 B 球振幅始终很小。

注意 三个摆球的质量尽量相同。方法三

器材 自制共振演示仪,低压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2A)开关, 导线等。

共振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1. 在质量较好的小马达轴上装一个 3g 左右的偏心锤,锤和轴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锤离轴心越远振动越强,但对马达的要求也越高, 否则不易启动马达,而且在低速转动时容易停转。

  2. 在长 360mm、宽 140mm、厚 20mm 的木板四个角下面各装一个橡胶垫脚,作为振动台。

(3)用四根长度分别为 300、260、230 和 210mm,直径 2.3—2.5mm 的钢丝(或自行车辐条),按由长到短的次序固定在振动台上。再将小马达也固定在振动台上,如图(a)。

操作

  1. 将小马达,滑动变阻器,开关和电源接成如图(b)所示电路。

  2.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放在电阻最大的一端后,闭合开关。慢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逐渐减小电阻,小马达开始转动。随着小马达越转越快。可看到四条钢丝由长到短依次发生共振现象。

自动上坡 99 - 图35

(a)

自动上坡 99 - 图36

注意

  1. 直流电动机要有足够的功率,才能保证在各种转速下都平稳地转动。

  2. 振源的振动是通过振动台传给共振棒的,因此橡胶垫脚的形状、硬软程度对实验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

  3. 四根钢丝的一端紧固在振动台上,不能松动。

  4. 四根钢丝振动的固有频率相差尽量大一些(但应都在马达转速的可调范围内),以免两根一起共振。

  5.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要缓慢,因为共振需要有一个积累能量的时间。

方法四器材

玩具电机,钢锯条,偏心夹,低压直流电源(3—6V),滑线变阻器

自动上坡 99 - 图37(0—50Ω),钠架台等。

操作

  1. 按图装置器材,(电路同方法三)接通电源,电机轴上的偏心夹转动,形成策动力使锯条作受迫振动。

  2. 调节滑线变阻器阻值可改变电机转速,当转速达到某个值时, 策动力频率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锯条振动最剧烈,产生共振现象。

  3. 调节玩具电机的相对位置,可改变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重复操作(2)。

方法五

器材 双缸洗衣机等操作

洗衣后将湿衣服放在离心式抛水中抛干。衣服抛干后,关闭抛水机

电源,在抛水机的转速减到某一频率时,可看到整个洗衣机剧烈地抖动起来,这就是共振现象。

横波的形成和传播

在张紧的线状物体中,横波传播的速度,ν =

,式中T 为线状物

体上的张力,μ为线状物体的线密度。为使线状物体上横波的形成与传播能看得清楚一些,要设法使 T 小一些,μ大一些。方法一中将棉线强放在地上而不是水平张紧是为了减小 T;方法二中穿在绳上的轻木棍和方法三中穿在绳上的小铅球,都可以起到增大μ的作用。

方法一

器材 棉线绳(直径约 1cm,长 4─5m)。

操作 将棉线绳放在水平的桌面或地面上,一人用手固定它的一端,另一个手持它的另一端迅速抖动一二下,可看到绳上形成一、二个周期的横波,向固定端传播。

方法二

器材 自制帘式横波演示器,铁架台等。帘式横波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自动上坡 99 - 图38用两条相互平行的绳子穿上几十根等长的轻木棍,每根棍都与绳子垂直,互相之间间距相等,在棍的两端各装上一个塑料小球。绳的两端装上 ac 和bd 两个木制拉手,靠近 ac 拉手处的绳上穿有逐渐减短的木棍, 目的是减弱反射波(如图)。

操作

  1. 将帘式横波演示器竖直悬挂起来,拉手 ac 在上,bd 在下。

  2. 用手拨动最下面的一个塑料球使它沿水平方向左右振动一次,

    可看到其余的球依次振动起来,形成自下向上传播的横波。

方法三

器材 自制横波演示器。横波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自动上坡 99 - 图39

仪器结构如图所示。图中 1 为金属杆,长 200cm,直径约 1.2cm。2 为内径约 1.6cm 的窗帘圈,共 28 只,互相之间用细线连接,间隔约 7cm。3 为弹簧振子,质量为 2kg,作波源用。4 为打孔铅球,外径 2cm,重约

100g,上端旋有羊眼螺丝,中间打一水平小孔。5、6、7、8 均为截面 1

×1mm2 的航模橡筋,其中 5 的长度约 30cm;6 为定位橡筋,穿过小球, 用小木片与小球固定,使各小球保持一定的水平间距;7 起传能作用,穿过羊眼螺丝孔,两端固定;8 起阻尼作用,编扎在橡筋 5 上右端固定在金属杆的最右端,左端可上下移动,向上移阻尼小,向下移阻尼大。

操作

  1. 将右边的大振子向下拉适当距离后释放,大弹簧振子便振动起来,可看到横波自右向左传播。

  2. 将橡筋 8 的左端上移,可观察到反射波,将橡筋 8 的左端下移,可观察到阻尼波。

  3. 用手将左、右两端的两个小球同时振动一次,可观察到两列相向传播的波相遇时互相叠加,相遇后又分开独立行进,互不干扰。

方法四

器材 打点计时器,频闪光源,学生电源,定滑轮,砝码盘,砝码, 棉线等。

自动上坡 99 - 图40操作

  1. 将打点器上的打点基板卸去,将打点针调高,接上 6—8V 的交流电后,振动片即作简谐振动。振动频率等于交流电的频率。

  2. 如图安装仪器,用 U 形夹把打点器及定滑轮固定在实验桌上。棉线的一端系在打点针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一个砝码盘,打点针到定滑轮的距离为 2.0—2.5m。

  3. 接通打点器电源,打点针作为振源带动线端上下振动,在棉线上形成横波自左向右传播,遇到定滑轮后又反射回来。适当地左右调节打点器的位置或调节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改变线上的张力),可使线上形成振幅最大且稳定的驻波。

  4. 消除室内的自然光或普通灯光,打开频闪光源。当闪光频率等于横波频率 f 波,满足 f 波=n·f 光(n=1,2,3⋯⋯),可看到静止不动的“横波”;当 nf 光稍小于 f 波时,“横波”缓慢前进;两者差值增大, “横波”行进速度增快;如果 nf 光稍大于 f 波,则“横波”向后退。

注意 此实验可十分清晰地观察“横波”缓慢地前进,但应指出, 看到的不是线中真正的横波波速。

纵波的形成和传播

器材 纵波演示器(J2203-1 型)(如图)。

  1. 支架 2.白色背景 3.振子 4.长弹簧 5.吸收装置操作
  1. 用手迅速向左推一下振子,可看到弹簧中形成一个密的部分, 自右向左传播。

  2. 用手迅速向右拉一个振子,可看到弹簧中形成一个疏密相间的部分,自右向左传播。

  3. 扳动振子,释放后让它振动起来,可看到弹簧中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自右向左传播。

注意 要使弹簧中的纵波清晰,吸收反射波是一个关键。如弹簧左端产生反射波,可调节吸收装置的弯曲程度和长度,使它与接触的各圈弹簧之间的摩察力自右向左逐渐增大即可。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方法一

器材 自制帘式横波演示器,秒表,铁架台等。帘式横波演示器的制作:见实验 118 方法二。操作

  1. 将帘式横波演示器竖直悬挂起来,拉手 ac 在上,bd 在下(见实验 118 方法二图)。

  2. 用手以较低的频率左右水平拨动最下面的一个塑料球,可看到横波以较长的波长自下向上传播。用秒表记下振动从最下面的球传到某一球的时间 t1。

  3. 用手以较高的频率左右水平拨动最下面的球,重复操作(2)。可看到横波以较短的波长自下向上传播。并用秒表记下振动从最下面的球传到某球的时间 t2,可发现 t1 与 t2 基本相同,说明在媒质不变时波速与频率基本无关。在波速恒定时,频率低则波长长,频率高则波长短。

  4. 在 bd 把手下面适当地挂一些重物,增大绳子上的张力,然后重复操作(3),可看到波长变长了。并用秒表记下振动从最下面的球传到某球的时间 t3,可发现 t3 小于 t2,说明波速变大了。在频率恒定时, 波长越长,波速越大。

方法二

器材 自制横波演示器,秒表等。

横波演示器制作方法:见实验 118 方法三。操作

  1. 让传能橡筋 7 处于较松的状态,使右边作为波源的大振子振动起来,可看到横波自右向左传播。用秒表记下振动从最右边一个小铅球传到最左边一个小铅球的时间 t1。

  2. 用减小振子的质量(振子换用质量较小的球)或增大弹簧的倔强系数(将振子弹簧中部某一点固定)的方法,使弹簧振子 3 的频率变大。重复操作(1),可看到横波以较短的波长自右向左传播。用秒表记下振动从最右边一个小球传到最左边一个小球的时间 t2,可发现 t1 和 t2 基本相同,说明媒质不变时,波速与频率基本无关。在波速恒定时,频率低则波长长,频率高则波长短。

  3. 将传能橡筋 7 张紧一张,重复操作(2),可看到波长变长了。用秒表记下振动从最右边一个小球传到最左边一个小球的时间 t3,可发现 t3 小于 t2,说明波速变大了。在频率恒定时,波长越长,波速越大。

方法三

器材 纵波演示器(J2203-1 型)(见实验 119 图),秒表等。操作

  1. 扳动振子 3,释放后让它振动起来,可看到弹簧中疏密相间的纵波,自右向左传播,用秒表记下弹簧上某一较密部分从右端传到左端的时间 t1。

  2. 降低振子 3 的高度或减小它的质量,以增大波源的振动频率, 重复操作(1),可看到弹簧上两个较密部分之间的距离(即波长)变小了。用秒表记下弹簧上某一较密部分从右端传到左端的时间 t2,可发现t1 与 t2 基本相同。说明在媒质不变时,波速和频率基本无关。在波速恒定时,频率低则波长长,频率高则波长短。

波的叠加和穿越现象

方法一

器材 乳胶管(长度 2m 以上),细绳等。操作

  1. 将乳胶管中灌满水,两端用细绳扎紧,放在水平面上成一直线状。

  2. 两人用手各持乳胶管的一端,同时上下迅速抖动一下,使两边也各产生半个周期的横波脉冲(两者的振幅要一大一小,以便区别)。可看到两个横波在管上相向传播,相遇时发生波的叠加现象,当两个波峰恰好叠加成一个更高的波峰时,其幅度是两个波幅度之和。此后两个波仍像相遇前一样,各自保持原来的波形向原来的方向传播,即互相穿越而过,显示出波传播的独立性(如图)。

方法二

器材 自制横波演示器。

横波演示器的制作方法:见实验 118 方法三。操作

  1. 两人同时手持左右两端两个小球,以相同的方向作一次全振动,可看到两个相向传播的横波相遇时互相叠加,然后又分开独立行进, 互不干扰(为了区别,可使左、右形成的两个波幅度一大一小)。

  2. 将阻尼橡筋 8 向上移到顶,使其不起作用。用手握住最右边的

一个小球作一次全振动,可看到一个横波从右向左传播。到达左端后, 产生一个明显的反射波。当反射波产生时,手持右边小球再作一次全振动,此时可看到两个相向传播的横波。相遇时互相叠加,然后又分开独立行进,互不干扰。为了区别,前一次振动幅度可小一些,后一次振动幅度可以大一些。

水波的衍射

方法一

器材 自制水槽,自制振源,自制挡板(2 块),投影幻灯机,滑动变阻器,直流低压电源等。

水槽的制作方法

用木料或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做框,玻璃镶底,深约 4cm,大小以能放在投影幻灯上为宜。内侧壁做成倾角约为 30°的斜面,并贴敷一层软泡沫塑料,以减弱反射水波。

振源的制作方法

将一个玩具电机固定在木板上,电机轴上焊一段金属丝,弯制成偏心拨杆带动拨叉,使振子振动(图 a)。

挡板的制作方法

  1. (a)

1.可伸缩铁片 2.固定铁片 3.支持脚

(b)

如图(b)所示,挡板由固定铁片和可伸缩铁片构成,固定铁片的斜边角度要与发波水槽内侧壁角度相同,使之放在水槽中能吻合。

操作

  1. 水槽中注入 1—2cm 深的清水后,放在投影幻灯机上。将槽底调成水平,使槽中各处水深相同(因水深度影响水面波的波速,水浅处波速将减小)。

  2. 将单球振源安装在水槽边上,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电源上,使之振动。开启投影幻灯光源,观察水的波形,调节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使之向上振动时恰好不离开水面,直到获得清晰的波形为止(图c)。

  3. 在水槽中放入两个挡板,两板间形成一个间隙。挡板不要离振源太近,间隙要接近水波的波长,可看见明显的水波衍射现象,如图(d)。

    1. 挡板 2.弹簧片 3.固定装置

(d)

(4)增大挡板间的距离使之大于水波长的 3─5 倍,水波的衍射现象就不明显(图 e)。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振子振动的频率降低,水波的波长变长,又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衍射现象。

(e)

  1. 取出挡板,在水槽中放入一个尺寸比波长小的障碍物(如金属圆柱),可看到明显的衍射现象。障碍物背后没有阴影区,如图(f)。更换一个比波长大几倍的障碍物,衍射现象就不明显了,如图(g)。如使水波波长增大,又可使衍射现象比较明显。

(f)

(g)

取下单球振子,换上平面振子,重复操作(4)、(5),可看到同样的现象,如图(h)。

(h)

建议

可自制电磁振荡振源:由电磁振动器和晶体管振荡电源两部分组成。

电磁振动器如图(i)所示,在底座上固定一条软铁制的弹簧片和一块永久磁铁,磁铁两个极上、下放置,与弹簧片保持适当的距离。弹簧片上套一个固定在底座上的线圈(用直径为 0.23mm 的漆包线绕 1500 匝)。弹簧片前端装一个小型接线柱,作固定振子用。

(i)

(j)

振荡电源由多谐振荡器和脉冲放大反向器组成,用电磁振动器的线圈作为反向器的负载,电路图如图(j)所示。调节电位器,可使振荡频率在 3—12Hz 之间变化。

方法二

原理 用频率为 f 光的频闪光源照射频率为 f 波的向前传播的波。如果 f 光=f 波,可看到完全静止的波;如果 f 光略小于 f 波,可看到波缓慢地向前传播;如果 f 光略大于 f 波,可看到波缓慢地向后退。由于看到的波是静止的或是缓慢行进的。这就便于我们观察。

器材 频闪光源(或用自制频闪效应遮光器),普通发波水槽(或

用自制水槽、振源和挡板)。 频闪效应遮光器的制作方法

如图所示,光源灯泡可用汽车照明灯,遮光叶轮可用硬塑料片或薄金属片制成,用变阻器调整小电机的转速可改变闪光频率。

  1. 水槽 2.光源灯泡 3.穿过水槽的光束

4.直流小电动机 5.遮光叶轮(硬塑料薄片) 自制水槽、振源和挡板的制作方法:见方法一。

操作

按照说明书将发波水槽安装好(或用自制的水槽、振源和挡

板),调节水槽成水平。调节振子的高度,使它振到最高点时恰好不离开水面。

消除室内的自然光和其他灯光,在频闪光源的照射下(或用频闪效应遮光器)重复方法一中的操作(2)、(3)、(4)、(5)、(6)。适当地调节频闪光源闪光频率,可看到完全静止的波或缓慢前进的波(应避免后退的波)。

方法三

原理 见方法二。

器材 TS-2 型发波水槽[外型如图(a)所示,光源盒如图(b)所示]。

振杆 2.振子 3.水槽 4.毛玻璃屏

5.光源盒 6.频率调节旋钮 7.立柱

振杆高度调节旋钮 9.振子幅度调节旋钮

10.振源盒 11.吸收网 12.导线

平面镜 14.框架 15.水平调节足

(a)

紧固旋钮 2.皮带轮

3.微电机 4.弹簧带

5.外壳 6.溴钨灯泡

7.遮光叶轮 8.光敏管

(b)

操作

  1. 按照说明书安装好 TS-2 型发波水槽。调节水平调节足使水槽中水的深浅相同。调节振子的高度,使它振到最高点时恰好不离开水面。

  2. 开启发波水槽的振子,光源和微电机,重复方法一中的操作

、(3)、(4)、(5)、(6),可看到完全静止的各种衍射水波。说明 TS-2 型发波水槽光源盒中的微电机经过皮带减速后带动遮光

叶轮匀速转动遮光,使溴钨灯射出的光束为频闪光。闪光的频率由旋钮控制变阻器改变电机的转速来调节。在光源盒下部的光敏管接收了脉冲光照射后产生电脉冲,经放大后控制振源盒中电磁铁簧片的振动,使光源的频闪频率和振子的振动频率完全相同,因此看到的波形完全静止。

水波的干涉

本实验介绍了四种水波干频实验的方法。方法一简单易行,但可观察时间较短,范围也较小;方法二使用成品仪器,效果较好,但两个波源的频率不能分别调节;方法三、四的共同特点是两波源的频率可分开调节,因此可验证水波干涉的条件:两波源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本实验对实验用水槽的要求没有专门介绍,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见实验 122 方法一。本实验方法二、三、四都可用频闪光源来观察“静止”的波。本实验的几种方法都可放在投影幻灯上显示,有关使用投影幻灯的注意点安排在方法三中介绍。

方法一

器材 音叉,相同的小玻璃珠 2 个,水槽,细线等。操作

  1. 两根长度相同的细线的一端各连接一个小玻璃珠,另一端分别固定在音叉同一臂的两个位置上。将音叉固定在水平位置,使两个小玻璃珠的一半浸在水中(如图)。

  2.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的另一臂,使两玻璃珠在音叉的策动下以相同的频率振动,在水面激起频率相同水波,即可观察到水波的干涉现象。

注意

  1. 水槽的内壁要选用倾斜的(如大号菜盆),并在内壁贴上软泡沫塑料或金属回丝等吸收波的物体,以减弱水波的反射。

  2. 音叉要固定牢(如用台虎钳固定)在敲击时不要让音叉发生移动。

方法二

器材 发波水槽,低压电源,滑动变阻器(200Ω、1.5A)等。操作

  1. 安装好发波水槽后向槽中注入 1—2cm 深的清水,将槽底调节成水平,使槽中各处水的深浅相等。安装好双振子,浸入水中约 5mm。

  2. 接通电源,使振子振动起来,调节振子的高度和振动的幅度, 即可看到清晰的水波干涉图形。

  3. 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振子振动的频率,可看到干涉条纹的数目和疏密程度都发生了变化。当两个波源之间的距离恒定时,振源率越高,水的波长越短,干涉条纹的数目越多,条纹也越密集。

  4. 取下双振子,换上平面波振子。在水槽中振子前方 3—5cm 处放置排成一条直线的三块挡板,形成双缝。缝宽约等于波长,两缝相距为波长的 5—6 倍。接通电源后可看到水波双缝干涉的图形。改变振子振动的频率,同样可以改变干涉条纹的数目和疏密程度。

说明 本实验可以在消除自然光的条件下用频闪光源来观察,当频闪频率与振子频率完全相同时,可看到静止不动的波和干涉条纹;当频闪频率略小于振子频率时,可看到缓慢地向前传播的波和清晰的干涉条件。

方法三

器材 双变频电源,自制电动振子 2 个,水槽,投影仪及屏幕,铁架台等。

双变频电源由两个独立的振荡电路和放大电路构成。频率范围 0— 100Hz 可调,输出功率 0—2W 可调。

电动振子的制作方法

将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拆除。焊上钢丝和小球,如图(a)所示。由于打点器簧片的谐振频率是 50Hz,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共振现象。调节到某一频率时,振幅突然加大,水花飞溅,影响实验的效果,所以要打磨弹簧片,使其根部和中部变薄,以降低固有频率。

操作

  1. 将水槽置于投影仪上,两个电动振子用支架固定,变频电源输出端分别接上振子的接线柱。装置如图(b)所示。

  2. 将水槽的底面调节水平,并将两个振子调节在适当的高度上。

  3. 启动一个振子,在发波水槽中激起一列环形波。换用另一个振子,形成另一列独立的环形波。

(a)

(b)

  1. 使两个变频电源频率机同,同时启动两个振子,原来的环形波被一个干涉图样所替代。其中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 而且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相互间隔。这说明波的干涉是波的叠加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调节两电源的输出功率,可改变两振子的振幅,当两个振子振幅相同时,干涉图样最明显。

  2. 调节两个变频电源的频率,使两波源频率略有差别,干涉图样的腹线与节线均由一个波源向另一个波源的方向飘移。调节任一个波源的频率,可以使干涉图样获得稳定。如果两波源频率差得较大,则看不到清晰的干涉图样。

  3. 两个振子连接同一个电源,不论频率如何调节,干涉图样始终是稳定的。由此可以说明,获得稳定的干涉图样的条件是两列波频率机同,相差恒定。

  4. 仍使两个振子连接同一个电源,由低至高缓慢地调节波源的频率。波的干涉图样将逐渐发生变化。在频率较低时,由于波长较长,波腹区和波节区都较宽,在波腹区波的传播特征非常明显。随着频率的升高,波长变短,波腹区和波节区逐渐变狭,以至成线状。在波腹区的行波幅度逐渐变小。至高频时,波线细密,波腹区的波的传播已不易辨认。呈现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水池或水盆中的水波涟漪的特征。

说明

  1. 双变频电源可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组合,取用低频信号源 2 台、

音频功率放大器 2 台。把前者的信号输入后者,经后者放大再输入电动振子即可。如图(c)所示。

  1. 如果实验室中备有频率计,在演示干涉条件时,可用频率计分别测出两波源的频率,获得稳定干涉图样时,两振子的频率相同。

注意

发波水槽实验用投影仪成像面积大、亮度高、方位好。但常常因调节不当,效果很差,这是没有掌握调节的原理所致。这可以用投影仪调焦的方法来调节。

  1. (c)

  2. (d)

发波水槽工作时,水面生成一列波,波峰部分突起,产生凸透镜作用,波谷部分凹下,产生凹透镜作用,如图(d)所示。为了简化问题,图中把投影器集光镜的出射光线作平行光线处理。从波峰部分出射的光线将会聚,从波谷部分的出射光线将发散。此时若调焦在水面上,各部分都有光线出射,所成的像也是一片明亮。效果很差。

正确的调焦应在图示的虚线Ⅰ或Ⅱ的地方。虚线Ⅰ是波峰出射光线的会聚点的集合,调焦在此成像,会聚处特别明亮,呈现了波峰的位置, 而两相邻波峰的中间很暗,是对应的波谷。

虚线Ⅱ是波谷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的集合。调焦在此成像,该交点处特别明亮,对应着波谷的位置,相邻波谷之间有较暗的波峰。但调节至Ⅱ时,投影器的物镜离水面已经很近,投影范围明显减小。所以一般以调节到Ⅰ为好。

实际操作可以先使发波水槽工作,然后慢慢地向上移动物镜,直至屏幕上的干涉图象最清晰为止。

方法四

器材 自制水波干涉振子 2 个,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水槽,投影幻灯机等。

水波干涉振子的制作方法

用薄铁皮(如包装木箱提旧铁皮)制成振动臂,长约 17cm。在振动臂上固定一只玩具电机,振动臂前可根据需要安装单振子或双振子(图a)。在电机轴上固定一只偏心轮(图 b),调节偏心轮上螺帽的多少可改变它偏心的程度。

(a)

(b)

操作

  1. 水槽中放上适量清水后,放在投影幻灯机上,调节水平。将两个单振子固定在水槽边上,相距约 10cm,每个振子的玩具电机各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后接在低压直流电源上。

  2. 接通电源后,重复方法三操作(3)、(4)、(5)。(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改变电机转速,即改变振子频率;调节偏心轮的偏心程度或电机在振动臂上的位置,可改变振子振幅。)

  3. 改用一个水波干涉振子,振动臂前部换成双振子,重复方法三的操作(6)、(7)。

声波的干涉

进行声波干涉实验一般用两个声源。设两个声源到接收点的距离分别是 r1 和 r2,声波的波长为λ,当|r2-r1|=kλ(k 为整数)时,合振动最强,

声音最响;当|r − r |= (2k + 1) λ 时,合振动最弱,声音最轻。在实验中

2 1 2

先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声音的频率计算出声音的波长,选择合适的位置,实验比较容易成功。实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声源移动,接收装置不动;另一类是声源不动,接收装置移动,都可以检测出合振动最强和合振动最弱的位置。

方法一

器材 附共鸣箱的音叉,金属杆(粗细与音叉柄相同),铁架台等。操作

  1. 将音叉从共鸣箱上拔下,把金属杆插入共鸣箱的孔中,然后用铁架台将共鸣箱固定起来,其开口保持在竖直面内。

  2. 手持音叉,让音叉臂下垂,置于共鸣箱开口附近。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后,缓缓转动音叉柄,可清楚地听见声音强弱的变化,即声波的干涉现象(如图)。

  3. 将音叉转到声音最轻的位置时停止转动,用纸筒套住一个音叉臂,遮断这个臂产生的声波,立刻听到声音增强,抽去纸筒,声音又减弱,可进一步表明声波的干涉作用。

方法二

器材 500—100ml 量筒,两头开口玻璃管,音叉等。操作

  1. 将发声音叉如图放在开口的玻璃管上方,缓慢上下移动盛水量筒中的玻璃管的位置(保持音叉与玻璃管的位置不变),当听到音叉发声最大时,将玻璃管固定。

  2. 将发声的音叉在玻管上方开口处缓缓转动,可以听到声音忽强忽弱变化,这就是声音的干涉。

建议 实验前可以根据声速、频率、算出声波的波长,再选择长短合适的玻璃管(L = 1 λ) ,这样比较容易找到共鸣的位置。

4

方法三

器材 音频信号发生器,音频功率放大器,同种型号(2.5 时、0.5VA) 扬声器 2 只,长木板(长 1m、宽 0.1m),导线,转动支架等。

音箱的制作方法

根据场声器的尺寸制作小音箱,要求使扬声器的后部完全封闭起来,以提高声波的辐射效率。小音箱后面四周垫入吸音材料如腈纶棉等, 用以吸收声波(图 a)。

扬声器 2.音箱 3.腈纶棉

(a)

操作

  1. 将长木板中点固定在转动支架上,木板两端各放置一个音箱(图b)。两个扬声器并联(注意+、-极)后接到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 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接到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

    1. 扬声器箱 2.长板 3.转动支架

(b)

  1. 接通电源,使音频信号发生器发出频率为 1000Hz 的信号。调整功率放大器,逐渐增大输出功率,使扬声器发出音量适当的 1000Hz 的声音。

  2. 转动木板,房间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声响起伏变化的声波干涉现象。

  3. 木板固定不动,人侧身站在木架前约 5m 处,一只耳朵对着扬

声器,另一只耳朵用手堵住,沿着与木板平等的方向慢慢走动,可明显地感觉到在空间不同位置声音的响度不同,呈周期性的变化。

人走到声音最弱处停下,断开一个扬声器的信号,反而感到声音响了;再接通信号,声音又轻了,可进一步说明声波的干涉现象。

注意 尽量选用回声小一些的房间,扬声器的音量也不宜太大,以减少反射声波的干扰。

方法四

器材 示波器,小型驻极体话筒,6.8K 电阻,3V 电源,音叉等。操作

自动上坡 99 - 图41按图连接器材。敲击音叉发声,将话筒围绕音叉转圈,(也可固定话筒,转动音叉)即可看到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的声波干涉现象。

注意

  1. 示波器用最灵敏一档,输入连线用屏蔽线。

  2. 电阻阻值可作适当调整,取得最大灵敏度。

  3. 连接驻极体话筒要注意极性,接反了不能工作。方法五

器材 自制叉形声波干涉仪,录音机,规格机同的扬声器(4Ω)2 个,话筒,示波器等。

叉型声波干涉仪的制作方法

用内径约 2cm 的硬塑料管制成“人”字型通道(图 a),AP 段和 BP 段的长度都是 68cm,其中 AP 段可在M 处拆开,AM 段长 34cm,CP 段长 15cm。 AP 与 CP 的夹角小于 20°。A、B 端各装有一个喇叭型接口,口径与扬声器相同。

(a)

操作

  1. 将 500Hz 的正弦声波录在录音磁带上。

  2. 将两只扬声器 S1 和 S2 串联后[一定在顺串,如图(b)所示],

    接在录放机的外接喇叭插孔内,将话筒 m 插入干涉仪的 CP 段导管或对准C 口,话筒的两根线接到示波器的接地端与 y 输入端(图 c)。

(b)

  1. 示波器 2.录放机

(c)

  1. 将一只扬声器 S1 对准干涉仪的 A 端接口(S2 不要对准 B 端接口),开启录音机,调节示波器,使屏上出现三至四个正弦波,记下它的幅度。

  2. 将 S2 也同时对准干涉仪的 B 端接口,可看到屏上波形的幅度增加了约一倍,说明两列声波由于相位相同,合振动得到加强。

  3. 将干涉仪的 AM 段硬管取下,将喇叭型接口套在 MP 管上,再将

S1 扬声器对准干涉仪的接口 M 端,可看到屏上波形的幅度明显示减小(如果两只扬声器选择得好,波形可接近一条直线),说明两列声波由于相位相反,合振动被减速弱。

  1. 将 S2 扬声器从干涉仪的 B 端接口处移开,可看到波形又恢复了

原先的大小,但相位相反,可进一步说明声波的干涉作用。说明

(1)500Hz 的声波在常温下的波长约为 68cm,因此将 AP 管的长度做成波长的一半 34cm。如果用频率高一些的声波进行实验,则 AM 管的长度还应做得短一些。

自动上坡 99 - 图42(2)用下述方法可判断两个扬声器的同名端:将扬声器的音圈与一灵敏电流计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图 d),用手迅速将扬声器纸盆向里按一下,记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然后用同样方法测试另一个扬声器。如果两次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同,则前后两次接到电流计 A 端上的是同名端;如果两次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反,则第一次接电流计 A 端和第二次接电流计 B 端的是同名端。

(d)

方法六

器材 自制环型声波干涉仪,音频信号发生器,音频功率放大器, 小型扬声器等。

环形声波干涉仪的制作方法

如图所示,用两根 T 形玻璃管、三根直玻璃管(其中右边两根粗细稍有不同,恰能互相套进)和四段厚壁软管(如听诊器软管)构成。由于右边两根玻璃管要上、下调节,因此右边两段软管要长一些。在右边较细的管壁上面刻上刻度。

操作

  1. 将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音频信号接到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再将小型扬声器接在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上。开启两台仪器, 扬声器中就能发出一定频率的正弦声波,其频率由音频信号发生器控制,响度由音频功率放大器控制。

  2. 将扬声器扣在干涉仪的 A 端(如两者口径不一样,还要做一个喇叭形接口),适当地调节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人耳就可以在干涉仪的 B 端听到声音。

  3. 在 1000Hz 到 4000Hz 的范围内,连续调节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可在干涉仪 B 端听到周期性轻、响变化的声音。当左右两条通道的长度差△x 是声波波长的整数倍时,两列声波互相加强,听到最响的声音;当△x 是声波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列声波互相抵消,听到最弱的声音。

  4. 固定音频(如 3000Hz),改变右通道的长度,也同样能听到周期性轻、响变化的声音。

  5. 从右通道玻璃管的刻度上,读出连续四个轻、响、轻、响的点的坐标 x1,x2,x3 和 x4,则可算出声波的波长。

x = 。

音调和频率

方法一

器材 发音齿轮,手摇离心转台,硬纸片(或赛璐珞片)等。操作

  1. 将发音齿轮(如图)安装在离心转台上。一只手匀速转动皮带轮,带动齿轮匀速转动,另一只手持硬纸片,让纸片的一个侧边接触转动着的任一个齿轮,则硬纸片随着齿轮的轮齿振动,发出一定音调的声音。加带转动齿轮可听见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说明发声体振动频率升高时,它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

  2. 匀速转动齿轮(转速不小于 5 转/秒),使纸片依次接触 40 齿、50 齿、60 齿、80 齿的齿轮,可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音调逐步升高,近似于音符中的 1、3、5、i 四个音调,说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升高 1 倍,它发出的音调就提高八度(由 1 变为 i)。

方法二

器材 教学示波器,话筒 (阻抗大于 1k Ω) , 音叉组

(256Hz,320Hz,512Hz 各 1 支),共鸣箱,橡皮槌等。操作

  1. 如图(a)安装好实验仪器,话筒线的屏蔽层接到示波器的“接地”端,芯线接到示波器的“Y”输入端。Y 信号置于最灵敏的位置,扫描频率置于“100—1K”档。

  2. 将共鸣箱的开口对准话筒,它们之间的距离尽量近。用橡皮槌敲 256Hz 音叉后将音叉插在共鸣箱上,可听到共鸣箱振动的声音。调节示波器,使屏上出现四个稳定的正弦波[如图(b)甲]。

  3. 依次换用 320Hz,284Hz,512Hz 音叉,重复以上操作,可听到音调逐个升高,屏上出现的正弦波的个数也逐个增多(分别是 5 个,6 个, 8 个)如图(b)乙、丙、丁。说明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当四个声音的频率之比为 4∶5∶6∶8 时,听起来这四个声音就相当于音符中的 1,3,5,i。

方法三

器材 音频信号发生器,音频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等。操作

  1. 将音频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音频信号接到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同时接到示波器上(示波器与音频功放器并联)。把扬声器接在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上。

  2. 开启各台仪器后,将音频信号发生器调在某一频率上(如400Hz),调节功放大器增益倍数,可听到扬声发出一个声音。然后调节

示波器,在屏上调出四个稳定的正弦波。

  1. 调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耳朵能听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音调逐渐升高,眼睛可看到示波器屏上的波形逐渐增多,说明音调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高。

附:音阶的频率

音符

名称

C 1

dou

D 2

rai

E 3

mi

F 4

fa

G 5

sou

A 6

la

B 7

si

Ci I

dou

频率(H2)

256

288

320

3411

3

384

426 2

3

480

512

响度和振幅

方法一

器材 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

  1. 用细线拴住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

  2. 自动上坡 99 - 图43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震动后,可以听到较轻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撞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小的角度。

  3. 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说明当声源振幅比较大的时候,音量较大;反之,则音量较小。

方法二

器材 动圈式扬声器(8Ω),干电池,单刀开关,滑动变阻器(50 Ω、1.5A),乒乓球等。

操作

  1. 自动上坡 99 - 图44如图接好电路,扬声器平放在桌面上,纸盆口向上,乒乓球放在纸盆中。

  2.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放在阴值最大处,闭合开关 K。在闭合的瞬音,可看到乒乓球有微小的跳动,并听到扬声器发出一声轻轻的“噼”声。

  3. 打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放在阻值较小处,再合上开关,在闭合的瞬间可看到乒乓球有较明显的跳动,并能听到较响的“噼”声。说明当声源的振幅较大时,音量较大;反之,则音量较小。

方法三

器材 音叉(附共鸣箱),示波器,话筒(阻抗大于 1kΩ),橡皮槌等。

(1)按实验 125 方法二图(a)安装好仪器,并按该实验方法的操作

  1. 调好示波器。

    1. 敲一下音叉后将话筒对准共鸣箱的开口,距离尽量近一些,调节示波器的频率微调旋钮,在荧光屏上显现 3—5 个稳定的正弦波。

    2. 用力敲击一下音叉,可在荧光屏上看到幅度较大的正弦波同时听到较响的音叉振动的声音。随着音叉声音的逐渐减小,可看到荧光屏上正弦波的幅度也逐渐减小。说明声波的幅度较大时声音较响;反之, 则声音较弱。

声波的反射

方法一

器材 机械手表,小号蜡纸筒 4 只,3mm 厚铝板等。操作

  1. 各将两只蜡纸筒对接,制成两根长约 60cm 的纸筒。

  2. 一个手持手表和一只纸筒,另一人手持另一只纸筒和一块铝板,使两筒呈“八”字型位置(如图)。将手表靠近一只筒端,耳朵靠近另一只筒端,适当地调节两筒和铝板的位置,即可听到筒内传来手表走动的声音。

  3. 手表、耳朵、纸筒的位置不变,取走铝板,可以感觉到手表的声音明显减轻。再将铝板放在原来位置上,声音又增强了,说明铝板对声波有反射作用。

注意 手表和耳朵的直线距离不能太近,以免耳朵从纸筒外直接听到表的走动声音。

方法二

器材 音频信号发生器,自制吸声筒,高阻话筒,示波器,金属板, 木板,塑料包装板等。

吸声筒的制作方法

用硬纸板卷成一个筒,内层粘上薄薄的毛毡,以利于吸声。操作

  1. 将 65mm 口径的扬声器接在音频信号发生器的方波输出端上, 调节信号输出幅度,使扬声器发出“嘟⋯⋯”声响。把自制吸声筒罩在扬声器前方,把话筒连接在示波器输入端,如图所示。

  2. 将金属板放置在吸声筒前方,在适当方向上放上话筒,调节金属板的位置,直至荧光屏上出现清晰的方波。

  3. 移开金属板,可看到示波器上的方波幅度明显减小,甚至消失。再把金属板放回原处,又可看到清晰的方波,即可说明金属板对声波的反射作用 。

  4. 换用其他的板重复上述实验,比较示波器上方波的幅度大小, 可说明各种材料反射声波能力的区别。

声波的共鸣

方法一

原理 一列声波从因定面上反射回来。由于半波损失,相位恰好相反,因此离反射面距离 l=(2n+1)·λ/4 的地方,即 l 等于声波波长的 1/4、3/4、5/4,⋯倍的地方,入射波与反射波互相加强,产生共鸣。

器材 保温瓶。操作

  1. 把耳朵靠近保温瓶的瓶口,听到“嗡嗡”的声音。估测保温瓶的深度 h,听到的大约是频率 f=ν/4h 的声音(ν为空气中的声速)。

  2. 向保温瓶中灌一些水,再把耳朵靠近瓶口,听到“嗡嗡”声的音调变高了。这是因为保温瓶中灌水后,空气柱变短,与之共鸣的声波波长也就短了。

方法二

器材 音叉 3 个(两个频率相同,一个频率相差较远),阻值为 800 Ω的耳塞,音频放大器,教学示波器,导线若干等。

操作

  1. 去掉耳塞的上盖,放在发声体上作为传感器,耳塞的振动铁片直接与发声体接触。

  2. 按图连接器材,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接传感器,输出端接示波器。

  3.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 A,然后调节示波器上的各种控制旋钮,使示波器的屏上显示出稳定的正弦波,其振幅随音叉振动的衰减而逐渐减小。

  4. 取一个频率与音叉 A 不同的音叉 B,放在靠近音叉 A 处,使它们的共鸣箱开口相对。用橡皮槌敲击音叉 B,观察示波器屏上音叉 A 受迫振动后产生的声波图象。

  5. 换取一个频率与音叉 A 相同的音叉,重复操作(4),可看到音叉 A 受迫振动后产生的声波振幅显然要大得多,说明当频率相同时, 两个音叉发生了共鸣。

用共鸣法测声音的波长和声速

方法一

原理 同实验 128 方法一。

器材 440Hz 音叉,橡皮槌,塑料管(长约 90cm),用以固定音叉与塑料管的木架,大量筒,铁架台,米尺等。

操作

用木架将音叉固定在塑料管上方,在大量筒中装适量的水后手持木架将塑料管插入量管中,如图(a)。

(a)

(b)

  1. 橡皮管 2.贮水漏斗 3.音叉

4.长玻璃筒 5.米尺

  1.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后,手持木架慢慢地提升塑料管,增大塑料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当空气柱达到某一长度时,声音明显变响,说明空气柱与音叉发生了共鸣。

  2. 用米尺测量出共鸣时空气柱的长度(即从音叉到水面的距离) l,根据λ=4l,可估测出声波的波长。

  3. 将估测出的声波波长λ乘以音叉的固有频率 f 就可估测出声速。

建议 如果量筒和塑料的长度允许,可测量出接连两次发生共鸣时空气柱的长度差△l,再用λ=2△l 估算出声波的波长。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一部分系统误差。

说明 本实验还可以用图(b)所示装置来做,右边的长管可用废日光灯管改制,左边的漏斗可用大塑料瓶截底制成,此装置只要调节左边漏斗的高度就可以改变右边长管中空气柱的长度。

方法二

器材 大量筒、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低频信号发生器,喇叭,可调节高度的支架(自己装配),铁架台等。

操作

  1. 按图装置器材。

  2. 改变音频振荡频率,听到喇叭发出一定频率的声音。

  3. 调节支架高度(保持喇叭与玻璃管上端距离不变),改变空气柱长度。

  4. 当玻璃管内空气柱长度等于声波波长的 1/4,3/4⋯⋯倍时,声音将显著地增强,发生共鸣现象。测出最短共鸣空气柱长度 l,由λ=4l 可估算出声波的波长。

  5. 从低频信号发生器上读出声波的频率 f,即可估算出声速

ν=f·λ。

  1. 多次改变声音的频率,重复操作(3),(4),(5),最后求出声速的平均值。

说明 本实验也可以用方法一的说明部分来完成。方法三

器材 音频信号发生器,音频功率放大器,示波器,高阻话筒,光具座,扬声器(8Ω,0.25W),厚金属板(20cm×20cm)等。

操作

  1. 照图安装仪器,厚金属板固定在光具座一端,板面和导轨垂直。扬声器安装在导轨另一端,其纸盆正对金属板中心。话筒在扬声器和金属板中间任一地方,话筒的头部和扬声器,金属板中心等高。扬声器接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信号发生器接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话筒接到示波器的“y”输入端。

    1. 扬声器 2.音频功率放大器

3.信号发生器 4.示波器

5.话筒 6.厚金属板

  1. 使信号发生器产生 2000Hz 左右的正弦信号,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或扬声器的位置使示波器屏上出现 2—3 个稳定的正弦波(此时已形成驻波)。如果屏上正弦波波幅太小,可调节功率放大器,适当增大扬声器的音量。

  2. 沿着导轨移动话筒,当示波器显示示波形幅度最小时,就是驻波的节点。从光具座的标尺上读出相邻两个驻波节点之间的距离 s。

  3. 重复操作(3),测出几对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求出它们的平均值s 。声波的波长λ = 2s,从信号发生器上读出声波的频率 f,声波波速ν=λ·f。

注意

  1. 声音的频率要在 2000—3000Hz 之间选择,这样驻波的波节比较明显,可减少测量误差。

  2. 反射板要选用硬度大、光洁的厚金属板,尽量改善它对声波的反射性能。反射板安装要牢固,尽量和导轨完全垂直。

热 学

气体的热膨胀

气态物质的热膨胀相对的说是比较明显的,但却不容易直接观察 到,这是因为常见的气体大多是无色透明的。因此,采用多种方式显示气体体积的变化,是设计气体热膨胀实验的一个基本要点。

方法一

器材 烧瓶(250mL),弯成直角形的细玻璃管(内径 2mm 左右), 橡皮塞,画有刻度的白纸板,胶带纸,染色水等。

操作

自动上坡 99 - 图45

  1. 在细玻璃管内滴入染色水,并将有关器具按图(a)所示组装在一起。

  2. 用双手握住烧瓶,给瓶内气体加热,会看到玻璃管内的小水柱向右移,表明空气受热膨胀;手离开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小水柱向左移,表明气体在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

注意

  1. 为防止小水柱在重力作用下流到瓶里,应使用弯成直角形的玻璃管;如用直玻璃管,可按图(b)放置,保持小水柱仍在水平方向。

  2. 烧瓶也可用废灯泡和其他玻璃瓶代替。但代用的玻璃瓶应具有

以下特点:瓶壁较薄;瓶的容积远大于玻璃管的容积。

  1. 可在玻璃管、橡皮塞及烧瓶口用凡士林(或石蜡)涂抹密封, 防止漏气。

  2. 当环境温度接近人手的表面温度时,可用热毛巾缓缓给烧瓶加热。

方法二

器材 大烧瓶,细直玻璃管,橡皮塞,热毛巾,烧杯,染色水等。操作

  1. 在烧杯内注入适量的染色水,再把装有橡皮塞和细玻璃管的烧瓶倒置,将玻璃管口浸入染色水中,如图所示。

自动上坡 99 - 图46

  1. 用热毛巾给烧瓶加热,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可看到从玻璃管口向外冒气泡。

  2. 停止加热,烧瓶内的气体温度下降,体积收缩,染色水沿玻璃管上升,并有一部分进入瓶内。

注意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防止瓶塞处漏气,必要时可用蜡把瓶塞处密封起来。

说明 本实验装置及现象常作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

方法三

器材 大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酒精灯等。操作

  1. 在烧瓶瓶塞上的玻璃管上扎一瘪的气球。演示时,用酒精灯给烧瓶均匀加热。这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原来下垂的气球会胀大并竖立起来,如图所示。

  2. 停止对烧瓶加热并让它自然冷却,气球又会逐渐变小。

注意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瓶塞、玻璃管和气球等结合处不能漏气。烧瓶也可用其他开口较小,容量较大的薄壁玻璃容器替代。

说明 本实验也可用乳胶薄膜扎在广口瓶口上,成为一密闭容器。把它置于热水(或冰水)中,由薄膜的外凸(或内凹)来显示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液体的热膨胀

本实验介绍了三个实验方法。方法一显示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方法二定性地比较了两种液体体胀系数的大小;方法三定量地测定一种液体的体胀系数。

方法一

器材 大烧瓶,细玻璃管(内径约 2mm),橡皮塞,铁支架,酒精灯, 石棉铁丝网,红色水(温度在 4℃以上),白纸等。

操作

  1. 在烧瓶内注满染成红色的水,塞紧瓶塞后使液面上升至细玻璃管内(如图)。把白纸条贴在细玻璃管后面,并在白纸上标记出液面的位置。

  2. 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可观察到细管内液面上升;停止加热, 让其自然冷却,液面下降。这表明 4℃以上的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

  1. 演示时瓶内水温不能低于 4℃,因 0—4℃的水会发生反常膨胀。

  2. 瓶塞与瓶口应密封,瓶内不能留有气泡。

  3. 演示时,如发现管内液面先降一点,然后才持续上升,这是因瓶体先受热膨胀的缘故。玻璃的膨胀系数与液体相比,它的膨胀系数极小,因此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说明 几种常见液体的体胀系数如下表:

液 体

体胀系数(度−1 )

体胀系数(度−1 )

水 银

1.82 × 10−4

1.0 × 10−3

水( 20 ℃左右)

2.1 × 10−4

1.1 × 10−3

甘 油

5.0 × 10−4

1.24 × 10−3

硫 酸

6.7 × 10−4

1.66 × 10−3

用类似的装置也可用其他液体演示热膨胀现象。苯,乙醚虽有较大体胀系数,因它们有强挥发性,不宜应用。煤油体胀系数虽大,但着色较难。酒精染色较易,柴油有色无需再染。所以选用酒精或柴油演示, 效果较好。用酒精或柴油演示,因其易燃,不要用火加热,通常采用热水浴就可看到它们体积的变化。

方法二

器材 大号试管,橡皮塞,细玻璃管,大烧杯、热水等。操作

  1. 两只相同的大号试管内分别注满水(染成蓝色)和酒精(染成红色),然后如图所示安装好。

  2. 往大烧杯内注入 4℃以上的冷水。当试管内液体温度与冷水相

同时,再往试管内注入少量液体,使两根细管中的液面相平。

把大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再把两只试管浸入热水中。可见装有酒精(红色)的细管液面上升得快,升得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 不同液体的热膨胀程度是不同的。

说明 酒精的体胀系数(β酒精=1.1⋅10−3 度−1)约是水的体胀系数(β

≈2×10−4 度−1)的 5 倍。

方法三

目的 测量液体的体胀系数。

器材 烧瓶,量杯(筒),吸量管(2mL),橡皮塞,温度计,加热器,待测液体等。

操作

  1. 在烧瓶内灌满待测液体并测出其体积 V。把容量为 2mL 的吸量管倒插在烧瓶的橡皮塞孔里;橡皮塞另一孔中插入温度计。

  2. 调节吸量管插入橡皮塞的深度,使液面达 2mL 刻度 M 处,记下这时温度 t1。

  3. 用微火加热烧瓶里的液体,当液体受热膨胀液面升至吸量管顶时,再记下温度 t2。

(4)计算。如已测得V=285mL,t1=19,t2=33℃,则△T=t2−t1=33−19=14

  1. ,所以待测液体的体胀系数β为

β = ∆V =

V·∆V

2cm3

285cm3 × 14K

= 5.0 × 10−4

(K−1 )

说明 一般实验中的液体总是装在容器中,当液体温度变化时,盛液体的容器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这就给准确地测量液体体积的变化带来一些困难。但一般固体的体胀系数总是小于液体的体胀系数,例如玻璃的体胀系数要比酒精小两个数量级,因此可以忽略容器体积变化给实验带来的误差。本实验中的吸量管也可用其他定容量容器(如注射器筒) 代替。

固体的热胀冷缩

固体的体胀系数是很小的,一般情况下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固体的热膨胀。设法把这种微小的变化,放大到能明显看出的程度,是演示固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关键。方法一、二、三、四提供了一些利用轮轴、杠杆等原理将有关现象加以放大的教具;方法五、六则用以说明固体在温度变化时产生形变虽小,但阻碍这种形变时,却会产生很大的力。

方法一

器材 金属线胀演示器(J2261−2 型),酒精,毛巾,冷水等。

金属线胀演示器如图(a)所示。它由底座、两根不同的金属棒(铜和铁)、弹片、指针、刻度板和酒精碟等组成。金属右端插进支架的轴

上,并用螺丝顶住,左端穿过支架,可以自由伸缩。当金属棒长度增加时,左端向左伸出,并通过弹片带动指针偏转。金属棒伸长越多、指针偏转角度越大。

操作

  1. 调整演示仪右端支架的顶针螺丝,使指针正对零刻度。

  2. 在酒精碟里注入适量酒精并把它点燃,使金属棒受热,可以明显看到指针偏转角度不断增加,说明金属棒受热膨胀。

  3. 比较两根指针的偏转角度,铜棒比铁棒偏转角度大。表明同样受热,铜比铁膨胀大。

  4. 用碟盖把火焰盖灭,并在金属棒上盖上浸过冷水的毛巾,使它们温度降低,指针偏转角度减小,说明金属棒受冷收缩。

说明 另一种常见的金属线膨胀演示仪如图(b)所示。操作方法与上类同。

建议 可用简易器件替代线膨胀演示仪装置如图(c),把一根长约0.5m 的黄铜(或其他金属棒)的一端用铁夹固定,另一端紧压在可滚动的木棍上,在木棍的一端固定一根红色塑料片(或麦秆)作为指针。当用酒精喷灯加热黄铜棒时,铜棒受热膨胀后就会使木棍在木块上微微滚动,引起指针明显的偏转。

方法二

器材 体膨胀演示器,酒精灯,湿毛巾等。操作

  1. 体膨胀演示器如图(a)。使铁环上、下移动,观察室温下的铜球能够通过铁环。

自动上坡 99 - 图47

  1. 用酒精灯火焰加热铜球。2—3 分钟后,由于铜球受热膨胀,不能穿过铁环,如图(b)。

  2. 加热铁环,或用冷湿毛巾使铜球冷却,则铜球又能通过铁环。

方法三

器材 自制固体热膨胀演示仪,蜡烛等。固体热膨胀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取长约 1m、直径约 1mm 的细铜丝(或铁丝),截分为 70cm 和 30cm 两段,其中 30cm 一段按图(a)所示加工成指针形,A 端套入一小铁钉并固定好,B 圈挂在弹簧钩上(弹簧呈拉伸状态),整个仪器按图(b)所示组装。

操作 用烛焰加热铜丝,由于热膨胀,铜丝伸长,指针将会以 A 为轴偏转;俟铜丝自然冷却后,铜丝收缩,指针同样能指示出来。

自动上坡 99 - 图48

方法四

器材 自制固体热膨胀演示仪等。固体热膨胀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图中 1 为木板底座,2 为 3cm 左右的铁钉,3 为细铜丝,4 为支柱,5 为金属指针(可绕转轴 6 转动,其重心在转轴右端),7 为纸质刻度盘。按图装置好这些器材即可。

操作 把细铜丝系于指针左端的小孔和铁钉之间,处于张紧状态。点燃火柴烧细铜丝,铜丝热膨胀后,指针将顺时针偏转。停止加热后,指针将很快返回原位,现象十分明显。

注意

  1. 指针的重力矩必须大于转轴对它的摩擦力矩。这样,当细铜丝受热放松时指针能靠重力顺时针转动。

  2. 铁钉和支柱一定要固定牢。

方法五

目的 演示固体冷缩受阻时所产生的力。器材 固体缩力演示器,加热器,湿布等。

固体缩力演示器的结构如图示。它由生铁座架、铁把手、生铁棍、钢棒等组成。生铁座架两边各有一个卡口以便承放钢棒,钢棒一端有圆孔可插入生铁棍。另一端螺纹上旋有一个铁把手。

操作

  1. 用加热器把钢棒加热至暗红色,在左端孔中穿入生铁棍后,放在座架两端的卡口内,旋紧铁把手。

  2. 让钢棒自然冷却(或用湿布蒙在钢棒上加速冷却)收缩,这时会产生巨大的力,使生铁棍断裂。

注意

  1. 不要把钢棒烧得过热,以减轻氧化程度,延长使用寿命。

  2. 生铁棍被拉断时、有时会飞出,应注意安全。

建议 本实验应选用生铁棍,因它比软铁棍容易折断。该生铁棍多次演示需要量较多,可取电焊用的生铁焊条作为代用品。

方法六

目的 观察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物体冷缩受阻产生很大的力; 观察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线胀系数。

器材 自制铁棒,铜圈,酒精灯,镊子,烧杯等。铁棒的制作方法

制作尺寸如图,铜圈的内径应比 1.8cm 小 0.03—0.05cm。

自动上坡 99 - 图49

操作

  1. 用镊子夹往铜圈,套不进铁棒细端。

  2. 用镊子夹住铜圈在酒精灯上烧热后能套入铁棒,浸入冷水里,

    铜圈将紧箍在铁棒细端上,很难退下。

  3. 手持铁棒,用酒精灯加热铜圈。用镊子就较易使铜圈从铁棒上退下。

注意

  1.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铜圈内径比铁棒细端外径小 0.03— 0.05mm。

  2. 铜圈套入铁棒边缘即可,便于再加热时易使铜圈退下。

水的反常膨胀

方法一

器材 250mL 烧瓶,600mL 大烧杯,橡胶塞,温度计,细玻璃管,冰, 纯水等。

操作

将温度计、细玻璃管(内径 2—4mm、长 30cm)、双孔橡胶塞装置在盛满纯水的烧瓶上,使细玻璃管保持有约 15cm 高的水柱,如图所示。

自动上坡 99 - 图50

  1. 将烧瓶放在烧杯的冰水混合物中,达到热平衡后,烧瓶内的水为 0℃,观察细玻璃管中水面位置,并留一标记。

  2. 将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取走,让烧瓶中的水在室温中从 0℃ 开始上升。可以观察到:当水温开始从 0℃上升时,细玻璃管中水面下降得较快,反常膨胀明显,随着温度上升到 4—5℃时,细玻璃管中水面下降到最低点。在细玻璃管上再留一标记并记录下这时的温度。然后,随着水温的继续上升,细玻璃管中水面又随之上升,属正常膨胀。

注意

  1. 温度计和细玻璃管要紧密穿过双孔橡皮塞,并跟烧瓶塞紧,不能漏水;烧瓶内不能留有气泡。

  2. 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或其他较纯净的水,切勿直接在水中着色。分析

反常膨胀的温度应是 4℃(严格说是 3.98℃),但从实验过程可发现,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到最低位置时的温度往往大于 4℃(约为 5℃ 左右)。这是由于烧瓶的容积也随温度发生变化的缘故。(玻璃的体胀系数β玻璃=2.5×10−5 度−1)。

如要消除由于烧瓶容积变化所带来的误差,可采用“容器膨胀补偿” 办法达到实际容积不变或基本不变的要求。具体做法是:在玻璃容器中放入另一种体胀系数比玻璃大得多的固体,如铝块、硬橡胶球等,(β铝

=6.9×10−5 度−1,β硬橡胶=2.3×10−4 度−1)经过计算(或通过实验确定) 小铝块(或硬橡胶)的放入量,就能在 4℃使细玻璃管中水面恰好下降到最低点。

方法二

器材 自制水的反常膨胀实验仪,温度计,冰块,食盐,蒸馏水等。水的反常膨胀实验仪的制作方法

如图(a)所示,在高 25cm、半径为 4cm 的圆铁筒外焊接一半径为10cm 的盛冰盘。圆铁筒上部和下部的侧壁各挖一孔,孔中配有橡皮塞并各插入一支温度计。

操作

  1. 在圆铁筒内注入 10—15℃的蒸馏水(近满)。

  2. 在环形冰盘中放入碎冰块并掺入少量食盐,使筒内贮水逐渐冷却。

  3. 观察并比较上、下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当下端温度计指示值为

4℃时,读数就不再下降,而上部温度计继续下降至零度左右,并在水中出现冰晶。这表明水在 4℃时的密度最大。

建议 如制作上述实验仪有困难,可取一段长为 20cm、直径约为 2cm 的玻璃管或薄壁塑料管,另取一个可乐瓶截取上半部。把它们和温度计等按图(b)安装在一起,可达同样效果。

双金属片

方法一

目的 演示不同金属的热膨胀性能不同。器材 双金属片(又称复棒),酒精灯等。

操作 双金属片是由两片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焊接或铆接而

成。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铜、铁双金属片加热,双金属片就向铁片那边弯曲,这表明当同样受热时,铜片膨胀比铁片大。

注意 按图所示演示后,应把双金属片翻过来,再对另一面加热,重新演示一次。即应将双金属正反两面各烧一次,结果都向铁片一面弯曲, 证实双金属片弯曲确实是由于铜片比铁片膨胀大,以消除学生可能产生的其他猜疑。

方法二

器材 自制双金属片,酒精灯等。双金属片的制作方法

取厚度相同的锌、铁(或铝、铁)薄片各 1 张,剪成长 12cm、宽 1cm 的条状,叠合后每隔 1cm 打一小孔把它们铆合在一起。为使用方便,可将双金属片固定在木柄上,如图所示。

操作

  1. 用酒精灯对平直的双金属片加热,则双金属片向铁片那边弯曲。

  2. 如将平直的双金属片浸在冰水中冷却,则弯曲方向与上述情况相反。

说明

制双金属片的两种金属最好用膨胀系数相差较大,比热较小的常见金属材料(如铁,铜,铝,锌等)。兹将它们膨胀系数列在下页表中。现成的双金属片仪器是用铜片和铁片铆合而成,由于两者线胀系数

相差不大,效果不够理想;若采用铁和锌,或铁和铝制成双金属片、演示效果较好。另外,铆合双金属片的铆钉数目不能太少,否则,加热后锌片会在两只铆钉间鼓起,但整条双金属片并不弯曲。

金属材料

纯铜

黄铜

线胀系数(度−1 )

1.2 × 10−5

1.7 × 10−5

1.9 × 10−5

2.38 × 10−5

2.86 × 10−5

方法三

器材 废日光灯启动器,小电珠,干电池,导线,火柴等。操作

  1. 取去启动器外壳,把氖泡打碎,注意不要弄断其下端的金属丝, 露出动触片和静触片。其中 U 形的动触片就是一双金属片。

  2. 按图连接电路。用点燃的火柴加热动触片,动触片使电路接通, 电珠发光;火柴熄灭后,动触片自然冷却,离开静触片,切断电路,小电珠熄灭。

传 导

对金属来说,在热传导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自由电子。这才使金属既是电的良导体,又是热的良导体。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系数大,是热的良导体;冰、玻璃、气体等的导热系数小,是热的不良导体;而一般纯金属的导热系数又大于合金的导热系数(附录中列出了几种常见物质的导热系数)。

方法一

器材 金属棒,方座支架,酒精灯,凡士林油,火柴等。操作

按图所示把金属棒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凡士林在金属棒上粘几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棒 A 端加热。可以看到,离 A 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然后其他火柴依次掉下,离 A 端愈远的火柴掉下得愈迟。这表明, 热是从金属棒的温度高的一端沿着金属棒传到温度低的一端的。

方法二

原理 氯化钴(CoCl2·2H2O)在空气中通常呈蓝色,含有 2 个结晶水,潮湿时它变成粉红色,含有 6 个结晶水。利用氯化钴得失水分时颜色发生变化的性质可演示热传导。

器材

铝片(或铜片,铁片),棉纸,酒精灯,氯化钴溶液,木块等。操作

  1. 把铝片裁成半边弯半边直的片条,宽约 2cm、长约 30cm,然后把它嵌在木块支架的狭槽中,如图所示。

  2. 取棉纸(例如打字蜡纸上的棉纸)剪成与铝片相同的一弯一直

的形状,浸在氯化钴水溶液后贴在铝片条上(粘液不可太多并要均匀)。

  1. 用酒精灯加热铝片条中部,片刻即可看到粉红色的纸条从加热处向两边依次逐步变成蓝色。这是由于由铝片传导的热将棉纸上的氯化钴溶液中的水蒸发掉,故颜色从粉红色变成蓝色。从而生动显示出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导。

说明 氯化钴,一般中学化学实验室均有,溶解于水后即成氯化钴溶液,呈粉红色。

附 几种常见物质的导热系数

物质

温度(℃)

导热系数

W/( m · k )

物质

温度(℃)

导热系数

W/( m · k )

空气

0

0.0239

0

35.2

20

0.599

软铁

18

54.4

0

11.9

黄铜

18

108.9

木材

0.126 ~ 0.419

20

201.1

玻璃

0.838

0

385.5

0

2.30

18

421.5

*本表所示导热系数,凡温度与表中所温度相差± 10 ℃时,基本都可适用。

物质的导热本领

方法一

器材 热传导演示器,酒精灯,黄油(或凡士林),火柴梗等。

热传导演示器(J2260 型)的构造如图示。它由马蹄形三足支座、弯形支柱、铜接头、铜座头、及规格相同的铁棒、铜棒各一根组成。

操作

  1. 将演示仪放在平台上,分别在铁棒和铜棒的六个圆凹内涂以少许黄油或凡士林(用量尽量相同),并在每个圆凹内插上一根火柴梗。

  2. 用酒精灯加热铜接头,热量由铜接头、铜座头顺金属棒向上传递,片刻后即出现两金属棒上的火柴梗由靠近铜座头处起向外依次倒落的现象。且铜棒上的火柴梗先于铁棒上的倒落。这表明,铜棒和铁棒都能导热,但它们的导热性能不同。

注意:有些热传导演示器的导热棒有三根,分别为铜棒、铁棒、铝棒。铝棒的导热性能比铜差,比铁好。但应注意,纯铜(紫铜)、纯铝、黄铜、康铜的导热系数依次为 386W/(m·K)、202W/(m·K)、109W/

(m·K)和 23W/(m·K)。可见纯铝的热传导性能比纯铜差,但比铜的合金好。(部分成品所用的铜质导热棒并非纯铜(紫铜),而是黄铜, 实验结果将是铝棒比铜棒传热性能好。)自己设计有关教具,在选择导热材料时应注意到纯铜和铜的合金在导热性能上有很大差别。

方法二

器材 铜丝和铁丝各 1 根(长约 30cm、直径约 2mm),酒精灯,铁支

架,火柴梗,石蜡等。操作

  1. 将铜丝的一端和铁丝的一端互相绞接后,两端各用铁支架固定。用蜡将火柴梗等间隔(3—4cm)的分别粘在铜丝和铁丝上,如图所示。

  2. 用酒精灯加热绞接处,粘在铜丝上的火柴梗比粘在铁丝上的等距离处的火柴梗先掉下,表明铜比铁导热性能好。

注意:铜丝最好选纯铜(紫铜)材料。纯铜的导热系数约为 386W/m·K,铁的导热系数约为 54W/m·K。

方法三

目的 演示液体能传导热,但不同液体传导热的本领不同。

器材 紫铜棒,试管,酒精灯,钢珠,水,水银,凡士林油及铁支架等。

操作

  1. 将铜棒弯成“冂”字形,两端分别插入装有水和水银的试管里, 试管底端各用凡士林粘一小钢珠。

  2. 用酒精灯对铜棒中部加热,稍过片刻装有水银试管下的钢珠脱落,可是装有水的那支试管下的钢珠需较长时间才落下。说明水银的导热性能比水好。一般地说,除水银(金属)以外,其他液体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水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方法一

器材 酒精灯,烧瓶,试管,小鱼,铁支架等。操作

  1. 烧瓶里放一条小鱼,按图(a)那样给烧瓶瓶颈部的水加热, 等一会儿上面的水已经沸腾可是下面的水还不烫手,小鱼仍在安然游 动。这表明水不善于传热。

  2. 按图(b)那样让试管口斜向下方夹在铁支架上,给试管底部的空气加热,把手指放在试管口处。加热一段时间后,盖灭酒精灯,然后用火柴去接触刚才加热的试管底部,火柴即刻被点燃。这说明试管底部温度是很高的,也说明试管底部空气的温度也是较高的,但在管口的手指还不觉得热,这表明空气不善于传热。

方法二

器材 酒精灯,试管,铁支架,细铁丝,萘粒,冷水等。操作

  1. 往夹在铁支架上的试管内注入约占试管容积 3/4 的水。让一粒

萘丸沉入试管底部,另一粒萘丸用铁丝圈悬于水中靠近水面处(如图)。

  1. 用酒精灯给试管上部的水加热。可发现,靠近水面处的萘丸很快熔解,而在水底处的萘丸在加热达半小时后仍未熔解。表明水不善导热。

方法三

器材 玻璃管(或破底试管),温度计,橡皮塞,酒精灯,铁支架等。操作

  1. 在玻璃管下端装一插有温度计的橡皮塞,往管内注入适量的水

(如图 a)。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加热。当上部水呈沸腾状态时,下端温度计读数仍较低(仅几或几十摄氏度)。表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1. 在玻璃管两端各装一插有温度计的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管内上部的空气(如图

    b)。当上端温度计示数达 90℃左右时,下端温度计示数变化仍很小。表明空气不善于传热。

研究水的冷却规律

本实验介绍了一种探索、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根据有关知识假设一种规律,然后取得所需要的实验数据,最后检验所设规律是否正确。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方法一

原理 当物体的温度 T 高于周围空气的温度 T0 时,物体将自然冷却。设在Δt 时间内,物体放出的热量为ΔQ。不难想象:物体的温度与周围的温度差得越大,热传递越快,因此ΔQ/Δt 首先与温差(T−T0)有关。另外,热传递的快慢也一定与物体的表面积、光洁程度、颜色和周围介质等因素有关。某一物体在某一特定环境中,这些因素都是不变的。因此可以假设

ΔQ / Δt = E(T - T ) n

式中 E 为冷却系数,由冷却物体的性质及周围环境所决定;n 是一个待定的指数(T 表示温度,t 表示时间)。

因为ΔQ=mcΔT,两边都除以Δt,可得到

ΔQ / Δt = mcΔT / Δt ②

将②式代入①式,可以得到

∆T =

∆t

对③式两边取对数

E (T − T ) n

mc

ln( ∆T / ∆t) = n ln( T − T0 ) + ln(

E )。mc

在实验中需要测出不同温差 T−T0 时的降温速率ΔT/Δt,只要 ln(Δ T/Δt)和 ln(T−T0)成线性关系,便可以证明①式的假设是正确的,并且可以求出 E 和 n 的值。

器材 温度计(0℃—100℃,分度为 1℃),烧杯,酒精灯,铁架台, 秒表,纱布等。

操作

  1. 将一块小纱布包裹在温度计的水银泡上。用酒精灯将烧杯中的水烧开后将温度计浸入沸水中,直至其读数升到接近 100℃。

  2. 把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让它自然冷却(温度计尽量不要晃动)。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例如 10s),记录一次温度 T。直到在 10 秒钟内温度变化小于 2.0℃时停止观察。

  3. 在实验前后各测一次室温,取它们的平均数作为室温 T0。

( 4 )取 Tn−1 − Tn+1 作为T = T 时的冷却速率

2∆t

即 ( ∆T

∆t

n

T=Tn

= Tn −1 − Tn+ 1 。

2∆t

以横轴代表ln(T - T ),纵轴代表ln(∆T / ∆t),作出 ln ∆T − ln( T − T )

0 ∆t 0

图, 可得到一条直线。

(5)用图解法求出直线的斜率 k 和截距 b,即可求出③式中的 n=k, E=mceb。将 E 和 n 代入①式,得出冷却规律。

实例 实验中记录下的数据如下:85.0℃;79.1℃;73.80℃;69.0

℃;64.6℃;60.6℃;57.0℃;53.7℃;50.7℃。时间间隔Δt=10s,室温:T=10.0℃。

将 85.0 − 73.8 = 0.560作为T = 79.1℃时的冷却速率;将 79.1− 69.0 =

20.0 20.0

0.505 作为 T=73.8℃时的冷却速率;⋯⋯,可得到下表:

自动上坡 99 - 图51

作出ln ∆T − ln(T − T )图(如图),得到一条直线,说明前面的假设是

∆t 0

正确的。在直线上取三点 P1(3.82,−1.10),P2(4.20,−0.635)和 P3

(3.98,−0.900),算出图线的斜率 k 和截距 b。

k = y 2 − y1

x 2 − x1

= −0.635 − (−1.10) = 1.22, 4.20 − 3.82

b=y−a×x3=−0.900−1.22×(3.98)=−5.76。所以 n=1.22, E=mce−5.76=0.0032mc,即冷却规律为

ΔQ/Δt=0.0032mc(T−T0)1.22。

当然也可以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的结果是 k=1.24, b=−5.83,r=0.9996。相关系数 r 大于线性关系显著的标准 0.874,说明

ln ∆T 和ln(T − T )成线性关系,也就说明∆Q / ∆t = E(T − T ) n

∆t 0 0

假设是正确的。

方法二

原理 让一个物体散热,同时又给它加热,使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给它加热的功率就是这个物体单位时间内散失的热量。如果是用电给物体加热,便可以认为

UI=E(T−T0)n。

式中的 U 和 I 分别是电压和电流。(详见方法一的原理部分)。改变温度差(T−T0)的值,测量出相应的 U、I 值,便可以用与方法一相同的步骤求出 E 和 n 的值。

器材 电量热器,温度计,安培计,伏特计,滑动变阻器,直流低压电源,电键,秒表等。

自动上坡 99 - 图52操作

  1. 如图所示连接器材。将电量热器的内筒取出,内装适量的水。电热丝和温度计浸没在水中,不要碰到筒底,也不能互相接触。

  2. 接通电键,用电热丝给水加热。等水温比室温 T0 高 5℃时,适当地调节变阻器 R,使水温维持在(T0+5)℃,记下此时的 U 和 I 值。

  3. 调节滑动变阻器,增大 U 和 I,使水温上升。等水温比 T0 高 10

℃时,用同样的方法使水温维持在(T0+10)℃,再记下此时的 U 和 I 值。如此重复,每次水温都增加 5℃,至少测量 7 个不同的温度点。

  1. 以横坐标表示 ln(T−T0),纵坐标表示 ln(U·I),作出 ln

(U·I)−ln(T−T0)图,得到一条直线。

  1. 用图解法求出图线的斜率 k 和截距 b,n=k,E=eb,即得出冷却规律。

注意

  1. 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加热时要经常搅拌,不断观察温度计。

  2. 在每一个温度点上,水温至少要稳定三分钟,才能记下 U 和 I 的值。

气体对流

方法一

器材 长玻璃圆筒(或煤油灯罩),蜡烛头,卡片纸板,蚊香,玻璃圆盘,清水等。

操作

  1. 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玻璃圆盘中,并往盘内注入少量清水。

  2. 在长玻璃圆筒的中间插入一卡片纸板(不插到底),把圆筒上端分隔成两部分。然后用玻璃圆筒罩在蜡烛上,且使蜡烛稍偏于卡片纸一侧。将点燃的蚊香置于圆筒另一侧上端,就会看到烟雾沿纸板一侧下降,由另一侧上升,形成对流现象(如图)。

  3. 抽去纸板,筒内上述对流过程遭到破坏,蜡烛很快熄灭。说明

    圆盘底部注入少量水主要是为了防止漏气。

方法二

器材 自制空气对流箱,蜡烛,蚊香,火柴等。空气对流箱的制作方法

如图所示:1 为玻璃或玻璃纸,2 为灯罩,3 为蚊香,4 为箱体,可用木板、铁皮或纸盒做成。

操作

  1. 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箱子中,正对某一个小孔的下方,关紧玻璃门。

  2. 将点燃的两支蚊香分别放在玻璃罩的上方,从烟雾的飘移方向,可明显地显示出空气的对流情况(如图)。

注意 对流箱制成后,除上面两个孔外,其余地方尽量密封,可用油灰,橡皮泥等填满缝隙。

方法三

器材 铝箔,蜡烛,铅丝(头部磨成弹头形,离头部 3cm 处弯成直角, 作支轴)。

操作

  1. 把圆形铝箔面 6 等分,沿半径剪开 2.5cm,每片扭转一个角度, 成六个叶片的风轮。

  2. 圆心处用弹头形的物体压成一个小小的凹面,然后将弯成直角的铅丝顶在凹面中心处。

  3. 在它下方点燃蜡烛,叶轮就会转动,如图所示。

方法四

目的 观察并比较在有对流与无对流时空气中的散热现象,从而证明空气的主要传热方式是对流。

器材 小试管,温度计,软木塞,大试管,橡皮泥等。操作

  1. 在两个小试管中注入等量的温度为 50℃的热水,然后用两个插有温度计的软木塞将两个小试管口塞紧。

  2. 将一个安装好的小试管插入大试管,并用橡皮泥将小试管固定好,使大试管成为这个小试管的封闭外套(如图)。

自动上坡 99 - 图53

  1. 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两温度计的读数。结果发现有封闭外套的小试管水温下降得很慢,另一试管水温下降得快,说明空气主要靠对流传导热量。

液体对流

方法一

器材 大烧瓶,铁支架,酒精灯,石蜡,高锰酸钾(KMnO4)晶粒, 白纸屏等。

操作

  1. 把少许切成碎片状的石蜡和玻璃屑置入圆底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待瓶中蜡片熔化后再将晶粒状高锰酸钾投入。使蜡凝固,并把高锰酸钾颗粒包裹在烧瓶底部。

  2. 往烧瓶中注入冷水。这时,水不会被高锰酸钾染红。

  3. 用小火焰加热烧瓶底部,随着蜡层的熔化,清水逐渐被高锰酸钾染红并显示出冷热水的对流现象。

说明 水的对流实验,传统的作法是直接往水中投入高锰酸钾晶粒, 但这会使高锰酸钾晶粒在下沉过程中,就已溶解并把清水染成紫红色。以致对瓶底加热时不易看清冷热水对流的情况。本实验采取用蜡包裹的方式控制高锰酸钾晶粒溶解、扩散的时机,有助于消除以上弊端(加入玻璃屑是防止蜡层熔化后上浮。)

建议 为控制高锰酸钾晶粒溶解、扩散的时间,也可采用以下方式:

  1. 将高锰酸钾晶粒(线度约 3—4mm)一粒一粒投入蜡烛火焰下的“凹坑”中,使其表面浸上一层薄蜡后,立即用细棒拨出,冷却后即成为一涂有蜡层的高锰酸钾晶粒(注意:蜡层不能过厚,否则不能沉入水底)。演示时只需将涂蜡的高锰酸钾晶粒置入烧瓶底部即可。

  2. 取一长约 30cm 的细玻璃管(外径约 7mm,和胶头滴管外径相

当),上端套上胶头滴管的橡皮套。用上述改制后的滴管吸几滴浓高锰酸钾溶液(或红墨水),演示时,只需将其插入盛有清水的烧瓶底部, 按动橡皮套使高锰酸钾溶液排出。

  1. 在烧瓶内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使其下端触及烧瓶底。演示时,从上端管口加入高锰酸钾晶粒,当晶粒从玻璃管内落到瓶底后,再用手指按住玻璃管上端管口,取出玻璃管。

方法二

器材 大烧瓶,铁支架,酒精灯,塑料小颗粒,清水,酒精等。操作

  1. 按方法一的图装置仪器。

  2. 在烧瓶内注入水和酒精的混合液,并放入适量的塑料小颗粒。调节水和酒精的混合比,使混合液的密度跟塑料粒子相近,即让塑料小颗粒悬浮在混合液中。

  3. 对瓶底加热,塑料粒子的运动就可清楚且长时间的显示出对流的整个过程。

方法三

器材 带胶塞的广口瓶,长约 10cm 的玻璃管 2 根,冷水、热水、红墨水等。

操作

  1. 先用打孔机把胶塞各打两个孔,插入玻璃管如图(a)安装。

  2. 在两只瓶内分别注满热水和冷水,在热水(或冷水)中滴入红墨水。然后按图(b)把两瓶装在一起,注意将胶塞塞紧,使它不得漏水漏气。

  3. 当然水在上,冷水在下时,不会发生对流。演示时,将两只瓶位置对调,使热水在下,冷水在上。稍许,便能看到带色热水沿较高玻璃管上升,不带色的冷水沿较低玻璃管下降,发生了对流。

说明 演示时,也可将两只玻璃瓶中都装冷水,并将其中一个瓶中的水染成红色。按上述方法装配。静置数分钟后,未见有对流现象发生, 然后将下面盛红色水的瓶子浸没在热水中,不久便能观察到对流现象。

热辐射

热的辐射实质上是能的辐射,它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散的。物体一方面以辐射的形式向外放出能量;一方面又吸收其他物体的辐射而获得能量。同一物体的辐射本领跟吸收辐射本领是相同的,即良好的辐射体一定也是良好的吸收体。

以下方法一至五着重介绍演示物体表面吸收热辐射的本领与颜色的关系,方法六则直接显示黑色表面物体的辐射本领比其他颜色强。

方法一

目的 研究物体表面吸收热辐射的本领与颜色的关系

器材 白炽灯(220V、100W),方座支架,黑漆,白漆,凡士林,火柴等。

操作

  1. 取一只 100W 左右的白炽灯,分别用黑漆和白漆在其玻璃泡外壁相对的位置上涂上伍分硬币那么大的两块圆。在每块漆面的中央用凡士林粘住一根火柴,使火柴呈水平状态(如图)

  2. 接通电源,经几秒钟时间,粘在黑漆上的火柴梗就下垂,滑落下来。而粘在白漆上的火柴,仍然不动,说明黑色表面的物体对热辐射的吸收本领比白色表面的强。

方法二

目的 同方法一器材 如图。

操作

  1. 把两只 150mL 的烧瓶如图固定,并将温度计插入其中,露出需读数的刻度部分。

  2. 将红外线灯面对两只烧瓶,放在中间位置,与两瓶距离约 15cm。

  3. 接通红外线灯的电源。每隔 1 分钟,比较并记录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

实例 (室温 5℃)

时间(分钟)

升高的温度(℃)

白 瓶

黑 瓶

1

1

3

2

2.5

9

3

4

13

4

5

18

方法三

目的 演示黑色表面的物体比白色表面的物体吸收热辐射的本领强。

器材 烧瓶,烧杯,铁架台,100W 白炽灯,玻璃管,橡皮塞等。

操作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接通电源,白炽灯发光,通过对称的两个烧杯中冒出气泡的快慢,可说明物体表面颜色不同,吸收热辐射的本领也不同。

注意

  1. 黑色与白色烧瓶离灯泡的距离要相等。

  2. 两烧杯内水的多少大致相等,玻璃细管插入烧杯内的深度也要相同。

  3. 玻璃细管通过橡皮塞插入烧瓶要密封,不能漏气。

方法四

器材 圆底烧瓶(100mL)2 只,三通玻璃管,白炽灯(500W),U 形管,夹子等。

操作

  1. 将圆底烧瓶分别涂成黑色和白色,并按图(a)所示把有关器件组装起来,U 形管内装的是染色水。

  2. 松开三通玻璃管上的夹子,使 U 形管内红色液面相平,然后夹紧橡皮管。

  3. 接通电路,白炽灯发光,可看到 U 形管内液面一端上升,一端下降。

注意

  1. 灯泡到两个圆底烧瓶的距离要相等。

  2. 整个装置要密不漏气。

方法五

器材 白色薄纸,会聚透镜,墨汁等。操作

用墨将白纸的一部分涂黑、晾干。用凸透镜(或凹面镜)将太阳光聚焦。先使聚焦点落在纸面的涂黑部分,片刻之间,该处就冒起黑烟。而将聚焦点移至薄纸的白色部分,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使该处烧焦、着火。这表明,黑色表面吸热本领强。

方法六

目的 演示黑色表面的辐射本领比其他颜色表面强。

器材 250mL 三角烧瓶,细玻璃管,25W 白炽灯,500mL 平底烧瓶橡皮塞,白纸屏等。

操作

  1. 用三角烧瓶、细玻璃管(管中注入一小段红色水柱),画有横线的白屏等按图所示组装成两个空气温度计 A 和 B。调节橡皮塞松紧,使玻管中水柱处于同一高度。

  2. 用烟将平底烧瓶 C 的右半面熏黑,左半面面涂成白色(亦可不涂色)。往烧瓶 C 中注满沸水,置于 A、B 连线的中点,使它黑、白两面分别对着 B 和 A。可看到瓶右侧(熏黑的一侧)温度计 B 中水柱上升得快。

说明

  1. 本实验用盛有热水的烧瓶作为热辐射源,旨在说明热辐射不一定以可见光形式进行,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热辐射不是以可见光的形式进行的。当然,用 25W 白炽灯(半面熏成黑色)作热源亦能达到满意效果。

  2. 如烧瓶 C 不涂色,而将 A 和 B 分别涂成黑色和白色,则可演示物体吸收热辐射本领与颜色的关系。

物质的比热

方法一

器材 锥形烧瓶(50mL),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托盘天平,水,煤油,自制聚笨乙烯泡沫塑料瓶塞。

操作

  1. 按图所示,调配好两套装置。先在两锥形烧瓶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少量的水后,将插有温度计的泡沫塑料瓶塞塞好锥形瓶口,并调节好温度计高低。

  2. 用两只相同的酒精灯(灯芯和所加酒精多少都要尽可能相同) 分别对两只锥形瓶加热 3—4 分钟,观察温升情况。如加热过程中,两温度计升温基本相同,即证明两套装置供热基本相同;若温升差别较大, 则应作调整,在使酒精灯火焰尽量一致的情况下,可稍调节火焰与烧瓶之间的距离,使两者温升基本相同。

  3. 倒掉锥形烧瓶内已加过热的水,再分别注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按图所示同时对它们分别加热。

  4. 从开始加热时计时,每间隔 1 分钟记录一次 2 支温度计的读数,填入自行设计的表格中。

  5.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相等的时间内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煤油升高的温度大约是水的 2 倍。这表明,水的比热大

约是煤油比热的 2 倍。注意

  1. 本实验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演示,关键在于要使水和煤油能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一般要求所选用的两套仪器尽可能相同(如烧瓶的大小和质量,酒精灯及其灯焰的大小,石棉网的大小、质量和厚度等)。演示时,要先在远处点燃酒精灯。然后同时放在两只烧瓶下去加热。

  2. 实验的末温不宜过高。否则,由于散热损失,影响实验结果。

方法二

器材 电炉(220V、300W),石棉网,铁架台,质量相等的烧杯(100mL),温度计,煤油和水等。

操作

  1. 按图所示把有关器材组装好,两只烧杯中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等煤油和水的温度都与室温相同时,记录温度计读数。

  2. 接通电源,用电炉给煤油和水同时加热。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注意末温不要比室温高出太多。

  3. 比较两支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可发现:经过相同的时间,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不同,煤油温度的升高值大约是水的 2 倍。这表明, 煤油和水的比热不同。

注意

  1. 两支温度计实验前应进行校准。

  2. 石棉网上的铁丝不要碰到电炉丝,以免发生短路及触电事故。说明

  1. 本实验未采用 2 只酒精灯分别对煤油和水加热的传统方法,主要是为更好地保证对煤油和水同等均匀加热的条件。

  2. 对煤油和水加热,不宜采用水浴法。

方法三

器材 如图操作

  1. 在两只 200mL 的烧杯中分别放 100g 水和 100g 黄砂,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插入水和黄砂中(如图)。

  2. 将红外线灯放在与水、黄砂等距离处,从上向下照射 3 到 5 分钟,即可从温度计上观察到明显的温差,说明水和黄砂的比热不同。

说明 只用一个热源,可避免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时火力不同的缺陷。此实验还可模拟太阳照射,说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温差明显的原因。

实例 环境气温为 8℃,红外线灯距离水和黄砂约 9cm。

时间(分钟)

升高的温度(℃)

黄 砂

2

1

0

4

5

1

6

12

3

8

17

5

方法四

器材 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铅块(可各取 70g),自制气体温度计 2 支, 烧杯,酒精灯,天平等。

气体温度计的制作方法

取两根相同的弯成 U 形的细玻璃管,往管内注入适量的红色水。另取两只薄壁试管(或针剂瓶)作为测温泡。按图中所示,用乳胶管连接 U 形管和测温泡。当两只测温泡内空气温度不同时、空气体膨胀不相同, 就会通过 U 形管中红色水柱的高度差显示出来。

操作

  1. 调节两只气体温度计,使 U 形管内的液面相平。两只杯子里注有质量相同的冷水。

  2. 从沸水中取出被加热的铝块和铅块,迅速地分别投入两只烧杯中。达到热平衡后可观察到:两支空气温度计红色水柱变化不同,投入铝块烧杯内的温度计红色水柱变化显著(高度差大)。这表明铝和铅具有不同的比热。

说明

  1. 本实验选用的气体温度计,具有灵敏度高,可见度大等特点, 不足之处是不能作定量测量。

  2. 本实验选用铝块和铅块,是因为两者的比热值相差较大,铝的比热大约是铅的 7 倍。

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 量热器(装有电热丝的)、温度计,万用表,低压电源,导线, 水等。

操作

  1. 如图所示,取两只相同的、带电热丝的量热器(电热丝电阻要相同),把它们串联后接在低压电源上。

  2. 量取质量为 mA 的水装入量热器 A 中,量取质量为 mB 的水装入量热器 B 中,且使 mB=2mA,水温可稍低于室温。

  3. 测出水的初温 t0A、t0B 后接通电源,两电热丝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相同的热量,这热量绝大部分被水吸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4. 根据实验数据,研究物体(水)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之间的关系。先研究质量一定时吸热多少与温度的关系,再研究温度升高量相同时,吸热多少与质量的关系。

注意

  1. 两支温度计实验前要经过校对,选取规格和校对值尽量接近的;温度计的测温泡应位于水的中部,不要太接近电热丝。

  2. 为了减少系统与外界热交换给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应选取水的初温低于室温,末温高于室温,且使其差值相当,末温也不要比室温高出太多,否则会加大误差;另外,适当缩短加热时间,也可使内外交换热量减少。

  3. 为了减少量热器本身吸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应选用热容量小的内筒外,还应适当增大水的质量 mA 和 mB,使量热器所吸的热量和水所吸热量之比尽量小些。

实例 电热丝电阻均为 2.0Ω,环境温度 19.0℃。由下页记录数据可看出:

  1. 同一量热器中,每经过相等的时间间隔,升高的温度大致相等。表明一定质量的某种物体吸收的热量 Q 与它升高的温度Δt 成正比,即 Q

∝Δt。

  1. 要使两只量热器中升高相同的温度,量热器 B 所用时间约是 A 的 2 倍,这表明物体吸收的热量 Q 与它的质量 m 成正比,即 Q∝m。

  2. 采用多变量复合的方法可以得到 Q∝m·Δt 的结论(具体方法见实验 63 的按语)。

量热器A mA=75g

量热器B mB=150g

次数

通电时间

(分)

初温t0A

(℃)

末温tA

(℃)

Δ tA

(℃)

初温t0B

(℃)

末温tB

(℃)

Δ tB

(℃)

1

3.0

19.4

21.5

1.9

17.3

18.3

1.0

2

3.0

21.5

23.5

2.0

18.3

19.4

1.1

3

3.0

23.5

25.5

1.9

19.4

20.4

1.0

验证热平衡方程

器材 烧杯(450mL),量筒(200mL),温度计,搅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热水,冷水等。

操作

  1. 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烧杯加工一个绝热外套和杯盖,杯盖上应留有温度计和搅捧插孔(如图所示)。

  2. 测得实验时的环境温度 t0。

  3. 量取质量为 m1,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冷水注入有绝热外套的烧杯中;量取质量为 m2 的热水(60—80℃)置于量筒中。

  4. 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上述冷、热水的温度 t1 和 t2,然后立即把热水倒入冷水中,搅动后测出水升到的最高温度 t,这就是混合后的共同温度。

  5. 分别计算冷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 水m1(t−t1)热水放出的热量 Q

=C 水m2(t2−t),如果在误差范围内 Q 吸≈Q 放,即可验证热平衡方程。

注意

  1. 实验前应对温度计读数进行校验,选取读数尽量一致的两支温度计完成上述测量。

  2. 为了减小系统与外界热交换给实验结果带来的误差,应根据环境温度 t0(实验过程可以认为 t0 不变),适当选取冷水与热水的初温度及用量(详见实例),使冷热水混合后的温度 t 与环境温度 t0 相近。

实例 环境温度 t0=14.5℃,实验数据见下页列表。

实验数据,未计烧杯本身所吸收的热量以及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结果尚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认为热平衡方程得到验证。

分析 估算 Q 吸和 Q 放的误差,可以给出验证成功的标准。

EQ 吸=Em1+E(t−t1), EQ 放=Em2+E(t2−t)。

自动上坡 99 - 图54

设Δm=1g,Δt=0.2℃,质量和温度都采用实例中第一行的数据,则

EQ吸

= ∆m +

m1

2∆t t − t1

= 1

150

+ 0.4

22 − 9

= 3.8%,

EQ放

= ∆m +

m2

2∆t

t 2 − t

= 1 +

50

0.4

62 − 22

= 3%

实验结果如果能满足

Q <EQ吸 + EQ放,

即可认为验证成功。实例中三次验证都是成功的。

测定物质的比热

本实验介绍了四种各有特色的方法。方法一根据误差理论给出了评价学生实验结果的标准;方法二利用外推的方法“实现”了热交换无限快的理想状况;方法三对系统散热进行了必要的修正;方法四利用“比较法”消除了大部分系统误差。

方法一

器材 量热器,金属圆柱体,温度计,学生天平,砝码,烧杯,酒精灯,支架等。

操作

  1. 用细线拴住金属圆柱体,悬挂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水沸腾,用温度计测出沸水的温度 t2。

  2. 用学生天平称出量热器内筒与搅拌器的质量 m0。在量热器内筒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水(使水温略低于室温),称出水的质量 m1 和测出水的温度 t1。

  3. 将圆柱体从沸水中提出,迅速抖落其表面的水后,放入量热器内筒,盖好量热器上盖,用搅拌器搅拌。当水温上升到最高时,记下温度数 t。

  4. 在学生天平上称出金属圆柱体的质量 m2。

  5. 根据热平衡方程

(m0c0+m1c1)(t−t1)=m2c2(t2−t)。

计算出待测金属的比热

c2=(m0c0+m1c1)(t−t1)/[m2(t2−t)],

式中 c2、c1、c0 分别表示待测金属、水、量热器内筒的材料的比热。注意

  1. 水的初温和混合后的水温要尽量测量得准确。

  2. 所选金属块的质量和水的质量要适当,金属块太小,水太多使混合后温度升高太少;金属块太大,水太少使水和金属块热交换不彻底, 都会引起较大的实验误差。怎样选择这两者的质量尽量靠近实验的最佳条件,可参看基础篇第 25 页例 1。

分析

因 为 c=(m0c0+m1c1)(t−t1)/[m2(t2−t)], 所以 Ec=E(m0c0+m1c1)+E(t−t1)+Em2+E(t2−t)。

其中 m0、m1、m2 都是用天平测量的,误差较小,c0、c1 是用的公认值,误差也忽略,所以

Ec = E(t−t1) + E(t 2 −t)

= 2∆t t − t 1

  • 2∆t 。

t 2 − t

按照学生实验的一般情况,设 t−t1=10℃,t2−t=70℃,2Δt=1℃,则

EC = 10 + 70

= 12%。

如果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散热等因素,误差可能还要更大一些,因此学生测量的实验结果与公认值比较,误差在 20%之内的都可算是成功的。例如,铝在 100℃时的比热的公认值是 0.22Cal/(g·℃),那么学生测定出来的实验结果在 0.18—0.26Cal/(g·℃)之间的都可算是成功的。

建议:

如果有条件,可使用双层加热器加热待测金属(如图)。由于是用蒸气隔绝加热,因此可保持金属干燥。用双层加热器加热的金属以颗粒状为好。

方法二

原理 方法一中采用了绝热性能较好的量热器,并且尽量缩短交换的时间,但要做到实验系统与外界完全绝热是不可能的。本方法用外推的方法,“实现”系统内部热交换无限快的理解情况。作出实验系统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图中 AB 为预测段,BC 为系统内部热交换段, CD 为续测段。在预测段由于系统温度低于室温,因此系统温度逐渐升高; 续测段由于系统温度高于室温,系统温度逐渐降低。AB、CD 线的斜率可分别代表系统升温和降温的速率。将 AB 线向前延长 CD 线向后延长再作垂直于 t 轴的直线 EF,使它们与实测曲线包围的两块面积 BEG 和 CFG 大小相等。图线 AEFD 就是系统内部热交换得无限快时的 T-t 图,T(E)和T(F)可分别作为修正后的系统的初温和末温。

器材 量热器,待测金属,天平,砝码,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

度计,秒表等。操作

  1. 用天平称出量热器内筒和搅拌器的质量 m0,待测金属块的质量m2,从手册中查出前者的比热 c0。

  2. 在内筒中加入适量的温度略低于室温的水,并测量出水的质量

m1。

用温度计测量水与内筒的温度,每隔一分钟读一次温度,以便

绘出预测段图线 AB。

  1. 将待测金属放在沸水中煮五分钟以上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t2。然后迅速将金属放入量热器内筒的水中(尽量不要将沸水带入), 立即盖上量热器的盖后,边搅拌,边观察水温。在这段热交换时间内, 每隔五分钟读取一个温度值,直至温度到最高值。

  2. 重新改为每隔一分钟读一个温度值,以便绘出续测段图线 CD。

  3. 以横轴代表时间 t,纵轴代表温度 T,作出 T−t 图。将 AB 与 DC 线延长,作出竖直线 EF,尽量使 BGE 和 CFG 面积相等(目测)。

  4. 读出 E 点和 F 点的纵坐标 TE 和 TF。根据热平衡方程

(m 0c0 + m1c1 )(t F − t E ) = m2 c 2 (t 2 − t F ),

计算出待测金属的比热

c2 = (m0 c0 + m1c1 )( t F − t E ) / [m 2 (t 2 − t F )]。

方法三

原理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待测液体的比热。如果在时间Δt 内,待测液体(质量为 m1)和量热器内筒(质量为 m0,比热为 c0) 的温度由 T1 升高到 T2,这段时间内安培表和伏特表的读数始终为 I 和 U,假设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全部被待测液体吸收,则有

U·I·∆t = (m0 c0 + m1c)(T2 − T1 ) 。

待测液体的比热

c = [UI∆t / (T2 − T1 ) − m0c 0 ] / m1。

上式假设实验系统是一个理想的绝热系统,但这种情况在实验中是不可能的。实际情况应当是

UI∆t = (m0 c0 + m1c)(T2 − T1 ) + ∆Q ①

式中ΔQ 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它的大小可由一个辅助实验来确定: 实验装置完全相同,只是将量热器内筒中的待测液体换成蒸馏水。实验操作也完全相同,而且通过控制水的质量,尽量使辅助实验中系统的初温、末温、通电时间与原实验相同。这样便可以计算出辅助实验中的ΔQ。又因为辅助实验与原实验过程基本相同,可以认为两次实验中的ΔQ 是一样的。最后用辅助实验中得到的ΔQ 去修正原实验中的热平衡方程,得出待测液体的比热。

器材 电量热器,低压直流电源,伏特表,安培表,温度计,秒表等。操作

  1. 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电键。记下温度计的读数 T1。

  2. 合上电键,同时让秒表开始计时。记下伏特表和安培表的读数U 和

    I。同时用搅拌器轻轻地搅拌液体。

  3. 等待测液体的温度升高大约 25℃左右时,打开电键,同时使秒表停止计时。仔细观察温度计,记下它到达的最高温度 T2。

  4. 用天平测出量热器内筒和搅拌器的总质量 m0 以及待测液体的质量 m1。

  5. 将待测液体换成蒸馏水,重复操作(1)、(2)、(3)、(4)。调节蒸馏水的质量,尽量使 T1、T2、Δt 与原实验相同。

  6. 将操作(5)中得到的实验数据代入①式,算出ΔQ。最后再用操作(1)、(2)、(3)、(4)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和ΔQ

    代入①式,得到待测液体的比热

c = [(UI·∆t − ∆Q) / (T2 − T1 ) − m0 c0 ] / m1。

方法四

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个量热器中装待测液体,另一个量热器中装蒸馏水,两个量热器中的电阻丝串联后接到电源上。是一个双刀双位开关,当 AB 掷向A′B′时,伏特表测量 A 量热器中电阻丝上的电压UA; 当 AB 掷向 A″B″时,伏特表测量 B 量热器中电阻丝上的电压 UB。如果电流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液体吸收,实验过程中系统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量是ΔQ,则

UA·IA·ΔtA=(c 液+m 液+cA+mA)ΔTA+ΔQA, UB·IB·ΔtB=(c 水+m 水+cB+mB)ΔTB+ΔQB。

式中 mA、mB 分别表示 A、B 两个量热器内筒(包括搅拌器)的质量,cA、cB 分别表示它们的比热。如果选用两个相同的量热器,使它们电热丝的电阻相同,就有 UA·IA·ΔtA=UB·IB·ΔtB 即

(c液·m液 + cA ·mA )·∆TA + ∆QA = (c水·m水 + c B·m B )∆TB + ∆QB 。

适当地选择待测液体和水的质量,使ΔTA 和ΔTB 基本相同,可认为ΔQA=

ΔQB,那么

(c液·m液 + cA ·mA )·∆TA = (c水·m水 + c B·m B )∆TB ,

c = (c水·m水 + cA ·mA ) ∆TA / (∆TB − cB ·mB ) 。

液 m

器材 电量热器,伏特表,低压直流电源,单刀双位电键,天平,砝码等。

操作

  1. 如图连接实验器材,记下两个温度计的初读数 TA 和 TB。

  2. 合上 K1,给两个量热器中的液体加热。加热过程中经常用伏特表通过 K2

    检查两个量热器电阻丝上的电压是否相等,经常用搅拌器轻轻搅拌,使液体温度均匀。

  3. 等液体的温度升高大约 25℃时,断开 K1,仔细观察温度计,

记下它们的最高读数TA′ 和TB′ 。计算ΔTA = TA′ - TA ,ΔTB = TB′ - TB

用天平测出 mA、mB、m 液、m 水,便可以算出 c 液。注意

  1. 实验过程中 T′A 和 T′B 不能相差太多(不应大于 3℃),才

能保证ΔQA=ΔQB。如果|T′A−T′B|>3℃,要调整 m 水和 m 液后重新进行实验。

  1. 温度计不能太靠近电热丝。搅拌器、电热丝、量热器内筒之间

不能短路。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46

分子是非常小的,直接测量它的大小很困难。用油膜法可巧妙地估测分子的大小,其特点是:(1)利用油酸分子的特性使它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层的油膜;(2)用液滴和释的方法控制油膜的大小(0.01ml 的纯油酸在水面上所形成单分子油膜的面积可达 7—8m2);(3)用漂浮的粉粒来显示油膜的边界线。

原理 油酸分子(C17H33COOH)可看作由两部分:一部分是 COOH,它对水有很强的亲合力;另一部分是 C17H33,对水没有亲合力。一滴油酸滴在水面上,它会在水面上形成一层薄膜。由于油酸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直立在水面上(图 a),所以可以称为单分子层。只顺测出该油膜的厚度, 即为一个油酸分子的长度。油酸滴入水面后其体积 V 保持不变,因此油膜厚度 D=V/S,式中 S 为水面上油膜的面积。

器材 浅盘(4550cm2 矩形盘),平板玻璃(面积略大于浅盘),油酸酒精溶液,量筒(10ml、100ml 各 1 只),移液称(1ml)3 支,水彩笔,坐标纸,铅笔,痱子粉等。

油酸酒精溶液的配制方法

用 2ml 注射器准确抽取 1.5ml 油酸,将其中 1.0ml 油酸注入 100ml 量筒中,加无水酒精至 40ml 刻度线,充分搅匀后取另一支 2ml 注射器抽取这种溶液 1.5ml,再将其中 1.0ml 与 49ml 无水酒精充分混合,即得体积比为 1∶200 的油酸酒精溶液。

操作

  1. 测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用注射器抽取 1ml 油酸酒精溶液,缓慢推动活塞使溶液一滴一滴滴下,数出 1ml 溶液共有多少滴, 从而可算出一滴溶液中所含油酸的体积(V)。

  2. 测定油膜的面积。往浅盘内注入清水,水深 1—2cm。通过纱网把痱子粉薄而均匀地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在浅盘中央、水面上方约 1cm 高处,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油酸在水面上散开后,形成大约是圆形的油膜(图 b)。将平板玻璃盖在浅盘上,在玻璃上摹绘出油膜轮廓形状。再把玻璃覆盖在坐标纸上,数出油膜所占格数并算出油膜面积(S)。

  3. 由 D=V/S 计算出油膜的厚度,即为待估测的油酸分子的长度。

实例

油酸酒精溶液(纯油酸对溶液的体积比为 1∶200)1ml 可滴 228 滴,

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所含纯油酸体积V =

1 ×

200

1

228

= 2.19×10−5 (cm3)。

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形成的油膜面积 S=136(cm2)。则一个油膜分子长度(即油膜层厚度)D=V/S=2.19×10-5/136=1.61×10-7(cm)。

油酸分子长度的公认值为 1.12×10-7cm,实验结果符合数量级要求。

注意

  1. 配制油酸酒精溶液的器皿必须保持清洁。由于油酸不溶于水,清洗器皿,可先用去污粉洗涤,再用酒精棉花擦洗。

  2. 汲取油酸、酒精及其溶液的移液管必须分别专用,最好各用标签区别。切勿混用。否则,误差会增大。

  3. 测量油酸的体积、油膜的面积要耐心、细致,可多次实验后取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说明

由于测量 V 和 S 的数值都不精确,本实验只要求所测结果的数量级相符。

分子间有空隙 147

器材 玻璃管(一端开口、长约 1m,内径 0.5—1cm),橡皮塞,橡皮筋,清水,酒精(染成红色)等。

操作

  1. 往玻璃管内注入清水(近半),再沿管壁缓缓注入酒精,使酒精液面距管口约 5cm 处。

  2. 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并用橡皮筋在管壁上标志出酒精液面的位置。

  3. 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混合,可发现混合后的液体上表面明显低于橡皮筋所标出的原液面的位置。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酒精和水混合后分子重新排列,从而使总体积减小。

注意

  1. 应选用工业酒精(或化学纯酒精),不宜选用含水较多的医和酒精。否则效果不明显。

  2. 酒精不宜灌满,应在管口处留一段约 5cm 长的空气柱。这样,在上下颠倒玻璃管时有利于水和酒精充分混合。

148 分子间的引引

方法一

目的 演示固体分子间的引力现象。器材 内聚力演示仪,锉刀,钩码等。操作

  1. 用锉刀将两铅圆柱体(即内聚力演示仪)的接触面锉平,锉时应沿一个方向,使铅块表面平整、清洁。

  2. 如图(a)示,沿锉纹方向推压铅柱,边紧压边向前推进。由于分子引力,两者会结合成一体。然后把它们竖直提起,挂在铁支架上。

  3. 在铅圆柱体下端挂钩上加一定质量的钩码,不会将两铅柱拉开。

注意

  1. 为防止钩码突然下落,可在钩码下放一砂箱。

  2. 本实验成功的是使两铅块表面有尽可能多的点相接触。为此,每次实验前都应对铅表面进行平整处理,清除油污及氧化层。

  3. 如一次对接不成功,不要急于再次推压对接。应将铅块表面上突

起处(即在用力推压后铅块表面上呈现的颜色发灰处)刮削锉平后,再进行推压对接,直至成功。

说明

  1. 演示固体分子引力作用通常用铅块,是由于铅块在受同样作用力作用时比铜、铁等金属容易变形。这样,当两块表现洁净的铅块被紧压时,能有更多的点靠近接触。

  2. 对于铅块端面作平整处理,可用锉刀锉、车刀车,也可用刀刮。为了使两铅块密合在一起,对于扁平形状的铅块,如图(b)。可以利用台虎钳紧压,也可利用人体自身重力,用脚踩压相合的两铅块,且边踩边转,实验较易成功。如是长圆柱形铅块,也可先将两铅块合在一起,然后在用力紧压的条件下,将两铅圆柱体沿相反方向转动。旋转时,应朝某一方向转动,而不能来回转动。

方法二

目的 演示液体分子间的引力现象

器材 玻璃板,演示弹簧秤,水槽,铁架台,细线,清水等。

操作

  1. 玻璃板水平地挂在弹簧秤下(图 a),观察弹簧秤读数。

  2. 将玻璃板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秤,可看到水面被提高起来弹簧秤读数明显增大(图

    b),此现象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149 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现象发现于 1827 年,但当时人们并不能正确解释它。经过

30 年的研究,才认识到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撞击悬浮微粒所引起的, 并发现静止气体中悬浮微粒也在作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证实分子运动的重要实验,通常用显微镜来观察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运动。方法一详述了有关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二简介了液体中布朗运动的投影显示法。方法三是观察悬浮在气体中颗粒的运动,因气体分子运动速度较大,所以布朗运动比较明显。

方法一

器材 显微镜,试管,载玻片,盖玻片,藤黄(或花粉,或碳素墨水),石蜡,酒精,移液管,电烙铁等。

操作

  1. 配制悬浊液:用藤黄、碳素墨水、花粉均可配制悬浊液,但浓度要适中。

    1. 藤黄 有剧毒,在中药店或国画社可买到。取 1g 藤黄先溶于 20g 左右的酒精中,然后再加入 80g 左右的蒸馏水稀释成浓度为 1%的悬浊液, 使用效果较佳。

    2. 墨水 将碳素墨水以 30—40 倍的清水稀释后,静置几小时使碳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然后用吸管汲取杯中中间部分作为检查液,既可排除上层的悬浮杂物,又可获得大小适度,颗粒较均匀的悬浊液。

    3. 花粉(或蜂粮)用镊子取下二三朵雄性黄瓜(或南瓜)花粉,放在玻璃片上,用移液管滴 4—5 滴清水,用玻璃棒稍加搅拌使花粉的细胞壁破裂,形成许多原生质微粒悬浮于水中,在强光照射下呈淡黄色的悬浊液。无花粉季节,亦可用蜂粮(蜜蜂采集的百花粉,可向蜂场购买贮备)。筛取 50mg 蜂粮加进 1000mg 蒸馏水稀释成约为 5%浓度的检查液即

可。

  1. 制作样片:用洁净的玻璃棒,取已配制好的悬浊液,滴入洗净揩干的载玻片凹坑内,用盖玻片盖好,注意勿使凹坑中残留气泡。必须采用薄的盖玻片(厚约 0.12mm 效果较好),将石蜡碎片放在盖玻片四周, 用小功率电烙铁将蜡熔化,即可将悬浊液封于载玻片凹坑中。这样处理后一般可保存一周左右。

  2. 选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选择适当的放大倍烽,对提高观察效果很重要。以不低于 500 倍,但也不超过 800 倍,一般以 600 倍左右为宜。在这样的视场下,实验时既便于观察,又便于调节(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距越短,调节愈困难,很费时间)。

  3. 调节显微镜:调节时必须先使 镜筒下降到和盖玻片接近但不接触处。然后边观察边将镜筒向上提。这时转动升降手轮必须非常缓慢, 且要密切注意显微镜里发生的变化。一旦从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片亮区开始变化时,“布朗运动”即将出现。这时转动手轮要更加缓慢,直至看到像,再用微动螺旋使像清晰。

注意

  1. 在调焦成像时,不准将镜筒向下调,以免压碎盖玻片和损伤物镜。

  2. 显微镜头,载、盖玻片等必须洁净,任何一点污染都会影响实验效果。

  3. 盖上盖玻片时,要注意不使凹坑内残留所泡,溢出多余的液体可用滤纸吸干。

  4. 若从显微镜中观察到小颗粒都向同一方向流动,是因为载物台倾斜,应将其调成水平,室温过低时,可用间接加热法预热载玻片。

  5. 显微镜的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应强弱合适,过强反而不易看清楚, 太弱则颗粒颜色灰暗。亦可采用侧向照明:用光阑板将下部光线全部挡住,用一只 45W 白炽灯在载物台旁、略高于台面处照明(这时观察到的背景是暗的,微粒的被照面是亮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好似繁星闪烁)。在调集同时,可适当移动灯泡位置与角度,直到微粒清晰可见。

方法二

器材 氦氖激光器(2mW 左右),屏幕,其余同方法一。

操作 投影装置如图所示。

  1. 将封有悬浊液的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上,按方法一调节,使在目镜中能清楚地观察微粒的布朗运动。

  2. 把显微镜筒转到水平位置并加以固定,防止翻倒。显微镜固定后,需重新检查一下,使仍能观察到清晰的布朗运动。

  3. 接通电源点燃氦氖激光器,使发出的激光束透射过载玻片射到显微镜物镜上,并使激光束跟显微镜透镜组的光轴重合。在屏上即可看到放大的布朗运动的像。

  4. 调节屏距,使像的直径约 3cm 较好。

方法三

器材 自制烟室,低倍显微镜,投影仪(幻灯机),遮光板等。烟室的制作方法

选一块直径约 1cm,焦距约 2cm 的凸透镜,(可用旧显微镜的目镜镜片),装在用塑料板或胶合板做成的长方形盒的一侧,盒的另一侧用废牙膏嘴装一烟门,盒的上下面装上透明有机玻璃片或普通玻璃片。烟室

外形如图(a)所示,它的长取决于透镜焦距,可用平行光聚集法测得透镜焦距 f,则烟室长为 2f,烟室高稍大于透镜直径,所有缝口用胶密封, 以避免室外气流使烟粒产生定向运动。

操作 观察时将香烟的烟灌入烟室,旋紧盖子后放在显微镜镜台上,用投影仪的光束射向透镜,经凸透镜将光束会聚在烟室中心,将显微镜物镜对准光束会聚点,经适当调节后就可看到强光经悬浮的烟粒散射后呈金色的粒子,在空气分子的碰撞下急速穿梭、翻滚,时隐时现, 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

注意

(1)在观察时如果调节显微镜看不到烟粒的无规则运动,这是由于烟室的高度太大,使光束会聚点处于物镜有效工作距离外的缘故。因此烟室的高度必须做得小于 2cm,用 16×10 显微镜观察,可保证实验成功。 (2)烟室灌入烟后放置镜台上须静止片刻,让内部气流稳定,观察时

可减少烟粒的定向运动。

建议

烟室如做成上下面透明的话还可用投影法显示,供更多人同时观察。

扩散现象 150

分子的运动无法直接看到,因此观察分子的扩散必须采用适当的示踪手段。方法一、二采用指示剂示踪,方法三、四采用有色的气体和液体以便于观察。方法一、二、三演示的是气体扩散现象,方法四演示的是液体扩散现象。

方法一

器材 小烧杯,玻璃缸(或钟罩),浓氨水,酚酞溶液,清水等。

操作

  1. 在一只烧杯中注入浓氨水(半杯),另一只烧杯中注满清水,并滴入酚酞溶液。

  2. 使两只烧杯靠近,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缸罩好。稍许,就可观察到盛“水”的那只烧杯内,液面逐渐呈红色。这表明,氨分子已从另一只烧杯扩散到这只烧杯。

注意 浓氨水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演示时应使室内通风良好。

方法二

器材 广口瓶(带有塑料盖),氨水,酚酞溶液,脱脂棉,细铁丝等。

操作

  1. 剪两条约 1.5cm×6cm 的滤纸用酚酞溶液浸湿后贴在广口瓶内, 一条竖贴在侧壁,一条横贴在靠瓶底处,如图所示。

  2. 把吸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球挂在塑料瓶盖下的铁丝小钩上(盖好瓶盖后,该棉球应位于广口瓶颈部)。

  3. 观察白色滤纸,可发现它的颜色自上而下逐渐变红。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又不受到外界干扰,完全是因为氨分子的不规则运动,使它们由上向下扩散,从而使酚酞变红的。

方法三

器材 广口瓶,玻璃板,碎铜屑,浓硝酸,凡士林等。

操作

  1. 在广口瓶内放入铜屑,滴几滴浓硝酸,当瓶内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时,随即用盖好瓶口。

  2. 将另一空的广口瓶(瓶内有空气)倒放在盛有红棕色气体的瓶上

(如图),瓶口相对后抽去玻璃板。

  1. 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但由于分子的不规则运动,可看到红棕色气体不断向上方装有空气的瓶中运动(同时,密度小的无色空气也向下方瓶内运动),即扩散现象。

注意 二氧化氮气体有毒,实验时为了不使其外逸,可在瓶口处涂抹一些凡士林,并使室内通风良好。演示完毕后,即将有关装置移至室外通风处。

方法四

目的 演示液体的扩散现象

器材 量筒,长颈漏斗(或注射器),硫酸铜饱和溶液,洁净的冷水等。

操作

  1. 如图(a),先在量筒内装半筒清水,稳定后,将一长颈漏斗插到量筒底部,然后通过漏斗将硫酸铜溶液倒至清水下部。利用硫酸铜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的特点,将清水抬高,并形成一清晰界面。

  2. 静置一段时间(通常需要几个小时到数天)可看到两种液体的界面逐渐模糊最后达到均匀混合。这表明水分子和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发生扩散。

注意

  1. 本实验的关键是使硫酸铜溶液和清水在开始时有一个清晰的界面。

  2. 本实验要看到界面处发生明显变化,往往需数小时以上。若用溴水代替硫酸铜则可以缩短时间。

建议 如果不用长颈漏斗,可采用如图(b)的方法获得清晰的分界面:先在量筒内注入三分二的硫酸铜溶液,液面上放一略小于量筒截面积的软木,事先在软木上系一细线,轻轻提住细线,再小心地往筒内注入清水。

151 扩散的快慢和温度有关

方法一

器材 试管,注射器(或移液管),烧杯,热水、冷水等。

操作

  1. 在两个试管中,各注入半试管清水。用吸有红墨水的注射器(注意拭净针头处残液后再吸入一点空气)分别往两试管底部注入等量的红墨水,使试管中红墨水和清水有明显的界面。注射完结后,将注射器轻轻取出,当针头达分界面处时可再吸入一些清水,以免针头从清水中取出时留下痕迹。

  2. 将其中一个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可看到该试管内的“界面”很快就模糊不清,而另一试管中的“界面”仍比较明显,如图所示。

这表明,液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液体温度高,分子运动激烈, 扩散加快。

注意 为防止试管内水的对抗,应使烧杯中热水水面高于试管中的水面。

方法二

器材 烧杯,注射器,红墨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冷水,热水等。

操作 往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热水和冷水,用吸有红墨水的注射器,先往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注入少量红墨水,再往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注入大致等量的红墨水少许,就可看到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较快。

建议 如不用注射器,也可用钢笔轻轻地将红墨水滴入水中。

非晶体的熔解和凝固 152

器材 烧杯(500ml),温度计,试管(直径约 3cm),酒精灯,铁架台, 石棉网,停表(或手表),搅棒,松香和热水等。

操作

取约 30g 松香,碾成粉末状后放入试管中,往烧杯中注入约 60

℃的热水,然后按图(a)所示安装好仪器。温度计的测温泡应插入松香内,烧杯内的水面略高于试管内松香顶面。

  1.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并用搅棒搅动松香粉末。可看到松香先变软,再由稠变稀,流动性加强,最后成为液态。在此过程中每隔二分钟记录一次松香的温度。

  2. 撤去酒精灯和烧杯,使液态松香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同样记录温度。

  3. 根据实验记录,画出松香的熔解和凝固曲线。可知松香在熔解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表明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解温度(或凝固温度)。

实例

实验数据如下页列表。时间间隔:2 分钟。

以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温度,作出温度与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

实验篇·热学

记录顺序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50.9

56.6

63.8

68.0

72.0

79.9

82.5

85.9

87.0

记录顺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温度(℃)

90.0

92.0

93.5

95.0

96.5

97.1

98.0

98.5

99.0

晶体的熔解和凝固 153

这是热学中研究物态变化的一个重要实验。由于萘的熔点准确、取材容易、价格便宜,历来作为完成这一实验的传统材料。但由于萘的导热性较差,为获得较为理想的熔解=凝固图线,一般除应采用“水浴法” 之外,还应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方法一详述了用萘粉完成这一实验的要点和具体细节;方法二采用附加“内热器”的方式对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方法三、四介绍了用海波及冰代替萘完成实验的具体做法和注意点;方法五介绍的是用投影仪扩大实验可见度。

方法一

器材 萘粉(分析纯)15g,试管夹,烧杯(500ml),清水(70℃左右), 细玻璃棒(作搅棒用),温度计(量程 100℃)2 支,铁架台,石棉铁丝网, 酒精灯,方格坐标纸,挡风屏等。

操作

  1. 将萘粉装入试管中,往烧杯内注入 70℃左右热水约 350g。让试管浸入烧杯内热水中,应使试管中的萘粉位于水面下且试管不碰到烧杯底。将一支温度计插在萘粉内,应使其测温泡全部没入萘粉内并靠近试管底部,但又不与管壁接触。将烧杯、石棉网,装好萘并插好温度计的试管等组装在铁支加上(如图 a)。另一支温度计插入烧杯水中(注意不要碰到烧杯)。

  2. 等到试管内萘的温度与烧杯中水的温度相等时,开始用酒精灯通过烧杯中的水给萘缓缓加热,同时不断用玻璃棒搅动萘粉,使萘的各部分温度均匀。适当调节火焰大小,使水与萘的温度差控制在 2—5℃之间。

  3. 当萘温达到 70℃左右后,维护水温比萘的温度度 4℃左右,每隔一分钟读一次温度计示数(先读萘温,再读水温,并保持这一顺序),同时注意观察萘的状态变化,并将萘温和状态变化情况填入表内。

  4. 当萘全部熔解完,温度达到 83℃左右时,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接着观察萘的凝固过程,并继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萘的温度及状态变化情况。当萘全部凝固、温度下降到 70℃左右时,停止观察。

  5. 取出温度计,可用乙醚或四氯化碳清除温度计及试管中的萘。也可将沾有残余萘的试管在清水中浸泡数小时后,用玻璃棒轻搅试管内壁,残余萘即成块脱落。

  6. 以横坐标表示时间,以纵坐标表示温度,作出萘的熔解-凝固图线。

注意

  1. 应取纯一些的萘。通过对分析纯萘、化学纯萘、日用樟脑丸、樟脑精块的对比实验表明:分析纯萘在熔解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水平段比较理想。

  2. 萘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能较差。在加热过程中,为使萘各部分温度均匀,萘的形状可取粉末状;玻璃搅棒宜细些、尖些,要插入萘层深部并有效搅动(这是达到萘温均匀的主要方法);萘量应适中,宜在 10—20g 之间(太多,萘层较深,不易搅拌,且实验时间延长;太少, 萘层太浅,不能保证萘熔解前后都能浸没测温泡,测不准温度)。

  3. 为使萘的温度均匀升高,使萘的熔解和凝固过程能维护较长时间,本实验宜采用“水浴法”。烧杯内水量应能使试管内的萘全部位于水面下,不宜过多;烧杯内的水温应尽可能比綦温高出一恒定律,通常以 2—5℃为宜。

  4. 在观察测定萘凝固温度时,可将盛有液态萘的试管仍浸在烧杯内热水中。实验表明,在水中慢慢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好。另外,从实验情况看,凝固点比熔点稍低些,这是由于经加热后,分子排列发生变化, 在凝固时,分子排列不能完全复原所致。

实例 数据记录表。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熔解-凝固图线见图(b)。图线左边水平段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即 79.9℃。

时间(分)

萘温(℃)

0

70.7

1

72.1

2

74.0

3

75.9

4

77.8

5

78.8

6

79.5

物态变化

固态

时间(分)

萘温(℃)

7

79.8

8

79.9

9

79.9

10

79.9

11

79.9

12

79.9

13

79.9

物态变化

熔解初

固液共存

时间(分)

萘温(℃)

14

79.9

15

80.1

16

80.5

17

81.9

18

82.8

19

83.3

20

84.2

物态变化

熔解毕

停止加热

时间(分)

萘温(℃)

21

84.3

22

83.3

23

81.8

24

80.1

25

79.3

26

79.3

27

79.3

物态变化

凝固初

丝状

时间(分)

萘温(℃)

28

79.3

29

79.3

30

79.3

31

79.3

32

79.2

33

79.0

34

78.8

物态变化

固液 共存

固态

时间(分)

萘温(℃)

35

78.6

36

78.3

37

7734

38

76.3

39

75.4

40

74.3

41

72.7

42

70.7

物态变化

方法二

原理 为使实验得到较满意的结果。本方法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改善萘内部的传热状况,用特制的金属(称作“内热器”)使萘粉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分布较均匀。二是创造较好的恒温加热环境,用图(a)装置使萘在轻度沸腾的热水辐射下熔解。

器材 自制“内热器”,烧杯盖,试管塞,400ml、200ml 烧杯各一个,Φ30mm 试管,-10℃—100℃温度计等。

“内热器”的制作方法

用金属制成形状如图(b)、(c)的金属架(或导热片框)放入试管即成。

操作

  1. 将制成的“内热器”放入试管,再向试管中装入 20g 左右的萘粉。让萘粉淹没在“内热器”中。并把温度计的水银泡小心地插入萘粉中间。

  2. 大烧杯中装入 80℃左右热水,让热水预热萘粉,注意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3. 待两支温度计温差小于 5℃时,开始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并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萘的温度。注意加热情况,不要使温升太快,一般控制在每分钟变化 1—2℃左右。
  4. 萘全部熔解并继续升温一段后让其自然冷却,每隔 0.5 分记录萘的温度,一直到其全部凝固。

实例 室温 9℃,每 0.5 分钟记录的萘温。表一:(℃)熔解

76.5

77

77.6

77.9

78.3

78.5

78.7

78.9

79

79

79

79.1

79.1

79.4

79.7

80

80.1

80.3

80.4

80.6

80.7

80.8

80.9

81

81.6

82

表二:(℃)凝固

82.9

81

79.9

79

79

79

78.4

77.3

76.8

75.5

74

71.9

69

说明 内热器的几种简易制作

  1. 取电灯花线内芯的细铜丝,团成球状,使之松松地装入试管,高度为 20—30mm 为宜。然后再向试管内装萘粉,边装边摇匀,直到铜丝完全盖住为止,此时萘粉约在 20g 左右。

  2. 用细铜丝网布剪成 2.5cm 宽、8—10cm 长(依试管内径大小而定) 的矩形铜丝布条。卷成环形铜网后置入试管内,环形铜丝网内径应比温度计玻璃泡外径略大。在试管内所装萘粉的量应以能盖没“内热器”为最低限。

加装“内热器”的优点是使萘的吸热和放热比较均匀,实验数据比较理想;在熔解过程中不需搅拌,且加速了萘的吸热和放热,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存在问题是由于自制“内热器”把萘包围起来后,影响了熔解现象的观察。

方法三

器材 用海波代替萘粉,其他器材与方法一相同。

操作 与方法一大致相同,因海波熔解后流动性较好,可不用搅拌。

实例 40g 海波,用 80℃热水加热(用酒精灯保持水温大致恒定)。

时间(分)

温度(℃)

0

35.0

0.5

42.0

1

46.8

1.5

47.0

2

48.0

3

48.0

4

48.0

5

48.0

6

48.2

7

51.2

8

53.0

说明

海波(硫代硫酸钠 Na2S2O3·5H2O)是白色半透明晶体,易潮解,溶于水和酒精,熔点为 48℃。用作本实验用的海波可从照相器材商店购买(通常用作定影剂)。

因海波熔点低,可以用热水加热,实验和清洗方便,没有萘熔解时较强的刺激性气味,故可在学生实验中用海波代替萘。

从记录看,海波熔解实验效果很好。但是,每次实验在凝固阶段

出现过冷现象。故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过冷度达 23℃(即冷却到 25℃仍不凝固),尔后突然升到 48℃,放出熔解热而凝固。采取向液态海波中撒海波晶粒,搅拌等方法虽能减少过冷度,但不能完全排除过冷现象。

方法四

目的 研究冰熔解和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情况。

器材 冰 25g,水 2—3ml,食盐 4g,烧杯(50ml),试管(10ml),温度计(最小刻度 1℃、-3℃—103℃),方座支架角匙,搅棒,计时表等。

操作

  1. 把冰砸成约 1cm3 的小块,装入烧杯内(约半杯)。

  2. 在试管中倒入 2—3ml

    水,把温度计插入水中,把试管放入烧杯内的冰块中,调节温度计高度,使温度计的水银泡被水淹没,并保持在水柱中心。

  3. 用角匙向冰上撒食盐,并用搅棒搅拌,同时每隔半分钟或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当水从室温下降到 0℃时,水开始凝固成冰,整个凝固过程,保持 0℃不变。

  4. 当全部水凝固成冰后,冰的温度迅速下降到-3℃左右。取出试管擦干管外冰水。观察熔解并记录:温度(每隔半分钟或

    1 分钟记录一次, 至试管中的水温达室温为止)。

  5. 根据记录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实验记录:(室温 10℃)

凝固

时间(分)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温度(℃) 10

6

3

0

0

0

0

0 0 0

0

-0.5

-1.5

-3

熔解

时间(分)

6.5

7.5

8.5-23.5

24.5

温度(℃)

- 3 ℃

- 1.5

0

1

注意

  1. 食盐不可撒进试管里,否则会影响水的凝固

  2. 温度计泡应完全浸没在水面下,放在水柱中心测量才准确。

说明 用冰和水做晶体熔解和凝固实验,取材容易(尤其是当今冰箱已广泛进入家庭),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且又可消除用萘作实验时所产生的污染。

方法五

器材 萘熔解器,投影仪,大型演示电表,热敏温度计,萘粉(或海波),酒精灯,三角铁架,石棉网,火柴,挂钟等。

操作

将电表的电压、电流等插板均抽去 ,将预先做好的透明塑料插板插入,将电表换档开关置于 G 档。而后与热敏温度计连接,接着按热敏温度计使用说明书中的详细说明操作,将透明塑料插板制成温度刻度盘后插入电表。

  1. 将萘熔解器套件中的试管盖取下不用,用硬纸板自制一个,并开好两个孔,一个插入搅拌器,另一个可插入热敏温度计测温元件杆(原试管盖上的孔太小,插不进)。

  2. 将电表卧放在投影仪上。

  3. 其余实验步骤与一般实验相同

  4. 上法可将温度计指针偏转情况及其指示读数一览无遗地投影在白色屏幕上,使全部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

测量冰的熔解热 154

方法一

原理 待测物体 A(本实验中是冰块)和已知比热的物体 B(本实验中是水和量热器内桶)混合,如果能使其成为一个与外界绝热的系统,则A(或 B)放出的热量全部被 B(或 A)吸收,即可算出待测系统的熔解热。

在实验中一般无法形成一个完美的绝热系统,因此要尽量设法减小系统与外界总的热交换量,方法是使实验系统在实验的前一部分时间内向外界放热 Q1,后一部分时间内从外界吸热 Q2,尽量使 Q1 和 Q2 相等而互相抵消。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在系统温度 T 与环境温度 T0 相差不大(约在 10℃—15℃之内)时,系统环境的传热速率 dQ/dt 与温差(T-T0)成正比,即

dQ/dt=K(T-T0),

∫dQ=∫KTdt-∫KT0dt。

式中系统温度 T 是时间 t 的函数,T0 是基本不变的。从上式可看出,T-t 图线包围的面积可代表传热量 Q。

器材 量热器,温度计,天平,砝码,秒表,冰块等。

操作

  1. 将量热器内筒和搅拌器干,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m1,查出它们的比热 c1。

  2. 记下室温 T0。取温度比室温高的水注入量热器内筒(约装筒高的二分之一),称出水与内筒、搅拌器的总质量 m′,算出水的质量 m2=m′

-m1,并查出水的比热 c2。

  1. 安装好量热器后,开始搅拌筒中的水,注意温度计的读数,从冰水混和物中取一块大小适当的冰(选杂质、气泡和裂缝少的),用布仔细干后投入内筒,同时记下水的初温 T1(T1 应比室温 T0 适当地高一些),在搅拌的同时每隔 10 秒钟记录一次温度值,直至温度降到最低点 T2。

  2. 以横轴代表时间 t,纵轴代表温度 T,作出 T-t 图(如图)。图中t1 为投入冰块的时刻,t2 为温度最低的时刻。曲边三角形 BFC 的面积 S1 可代表系统向外界散发的热量;曲边三角形 CDG 的面积 S2 可代表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实验中应尽量使 S1=S2。如果 S1 和 S2 相差太大,则应调整水、冰的质量和温度后重复操作(2)、(3),直到 S1 和 S2 基本相等为止。

  3. 称出内筒及其中水的总质量 m〃,算出冰的质量

    m2=m〃-m′。(6)根据公式(m1c1+m2c2)(T1-T2)=m2c1T2+m2λ算出冰的熔解热λ。注意

  1. 投冰、搅拌时不要将水溅出,取出温度计时要尽量少将水带出。

  2. 搅拌要轻、缓,以免对系统作太多的功。

分析 从λ=[(m1c1+m2c2)(T1-T2)-m2c1T2]/m2 可知道冰的熔解热λ 的相对误差

Eλ =

∆m

  • λ 1 +

∆m

  • λ +

∆T

+ · 2

λ

因为质量都是用天平称的,Δm1 和Δm2 相对来说都很小,ΔT1 和ΔT2 相等,因此上式略去第一、二项后成为

E = ( m1c1 + m2 c2 ) / m2 + (m1c1 + m2 c2 + m2 c1 ) / m2 ·∆T

λ [(m c + m c )(T − T )](−m c T )m

1 1 2 2 1 2 2 1 2 2

2 m1 c + 2c + c

m 1 2 1

= 2 ·∆T

( m1 ·c + c )(T − T ) − c T

1 2 1 2 1 2

2

从上式中可看出:适当地增大冰块的质量即减小 T2 的值,对减小 E λ是有利的;此外如能选用精度较高的温度计(如 0.1℃分度的温度计), 以减小ΔT,也能明显地减小 Eλ。

方法二

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由安培表和伏特表测量出通过电阻加热器上的电流 I 和加在它两端的电压 V,用秒表测出通电时间 t,那么在 t 秒钟内由电热转变成的热能就是

Q=V·I·t。

如果在 t 秒钟内有质量为 m 的冰块熔解成了水,系统的初温和末温都是 T℃,那么

mλ+mcT=V·I·t, λ=(VI·t-mcT)/m,

式中λ和 c 分别代表冰的熔解热和水的比热。

器材 电量热器,伏特表,安培表,低压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50 Ω、2A),温度计,天平,砝码,秒表,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用天平测出量热器内筒和其中水的总质量 m1,然后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电键)。从温度计上读出水的初温 T。

  2. 接通电键,同时使秒表开始计时。记下伏特表的读数 V 和安培表

的读数 I。边搅拌边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如果发现水温升高,就从冰水混合物中取适量的小冰块用干布擦干后投入水中,使水温基本上保持不变。

  1. 在熔冰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伏特表和安培表的读数。如果发现两个电表的读数有变化,就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个电表恢复到原来的读数(至少使它们读数的乘积保持不变)。

  2. 通电适当长的时间以后,打开电键,同时使秒表停止计时(注意: 打开电键前要尽量使水温和水的初温 T 完全一样)。

  3. 用天平称出量热器内筒和其中水的总质量 m2,熔解的冰的质量就是 m=m2-m1。

  4. 用公式λ=(V·I·t-mcT)/m 计算出冰的熔解热。

注意

  1. 要尽量使量热器内筒和水的温度和室温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减少系统和外界的热交换。

  2. 搅拌的动作不要过于激烈,以免做许多不必要的功。

  3. 因为电量热器中电阻丝的电阻是比较小的(一般为几个欧姆),所以伏特表和安培表的接法一定要照图连接,不能用安培表内接的方法。

155 熔点与压强的关系

原理 熔点与压强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T = (V1 − V2)T ∆ρ。

λ

式中λ为熔解热,T 为熔点,V1 和 V2 分别为液体和固体每千克质量所占体积,Δρ为压强变化值,Δ T 为相应的熔眯的变化值。从上式可知, 如果固体熔解成液体时体积胀大(如锡),其熔眯将随压强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固体熔解时体积缩小(如冰),其熔点将随压强的增加而降低。实验表明,压强每增加 1 大气压,冰的熔点的降低 0.0075℃(与上式计算值能吻合)。下表给出了冰的熔点和压强的关系。

压强(大气压)

1

336

615

890

1155

冰的熔点(℃)

0

- 2.5

- 5

- 7.5

- 10

器材 冰块,细钢丝,重物(约 5kg)2 个,支座等。

操作 把系有重物的细钢丝横挂在冰块中部(如图)。由于钢丝下的冰所受压强增加,熔点降低,熔化为水后使钢丝逐渐嵌入冰块。钢丝上方的水又结成冰(原因有二,其一是压强减小后熔点又升高;其二是钢丝下方的冰熔解时要吸收热量)。这样,当钢丝从上而下穿过整个冰块后, 冰块仍然是完整的一块,即“复冰现象”。

注意 本实验只限于冰以及环境温度在 0℃以下且接近0℃时才易成功。如冰及环境温度过低,虽增加压强,也很难使冰的熔点降到当时的环境温度以下,就不会发生“复冰现象”。

建议 本实验另一简易演示方法是,当环境温度合适时,取两块小冰块,相互紧压后再松开。可发现,两块冰已合为一体。

液体的蒸发 156

方法一

器材 大小相等的磨砂玻璃,火柴,棉花,滴管,酒精等。

操作

  1. 用酒精棉花在两块磨砂玻璃上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圈,练习本在其中一块磨砂玻璃上扇动,观察、比较两块磨砂玻璃上的酒精蒸发的快慢。

  2. 杉滴管在两块磨沙玻璃上滴入体积大小基本相等的酒精,然后使其中一块玻璃上的酒精表面积增大,观察、比较两块磨砂玻璃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3. 用酒精棉花在两块磨砂玻璃上同时涂上两个大小相等圆圈,其中一块靠近火焰,观察、比较两块磨砂玻璃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4. 用脱脂棉在两块磨砂玻璃上同时涂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圈,其中一个用酒精涂,另一个用水涂,观察、比较两块磨砂玻璃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归纳观察到的现象可知: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得越快。蒸发快慢还与物质性质有关。

注意 用一般玻璃做此实验,酒精在玻璃上干湿程度不明显,而用磨砂玻璃做干湿程度较明显。

操作(1)、(2)不能与操作(3)交换,因玻璃受热后温度不会很快冷却。

方法二

器材 烧瓶,小烧杯,细玻璃管,铁支架,橡皮塞,白纸屏,染红色水,纱布,酒精(或乙醚),水,扇子等。

操作

(1)按图所示,把有关器材组装成一个伽利略温度计。(2)对球形烧瓶■风,玻璃管内染色液柱高度不变。

  1. 把浸有酒精的纱布(先折叠成四层)敷在球形烧瓶顶部,红色液柱上升,表明酒精蒸发吸热;再把纱布摊开成单层敷在球形烧瓶顶部,液柱上升加快,表明酒精的蒸发面积加大,蒸发得快。

  2. 对敷有酒精纱布的烧瓶■风,液柱进一步升高。表明酒精表面周围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得越快。

  3. 用同样的纱布用水浸湿后,重复以上操作,观察和比较染色水柱变化情况。可知,蒸发得快慢还与液体本身的性质有关。在同样条件下, 酒精比水蒸发得快。

说明 本方法可见度大,适宜用作演示实验;不足之处是,不便于演示温度高低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 157

显示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的方法很多。本实验方法一用液体温度计显示,简便易行,适宜用作分组实验或边讲边实验;方法二、三用气体温度计显示,现象明显,可见度大,可用作演示实验;方法四、五则着重从蒸发致冷的效果加以显示,有利于说明致冷设备的原理,且颇具趣味性。

方法一

器材 温度计,小烧杯,酒精等。

操作 先将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观察这时温度计的示数(即室浊值);再把温度计的感温泡浸没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仍保持不变(酒精温度同室温);然后把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注意:这时温度计上沾有酒精),随着酒精的蒸发,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降低,降低的温度值可通过跟另一温度计示数相比较的方式以显示。

说明 此现象传统的演示方法是,用浸有酒精的棉花包裹在温度计感温泡上。但由于棉花上吸有的酒精量较多,会导致温度降低较缓慢。而采用温度计直接蘸取酒精的方式,既节省酒精,又能增强演示效果。

方法二

器材 温度计,小烧杯,酒精等。

操作 先将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观察这时温度计的示数(即室温

值);再把温度计的感温泡浸没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仍保持不变(酒精温度同室温);然后把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注意:这时温度计上沾有酒精),随着酒精的蒸发,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降低,降低的温度值可通过跟另一温度计示数相比较的方式加以显示。

说明 此现象传统的演示方法是,用浸有酒精的棉花包裹在温度计感温泡上。但由于棉花上吸有的酒精量较多,会导致温度降低较缓慢。而采用温度计直接蘸取酒精的方式,既节省酒精,又能增强演示效果。

方法二

器材 试管,细长玻璃管,橡皮塞,皮吹,酒精,白纸屏等。

操作

  1. 按图(a)组装成一气体温度计。当试管外壁未涂酒精时,用皮吹吹,弯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注高度基本不变化。

  2. 用蘸有酒精的棉花涂抹试管外壁、再用皮吹吹。由于酒精急剧蒸发吸收热量,使试管内温度下降,有色液柱下降。

说明 本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采用弯曲形玻璃管有利于防止有色液柱落入试管内,若要进一步提高测试灵敏度,可采用烧瓶(容积大于试管)附加水平方向玻璃管的方式(图 b)。

方法三

器材 圆底烧瓶,烧杯,玻璃管(长 30—40cm、内径约 5mm),橡皮塞,染色水,铁架台,乙醚(或酒精),白纸屏等。

操作

  1. 按图组装仪器。烧杯内是染色水。

  2. 将乙醚均匀涂在烧瓶的球形顶部。由于乙醚蒸发吸热,瓶内空气温度下降,体积缩小,致使染色水沿玻璃管迅速上升,并进入烧瓶内。

方法四

器材 铁架台,烧瓶(配穿孔橡皮塞),长、短 L 形玻璃管各 1 根, 泡沫塑料,薄玻璃,打气筒(或皮老虎),长、短橡皮管各 1 根,乙醚 25ml 左右。

操作

  1. 按图装置好实验仪器,烧瓶内注乙醚,进气管插入乙醚,出气管接上长橡皮管直通室外,瓶底和玻璃片之间滴上一滴水。

  2. 用短橡皮管把打气筒和进气管接通。打气,约 2 分钟,由于蒸发致冷使瓶下水滴结冰。抽去泡沫塑料块,玻璃片掉下。

注意 排气橡皮管一定要通到室外,以免大量乙醚蒸气污染室内空气。

说明 打气和抽气相比,空气流速快,不污损气筒。且把空气打入乙醚内部,产生许多气泡,增大了蒸发面,所以乙醚蒸发极为迅速,以致在室温接近 30℃时仍能使水滴很快结冰。

方法五

目的 观察乙醚蒸发的致冷作用。

器材 包装用的泡沫硬塑料块,直径 60mm 左右的金属盖,乙醚,皮老虎(或扇子),水等。

操作

  1. 金属盖开口向上,放在表面平整的泡沫塑料块上(如图),金属盖与泡沫塑料块之间放少许水。

  2. 向金属盖内注入深约 2mm 的少量乙醚。

  3. 用皮老虎对乙醚液面打气(或用扇子扇),使乙醚迅速蒸发吸热, 于是金属盖下的水会凝结成水。用手把金属盖往上提起来,泡沫塑料块不掉下来。当把金属盖与泡沫塑料块分开后,可以看到它们之间有冰屑。

158 液体的沸腾

沸腾是一种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的现象。本实验从三方面演示沸腾的特点:方法一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方法二说明沸腾需要吸收热量(汽化热);方法三说明液体沸腾时的饱和汽压等于外界压强。

方法一

器材 大烧杯,细玻璃(弯成直角形),温度计,泡沫塑料制瓶盖, 净水,石棉铁丝网,铁支架,酒酒灯,碎陶瓷片,食盐等。

操作

  1. 把洁净的碎瓷片(少许)置入盛有约大半杯水的烧杯中。将用泡沫塑料加工成的杯盖紧嵌在杯口,同时插入 2 支温度计和 1 根直角形细玻璃管(应使温度计 A 的感温泡位于水面上方,温度计 B 的感温泡浸没在水中)。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 加热烧杯,当水温达沸点时,注意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同时可发现,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 B 的示数保持不变,且与温度计 A 的示数基本相同。这表明,在沸腾时,水汽化为同温度的水蒸气,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3. 往水中置入适量盐粒,加热至沸腾。可发现,温度计 B 的示数较前略有增加。这表明沸点与液体的纯净程度有关。

注意

  1. 本实验应选用较纯净的水,且水中应溶有较多的空气,沸腾现象较显著。一般可选用自然、清洁的冷水,而不宜选用冷开水。

  2. 两支温度计应事先在沸水中加以校对,只有示数相等或差值很小时才能使用。

  3. 过热液体的暴沸,严重时会引起容器爆炸。往烧杯中置入附有空气的多孔物质(例碎陶瓷片等)有助于防止“暴沸”的发生。

方法二

器材 大烧杯,温度计,铁支架,试管,石棉铁丝网,酒精灯,净水等。

操作

  1.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管和烧杯内盛的均为热水(试管内液面不宜高于试管外的液面)。

  2. 对烧杯内热水加热。当水沸腾时,用温度计先后测出试管内外的水温,两者基本相同,但试管内的水并不沸腾。

这表明,虽然试管中的水温已达到沸点,但由于得不到沸腾所需的汽化热,故不会沸腾。

建议 可用锅和碗分别代替烧杯和试管,把它们放在火炉上加热时,同样能观察到当锅内的水沸腾时,碗中的水并不沸腾。

方法三

原理 沸腾是一种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汽化的现象。温度升高,汽化现象加剧,液体内气泡中饱和汽压逐渐增高。当该饱和汽压等于外界压强时,就发生了沸腾现象。

器材 烧杯,玻璃漏斗,试管,石棉铁丝网,酒精灯,铁支架,碎陶瓷片,洁净的水等。

操作

  1. 把烧杯,倒置的漏斗和试管等一起浸没在水池的水中,再把它们从水中取出,使试管内充满水,而烧杯中只须留大半杯水,如图所示。

  2. 拭干烧杯外表的残水后用酒精灯加热。水沸腾时,气泡经汛斗上升到试管顶部,试管内水位下降,直到试管内外水面相齐。且在水沸腾过程中,试管内外水面总保持相齐。这表明,水沸腾时,试管内水面上方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3. 取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并逐渐降温。可看到,试管内水面又逐渐上升,说明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很大。

注意

  1. 烧杯内应入少许碎陶瓷片,以促进沸腾现象的发生并防止“暴沸”。

  2. 漏斗的作用是支架试管,并收集杯底的气泡使它们进入试管。水沸腾过程中,有时试管内水面会低于试管外的水面(可达 2—3cm)。这是由于水中溶有微量的空气,沸腾时逸出并会集在试管中从而使试管内气压增大的缘故。

沸点与外界气压的关系 159

沸点与外压强有关,这是由于沸腾时的饱和汽压等于外压强,而饱和汽压又随温度变化而升降。因此,沸点随着外压强的增大而升高,随着外压强的减小而降低。水的沸点和外压强关系如图(a)、图(b)所示。可知,虽然在大范围内沸点随压强变化是非线性的,但在 atm 随近区域, 沸点与压强变化却可看作是线性关系。

方法一器材

锥形烧瓶(250ml),铁架台(连夹持附件),热水,酒精灯,石棉网, 医用注射器(100ml),细橡皮管(或软塑料管),橡皮塞,短玻璃管等。

操作

  1. 用酒精灯对锥形烧瓶中的水(为了节省演示时间,可用热水)加热至沸腾。

  2. 移去酒精灯,锥形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

  3. 将接橡皮管的橡皮塞盖紧烧瓶口。用医用注射 通过橡皮管向烧瓶内抽气以降低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即可看到锥形烧瓶不的水重又烈地沸腾起来(如图)。由此说明,压强减小时,水的沸点会降低。

注意

  1. 实验不应使锥形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 有适当的变化范围。为此需选用容量较大的医用注射器。同时灌入的水也要适当多一些,使瓶中水面上方空气的体积较小。

  2. 所用橡皮管的管壁不能太薄和过软,否则抽气时管子容易发生缩瘪而影响实验效果。

  3. 橡皮管和瓶塞等连接处不能漏气。必要时可用橡皮泥或石蜡等填封。

方法二

器材烧瓶,橡皮塞,橡皮管,螺旋夹,尖嘴玻璃管,大小烧杯各一

只,铁架台(边 支持附件),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热水和染红的冷等。

操作

(1)在烧瓶内注入半瓶热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如图 a)。(2)待烧瓶内水沸腾几分钟后,将带尖嘴玻璃管的橡皮塞紧塞住烧瓶

口,(玻璃管的尖嘴段朝瓶内)等有水蒸气从橡皮管喷出后拧紧螺旋夹, 移去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将烧瓶浸没在大烧杯的冷水中,如图(b) 所示。烧瓶中热水立即重新沸腾起来。

(3)把烧瓶倒置,橡皮管放入烧杯中红色水中。松开螺旋夹,烧瓶中会有一股红色喷泉出现,如图(c)。说明瓶内气压比外界气压低。

注意

  1. 所有连接处不能漏气,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2. 对水加热后,让水沸腾的时间不能过短,等有大量水蒸气从橡皮管喷出后才能停止加热。这样,可使烧瓶内的水蒸气把空气尽量排出以延长喷泉时间。

  3. 用水浸法冷却,冷却效果更好。待水沸腾后,应立即移去烧杯,

    以免影响观察。

方法三

器材 水银气压计,手摇抽气机,方座支架,温度计,双孔橡胶塞, 具支试管,烧杯,温水,乙醚等。

操作

  1. 往具支试管内注入一些乙醚,先不将橡胶塞塞紧,把试管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观察乙醚在大气压下沸腾,并记下这时的温度,即乙醚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约为 35℃)。

  2. 取走烧杯,乙醚停止沸腾。将有关器件按图所示组装好,塞紧橡胶塞。迅速摇动抽气机,则压强计显示出试管内压强下降,当试管内气压下降到一定值后乙醚又沸腾起来。从温度计示数知沸腾温度降低了(乙醚在 44cmHg 时沸腾温度为 20℃)。

  3. 拔开具支试管与抽气机相连的橡皮管,使空气重新进入具支试管,气压增大,乙醚停止沸腾。

说明 在不同温度下乙醚、酒精的饱和汽压见下表。

单位 mmg

温度(℃) 78

乙 醚 —

酒 精 760

60

1734

350

40

921

134

35

760

20

440

44

0

185

12

- 20

66

3.3

由上表中数据可知,若不用乙醚,适当改变操作方法后,亦可用酒精演示。为便于用酒精演示,可将盛有酒精试管浸入热水中观察在大气压下沸腾并测沸点;然后将该试管浸在 40—60℃温水中抽气使试管内气压降低亦可使酒精再沸腾。

方法四

器材 平底或圆底烧瓶,500ml(或盐水瓶),橡皮塞(上有三孔), 短玻璃管,温度计,T 形玻璃管,小气球,两用气管,橡皮管,铁架台(连夹持附件),弹簧夹子,酒精灯,石棉网,热水等。

操作

  1. 向烧瓶内注入约四分之三瓶的热水,在瓶口的橡皮塞中插入玻璃管,温度计和 T 形管,把小气球扎在玻璃管上端。夹子松开,使瓶内空气与外界大气连通,用酒精灯加热至水沸腾。

  2. 移去酒精灯,待水停止沸腾后盖紧橡皮塞。用夹子夹住橡皮管, 用两用气筒向瓶外抽气。随着瓶内压强不断减小,可看到气球发生缩瘪的同时,水又沸腾起来,从温度计上也可以看出水温低于 100℃,说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就降低。

  3. 放开夹子,加热使水沸腾,不移去酒精灯,迅速用夹子夹住,利用两用气筒向瓶内打气,以增大压强。可看到气球会胀大,而水即停止沸腾。同时从温度计上可看出,水温即使到达 100℃,水仍然不沸腾。

注意

  1. 在瓶塞、小气球和橡皮管等的连接处必须密封。所用的橡皮管管壁要厚些,以免抽气时被压扁,影响继续抽气。

  2. 演示前应检查两用气筒是否漏气,实验后需对气筒内部进行干燥处理(因抽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及小水滴)。

  3. 所用烧瓶要有足够的强度,能耐一个大气压。为防止暴沸现象产生,可在烧瓶底存放少许砂粒。

  4. 演示中气不能打得太多,同时瓶塞宜用胶带或金属丝系住,且玻璃管上端应锉磨粗糙后再将气球用线扎紧,以防加压时,气球冲出、脱落。

说明 本实验设置气球,既能直观地显示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也能起到“安全阀”的作用。但在一个大气压下,气球的胀大不明显。

测定水的汽化热 160

方法一

器材 烧瓶,玻璃管,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旺热器,温度计, 天平,砝码,冷水等。

操作

  1. 按图所示装置仪器,用天平称量量热器小筒的质量 m1。

  2. 向量热器小筒内倒入占总体积 1/3 的冷水,并称出其总质量

    m2。算出冷水的质量 m3=m2-m2。

  3. 给烧瓶加热直至水沸腾,当设备预热并有大量蒸气顺利导出时, 再将量热器移至导气管口下方,迅速记下导气管口插入水内前冷水的初温 t1,并测出烧瓶内沸水的温度 t。

  4. 观察温度计 2

    的示数,当水温高于室温的度数与初温度低于室温的度数大约相等时,先把量热器等从导气管口下方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并记录量热器中水的最高终温 t2。

  5. 用天平称量量热器小筒与水的总质量 m4,算出凝结成水的水蒸气质量 m5=m4-m2。

  6. 把数据填入下表,并利用热平衡方程计算水的汽化热 L,设 c、c1

    分别为水与铝的比热容。

c1m2(t2-t1)(t2-t1)=Lm5+cm5(t-t2)

L = (c1 m1 + cm3 )(t 2 − t 1 ) − cm5 (t − t 2 )

m5

注意

  1. 实验时,使初、末温度与室温之差大致相等,是为了减小与外界热传递对实验数据的影响。

  2.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防止水蒸气中的小液滴带入量热器,这些液滴不能提供汽化热。故装置中另加入一个试管,作为“除水器”,但在连续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散热作用,还会有部分水蒸气变成小液滴,故玻璃管应尽可能用绝热材料包裹。并注意应在导气管大量排汽,且当管口不见水滴时再插入量热器水中。

  3. 由于受外界压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的沸点并非一定是 100

℃.。因此实验中须测量沸水的温度(即水蒸气的温度)

  1. 向量热器中通汽完毕后,要先将量热器移开。当导气管口离开水面后,再撤走酒精灯。否则,由于烧瓶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将量热器中的一部分水再压入导气管或除水器中,将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分析

  1. 由于水蒸气通过导气管不可避免要散失热量,总会有一些已凝结的水滴带入量热器,这些水滴已不能再提供凝结热,故测得的汽化热值往往偏小,在要求高的场合可对“质量”m 进行修正,以减少系统误差。

  2. 冷凝在量热器中水蒸气的质量不宜过小,否则,由测量而引起的相对误差会增大。

验证实例

数 物理

值 量

次 数

量热器

小筒与

冷水的

小筒与冷

水蒸气

水的汽化

小筒的质量m1(g)

冷水的总质量m2(g)

质量

m3=m2

- m1(g)

水、水蒸气的总质量 m4(g)

的质量

m5=m4

- m2(g)

初温度

t1(℃)

末温度

t2(℃)

热 L(cal/g)

1

111.76

335.38

223.62

339.27

3.89

27.4

37.3

5.3 × 102

2

111.76

339.90

228.14

343.48

3.58

27.2

36.2

5.3 × 102

3

111.76

329.10

217.34

331.20

2.10

27.5

33.0

5.3 × 102

沸水温度 t=100℃,L 的平均值为 5.3×102cal/g。

方法二

器材 自制电热汽化器,天平,直流伏特计,直流安培计,低压电源,停表等。

电热汽化器的自制方法

选用容量约为 50ml、直径约 25mm 的试管,嵌装在适当大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隔热套中;在试管橡皮塞上开 3 个孔,其中一对孔装硬铜钱, 铜线间连有电热丝,另一孔中插入直角形玻璃管,供蒸气喷出用。

操作

  1. 往电热汽化器内注入沸水,使电热丝浸入水中,再用橡皮塞塞紧管口,置于天平左端。在天平另一端加砝码,砝码加到比左端轻 1g 左右。整个装置如图所示。

  2. 接通电源、电压 U 调到 10—15V,电流 I 相应在 1—2A,不久汽化器中水沸腾,直角形玻璃管喷嘴处喷出蒸气。

  3. 由于水不断汽化,天平慢慢趋向平衡。当天平指针指向平衡位置

时刻,开始计时,然后再从天平右盘中取出一个小砝码 m 约 1—2g,使天平横梁再一次倾斜。

  1. 不断汽化的水变成蒸气喷出后,天平再一次趋向平衡,当天平指针又一次指向平衡位置时,记下该时刻Δt。

  2.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次测量。

  3. 由于电热汽化器可看作绝热系统,那么在时间内供给电炉丝的电功 W 全部转化为水汽化所需要的热量 Q。则由 W=IUΔt,Q=Lm 可得 L=IU Δt/m,从而计算出水的汽化热。

方法三

器材 铝锅,火炉,计时器,温度计,水等。

操作 在铝锅里装一些室温(θ1℃)下的水,将铝锅放在火炉上加 热。设经过时间水达到沸点θ℃,再经时间水全部汽化。测出θ1、θ2, t1、t2。已知水的比热为 c=4.2×103(J/℃),则水的汽化热 L 可由下式求得

L=c(θ2-θ1)t2/t1(J/kg)。

分析 由于水在升温和汽化(沸腾)的过程中,随着热交换物体间温差的变化,水在单位时间内吸热会减少,向周围空气放热会增多,因此水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净热量将减少。以上计算把铝锅中水每秒钟吸收的热量看作不变,故会产生较大误差。另外,水在未达到沸腾时已开始汽化(蒸发),水的质量亦随温升而逐渐减小,这些因素本实验并未考虑。故只能作为粗测汽化热的一种方法。

161 未饱和汽压与饱和汽压

方法一

器材 托里拆利演示器,水银,乙醚(或酒精),弯头移液管等。

操作

  1. 把灌满水银的细长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会下落一段。用橡皮圈标出管内水银面的位置。

  2. 把吸有乙醚的移液管弯曲尖口伸入水银槽内,使其位于玻璃管下端管口处,注入 1—2 滴乙醚。乙醚立即上升至玻璃上方并形成乙醚蒸气的未饱和汽。管内水银面下降,该落差Δh 即为未饱和汽压强值,如图。 (3)再往管内注入 1—2 滴乙醚(不能太多,多了不能形成未饱和汽),

随着乙醚全部汽化,可见管内水银面继续下降。表明未饱和汽压随着未饱和汽密度增加而增加。

  1. 使长管逐渐倾斜(倾角不宜太大,应避免管内水银面上出现乙醚液层,达到饱和),并分别比较管内水银柱高,h1,h2,h3⋯⋯,可知 h1〉h2〉h3⋯⋯。说明在温度不变时,乙醚示饱和汽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近似遵循玻-马定律)。

  2. 往长玻璃管内再注入适量的乙醚。当使长管倾斜到一定位置时, 水银面上出现薄的乙醚液层,表明乙醚蒸气已达饱和状态。测量此时的水银柱高度,比操作(1)、(2)、(3)、(4)中任何一次测量的都要小,说明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汽压大于未饱和汽压。这时,再使长管恢复到竖直位置,乙醚薄液层消失,乙醚又处于未饱和状态。反复几次,观察饱和汽与未和汽状态的变化。

  3. 当长管内乙醚处于未饱和状态时,使乙醚蒸气温度降低(可借助

蒸发致冷方式,用浸有乙醚的纱布包在长管上端),管内会出现乙醚液层;若再使其恢复原来温度,液层又会消失,又恢复到原来的未饱和状态。仔细观察此过程中水银柱的高度,可知温度较高时的未饱和汽压可以高于温度较低时的饱和汽压。

操作(5)、(6)表明,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有两种方法:减少汽的体积,或者降低汽的温度。反之,把饱和汽变成未和汽亦有两种方法: 增加汽的体积,或是增加汽的温度。

注意

  1. 水银有毒,手上若有伤口切勿触及。水银蒸气有剧毒,散落的水银要尽量收集起来,无法收集的残余,应撒上硫磺粉,待其硫化后,收集埋掉。

  2. 由于水银不透明,用注射器(或弯曲移液管)将乙醚注入长管中应注意不要把管口提到水银面外,使水银面上方混入空气。

  3. 为便于辨别乙醚液层是否出现,应将乙醚染色。附:将乙醚染色的几种方法

由于乙醚是无色液体,能见度小。为了提高能见度,可将乙醚染色

(这将有利于观察与判定乙醚蒸气是否处于饱和状态)。具体方法有: (1)将紫草根(治疗烫伤的常用中药之一,中药店有售)浸泡在乙醚

液体中,可使其呈红色。

(2)在乙醚中放入少量磺屑,可获得像磺酒一样的紫褐色液体—— “棕色磺乙醚”。实验证明:“棕色磺乙醚”同样蒸发得很快,并不影响乙醚饱和汽的实验结论。

方法二

器材 金属压强计,有侧嘴的锥形瓶,医用注射器,乙醚,橡皮管, 橡胶塞,铁支架等。

操作

按图所示组装仪器,这时瓶内空气压强约为 1 个大气压,压强计

的示数为零(金属压强计指针的起始位置),即压强计与 1 大气压强所体相连接时指针的位置往往是“0”刻度位置。应用时,压强计所测定气体压强是压强计读数加 1 大气压(准确地说,应该是压强计读数加当时的大气压强值)。

用注射器往锥形瓶内注入几滴乙醚,随着滴入的乙醚又全部汽化。金属压强计示数逐渐增大。表明乙醚的未饱和蒸气压随着未饱和汽的密度增大而增大。

(4)继续往瓶内注入乙醚,直至瓶内乙醚不能全部汽化,在瓶内确保有液态乙醚,可以看到金属压强计示数趋于某一定值(在 0℃时,约0.24atm;在 20℃时,约 0.58atm;在 35℃时,约 1atm)。再继续注入乙醚,压强计示数不再增加,此时压强计示数,即为该温度下乙醚的饱和蒸汽压。这表明,在某一温度下,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的压强。

注意

  1. 瓶口橡胶塞,各接头处应紧密连接,整个装置不能漏气。

  2. 如利

    用此装置再次进行演示时,应将瓶内的残余乙醚蒸气排除干净(或者更换一干净的瓶做实验)。否则,将影响实验测量的结果。

饱和汽压 162

方法一

目的 测量饱和汽压及演示饱和汽压与哪些因素有关。器材 托里拆利演示器 2 套,水银,乙醚,电吹风等。操作

  1. 取两根托里拆利管,A 管装满水银后倒立在水银槽中作气压计。B 管管口向上,注入水银,当水银面离管口约 1—2cm 时再注入染了色的乙醚至满。用手指封闭管口,将管 B 倒立后放入水银槽中。乙醚上升到水银面上并汽化使该管水银面下降。当该管水银面停止下降且水银面上方仍残留乙醚液层时,说明乙醚蒸气已达饱和状态。A、B 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就是要测的乙醚饱和汽压值。如图所示。

  2. 保持温度不变,使 B 管倾斜,可看到,B 管倾斜后,管内水银面上部空间减少,乙醚饱和蒸汽的体积减小,水银面上乙醚液层增厚,测量 A、B 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仍保持不变。表明饱和汽压不随饱和汽体积变化而变化。

  3. 用电吹风先对 B 管乙醚饱和汽吹热风,可看到 B 管水银面不断下降。表明饱和汽压温度升高而增大;改吹冷风,水银面会不断上升,表明饱和汽压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注意

  1. 水银有毒,手上若有伤口切勿触及。

  2. 水银及玻璃管必须洁净。多次演示时,A、B

    两管所用的水银、水银槽不宜混用或共用。因经乙醚污染的水银或器具会影响大气压的测 定,且短时间难以消除。

说明 按通常方法,是采用玻璃管向倒立在水银槽中的 B 管下端口注入乙醚,但因水银并不透明,且管口很小,这一操作有一定难度。另一方法是,在 B 管端口处套 1 段约 6cm 长的乳胶管,演示时,可用注射器扎入乳胶管向 B 管内注入乙醚。

方法二

目的 演示饱和汽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 饱和汽压演示器(可用 J2557 型气体定律演示器代替)。如图示,2 是一根竖直固定在木板上的玻璃管(直径约 4cm),上下

口用橡皮塞塞紧,1 是一根上端有进液口 5 和进液阀门 6 的长直细玻管,

直穿上下两橡皮塞,下端口通过橡胶管与长颈漏斗 7 相连。长颈漏 7 夹持在木板上,可以上下移动,木板上画有均匀刻度,圆玻管上端橡皮塞装有一进水口 3 和插入一温度计 4,下端装有一带阀门的出水管。

操作

  1. 首先打开进液阀门 6,使左右两管与大气相通,并向管内主入一定量的水银;慢慢提高右管,使两管相平的水银面升高到进液阀门 6 处, 关闭阀门 6。然后下移右管,在左管上部会形成一段真空(托里拆利真空)。此时两液面高度差 H 正好等于当地大气压汞柱高的数值。

  2. 往左管滴入适量的乙醚后,微微开启进液阀门 6,乙醚在左管水银面上方空间汽化,至左管水银面上剩有乙醚液层后关闭阀门 6,这时左管上方空间充满乙醚的饱和汽。此过程中不能有空气进入左管。若此时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为 h,则乙醚的饱和汽压 p=H-h(汞柱高)。

  3. 保持室温不变,将右管缓慢提高,可以看到饱和汽所占空间的体积变小,左管中水银面上乙醚液层变厚,但左右管水银面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在温度一定时,饱和汽压和体积的变化无关。

  4. 把右管置于适当位置,读出 t1 和左、右水银面的高度差 h1,这

时饱和汽压 p=H-h1,从进水口 3 灌入温水,使充满整个玻璃圆管 2,升降右管高度,使左管水银面上有乙醚液层,记录这时两管水银面高度差h2 和水温 t2。可得出: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使用 J2557 气体定律演示仪演示,此时可接通控温线路开关,加热圆玻管中水,测得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并绘出变化的关系曲线。可以发现,与理想气体不同,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并非线性关系,不遵循气体实验定律。

注意

  1. 为防止漏气,可在进液阀门处涂凡士林,但注意不要让凡士林堵塞进液孔。

  2. 为便于观察,可将乙醚用紫草根等染色(参见实验 161

    方法一)。(3)由于乙醚的饱和汽压较大(20℃时为 440mmHg,80℃时可达

2976mmHg),因此用乙醚完成此实验时,左边圆玻璃筒中水温应予以控制,不宜太高。

(4)本实验应力争一次成功。因水银、器壁被乙醚等污染后,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清除。再次演示会导致较大误差。

建议

如果无 J2557 型气体定律演示器等现成仪器,可用化学实验用的带活塞的酸管和另一根碱管,用一根长约 80cm 到 100cm 的医用橡皮管组成U 形管,分别固定在铁支架上完成以上演示。

方法三

目的 演示饱和汽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 小玻璃瓶,微小压强计,试管,T 形管,注射器,橡皮管, 螺旋夹及水银,酒精,水,汽油等。

操作

  1. 将有关仪器按图所示装配。螺旋夹处于旋紧状态,由于小瓶内空气压强与外界气压相等,故微小压强计两管水银面相平。

  2. 用注射器向小瓶内注入适量的酒精,随着酒精汽化,可见压强计显示出压强差,待压强计内水银面稳定后两管内液面差即为小瓶内酒精蒸气压强值。如瓶内仍有残余酒精液体,则该压强值即为表饱和汽压强。

  3. 旋开螺旋夹,酒精蒸气进入试管,压强计所示压强值(两管中液面差)会暂时减小,约经半分钟后又可恢复到原有数值(实验应保证此时小瓶内仍有残留酒精薄液)。可见,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

  4. 用热纱布加热试管,可见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5. 换用清洁的小瓶、试管,并用另一支注射器注入汽油(或水), 可见同一温度时,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不同。

注意

  1. 必须严防漏气。可在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管连接处扎紧并涂上凡士林。

  2. 微小压强计中所灌注的水银必须清洁,管壁亦应经过清洁处理, 否则会影响饱和汽压的测量结果。由于乙醚饱和蒸汽压较大(20℃时为440mmHg),超过微小压强计测量范围(400mm),故实验中不宜采用。

方法四

器材 烧杯,玻璃漏斗,试管,酒精灯,水等。

操作

如图所示,把玻璃漏斗倒放在烧杯中,浸入水中。另把一充满水

的试倒套在漏斗上,再从水中取出整个装置,使烧杯中仅留大半杯水后把水染成红色。

  1. 用酒精灯加热,水沸腾时蒸气泡经漏斗收集在试管顶端,试管中水位下降,直至与烧杯内水面相平,表明这时饱和水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2. 在水沸腾时,上下移动试管(保持管中不出水面)以改变试管内饱和汽的体积。可以看到试管内水面总是与烧杯的水面相平。这说明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

  3. 停止加热,随着水和饱和水蒸气温度逐渐下降,试管内水位会逐渐上升,说明饱和汽压随温度下降而减小。

注意 水沸腾时,由于气泡中含有微量空气带往试管顶端,这部分空气所产生的压强会使试管内水面低于烧杯内水面(有时可达 2—3cm 之多),演示时需向学生解释。

测定露点

方法一

器材 露点湿度计(兰布列希德湿度计),温度计,乙醚等。

露点湿度计的构造,如图(a)所示。一个圆柱形金属盒,其表面抛光,背面有一个管嘴用来连接打气球,上端有两孔,一孔用来插入温度计;另一孔用作排气。金属盒的正面套一个抛光的圆环形金属片,中间用塑料垫隔开,防止相互间的热传导。

操作

  1. 用软布(或呢绒)把金属盒和环形金属片的抛光面擦净,使二者具有相同的光亮程度。再往盒内注入小半盒乙醚,插上温度计(可采用-50—50℃煤油温度计), 测温泡应浸没在乙醚中,温度计的刻度要向着金属环的光亮面。

  2. 用打气球向金属盒内打气,乙醚迅速蒸发致冷,温度计示数下降。密切注视金属盒的抛光面,水汽在它上面凝结瞬间,从温度计读出该时温度 t1(由于环形

光亮面没有水汽凝结,保持光亮;金属光亮面上由于温度降低会凝结细小的露滴, 光亮度变差,二者对比观察才易于把握该瞬间),这个温度已比露点稍低。

  1. 停止打气,则金属盒因吸收周围空气热量而温度回升。当看到金属盒表面与环形金属片具有同样光亮程度时,再读出该时温度 t2 。这个温度已比露点稍高。两次温度(t1,t2)的算术平均值就是露点。

注意

  1. 实验时,人不要对着观察的光亮面呼吸,因呼出气体中水汽含量较大,容易在金属表面形成露滴而造成误差。

  2. 乙醚有麻醉作用,实验环境应保持良好通风。

  3. 应保持金属盒和环形金属片表面的光泽和洁净,实验时勿把乙醚洒在抛光面上,也不准用粗糙的脏布或湿布擦试。

说明

露点温度计是测定与计算温度的最精确的方法之一。根据实验测出的露点温度和实验时空气温度,通过查水的饱和汽压表就可求得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详见实验 167。建议

用易拉罐自制露点湿度计的方法:如图(b)所示,在易拉罐侧壁开三个小孔,A 孔插温度计,B 孔伸进胶管用以打入空气,C 为排气孔。罐底作为光亮面。另用同样材料剪成环形片,通过绝热垫圈将环形片固定在易拉罐底(光亮面)的同一平面上, 以便于观察比较。

方法二

器材 内径约 4cm 的薄壁烧杯(有表面光亮的金属杯更好),橡皮塞(10 号或 11 号),玻璃管,温度计,打气球(或充气气球),乙醚等。

操作

按图所示装置仪器,演示时在杯内装乙醚,并把杯四周擦试干净。

操作方法同方法一,记录杯侧面水汽凝结的瞬间和露滴完全消失瞬间的温度, 即可求得露点。

建议 为防止或减少乙醚蒸发的污染,可通过乳胶管把排出的乙醚蒸气导入盛有些油的瓶中(乙醚溶于柴油)。

方法三

器材 自制露点测定器,温度计,搅拌器,绒布,水,冰块等。露点测定器的制作方法

取一铝制易拉罐,侧面开口,开口旁有一小孔,用来插温度计,如图所示。罐底的光亮面作为观察面,另剪一光亮的环形铝片套在易拉罐上,并与罐底的光亮面在同一平面内。环形片和罐间用胶木垫圈隔开,防止互相间的热传导。搅拌器插在开口中。

操作

实验时,先记录下环境温度。用柔软的绒布把易拉罐底和环形片的光亮面擦试干净。往罐内注入约半盒室温的水,再往水里投入适量的碎冰块(注意不要沾污光亮面)。插上温度计,并使它的刻度向着光亮面。

搅动冰块,使水温迅速下降,同时密切注视罐底和环形片的光亮面,当罐底光亮面上刚刚出现细小的露滴时,记录下这一瞬间罐内水的温度。等冰完全熔解后水的温度开始上升,当罐底光亮面上的细小露滴完全消失时,再记录下这一瞬间的温度。两次温度的平均值就是露点。

注意

  1. 投入水中的碎冰要适量。过少时,温度尚未降到露点,冰已完全熔解,实验不能成功;过多时,温度降到露点以后回升时间太长。亦可逐渐投入碎冰块。搅拌的快慢应视温度变化的情况而定。

  2. 为及时观察露滴的出现或消失,可用手指(或棉纱)在光亮面的同一地方来回擦动。将擦过处与环形金属片表面对比,以期观察是否有露滴出现或消失。一经发现,及时记下温度计下的示数。

  3. 若环境气温低并且相对湿度很小致使露点很接近 0℃,可改用冰盐温合物放入罐中,碎冰块和食盐按质量 3:1 混合,可冷动到-10℃或更低些。

建议 如果冰块的备取有困难,可用氯化铵或硝酸铵(白色颗粒状化学肥料)替代,并准备少量浓硫酸。

由于上述化肥溶解时要吸热故有致冷作用。其中氯化铵降温速率漫,露点测量精确,适于学生实验;硝酸铵降温快,适于演示实验。使用铵盐作溶质时,若发现温度回升慢,可适当滴几滴浓硫酸(要注意浓硫酸操作规则)使温度回升加快(浓硫酸

稀释后会放出大量热量)。

乙醚的临界状态

器材 乙醚临界状态演示器,投影器,酒精灯,铁支架等。

乙醚临界状态演示器如图所示,一长方形的金属盒,它的前后壁是可开启的玻璃窗。盒内上方金属横杆上悬挂一坚固的小玻璃管,管内封有乙醚。管内乙醚的体积约占管总容积的 23%

操作

  1. 把乙醚临界状态演示器放在投影仪的聚光镜和物镜之间,使在屏上得到小玻璃管的清晰倒像。

  2. 用酒精灯对装有乙醚的小玻璃管加热。观察管内乙醚液面的变化:开始时, 管内液汽的分界面很清楚,成凹月形。随着温度升高,液态乙醚逐渐汽化,但当液面还很高时,就逐渐模糊进而消失(汽液差别逐渐减小,折射率也逐渐接近)。当达到临界温度时,管内液面消失,液态和汽态混为一体,乙醚处于临界状态(乙醚的临界温度是 193.8℃;临界压强是 35atm)。

  3. 停止加热使小玻璃管等自然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管内先出现浓厚的白雾(由透明变为不透明,出现所谓临界乳光现象),随后又回到临界温度以前情况,分界面又清晰呈现。

注意 乙醚达临界状态时,临界压强为 35atm,即盛乙醚的玻璃管壁要承受35atm 的压强。因此,实验前必须检查玻璃管,防止有裂纹而发生炸裂。同时实验过程中必须把金属盒上玻璃窗关好,要特别注意安全。

饱和汽加压液化

器材 100ml 玻璃注射器(带针头),橡皮帽,乙醚少许。操作

  1. 用注射器吸进 1-2ml 乙醚,拆下针头,排去注射器中的多余空气,用橡皮帽把注射器头部密封。

  2. 将注射器倒置后,向下拉出注射器活塞,同时摇动注射器,使乙醚散布在注射器内壁以增大蒸发面积,直至使注射器内乙醚全部汽化(因乙醚在 20℃时饱和汽压为 440mmHg,所以可知在室温下,注射器内气体压强为 0.5 个大气压)。

  3. 放手让外界大气压将活塞压入,随着注射器内气体压强增大,可观察到内壁上析出液滴。当活塞被压回原位时,汽化了的乙醚又液化为液态乙醚。

注意

(1)注射器内抽进的乙醚应少于 2ml。(2)橡皮帽必须切实将注射器密封。

说明 如用作学生分组或课外实验,可用 20ml 的注射器吸入乙醚约 0.5ml 完成上述操作。

测定空气的绝对湿度

方法一

原理 绝对湿度的原始定义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密度”,即单位体积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由于在温度一定时,气体压强与分子的密度成正比,故绝对湿度才引伸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本实验将依据原始定义测量绝对温度。

器材 U 形氯化钙干燥管 4 只(如图所示),大玻璃瓶(或代用品),量筒(1000ml)2 只,天平,螺旋夹,玻璃管,橡皮管,瓶塞,凡士林,水等。

操作

  1. 用天平称出干燥管A 和B 的总质量M1,干燥管 C 的质量m1。不必称 D,因为它是起隔离作用,防止大玻璃瓶E 中水的蒸气进入C。

  2. 把有关仪器按图所示安装,各瓶塞和接头处应密封,不能漏气。通过虹吸管S 向外吸水(未接A、B、C、D 时,应调节旋夹 K 和S 管口的高低,使水流以70-100ml/s 的速率流出)。

  3. 调节完毕后,开始把从 S 放出的水收集在量筒里(两只量筒轮流用),设所收集水的总体积为V(V 约为 20 升),则可认为流过干燥管空气的体积亦为V。

  4. 关闭旋夹K。再称 A 和 B 的总质量M2,以及 C 的质量 m2。若 m2>m1,则实

验须重做。若m2=m1,则收集到空气中的水汽质量△M=m2-m1。

  1. 计算出△M/V,即为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

注意 本实验宜选用绝对湿度较大的环境(例如夏天、有雾或较潮湿的天气)内进行。整个实验过程约需 3-4 个小时。

方法二

目的 利用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变化,估测空气中的绝对湿度。

原理 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而水蒸气产生的压强是大气压强中的一部分。本实验利用清除空气中的水蒸气后,空气压强的变化值来测定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以达到测定空气的绝对湿度的目的。

器材 玻璃板,器皿,干燥剂,玻璃钟罩,橡皮塞,一端较长的 U 形玻璃管, 粘滞性较小、密度可查的机油,凡士林,刻度板等。

操作

  1. 将机油注入两端开口的 U 形玻璃管内,机油液面距 U 形管短的一端的距离约为 10cm 左右。

  2. 将 U 形玻璃管长端穿过橡皮塞,橡皮塞和玻璃管要紧密接触,再将橡皮塞紧紧塞在玻璃罩的上开口,整个U 形玻璃管放置在玻璃钟罩内。

  3. 器皿内盛放干燥剂后,放在玻璃板上,然后迅速但轻轻地用钟罩罩住器皿, 立即将凡士林涂在钟罩底部和玻璃板接触的四周。

  4. 数分钟后,压强计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并渐趋稳定,从刻度板上读出液面高度差△h。

  5. 运用公式△P=ρg△h 计算出钟罩内空气压强的变化值,这个数值就近似地等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亦即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公式中的ρ为机油的密度。)

注意

(1)干燥剂可用浓硫酸,但用分子筛干燥剂更好,它比浓硫酸的吸湿能力强。(2)应该注意钟罩跟玻璃板、U 形管长端跟橡皮塞、橡皮塞跟钟罩之间的密封

性。

湿度计

湿度计有多种,方法一至三分别介绍了干湿泡湿度计、毛发湿度计和露点湿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三者相比,露点湿度计测量准确,但结构和操作比较复杂, 测出露点后要进行查表、计算等,使用不太方便;毛发湿度计结构简单,可以直接读数,还可和自动记录装置联合使用,但需要经常校准,测量结果不甚准确;干湿泡湿度计使用比较方便,也比较准确,所以生活中大都使用这种湿度计。方法四、五分别介绍了自制毛发湿度计和晴雨计的方法,可供学生课外制作参考。

方法一

器材 干湿泡湿度计。

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组成。左侧为干泡温度计,用来测空气的温度;右侧为湿泡温度计,它的测温泡包着棉纱,棉纱的下端浸在水中。由于水的蒸发,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总低于干泡温度计。两者的温度差叫做干湿泡温度差。两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差值愈大,表示湿泡的水蒸发得愈快。即空气愈干燥。根据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通过查湿度表等就可得出空气的相对湿度。干湿温度计之间的狭缝中,装有一可转动的圆柱体,圆柱体侧面就贴有湿度表,表的最上一圈列的是干湿泡温度差值。狭缝的边缘刻有温标。

操作

  1. 把贮有清水的干湿泡湿度计挂在空气流动处,读取两支温度计稳定后的示

数。

  1. 从湿度计中央狭缝两侧的温标中找出干泡温度值,再转动缝中的圆住体,

使缝中露出的最上一栏的值正好等于干湿泡温度差值。则在圆柱体上和干泡温度计示数值并列的数字就是当时的相对湿度。

注意

  1. 应用干湿泡湿度计时必须把它置于空气流动处,或用时把它晃动。否则, 湿泡周围容易达到饱和,就不能测出相对湿度。

  2. 有的仪器把空气湿度查算表贴在木板背面,可按表格要求查出相对湿度。(3)由于空气流速大小、水槽中水质、包扎纱布洁净情况以及温度计的测量误

差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干湿泡湿度计测量结果发生偏差。方法二

器材 毛发湿度计

毛发湿度计是利用人的头发在脱脂以后,其长度会随着空气的相对湿度而变化制成的。其构造如图所示。主要由一根(或一束)脱脂毛发、指针、重锤和拉杆组成。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时,毛发伸长;相对湿度减小时,毛发缩短。毛发的长度变化控制指针的偏转。从刻度盘上就可直接读出相对湿度。

操作

把毛发湿度计竖直挂在空气流通处,待指针稳定后读取指示值就是空气的相对湿度。

注意

  1. 毛发湿度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相对湿度 15%-90%,温度 0-60℃。使用时必须经常用其他湿度计加以校准(可通过调节拉杆的升降实现)。

  2. 使用时不要用手触及毛发,以免沾上油渍,否则影响它的吸水性能;也不要受剧烈震动,防止毛发断裂。

方法三

器材 露点湿度计,温度计。操作

  1. 利用温度计测出环境温度 t1。利用露点湿度计测出使空气里水的未饱和汽

变为饱和汽时的温度,即露点t2(具体操作请参看实验 163)。

  1. 从水的饱和汽压表查出露点(t2)时的饱和汽压,即空气在原来温度(t1)时的绝对湿度,记作p;再查出原有湿度(t1)时的饱和汽压,记作

    P,则相对湿度 B 为

B=(p/P)×100%。

方法四

器材 自制毛发湿度计。毛发湿度计的制作方法

取 40-50cm 长的头发 1 根,放在热苏打水内浸泡 1-2 小时脱脂,再用热水漂清晾干。

取一软木塞沿轴线打穿,剪一节圆珠笔芯作为轴套穿入孔内,使之与木塞紧配合,即成为一转轮。

如图所示,把脱脂毛发、转轮、缝衣针、螺母装置在木板上,脱脂毛发上端系于缝衣针上,在转轮上绕一圈后系一螺母(内径 6mm),自然下垂的螺母使毛发张紧。毛发与木板间相隔 0.7cm 左右。就制成一简易的毛发湿度计。

为了给刻度盘定标,可将毛发湿度计置入一干燥密闭容器内,在容器底部放一些干石灰,10-20 分钟后,把指针指示位置标以 0(即相对湿度为 0%);再用一盆盖着湿布的热水取代石灰,放入该容器,⋯⋯把指针指示位置标以 100,然后在 0 和100 之间沿弧线进行百等分度。最好再用一只标准的干湿泡湿度计校对一下。

操作 同方法二。方法五

目的 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制作预报天气的简单装置──晴雨计。器材 木条,木板,纸盒,食盐,棉花,竹针,铜丝等。

操作

  1. 把上列器材按图安装,杠杆的左端挂一纸盒,右端纸盒内放有浸过盐水后晒干的棉花,纸盒上有若干个小洞。右端的力臂大于左端的力臂。

  2. 当天晴对调节左端纸盒的质量和铜丝 2 的位置,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中

间的指针 6 指的标尺中央。

  1. 天气潮湿时,右端纸盒内棉花吸收空气中水分,质量增加,由于右端力臂较长,该端的力有微小的变化就能破坏杠杆的平衡。指针向左偏转。

注意 如果用久以后晴天指针并不指在标尺的中央,可以调节铜丝 2 的位置, 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凝结中心的作用

在通常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使未饱和汽变为饱和汽时,蒸气凝结为液体。这是因为一般蒸气中都含有尘埃和杂质,成为蒸气凝结的凝结中心。在一定温度下, 超过饱和蒸汽应有的密度而仍不液化或凝华的蒸气。叫做过饱和汽。过饱和汽并不稳定,如果其中有凝结中心出现,就会发生凝结,使蒸气回到饱和状态。人工降雨, 威尔逊云室都借助于凝结中心的上述作用。

目的 观察烟尘使水蒸气雾化的现象,认识凝结中心的作用。

器材 烧瓶,铁支架,石棉网,酒精灯,大号试管,玻璃管,热水,蚊香和橡

皮塞。

操作

  1. 按图所示安装好仪器,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烧瓶。

  2. 当水沸腾后,水蒸气经玻璃管排出。在临近喷口处观察不到蒸气(因为水蒸气本身是无色透明的),而在喷口右方几厘米处,当一部分水蒸气凝为细小水珠时,

    才出现白色云雾状。

  3. 将点燃的蚊香放在喷口附近,使烟雾到喷口处。这时可观察到,原来在喷口处看不见的水蒸气中出现白色云雾。这是由于烟尘作为凝结中心促使水蒸气凝结为小水珠的缘故。

建议 用冒烟的火柴等置于喷汽的高压锅(或水壶嘴)附近,也能明显地观察到烟尘使水蒸气雾化的现象。

升华和凝华

碘在三相点时,温度是 114℃,饱和汽压为 90mmHg。由于它和饱和汽压特别大, 所以容易升华。这也是常用碘来演示固体升华现象的原因。本实验各方法都采用间接加热方式实现碘的升华,其原因在于碘的熔点和沸点都较低,且熔解热也很小。传统的用火焰直接加热的方法会使碘先熔解再汽化,并非升华过程。用硫、氯化铵等演示升华现象时同样也应注意这一问题。

方法一

器材 碘升华管,烧杯,热水,白纸屏等。

碘升华管外形如图(a),在无色透明的圆筒形玻璃容器中密封有少量碘晶粒(容器内气压比外界低)。

操作

  1. 在室温下,以白色纸屏为背景仔细观察碘升华管,可看到其中有少量碘晶粒以及淡淡的呈紫红色的碘蒸气。

  2. 用热水(或太阳光等)加热碘升华管。可以发现,原来管内淡淡的紫红色碘蒸气陡然变浓,现象十分明显。自然冷却后,在管壁处亦可看到新凝华的碘屑。

建议 若无成品碘升华管,可用下法自制:取一针剂瓶(又名:安瓿,容量为5-10ml),洗净、烘干后,装入少许碘晶粒(针头大小)。用酒精灯均匀加热瓶口及另一玻璃棒,使瓶口处玻璃烧软而玻璃棒的熔液恰好滴入其中直至密合(图 b)。封口时应让瓶口朝上,并通过加热使瓶内空气尽多的逸出。

说明 碘升华管不仅可反复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而且操作方便,对环境没有污染。

方法二

器材 小烧杯,表面皿,碘颗粒,冷水,砂盘,铁架台,酒精灯,火些等。操作

  1. 如图,将碘颗粒放在烧杯里,在烧杯口盖上一只盛冷水的表面皿(其底部与烧杯口应尽可能密合)。再把烧杯放在砂盘上。

  2. 用酒精灯小火加热砂盘,可看到碘颗粒升华为紫红色的蒸气。

  3. 碘蒸气遇冷凝华。停止加热后,在室外拿下表面皿,可看到表面皿的底面附有一层碘晶体。

注意

  1. 在 1atm 下,碘的熔点是 113℃,熔解热为 15cal/g,沸点为 183℃;酒精灯

火焰温度将近 2000℃。因此,演示碘的升华,不宜用火焰直接对盛碘的器具加热的方式。以上采用“砂浴法”(或水浴法),以适当控制加热温度。

  1. 碘蒸气对人体有害。为防止碘蒸气外逸,可在烧杯口处涂凡士林密封,并使环境通风良好。

  2. 碘易潮解,对于潮解的碘可在演示前放在容器内加热,使含有的水分蒸发掉。停止加热后,将凝华在器壁上的固态碘取出装于瓶中密封备用。

方法三

器材 100ml 的移液管,酒精灯,碘颗粒,白纸屏,大烧杯,热水等。操作

  1. 取 100ml 的移液管截去两端后,装入少许碘颗粒,然后用酒精灯封口,如图所示。封口时应使管口向上,尽量使移液管内气体外逸,从而使封口后密闭容器内气压较小,有利于碘升华。

  2. 将封有少许碘粒的移液管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可观察到紫黑色的碘颗粒升华为紫红色的碘蒸气,由淡到浓充满整个玻璃容器。

  3. 自然冷却时,碘蒸气逐渐凝华在玻璃容器内壁,可看到粉末状的碘晶体。

研究气体的等温变化

方法一

器材 自制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实验器,木板,铁支架,重锤,白纸,图钉, 铅笔以及共用气压计,热水等。

玻-马定律实验器的制作方法

结构如图(a)所示,在一有毫米刻度的直尺(长 30-50cm)上固定一根一端封闭的内径(2-3mm)均匀的直玻璃管。封闭端内腔顶部对准尺的零刻度线,管内有一段被水银柱(长 80-150mm)封闭的空气柱。

操作

  1. 如图(b)所示,用铁支架固定木板,钉上白纸,用重锤检查竖直情况,并在纸上作出一条竖直方向的铅直线。

  2. 使玻-马定律实验器贴近白纸。从刻度尺上读出空气柱长度 l;用铅笔画出水银柱长度h’。

  3. 将h’投影到铅直钱上,量出水银柱的高度h,将所得l,h 的值填入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4. 使玻-马定律实验器在图示平面内按不同角度倾斜,逐次测出 l、h 的值并填入表内。

  5. 将被封闭的空气柱用热水加热后,重复(2)、(3)两步骤。

  6. 实验前后,从气压计上各读取一次大气压强值,取其平均数作为实验时的大气压强值P0。

  7. 分别计算封闭气体压强P 值、1/P 值,以及压强与体积乘积 pV 的值(由于玻璃管是均匀的,设其截面积为S,则体积为lS)。

  8. 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探索气体等温变化时应遵循的规律,归纳出玻-马定

律。

注意

  1. 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是需要用洁净的玻璃管和水银。水银面上不能附有水

层。

  1. 实验时,不要用手握着被封闭空气柱那段玻璃管,以免引起温度变化。(3)实验中不能急剧使玻璃管倾斜,翻转。动作要小心,缓慢,以免使水银飞

出或分断(玻璃管内壁被污染时亦容易使水银柱分断)。实例 大气压强P0=762mmHg

次数

玻璃管放置及其他情况

空气柱体积

V=lS(mm)3

h (mm)

空气柱压强 P=P0+h

(mmHg)

1/P (mmHg-1)

压强×体积 PV (mmHg)·(mm)3

1

开口向上,竖直

127S

81

843

1.19 × 10-3

1.07 × 105S

2

开口向下,竖直

160S

80

682

1.47 × 10-3

1.09 × 105S

3

水平放置

139S

0

762

1.31 × 10-3

1.06 × 105S

4

开口向上,倾斜

127S

78

840

1.19 × 10-3

1.07 × 105S

5

开口向下,倾斜

155S

78

684

1.46 × 10-3

1.06 × 105S

6

加热

163S

81

843

1.19 × 10-3

1.37 × 105S

以上数据表明:未加热时,“气体的体积和压强的乘积是一常量”;加热后 P

×V 值变化,可得出定律的成立条件是“在温度不变时”。

换用不同长度空气柱做实验,发现 P×V 值不同,可总结出定律另一条件:“一定质量的气体。”

根据表中数据,还可通过作(1/P)-V 图线探索P 与V 间关系。图线如图(c)所示。由于未加热前各点(1/P)-V 图线在直线上且通过原点,亦可得出等温变化时,PV=C 的结论。(图中F 点为加热后的状态,不在直线之上。)

分析

  1. 本实验的误差估算:测气柱长度误差△l=1mm,测水银柱高度误差△h=1mm; 用曲管式或槽式气压计误差小,用无液气压计误差较大,约为 400Pa,即△p0=400 Pa=3mmHg 则气柱压强误差△p=△p0+△h=4mmHg;表中气柱最短长度时空气柱体积为

V=127S,外加最小压强p=682mmHg。因pV=C,则

∆C = ∆p + ∆V = 4 + 1S = 1.4% 。

C p V 682 127S

实测时,由于温度变化,玻璃管粗细不均匀性以及管壁和水银洁净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误差比估算值略大些。

  1. 由以上分析知,适当增加空气柱长度和水银柱长度,有助于减小相对误差。建议

    往细玻璃管内灌水银时,可用一根细铁丝(不能用其他金属丝,以免产

生汞齐沾污水银)插入玻璃管,插入的深度视所要封闭的空气柱体积而定。要想水银到达那里,铁丝就插到该处,然后用注射器插入管口,灌入水银后慢慢抽出铁丝, 如发现有空气将水银柱隔断,可用铁丝慢慢把气泡引出。

验证实验 采用成品的“玻-马实验定律仪器”。大气压p0=753mmHg,h=110mm

玻管位置

气体压强 p

(mmHg)

气体体积V

V=lS(mm3)

pV 值

(mmHg · mm3)

1

竖直向上

863

124S

1.070 × 105S

2

斜向上(1)

831

129S

1.072 × 105S

3

斜向上(2)

848

126.5S

1.073 × 105S

4

斜向上(3)

808

133S

1.074 × 105S

5

竖直向下

643

167S

1.074 × 105S

6

斜向下(1)

675

159S

1.0735 × 105S

7

斜向下(2)

658

163S

1.072 × 105S

8

斜向下(3)

698

154S

1.075 × 105S

方法二

器材 气体定律实验器J2261 型,铁支架,测力计J2104 型,钩码J2106 型, 刻度尺,气压计(共用)等。

气体定律实验器由一有刻度的注射器改制成图(a)所示。刻度长 80mm,活塞直径约 14mm。活塞的框架上装有拉钩和挂钩,以便用测力计和钩码给活塞施加拉加或压力。

操作

  1.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用这个长度除它的容积就是活塞的横截面积S。记下气压计(共用)指示的大气压强p0,测得活塞和框架等的重力G。

  2. 把适量的气密剂(硅油)抹在活塞上,上下拖动活塞使活塞与器壁的间隙均匀涂上油层。再把活塞插入注射器内一部分,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小孔,封入一定质量的空气,记下空气柱的体积V0。

  3. 把注射器固定在支架上,在活塞框架两侧挂上钩码。依次改变钩码的重力Gn,读出相应空气柱体积Vn,并计算相应的空气柱压强

pn = p0

  • G + G n 。

S

  1. 取下挂在框架上的钩码,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活塞,记下测力计示数 Fn 与相应的气柱体积Vn,并计算相应的空气柱压强

pn = p0

  • G − Fn 。

S

  1. 把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求出各个压强 pn 跟相应的体积Vn 的乘积pnVn 值。比较各次 pnVn 值,总结一定质量的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可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它们都是相等的。

注意

  1. 本实验成败关键之一是保证针筒的密闭性,为此可在活塞与外筒的内壁间涂少许硅油或纯净的机油作为气密剂,在筒内外压强差小于 0.4kg/cm2 情况下,可以较好保证筒内气体质量一定。千万不能用水代替机油,否则水蒸气会破坏筒内气柱的定质量的条件。

  2. 注射器内外筒间摩擦阻力过大是影响实验成功另一重要因素。除对注射器进行挑选时要兼顾密闭性能和松紧适当外,还应注意内外筒不能互换和清除活塞上干涸的油污等。另外,夹持注射器外筒时应垫一层橡皮以增加磨擦,使夹持力不致

太大。否则外筒严重变形,活塞受磨擦阻力就要增加。

实验时注射器要保持竖直状态。用测力计施加拉加应使活塞受的力通过轴线; 施加压力时两侧砝码要对称,否则也会使磨擦阻力加大。

  1. 为保持等温变化条件,实验过程中不要用手去握住注射器筒,改变气柱体积变化过程应缓慢,以免影响密闭气体的温度。

说明

有部分的成品气体定律实验器,在其活塞的颈部有一直径为 4mm 的孔,在距底部 3cm 处的圆周上均匀分布直径为 1mm 的六个小孔。活塞内注入特种油(此油在-50

℃不凝固,在 170℃不蒸发)。油面高出六个小孔 1cm,活塞在外筒内上下运动时, 极小量的油被不断拖带出来,充满活塞与外筒间的空隙,从而保持良好的密闭性。

方法三

器材 气体定律演示器(J2257 型),低压电源,气压计,酒精温度计,水银和水等。

J2257 型气体定律演示器主要由定压气体温度计、控温线路、体积压强测量计三部分组成。它们同附在一块支撑木板上,并装在一个长方形木盒里。使用时,把支撑板竖立起来。仪器外形如图(a)所示。

其中的定压气体温度计如图(b)所示。AA1 是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端用胶管

与水平玻璃管BB1 相连,在BB1 上有一加装水银的小口,平时用橡胶帽密封。BB1 左端与大气相通。水银滴右侧构成密闭容器。当 AA1 受热、管内气体定压膨胀,推动水银滴向左移动,由水银滴的位置可以推知 AA1 管内气体的温度。由于这个气体温

度计校准困难,因此,需定量测出温度时,必须与其他温度计(如酒精温度计)配合使用。

其中的定压气压温度计兼作控制线路的感温与控制元件。控温线路原理见图(c) 所示。

接通 K,电热丝给玻璃圆筒内的水加热。随着温度升高,气体温度计的水银滴左移,温度升高到某一温度t 时,水银滴与触点 M、N 相连通,继电器动作,使常闭触点 J1 又接通,停止加热;当温度降低后,水银滴右移、触点 M、N 断开,继电器电路被切断,常闭触点J1 又接通,电热丝通电,使水温增加。调节控制旋钮,可使

触点M、N 左右移动在不同位置上,就能得到不同的温度。

其中的体积压强测量计。如图(d)所示。一根带气节门的长玻璃管 1 和长颈漏斗 2 由橡胶管 3 连接,构成 U 形管。水银从长颈漏斗口灌入。长玻璃管外面套一个大玻璃管,筒内可装热水,用以调整测量玻璃管内被测气体的温度。长玻璃管气节

门关闭后,内部就封闭一段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的体积可由竖直木板上的刻度读出。气体的压强 p=p0±△h,式中 p0 为大气压强,由气压计测出;△h 为两侧玻璃管

内水银面的高度差。

由此,我们就可以研究密闭气体的压强p,体积V、温度t 三者之间的关系。操作

  1. 把仪器测量部分竖直架起。把盛水管的下出水口关闭,从上进水口注入净水,使水面升至距橡胶塞约 1cm 处。

把长玻璃管的气节门打开,将长颈漏斗的上口固定在标尺 28cm 处,从长颈漏斗灌入水银,使水银面升到标尺 20cm 处。待两管内液面水平后,关闭气节门。

  1. 拨开BB1 上的橡胶帽,用吸管从注水银口处滴入水银,使水银滴在 BB1 中长

约 1cm。将水银滴调整到控温臂标有t0 的位置。塞好橡胶塞,勿使此处漏气。将整

个控温臂水平地装在标尺板上,另取一支酒精温度计插入盛水管的水中(控温线路校准比较烦琐,通常可直接观察酒精温度计进行人工控温)。

  1. 不用控温线路加热。在室温下缓慢提升或降低长颈漏斗(以防气柱温度变化),分别读出左右两管内水银面的刻度,得出几组封闭在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和压强值V1、p1,V2、p2⋯⋯Vn、pn。比较各组pnVn 值,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它为一恒

值。

  1. 接通控温电路,调节控制旋钮,使水温被加热到某一温度值并保持不变。缓慢提升或降低长颈漏斗的高度,再得出几组封闭气体柱体积和压强值 V’1、p’1 , V’2、p’2⋯⋯V’n、p’n。比较各组p’nV’n 值,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它亦为一恒量,但pnVn≠p’nV’n。即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来说,不同温度下的pV 值不不相同的。

注意

  1. 为保证“一定质量的气体”这一实验条件,气节门必须保证不漏气。为此, 可在气节门上涂一薄层凡士林,使得该连接处密封。

  2. 不要在 U 形管两管液面不水平的情况下突然打开气节门。否则,会使水银溢射出来。

  3. 本仪器有一部分是直接用 220V、50Hz 市电加热的(加热指示灯串接在电路中)。因此,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通电时不可触及这部分电路和盛水筒中的水(包括渗漏出的水)。另外,必须在盛水筒中注入水后才可通电,否则会烧毁电热丝,加热完毕要立即切断电源。

实例 外界大气压p0=76cmHg

t(℃)(恒温)

lS=V

△ h

p=p 0+△ h

pV

1

13

20S

0

76

1520S

2

13

40S

-38

38

1520S

3

13

10S

76

152

1520S

实验可证p1V1=p2V2=⋯⋯=常数。方法四

器材 玻-马定律演示仪,两用气筒,红色的水等。

演示仪结构如图所示。两个厚壁玻璃筒的下端用橡皮管连通。右边圆筒的气嘴上通过三通阀连结金属压强计。压强计的量度范围是 0-atm,当和大气相通时,指针指的刻度“1”上。当三通阀的活栓上的箭头指向左方时,圆筒和压强计相连通, 而和大气隔离;箭头指向右方时,圆筒就和大气相通。圆筒内空气柱的长度,可从筒边的标尺上读出。

操作

  1. 旋转三通阀使右边圆筒和大气相通。向左边圆筒注入红色水,直到右边圆筒留有约 15cm 长的空气柱为止,这时两筒内水面相平。用橡皮管把左边圆筒和两用气筒相连,同时旋转三通阀,使右筒和大气隔开关与压强计相通,气压计指针应指示在 1atm 处。

  2. 用两用气筒向左筒内缓慢抽气,由刻度尺和压强计可看出右筒中空气柱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再改用气筒向左筒内缓慢打气,则由刻度尺和压强计可看出右筒内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记下密闭空气柱在不同体积时的压强即可得到:在温度不变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跟压强成反比。

注意

  1. 实验前要检查玻璃筒,如有裂纹就不能使用,否则会在加压后破裂伤人(为安人起见,通常加压亦不宜过大)。

  2. 实验过程应保证橡皮管和三通阀不能漏气,以保证“一定质量的气体”这一实验条件。可在三通阀旋塞上涂凡士林以保证密闭性。另外,抽气时不要把左筒中的水抽到气筒中。

分析

这种演示方法可见度大,并且不须使用水银,演示效果基本是好的。但右筒被封闭的空气柱中含有饱和的水蒸气,因在室温下水的饱和汽压值

较小(

1 −

100

1 atm),而实验中空气柱压强值变化范围是0.5 − 3atm,故水

25

的饱和汽压影响可忽略不计。方法五

器材 气体定律演示器(J2257-1 型),铁支架等。

气体定律演示器的主要构造如图(a)所示。气柱玻管如同注射器一样分活塞和外管两部分。活塞的中心轴线上有一内径约 1mm 的细玻璃管,其下端和被测气体相通,上端和压强计相连,压强计的指针直接指示出管内被测气体的压强。整个装置安装在固定架上,固定架上装有体积标尺,指示管内气体的体积。压强计的背面和定容机构相连,定容机构的下部和固定架用螺旋相连。旋紧固定螺钉时,活塞和外管的相对位置就固定,可保持被测气体体积恒定不变。

操作

  1. 把演示器固定在铁支架上,用手上下拉动活塞数次,使活塞和外管之间均匀涂上一层油。把活塞顶端置于气柱玻管的体积刻度为“2”处,用橡皮帽堵住外管下端嘴上的小孔,使之不漏气。这时管内封闭着 2 个单位体积的空气,空气的压强由压强计读出是一个大气压。

  2. 用手上提或下压活塞,改变管内气柱的体积,并分别读出每次相应的压强值,记作 V1,p1;V2,p2;⋯⋯。将各次对应的压强 pn 和体积 Vn 相乘,计算乘积pnVn 值,可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它们都是相等的。

1

或者绘出 p V的图线,结果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图( b)所示。

表明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p 与V 成反比。

注意

  1. 实验过程应确保整个装置不漏气,为此活塞与外管间磨擦面上要保持清洁,无污物,且涂油要均匀。

  2. 为保证“等温变化”的条件,实验中移动活塞时动作要缓慢,且手应握住压强计接头的塑料部分,不要触摸气柱玻管的外壁。

建议 在活塞与外管之间涂油主要是防止被测气体外漏,且有一定润滑作用。涂油后可用下法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将活塞提到最大刻度“4”处,放开手后,活塞由于自重能够自行下降到最低点;将活塞再提到最大刻度“4”时,用橡皮帽堵住外管下端嘴上的小孔后,用手将活塞压到刻度“2”,活塞内的油中应没有气泡,释手后,活塞能够自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研究气体的等容变化

方法一

器材 查理定律演示器,气压计,温度计,大烧杯,冰,水,干燥剂等。

查理定律演示器实验是一定容式气体温度计,其结构如图所示。一球形玻璃容器(可用球形烧瓶等代用)通过细玻璃等、橡胶管和一 U 形压强计相连。U 形压强计右端的细长玻璃管A 可沿板上下移动,它的旁边附有刻度尺。

操作

  1. 调节 U 形管装置使其竖直安置。用橡胶管把盛有适量干燥剂的球形玻璃容器和U 形管相连。此时 U 形管两侧水银面等高,球形容器内被封闭的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温度与室温相等。

  2. 从气压计读取大气压强数值 p1,利用温度计测得室温 t1,并标记出此时 B

管中水银面位置。

  1. 把球形容器全部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使容器内气体温度降至 0℃(需十几分钟)。调节A 管高低,使 B 管内水银面仍回到原处,即保持容器内的空气体积不变。读出A、B 两管水银面高度差△h,计算出被测气体的压强p0。

  2. 换上不同温度的水,重复上述步骤,得出几组被测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值 t2、p2,t3,p3,⋯⋯。

(3)在p-t 坐标系中,标出相应的各点。可以发现,它们基本位于同一直线上。用直觉拟合法画出 p-t 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坐标的交点就是 0℃ 时的压强值p0,从而可得出:pt=p0(1+rt)的规律,其中

pt 为温度为t℃的压强,r约等于

注意

1

273 。

  1. 实验中,U 形管应始终保持竖直。A 管移动要缓慢,在降低球形容器内空气温度(例如浸入冰水混合物)时应先把 A 管位置下降些,以免容器内空气冷缩时使水银流入容器。

  2. 改变水温后要搅拌,由于空气不易导热,瓶内外达热平衡所需时间较长(通常需十几分钟)。待瓶中空气温度与水温平衡后,再测定空气压强。

  3. 橡皮塞与烧瓶,玻璃管各连接处必须密封,不能漏气,以确保“一定质量气体”这一实验条件。

分析

  1. 若烧瓶内不采取干燥措施,则瓶内空气中部分水蒸气在降温过程中会凝结。因水汽的凝结使参与等容变化的气体总质量减少,这将导致 0℃时瓶内空气压强的测量值p0 比理论值减小。结果将使测得的r 值[空气

1 p

的压强温度系数,由p = p (1 + rt) 可得r = ( t

  • 1)产生很大的误差(可

t 0

达 10%以上)。

 

 0 

因此,水汽的凝结是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且容易忽视的原因。为吸收烧瓶内的水汽,可在实验前半天预先放入少量颗粒状的干燥剂,密封后放在低温处保存(干燥剂可采用硅胶好 SiO2,颗粒状的,它具有吸水量大、干燥速度快的优点,在 120℃

左右的温度下还能再生)。

  1. 烧瓶的容积会随温度变化,但这一原因引起的系统误差甚小;连接烧瓶和压强计的玻璃管内空气是定容空气中的一部分,由于它们几乎没有参与温度变化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减小该项误差的方法是在装置中采用“细管”“大瓶”,使管

子相对容积很小,则由此引起的相对误差甚小。方法二

器材 气体定律演示器(J2257 型),低压电源,气压计,酒精温度计,水等。J2257 型气体定律演示器的主结构如图所示。

操作 参看实验 170 方法三。

(1)先打开长玻璃管气节门,调节长颈漏斗使左右两管中水银面相平且左管中气柱高度取某一值,例如 20cm。然后关闭气节门,测出储水玻璃管中冷水温度t。 (2)通电加热,在温度上升过程中慢慢调节长颈漏斗,使左管中气柱高度(从而

使其体积)保持不变,测出 3-4 组温度t 和对应的气柱压强值p。

(3)根据测得的几组p、t 值,进行有关计算。可以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p/T 值是一个恒量,从而验证了查理定律。

注意

见实验 170 方法三的注意部分。

另外,几次所取温度值的差别要大些。

为节省时间,也可用“混合法”代替“通电加热法”改变水温。即不用控温加热电路,而是每次从出水口放掉一些冷水(或温水),再加入一些热水,但这样不易保证水管各部温度的均匀性,从而会使误差增大。

实 例 p0=76cmHg

LS=V

t

T=273+t

△ h

p=p 0+△ h

p/T

1

20S

13 ℃

286K

0

76

0.266

2

20S

43 ℃

316K

8

84

0.266

3

20S

60 ℃

333K

13

89

0.267

实验结果表明: p1

T1

= p2

T2

= = 常数。

方法三

器材 气体定律演示器(J2257-1 型),铁支架,大烧杯(500ml),温度计,虹吸排水管,冷水,热水等。

操作

  1. 参照实验 170 方法五,在气柱玻管内封闭 2 个单位体积的空气,旋紧定容机构的紧固螺钉(使管塞不能滑动),以保证等容变化经的实验条件。

  2. 将气柱玻管的下半部浸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a)所示。几分钟后,记下压强计和温度计的示数p1、t1;用虹吸排水管排水,同时注入热水,待水温达到某温度(例 30℃)时,停止排水和注水,适当搅拌后再记下压强计和温度计的示数 p2、t2。

  3. 把水温控制在 45℃,60℃⋯⋯附近,重复上述操作,记录 p3、t3,p4 、t4,⋯⋯。

  4. 将这些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能得到一直线如图(b)。将这条直线延长与纵坐标轴相交,其交点即 0℃时的压强值p0,从而可得出:pt=p0(1+rt)的规律。

方法四

器材 圆底烧瓶(50-100ml),金属压强计(压力表),温度计,大烧杯,酒精灯或煤气灯,铁支架,橡皮塞和水等。

操作

  1. 如图(a)所示装置仪器。记录杯中水的温度和压力表上所显示的烧瓶中的压

强。

  1. 加热水,使温度升高约 25℃。拿走酒精灯,搅拌水约两分钟。记下压强和

新的温度读数。

  1. 温度每升高 25℃,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水接近沸腾为止。

  2. 如果有冰,将烧瓶浸没在盛有冰水混合物中,记下压力表和温度计的示数。(5)根据测得的n

    组p、t 值,把温度值换算为绝对温标T 值,并分别计算 p/T

值。可以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p/T 值是一个恒量。验证实例 器材用的是 50ml 的烧瓶。

分析

本方法用金属压强计(压力表)测定气体压强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演示等优点, 但精度比水银压强计差。且由于空气不善导热,瓶内空气与水温达热平衡往往需较长时间,所以烧瓶不宜太大。用测量水温的数据代表瓶内气温亦有误差,故本方法宜用作粗略演示。

建议

由于医用血压表的刻度精细,因而能较准确地测量 p 值(可选用量程为 20- 300mmHg 的医用血压表);测温方法可将一酒精温度计直接插入烧瓶内部测得瓶内气温;热源用插入式电热器(“热得快”)。

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为防止漏气,各接头部分应用真空胶脂涂抹封闭好。实验时应使烧瓶完全浸入水中。电热器最好用 36V 以下安全电压供电。若直接

用市电,则特别注意安全用电。

以下是采用改进后装置的实验结果:

环境温度t0=22℃,p0=755mmHg,p=p0+p’。

P’(mmHg)

p(mmHg)

t(℃)

T(K)

p/T

20

775.0

30.0

303.0

2.557

30

785.0

33.4

306.0

2.562

40

795.0

37.0

310.0

2.565

50

805.0

41.0

314.0

2.563

60

815.0

45.5

318.0

2.558

研究气体的等压变化

方法一

器材 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内径 2-3mm,中间用浓硫酸封闭一段空气柱),温度计,烧杯,刻度尺(半米尺),酒精灯,三脚架,铁丝网,搅拌器等。

操作

  1. 用橡皮筋,线或细金属丝将细玻璃管和温度计固定在半米尺上(如图a)

  2. 将这个装置放在烧杯中,往烧杯中注入足够的水,使水完全浸没空气柱(不能浸没细玻管的开口端)如图(b)。

  3. 仔细搅拌,读出冷水的温度和空气的长度。因为细玻璃管是粗细均匀的,

    所以当被封闭空气柱长度是l 时,那么体积就是l 个“单位”。

  4. 缓慢地加热水,仔细搅拌,直到温度计表示的温度升高约 10℃为止。

  5. 拿走酒精灯,等到温度稳定后,再读出温度计读数和空气柱的长度。用这种方法重复实验,至少得出六组数据,最后一组数据在水的沸点读出。由于玻璃管的项端是开口的,实验中气压可认为保持不变。

  6. 根据实验记录,绘出 V-t 图线。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当温度变化

    1℃时体积变化多少;当压强不变时,温度每变化 1℃,一定质量气体体积的变化量为 0℃时体积的多少分之一。

  7. 将图线延长,与温度轴在Z 点相交(见图c),Z

    点的温度称为绝对零度。由此可见,当气体的压强不变时,它的体积和它的开氏温度成正比。

说明 亦可在玻璃管内装入一段水银柱(或机油),作为“活塞”封闭一段气体柱,完成有关实验。

验证实例

方法:用成品玻-马定律实验器验证。用水银封闭的一段空气柱在常温下空气柱高 61mm。用水浴法给空气柱加热,加热时要经常搅拌水,使水温变化均匀。读取温度计读数和空气柱高度时,应将酒精灯移去,并在温度计水银柱刚开始下降时读取实验数据。

L-t 图线如图(d)所示,说明L 和t 成线性关系。从表格中最后一行T/L 的值基上是一个定值,可说明如果温度值采用开氏温标,则L 和T 成正比。

方法二

器材 铁架台,温度计,注射器,烧杯,铁圈,酒精灯,水,小橡皮帽等。操作

  1. 按图(a)将各仪器安置好(先不点燃酒精灯)。在烧杯里倒上适量的水(水深应超过注射器内空气柱高度),记下初始水温和注射器内空气柱体积。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系统温度升高,记下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和注射器内空气柱体积数。

  2. 将各数据列表,画出对应V-t 图象。如将图线外推到体积V 为零处,可获得对应温度值,就是绝对零度。

说明

如果学校实验室备有学生实验“验证玻-马定律”器材的话,该仪器可直接用于本实验。使用前应注意把注射器塞柱中润滑油倒掉,并把针筒内的润滑油洗净, 烘干。因为原器材中为了减少摩擦阻力而添加的润滑油在温度升高较大时(60℃以上),由于蒸发会影响本实验的精度。为了避免塞柱与注射器内壁间的磨擦,在每次读数前,将塞柱左右稍稍旋一旋,使塞柱受到的阻力最小。

实例 下列数表和图象(b),是两次实验的结果。

方法三

器材 气体定律演示器(J2257 型)等。操作 参看实验 171 方法二。

(1)先打开长玻璃管气节门,调节长颈漏斗使左右两管中水银面相平且左管中气柱高度取某一值,例如 20cm。然后关闭气节门,测出储水玻璃管中冷水温度t。 (2)通电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调节长颈漏斗,使左、右两管中水银面总保持相

平,从而保持左管中被封闭气柱的压强不变(总等于外界大气压),而该气柱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读出 3-4 组对应的t、V 值。

(3)根据测得的几组V、t 值,进行有关计算。可以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V/T 值是一恒量。从而验证了盖·萨克定律。

注意 为了减小误差,最初被封闭气柱的体积选取时可适当大些,几次所取温度值的差也要大些。

实例 外界大气压p0=76cmHg。

p=po

t

T=273+t

V

V/T

1

76

13 ℃

286K

20.0

0.070

2

76

43 ℃

316K

22.3

0.070

3

76

60 ℃

333K

23.7

0.071

实验结果表明: V1

T1

= V2 T2

= = 常数。

方法四

器材 量筒(10ml),U 形玻璃管,细直玻璃管(长 40cm),细胶管,烧杯(1000ml),橡胶塞,温度计,水银,热水和冷水等。

操作

  1. 按图所示组装仪器,量筒中注入水银的体积以 5ml 为宜。

  2. 将烧杯中装满冰水混合物,当温度计示数为

    0℃时,沿竖直方向上下调节细玻璃管,使其中水银面和量筒中的水银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此时量筒中的气体压强即为外界大气压强,从量筒上的刻度读出 0℃时的气体体积V0。

  3. 把烧杯中的水依次换为t1,t2⋯⋯等不同温度的水,沿竖直方向上下调节

玻璃管,使量筒中的水银面和玻璃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即保持筒内被封闭气体的等压变化。从量筒刻度记录相应的温度时气体体积V1,V2⋯⋯

  1. 分析所得实验数据,探索一定质量气体等压变化规律。

注意 量筒内被封闭气体要干燥,尤其不得有水混入量筒内。否则,混入量筒中水会在升温过程中不断蒸发,使量筒中气体质量增加,从而造成很大的实验误差。

实例

次数

t(℃)

V(ml)

V0t

V-V0

β = V − V0

V0t

1

0

5.2

2

15

5.5

78.0

0.3

1 × 10−2

2.6

3

22

5.6

144.4

0.4

1 × 10 −2

2.9

4

31

5.8

161.2

0.6

1 × 10 −2

2.7

5

48

6.2

249.6

1.0

1 × 10 −2

2.5

6

58.5

6.4

304.2

1.2

1 × 10 −2

2.5

7

62

6.5

322.4

1.3

1 × 10 −2

2.5

平均值

1 × 10−2

2.6

方法五

目的 粗略验证盖·吕萨克定律,并测空气的定压膨胀系数β,通过实验加深对绝对温度的理解。

器材 三角烧瓶(100ml),橡皮塞(带玻璃管、橡皮管),弹簧夹子,烧杯, 温度计,托盘天平,水槽,水,冰,加热器和铁支架等。

操作

  1. 测出三角烧瓶,橡皮塞(带玻璃管、橡皮管)和弹簧夹子的质量m0。

  2. 松开弹簧夹子,把烧瓶放在沸水中。加热 5 分钟,测其水温是

    t℃。停止加热后,立即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图a)。

  3. 将烧瓶瓶口向下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取下弹簧夹,则冰水进入瓶内。搅动水,经过几分钟,用温度计测出水温t0℃(图b)

  4. 手持倒置的烧瓶,将瓶上移到内外水面相平时,再夹住橡皮管(图c)。

  5. 把烧瓶从水中拿出后,拭干瓶外的水渍,称出此时瓶和瓶中水的总质量m。(6)往烧瓶内注满t0℃的水,按原样塞上橡皮塞,夹好弹簧夹,称出其总质量

    M。

(7)在温度t 时,瓶内一定质量空气的体积为 V,它等于瓶的容积;当温度降到t0 时,这些空气的体积缩小为V0,而压强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由于采

用了以水置气法来测量气体的体积,并且以水的质量之

V

比来代替体积之比,则可以求出

0

= M − m 0 ,再将t、t M m

0化成热力学温度

T、T0,求出比值T/T0。看V/V0 是否近似等于T/T0,从而验证盖·吕萨克定律。

(8)估算空气的定压膨胀系数β = V − V0 。

V0 (t − t 0 )

注意

本实验的主要误差在t℃的烧瓶内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当降为t0℃后,水蒸气的凝结将破坏“一定质量”的实验条件,从而带来较大的误差。因此使用的烧瓶内部要特别干燥,否则计算出的β值误差可达 2-3 倍。

另外,以上计算过程不计烧瓶本身的体膨胀,以及水密度随温度的变化的影响, 也会导致系统误差。故此法只宜用作粗略的验证和估算。

实例t=97.5℃,t0=0℃,m0=80.5g,m=108.3g,M=191.0g。

V = M − m 0

V0 M − m

191.0 − 80.5

= 191.0 − 108.3

= 110.5 = 1.34

82.7

T = 273 + t T0 273 + t 0

= 370.5 = 1.36

273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 V

V0

= T 。

T0

β = V − V0

V0 (t − t 0 )

建议

= 0.00345 = 1

289

  1. 为简化实验,亦可用热水和冷水分别替代上述实验中的沸水和冰水完成有关测试;温差大些有利于减小相对误差。

同样,也可用 200ml、300ml 烧瓶完成上述测试,体积V 大些亦有助于减小相对误差。

  1. 以横轴为温度,纵轴为体积,作出不同容积的气体体积和温度的直线,延长后大致相交于一点。该交点应位于横轴-273℃附近。该点即为热力学温度的零点(见图d)。
估测绝对零度

-273.15℃作为热力学温标(绝对温标,开氏温标)的零度,叫做绝对零度。绝对零度是根据理想气体所遵循的规律,用“外推法”得到的。所谓“外推法”,是根据已知经验事实,从边续性原理出发,把研究的现象或过程外推到理想性状态从而得出所需要的规律或结果。中学物理中,估测绝对零度的常用方法是:根据盖·吕萨春定律(或查理定律),取得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并作出 V-t(或p-t)图,在确认绝对零度存在的条件下,用外推法作图估算绝对零度。

目的 根据气体的等压变化规律(盖·吕萨克定律),运用外推法估测绝对零

度。

器材 装水银的玻璃管(长约 25cm、一端封闭、内径约 2mm、管内有一段 3-4mm

的水银柱作为水银塞、被水银塞封闭的空气柱在室温下长约 13-14cm),毫米刻度尺(长 30cm 或 50cm),酒精温度计,铁架台,大烧杯,放大镜,搅棒,酒精灯,石棉网,水,冰和毫米方格纸等。

操作

  1. 用橡筋把玻璃管、温度计固定在刻度尺上。温度计的测温泡应贴近空气柱中间的位置。空气柱顶端和底端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可利用放大镜加以确定。

  2. 记取环境温度t1 以及空气柱的体积(可由空气柱长度L1 表示)。

  3. 照图(a)所示,把刻度尺和玻璃管、温度计一同插入冰水混合物中,要让冰水浸没整个空气柱。达到稳定后记取温度计读数t2 和空气柱长度L2。

  4. 依次递增烧杯中的水温(可用加热或混合法),再测温度和空气柱的长度, 从而获得 6-7 组t、L 的对应值。注意温度读数要按递升次序记录,在实验中,应取尽可能大的温度变化范围。

  5. 在毫米方格纸上描绘空气柱长度对摄氏温度的图线。以y 轴代表空气柱长

度(体积),其单位为mm,取值从零一直到实验的最大数据为止。用 x 轴代表摄氏温度,坐标上要从-300℃起到 100℃止。作出V-t 直线。

  1. 延长V-t 大图线(虚线),直到它与温度轴相交为止。这个交点的温度值就是本实验要估测的绝对零度值。在实验交点处画个小圈,并标明实验摄氏度数。

  2. 改变室温下空气柱的长度,重复操作(2)、(3)、(4)、(5)、(6),分别作出V-t 直线,延长后大致相交于一点。该点应位于x 轴上-273℃附近,如图(b)。

说明

  1. 用其他仪器所取得的一系列等压变化的实验数据(例如实验172 中方法一至五),也都可用外推法估算绝对零度。

  2. 根据气体等容变化规律(查理定律),实验得到的p-t 图线,借助“外推法”, 也能估算绝对零度(可根据实验 171 方法一至四所得实验数据加以估算)。

验证气态方程

方法一

器材 气体定律实验器,铁架台,测力计,钩码,大烧杯,温度计,气压计(共用),热水,冷水等。

操作 参看实验 170 方法二。

  1. 测出管塞的横截面积S,测出活塞(包括活塞上框架)的重力G0,从气压计上读出大气压强p0。

  2. 在管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竖直放置时其体积为V1,压强为p1=p0+(g0/S),记下室温t1℃。

  3. 把实验器下部浸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热水浸没实验器中的空气柱,同时将温度计也插入烧杯中,如图所示,气体受热膨胀,管塞缓缓上升,2-3 分钟后空气体积稳定,读出该时气体体积V2,温度t2℃,压强不变p2=p1。

  4. 在管塞框架的挂钩上对称地挂上钩码,当钩码总重力为G 时,气体压强p3=p0+(G0+G)/S,体积减小V3,读出此时的水温t3℃。

  5. 改变水温,重复以上实验,得出另外几组p、V、t 值,将测量结果记入表

中。

  1. 计算每次的pV/T 值(T=273+t),比较它们是否相等,验证理想气体状态方

程。

注意

参见实验 170 方法二的注意(1)(2)。

  1. 气柱玻管浸入热水后,需经2-3 分钟,温度不再上升并开始下降时再读数(此

时气柱温度与水温才近似达到一致),过早读数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1. 盛热水的烧杯不要直接放在支架的铁底盘上,需垫上一层泡沫塑料,以减少热量散失。

分析

设x=pV/T,x 的相对误差Ex=Ep+Ev+ET。

因为温度T 用绝对温标,T 值一般在 270℃到 370℃之间,所以T 的值即使有 2

℃误差,ET 也仅为 0.6%,也是比较小的。Ex 主要来自Ev 和Ep。Ev 主要是读数误差, 根据注射器的长度,可能会产生 2-4%的读数误差。Ep 的主要来源是针筒与活塞之间

的磨擦力,可用如下方法来确定Ep 的大小:如果活塞、框架、钩码的总质量是m,

用力将活塞拉起一些,等活塞停止向下运动后,慢慢地向框架上加小砝码。如果加上总质量为m’的小砝码后,用肉眼发现活塞的位置移动了,则可认为 Ep=m’/m。确定了总的误差Ex 之后,即可判断验证是否成功:设两次实验的pV/T 值

分别为x1 和x2

,如果|x

1 − x2

| < x1 + x2 ·E

2 x

,可以认为验证成功,否则则

不成功。

实例G0=80g,p0=10.13×104Pa,

活塞面积S=1.77×10-4m2。

G(g)

p = 10.13 × 104 + G + 80 × 9.8 ( Pa)

S 1000

V

T=273+t

pV/T

0

10.57 × 104

2.00

300

7.0 × 102

0

10.57 × 104

2.15

320

7.1 × 102

200

11.68 × 104

1.95

320

7.1 × 102

0

200

10.57 × 104

11.68 × 104

2.25

2.05

335

335

7.0 × 102

7.2 × 102

实验表明:pV/T 的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一恒量。方法二

器材 气态方程实验器(又名小型曲管水银压强计),大烧杯,温度计,气压计(共用),冷水,热水等。

操作

  1. 把气态方程实验器(如图)竖直放置,读出闭管内被封闭的空气柱长度,代表其体积V1;再读出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h1,读出水银气压计的示数即外界大气压强p0,算出密闭空气柱的压强p1=p0±△h1,然后从温度计读出室温t1,换算成热力学温度T1,记入表中。

  2. 将实验器竖直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让冷水浸没U 形管的封闭端,待稳定后,读出相应的V2,△h2 和t2,记入表中。

  3. 将烧杯中的冷水换为热水,再读出相应的V3、△h3

    和t3,记入表中。(4)在烧杯中的热水冷却过程中,再选择 2-3 个温度,读出相应的V4、△h4 和

t4,记入表中。

(5)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各次pV/T 值,看看是否保持不变,由此验证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实例p0=762mmHg。

次数

体积

温度

压强

pV 值

T

V(mm 气柱)

t(℃)

T(K)

△ h(mmHg)

p=p0+△ h (mmHg)

1

46

17

290

30

732

116.11

2

45

9

282

32

730

116.48

3

54

74

347

14

748

116.40

4

53

67

340

16

746

116.28

5

51

53

326

20

742

116.08

6

48

31

304

26

736

116.21

要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pV/T 为一恒量。方法三

器材 气体定律演示器(J2257 型),低压电源,气压计(共用),酒精温度计, 水等。

演示器结构原理,操作及注意参见本书实验 170 方法三有关部分。操作

  1. 调节仪器,使两管水银面都在刻度为 20cm 处。

  2. 给气柱加热,在每一特定温度t 下测定气柱的p、V 值。

  3. 对于测得的几组p、V、t 数据,分别计算pV/T 值(以空气柱长度L 表示V,

    T=273+t)。比较后可得: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pV/T 为一恒量。

实例 数据下页列表。

实验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p1V1

T1

= p2 V2

T2

= = 常量。

说明 若不用控温线路加热,可从出水口放出部分温水,加入热水,使水温升高。这样可节省演示空间,但实验误差会稍大些。

外界大气压p0=76cmHg

t(℃)

T=273+t (K)

△ h

(cm)

p=p0+△ h

(cmHg)

V=L

(cm)

pV/T

1

13

286

0

76.0

20.0

5.31

2

43

316

1.5

77.5

21.5

5.27

3

60

333

1.8

77.8

22.7

5.30

晶体导热的各向异性

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指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学性质、光学性质等)是不同的,但并非每一种晶体都能在各种物理性质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有些晶体在导热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云母、石膏晶体); 有些晶体在导电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方铅矿);有些晶体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各向异性(如方解石);有些晶体在弹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立方形的铜晶体)。以上是指单晶体,而对于多晶体,由于它是由许多细小的单晶体杂乱集合而成,并不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本实验仅演示晶体导热的各向异性。

方法一

器材 云母片,培养皿(外径约 60mm),石蜡,四氯化碳,小铁钉(长约 40mm)2 只,尖嘴钳,酒精灯等。

操作

  1. 将云母片剥离成薄片,厚度尽可能小。用有机溶剂四氯化碳将石蜡溶解, 再用脱脂棉将石蜡溶液均匀涂在云母上和玻璃培养皿上,放在阳光下晒干备用。

  2. 用类嘴钳夹住小铁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将钉的尖端烧红。再将钉的尖端竖直向上,云母片水平放置在尖端上(涂蜡面向上),石蜡逐渐熔化成椭圆形。

  3. 将小号培养皿放在烧红的铁钉尖上(涂蜡面向上),石蜡熔化成圆形。这表明,作为晶体的云母片导热各向异性和非晶体玻璃导热各向同性。

注意

  1. 本实验用铁钉(而不用钢针)烧红后,能输出较多热量,石蜡熔化范围大, 形状明显。但应注意把铁钉尖端处锉成圆锥形。

  2. 普通平玻璃较厚(一般在 2.5mm 以上),改用培养皿(亦可用盖玻片),厚度仅 1.4mm,石蜡可熔化成有一定半径的圆形。

  3. 热的钉尖应放在云母片(或盖玻片)未涂蜡的面。若放在涂蜡的一面,石蜡本身参与导热,影响实验效果。

  4. 本实验所用云母片越薄越大效果越明显。把较厚的云母片放在开水中浸 2- 3 分钟后再剥,可获得厚度仅 0.02mm 的较大的云母片。

建议 为方便起见,可用电烙铁(须将烙铁头尖端磨成圆锥形)作为熔蜡的热源,可选用 45-75W 的外热式电烙铁,但功率不宜太小。

方法二

原理 完整的石膏晶体板状晶面近于菱形,这样的晶面具有较明显的各向异

性。

器材 酒精灯,石蜡,石膏晶体,四氯化碳,刀片,薄纸(吸湿性好的),钢针

等。

操作 用刀把石膏晶体切成很薄的薄片,在其表面上涂蜡,晾干后将涂蜡面向

下,并在薄片下垫一张吸湿性好的纸。用烧红的钢针触及薄片,熔化的石蜡被纸吸收,薄片上石蜡痕迹呈椭圆形。

说明 石膏晶体是一种常见的矿物,其硬度小容易加工成很薄的片状以利实

验。

培养大体积单晶体

演示晶体肯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最好事先培养大体积的单晶体,便于观察。其中硫酸铜、重铬酸钾、明矾的大晶体比较容易获得。

器材 200ml 烧杯,硫酸铜若干(或硫代硫酸钠和明矾),长 10cm 的细玻棒等。操作

  1. 在 50-60℃温度下,用烧杯制作硫酸铜饱和溶液 170-180ml。

  2. 选取外形好的硫酸铜小晶体做为结晶中心。用细线拴住,用细玻棒悬挂在放有硫酸铜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如图)。

  3. 保持 20-25℃室温,待 1-2 天后即可得到硫酸铜大晶体说明

  1. 时间长,且使晶体缓慢生成,所得晶体形状较佳;如果溶液过饱和,室温过高,晶体生长太快,得到的单晶体质量就差。

  2. 如无恒温设备,则应注意制取饱和溶液的温度与室温不能相差悬殊。(3)若用明矾、硫代硫酸钠或重铬酸钾等,也能完成上述实验。

建议 可用厚一点的纸作成一有底的圆筒,圆筒比小电珠略大,略长些,在筒外包两层纱布。用线把筒开口一端拴住,悬挂起来,使筒的 4/5 左右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作为结晶核,从而获得一个中空的硫酸铜晶体,然后在晶体内装一小电珠。演示时使电珠发光,从里面照亮晶体,以加强演示效果。

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 177

方法一

器材 自制表面张力演示器,皂液,烧杯,细棉线,酒精灯,钢针等。表面张力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如图(a)所示,用金属丝(最好选用铜丝,既有一定硬度,又便于焊接,且不易生锈)制作成各种几何形状的框架。

操作

  1. 使系有棉线的金属丝圆环 1 上布满皂膜,膜上的棉线呈松弛状态。用热针捅破棉线左边的皂膜,棉线就被右边皂膜张紧为弧形(图 b)。

  2. 把一个棉线圈栓在铜丝环上,使环上布满皂膜,这时棉线圈是松弛的。当用热针刺破棉线圈里那部分皂膜,外边的皂膜就把棉线圈张紧成圆形(图 c)。

  3. 使图(a)中金属丝框架 2 上布满皂膜。由于皂膜的收缩,会使系在冂形框架上的细线向内张紧为弧状。轻轻将细线向外拉,皂膜面积增大;松手后,皂膜的张力又会使细线向内张紧(图 d)。

  4. 使图(a)中金属丝框架 3、4、5、6 浸入皂液,取出后所形成皂膜的形状分别如图(e)中所示。对于某一框架上形成皂膜的形状是唯一确定的,这时皂膜的表面积保持最小(其中框架 4,两环的间距是可变的,皂膜的形状会随两环的间距变化而变化)。

注意

  1. 配制和选用性能良好的肥皂混合液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 所用皂液中不能有气泡,否则容易形成畸形皂膜。皂液经过一定时间静置可消除其中的气泡。

  3. 演示时,室内不能有风,强烈的气流容易使皂膜破裂。附:皂液的配制

在演示液体的表面现象、静电以及薄膜干涉等实验时,为了形成较大面积的薄膜和延长薄膜的留存时间,配制性能良好、浓度适当的皂液是至关重要的。配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用肥皂配制时,普通洗衣皂(黄色)比大多数杂色肥皂好。在皂液中加入一点甘油(纯甘油)能大大提高皂膜留存时间。

  2. 配制皂液的水最好用纯蒸馏水或较软的水(例如较新鲜干净的雨水)。配制时,不要加温或过滤;配置好的皂液可贮存在有瓶塞的瓶内在阴暗处静置半天以后再用;使用时可用虹吸管取出泡沫下清净的液体; 用过的皂液不可再倒回贮存瓶内。按上述方法配制与保存的皂液可以长时间(二年以上)保持良好性能。

  3. 用洗涤剂配制时,视环境温度高低,不加水或加少许水后可直接作皂液用。溶液的浓度以铜丝框在其中拖动时手不感到太吃力为宜。通

常情况下,可用海鸥洗涤剂加入1 − 1 蒸馏水稀释200ml的溶液,再滴入甘

3 4

油 20 滴(或松香粉),静置半天消除气泡后使用。用洗衣粉配成溶液, 加入几滴甘油,效果也较好。

方法二

器材 玻璃皿,细铜丝,空原珠笔芯,小圆纸片,肥皂水等。

操作

  1. 用铜丝按图中的样子做一个框架,框架的长和宽分别为 10cm 和8cm 左右。

  2. 去掉空原珠笔芯笔头,两端各套上一张小圆纸片起限位作用。

  3. 在培养皿中倒入适量肥皂水,把笔芯放在框架上一起浸没在肥皂水中,然后先提起框架的右侧,当框架与液面成约 30°角时让框架脱离液面,这时可以观察到笔芯将在框架与笔芯内形成的肥皂薄膜的收缩作用下沿框架向上运动。

注意 调好具有恰当浓度的肥皂水是做好实验的关键(具体做法见方法一附)。

方法三

器材 铁丝圆环(直径约 3cm),皂液,水龙头,铁丝,酒精,酒精灯等。

操作

  1. 把布有皂膜的铁丝圆环置于水龙头之下,让一束细流穿膜而过, 皂膜仍能完好无损。这表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比皂液大。

  2. 用水浸湿细铁丝后,轻轻捅入皂膜,尽管铁丝已捅穿了皂膜, 皂膜却不会破碎。

  3. 往皂膜上滴一小滴酒精(或用烧热的铁丝触及皂膜),皂膜顷刻四分五裂。这表明酒精的表面张力系数比皂液小(或温度升高,皂液表面张力系数减小)。

方法四

目的 演示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

器材 附有 T 形玻璃管的微小压强计,两用气筒,烧杯,皂液,铁支架等。

操作 按图所示组装器材,在 T 形玻璃管开口处涂些皂液,用气筒吹成 1 个肥皂泡(不必很大),并立即夹住通向气筒的橡皮管。从压强计液柱差显示出由于肥皂泡液膜收缩所产生的附加压强。

注意 配制并选用性能良好的混合皂液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具体做法见方法一附)。

方法五

目的 演示液体的重力被另一液体的浮力平衡时呈球形,从而证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

器材 食用植物油少许,小滴管,小烧杯,酒精,饱和食盐水等。

操作 用 1 支小滴管向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滴几滴食用植物油,它们沉于杯底。用铁丝把它们拨在一起形成一较大椭球形液滴。再用另一滴管把饱和食盐水注入烧杯底部,可见油滴越来越圆,直到油滴悬浮在酒精食盐水溶液中,并呈一球形。

说明 这是演示表面张力的一个著名实验,通常是用橄榄油在水和酒精混合液中演示。实际上,所选两种液体只要密度相同,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且不互溶,都可用作演示。实验中,我们常用某种方法慢慢改变一种液体的密度使它和另一种液体的密度相同。

可供选择的配对液体有橄榄油(或鱼肝油、零号柴油、食用植物油、紫草油)和酒精(用水或盐水调节酒精密度),苯胺和水(用食盐调节水的密度),萘液和热水(温度高于 80℃,用食盐来调节热水密度)等。

紫草油是医学上用于治疗烫伤的药品,药店有售。紫草油因其呈紫红色,故代替橄榄油演示液体收缩成球形实验时,可见度大。

方法六

器材 培养皿,投影仪,洗洁精(或酒精、乙醚),滴管等。

操作 把盛有一薄层染色水的培养皿置于书写投影仪上,用滴管往培养皿水面中央滴几滴洗洁精(或酒精、乙醚),可看到在滴入洗洁精处液面向四处散开,并能使皿底空出一块“干”的地方,这是由于洗洁精使中央液体表面张力减小的缘故。

注意 用作投影演示时,时间不宜长。否则,由于投影仪光源加热作用,会使皿中水干涸。

方法七

器材 细木梗(例火柴梗,冰棍棒,竹筷),培养皿,水,皂液(或洗洁精)等。

操作

  1. 在培养皿内注入清水。将几根细木杆平行放在水面上,让它们相互靠近,经过一段时间,漂浮在水面上的细木杆会“自动”聚集在一起。这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力图使液面保持最小面积所造成的。

  2. 在相互靠近的细木杆中滴入几滴肥皂水,细木杆会各自散开。这表明滴到肥皂水处的液面表面张力减小,造成液面各处表面张力不一致,带动细木杆散开。

方法八

目的 演示杂质、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器材 瓷碗,竹筷,净水,洗洁精,铜丝等。操作

  1. 往碗内注入适量净水,使水面略低于碗口。把竹筷轻轻搁在碗沿,慢慢向外抽取竹筷,由于水与筷端形成水膜的表面张力作用,即使筷子重心位于碗沿之外,仍不会掉下(如图)。

  2. 往碗内滴 1─2 滴洗洁精(或用烧热的铜丝触及水面),筷子的平衡立即会被破坏。这表明极小量的杂质能显著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减小。

方法九

器材 吹塑纸,牙膏少许,水盆,清水。

操作 用吹塑纸剪一个直径约 4cm 的“S”形小板,如图所示。在“S” 形板的内弯头处挤上两小点牙膏。使 S 形小板浮在水面上,由于牙膏中所含滑石粉溶于水中,使该处附近的表面张力明显减小,而其他部分仍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它们的合力矩作用使 S 形小板在水面上慢慢旋转起来。

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影响表面张力系数α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温度升高,α值减小(实验表明,α值与温度近似地成线性关系),因此测定α值时应注意记录液体的温度;表面张力系数还与杂质有关,极少量的杂质也能显著地改变液体的表面性质,因此实验中,待测液体所触及器具的清洁处理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学物理中,测定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仅限于应用几组特殊数据进行验证,精度要求亦不高。方法一是用拉脱法测定,可用作演示实验;方法二是用毛细管法测定,适宜用作学生实验;方法三是用滴液法,作为粗测或比较α值的一种简易方法,可用作课外实验。

方法一

器材 细铁丝、物理天平,500mg 以下砖码片 1 套,细线,烧杯,刻度尺,温度计,待测液体(水、皂液)等。

操作

  1. 截取两根细铁丝,且使它们长度和横截面等都相同。把其中一根弯成“П”形(图中 L 可取 5cm 左右),测出 L 值后用细线把П形框浸湿后系在天平左侧的挂钩上,把另一相同的铁丝放在天平右盘。调整游码使天平平衡。

  2. 把盛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的载物台上,升高载物台使П 形框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再稍稍下降载物台,使П形框上布满一层液膜后固定载物台。这时天平明显向左倾斜。

  3. 往天平右盘内轻轻加入砝码片,并调整载物台的高度,使П型框的两脚将要离开还没有离开液面记录所加砖码片的质量 m。

  4. 由平衡条件 2f=mg(其中 f=αL,表示液膜一个面的表面张力), 所以待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α=mg/2L。由测得数据计算α的值。

  5. 记录测量时待测液体的温度 t。

注意

  1. 实验中所用烧杯、П形框应作清洁处理:烧杯可先用清洁剂洗涤后再用蒸馏水洗净;П形框可用镊子夹好放在酒精灯上烘烤(烘烤后, 不能再用手直接拿取)。

  2. 实验过程中,悬挂的П形框不能与烧杯内壁接触。

分析 本实验是用拉脱法测定水的表面张力,较精密的测量需要用焦利氏弹簧秤。中学实验可用物理天平代替。设待测液体(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α=7×10-2N/m,П形框宽度 L=5cm=0.05m,水膜产生张力大小为

F=2Lα=2×0.05×7×10-2N=7×10-3N。

这个力约相当于 0.7 克力,这是物理天平能够测量的。

因为 Eα=Em+EL=△m/m+L/L,△m=0.02g(物理天平的感量),△L=1mm

(米尺的最小刻度),所以 Eα=0.02/0.7+1/50=5%,即测得的表面张力系数值约有 5%的误差。

方法二

目的

  1. 用毛细管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2. 学会毛细管的清洁、内径检查和测量方法。

器材 玻璃烧杯,玻璃毛细管(内径 0.5─2mm、长约 20cm)3 根, 游标卡尺,粗细不同的针,螺旋测微器,蒸馏水,温度计等。

操作

  1. 在清洁处理过的玻璃烧杯里注入蒸馏水,然后把清洁处理过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水里。

  2. 观察毛细管里弯月面的最低处的高度和玻璃容器里水面的高度,用卡尺测出水在毛细管里上升的高度 h。

  3. 取出毛细管,把用烛火熏黑的针插入毛细管里,在针被管口卡住的地方做下记号。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针在有记号的地方的直径 d。

  4. 如果管的内部的半径是 r,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是α,那么,竖直向上作用到液柱上的表面张力就是 2πγα。设液柱的高度是 h,液体密度是 p,那么竖直向下作用到液柱上的重力就是πγ2hpg。则当液柱保持平衡时,有

2πγα = πγ 2

γ

pg h

+ γ  。

3

式中 这一项附加到h上,是考虑到弯月面底部以上液体体积而作的3

修正,所以

1  γ  1

 d  。

α = 2 ργg h + 3 = 4 ρdg h + 6

当d〈〈h时,可近似表示为α = 1 ρdhg 。

4

  1. 用直径不同的玻离毛细管测三次,求出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的平均值。

  2. 测量实验前后水的温度,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时水的温度。

注意

  1. 本实验所用的玻璃烧杯和毛细管必须经过清洁处理。方法是用稀释后的氢氧化钠洗涤后,再用蒸馏水冲净,烘干。可用下法检查毛细管清洁与否:把毛细管下端竖直浸入装有液体的烧杯中,将它上下移动几次,弯月面应保持在同一高度,否则,说明毛细管不清洁。在弯月面符合这个试验要求前就着手进行实验是毫无意义的。

  2. 实验前,应检查所用毛细管的内径是否均匀。具体方法是,往清洁过的毛细管中注入长 15─20mm 的水银柱,把管水平放置在毫米尺上,仔细测量这段水银柱在毛细管不同部位的长度。如果长度相同,则表示管内径均匀,否则不均匀。

建议 测量毛细管内径另一方法是,往管内灌入长为 L(4─5cm)的

水银柱,测数次求平均长度。再把管中水银倒入已称过质量的小杯子中, 称出水银质量 m 克,则毛细管内径。

(cm) 。

(设温度 t℃时管内水银柱长度为 Lcm) 方法三

器材 滴管,小量筒,放大镜,刻度尺(最小刻度为 0.5mm),待测液体。

操作

  1. 取滴管和小量筒各一支(可分别用眼药水瓶及有刻度的注射器筒代用),使待测液体自滴管口一滴滴滴入小量筒。测出 n 滴水的总体积V。

  2. 观察液滴从管口滴出过程可发现,每次滴下液滴的大小和形状基本相同,且在液滴断落前会形成一个收缩的“细颈”,正是细颈部的表面张力与液滴重力相平衡才使液滴在“细颈”断裂前在管口保持相对静止,因此有 2πγ·α=mg。(α为待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3. 借助放大镜,通过将断裂面的“颈”粗与滴管口外径的比较, 测出液滴滴下时的 2γ值,并计算表面张力系数α值。

实例 室温 t=24℃,滴管口外径 2.0mm,水滴断落前“颈”宽 1.80mm, n=50 滴,V=1.90ml,则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α = mg / 2π γ = (ρVg / n) / 2πγ

= 1 × 1.90 × 10−3 × 9.8 / 50

1.80 × 3.14 × 10−3

= 66 × 10−3 N / m

N / m

说明 本实验可作为粗测或比较表面张力系数大小的一种方法,适合于课外小实验。

附:在 20℃时与空气接触的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液 体

α( 10-3N/m )

液 体

α( 10-3N/m )

航空汽油( 10 ℃时)

21

甘 油

63

石 油

30

水 银

513

煤 油

24

甲 醇

22.6

松 节 油

28.8

在 0 ℃时

24.5

72.75

乙 醇

22.0

皂 液

40

在 60 ℃时

18.4

弗利昂-12

9.0

在 0 ℃时

24.1

在不同温度下与空气接触的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温度(℃)

α( 10-3N/m )

温度(℃)

α( 10-3N/m )

0

75.62

25

71.96

5

74.90

30

71.15

10

74.20

40

69.55

15

73.48

50

67.90

20

72.75

100

58.84

浸润和不浸润

方法一

器材 烧杯,玻璃,石蜡块,玻璃管,自制涂蜡玻璃管,水等。涂蜡玻璃管的制作方法

将内径 2mm 左右的玻璃管在加热熔化的石蜡中放置片刻,待壁上附上薄蜡层后取出自然冷却,蜡层太薄效果不明显且易脱落,太厚则妨碍观察。

操作

  1. 在洁净的玻璃板上放一滴水,水对玻璃浸润,它要附着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在石蜡块上放一滴水,水对石蜡不浸润,它在蜡块上呈一球状,能滚来滚去,而不附着在上面。

  2. 把普通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由于水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上弯曲,水沿玻璃管上升并呈凹形的弯月面,如图(a)。把涂蜡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由于水不浸润石蜡,器壁附近液面向下弯曲,管内液面低于管外且形成凸形的弯月面,如图(b)所示。

说明 本方法仅需用水完成,而不用水银。可避免水银污染,适于用作学生实验。

方法二

器材 自制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演示仪。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用有机玻璃胶合成如图所示的扁薄容器。图中的石蜡片是用卡片纸浸透而成的。

操作 演示前,石蜡片和铜片的表面都要用小刀仔细刮过,防止其他物质沾污。然后嵌入薄容器侧面(见图)。分别注入水和水银:由于水对玻璃是浸润的,接触角为锐角,成凹形面;由于水对蜡片不浸润,接触角为钝角,成凸形面;同样,由于水银对玻璃不浸润,接触角为钝角,成凸形面;而水银对紫铜是浸润的,接触角为锐角,成凹形面。故在两个狭槽中液面都呈 S 形。

方法三

器材 装药片的小塑料瓶(或眼药水瓶),细金属丝,玻璃缸,石蜡,砂粒等。

操作

用未被油沾污的金属丝弯一圆环,环上焊三根金属丝作支架,

并按图(a)所示插在瓶塞上。在瓶内装适量的砂粒,使整体能竖直地漂浮在水中,且使金属环浮出水面约 3─4cm。

  1. 竖直向下压圆环使它浸入水中,轻轻释放后,由于水对圆环是浸润的,水面的表面张力使它不能浮出水面,见图(b)示。

  2. 在金属圆环表面涂上一层蜡后,重复上述实验,由于水对蜡不浸润,圆环还会浮出水面。

注意 演示的关键在于当圆环(浸润体)上浮过程中,直至抵达水面时,一直要保持水平状态,否则它的某一部分将先突出水面。

说明

  1. 为了减小液体折射光线所造成的错觉,盛水的容器最好选用方形的。

  2. 当圆环为水面表面张力阻挡不能上浮时,用酒精(或乙醚、洗洁精)滴入水中,减小表面张力,圆环(浸润体)就能浮出水面。故本实验亦可用作演示表面张力作用,以及杂质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毛细现象

方法一

目的 演示毛细现象和毛细管半径的关系。

器材 毛细现象演示仪,染色水(或酒精),水银等。

毛细现象演示仪包括 4─5 根玻璃毛细管(图 a)和 2 个玻璃连通器

(图 b)。玻璃毛细管长约 7cm,最小内径为 0.25mm、最大内径为 2.5─ 3mm,并列在同一个容器里。

操作

  1. 往毛细现象演示仪(图 a)的容器里注入染色水(或酒精), 把 4 根毛细管一起插入该容器。由于水(或酒精)对玻璃是浸润液体,水会沿毛细管上升,毛细管内径越小,水面升得越高。

  2. 如图(b)所示,在一个连通器的粗管中注入约 1/4 的染色水, 可以看到毛细管里的水面比粗管里高。用水银注入另一连通器里,可以看到毛细管里的水银面比粗管里的水银面低。

注意 实验前,应对毛细管进行清洁、去污处理,并保持毛细管内畅通。

建议 如果没有图(a)中各种口径的毛细管,可取同一内径的细玻璃管 4─5 根插入盛有染色水的烧杯中,然后用不同外径(从小到大)的钢丝插入各个细玻璃管内。于是,钢丝和玻璃管壁间隙处就组成内径不同的毛细管。

方法二

器材 自制楔形有机玻璃容器 2 只,滴管 2 个,染色水,水银等。楔形有机玻璃容器的制作方法

取 2mm 厚的有机玻璃材料用 602 胶水粘合,有关尺寸见图(a)(前后两板间隙最大处约 1mm)。

操作 用滴管分别向两个楔形容器中注入染色水和水银,要求液体

高度达容器的一半。由于水对有机玻璃浸润,则水接触器壁处会形成向上的凹弯月面。缝越狭,水面上升得越高(图 a),由于水银对有机玻璃不浸润,水银和器壁接触处形成向下的凸弯月面,缝越狭,水银面下降得越多,如图(b)所示。

这种演示器可看作许多粗细不同的毛细管连续排列而成,可以证明, 所成弯月面是一条双曲线,既便于直接观察和比较,也可投影于屏幕上供多人观察。

注意 演示前应对楔形容器进行清洁去污处理;另外,由于有机玻璃表面并非理想平面,曲线总有些畸形,但仍能说明毛细现象。

建议 实验还可采用下法进行:用两块 12×16cm2 的玻璃,一边夹一片厚 1mm 的卡片,使两片玻璃形成楔形,上下分别用橡皮筋箍好。然后竖直放在盛有染色水的水盘中,如图(c)所示。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方法一

器材 机械能、内能互变演示器(丁铎尔实验仪),宽约 1cm 纱带, 吸管,乙醚等。

演示器的结构如图所示,一个黄铜管装在一弓形铁夹上,黄铜管管口有一橡皮塞,管底有隔热垫圈。

操作

  1. 把铁夹夹在桌边。在黄铜管里滴入乙醚(不要太多,只需占铜管容积的 1/4─1/5 即可),将塞子塞好,并使其松紧适度(不能漏气, 也不宜过紧。可通过试验,逐渐掌握)。

  2. 用纱布带绕管 1─2 圈,双手执纱带两端迅速往复拉动,使纱带与管壁摩擦。几分钟后管内乙醚沸腾,产生的乙醚蒸气压强不断增大,最后将顶部塞子冲起。这表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消耗内能又可转化为机械能。

注意

  1. 在纱布带上可涂些松香,增加摩擦。

  2. 演示时不要将头伸向铜管口处,以防管内液体或蒸气喷入眼内。

  3. 用毕应将残留乙醚倒出,并将铜管擦拭干净保存。

建议

  1. 可用碳酸氢铵(一种化肥)代替乙醚完成以上实验。取一药匙碳酸氢铵放入黄铜管,当其受热后加速分解,生成大量氨气和二氧化碳, 使筒内气体压强迅速增大冲开塞子。具有实验时间短,操作方便,药品易得,现象明显等优点。

  2. 如果没有乙醚可用酒精,但酒精沸点高,演示时间较长。方法二

器材 图钉,硬纸板等。

操作 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图钉根部,使图钉帽在较粗糙的硬纸板上用力摩擦。仅往复擦十多次,就会感到图钉炙热烫手,难以触及。

这是因为图钉在克服摩擦力做功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变为图钉的内能,使其温度升高,即所谓“摩擦生热”现象。

方法三

器材 玻璃瓶,软木塞,温度计,泡沫塑料,细铁砂。

操作 如图所示,在玻璃瓶内装入约半瓶细铁砂,从软木塞中间插入温度计,隔着一层泡沫拿住瓶子,沿水平方向迅速振动瓶子几十次,可看到温度计上的读数逐渐升高。

气体的绝热压缩

方法一

目的 演示空气被迅速压缩时温度升高,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器材 空气压缩引火仪,硝化棉或其他燃烧剂,橡皮吹气球等。 仪器由压缩活塞和活塞筒组成,如图所示,压缩活塞包括压缩手柄和

活塞。活塞筒由厚壁有机玻璃制成,固定在底座上。

操作

  1. 将活塞壁涂上蓖麻油,以保证压缩过程不漏气和润滑,然后取一小片硝化棉,用玻棒送到活塞筒底部,再把活塞插入活塞筒上口。

  2. 将左手食指和中指分开,把仪器底座夹在食指和中指中间压住。右手摊开手掌,用手掌的大鱼际肌对准压缩手柄,垂直向下用力一击,把活塞迅速地压下去,硝化棉就会在瞬间燃烧,发出明亮的火光。

注意

  1. 活塞筒由有机玻璃制成,不耐高温、高压。实验时,硝化棉不宜放得过多(大小如火柴头的团粒即可),以免活塞筒炸裂或烧熔损坏。

  2. 如果第 1 次压缩后没有点燃,切勿再加硝化棉。应取出未燃的硝化棉,再换入新的。以防过多引起爆炸。用自制硝化棉效果较好,自制方法见附。

  3. 多次做实验时,可用橡皮吹气球吹气,将活塞筒底部的废气清除。待新的空气进入后再做实验。

  4. 使用完毕后,将活塞涂上蓖麻油,并把活塞拔出与活塞筒分别放置,以免活塞长期受压挤弹性衰退,发生漏气。

  5. 点燃物最好不用乙醚,因乙醚对有机玻璃有溶解作用(若活塞筒由玻璃制成,则可用乙醚作点燃物)。

建议 可用瓶装酒的封口薄膜作点燃物:瓶装酒酒瓶口上的封口薄膜,最常见的为白色,也有玫瑰色,其主要成分就是硝化棉。实验时,可取一块米粒大小的该封口薄膜,放入活塞筒底部,按前述方法操作,一次即可引燃,且火光明亮,可见度大。

附:硝化棉的制法:

  1. 取小圆玻璃缸两只,一只放入半缸冷水,一只放入半缸 32℃的温水,用来调节反应温度。

  2. 取 100ml 小烧杯一只,先倒入浓硝酸 10ml,再慢慢地倒入浓硫

酸 30ml,然后把小烧杯浸在冷水缸里用玻棒搅拌,将混合酸的温度调节到 30℃左右。

(3)2.5g 脱脂棉投入盛有 30℃的混合酸的小烧杯内,再把小烧杯浸在冷水缸中用玻棒搅拌脱脂棉,使浸有混合酸的脱脂棉处在 30℃的温度中反应,如果反应温度低于 30℃时,则把盛有混合酸和脱脂棉的小烧杯移浸到 32℃的温水缸中继续搅拌,经 15 分钟后即制成硝化棉。

(4)把制成的硝化棉用清水反复漂去余酸并沥干,再放在通风避光处晾干后放进有干燥剂的广口瓶里备用。应避免震动和高温,以防爆炸。

各种混合药棉的制法:

  1. 筒单混合药棉的制法 把脱脂棉浸在过饱和的氯酸钾溶液里, 取出后放在通风避光处晾干,再放入生石灰箱中备用。

  2. “加料混合药棉”的制法 临做实验时,在“简单混合药棉” 中加入绿豆般大的赤磷,可增强引火效果。

  3. “多元混合药棉”的制法 临做实验时,在“加料混合药棉” 中再加入少量铝银粉(细铝粉),可增强发光亮度。

上述各种混合药棉可以根据仪器的气密性能加以选择。方法二

器材 自制空气压缩引火仪,吸液管,带乳胶管的橡皮吹气球,乙醚,脱脂棉,凡士林等。

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结构见图。玻璃管最好用耐高温的玻璃管,管壁厚4─5mm,管内径 12─15mm,管长约 260mm(例如选用型号为 G·G17 的耐高温玻璃管)。调节螺母是用来控制调节压缩比(玻璃管全长与压缩后压缩空气柱长度的比值)的。橡皮垫是在活塞压下时起缓冲作用的。活塞可用橡皮塞加工而成,它在玻璃管内的松紧程度,是由调节固定螺母的松紧来控制的。

操作

  1. 用少量凡士林涂在橡皮活塞表面,再将活塞杆插入玻璃管,上下抽动几次。

  2. 取绿豆大小的棉球,滴上 2─3 滴乙醚后放入玻璃管内,然后把活塞放入管内,以迅猛的速度下压活塞,通常压 1─2 次便可看到明亮的火光。

  3. 在第一次燃烧后,如果再做实验,可用橡皮吹气球的乳胶管插入玻璃管内,轻轻鼓气,以新鲜空气排除燃后的废气。这样,原来的棉球仍可继续实验 2─3 次,最多 4 次。如还需继续演示,须将活塞取出,再加一滴乙醚(乙醚过多或过少,都不易成功),装好活塞,再压缩,又可使乙醚气体燃烧。

注意

本装置不需用特制的硝化棉(硝化棉制作麻烦,对保存有一定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实验失败),关键是设计时选取内径较细的玻璃管和选择合适的压缩比。

实验前可根据当时气温情况,适当调节压缩比。空气压缩比参考数值如下表所示。

室 温

10 ℃以下

10 ─ 15 ℃

20 ℃左右

25 ℃以上

压缩比

9:1

8:1

7:1

6:1

演示时操作的要领:一是小(棉球不宜大),二是少(乙醚不宜过量),三是迅速(迅速下压活塞)。

建议 可用二硫化碳代替乙醚完成本实验。由于二硫化碳的自然点仅 112℃(乙醚的自燃点是 180℃),因此可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应注意二硫化碳极易挥发,且有毒,但每次实验仅用 2─3 滴,对健康影响不大。

气体的绝热膨胀 183

方法一

目的 演示气体绝热膨胀做功时,内能减小。

器材 两用打气筒,吸滤瓶,橡皮塞,橡皮管,酒精(或水)等。

操作

  1. 在吸滤瓶内放入少量酒精,一般在瓶底有薄薄一层就足够了, 然后在瓶口塞上橡皮塞。

  2. 把吸滤瓶与两用气筒用橡皮管连通,如图所示。

  3. 用两用气筒向吸滤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一定大小时,橡皮塞被冲出,瓶内立即出现一片白雾。这是因为气体膨胀作功内能减少,瓶内空气温度下降,酒精蒸气液化的结果。

说明 瓶内出现白雾后,如果再在瓶口塞上橡皮塞,并向瓶内打气, 可见白雾迅速消失。这是因为压缩空气做功,空气温度升高,酒精(或乙醚)液滴迅速汽化的结果。因此本实验也能说明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建议

本实验亦可用一只盐水瓶,在盐水瓶的橡皮塞上加一只自行车内胎上的气门嘴(现成的气门嘴底帽直径较大,需用锉刀将其锉成直径约为12mm)。演示时,在瓶内加入少许酒精(或水),塞上瓶塞(瓶塞上的翻边勿翻下),用普通打气筒打气,当瓶内气压达 1.5─2 个大气压时,一旦顶起瓶塞,瓶内倾刻呈白色雾状,而且白雾从瓶口上冲成约半米高的白色雾柱。

注意 打气时勿将瓶塞对着人体,以防造成意外事故。方法二

器材 两用气筒,吸滤瓶,橡皮塞 2 只,玻璃试管,细玻璃管,橡皮管(或乳胶管),染色水等。

操作

  1. 将内有一段染色水的细玻管和薄壁试管等组装成一气体温度计。把气体温度计,吸滤瓶,两用气筒等按图所示组装。

  2. 用气筒迅速向瓶内打气,这时能观察到气体温度计内红色水柱上升。表明对气体做功时,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 拉开橡皮管 3,让瓶内气体迅速膨胀,气体温度计中的红水柱迅速下降,表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测定热功当量 184

方法一

目的 用电热法测定热功当量

器材 量热器(包括电热丝线圈),托盘天平,停表,直流伏特表、安培表,变阻器(10Ω、2A),温度计,电键,煤油,水,教学用低压电源等。

操作

  1. 称出量热器内筒(包括搅拌器)的质量 m1。往筒内注入煤油(约占 3/4 筒)。

  2. 按实验 154 方法二图所示连好电路。闭合电键 K,调节 R,使量

热器中温度升高的速率约每分钟 1─2℃。

  1. 倒出筒内原有煤油,注入温度比室温稍低的煤油,称出内筒和煤油的质量,并计算出煤油的质量 m2。

  2. 装好量热器上盖,使电热丝浸入煤油,并记下煤油的初温 T1。

  3. 接通电源,记录安培表示数(I)、伏特表示数(V)和加热时间(t)。当煤油上升到一定温度后,切断电源,并记下煤油的末温 T2。

  4. 由公式 W=IVt(J)计算出电功,由公式 Q=(c1m1+c2m2)(T2- T1)(Cal)计算出煤油及内筒吸收的热量,c1 和 c2 分别是煤油和量热器内筒的比热。则热功当量 J=Q/W。

注意

  1. 温度计的测温泡距离电热丝要远些。

  2. 在测温过程中,搅拌器时刻上下搅拌且注意勿将电热丝短路。

  3. 掌握好测温时机。特别是末温

    t2,应在断电后继续搅拌,读出能升到的最高温度。

分析

主要系统误差:

计算 Q 时未考虑量热器内外交换的热量 Q1,连接电热丝的导体(铜杆)和温度计吸收的热量 Q2。为减小 Q1 可采用“异号法”,即应使初温t1 比环境温度低一些,而末温 t2 比环境温度高一些,尽量使整个实验过程中量热器与环境的热交换前后彼此抵消(这种使整个实验的系统误差分成符号相反的两个部分,并尽量互相抵消的方法,叫做异号法)。为减少Q2 对总体的影响,应该使液体的热容量 c2m2 比铜杆和温度计的热容量大得多,但也不可太多,否则加热时间过长。例如当量热器小筒容积约 200ml 时,可装入 150g 煤油。

关于仪器的选择:

  1. 最好用稳恒直流电源,并能持续输出较强电流。教学用低压电源(J 1201 型)的直流稳压额定电流是 1A(最大可达 1.5A);铅酸蓄电池组能输出 6V,1.5A。但应注意:教学电源和学生电源的直流(不稳压)

输出是正弦形脉动电流,用直流安培表测得的并非有效值。

  1. 若用 0─100℃的普通温度计,分度值 1℃,读数误差约 0.2℃。若取(t2-t1)为 10℃,则相对误差可达 4%,可见测温误差较大。故所取温升值(t2-t1)不宜太小,并最好选用分度值为 0.5℃或 0.1℃的温度计。

  2. 液体质量 m2 和内筒质量 m1 的测量误差对总体影响不大,即使用托盘天平,相对误差不超过 0.2%(因 m1、m2 均大于 100g,托盘天平感量为 0.2g)。

方法二

目的 估测热功当量。

器材 长厚纸管(或玻璃管),软木塞,塑料杯(或烧杯),温度计,米尺,铅丸等。

操作

  1. 将铅丸装入杯内,约为满杯的 2/3。

  2. 将杯子放在桌面上,温度计插入铅丸之中,约 5

    分钟后,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即铅丸的初温 t1(℃)。

  3. 将纸管的一端塞上软木塞,将铅丸倒入管内,测量将管倒过来时铅丸下落的距离 h(m)。

  4. 将杯子放在纸管未塞木塞的一端,使杯子紧紧地盖在管子上,

    并使管子竖直。

  5. 使铅丸每次从顶端竖直地落到管底,然后立即再倒置过来,记下倒置管子的次数 n(n≥100)。

  6. 作最后一次倒置时,应使杯子位于下方。将管子和杯子等竖直放在桌面上,从杯中取出纸管,注意不要弄散了铅丸。立即将温度计插入铅丸中,记下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t2(℃)。

  7. 如果铅丸的质量是 m( kg),在 n 次下落中,重力做功W=n·mgh(J),势能变成内能,使铅丸温度升高(t1-t1),铅丸吸热 Q=mc

(t2-t1)(kCal)则可计算得热功当量

J=W/Q=n·mgh/mc(t2-t1)=ngh/c(t2-t1)(J/kCal)。式中 c 为铅的比热,单位取 kCal/kg·℃。

说明 以上实验中,由于铅丸的势能并未完全变成内能,而且内能

也不可能全为铅丸所吸收。因此本方法只适宜粗略地估测热功当量的值。

最简单的热机

方法一

目的 演示蒸气机的工作原理。

器材 烧瓶,注射器(大号),酒精灯,铁架台,玻璃管,橡皮管, 夹子等。

操作 如图所示。烧瓶内盛约 1/4 水,瓶塞上插入大号注射器和接有橡皮管的玻璃管。

演示时先把橡皮管夹紧,对烧瓶加热至水沸腾,蒸气把注射器的活塞向上推,当到达一定高度时,松开夹子使蒸气从橡皮管导出,这时活塞落下,再夹紧橡皮管,蒸气又把活塞向上推⋯⋯。这样重复操作,可观察到活塞的往复运动。显示了蒸气的推动力量和蒸气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注意 为防止蒸气使活塞脱出,应在活塞和外筒之间系一适当长度的细绳,起到限位作用。

方法二

目的 了解汽油机作功的原理。

器材 自制汽缸,感应圈,软木塞,酒精灯,铁架台,导线,汽油等。

汽缸的制作方法

取一根无底试管(用实验室的坏试管,直径在 20mm 以上),在与试管相配的橡皮塞上插入两枚大头针或硬裸导线。两针的间距约 10─ 20mm,并在塞内露出 10─20mm,就成了火花塞。试管下端用橡皮塞塞紧, 试管上端轻轻塞上软木塞。台上,在装置的背面,映一张黑纸,便于观察火花。

操作

  1. 先取下玻离管,将玻璃管的下半部放在酒精灯上烤 1─2 分钟。

  2. 塞紧火花塞,然后在汽缸内滴入 1─2 滴汽油,再轻轻塞上软木塞。

  3. 起动感应圈,在看到蓝色火花时,同时听到爆鸣声,软木塞可被冲上数米高。

  4. 关闭感应圈,再塞上软木塞,不必加汽油和加热试管,可重复演示 2─3 次。

注意

  1. 试管上端开口处的软木塞不能塞得太紧。

  2.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若不加热试管壁,汽油不易汽化和点燃。

蒸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方法一

目的 演示蒸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器材 自制叶轮和支架,烧瓶,橡皮塞,直角玻璃管,铁架台,酒精灯,热水。

叶轮的制作方法

用一扁平软木塞上插入小铝片(也可用火柴盒上的薄木片)装在铁丝支架上制成。

操作

按图所示装置仪器,水沸腾后,水蒸气从喷嘴喷射出来,冲动叶轮转动。

方法二

目的 演示光能(或太阳能)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器材 烧瓶(10ml),橡皮塞,带喷口的直角玻璃管,自制叶轮, 凹面镜,铁支架,酒精等。

叶轮的制作方法

用厚为 0.3mm 的铝皮,剪成直径为 5cm 的圆片,在圆片边缘剪出叶片,再把叶片扭转 90°就成为叶轮,见图(a)。

操作

  1. 取一块黑布,使其紧贴在烧瓶外壁的底部(或用烟把烧瓶底部熏黑),然后往瓶内注入约 5ml 的酒精。

  2. 按图(b)所示将有关器件组装起来。直角玻璃管的喷嘴要小些。太阳光经凹镜(直径为 30cm,焦距为 15cm)会聚后加热酒精,酒精沸腾后,蒸气从喷嘴喷射出来,冲动叶轮急速旋转。

注意

  1. 瓶口处的橡皮塞不要塞得太紧,以防止烧瓶内气压过大而引起爆炸。

  2. 烧瓶内也可选用氨水作为工质,其优点是氨气冷却后不会液化,效率高。但为了减小氨气的刺激性气味,演示时应将汽轮机置于下风区。

建议 以上汽轮机亦可用白昼幻灯机(投影仪)的光能加以演示。只须把烧瓶等置于白昼幻灯机射出光线的交点处。

  1. 燃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目的 演示燃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器材 自制叶轮,燃烧室和雾化室,打气球,夹子,塑料管,喷管,

感应圈,汽油(或酒精)等。叶轮的制作方法

将薄铁皮剪成长 1.2cm,宽 0.6cm 的长方形小片共 12 片,按 12 等分嵌在软木轮(直径 3─4cm,厚 0.6─1.0cm)边缘上。将长约 3cm 的自行车钢丝插入轮中心,制成燃气轮机的叶轮(图 a)。用木条固定在底板上制成支架,再用薄铁皮钉在木条上。薄铁皮上钻个比叶轮轴略大的小孔作为轴承,小孔位置略高于集气瓶身(图 b)。

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将一个集气瓶的软木盖上钻两个孔,紧紧插入两根上端弯成 90°的玻璃管(内径为 0.3cm),再将两只长约 2cm 的铁钉紧紧插入软木盖,并将一只铁钉底端弯成 90°,制成火花塞。如图(c)中的编号 7。

雾化室的制作方法

将一只集气瓶的软木盖上钻两个孔,紧紧插入两根上端弯成 90°的玻璃管,如图(c)中的编号 8。

操作

  1. 将叶轮,雾化室,燃烧室组装成模型,如图(c)。

  2. 将接有电源的感应圈高压端与燃烧室软木盖上的两根铁钉头用

两根导线接好。

  1. 松开夹子,用手不断捏打气球,将空气通入汽油(或酒精)中,

    使汽油雾化与空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室。

  2. 将夹子夹紧塑料管,防止燃烧时回火。

  3. 合上感应圈开关,使燃烧室内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燃气膨胀后从喷口喷向叶轮,使其转动。

注意

  1. 燃烧室的软木塞要塞紧,喷口要稍大些,防止出气不畅而使瓶爆炸。为了安全,可在燃烧室瓶外包一层金属网。

  2. 演示前,应先将装有火花塞的软木盖取下,用感应圈试一下, 看能否产生电火花。不能产生电火花的原因:一是两钉底端距离太大(一般应为 1─2mm),二是软木绝缘不好,可换用橡胶盖。

摩擦起电 188

静电实验中,演示仪器绝缘部分的表面必须保持清洁和干燥。表面有灰尘和水汽会使表面电阻大大降低而导致漏电,使演示无法进行。绝缘材料中以石蜡为最好。

在摩擦起电的实验中,应注意“静电摩擦序列”:毛皮,玻璃(或有机玻璃),丝绸,电木,木材,尼龙,涤纶,金属,硬橡胶,聚丙烯, 聚乙烯,石蜡,聚四氟乙烯。在该序列中的任何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 序列前面的物体带正电,序列后面的物体带负电。而且,两种物体在序列中相隔越远、摩擦起电效果越好。

方法一

器材 毛皮、硬橡胶棒、丝绸、有机玻璃棒、自制金箔验电器、纸屑或泡沫屑。

自制金箔验电器的制作方法

为了观察静电荷的存在,常用验电器来演示实验。但市售金箔验电器,如图(a)、(b)所示。往往效果不佳。自制一个金箔验电器必须注意如下几个关健问题:

  1. 验电器金属棒的支架必须绝缘良好。除了支架必须干燥、清洁外,金属棒离外壳的绝缘距离要尽可能地长一些,可减少实验时出现漏电现象。

  2. 金箔最好做成指针状如图(c)、(d),不要做成人字状;指针材料必须轻;指针转孔和轴间的摩檫应尽量小;指针重心离轴不宜过远,这样演示的灵敏度就高。

自制金箔验电器构造如图(c)所示。它由下列部分组成:1.金属棒。2.金属棒上的顶端杯(顶端杯可根据需要取下,换插入金属球、金属圆盘等)。3.香蕉扦(分别接在金属棒和顶端杯上,起连接金属棒和顶端杯的作用)。4.金箔指针。5.固定金属棒的绝缘支架(用有机玻璃或塑料尺做成)。6.防尘外壳顶盖(其中心有一圆洞),它可取下,以便清洁绝缘支架。7.外壳(起支撑前后玻璃板和固定绝缘支架的作用)。它由前后玻离板和白铁皮或罐头壳做成。

其中金属棒为中部开有矩形槽的金属片弯成图(d)的形状,它兼作指针支架用。金箔指针可用香烟锡纸做成图(e)的形状。其轴用两端弯成圆头的一股细铜丝做成,见图(e)。金属棒、顶杯、轴线和指针整个为一导体。

说明

  1. 在安装指针时,要注意指针的重心必须在轴下方一点点,以保证不带电时的指针在重力作用下处于垂直的平衡位置。如指针的重心在轴上,会发生随遇平衡。指针如做成人字形时,电荷的作用力要克服较大的重力,故效果不明显。

  2. 验电器不一定要自制,把市售的验电器改装一下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只要按下述两点关健要求改装即成:①将固定金属棒的软木塞去掉,改用有机玻璃或塑料尺,同时要把它的位置下移,以增长金属棒和外壳间的绝缘距离;②指针及其支架也要改成图(d)、(e)的结构。改装后整体如图(f)所示。

操作

  1. 先将毛皮、硬橡胶棒、丝绸、有机玻璃棒等用红外线灯烘烤 10 分钟左右。注意不要烘烤太久,以免使硬橡胶棒及有机玻璃棒变形。

  2. 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有机玻璃棒带正电。将摩擦后的有机玻璃棒接近纸屑,能吸引纸屑,说明有机玻璃棒已带电。

  3. 将摩擦后的有机玻璃棒逐渐接近(但不接触)验电器的顶端, 验电器的金箔张开。拿去有机玻璃棒,金箔又复合。这也表明摩擦后的有机玻璃棒已带电。

  4. 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硬橡胶棒带负电。重复操作(2)、(3)。表明摩擦后的硬橡胶棒已带电。

  5.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与验电器顶端相接触,使验电器带电。验电器金箔会张开一定角度。再把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移近验电器顶部,验电器金箔的张角减小。这表明有机玻璃所带电荷与验电器所带电荷的电性相反。

方法二

器材 聚四氟乙烯板,金属电容器圆板,氖泡,绸布等。

操作

  1. 用丝绸摩擦聚四氟乙烯板,使它带负电。再将金属电容器圆板放在聚四氟乙烯板上面,由于静电感应,使圆板下端面带正电,上端面带负电。用手捏住氖泡的一端,将另一端接触金属板上端面。可以看到氖泡接触金属板的一端发光,说明金属板电容器圆板上端面带负电。

  2. 用手接触金属板的上表面,使它带正电。然后将金属板拿起并远离聚四氟乙烯板。用手捏住氖泡的一端,另一端去接触金属板的上表面。此时,氖泡靠近手的一端发光。说明金属板此时带正电如图所示。

说明

  1. 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其绝缘性能好,易于摩擦起电,而且起电后电荷保持时间长,在一般时间内可以连续取用。

  2. 氖泡中的氖气受电场力作用发生电离,正离子向电位低的一端靠近,在与电子中和时发光。所以,氖泡发光的一端是低电位。

方法三

目的

  1. 验证摩擦起电。

  2. 验证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器材 自制塑料纤维丝,验电器,丝绸等。塑料纤维丝的制作方法

取一段长约 40cm 的包扎用的塑料绳,在其一端打一个结,然后在没在没有打结的一端,细心地撕成丝。做成一束塑料纤维丝。

  1. 一手捏住纤维丝的绳结处,另一手连续地向下摩擦纤维丝束( 图 a)。可见纤维丝间由于带同种电荷相斥,且向四周散开(图 b)。

  2. 用一块丝绸包住纤维丝束,重复操作(1)。这时,不仅可以看到原来下垂的纤维丝成四散状,而且用这块被摩擦的丝绸去靠近纤维丝,还可以观察到丝绸跟纤维丝间互相吸引。

  3. 将摩擦后的纤维丝去靠近验电器,可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明显张开。

注意

丝绸与纤维丝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天气潮湿时,可用红外线灯烘烤一下,以改善演示效果。

方法四

器材 有机玻璃棒或有机玻璃尺,丝绸,干燥拖把,靠背椅等。

操作

  1. 取靠背椅一只,在椅背上水平放置一干燥拖把,调节使其平衡。

  2. 取一有机玻璃棒,用丝绸摩擦后,靠近拖把柄的一端,拖把会向棒靠拢而转动起来。

  3. 把带电有机玻璃棒放在拖把柄的另一侧,发现拖把将反向转动。

注意

拖把与椅背接触处要光滑。拖把一定要干燥。方法五

器材 小气球

操作 把气球吹足气,用细线扎牢气球口,用手按住气球,反复旋转摩擦若干圈。可见气球与手间互相吸引。

注意 气球与手都要清洁和干燥。若用玻璃纸代替气球,演示方法相同。

分析摩擦起电现象

方法一

目的 说明摩擦起电的两物体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器材 自制摩擦起电板,金箔验电器,金属圆筒,酒精灯等。摩擦起电板的制作方法

两块摩擦起电板分别用有机玻璃和聚丙烯塑料制成,并粘上适当长度的有机玻璃手柄。起电板大小视金属圆筒大小而定,要求两板能同时放入筒内,并且互相之间都不接触(图 a)。

操作

  1. 将空心金属圆筒装在金箔验电器上。

  2. 将两起电板用布擦干净,再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略微烘烤一下,以消除起电板上残存的电荷和潮气。将任一块板放入空心金属筒内,

    金箔均不张开,说明两板都不带电。

  3. 将两板相互用力摩擦几下,并迅速分离。再将任一板放入空心金属筒内,但不要和筒壁相接触,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图 b)。板抽出后,箔片就闭合。这说明两板均带有电荷。

  4. 将摩擦过的两板平行但互不接触地放入空心金属筒内,也不与金属筒壁相接触,这时金箔不张开(图

    c)。若抽出任一块板,则金箔张开,且张角一样。这说明两板带有的是等量异种电荷。

说明 根据前一个实验按语中说明的摩擦起电序列,可选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起电板。

方法二

器材 自制摩擦起电板 1 套,金箔验电器,金属圆盘,酒精灯,塑料薄膜若干。

摩擦起电板制作方法:见方法一。

操作

  1. 将金属圆盘装在金箔验电器上,在金属圆盘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实验中起电板与金属圆盘相接触(图 a)。

  2. 在清除起电板上残存的电荷和潮气后(见方法一),使起电板摩擦起电。将任一板贴放在金属圆盘的塑料薄膜上,可见验电器均张开一定角度,说明起电板带电。

  3. 将两板同时贴放在金属圆盘的塑料薄膜上(图 b),可见验电器金箔不张开。若抽去任一块板,金箔都会张开大小相同的角度。这说明两板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方法一

目的 显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现象。

器材 竹针(打毛线针),自制泡沫塑料小球 2 只,丝绸,玻璃棒, 毛皮,橡胶棒,丝线等。

操作

  1. 将泡沫塑料小球固定在竹针两端,再将丝线一端和竹针中点连接,丝线的另一端悬挂起来。

  2.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泡沫小球,使小球带上正电荷。

  3.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缓缓靠近泡沫小球,可以见到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现象。

  4.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缓缓靠近泡沫小球,可以看到异种电菏互相吸引的现象。

方法二

目的 显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器材 自制绝缘纸筒 2 个,丝线,丝绸,玻璃棒,铁架台等。绝缘纸筒的制作方法

用电容器中的绝缘纸制成长约 10cm 左右的圆筒。

操作

  1. 用丝线将两个绝缘纸筒悬挂在铁架台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与两绝缘纸筒接触,可见两纸筒互相分开(如图)。

  2. 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两纸筒中间,可见两纸筒之间张角变大。

  3. 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两纸筒中间,可见两纸筒之间张角减小。

注意 绝缘纸筒要做得尽量轻一些。方法三

目的 验证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规律。

器材 静电感应起电机,面积为 12×15cm2 厚 0.5mm 的金属板 2 块, 外层包有锡纸的乒乓球,丝线,铁架台,导线若干。

操作

  1. 把两块金属薄板平行地竖直插入泡沫塑料底座上,两板间相距约 10cm(如图)。

  2. 包有锡纸的乒乓球通过绝缘细线悬挂在支架上,并放在两板之间。

  3. 两金属板接上静电感应起电机,摇动起电机,乒乓球就会在两板之间来回摆动。

  4. 控制起电机的转动速度,改变两板间电压,小球摆动频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5. 断开电源后,由于极板和乒乓球带电量不断减少,相互作用力不断减弱,小球摆动频率逐渐减小,最后停下。

方法四

目的 显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器材 静电感应起电机,有绝缘手柄的平行金属板,支架,导线, 锡纸,照明灯,涤纶薄膜等。

操作

  1. 将两块有绝缘手柄的平行金属板水平地固定在支架上(如图)。

  2. 在下板上放一些剪碎的锡纸屑(锡纸可采用彩色的,以增强实验效果),在两金属板间围上一圈透明涤纶薄膜,以防锡纸屑飞落它处。

  3. 两金属板上接上静电感应起电机,并用灯光照明。

  4. 摇动起电机,能明显地看到带电锡片上下不断地跳动飞舞。可说明带电锡片在电场作用下,不断地运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量和距离有关

方法一

器材 自制电摆 3 个,球形导体,玻璃棒,丝绸,铁架台,有机玻璃棒,丝线等。

电摆的制作方法

用聚苯乙烯发泡材料(或其他轻质材料)制成小球,在小球上涂上石墨导电层,用丝线悬挂在有机玻璃棒上。

操作

  1. 用摩擦起电的方法使球形导体和 3 个电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然后将球形导体 A 逐渐靠近电摆(如图)。可见,电的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偏角大小不同。这说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是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

  2. 球形导体 A 位置不变,使其电量逐渐增大。从电摆角度的增大可以说明电量越大,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

方法二

器材 玻棒、丝绸(橡胶棒、毛皮),灯草球 3─4 只(或用发泡聚苯乙烯即电视,机等用的包装材料,自制小球),悬挂支架,自制测高标记(用铁夹贴上长度适当的硬纸质箭头标记即可)。

操作

  1. 将两个悬挂支架尽量靠近,并使两个灯草球带上等量同种电荷。使测高标箭头与小球等高(见图 a)。

  2. 增大悬挂支架距离,使分离后两球实际距离大于原来距离,观察到小球位置低于原测高箭头。说明作用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见图 b)。

  3. 使两个灯草球带等量同种电荷,用测高标记记下小球高度(见图 c)。

  4. 用不带电的灯草球分别接触带电小球,再移动支架,使两球距离与原来大致相等。观察到小球位置低于原高度(见图 d)。说明电荷间相互作用力随电量减少而减小。

说明

  1. 若两悬线长度相同,两灯草球质量相同,那么即使两球带不等量电荷,实验也能成功。

  2. 减少灯草球电量时,最好用相同灯草球,能说明电量减半。方法三

器材 气势导轨,小型气源,大小金属球各两个,橡胶棒和毛皮, 玻璃棒和绸布,感应起电机,导线等。

操作

  1. 将蜡烛两端去掉一段灯芯,用作绝缘支柱。将较大的一个金属球固定在滑块上。

  2. 使金属球带上正电,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金属球,金属球被推开。

  3. 使金属球带上正电,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金属球,金属球被

吸引(图 a)。

  1. 将较小的两个相同的绝缘金属球 A、B 与起电机带正电的放电球相连,使三个金属球 A、B、C 均带上正电。此时 A、B 两球带电量相等。可见 C 球停在 A、B 两球的中央(图 b)。

  2. 将 A 球靠近 C 球,可见 C 球向右移动。说明电荷之间的距离减小时,作用力增大。

  3. 将 A 球换一个较大的绝缘金属球,A、B 两球自然与起电机带正电的放电球相连。此时,A 球所带电量大于 B 球,可见 C 球的平衡位置偏向 B 球。说明电量越大,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越大。

验证库仑定律 192

本实验提供了两种验证库仑定律的方法。方法一仅验证两电荷的库仑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方法二综合地验证了库仑定律。两种方法都是用测量电摆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来比较库仑力的大小。做好实验的关键是带电球的绝缘性能要好,保持整个实验过程中基本不漏电。

方法一

目的 验证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或反比。

原理 力的矢量三角形与长度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图a)。

F = d

mg l

mgd

或F = l

在实验全过程中,物重mg 和绳长l 保持不变。

设 k = mg ,

l

则 F = kd 。

这个式子表明静电力和位移d 成正比。因为通过投影放大有D∝d,所以F=k’D。如图

  1. ,图中A0 为A 球不带电时的位置,如能在实验

中证得D∝ 1

R 2

,就可得到F∝ 1

R2

的结论。

自动上坡 99 - 图55

器材 铁架台,小灯泡,低压电源,木杆,泡塑小球(表面涂导电层)2 个,半透明刻度尺,橡胶棒,毛皮等。

操作
  1. 自动上坡 99 - 图56按图(c)把仪器装配好。在刻度尺上读出A 球投影的位置A’0。

  2. 充分磨擦橡胶棒,使泡塑小球A、B 带上尽可能多的电荷。

  3. 把B 球逐步靠近A 球,在刻度尺上分别读出A、B 两球投影A’、B’的位置。

  4. 记录数据求出对应的D(A’0A’)和R(A’B’)的值,见图

。作D - 1

R2

图线。若图线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就说明D∝ 1 ,

R2

亦即证明了静电力F 与两电荷间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

说明
  1. 在对球的投影位置进行读数时,我们可统一用影的同一侧边来读数,这样测出的距离,就是影子中心间距。

  2. 给泡塑小球涂导电层的方法是:①用酒精将球擦干净;②在酒精里溶化一些松香, 掺入一些石墨粉或铝粉,再涂在小球上。③在小球表面涂上墨汁,使导电性能更好。

方法二

目的 验证库仑力的幂次变化规律。

原理 两相同的小球悬挂在长度相等的细线上,并带有等量同种电荷Q,两球在相距r1 时达到平衡状态(如图)。如设法测得此间距r1。使其中一个球失去电荷,然后两球再接触,每个球的带电量为 Q/2。在达到新的平衡后,测出此时两球间距 r2。若设 F1,F2 为先后两次平衡中的库仑力,

Q2

则有 F1 = K 2 ①

1

(Q / 2) 2

F2 = K 2 ②

2

同时有

F1 = Wtga1 ③

由此可得

F2 = Wtga 2 ④

F tga  r  2

1 = 1 = 4 2  。

F2 tga 2  r1 

r

因为,l >> 2 ,所以有

tga

1 ≈ sin a1

≈ r1 / 2 及tga

l

2 ≈ sina 2

≈ r2 / 2

l

r / 2l  r 2  2

1 = 4  。

r2 / 2l  r1

r 1

整理得

1 = 4 3 ≈ 1.59 。r2

自动上坡 99 - 图57

若实验中测得的带电小球间距之比符合上述比值,即验证了库仑定律。

器材 外层涂有导电层的泡塑小球[制作方法见“方法—”中说明(2)],尼龙线, 感应起电机,手电筒,白纸,刻度尺等。

操作
  1. 将有机玻璃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有机玻璃棒上同一悬点处,用长两根约 1.5m 的细尼龙线分别悬挂 2 个导电小球。在悬点附近固定一手电筒,光束照射在地板上的白纸上,使小球在白纸上有清晰的投影。

  2. 用起电机给两小球带上尽可能多的电荷,并使两小球接触,以确保两小球电量相

等。r1。

  1. 待两个小球静止时,在白纸上标出两小球投影的边缘的位置,测量出小球间距

  2. 用手接触其中一个小球,使其放电,并再次使两小球相接触,使两小球带电量减

半。再测出两小球间距r2。计算出一组r1/r2 的值。

  1. 重复操作(2)、(3)、(4),得到多组 r1/r2 的值。求出r1/r2 的平均值,与理论值 1.59 比较,求出相对误差。
绝缘体变导体 193

普通材料可按电阻率大小分为绝缘体、不良导体和良导体。绝缘体的电阻比良导体的电阻约大 1025 倍。材料的电阻率还会随温度和电势梯度的增加而减小。下图为普通材料的电阻率谱。

自动上坡 99 - 图58

方法一

目的 了解绝缘体和导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某种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原理 在通常状态下,气体分子是中性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例如用火焰加热或用紫外线等射线照射时,气体分子中的电子可挣脱分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时绝缘体空气变成了导体。

器材 感应圈,酒精灯等。

操作
  1. 将感应圈上两根尖形放电杆间距调节在 5cm 左右。开启感应圈,此时无放电现象, 说明空气不导电。

  2. 升高感应圈的输入电压,直到明显看到两尖形放电杆间有放电现象。说明在高压下,空气亦能导电。

  3. 再降低感应圈的输入电压,使两尖形放电杆间刚好不放电。然后,把点燃的酒精灯放在两尖形放电杆下方。可见这时又产生了放电现象。这说明加热可以使局部的空气变成导电区域。

方法二

目的 演示玻璃在高温下变成导体。

器材 废灯泡内的玻璃支杆(制取时应确保导线引出线完好),电流表(10—30mA), 发光两极管,导线若干,蓄电池等。

操作
  1. 将蓄电池、玻璃支干的两导线、电流表、发光两极管(注意正负极不能接错)组成一个串联电路。由于玻璃是绝缘体,可以观察到电流表上无读数,发光两极管不发光。说明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

  2. 用酒精灯对玻璃杆加热,随着玻璃杆温度的升高,电流表上开始有了读数,发光二极管也发光。说明烧红的玻璃已变成了导体。若停止加热,温度下降,玻璃又会变成绝缘体。

注意 若要缩短演示的时间,可用喷灯对玻璃杆加热。但应注意防止玻璃烧熔。

方法三

器材 金属板(10×10cm2)一对,演示用大型电表,直流高压电源,酒精灯,支架, 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所示将仪器接好,两板相距 2cm 左右。电表调至灵敏电流计档。高压电源输出选择放在 300V 档。

  2. 打开直流高压电源开关,电表指针不动。说明加以 300V 高压的两板间的空气仍不导电。

  3. 把点燃的酒精灯移至两金属板间来回晃动,使金属板间空气充分受热。这时可见电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空气由绝缘特性变为导电特性。

  4. 移去酒精灯,可见电表读数恢复为零。说明降温后,空气的导电性又变成了绝缘

自动上坡 99 - 图59性。

电力线图 194

在电力线图的演示中,首先必须十分注意仪器的清洁与绝缘良好,注意仪器与环境的干燥。在用导线连接起电机与电极时,应注意减小由于导线的电场影响以及电极附近的电力

线分布。其次,由于蓖麻油的粘滞系数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会使头发屑在蓖麻油中运动发生困难以至影响演示效果,所以应设法提高蓖麻油的温度。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用石蜡油替代蓖麻油,效果很好。

方法一

目的 显示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力线形状。

器材 感应起电机,自制电力演示盘,自制电极一套,蓖麻油,木屑等。电力线演示盘的制作方法

用 3—5mm 厚的透明有机玻璃制成一杠架,中间能放置一个培养皿,两边架子上有两个接线柱能固定电极(图a)。

自动上坡 99 - 图60

电极的制作方法

自动上坡 99 - 图61自动上坡 99 - 图62如图(b)所示,下部电极由铜箔制成,L 形连杆由自行车辐条制成,上部叉形片由薄铁片制成,可用以调节电极在演示盘中的位置。除了图(b)所示的线电荷电极和平板电极各两个外,再制作一个圆柱状电极(直径与培养皿内径相同)和一个凹形柱状电极[俯视图如图(c)所示],外径小于培养皿直径。

刮油板的制作方法:如图(d)所示,材料不限。

操作
  1. 线电荷电力线

①电力线演示盘放在投影器上,培养皿内倒入蓖麻油和适量干燥木屑。

②将一个线电荷电极放在培养皿中央,圆圈电极放在培养皿四周,分别接通起电机的两个电极。

③缓慢地加速转动起电机,即可看到木屑沿电力线方向排列起来。(如起电过份强烈, 会引起蓖麻油翻滚,木屑迁移,效果不好。)

  1. 匀强电场电力线

①换用两个平板电极,两板之间距离约为板长的 1/4-1/3。两板分别接通起电机的两个电极。

②缓慢地加速转动起电机,即可看到匀强电场的电力线。

  1. 两等量线电荷的电力线

①换用两个线电荷电极,间隔距离约等于培养皿的半径,分别与起电机的两个电极接

通。

②缓慢地加速转动起电机,即可看到等量异导号线电荷的电力线。

③将两个线电荷电极接到起电机的一个电极上(如正极),放置圆柱电极并将它接到起电机的另一个电极上(如负极)。

④缓慢地加速转动起电机,即可看到等量同号线电荷的电力线。

  1. 静电屏蔽

①将一个线电荷电极、圆柱电极和凹形柱形电极按图(e)位置放置,圆柱电极和线电荷电极各和一个起电机的电极接通。

自动上坡 99 - 图63

②缓慢地加速转动起电机,可看到与操作(1)相类似的电力线,但凹形柱状电极内无电力线,这就是静电屏蔽。

注意 每次形成一种新的电力线之前,都要用刮油板将原来的电力线搅乱。

方法二

器材 验电羽,平行板电容器,感应起电机,导线等。

操作
  1. 用导线将验电羽的金属杆与起电机的一个放电球相连。转动起电机,使验电羽带电,可见验电羽上的丝线向空中展开,如图(a)。

自动上坡 99 - 图64

  1. 自动上坡 99 - 图65用导线将两个验电羽同时与起电机的一个放电球相连。摇动起电机,使两个验电羽带电,将两个验电羽逐渐靠拢,可见两验电羽上的丝线在空中展开,如图(b)。

  2. 自动上坡 99 - 图66用导线将两个验电羽分别与起电机的两个放电球相连。摇动起电机,使两个验电羽带上异种电荷。将两验电羽靠拢,可见两验电羽上的丝线在空中展开,如图(c)。

  3. 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一个板面上粘上细纸条。用导线将两金属板跟起电机的两个放电球分别相连。摇动起电机,将两板逐渐靠拢,可见两板间细纸条展开如图(d)所示。表明两极板间形成一个匀强电场。

自动上坡 99 - 图67

注意 实验时验电羽跟桌面间最好垫上有机玻璃板或硬泡塑包装材料板,以提高绝缘性。在实验中,应连续转动电机,以防止因缓慢放电而影响演示效果。

方法二

原理 常用的磁电式仪表通有电流,指针才会偏转,而静电场中段有移动的电荷即电流,故用磁电式仪表测量静电场有许多困难。以下两种方法,都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从电磁学理论知道,这两种场所遵循的规律都是相同的。而电流场是可以用磁电式仪表测量的。

器材 学生电源,相同的圆柱形电极 2 个,导电纸,灵敏电流计,探针 2 根,导线若干,白纸,复写纸等。

操作
  1. 依次叠放白纸,复写纸和导电纸,在导电纸上放置 2 个相同的圆柱形电极,如图
  1. 自动上坡 99 - 图68
  1. 将 2

    个探针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在两个电极的连线上取若干个等分点a、b、c、d⋯⋯。手握一个探针 P1 置于a 点,另一手握探针 P2 在导电纸上轻轻地移动,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角有变化。当P2 移到某个位置时,电流计指零,说明P1 和P2 所指的点电位相等, 此时将探针P2 用力向下按一下,使白纸上留下一个点迹。

  2. 自动上坡 99 - 图69重复上述操作,找出8—10

    个等势点。再改变探针 P1 的位置,分别找出对应于 b、c、d⋯⋯各点的等势点。可以得到一张有规则排列的等电势点的点迹图,如图(b)。

  3. 将各组对应的点迹连起来,就得到一组等势线。利用电力线与等势线正交的关系,

    可以描绘出电力线。

注意
  1. 两个电极只有在无限大的导电纸上形成的电流场与两个异性线电荷形成的静电场才是相同的,因此本实验中取的点不能太靠近导电纸边缘,以减小边缘效应的影响。(在接近导电纸边缘的地方,等势线是垂直于导电纸边缘的,所以使等势线发生畸变。)

  2. 电极与导电纸应保持非常良好的接触,所以除了电极紧压导电纸外,在直接接触处注入 5—10%的盐水,会改善实验的准确性,以减小系统误差。

方法四

器材 J2459 学生示波器,相同的圆柱形电极 2 个,导电玻璃板,探针 2 根,白纸, 复写纸,导线若干,毫米方格纸等。

操作
  1. 在 2 张毫米方格纸的中间部位各作一条直线,在直线上标上两电极位置(+)、

(-)。并在两电极的连线上取若干个等分点a、b、c⋯⋯。将其中一张毫米方格纸用胶水纸粘贴在电玻璃板的背面。

  1. 在导电玻璃板上(正面)固定两个相同的圆柱形电极,并保持接触良好,如图。

  2. 开启示波器,调节旋钮使亮点在座标刻度盘的正中(注意调节辉度,使亮点不太亮,以钢烧坏荧光屏)。

  3. 两探针P1、P2 分别跟示波器“Y 输入”和“接地”端相连。手握P1 置于a 点,

另一手握探针P2 在导电玻璃板上轻轻地移动,当P1、P2 不在同一等势线上时,光点将向上或向下偏移。只有在同一等势线上时,光点才停留在荧光屏的中心不动。找到平衡点后,在另一张毫米方格纸上的相应位置记下这一点的位置。

  1. 同方法三的操作(3)。

  2. 在第二张毫米方格纸上,把各组对应的点连起来,就得到一组等势线。利用电力线与等势线正交的关系,可以描绘出电场电力线图。

注意
  1. 同方法三的注意(1)。

导电玻璃板是一面涂有均匀导电层的玻璃板,其作用与导电纸相仿,但较导电纸耐用, 可多次反复使用而不损坏。

  1. 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密度,示波器 y

    轴的衰减量应取得最小,并且零点随时检查是否有漂移,选用的示波器可以测量带有直流成分的电压信号。不能用不能测量直流信号的示波器。

静电感应 195

方法一

器材 金箔验电器,橡胶棒,玻璃棒,毛皮,丝绸等。

操作
  1. 用毛皮磨擦过的带负电的橡胶棒,慢慢靠近验电器上端金属球时,可见验电器箔片张开角度逐渐变大,如图(a)。移开带电橡胶棒时,可见箔片闭合。

自动上坡 99 - 图70

  1. 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重复上列操作,可见与上面相同的现象。但验电器上箔片

上的电荷极性与上面的相反。

  1. 将带负电的橡胶棒放在验电器小球附近,用手指跟验电器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如图(b)所示。验电器上部分负电荷经手到地,而正电荷受到橡胶棒负电荷束缚,集中在小球端,看到箔片下垂合拢。

自动上坡 99 - 图71

  1. 先移开手指,再移开橡胶棒,验电器上的箔片又张开。表明正电荷仍留在验电器

上。

  1. 验电器带上正电后,当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慢慢地靠近金属圆球时,箔片张开的角

度将增大。当用带负电的橡胶棒慢慢地靠近金属小球时,箔片张开的角度逐渐减小,以至达到闭合。当带电棒再靠近小球时,箔片将会再张开。我们常用这种静电感应的方法,来检验验电器带电的电性。

注意 棒上带电不宜过多,棒离小球也勿太近,以免球与棒间火花放电,影响演示效果或损坏验电器箔片。

方法二

目的 说明感应起电中,产生的正负电荷是等量的。

器材 完全相同的箔片验电器 2 个,验电器连接杆,有机玻璃棒,丝绸或塑料薄膜等。

操作
  1. 自动上坡 99 - 图72把完全相同的 2 个验电器并排放置,用验电器连接杆把两个验电器连接起来。

  2. 将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连接杆的一端,两只验电器的箔片均张开,说明发生了静电感应现象。

  3. 在两只验电器箔片均张开的情况下,手持验电器连接杆的绝缘手柄,移走连接杆,

    再将有机玻璃棒移走。这时两验电器的箔片仍然保持张开状态。这说明两个验电器均带了 电。

  4. 用起电棒来检验两个验电器上所带电荷的种类。可以发现,原来靠近有机玻璃起电棒的那个验电器,所带电荷是负电荷。而原来远离有机玻璃起电棒的那个验电器,所带电荷为正电荷。

  5. 再用连接杆把两个验电器相连,由于电荷中和,两个验电器的箔片又都闭合。这说明在静电感应中,两个验电器带的是等量异种电荷。

方法三

器材 枕形布电器,有机玻璃棒(或玻璃棒),丝绸,验电器等。

操作
  1. 自动上坡 99 - 图73将枕形布电器的两半合在一起,用丝绸磨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其一端,如图(a)所示。观察带电玻璃棒靠近的过程中,布电器下方的金属箔由闭合逐渐张开。说明枕形布电器两端都带了电,这就是静电感应现象。

  2. 将带电的有机玻璃棒移向远处,金属箔又由张开逐渐闭合。说明带电体移走以后, 感应产生的等量异种电荷又中和了。

  3. 自动上坡 99 - 图74将带电玻棒再次靠近,金属箔重新张开。手持支架,将枕形布电器远端的那一半移开,再移走带电棒。此时金属箔就不再闭合了。这种用静电感应方法让物体带电的过程, 就叫做感应起电,如图(b)。

  4. 将远端的布电器接触验电器,验电器的金箔(或指针)张开。用带电的有机玻璃棒接近时,金箔张角增大。说明远端带的电荷与带电体带的电属于同种电荷。

  5.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近端带的电荷与带电体带的电荷属异种电荷。

  6. 将枕形布电器的两半重新合在一起,用带正电的玻棒靠近其一端。两端的金属箔均已张开。用手指接触远端,可看到远端的金属箔闭合,而近端的金属箔依然张开,如图(c) 所示。说明远端的同种电荷已经通过人体进入大地。

自动上坡 99 - 图75

  1. 手指离开枕形布电器后再将带电体移走,近端的金属箔张再减小,远端的金属箔微微张开。说明近端所带的异种电荷又重新分布在布电器上。这是感应起电又一种常用的起电形式。
方法四

器材 自制薄铝圆环,有机玻璃棒,丝绸或塑料薄膜等。

操作
  1. 用丝绸或塑料薄膜磨擦有机玻璃棒,使棒带上正电荷。

  2. 将薄铝圆环立在绝缘板面上,将带正电荷的有机玻璃棒的一端,靠近铝环一侧时

自动上坡 99 - 图76(如图),由于静电感应,在铝环上靠近棒的一侧会产生与棒相反的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环会向棒的方向滚动。

  1. 不断移动有机玻璃棒,使环与棒相近而不相碰,导引圆环不断滚动。

  2. 用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方法五

器材 旧唱片,金属圆盘,塑料棒,蜡烛,毛织物,8W 日光灯管,彩色纸片等。

操作
  1. 如图(a)所示,用蜡(或快干胶)把塑料棒 1 和金属圆盘粘合在一起,作为起电盘,3 为废唱片,作为起电底盘。

  2. 把唱片放在平面上(例泡沫塑料上),用毛织物磨擦唱片表面,然后将金属起电盘放在唱片上。并在起电盘上撒些彩色小纸片后用手指去触及一下起电盘,如图(b)。

  3. 当手持塑料柄将起电盘从唱片上拿开时,会发现彩色小纸片会很快的飞离起电盘。这是因为,起电盘由于静电感应而带电后,小纸片从起电盘上也获得了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斥使小纸片飞离圆盘。

  4. 如图(c)所示,用一只手触及日光灯管的一个管帽,把带电的起电盘靠近日光灯的另一管帽,就会引起电火花并使灯管发出短暂的光闪(最好在暗室内观察)。

注意 金属起电盘应选未涂油漆的,且边缘必须光滑平整,没有尖的凸起,否则容易发生尖端放电使电荷漏去。

说明 由于金属起电盘上电荷是通过静电感应获得的,故它与唱片靠得越近,感应作用越大。由于唱片上有很多细螺纹,并非平面。这样即使金属起电盘直接放在唱片上。二者之间也仅有几个较高点相接触。因此,带负电的唱片不会将大量负电荷转移给起电盘,而只是通过感应使它带正电。

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196

方法一

器材 金属网罩 1 套,箔片验电器 2 个,感应起电机,导线等。

操作
  1. 自动上坡 99 - 图77在绝缘台上放一个箔片验电器,套上金属网罩(如图)。使网罩内的金属链与验电器上金属小球相接触。在另一个绝缘底座上也放一个箔片验电器。用导线将网罩与验电器相连接。

  2. 用起电机使网罩带电,可见网罩外的验电器中箔片张角很大,而网罩内的验电器中箔片仍然闭合。

  3. 移动导线与网罩的接点位置,重复上列操作,结果相同。证明了导体(金属网罩) 在静电平衡时,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方法二

器材 金属网罩 1 套,感应起电机,薄纸条若干,导线等。

操作
  1. 将轻质纸条均匀地粘贴在金属网罩内外壁上。把金属网罩放在绝缘金属台上。用导线把金属网罩与感应起电机的一个放电球相连,如图。

自动上坡 99 - 图78

  1. 摇动起电机,使金属网罩带电。同时可见粘在金属网罩外壁的纸条都张开,而罩内纸条仍然下垂。表明金属网罩的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上。

注意 如纸条太干燥不易带电张开效果不佳,应将纸条稍微闷潮使用。

方法三

器材 柔软的细铜丝网(长约 30cm,宽约 15cm,用多个支架支撑直立),感应起电机等。

操作
  1. 在细铜丝网两面贴上两种颜色的小纸条(约 0.8cm 宽,4cm 长)。

  2. 将细铜丝网围成各种形状的曲面,如“∩”“~”形状。将感应起电机一极与其相连,转动起电机使细铜丝网带电。这时,在内表面上的纸条不张开,外表面上的纸条张开,

    说明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导体内部不带电,见本实验方法一图示。

注意 改变细铜丝网的形状,多做几次实验使两种颜色的纸条都有张开的时候,避免学生对纸条本身因素的怀疑。为使纸条容易摆动,可将纸条粘贴在三角形的细铜丝上,再把它们挂在细铜丝网上,见本实验方法二图示。

方法四

器材 开口的空心导体,箔片验电器,验电球,有机玻璃棒,丝绸或塑料薄膜等。

操作
  1. 将开口的空心导体放在甲验电器的导杆上。用丝绸磨擦过的有机玻璃棒给空心导体带上正电。此时,验电器箔片张开一定角度。

  2. 用验电球与空心导体内壁接触并取出后,与乙验电器金属小球接触,多次重复操作,乙验电器箔片仍然闭合。说明无法从空心导体内壁取得电荷,如图(a)。

自动上坡 99 - 图79

  1. 用验电球与空心导体外壁相接触,并移去与乙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相接触,可见乙

自动上坡 99 - 图80验电器箔片张开。重复操作数次,可见乙验电器箔片张角逐渐增大,而甲验电器的箔片张角逐渐减小。说明导体的电荷分布在外表面,如图(b)。

静电屏蔽 197

方法一

目的 用金属网罩演示静电屏蔽现象,证明在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器材 金属网罩 1 套,感应起电机,验电器,验电球,导线等。

操作
  1. 把验电器放在绝缘金属台上,把与起电机的一个放电球连接的验电球靠近验电器,可看到验电器箔片张开。

  2. 用金属网罩将验电器罩上。再用导线把起电机的另一个放电球与金属网罩相连。

  3. 自动上坡 99 - 图81使验电球靠近网罩,可见网罩与验电球间火花放电,但罩内的验电器箔片并不张开,如图。当验电球在网罩四周移动时,都会产生火花放电。而网罩内的验电器箔片始终不张开。表明网罩内没有电场,网罩对外部电场有屏蔽作用。

方法二

器材 箔片验电器,有机玻璃棒,塑料薄膜,平面金属薄板或平面金属网,塑料薄板, 玻璃纸等。

操作
  1. 用塑料薄膜磨擦有机玻璃棒,使棒带正电。将棒移近箔片验电器,由于静电感应, 箔片张开。

  2. 手持金属薄板或平面金属网,插入有机玻璃棒和验电器之间,可见箔片不再张开。说明带电棒的电场被接地导体所屏蔽。(手持金属薄板相当于接地导体。)

自动上坡 99 - 图82

  1. 手持塑料薄板插入有机玻璃棒和验电器之间,可见箔片仍然张开。说明绝缘体并无屏蔽作用。

  2. 手持透明玻璃纸片,重复上述操作,可见箔片不再张开。可见玻璃纸也有屏蔽静电场的效果。

方法三

器材 验电幡,球形导体,感应起电机,导线等。

操作
  1. 自动上坡 99 - 图83用导线将起电机与验电幡相连,把验电幡围成圆柱形。摇动起电机,可见验电幡上外部纸条张开,而其内部纸条不张开(图 a)。说明此时验电幡对外部的电场有屏蔽作用。

  2. 在围成圆柱形的验电幡中心处,放一个球形导体。给球形导体带电(可直接与起电机连接),则可见验电幡上内部和外部的纸条都张开(图b)。说明此时验电幡对球形导体的电场无屏蔽作用。

自动上坡 99 - 图84

  1. 在验电幡上接上地线。重复上述操作,可见验电幡外部纸条垂下,而内部纸条都张开(图c)。这说明接地后的验电幡,对内部电场有屏蔽作用。

自动上坡 99 - 图85

注意
  1. 球形导体必须获得足够的电量。

  2. 与球形导体相连的金属导线,应竖直垂下,以免导线的电场对球形导体电场的干

扰。

电荷分布与导体表面的曲率有关 198

方法一

目的 观察带电导体表面上电荷的分布规律和表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器材 尖形金属导体(如图如示),感应起电机,纸屑等。

操作
  1. 用一细导线将尖形金属导体和感应起电机连接,将纸屑散放在尖形导体表面上不同曲率处(如图)。

自动上坡 99 - 图86

  1. 缓慢摇动感应起电机,使绝缘导体的带电量不断增加,即可看到导体的曲率最大处(A 处)的纸屑首先飞出,然后可看到 B 处、C 处、D 处的纸屑相继飞出,D 处的曲率最小, 纸屑最后飞出。

说明 A 处的纸屑首先飞出,表示A 处每单位面积上所带的电量最多,附近场强也最大。D 处的纸屑最后飞出,表示D 处每单位面积上所带的电量最少,附近的场强也最小。所以导体曲率大的部分的单位面积上所带电量多,附近场强也要大些,导体曲率小的部分的单位面积上所带电量少,附近场强也要小些。

方法二

器材 尖形导体,橡胶棒,毛皮,纸箔等。

操作
  1. 自动上坡 99 - 图87在尖形导体曲率不同的地方,粘贴上几对可动的纸箔(如图)。

  2. 用毛皮磨擦橡胶棒使棒带负电。用带电棒使尖形导体带有一定的电荷。这时可见尖形导体上曲率不同处的纸箔,张开大小不同的角度。表明导体上的电荷分布与导体表面曲率有关。

方法三

器材 大金属球壳 1 对(直径约 10cm),小金属球 1 对(直径约 1cm),感应起电机, 绝缘支架,导线等。

操作
  1. 将两对金属球两两相对固定在绝缘支架上,并把大金属球壳与小金属球连接,再与起电机的两极相连(如图)。

自动上坡 99 - 图88

  1. 调节两组金属球壳之间有相同的间隙。摇动起电机,可见小球间首先产生火花放电现象。

  2. 保持大球间隙不变,增大小球间隙。摇动起电机,可见小球间仍然容易产生火花放电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尽管两组球体间的电位差是相等的,但曲率半径小的金属球上表面电荷密度大,附近场强较大,容易导致空气电离而产生火花放电现象。

静电应用 199

静电的应用很多,如静电除尘,静电植绒,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它们在原理上的共同之处都是使微粒带电后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

方法一

目的 观察利用静电除尘的现象。

器材 φ40mm 两端开口玻璃管,硬导线若干,支架台,蚊香,软导线,高压感应圈等。

操作
  1. 用硬导线在玻璃管外绕几圈,按图装好实验装置,玻璃管中用绝缘棒固定一根直导线,并照图接好线路。

  2. 点燃蚊香,让烟穿过玻璃管冒出来。然后接通感应圈电源,马上会观察到不再有烟从玻璃管冒出来了,过一段时间还会在玻璃管内壁上附着一层烟尘。这是因为当感应圈工作时,在管内存在有强电场,它使空气电离。电子在场力作用下向正极移动时,碰到烟尘微粒而使其带有负电,因此带电器烟尘微粒在场力作用下向管壁移动并附着于管壁,达到了静电除尘的目的。

注意 由于烟尘微粒的积聚,会使玻璃管壁成暗褚色,可用汽油清洗。

方法二

目的 了解静电植绒。

器材 带绝缘支架的金属圆板 1 对,感应起电机,纤维适量(化学纤维、动物毛纤维均可),圆形硬纸卡(大小与金属圆板相同),胶水,笔,夹子,导线等。

操作
  1. 把纤维剪碎,长度 2—3mm。均匀堆放在金属圆板B 上面。

  2. 用蘸上胶水的毛笔在硬纸卡上写上“大”字,用夹子固定在金属圆板 A

    下面,使写有“大”字的一面向下。

  3. 把两块金属圆板用导线分别接到感应起电机的两个放电球上(不必区别极性)。转动起电机进行植绒。

  4. 撤去高压,拿下纸卡,则纸卡上写“大”字处就植满了浓密的纤维绒絮。

自动上坡 99 - 图89

注意
  1. 两块金属圆板之间的距离 4—5cm 为宜,不能离得太远。

  2. 纤维不能太干燥,可喷洒少许盐水。说明

  1. 如有不同颜色的纤维,可进行彩色植绒,每次植一种颜色的纤维,待胶水干透后, 再植另一种颜色的纤维。

  2. 植绒后每根短纤维都竖直平行地植在胶水图形上,这与直接用胶水粘上纤维有明显区别。

电场强度的特征 200

目的

  1. 验证稳定的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和检验电荷的电量q 无并;

  2. 验证稳定的静电场中某点的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成正比;

  3. 观察电场强度E 的矢量性(方向)。

器材 范德瓦尔斯感应起电机,升降台,长约 40cm 的细线丝线两根,铝箔少许,自制体积、形状完全相同的铝箔金属小球两只等。

铝箔金属小球的制作方法

  1. 用剪刀把白色泡沫塑料(钙塑)剪成直径 5 至 6mm 的小圆球。为使它们电容相同, 故尽量使它们的体积、形状相同。

  2. 将包装香烟的铝箔浸入热水中,用手轻轻搓去其中一面的薄纸。把铝箔剪成1.5cm见方。

  3. 用铝箔包住泡沫塑料小球后放在手心中轻搓,使铝箔紧裹小球。

  4. 用长 40cm 的细丝线,一端打死结,另一端沿小球直径穿过。为减小实验误差, 线的质量尽量小,为此可将一般丝线拆开成单股,放在热水中拉直。

操作
  1. 把一个视为检验电荷的外包铝箔小球(以下简称球a),悬挂在水平横杆 L 上的c 点。

  2. 把范德瓦尔斯起电机放在升降台上,起电机的两个放电电极 K 尽量分开,并使一个电极与处于自然下垂的小球a 恰好接触。此时它们的y 坐标均为零。

  3. 转动摇柄使起电机带电,因球 a 与起电机电极K 带同种电荷,故球 a 与电极K 相斥,设此时球a 带电量为q。

  4. 调节升降台使整个起电机竖直上升,电极 K 也随之升高,使球 a 和电极K 的y 坐标均为A1,并在球a 的正下方做一标记M。

  5. 用计算法或量角器求出悬线偏转角a。

  6. 用另一自制未带电的小球b 与球a 接触一下,因两球电容相同,所以a、b 两球各带电量q/2。移走b 球,球a 悬线偏角将减小。

  7. 同时调整电极K 的高度和球a 悬点位置。设a 球悬点在D 点时,球a 仍在标记M 的上方,且电极K 和球a 的y 坐标均为A2。

  8. 计算或测量此时悬线偏角β。

说明

两次实验中,球a 相对于场源K 的距离总为γ,所以根据测量出的α和β值可以证明:

  1. 在稳定的静电场中的某定点的电场强度E 是定值。

由第一次实验可知:E1

= F1 q

= G × tgα

q

由第二次实验可知:E2

= F2 q / 2

= 2Gtgβ q

用实验测得的α、β值代入, 可知tgα=2tgβ,

所以E1=E2。

对给定的稳定静电场中,两次实验F/q 的比值相同而与检验电荷q 的值无关,从而证明了电场强度定义的内容。

  1. 定量验证电场力F 与检验电荷q 成正比。

因为 F1=E1×q1 ①

F1=Gtgα ②

F2=E×q2 ③

F2=Gtgβ ④

tgα 2

可得 tgβ = 1 ⑤

用实验数据α、β代入⑤式,如果等式成立,可证明:F1=2F2。

在给定的稳定静电场中某点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成正比。

  1. 用实验观察电场强度E 的矢量性(方向)。

把小球a 的悬线从D 点取下,放在场源 K 附近周围各点,可观察到小球偏离方向不尽相同。说明电场中各点场强方向一般不同。如让小球 a 带正电,则可判定场源 K 周围各点的场强方向。

  1. 使小球a 及电极K 有相同的y 坐标是为了简化受力图,使电场力F

    与球的重力G 相垂直,便于计算。

注意
  1. 挂小球的丝线一定要轻,其质量可忽略,这样可把问题简化为三力平衡的共点力, 否则就是力矩平衡问题了。

  2. 如范德瓦尔斯起电机良好,小球 a 带电后可稳定静止在空间某点很长时间,足够观察和测量偏角。

  3. 冬天气候干燥,实验效果尤为显著。但在教室里做时,注意开窗通风,否则室内湿度增加会降低实验效果。

自动上坡 99 - 图90

电子电荷的测定 210

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自 1909 年到 1917 年对带电油滴在重力场和静电场中的运动进行了研究,证实所有带电油滴所带电荷都是某一最小电荷的整数倍,明确了电荷的不连续性,并精确测定了电子电荷的数值。由于他在测定电子电荷和研究光电效应等领域里的成就,于 1923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测定油滴所带的电量,可以用平衡测量方法, 也可以用动态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平衡测量方法。

目的 测定油滴的电量,从而确定电子的电量。

原理 在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带电油滴,电量为 q。油滴在极板间同时受到重力mg 和电场力qE 的作用。若两极板间距为d,调节两板间电压U,可使这两个力达到平衡

mg = q U ①

d

从上式可见,为了测出q 值,除了需测量 U 和d 之外,还需测量m。由于油滴质量 m 很小,需用如下特殊方法来测定。

若U=0,油滴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降,但由于空气阻力fr 的作用,在下降速度达到某

一值v 后,空气阻力fr 和重力mg 平衡(空气浮力忽略不计)。这时油滴将匀速下降。根据斯托克斯公式,有

fr=6πγην=mg ②

式中η为空气的粘滞系数,γ为油滴半径。设油的密度为〉,则油滴质量可表示为

m 4 3

由②、③式得油滴半径

γ =

= 3 πγ ρ ③

对于半径小到 10-6m 的小球,空气的粘滞系数可修正为

η' =   η

这时的斯托克斯公式可修正为

b 1 + pγ

fr =

6πγνη

1 + b pγ

式中b 为修正常数,b=6.17×10-6m·cmHg,p 为大气压强,得

γ = ⑤

4  9ην

 3/2

1 

故有 m =

π

3  2ρg 1 +

 ρ

b

pγ 

当U = 0时,设油滴下降速度为v。若油滴匀速下降时间为t,距离为

l

l,则有

v = t ⑦

将⑦代入⑥,⑥代入①,得

q =

 ηl

b

3/2

 d

U

 t(1 +

) 

pr 

器材 MOD—4 型密立根油滴仪或J2438 型油滴仪。

操作
  1. 调节油滴仪左右两只调平螺丝,使水准泡指示水平,即表示平行极板处于水平。

  2. 使仪器预热 10 分钟。调节目镜,使分划板刻线清晰。

  3. 从喷雾口喷入油滴。微调显微镜的调焦手轮,可在视场中见到大量清晰的油滴。转动照明室灯珠座,使视场亮度均匀。

  4. 在平行极板上加平衡电压(约 300V

    左右)。驱走不需要的油滴,注视其中适当大小的 1 滴,仔细调节平衡电压,使油滴静止不动。然后去掉平衡电压,使油滴匀速下降。待下降一段后,再加上平衡电压和升降电压,使油滴上升。以掌握控制油滴升降的操作技巧。

  5. 测出油滴下降一段距离l

    所需的时间t。为保证油滴匀速下降,应先使其下降一段距离后再测时间。一般取l=0.200cm 较合适。

  6. 对同一油滴进行 8—10 次测量。每次测量均需重新调整电压。

  7. 对不同的油滴 4—5 颗,分别进行测量。记录平衡电压U

    和匀速下降一段距离所需时间t 的值。

  8. 将数据代入下列近似计算式:

q = • 1

U

求出油滴的电量。该电量将近似于电子电量的整数倍。

注意 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油滴是很关键的。通常可选择平衡电压在 200V 以上,在 20

—30s 时间内匀速下降 2mm 左右的油滴。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 202

方法一

目的 模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

器材 投影幻灯机,手摇起电机,自制演示器等。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用 2mm 厚有机玻璃板制成底面积 20×16cm2 盒子一个,高约 3cm。用覆铜板制成加速电极A、B 和偏转电极C、D,焊上裸铜丝分别固定在四个接线柱上[图(a)为俯视图]其中电极B 由两段覆铜板焊在裸铜线上连接成门形。如图(b),以便小球通过。

擒纵杆的作用是擒住小球并使之与电极A 接触,让球能带上与A 同种的电荷。用有机玻璃做成图(c)样子。它与小球接触的部位用一小片磷铜片插入杆端的小孔,穿过后折转固定。装配完成后磷铜片应与A 电极的覆铜面保持良好的接触,以保证小球带电。

捕获板用 1mm 厚的有机玻璃片做成。其作用是捕获射来的小球,以免小球乱撞。剪两片 1—2mm 宽的细长条磷铜片作软弹簧把捕获板与盒壁连接起来[图(d)为侧视图]。装好后应使小球很容易嵌入。

带电小球用泡沫塑料制成,可用锋利的剃须刀片削制。直径为 1.3cm,外涂胶水后在 B 型铅笔的铅笔芯屑上滚动,使球的表面均匀地粘上一层石墨导电层。做好的小球必须要圆, 能在平整桌面上沿直线滚动。

操作
  1. 将演示器置于投影幻灯机上,用导线把加速电极接到起电机上,使球紧靠 A 电极用擒纵杆压住,起电后按下扳手球即加速射出,后由捕获板捕获。演示带电小球经电场加速

后作直线运动。

  1. 把偏转电极 C、D 分别接在A、B 上,小球经过电场时作类似平抛运动的曲线运动, 演示偏转。调节C 和D 的距离可使球打在角上。

  2. 交换C、D 极性,演示小球反向偏转。

注意
  1. 使用手摇起电机获得静电高压较为方便,使起电机的两个放电球相距约 1.5cm 能打出火花即可(电压约 1.5KV)。电压太低则电场力过小。电压如太高,小球经过门形 B 电极时会因放电而失去电荷甚至带上相反的电荷而导致演示失败。实验前要掌握起电机的适当转速。

  2. 遇潮湿天气,可用红外线灯稍烘一下起电机,使它能打出火花就行。

  3. 连接用的导线与桌面、幻灯机铁壳接触处应垫些泡沫塑料提高绝缘性。

方法二

器材 滴定管,带绝缘柄的电容器平行极板 1 对,大烧杯(200ml),铁架台,感应起电机,导线等。

  1. 把金属极板和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

  2. 在滴定管上方通入一根金属导线,一直伸到接近管底,然后把导线固定。再将导线和平行极板中一块的引出线连在一起,和感应起电机的一个极相连接。另一块极板与起电机的另一电极相接,见图。

  3. 调节滴定管的滴水频率,约每秒 2

    滴左右。看到水滴相继作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轨迹为直线。

  4. 摇动起电机,可见水滴的运动轨迹明显偏转。说明由于带电水滴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改变极板带电极性,可见水滴的运动轨迹偏向另一方向,说明电场方向反向,

    水滴所受电场力也反向。

示波管的原理 203

器材 阴极射线管,金属箔,蓄电池组(4—6V 和 2—4V),感应圈,胶水纸等。

操作
  1. 将两片金属箔用胶水纸紧密地贴在阴极射线管的玻璃壁上,并使金属箔中部略为隆起,如图。这样,可便于鳄鱼夹夹住。

  2. 将两只感应圈分别接上 4—6V 和 2—4V 的蓄电池。用导线把阴极射线管上的两极和感应圈 2 相连,把两金属箔与感应圈 3 相连。

  3. 先使感应圈2 工作,可见阴极射线管中的荧光屏上出现一条明亮的直的射线径迹。说明阴极射线在无偏转电场作用时直线前进。

  4. 再使感应圈 3 工作,即在阴极射线管上加一偏转电场,可在荧光屏上明显地见到阴极射线发生偏转。说明原来直进的阴极射线在偏转电场作用下发生了偏转。

注意 金属箔用锡箔或铝箔均可。一般加 200V 直流电压,约可偏转 1cm,偏转较明显。

匀强电场中的电势 204

目的 本实验利用电流通过导电纸时在其间形成的电势分布情况来模拟匀强电场中的

电势分布。使学生能较形象地感觉到静电场中电势的存在,观察到等势面,认识匀强电场中电势的变化规律。

器材 伏特表,电源,自制模拟平行板电容器等。模拟平行板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在一块薄木板上用两根铝条和接线柱固定了一张光电誊印纸组成,见图(a)。

操作

当电源接通后,用电压表的黑表棒接触负极,红表棒分别接触誊印纸上的不同位置, 就在伏特表上读到该点相对负极的电势差,以负极为零电势,读数就是该点的电势。

根据各点的电势值可以看到:①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各点电势值是相同的,把这些点连起来,即模拟出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②沿着电场方向,电势不断降低,而且电场方向就是电势降落陡度最大的方向。

说明

由于光电誊印纸的电阻较大,天津光电誊印纸电阻可达 1000kΩ左右。电压表的内阻却要小得多,如 MF30 型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内阻是 20kΩ/V,其他500 型万用表或演示用电流

计内阻更小。由于上述实验相当于用一个小内阻的电压表去测量大电阻各点的电压,必然有误差,(如图b)。因此验证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它们间的距离成正比,即 Uab∝d 时,不均匀度就较明显,特别在接近正极时更甚。改进方法可采用:①用食盐溶液湿润誊印

纸,可使其阻值减少到 50kΩ以下。②选用内阻较高的电压表。③电源电压适当提高一点, 这样电压表也选用较大的档次,相应内阻也较大些。经过改进,在誊印纸的大部分区域(除靠近正极处)都能验证Uab∝d 的规律。

描绘电场的等势线 205

直接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是相当困难的。由于静电场和稳恒电流场遵循的规律相似, 因此可以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描绘等势线。又因为实验中的导电纸或导电液不是无穷大的,因此在接近边缘的地方等势线将明显走样(全部垂直于边缘)所以在实验中应注意等势线不要画到太边上去,以避免“边缘效应”。

方法一

器材 灵敏电流计,探针,薄木板,白纸,复写纸,导电纸,自制电极,6V 直流电源

等。

电极的制作方法

用 2.8mm 直径的铁丝分别制成直径 8cm 的圆环形电极一个,11cm×18cm 矩形电极(接头在短边中央)一个,长 11cm 的直流电极两个。

操作
  1. 按图(a)尺寸在薄木板上钻两个洞,然后依次复上吹塑纸,白纸、复写纸、导电纸,最后用两个接线柱固定。

  2. 按图(b)连接电源和电极。在导电纸上作出两个电极的连线,在连线上取间距大致相等的五个点作基准点。

  3. 用左右手分别拿两个探针(两探针与灵敏电流计两接线柱相连),将左手探针与某一基准点相连,反复地移动右手的探针,直至电流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为止,在白纸上复

印下右手探针的位置。照上述方法,在每个基准点的两侧各探出五个等势点,即可连出等势线。

  1. 按图(c)连接电源和电极,在导电纸上作出两电极点的连线,在连线上取间距相等的五个基准点。重复操作(3),即可得到匀强电场的等势线。

  2. 按图(d)连接电源和电极,在导电纸上作出中央电极和圆形电极上任意一点的连线,在连线上取间距相等的四个基准点。重复操作(3),即可得到点电荷电场的等势线。

注意
  1. 吹塑纸能改善电极与导电纸的接触,不能省略。

  2. 如没有导电纸,也可以用誊印纸代替。

  3. 用 194 方法三中注意(2)。把它们的位置复印在白纸上。

说明
  1. 本实验中描绘的是平面电流场中的等势线。在无限大的平面稳恒电流场中的等势线,和两个等量异号电荷电场的等势线是相似的。

  2. 因为在实验中所用的导电纸是有限大的,因此在实验中要注意所取的等势点不要靠近导电纸的边缘。(接近导电纸边缘处的等势线是垂直于纸边的。)

  3. 本实验还可用一张坐标纸压在导电玻璃板下面(导电玻璃板的导电面朝上)。在玻璃板上相距 10cm 处放两个接上电源的电极,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导电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涂一层很薄的能导电的物质,例如电视机前的防护屏就是一种很好的导电玻璃。如果没有导电玻璃,也可以取一个扁平的玻璃容器,在容器中装一层薄薄的电介质溶液,以代替导电玻璃。

方法二

器材 自制等势线盘,自制电极,灵敏电流计探针,毫米方格纸,6V 直流电源等。等势线盘的制作方法

用 3—5mm 透明有机玻璃制成长 240mm、宽 240mm、高 50mm 的无盖平底盘,如图(a)。电极的制作方法:同方法一。安装如图(b)。

静电应用

静电的应用很多,如静电除尘,静电植绒,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它们在原理上的共同之处都是使微粒带电后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

方法一

目的 观察利用静电除尘的现象。

器材 φ40mm 两端开口玻璃管,硬导线若干,支架台,蚊香,软导线,高压感应圈等。

操作

  1. 用硬导线在玻璃管外烧几圈,按图装好实验装置,玻璃管中用绝缘棒固定一根直导线,并照图接好线路。

  2. 点燃蚊香,让烟穿过玻璃管冒出来。然后接通感应圈电源,马上会观察到不再有烟从玻璃管冒出来了,过一段时间还会在玻璃管内壁上附着一层烟尘。这是因为当感应圈工作时,在管内存在有强电场,它使空气电离。电子在场力作用下向正极移动时,碰到烟尘微粒而使其带有负电,因此带电烟尘微粒在场力作用下向管壁移动并附着于管壁,达到

了静电除尘的目的。

注意 由于烟尘微粒的积聚,会使玻璃管壁成暗褚色,可用汽油清洗。

方法二

目的 了解静电植绒。

器材 带绝缘支架的金属圆板 1 对,感应起电机,纤维适量(化学纤维、动物毛纤维均可),圆形硬纸卡(大小与金属圆板相同),胶水, 毛笔,夹子,导线等。

操作

  1. 把纤维剪碎,长度 2—3mm。均匀堆放在金属圆板 B 上面。

  2. 用蘸上胶水的毛笔在硬纸卡上写上“大”字,用夹子固定在金属圆板 A

    下面,使写有“大”字的一面向下。

  3. 把两块金属圆板用导线分别接到感应起电机的两个放电球上(不必区别极性)。转动起电机进行植绒。

  4. 撤去高压,拿下纸卡,则纸卡上写“大”字处就植满了浓密的纤维绒絮。

注意

(1)两块金属圆板之间的距离 4—5cm 为宜,不能离得太远。(2)纤维不能太干燥,可喷洒少许盐水。

说明

  1. 如有不同颜色的纤维,可进行彩色植绒,每次植一种颜色的纤维,待胶水干透后,再植另一种颜色的纤维。

  2. 植绒后每根短纤维都竖直平行地植在胶水图形上,这与直接用胶水粘上纤维有明显区别。

电场强度的特征

目的

  1. 验证稳定的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 E 和检验电荷的电量 q 无关;

  2. 验证稳定的静电场中某点的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成正比;

  3. 观察电场强度 E 的矢量性(方向)。

器材 范德瓦尔斯感应起电机,升降台,长约 40cm 的细丝线两根, 铝箔少许,自制体积、形状完全相同的铝箔金属小球两只等。

铝箔金属小球的制作方法

  1. 用剪刀把白色泡沫塑料(钙塑)剪成直径 5 至 6mm 的小圆球。为使它们电容相同,故尽量使它们的体积、形状相同。

  2. 将包装香烟的铝箔浸.入.热.水.中.,用手轻轻搓去其中一面的簿纸。

把铝箔剪成 1.5cm 见方。

用铝箔包住泡沫塑料小球后放在手心中轻搓,使铝箔紧裹小球。 (4)用长 40cm 的细丝线,一端打死结,另一端沿小球直径穿过。为

减小实验误差,线的质量尽量小,为此可将一般丝线拆开成单股,放在

热水中拉直。

操作

  1. 把一个视为检验电荷的外包铝箔小球(以下简称球 a),悬挂在水平横杆 L 上的 c 点。

  2. 把范德瓦尔斯起电机放在升降台上,起电机的两个放电电极 K 尽量分开,并使一个电极与处于自然下垂的小球 a 恰好接触。此时它们的 y 坐标均为零。

  3. 转动摇柄使起电机带电,因球 a 与起电机电极 K 带同种电荷,故球 a 与电极 K 相斥,设此时球 a 带电量为 q。

  4. 调节升降台使整个起电机坚直上升,电极 K 也随之升高,使球 a 和电极 K 的 y 坐标均为 A1,并在球 a 的正下方做一标记 M。

  5. 用计算法或量角器求出悬线偏转角α。

  6. 用另一自制未带电的小球 b 与球 a 接触一下,因两球电容相同, 所以 a、b 两球各带电量 q / 2。移走 b 球,球 a 悬线偏角将减小。

  7. 同时调整电极 K 的高度和球 a 悬点位置。设 a 球悬点在 D 点时, 球 a 仍在标记 M 的上方,且电极 K 和球 a 的 y 坐标均为 A2。

  8. 计算或测量此时悬线偏角β。

说明

两次实验中,球 a 相对于场源 K 的距离总为 r,所以根据测量出的α 和β值可以证明:

  1. 在稳定的静电场中的某定点的电场强度 E 是定值。

由第一次实验可知:E1

= F1 q

= G × tgα

q

由第二次实验可知:E2

= F2 q / 2

= 2Gtgβ

q

用实验测得的α、β值代入, 可知 tgα=2tgβ,

所以 E1=E2。

对给定的稳定静电场中,两次实验 F/q 的比值相同而与检验电荷 q 的值无关,从而证明了电场强度定义的内容。

  1. 定量验证电场力 F 与检验电荷 q 成正比。

因为 F1=E1×q1 ①

F1=Gtgα ②

F2=E1×q2 ③

F2=Gtgβ ④

tgα 2

可得 tgβ = 1 。 ⑤

用实验数据 a、b 代入⑤式,如果等式成立,可证明:F1=2F2。

在给定的稳定静电场中某点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成正比。

  1. 用实验观察电场强度 E 的矢量性(方向)。

把小球 a 的悬线从 D 点取下,放在场源 K 附近周围各点,可观察到

小球偏离方向不尽相同。说明电场中各点场强方向一般不同。如让小球 a 带正电,则可判定场源 K 周围各点的场强方向。

  1. 使小球 a 及电极 K 有相同的 y 坐标是为了简化受力图,使电场力F

    与球的重力 G 相垂直,便于计算。

注意

  1. 挂小球的丝线一定要轻,其质量可忽略,这样可把问题简化为三力平衡的共点力,否则就是力矩平衡问题了。

  2. 如范德瓦尔斯起电机良好,小球 a 带电后可稳定静止在空间某点很长时间,足够观察和测量偏角。

  3. 冬天气候干燥,实验效果尤为显著。但在教室里做时,注意开窗通风,否则室内湿度增加会降低实验效果。

电子电荷的测定

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自 1909 年到 1917 年对带电油滴在重力场和静电场中的运动进行了研究,证实所有带电油滴所带电荷都是某一最小电荷的整数倍,明确了电荷的不连续性,并精确测定了电子电荷的数值。由于他在测定电子电荷和研究光电效应等领域里的成就,于 1923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测定油滴所带的电量,可以用平衡测量方法,也可以用动态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平衡测量方法。

目的 测定油滴的电量,从而确定电子的电量。

原理 在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带电油滴,电量为 q。油滴在极板间同时受到重力 mg 和电场力 qE 的作用。若两极板间距为 d,调节两板间电压 U,可使这两个力达到平衡

mg = q U ①

d

从上式可见,为了测出 q 值,除了需测量 U 和 d 之外,还需测量 m。由于油滴质量 m 很小,需用如下特殊方法来测定。

若 U=0,油滴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降,但由于空气阻力 fr 的作用, 在下降速度达到某一值υ后,空气阻力 fr 和重力 mg 平衡(空气浮力忽略不计)。这时油滴将匀速下降。根据斯托克斯公式,有

fr=6πγηυ=mg ②

式中η为空气的粘滞系数,γ为油滴半径。设油的密度为ρ,则油滴质量可表示为

m 4 3

= 3 πγ ρ ③

由②、③式得油滴半径

γ = ④

对于半径小到 10−6m 的小球,空气的沾滞系数可修正为

η′ =   η

1+ b Pγ

这时的斯托克斯公式可修正为

fγ =

6πγυη

1 + b Pγ

式中 b 为修正常数,b=6.17×10−6m·cmHg,P 为大气压强,得

γ = ⑤

故有 m

4 9ημ

(

1 )3/2 ρ ⑥

= 3 π

2ρg 1+ b

当 U=0 时,设油滴下降速度为υ。若油滴匀速下降时间为 t,距离为

l

则有 υ = l

t

将⑦代入⑥,⑥代入①,得

q = [   ηl ]3/2 d

t(1 + b ) U

器材 MOD? 4 型密立根油滴仪或 J2438 型油滴仪。

操作

  1. 调节油滴仪左右两只调平螺丝,使水准泡指示水平,即表示平行极板处于水平。

  2. 使仪器预热 10 分钟。调节目镜,使分划板刻线清晰。

  3. 从喷雾口喷入油滴。微调显微镜的调焦手轮,可在视场中见到大量清晰的油滴。转动照明室灯珠座,使视场亮度均匀。

  4. 在平行极板上加平衡电压(约 300V 左右)。驱走不需要的油滴, 注视其中适当大小的 1 滴,仔细调节平衡电压,使油滴静止不动。然后去掉平衡电压,使油滴匀速下降。待下降一段后,再加上平衡电压和升降电压,使油滴上升。以掌握控制油滴升降的操作技巧。

  5. 测出油滴下降一段距离 l 所需的时间 t。为保证油滴匀速下降, 应先使其下降一段距离后再测时间。一般取 l=0.200cm 较合适。

  6. 对同一油滴进行 8─10

    次测量。每次测量均需重新调整电压。(7)对不同的油滴 4─5 颗,分别进行测量。记录平衡电压 U 和匀速

下降一段距离所需时间 t 的值。

(8)将数据代入下列近似计算式:

1.43 × 10−14

q =

  • 1 ,

U

求出油滴的电量。该电量将近似于电子电量的整数倍。

注意 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油滴是很关键的。通常可选择平衡电压在200V 以上,在 20—30s 时间内匀速下降 2mm 左右的油滴。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

方法一

目的 模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

器材 投影幻灯机,手摇起电机,自制演示器等。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1.接线柱 2.擒纵杆 3.扳手 4.小球 5.捕获板

6.磷铜片 7.有机玻璃导轨 8.角撑 9.裸铜丝

用 2mm 厚有机玻璃板制成底面积 20×16cm2 盒子一个,高约 3cm。用覆铜板制成加速电极 A、B 和偏转电极 C、焊上裸铜丝分别固定在四个接线柱上[图(a)为俯视图]其中电极 B 由两段覆铜板焊在裸铜线上连接成门形。如图(b),以便小球通过。

擒纵杆的作用是擒住小球并使之与电极 A 接触,让球能带上与 A 同种的电荷。用有机玻璃做成图(c)样子。它与小球接触的部位用一小片磷铜片插入杆端的小孔,穿过后折转固定。装配完成后磷铜片应与 A 电极的覆铜面保持良好的接触,以保证小球带电。

捕获板用 1mm 厚的有机玻璃片做成。其作用是捕获射来的小球,以免小球乱撞。剪两片 1—2mm 宽的细长条磷铜片作软弹簧把捕获板与盒壁连接起来[图(d)为侧视图]。装好后应使小球很容易嵌入。

带电小球用泡沫塑料制成,可用锋利的剃须刀片削制。直径约1.3cm,外涂胶水后在 B 型铅笔的铅笔芯屑上滚动,使球的表面均匀地粘上一层石墨导电层。做好的小球必须要圆,能在平整桌面上沿直线滚动。

操作

  1. 将演示器置于投影幻灯机上,用导线把加速电极接到起电机上, 使球紧靠 A 电极用擒纵杆压住,起电后按下扳手球即加速射出,后由捕获板捕获。演示带电小球经电场加速后作直线运动。

  2. 把偏转电极 C、D 分别接在 A、B 上,小球经过电场时作类似平抛运动的曲线运动,演示偏转。调节 C 和 D 的距离可使球打在角上。

  3. 交换 C、D 极性,演示小球反向偏转。

注意

  1. 使用手摇起电机获得静电高压较为方便,使起电机的两个放电球相距约 1.5cm 能打出火花即可(电压约 1.5KV)。电压太低则电场力过小。电压如太高,小球经过门形 B 电极时会因放电而失去电荷甚至带上相反的电荷而导致演示失败。实验前要掌握起电机的适当转速。

  2. 遇潮湿天气,可用红外线灯稍烘一下起电机,使它能打出火花就行。

  3. 连接用的导线与桌面、幻灯机铁壳接触处应垫些泡沫塑料提高绝缘性。

方法二

器材 滴定管,带绝缘柄的电容器平行极板 1 对,大烧杯(200ml), 铁架台,感应起电机,导线等。

操作

  1. 把金属极板和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

  2. 在滴定管上方通入一根金属导线,一直伸到接近管底,然后把导线固定。再将导线和平行极板中一块的引出线连在一起,和感应起电机

的一个极相连接。另一块极板与起电机的另一电极相接,见图。

  1. 调节滴定管的滴水频率,约每秒 2

    滴左右。看到水滴相继作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轨迹为直线。

  2. 摇动起电机,可见水滴的运动轨迹明显偏转。说明由于带电水滴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改变极板带电极性,可见水滴的运动轨迹偏向另一方向,说明电场方向反向,水滴所受电场力也反向。

示波管的原理

器材 阴极射线管,金属箔,蓄电池组(4—6V 和 2—4V),感应圈, 胶水纸等。

操作

  1. 将两片金属箔用胶水纸紧密地贴在阴极射线管的玻璃壁上,并使金属箔中部略为隆起,如图。这样,可便于鳄鱼夹夹住。

  2. 将两只感应圈分别接上 4─6V 和 2─4V 的蓄电池。用导线把阴极射线管上的两极和感应圈 2 相连,把两金属箔与感应圈 3 相连。

  3. 先使感应圈 2 工作,可见阴极射线管中的荧光屏上出现一条明亮的直的射线径迹。说明阴极射线在无偏转电场作用时直线前进。

  4. 再使感应圈 3 工作,即在阴极射线管上加一偏转电场,可在荧光屏上明显地见到阴极射线发生偏转。说明原来直进的阴极射线在偏转电场作用下发生了偏转。

注意 金属箔用锡箔或铝箔均可。一般加 200V 直流电压,约可偏转1cm,偏转较明显。

匀强电场中的电势

目的 本实验利用电流通过导电纸时在其间形成的电势分布情况来模拟匀强电场中的电势分布。使学生能较形象地感觉到静电场中电势的存在,观察到等势面,认识匀强电场中电势的变化规律。

器材 伏特表,电源,自制模拟平行板电容器等。模拟平行板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在一块薄木板上用两根铝条和接线柱固定了一张光电誊印纸组成, 见图(a)。

操作

当电源接通后,用电压表的黑表棒接触负极,红表棒分别接触誊印纸上的不同位置,就在伏特表上读到该点相对负极的电势差,以负极为零电势,读数就是该点的电势。

根据各点的电势值可以看到:①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各点电势值是相同的,把这些点连起来,即模拟出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②沿着电场方向,电势不断降低,而且电场方向就是电势降落陡度最大的方向。

说明

由于光电誊印纸的电阻较大,天津光电誊印纸电阻可达 1000k∧ 左右。电压表的内阻却要小得多,如 MF30 型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内阻是 20

Ω/V,其他 500 型万用表或演示用电流计内阻更小。由于上述实验相当于用一个小内阻的电压表去测量大电阻各点的电压,必然有误差,(如图 b)。因此验证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它们间的距离成正比,即Uab∝d 时,不均匀度就较明显,特别在接近正极时更甚。改进方法可采用:①用食盐溶液湿润誊印纸,可使其阻值减少到 50kΩ以下。②选用内阻较高的电压表。③电源电压适当提高一点,这样电压表也选用较大的档次,相应内阻也较大些。经过改进,在誊印纸的大部分区域(除靠近正极处)都能验证 Uab∝d 的规律。

描绘电场的等势线

直接描绘静电场中的等势线是相当困难的。由于静电场和稳恒电流场遵循的规律相似,因此可以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描绘等势线。又因为实验中的导电纸或导电液不是无穷大的,因此在接近边缘的地方等势线将明显走样(全部垂直于边缘)所以在实验中应注意等势线不要画到太边上去,以避免“边缘效应”。

方法一

器材 灵敏电流计,探针,薄木板,白纸,复写纸,吹塑纸,导电纸,自制电极,6V 直流电源等。

电极的制作方法

用 2.8mm 直径的铁丝分别制成直径 8cm 的圆环形电极一个,11cm× 18cm 矩形电极(接头在短边中央)一个,长 11cm 的直流电极两个。

操作

  1. 按图(a)尺寸在薄木板上钻两个洞,然后依次复上吹塑纸,白纸、复写纸、导电纸,最后用两个接线柱固定。

  2. 按图(b)连接电源和电极。在导电纸上作出两个电极的连线, 在连线上取间距大致相等的五个点作基准点。

  3. 用左右手分别拿两个探针(两探针与灵敏电流计两接线柱相连),将左手探针与某一基准点相连,反复地移动右手的探针,直至电流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为止,在白纸上复印下右手探针的位置。照上述方法,在每个基准点的两侧各探出五个等势点,即可连出等势线。

  4. 按图(c)连接电源和电极,在导电纸上作出两电极中点的连线, 在连线上取间距相等的五个基准点。重复操作(3),即可得到匀强电场的等势线。

  5. 按图(d)连接电源和电极,在导电纸上作出中央电极和圆形电极上任意一点的连线,在连线上取间距相等的四个基准点。重复操作(3),即可得到点电荷电场的等势线。

注意

(1)吹塑纸能改善电极与导电纸的接触,不能省略。(2)如没有导电纸,也可以用誊印纸代替。

(3)同 194 方法三中注意(2)。把它们的位置复印在白纸上。

说明

本实验中描绘的是平面电流场中的等势线。在无限大的平面稳恒

电流场中的等势线,和两个等量异号电荷电场的等势线是相似的。

  1. 因为在实验中所用的导电纸是有限大的,因此在实验中要注意所取的等势点不要靠近导电纸的边缘。(接近导电纸边缘处的等势线是垂直于纸边的。)

  2. 本实验还可用一张坐标纸压在导电玻璃板下面(导电玻璃板的导电面朝上)。在玻璃板上相距

    10cm 处放两个接上电源的电极,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导电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涂一层很薄的能导电的物质,例如电视机前的防护屏就是一种很好的导电玻璃。如果没有导电玻璃,也可以取一个扁平的玻璃容器,在容器中装一层薄薄的电介质溶液,以代替导电玻璃。

方法二

器材 自制等势线盘,自制电极,灵敏电流计探针,毫米方格纸, 6V 直流电源等。

等势线盘的制作方法

用 3─5mm 透明有机玻璃制成长 240mm、宽 240mm、高 50mm 的无盖平底盘,如图(a)。

电极的制作方法:同方法一。安装如图(b)。

操作

  1. 水平放置等势线盘在盘中加入深约 30mm 的水(如水的电阻太大, 可加入少量酸)。

  2. 将一张毫米方格纸压在等势线盘底下,按方法一操作(2)、(3)、(4)、(5)进行实验。不同的只是右手的探针找到等势点后,从盘底下的方格纸上读出该点的坐标,在另一张方格纸上描出该点位置。

静电平衡时导体上各点电势相等

器材

感应起电机,绝缘导体,静电计,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导线等。

操作

  1. 用导线把绝缘导体与感应起电机连接,把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与静电计连接。

  2. 转动感应起电机使绝缘导体带电后,停止转动。

  3. 手拿绝缘柄使金属小球在绝缘导体上各处移动,可见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如图所示),说明静电平衡时导体上各点电势都相等。

说明 静电计的金属外壳与底座相连,把它放在普通木质讲台上, 对于静电来讲就等于接地了。

导体的电容

方法一

目的 证实导体的电势与导体所带的电量有关。

器材 开口球形导体,静电计(指针验电器或金箔验电器),验电

球 4 个,感应起电机,导线等。

操作

  1. 将开口空心球形导体装在静电计上。静电计外壳接地,如图所示。

  2. 用起电机使 A 球带有较多的某种电荷,然后使 A 与不带电的相同的 B 球接触,则 A、B 两球的电量相等,均为 A 球原带电量的一半。然后再使 A、B 分别与不带电的 C、D 验电球相接触,分开后,A、B、C、D 四球所带的电量均为 A 球原来所带电量的 1/4,即四球带有等量的同种电荷。

  3. 使 A、B、C、D 带电的验电球,分别与开口球形导体的内壁相接触。可以观察到,每次接触都导致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增大。这证实了导体所带电荷电量越大,导体的电势越高。

方法二

器材 半枕形导体 1 对,指针验电器,感应起电机,导线等。

操作

  1. 将指针验电器与半枕形导体 A 相连,指针验电器外壳接地。另一半枕形导体 B 与 A 远离。

  2. 用起电机使半枕形导体 A 带电,指针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显示出导体电势的大小。

  3. 用另一半枕形导体 B 与 A 接触,再分开(如图)。观察到指针验电器指针的偏角变小。

  4. 用手接触一下 B,使 B 失去电荷,再重复操作(3)。每次重复操作(3),都会观察到指针验电器指针的偏角逐次减小。这是由于每次 B 与 A 接触,都使 A 上的带电量减少,这可说明导体的电势与导体所带的电量有关。

方法三

器材 开口球形导体,球形导体,静电计(指针验电器),有机玻璃棒,丝绸(或塑料薄膜),导线等。

操作

(1)将静电计与开口球形导体相连接,静电计外壳接地,如图(a)。(2)用塑料薄膜摩擦有机玻璃棒,使有机玻璃棒带正电。然后用有机

玻璃棒与开口球形导体相接触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有明显偏转,表示此时导体带电且有一定的电势。

(3)将另一球形导体置于开口球形导体上,可见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减小(图 b)。这时两导体的总电量与原开口球形导体的带电量相等,而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变小,即电势变小,说明导体的电容变大了。这表明导体的电容大小与导体的形状、结构、大小有关。

注意 应在与其他物体绝缘的情况下,将球形导体置于开口球形导体上。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方法一

目的 演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与两板间的距离、两板正对面积、板间电介质等因素的关系。

器材 静电起电机,平行板电容器,静电计(指针验电器),硬橡胶板,有机玻璃板,绝缘支架,导线等。

操作

  1. 将平行板电容器固定在绝缘支架上。两板分别与静电起电机的两极相连,使两极板相距 15cm 左右。静电计外壳接地,如图(a)。

  2. 摇动起电机,给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可见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的角度,说明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间存在一定的电势差。

  3. 断开起电机,移动电容器的任一电极,使两板间距离增大,可见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增大。说明当电量不变时,两机板间距增大,两板间电势差增大。根据公式 C=Q/U,可知电容量变小了。

  4. 移动电容器的任一极板,使两板间距减小,可见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变小。说明当电量不变时,两极板间距减小,两板间电势差减小。根据公式 C=Q/U,可知电容量变大了。

  5. 保持极板所带的电量及两极板间距不变。将两板平行地错开,使两板的正对面积减小,可见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图 b),说明此时两板间电势差变大。根据公式 C=Q/U,可知电容量变小了。

  6. 使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增大,可见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说明此时两板间电势差变小。根据公式 C=Q/U,可知电容量变大了。

  7. 将一块有机玻璃板插入两板之间,可见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变小

(图 c),说明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根据 C=Q/U,可知插入有机玻璃板后,电容器电容量变大了。

  1. 将有机玻璃板抽出,静电计指针又恢复到原来的偏角。再将硬橡胶板插入电容器两极板间,可见到跟操作(7)相似的现象,但静电计变化的角度与操作(7)不同。说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大小与两板间有何种电介质有关。

注意

(1)在操作过程中,手不能接触电容器两极板,以防漏电。(2)绝缘支架,连接导线等的绝缘性能一定要好。

说明 如不用起电机,也可用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使电容器带电。但应注意带电棒一定要接触电容器不接地的一块板。

方法二

器材 平行板电容器,数字电容表,导线,有机玻璃板等。

操作

  1. 将平行板电容器与数字电容表用导线相连(如图)。

  2. 数字电容表选用小量程档。电容器极板间距调至 3─4cm。

  3. 将两板间距在 1—10cm 范围内变动,从数字电容表可见,极板间距变小时电容变大(可达 50PF)。距离变大时,电容变小(20PF 左右)。再增大电容板间距,数字电容表上仍有 20PF 左右的读数,这是导线等杂散电容所致。

  4. 将两板间距调至

    1cm,将其中一板上下平移,可见正对面积增大时,电容增大。正对面积减小时,电容减小。

  5. 将两板间距调至

    1cm,将电介质插入极板间,可见电容变大,抽出电介质时,电容变小。

注意

  1. 人体不要挨近电容器。

  2. 电介质板在插入前最好在酒精灯火焰上掠过一下,以消除残留的电荷。不可用手或布在插入前摩擦电介质板,以免摩擦起电而影响实验效果。

方法三

器材 静电计,自制悬挂式电容器,木支架及有机玻璃,导线等。悬挂式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如图,X、Y、Z 为有机玻璃制的支撑板,A、B 为圆形铝板,作平行板电容器极板用,C 为有机玻璃板。X、Y、Z 均悬挂在木制架的轴 OO’上, B 板固定,C、A 板均可左右移动或转动。

操作

  1. 将静电计与铝板 A、B 相连。静电机外壳接地。

  2. 其他操作方法同方法一。(移动 A 板可改变 A、B 板间距离,转动 A

    板可改变 A、B 两板正对面积,转动 C 板可改变 A、B 两板间电介质。)

测定空气的介电常数

目的 利用平行板电容器的高频充放电,测定空气的介电常数。

原理 在图(a)的电路中,交替接触式继电器 J 使用容器 C 交替地充电和通过电阻 R 及微安表放电。一般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在几十到几百 PF 的范围内,保护电阻用 100kΩ,时间常数 RC 在 10−6—10−5s 的数量级上。如果 J 的频率 f 为几百 HZ,是可以保证电容器 C 充分地充电和放电的。充电电压 U 可以在伏特表上读出,放电电流 I 可以从微安表上读出。如电容器每次充放电量为 Q,则

I = fQ = fCU = fε SU( 1 )。

0 d

保持 f、S、U 等量不变,改变两块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d,可测得一系列不同的 I 值。以横轴代表 1/d,纵轴代表 I,作出 I−1/d 图,可得到一条直线。图线斜率 k=fε0SU,则空气的介电常数ε0=k/(fSU)。

器材 金属板两块(面积约 50×50cm2),聚乙烯绝缘小块 100 块(约 10mm×10mm×1mm),0—10V 直流电源,交替接触式继电器,低输出阻抗的信号发生器,电阻(100kΩ),微安表,伏特表(0—10V),米尺, 游标卡尺等。

操作

  1. 用米尺测量出金属板的面积 S。

  2. 按图(a)接好实验线路,交替接触式继电器由低输出阻抗的信号发生器驱动。用四块聚乙烯绝缘小块垫在两块金属板的四角,形成一个空气介质电容器。

  3. 接通电源后记下电压表的读数 U。调节信号源的频率 f,使微安

表的读数 I 尽量大一些。

  1. 将两块金属板四角的垫块各增加一块(图 b),U 和 f 的值不变, 读出一个新的 I 值。如此重复十次以上,得到十组以上的(d,I)值。

  2. 以横轴代表两金属板之间距离 d 的倒数 1/d,纵轴代表电容器放电电流

    I,作出 I? 1/d 图,得到一条直线(图 c)。用图解法或线性回归法求出图线的斜率 k,空气的介电常数ε0=k/(f·S·U)。

注意

  1. 因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很小,贮存的电量很少,所以充放电的频率要尽量高,才能使微安表有比较明显的偏转。但交替接触式继电器的频率是有限的,约为 400HZ。

  2. 在改变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 d 时,不能超过金属板边长的1/20,避免边缘效应过于明显。

  3. 因为金属板对实验桌有孤立电容,所以 I? 1/d 图线不通过原点, 有一个较大的截距。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方法一

器材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 14V 左右),电解电容器(2200μF,耐压值大于 14V),演示电表,小灯炮(额定电压 6V 左右),单刀双掷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演示电表调至“VA”档,接上通路板(安培表 100mA),并将指针调到中央刻度位置;

  2. 按图接好电路,使电源输出电压为 14V;

  3. 键 K 打向“1”,电容器充电,演示电表指针偏转;

  4. 键 K 打向“2”,电容器放电,演示电表指针向另一边偏转,同时能观察到灯泡闪光。

注意

(1)电源输出电压不能过高,否则实验不能重复做(小灯要烧坏); (2)不能用演示电表的电流计档,否则可能损坏电表,并且看不到灯

闪光。

方法二

器材 同样大小的莱顿瓶 2 个,感应起电机,放电叉,金属板,导线等。

操作

  1. 用感应起电机先给每个莱顿瓶充电。充电时莱顿瓶外面的铝箔接地,用放电叉将莱顿瓶小球与起电机的一极相连,摇动起电机。

  2. 将莱顿瓶如图(a)连接,此时两莱顿瓶串联。可见串联莱顿瓶火花放电。

  3. 将莱顿瓶如图(b)所示方法连接,此时两莱顿瓶并联。可见并联放电时火花要比串联时的放电火花明亮,说明并联后电容器的电容量增大了。

说明 莱顿瓶可自制:用几个同样大小的有盖的塑料杯,在杯的下

半部的内外壁都粘贴一层铝箔,在杯盖的中心插入一细铜棒,并加以固定。棒的上端套入一小金属球,棒的下端悬一金属细链且与杯底接触。这样,就制成了几个相同的莱顿瓶。

方法三

器材 电解电容器,电流电源,定值电阻,双刀双位开关,灯泡, 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接好线路,将开关置于 1,使直流电源给电解电容器充电, 数秒钟后断开电源。

  2. 将开关置于 2,在接通电路的瞬间,灯泡会发出强光。说明充电时储存在电容器内的电能通过灯泡放电时成为强电流,使灯泡闪光。

说明 此实验可说明电子闪光灯中主电容器的作用。闪光灯的原理是将低压直流电源(干电池)通过晶体管、变压器等原器件组成的直流电源变换器转换为高压交流电,通过整流向主电容器充电。摄影时,接通照相机快门,使引燃系统激发闪光管,促使闪光管内气体迅速电离。这时,主电容所储存的能量通过闪光管气体电离导通而使管内的氙气产生弧光放电,发生耀明的白光。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方法一

器材 自制电容器串并联示教板,10μF、350V 电解电容器 5 个, 47μF、350V 电解电容 1 个,演示电压表(直流 0─250V)2 台,直流高压电源,双刀双位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在示教板上的 a、b 间接 10μF 电容器,在 c、d 间接 47μF 的电容器。

  2. 接通电源。把双刀双位开关拨到 H(如图),充电约 1

    分钟。(3)把双刀双位开关拨向 F,同时注意观察电容器通过电压表内阻放

电的过程。可以看到,在开关刚拨向 F 时,两电压表都偏到相同的角度, 说明放电的初始电压相同。然后电表指针都开始向零位移动,电表 V2 的指针回到零位的时间较长,说明电容量大的电容器放电时间较长。

  1. 在 c,d 间换接相并联的四个 10μF 的电容器组。重复操作(2)、(3)。可见电表 V2 的指针回到零点的时间较长,说明并联电容器组的总电容比原来大。

  2. 在 c,d 间换接相串联的四个 10μF 的电容器组。重复操作(2)、(3)。可见电表 V2 的指针回到零点的时间较短,说明串联电容器组的总电容比原来小。

注意 实验中换接电容器时,一定要将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短路放电后才能换接。

方法二

器材 自制电容器串并联示教板,直流高压电源,纸介电容器(0.5 μF、300V)5 个,纸介电容器(2μF、300V)1 个,氖管,5.1MΩ电阻 2

个,双刀双位开关,导线等。

操作

(1)同方法一操作(1)、(2)、(3)。电容器放电时,可以看出 T2 管发光的时间比 T1 管发光的时间长,说明电容量大的电容器放电时间较长。 (2)同方法一操作(4)。可见 T2 管比 T1 管亮的时间要长。说明 n 个电

容器并联时,其总电容比每个电容器的电容要大。

(3)同方法一操作(5),可见 T2 管比 T1 管亮的时间要短,说明几个电容器串联时,其总电容比每个电容器的电容要小。

说明 如氖管发光时间太短,可设法加大电容器电容,并适当提高电阻的阻值。

方法三

器材 电解电容器(47μF、10V)1 个,电解电容器(10μF、10V) 4 个,交流毫安表,低压交流电源(6V、50HZ),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将一只 47μF 的电容器和一只 10μF 的电容器分别接在 a、b 处, 记下毫安表的读数。可看到,当 a、b 处接的电容较大时,毫安表的读数也较大。

  2. 将 4 个 10μF 的电容器并联后接在 a、b 处,可看到毫安表的读数比接一个 10μF 电容器时要大,说明电容器并联后的总电容量比原来每一个电容器的电容量要大。

  3. 将 4 个 10μF 的电容器串联后接在 a、b 处,可看到毫安表的读数比接一个 10μF 电容时要小,说明电容器串联后的总电容量比原来每一个电容器的电容量要小。

测量电容器的电容

方法一

器材 低压电源变压器,万用表,电位器,电容器等。

原理 在电阻、电容器串联的交流电路里,有 UR

R

= UC 的关系,

XC

所以C = U R × 1 × 1 。当U = U 时 ,C = 3.18 × 10−3 × 1 。

UC 2πf R R

器材 油浸纸介电容器,电位器,降压变压器(输出10 V ),万

用表,导线等。

操作

  1. 接成如图所示电路(电容器和电位器串联后接在变压器输出端上)。

  2. 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分别测量电容器和电位器上的电压 UC 和UR,并反复调节电位器,直至 UC=UR。

  3. 取下电位器,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出它的电阻 R,代入 C=3.18

×10−3×1/R,即可求出 C。

说明

(1)选用油浸纸介电容器绝缘好,介质损耗小,可近似看作纯电容。(2)电位器的选择可参考下表。

电容值

0.01 μ F

0.1 μ F

1 μ F

电位器

470K Ω

47K Ω

4.7K Ω

(3)万用表选灵敏度较高的,一般要求交流Ω/V 大于 4000。

方法二

原理 如图(a)所示电路,K 闭合后,充好电的电容器 C 开始向 R 放电。C 两端的电压 U=U0e−t/(CR),式中 U0 是 C 的初始电压,t 是从 K 合上开始计的时间。当 t=CR 时,U=U0e−1=0.368U0。

器材 电解电容器(500μF、25V),直流电压表(0—15V),蓄电池组(6V),电键 K,秒表,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b)将电压表与电容器并联,蓄电池组通过电键 K 与电容器连接。注意电解电容器与电源的极性不要接错。

  2. 合上电键 K,电容器被充电至电压

    U0,该电压由电压表读出。(3)打开电键,同时启动秒表计时。当电容器通过电压表内阻放电

时,电压表读数下降,说明电压表两端电压下降。当电压表示数下降到某一值时,按停秒表。记下该时刻电压表的读数 U 和放电所用的时间 t, 得到一组(t,U)值。

(4)重复操作(2)、(3),得到 12 到 15 组(t,U)值。

(5)以横轴代表时间 t,纵轴代表电压 U,作出 U? t 图线。在 U 轴上找到 0.368U0 的位置后,在 t 轴上找到对应的 t,即可由 C=t/RV 估算出电容值 C。

说明 也可以用曲线化直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根据U = U0 e

t

RC ,

取对数可得

1nU = 1nU0

  • t 。

RC

所以可以作出 1nU? t 图线(图 d),用图解法(或线性回归法)求出该直线的斜率 k,则可通过式子 C=1/(RVk),求出所测电容器的电容值。

实例 某次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U(V)

5.9

5.0

4.0

3.0

2.0

1.0

0.5

t(s)

0.0

1.2

2.6

4.4

7.1

11.4

15.8

1nU

1.77

1.61

1.38

1.09

0.69

0.00

−0.69

作 U? t 图,如图(e)所示。因为 1/e=0.368,所以在 U? t 图上作U=U0×0.368=2.17 的水平线,与图线交点的横坐标是 6.6s。伏特表内阻R 是 1.9808Ω,所以 RC=6.6,

C=6.6/(1.98×103)=3.3×10−3(μF)。

同样也可以用曲线化直的方法来处理实验数据,作 1nU? t 图,如图

(f)所示。在图线上取两点 P1(2.0,1.46)、P2(14.6,? 0.50),求出直线的斜率

k = y2 − y1 = −0.50 − 1.46 = −0.156 。

x2 − x1 14.6 − 2.0

C = 1 × 1 = 3.2 × 10−3(μF) 。

R k

验证电阻定律

方法一

目的 验证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横截面积及导线的材料有关。

器材 自制电阻定律示教板,蓄电池组,安培表,伏特表,滑线变阻器,支架,电键,金属丝,连接用导线等。

电阻定律示教板的制作方法

如图(a),在长木板上固定五条金属丝。前三条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第 3、4 两条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第 3、5 条的材料与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在每根金属丝的两端安装标牌与接线柱,便于识别和接线。

操作

  1. 演示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金属丝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时, 用第 3、5 两根对比。按图(b)接线,滑线变阻器 R 起保护作用,电压用 2—4V。可见在相同的电压下,长度大的电流小,说明其电阻大;反之, 长度短的,电流强度大,说明其电阻小。

  2. 演示由相同材料组成长度相同的金属丝的电阻与横截面成反比时,用第 3、4 两根。方法同操作(1),可见在相同电压下,截面积大的, 通过的电流强度大,说明其电阻值小;反之,截面积小的,通过电流强度小,说明其电阻值大。

  3. 演示长度、截面积相同时,用不同材料制成的金属丝的电阻不同时,可选用第 1、2、3 根。方法同操作(1),可见在相同电压下,测得的电流强度均不同,因而金属丝的电阻不同,说明金属丝的电阻与做成的材料有关。

注意

  1. 应选择适当的伏特表、安培表量程。

  2. 每次对比测试,均应以电压表读数为定值。每次实验中通电时间尽量短些,以免电阻丝温度变化。

方法二

目的 验证导线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器材 自制实验板,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电阻丝七根,欧姆表, 导线等。

实验板的制作方法

如图所示,实验板两边各固定一列接线柱,两列接线柱之间的距离略小于电阻丝长度,然后将 7 根电阻丝安装在相应的各对接线柱之间。

操作

  1. 用欧姆表测量 AA’之间的电阻 R1,如果一根电阻丝的长度为 l0, 则得到一组数据(l0,R1);用导线将 A’B’连接起来,用欧姆表测量 AB 之间的电阻 R2(电阻丝长度增加了一倍),得到另一组数据(2l0,R2); 再用导线将 BC 连接起来,用欧姆表测量 AC’之间的电阻 R3⋯⋯;直至取得第七组数据(7l0,R7)。

  2. 以横轴代表电阻丝的长度 l,纵轴表示电阻 R,作出 R? l 图。如果得到一条直线,则说明电阻丝的电阻 R 与它的长度 l 成正比。

  3. 拆除所有连接导线。用欧姆表测出 AA’之间电阻 R1,如果一根电阻丝的横截面积为 S0,则得到一组数据(S0,R1);用导线将 AB、A’B’

连接起来,再用欧姆表测出 AA’之间电阻 R(2

电阻丝截面积增加了一倍),

得到另一组数据(2S0,R2);再用导线将 BC、B’C’连接起来,⋯⋯,直至取得第 7 组数据(7S0,R7)。

  1. 以横轴代表电阻丝的截面积 S,纵轴代表电阻丝的电阻 R,作出R? S 图,得到一条双曲线。再作 R? 1/S 图,可得到一条直线,说明电阻丝的电阻与它的截面积成反比。

导体电阻与温度有关

方法一

目的 验证金属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器材 220V、40W 白炽灯,电池组(一号干电池 8 节串联),单刀电键,卡口灯座,万用示教电表,导线,火柴等。

操作

  1. 先在灯泡的玻璃与灯头连接处用砂轮磨个小孔,让空气充入。再沿接口处磨一周,用尖嘴钳将灯泡玻璃逐块夹去,要保持灯丝完整无损。

  2. 按图接好电路,合上电键后,电流表指示在 100mA 左右。

  3. 用一根火柴加热灯丝,可见电流表指示的电流值开始下降。说明了钨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流表指示最小读数在 50mA 左右。移开火柴后,电流表读数会很快恢复到 100mA 左右。

注意 用火柴对灯丝加热时,火焰应对准灯丝的某一部位,不要移动,以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方法二

器材 额定电压 6.3V 的小灯泡,伏特表,安培表,电源,滑动变阻器(0─50Ω),导线,电键等。

操作

  1. 按图接线。合上 K,调节 R,使伏特表读数从 0.5—6.3V 之间变化,对应地读出安培表读数,记录数据。

  2. 以横轴代表电压 U,纵轴代表电流 I,作出 I? U 图线,得到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因 I? U 图线各点切线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通过灯丝的电流逐渐增加时,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增大,即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测定导体的电阻率

方法一

目的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器材 米尺(最小刻度为毫米),螺旋测微器,直流安培表,直流伏特表,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 5Ω),直流电源,电键,长约 0.5m、直径约 0.3mm、阻值约为 3Ω的待测金属导线,连接用导线若干。

操作

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导线的直径D,再计算出金属导线横截

面积 S = π D 。

4

  1. 用米尺测量接入电路的待测金属导线 ab 的长度 l

  2. 如图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 R’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选用安培表与伏特表适当的量程。

  3. 闭合电键 K,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 7 到 9 组安培表和伏特表的读数。

(5) 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 = U / I,求出电阻的平均值RX

(6)由电阻定律R = ρ l ,得ρ = R · S

S X l

注意

  1. 金属导线长度 l,应测接入电路的那部分长度,且应拉直后测量三次以上。

  2. 选几个不同位置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求其平均值 D。

  3. 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由于温度的升高而导致电阻率的变化。

  4. 要尽量减小接触电阻。

  5. 金属丝外层有绝缘层时,实验前应将绝缘层除去。

分析

因为 ρ = U

I

S

  • l

所以 Eρ = EU + EI + ES + E l

如果 U 和 I 是用 2.5 级表测量的,可认为 EU=EI=3%;l 的读数误差为 0.5mm,l 为 50—80cm,那么 El =0.1%,可忽略;D 的一致性较差,ES 可取为 5%,这样 Eρ约在 10—15%之间。

方法二

器材 箱式惠斯登电桥,有毫米刻度的米尺,螺旋测微器,直流电源,待测电阻率的金属丝若干,电键,导线等。

操作

在金属丝的几个地方(如有绝缘层应加以清除),用螺旋测微器

测出它的直径D,并算出金属丝截面积的平均值S。

按图将金属丝接入电桥待测端。按箱式电桥操作方法测出金属丝

的电阻值 R1。

  1. 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 l1,得到一组(l,R) 数据。

  2. 换用不同长度的金属丝,重复操作(2)、(3)。共重复 5 次,得到

5 组(l,R)数据。

  1. 以 R 为纵坐标,l 为横坐标,作出 R? l 图线,并求出其斜率 k,
再由ρ = k·S 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注意 同方法一。

研究欧姆定律

在本实验中,要特别注意由于电表内阻所带来的系统误差。在实验时,应根据 RX、RV、RA 三者的相对大小来选择适当的线路,必要时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在实验中,应选用精度较高的电表,以减小测量误差。

目的 以图线法研究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器材 演示用大型电表 2 台,低压直流电源,电阻箱,滑动变阻器, 单刀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a)接线。电阻箱 RX 选用小于 20Ω的电阻时,可用如图接法,系统误差较小。

  2. 保持 RX 的阻值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 R’,改变加在 RX 上的电压,

可以从伏特表和安培表上读得若干组(I,U)值。

  1. 以 I 为纵坐标,以 U 为横坐标作出 I? U 图线。可得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b)。说明当电阻阻值不变时,通过它的电流和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改变 RX 的值,同时调节 R’,使 RX 上的电压保持不变,可从电阻箱和安培表上读得若干组(R,I)值。

  3. 以 I 为纵坐标,R 为横坐标作出 I? R 图线。将此图线和本书基础

篇第 50、51 页中各种图线对照、比较像反比曲线。因此再作 I? 1/R 图线,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图(c)。说明当电压不变时,电阻上的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

(6)用多变量复合的方法,可得到I = U 的结论。具体方法见实验63

R

的按语。

焦耳定律

电流作功的过程是电能和其他能量的转换过程。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的温度升高,就是电流作功转换成了导体的内能。焦耳定律就是描述电功转化为电热的规律。焦耳定律的演示方法通常用热膨胀来间接显示电流的热效应。方法一通过气体热膨胀来定性演示,方法二通过液体热膨胀来定量演示。我们还可以用类似的手段来设计其他多种的演示方法。

方法一

目的 用气体膨胀定性地演示电流的热效应和电流强度、电阻、通电时间之间的关系。

器材 50ml 烧瓶 3 只,电阻丝(6Ω、3Ω、2Ω)3 根,橡皮塞 3 个, 60cm 长φ为 4mm 的玻璃管 3 支,三通玻璃管(T 形)3 个,橡皮管,电源, 导线等。

操作

(1)按图(a)进行装配。并在三个细管中相同位置上放置有色水柱。(2)将电源按图(b)连接。用夹子将与烧瓶口连接的 T 形玻璃管上

的橡皮管夹住(图 a 中 A 处,未详细画出),使烧瓶内的空气被密封。合上开关,在几秒内,就可观察到水柱上升的高度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得出电流热效应与电阻的定性关系。

  1. 将电路按图(c)改接。重复操作(2)。可得到电流的热效应与电流强度的定性关系。

  2. 对上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电流的热效应与电流强度、电阻、通电时间之间的定性关系。

方法二

目的 演示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电阻和通电时间之间的关系。

器材 150ml 平底烧瓶 3 个,橡皮塞 3 个,细玻璃管(长约 20cm、内径 2—3mm)3 根,2Ω电热丝 4 根,演示用大型电表 2 台,10Ω滑动变阻器 2 个,低压电源,单刀开关,电钟,粗铜丝和煤油等。

操作

(1)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平底烧瓶的橡皮塞上各穿一根相同的细玻璃管和两根粗铜丝,在粗铜丝下端分别接上 2Ω、2Ω和 4Ω的电热丝。在烧瓶中装满煤油后加上橡皮塞,使三个烧瓶的细玻璃管中的煤油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橡胶圈套在细玻璃管上作为煤油液面初始位置的标记。 (2)将三个平底烧瓶和两个电流表、两个滑动变阻器与开关等,按图

连接起来。A1 表读出的是 A 瓶中电热丝上电流的大小,A2 表读出的是 B、C 瓶中电热丝上电流的大小。

合上开关,同时开始记时。在 C 管上,每隔一定时间(如半分钟

或一分钟)在液面相应位置处用橡胶圈作出标记。经一定时间(例如 4 分钟或 5 分钟)后打开开关。立即在 A、B 和 C 管上用橡胶圈记下当时液面的位置。

  1. 分析 A、B 管中液面的高低,可见当电阻值与通电时间相同时, 通过的电流强度较大的 B 管中煤油液面上升较高,即 B 容器中电流产生的势量较大。如果调节 R’,使 I2=2I1,则 B 管中煤油上长的高度约是 A 管的 4 倍。

  2. 分析 B、C

    管中煤油液面的高低,可见当电路中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值较大的 C 管中煤油面上升得较高,即 C 容器中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大。在 RC=2RB 时,C 管中煤油面上升高度约为 B 管的两倍。

  3. 分析 C 管中煤油液面上升的情况,可知当电阻值和电流大小保持不变时,通电时间越长,煤油上升得越高。而且可以看到,在每个相等

的时间间隔内,煤油上升的高度均相同。即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长短成正比。

通过上述实验与半定量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注意 在烧瓶中装煤油时瓶内不能留有气体。

证明 根据液体的体胀定律

Vt=V0(1+β∆t)

可知 ∆V=Vt? V0=V0β∆t。又因为电功 W=mc∆t,

mc

所以 W = V β ·∆V,

即电流做的功与液体体积的增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液柱的升高来表示电流做的功。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是初中物理的一个较复杂的实验。用滑线变阻器调节,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与其他电压下发光,根据伏特表与安培表的读数,来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非额定功率。值得指出的是小灯泡是一种非线性元件,其电阻是个变量。小灯泡是有其自身的伏安特性规律的,它反映了灯泡钨丝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器材 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0─10Ω),小灯泡(2.5V),小灯座,直流伏特表(? 1─0─3V),直流安培表(? 0.2─0─0.6A),单刀开关,导线若干。

操作

  1. 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注意电键必须打开,电表正负极必须连接正确。

  2. 调节电表的指针均在零刻度,选择适当的量程。将滑动变阻器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试触电键,观察两电表指针偏转是否正常。

  3. 接通电源,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伏特表读数低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观察两电表读数,记录在表内。并观察小灯泡的实际亮度。

  4. 调节滑线变阻器,使小灯泡上的电压达到额定电压,记录两电表读数。观察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亮度。

  5. 再调节滑线变阻器,使小灯泡上的电压略高于额定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 1/5)。记录两电表读数。并观察小灯泡发光亮度。

  6. 从所得数据可以看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的。而小灯泡的发光亮度也随实际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器材 安培表,伏特表,定值电阻 1 套,电键,电源,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将器材连接好。

  2. 把安培表分别串联在图中的 M、N、P

    各位置,从安培表的读数可得到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的结论。

  3. 用伏特表分别并联在 R1、R2、R3 及总电阻的两端(如图所示的位置)。从伏特表的读数,可得到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的结论。

  4. 用上述测量的结果,根据欧姆定律分别算出电阻 R1、R2、R3 和总

电阻(串联等效电阻)R 的值,可得到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的结论。

说明

  1. 演示可用大型电形(J0401 型),便于观察。电源用学生低压电源(J1201 型),宜取稳压 6V 或 9V,便于测量和计算。

  2. R1、R2、R3 可分别选用 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它们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分别是 1.5A、1A、0.6A,阻值误差是±1%,安培表可用大型电表 0—1A 档,伏特表用大型电表 0─10V 档。J1201 型低压电源的稳压输出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 1A,这样易得到准确、稳定的电压值。

串联电路中的功率分配 220

下列实验采用不同的手段来演示串联电路中的功率分配关系。方法一直接用瓦特表测串联电阻的实际功率,方法二用液体温升半定量地显示串联电路中电阻丝的实际功率和其阻值的关系,方法三用安培表和伏特表测出电阻中的电流及电压后计算电功率,得出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电功率与其阻值成正比的结论。在操作中,应注意到电路中的实际电流不要超过电阻的额定电流。

方法一

器材 演示用瓦特表,电阻圈,低压电源,导线等。

操作
  1. 将“25V、1A”的表盘插在瓦特表上,这时瓦特表的量程是“0—25W”。将电阻圈 15Ω和 20Ω串联后,与 14V 直流电源及单刀开关相连。将瓦特表的电流

线圈的两接线柱串接在电路中,电流由接线柱“I”端流入瓦特表,由接线柱“I*” 端流出。将电压线圈的两接线柱“U”和“U*”分别与待测功率的电阻 R1 的两端连

自动上坡 99 - 图91接,“U”端接电势较高端,“U”接电势较低端如(图a).

  1. 合上开关,从瓦特表读数可知待测电阻R1 上的电功率P1。

  2. 切断电源,将瓦特表“U”和“U*”端并联到 R2 的两端,“U”接电势较高端。合上开关,从瓦特表读数可知待测电阻R2 上的电功率P2 如(图b)。

  3. 切断电源,将瓦特表“U”和“U*”端并联到 R1 和R2 串联电路的两端,“U” 仍接电势较高端。合上开关,从瓦特表读数可知待测电路 R1 和R2 串联后的总功率P

如(图c)。

  1. 从测量的结果,可得出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阻大小成正比,即

P1 = R1 P2 R2

的结论。同时也可得出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功率之和等于总功率,即P=P1+P2 的结论。

注意

接线时要特别注意瓦特表上四个接线柱的接法正确与否。若发现电表指针反转,说明有一组线圈接反了,应及时切断电源,重新连接。

方法二

器材 自制电热升温管,低压电源,带色酒精,单刀开关,导线若干。电热升温管的制作方法

取大试管 2 支,带细长玻璃管的橡胶塞 2 个,2Ω和 6Ω电阻丝各一段,粗铜丝若干,装配如图。在向试管内装入有色酒精时,要注意不能留有空气,并调节两管中液面的初始高度等高。用小橡皮圈套在细管上,记下它们的初始高度。

操作
  1. 将两试管中电阻丝的引出端用导线连成串联结构,接上低压电源(8— 10V)和单刀开关。

  2. 合上开关,可见管内有色酒精受热后膨胀,使细管中液面缓缓上升。待 1

—2 分钟后,可见两细管中液面高度有显著差异时,用小橡皮圈再次标出管内液面高度。切断电源。

  1. 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液面升高的高度,其高度差之比与管内电阻丝阻值之比近似成正比。说明了在相等时间内,串联电路上的不同电阻放出的热量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说明 电热升温管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管中液体体积的增量成正比,因此可用细管中液柱的升高来表示电阻丝放出的热量。

方法三

器材 电阻圈 2 个(5Ω和 10Ω),演示用电表 3 台,低压电源,开关,导线

等。

操作
  1. 将电阻圈、安培表(0—1A)、电压表(0—10V)、电源(9V)及单刀开

关如图连接。

  1. 合上开关,可以读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I,在电阻R1 上的电压U1

    及电阻R2 上的电压U2。

  2. 分别利用P=IU 计算R1 和R2 上的电功率P1

    和P2。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上各电阻的电功率和其阻值成正比的结论。

自动上坡 99 - 图92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221

器材 安培表,伏特表,定值电阻 1 套,电键,电源,导线等。

自动上坡 99 - 图93操作
  1. 按图将器材连接好。

  2. 再将安培表分别串联接在图中所示位置及C、D、E 各点,分别测出

    I1、I2、I3 和干路中的电流I,可得到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强度之和的结论。

  3. 把伏特表并联接在图中所示A、B

    两点,测出总电压。再将伏特表分别接在每个电阻圈两端的接线柱上,分别测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可得到并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它的各支路电压的结论。

  4. 用上述测量的结果,根据欧姆定律分别算出电阻R1、R2、R3 的总电阻(并

联等效电阻)R 的值,可得到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的结论。

注意
  1. 自动上坡 99 - 图94实验中尽量不要改变安培表的量程,否则将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2)**R1、R2、R3 的电阻值用伏特表、安培表测出,有一定误差,可改用其他方

法较精确地测定电阻值。

(3)为了使测量结果的数字简单,可用 10Ω和 15Ω两个电阻圈组成并联电路, 此时总电阻R=6Ω。若取 U=6V,则 I=1A,安培表只用 0—1A 档即可测出I1、I2 和I

值,实验误差小。

222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方法一

器材 电阻圈(5Ω、10Ω),演示用电表 3 台,低压电源,电阻箱(0—9999 Ω),单刀开关,滑动变阻器(0—50Ω),导线等。

自动上坡 99 - 图95操作
  1. 根据实验要求连接线路,演示用表可并列放置在一起,便于读数和比较。滑动变阻器R 置于最大。使电阻箱R2 的阻值与R1 的阻值相同。

  2. 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路中总电流为某个整数(便于读数和

比较)。测出I、I1、I2。可以得出,I=I1+I2。

  1. 调节变阻箱R2 的值,使R2 的值为R1 的若干倍。测出 I′、I′1、I′2。可以得出I′=I′1+I′2。同时可得出,分路阻值越大,分路电

流越小,两分路的电流强度I1、I 2 与其阻值R1 、R2 正反比。成反比。即

I1 = R1 。

I2 R2

方法二

自动上坡 99 - 图96

器材 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如 3.6V、0.5A 和 1.1V、0.3A),滑动变阻器2 只(0—200Ω和 0—10Ω),演示用电表 3 台,低压直流电源,单刀开关及导线若干等。

操作
  1. 根据实验要求连接线路,演示电表可并列放置在一起,便于读数和比较。使滑动变阻器R′(0—10Ω)置于最大,另一滑动变阻器 R(0—200Ω)置于最小。

  2. 合上电键,调节R′,使 L2(3.6V、0.5A)中的额定电流达到 0.5A,L2 正常

发光。此时,L1 被R 分流,电流很小,不能正常发光。

  1. 将R 逐渐调大同时调节R′,使 L1 的电流达到 0.3A,L2 中电流不变,此时L1、L2 都正常光。说明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能使不同规格的用电器同时正常工作。
并联电路中的功率分配 223

本实验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演示。方法一是用瓦特表直接测定并联电阻上的实际功率,验证并联电路上功率分配的规律。方法二利用电阻丝通电后的热效应,使酒精沿细玻璃管上升不同的高度,半定量地判定并联电阻丝的功率分配规律。方法三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总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值,并定量地说明其功率分配与电阻值成反比。

自动上坡 99 - 图97方法一

器材 演示瓦特表,定值电阻(5Ω、10Ω),低压电源,开关和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接线,瓦特表的电流线圈的两个接线柱要串联在待测电路中,并使电流由I 流入,I*流出。瓦特表的电压线圈的两个接线柱要和待测电路(如 R1 或R2)

并联,使U 端接高电势点,U*接低电势点。E 为低压直流电源,可用 6V 或 8V。瓦特表插入 2.5V、1A 的表盘。合上电键,测出电阻R1 上消耗的电功率。

  1. 将瓦特表改串在R2 的电路中,接线方法与上同。测出 R2

    上消耗的电功率。(3)将瓦特表串入总电路中,测出R1 和R2 消耗的总功率。

实验表明,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部分电路功率之和。

方法二

器材 大试管,橡胶塞,细玻璃管,电阻丝,粗铜丝,导线,有色酒精等。

操作
  1. 用电阻丝制成 2Ω和 8Ω的电阻圈,焊牢在粗铜丝两端,将大试管内注入有色酒精后注入有色酒精后加上橡皮塞,留心试管及细玻璃管内不应有气泡。将两个装有不同的阻值电阻丝的大试管安装在一块竖直放置的白色木板上(如图)。

  2. 按图将两大试管内的电阻丝(8Ω和 2Ω)并联起来。电源电压取

    3V。(3)合上电键,待 1—2 分钟后,可见两细玻璃管中红色酒精柱由于热膨胀而上

升。液柱的上升高度与两电阻丝的电功率成反比。因为在同样的时间内电阻丝的电热与阻值大小成正比。有P1R1=P2R2。

方法三

器材 电阻圈(10Ω、15Ω),演示电表 3 台,低压直接电源,单刀开关, 导线等。

操作
  1. 将R1(10Ω)与演示电表A1 相串,将R2 与演示电表A2 相串。安培表取 0

—1A,伏特表取量程 0—10V,电源取 6V。按图正确接线。

  1. 合上电键,读出电源两端电压和两电阻中电流I1 和I2 切断电源。

  2. 自动上坡 99 - 图98根据读数,算出

    R1 和R2 上的实际电功率P1 和P2 的值。可见并联电路电功率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有P1R1=P2R2。

串并联电路的电热分配 224

器材 自制电热丝电阻,学生电源,单刀单位开关,导线等。电热丝电阻的制作方法

用电热丝在大号铁钉上如图(a)绕制,做成如图(b)的电阻,要求R1 的阻值约

为R2 的 1.5—2 倍。

自动上坡 99 - 图99

操作
  1. 按图(c)接线,R1 和R2 串联,在电热丝电阻中分别插入火柴,使火柴头位于电热丝的中部。

  2. 学生电源用直流输出档,2—14V 可调。通电后,可看到电阻R1 中的火柴

较R2 中的火柴先引燃,说明在串联电路中,阻值大的电阻其电热也大。

  1. 按图(d)接线,使R1 和R2 并联,重新在电热丝中插入火柴,使火柴头在电热丝中部。

  2. 通电后,可看到 R2 中的火柴较R1 中的火柴先引燃,这说明在并联电路中,

阻值较小的电阻其电热较大。

注意 在每次火柴被引燃后,务必仔细清除燃烧后的残留物,否则会显著影响演示效果。

将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

方法一

器材 标准伏特表(量程与改装伏特表相同),电流表,电阻箱(0—9999Ω), 滑动变阻器(5—50Ω),低压直流电源,单刀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首先测出待改装电流表的电阻。

  2. 从电流表刻度盘直接读出满偏电流Ig,由Ug=IgRg

    算出这只电流表本身的满偏电压值。

  3. 根据要求改装的伏特表量程U,算出改装伏特表应串联的分压电阻值

U − 1g Rg

R = 。

I g

  1. 将电阻箱调到R

    值,把电流表与电阻箱串联,这样就改装成一个伏特表。(5)按图接成校对伏特表的电路。图中V 是标准伏特表,虚线框内是改装好的

自动上坡 99 - 图100伏特表,R0 是滑动变阻器。

  1. 闭合K,把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从最右端逐渐向左移动,使标准伏特表的示数分别为 0.5V、1.0V、1.5V、2.0V、⋯时,在改装伏特表上读出相应的电压值。打开开关,折除线路。

  2. 以横轴表示标准伏特表的读数,纵轴表示改装伏特表的读数,在图上描写各个校准点,然后用折线将各校准点(包括原点)依次连接起来,便得到一校准图线。使用改装伏特表测量电压时,可根据表上读到的电压数,利用校准图线找到真正的电压值。

说明
  1. 校准图线一般作成折线。中间取的数据点越多,校准准确度越高。

  2. 校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必须接成分压器电路,而不能接成变阻器电路,

    否则无法校准零点附近的电压值。

方法二

自动上坡 99 - 图101器材 电流表,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0—50Ω),标准伏特表(量程与改装伏特表相近),低压直流电源,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如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1 的滑动触点放在最左端,电阻箱R2 的阻值调成最大值,然后合上电键K。

  2. 调节R1,使伏特表的读数为其量程的 1/10。然后调节R2,使电流表的指

针也偏转其满偏刻度的 1/10。

  1. 继续调节R1,使伏特表满偏。再仔细调节 R2,使电流表也满偏,伏特表即改装成功。

  2. 用与方法一操作(5)、(6)、(7)相同的方法校准改装的伏特表并作出校准图线。

说明
  1. 如果电阻箱R2 阻值调到最大,改装伏特表的偏转角度仍大于标准伏特表, 可以在电阻箱上再串联一个大阻值电阻(不必知道它的准确阻值。)

  2. 本方法不用测量电流表内阻和计算分压电阻的大小,将改装和校准两个步骤合二为一,准确,易行。

将电流表改装为安培表

方法一

器材 电流表(或毫安表),标准安培表,低压电源,电阻箱,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导线等。

自动上坡 99 - 图102

Rg。值。

操作

(1)从待改装的电流表读出满偏电流Ig,并用实验所述的方法测出电流表内阻(2)根据n=I/Ig,算出电流表量程扩大的倍数,再由 R=Rg/(n-1)算出分流电阻

  1. 将电阻箱调节为分流电阻值,并联在待改装的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上,组

成量程为I 的安培表。

  1. 将改装好的安培表进行校准。按图接线。这滑动变阻器

    R’触点调到最右端后,合上开关K,调节R’,依次读出相应的改装安培表和标准安培表的读数,直至满量程。

  2. 以横轴表示标准安培表的读数,纵轴表示改装后安培表的读数,在图上描出各个校准点,然后用折线将各校准点(包括原点)依次连接起来,便得到一校准图线。使用改装安培表时,可根据表上读到的电流值,利用校准图找到相应的真正的电流值。

注意
  1. 电阻箱的各线绕电阻都有不同的最大电流,阻值越小的绕阻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大。将电阻箱用作改装安培表的分流电阻时,要注意所分电流不能超过绕阻的最大电流。

  2. 校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必须接成分压器电路,而不能接成变阻器电路, 否则无法校准零点附近的电流值。

方法二

器材 电流表,标准安培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0—50Ω),低压直流电源,定值电阻,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如方法一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的触点放在最右端,电阻箱 R 的阻值调成零,然后合上电键K。

  2. 调节R’,使安培表的指针满偏,然后调大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也满偏。反复调节R’和R,使两个表的指针都满偏。安培表即改装成功。

  3. 用与方法一操作(4)、(5)相同的方法校准改装的安培表并作出校准图线。

注意 同方法一。

安装电用电路

自动上坡 99 - 图103

方法一

目的 演示两个地点控制同一盏灯。

器材 单刀双位开关 2 只,灯头,灯泡,导线等。

操作
  1. 将一块面积为 40×50cm2 左右的木板漆成白色,装上支架,竖直放置在讲台上。

  2. 按图接线,中性线进灯头(用绿色导线),相线进开关(用红色导线)。单刀双位开关K1 为楼上的开关,K2 为楼下的开关。

说明
  1. 当一个电器设备需要在两个不同位置进行控制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只要在灯泡L 所在处换上其他用电器即可。

  2. 安装家用电路尤其讲究布线的整齐与规则性,对简单家用电路亦应如此。

自动上坡 99 - 图104自动上坡 99 - 图105方法二

目的 演示三个(或多个)地方控制一盏灯。

器材 单刀双位开关 2 只,双刀双位开关,木板(约 40×50cm)灯座,灯泡, 导线若干等。

操作 在示教用木板上按图接线。其中 A 为相线,B 为中性线。示教板装上木支架,便于竖直地放置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图中K1 和K3 为单刀双位开关,K2 为双

刀双位开关。L 为用电器。装上灯泡后,即可演示。

说明 本方法还可扩展为多处控制一个用电器。图 (b)就是四处控制一个灯的电路。

方法三

目的 用灯泡检查照明电路的故障。

器材 室内照明电路示教板,灯泡(220V、40W),灯头,接线棒,导线若干。

自动上坡 99 - 图106

操作
  1. 准备一块照明电路示教板(如图),L1、L2 为两个灯泡,1RD 和 2RD 为两个熔丝盒,K1、K2 为两个开关,CZ 为插座。从 A、B 端接出一插头,即可接上市电, 进行演示。

  2. 若L1、L2 两灯熄灭,1RD 熔丝已断,说明线路中存在有短路故障,这时不

能贸然换上新熔丝。用一个“220V、40W”灯泡,从灯头两端引出两接线棒,作为检查灯也叫“挑担灯”。若检查灯搭接在 1RD 熔丝两端a、b 两点,灯正常发光, 说明线路中有短路处。先后卸下 L1、L2 两灯泡和插座中的家用电器,若发现某时挑

担灯不亮了,说明这就正是故障所在。

  1. 若只有个别用电器(如 L2 灯不亮)有故障,可能是线路中发生了断路现象。将挑担灯搭接在K2 两端的c、d 处,若 L2、L3 均亮,说明开关 K2 中有断路故障。若搭接在灯L2 两端e、d 处,如L3 正常发光,说明故障在L2 的灯座中,可能是L2 的

灯丝已断。

电池的串联与并联

方法一

目的 演示串联电池组的总动势、总内电阻和单个电池电动势、内电阻的关

系。

器材 可调内阻电池三个,教学用电阻箱,伏特表,单刀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测出每个电池的电动势ε1、ε2、和ε3 以及每个电池的内电阻r1、r2、

和r3,按图接线,断开K,伏特表的读数即电池的电动势ε。合上K,调电阻箱R 值,使U=ε/2 时,电阻箱读数R=r。

自动上坡 99 - 图107

  1. 将三个电池串联如图。测出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动势ε总。可得ε总=ε1+ε

2 的结论。

  1. 用测单个电池内电阻的方法,测出串联电池组的内阻r 总。可得r 总

=r1+r2+r3 的结论。

说明
  1. 由于干电池、蓄电池内阻很小,不宜用来作演示串联电池组内阻与单个电池内阻关系的实验。

  2. 可调内阻电池的电动势约在 2V 左右,其内阻大小可视实验需要调节。

  3. 实验将路端电压近似地看作电动势,因此宜选用高内阻的伏特表。

方法二

目的 演示并联电池组的总电动势、总内电阻和单个电池电动势、内电阻的关系。

器材 可调内阻电池 3 个,教学用电阻箱,伏特表,单刀开关 3 个,导线等。

操作
  1. 自动上坡 99 - 图108同方法一的操作(1)。

  2. 将三个电池并联(如图a),3

    个开关均合上时,测出并联电池组总电动势。可得ε总=ε的结论。

  3. 用测单个电池内阻的方法,测出并联电池组的总内阻r 总(如图

。可得 1

r总

说明

+ 1 + 1 r1 r2

  • 1 。

r3

  1. 3 个电池的内阻可调成相同值,便于验证。(2)同方法一说明(3)。

229 研究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欧姆定律I = ε ,也可以写成ε = IR + Ir = U + U' ,其

R + r

中r 为电源内电阻,U’为电源内电阻上的电势降落。本实验的难点在于通常电池的内电阻r 均很小,内电压的测量很困难。本实验所列出的三种方法,不同程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提高电源内电阻及测量内电压的方法上有一定的改进。

本实验中的伏特表最好用内阻很高的数字式电压表,也可以用万用表中的直流电压档,不宜采用内电阻较低的学生实验用电压表。

方法一

目的 验证闭合电路中内电压和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

器材 可调式高内阻电池,万用表 2 只,安培表(0—0.6A),电阻箱(0— 9999Ω,)单刀开关 2 个,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接线,虚线框内是可调式高内阻电池,a、b 为二探针。接线时,应注意两电表的正负极。a、b 两探针应使其尽量靠近极板,但不能与极板接触。伏特表V2 读出的是电池内电压U’,伏特表V1 读出的是电池外电压U。

  2. 合上K1、K2,逐渐减小电阻箱R 的阻值,测出电路中电流I、内电压U′、外电压U 等的各项数据。结果表明:在负载R 逐渐减小时,电池输出电流I 增大,

外电压U 增大,内电压U’减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总有ε=U+U’。

  1. 将外电路短路(R=0),即电阻箱阻值调至零,V2 伏特表的读数等于电池的电动势。将K1 断开,即外电路断路,伏特表V1 的读数等于电池的电动势。
注意

(1)实验中,可调式电池的内阻调大一些,可使内电压明显,减小实验误差。(2)电池工作后,会使两探针表面极化,产生几十 mV 的极化电动势。严重极化

的探针要进行处理。方法是把探针插在电池中,加 4V 交流电,通电半分钟,即可消除极化。

(3)实验结束后,探针要从电池中取出,在清水中浸洗半小时后,擦干存放。

实例 某次实验数据如下:

外电阻R(Ω)

170

90

56

38

27

电流强度(I)

0.01

0.02

0.03

0.04

0.05

外电压U(V)

1.92

1.80

1.72

1.59

1.49

内电压U’(V)

0.12

0.22

0.32

0.42

0.51

内外电压和U+U’(V)

2.04

2.02

2.04

2.01

2.00

方法二

器材 U 型管,铜棒,CuSO4 液,ZnSO4 液,脱脂棉花,锌棒,内电极,滑动变阻器,单刀电键,导线等。

自动上坡 99 - 图109

操作
  1. 制作电极:将Φ=8-10mm,长约 10cm 铜棒和锌棒打磨光洁,焊上引线,分别作为电池的正、负极。用宽约 2cm 透明胶分别贴一圈在铜、锌电极的中下部,然后用Φ=0.16-0.25mm、长约 10cm 漆包线紧绕在透明胶上如图(a)。绕在透明胶上的漆包线要除漆,作为内电极,其余浸没在电解液中的漆包线不要除漆。用万用电表测试内、外电极是否绝缘良好。

  2. 将适量脱脂棉花塞进U 型管的中部,先分别在左、右两管中加入 24ml 蒸馏水,再同时分别加入 8ml 饱和ZnSO4 和CuSO4 溶液,插上电极。

  3. 按图(b)接线,合上单刀电键 K,调节可变电阻器 R(47kΩ),用两只同型号万用电表分别测出U 内、U 外。改变R、多次测量,验证ε=U 内+U 外。

注意
  1. 电解液浓度:一份CuSO4 或ZnSO4 饱和溶液用三份蒸馏水稀释。

  2. 调节脱脂棉的多少和松紧程度可改变内电阻r。本实验内电阻较大。

  3. 本实验装置输出电流约为

    5mA。由于供电电流小,因此滑动电位器阻值要大一些(如 47kΩ)为宜。

说明 采用CuSO4、ZnSO4 溶液代替稀硫酸,腐蚀性小,安全可靠,且可克服

极化现象,ε和r 均较稳定。

实例 铜棒用初中热膨胀实验中的铜条,锌棒用大号 1.5V 废旧干电池外壳锌皮(自制),电解液用自来水配制,用铜导线芯代替漆包线,两只 MF-30 型万用电表测量内、外电压。

U 外(V) 1.02

0.98

0.94

0.90

0.86

0.83

0.80

U 内(V) 0.00

0.04

0.08

0.12

0.16

0.19

0.21

ε=U 外+U 内(V)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01

实测时由于锌皮未打磨光洁和用稀酸处理,在内、外电极上有不少碳黑状沉积物,但ε仍很稳定。

方法三

器材 600ml 烧杯 2 只,面积为 10×6cm2 的铜片、锌片各 1 片(厚度任意), 滤纸(30cm×6cm),电压表 2 个,10kΩ滑动变阻器(或 0—10kΩ电阻箱),镀镍回形针,单刀电键,导线若干,0.05M 硫酸溶液适量等。

自动上坡 99 - 图110

操作
  1. 把滤纸对折成 3cm 宽的纸条后,在酸液中浸透用作酸桥。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回形针接直后作为探针。两个极板的有效面积为 40—50cm2。

  2. 打开电键K,记下电压表V1 的读数,作为电源电动势ε。合上电键,保持

两烧杯间的距离不变,改变变阻器R 的阻值,每改变一次,记下内、外电路上的电压值(电压表V2 和V1 的读数)。

  1. 找出V1 和V2 值的变化规律以及V1、V2

    的值跟电动势ε的关系。(4)改变两烧杯的距离,即改变电源内阻,复重操作(2)、(3)。

注意
  1. 为减小极化的影响,酸液浓度不宜过大,以 0.05M 为好。

  2. 酸桥的阻值较高,因此,探针不论放在酸液中的哪个位置对实验结果均无大影响,只要不能接触电极。

说明
  1. 采用滤纸做酸桥,电池内阻较大(几百一几kΩ),当外电路电阻改变引起电流变化时,内、外电路上的电压变化十分明显。

  2. 改变两个烧杯的距离(即改变酸桥的长度),能改变电池内阻的大小。当外电路的电阻保持不变时,内阻增大会使路端电压下降而内电路电压将增大。此实验可以用来解释用旧的干电池会引起路端电压明显降低的原因。

230 路端电压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

自动上坡 99 - 图111器材 旧的干电池(1.5V),安培表,伏特表,小灯泡(6.3V、0.15A),单刀开关,导线若干。

操作
  1. 按图接线,整个线路可布置在一块示教板上。

  2. 合上Kε,断开K1、K2、K3、K4、K5 时外电路断,电阻 R=∞,此时

    I=0,路端电压即电池组电动势,U=6.2V。

  3. 逐次先后合上K1、K2、K3、K4,可见L1、L2、L3、L4 逐个先后发光。但随

着并联小灯的增加,灯的亮度明显逐渐降低。从安培表可依次读得电流值逐渐增加,而伏特表显示的路端电压逐渐减小。

  1. 最后短时间地合上K5,外电路被短路,路端电压读数为零,电灯全部熄灭。
说明
  1. 本实验较形象地显示路端电压随外电路电阻减小而减小,不仅能从灯的亮度变化进行观察,并有具体数据可进行测算。

  2. 电池组最好用旧的干电池,内阻较大,演示效果较好。

研究电源的输出功率 231

目的 研究电源输出功率跟电源内电阻和负载的关系,以及在什么情况下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器材 干电池,定值电阻R0(10Ω),电阻箱,伏特表,安培表,电键,导

线等。

自动上坡 99 - 图112操作
  1. 按图(a)连线路,R0 与电池串联在一起当作电源。安培表量程取 0—0.6A;

伏特表量程取 0—3V。

  1. 合上电键,逐次调节电阻箱R,取值范围是 R>R0;R<R0(注意在R0

    附近多取几个数据点,不要错过R=R0+r 的测试点)。

  2. 记录每个测试点的U、I 并算出P 值。(4)绘出P-R 关系曲线。

ε 2

(5)绘出U − I图线并求出ε和R0 + R值。根据P'ma x = 4(R

P’max 与实测值Pmax 比较。

实例 某次实验数据和图线如下页列表。

  • r) 算出

自动上坡 99 - 图113

从P-R 图上可以看出,当R=12.5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达 0.189W。U-I 图中可求出R0+r=11.8Ω,与R=12.5Ω相差不多。从U-I 图中求出

R(Ω)

2

4

6

8

10

11

12

I(A)

0.24

0.18

0.16

0.14

0.13

0.122

0.120

U(V)

0.50

0.82

1.06

1.26

1.40

1.50

1.56

P(W)

0.12

0.148

0.170

0.176

0.182

0.183

0.187

R(Ω)

12.5

13

20

40

60

80

I(A)

0.118

0.116

0.084

0.058

0.040

0.032

U(V)

1.60

1.62

1.88

228

2.46

2.58

P(W)

0.189

0.188

0.158

0.132

0.098

0.083

的P’m=ε2/[4(R0+r)]=0.184W,与P-R 图中的Pm=0.189W 也基本相符。从P-R 图中还可看出,当R<R0+r 时,曲线比较陡,说明P 随R 的增大而迅速增大;而当R> R0+r 时,曲线比较平缓,说明 P 随R 的增大而缓慢地减小。所以在实验中取值时应注意,当R<R0+r 时应取得密一些,而当R>R0+r 时,可取得疏一些。

电动机的电热与电功 232

器材 电池组(6V),安培表(量程为 0—1A),伏特表(量程为 0—10V), 玩具电动机(直流 2—6V、r≈0.5Ω),滑动变阻器(0—50Ω、1.5A),电键,导线等。

操作

自动上坡 99 - 图114

  1. 按图连接电路。

  2. 合上电键K,当玩具电动机转速稳定后,读出安培表和伏特表的读数 I、U,

    即可算出电动机的反电动势ε反=U-Ir。若已知ε、R、Rg、r、r’,还可比较I(R+r+Rg+r’)与ε的大小。显然,ε>I(R+r+R0+r’)。

  3. 用手捏住电动机的转轴,此时变为纯电阻电路。读出电表读数I’、U’,计算后得出ε=I(R+r+R0+r’)。

  4. 计算电动机在正常运转时的电功率P=IU,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P1=I·ε

反,热功率P2=I2·r。由此得出,日P=P1+P2。

说明
  1. 为不使捏住电动机转柄后,电路的电路太大,应对此装置事先作好调试。经试验,提供下列数据供参考:接通电路,电动机不转动时,调节滑动变阻器 R=10 Ω,两电表读数分别为I’=0.43A,U’=0.22V。接通电路,电动机正常运转时,R=10 Ω,I=0.15A,U=4V。(滑动变阻器亦可用学生实验用 10Ω定值电阻代替。)

  2. 经反复测试,用手捏住电动机转柄时,持续时间可达 1 分钟左右,电动机不升温发烫,不会烧坏。这已满足演示所需的时间。

223 用电势差计测电池的电动势

原理

用伏特表直接测电池电动势不准确,因为电池有内阻 r,只要有电流通过,内阻上就有电压降I·r,因此测得的只是路端电压,本实验采用电势差计测定电池的

自动上坡 99 - 图115电动势。AB 是一条粗细均匀的电阻丝,ε是供电电源,εs 是标准电池,εx 是待测电池,R 是限流电阻。G 为灵敏电流计,r0 为电流计的保护电阻(如图)。

当K1 闭合时,在电阻丝 AB 上有一定的电势降落。当 K2 合到 1,移动滑动触头C,使G 表针有偏转这时UAC=εs,电势差计平衡,有εs=IRAC。再将K2 合到 2 时, 移动滑动触头C,再使电势差计达到新的平衡,这时有U’AC=εx,即有εx=IR’AC。

上述两式相比,有

ε x = IR 'AC 。ε s IR AC

因为 R'AC

RAC

= lx , ls

所以 sx

= l x εs。

l

s

lxls 为电阻丝长度,可从电势差计上直接读出,即可测出电源的电动势εx。

器材 简式滑线式电势差计,灵敏电流计,标准电池εs(20℃时ε s=1.0183V、通电电流I<10-4A)、电源(电池三节),待测干电池εx,滑动电阻R(0—20Ω、2A),保护电阻r(10kΩ线绕电阻),单刀双位电键K2,电键K1,导线

等。

操作
  1. 按上图接好电路。AB 为直线电阻丝。

  2. 闭合K1,粗调R,使直线电阻AB 两端电压为 2V 左右。(可用伏特表粗测AB

    端电压。)

  3. K2 拨到位置“1”,标准电池接入电路。从AB 中间开始左右滑动触头C,

直至G 表读数为零。读出AC1 值记作L1。

  1. 把K2 拨到位置“2”,待测电池接入电路。再次调节触头 C 的位置直至将G

    表读数再次调为零。读出AC2 记作L2。

  2. 用公式ε

= L2 ·ε 计算出ε 值。

x s x

1

根据式子εx = L2 ε ,为了方便,取ε / L = 10n 的条件来测量ε ,

s s 1 x

1

这样,εx 的有效数字与L2 完全相同。因此,当εs 接在AC 时,L1 值应该与εs 的有效数字相同,但此时 IG 不一定等于 0,这可借助于 R 来调节,使电势差计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满足εs/L1=10n 的R 调节过程称为电位差计工作电流标准化的过程。例如εs=1.01866V,取L1=10.1866m,那么εs/L1=0.100000V·m-1。

234 用板式电桥测电池的内阻

器材 干电池,电阻箱R(约 0—50Ω),电键 3 个,板式电桥,灵敏电流计及其保护电阻,滑动触头,蓄电池,导线等。

自动上坡 99 - 图116操作
  1. 如图,将蓄电池通过电键K1 连接到板式电桥的两端A、B 上。将干电池的正极连接到A,负极通过保护电阻P 和灵敏电流计G 连接到板式电桥的触头J 上。将电键S 和电阻箱串联后连接到干电池D 的两端。

  2. 打开电键S 和K2,移动滑动触头 J。在 AB 上找出使电流计指针为零的平衡点。合上电键 K2,使保护电阻 P 短路,再仔细移动触头 J 的位置,使灵敏电流计读数恢复到 0,在板式电桥上测出相应电池电动势ε的平衡长度 l0。

  3. 将电阻箱阻值置于 10Ω,合上电键S,迅速测出板式电桥上新的平衡点, 记下新的平衡长度 l 后立即将电键打开。

  4. 将R 的阻值依次置为 20Ω、50Ω、100Ω,每次尽可能迅速测出板式电桥上的平衡长度 l。最后打开电键S,重新测量一下R 开路时板式电桥上的平衡长度l0。

  5. 作图和计算

电池内阻

r = E − V = E − V = (E − V) ·R ①

I V / R V

r = (l0 −l )R =

l

l-

( )R,

l

l0 =

l

r( ) + 1 ②

R

画出(l0/l)-(1-R)关系图线,根据式②可知图线是一条斜率为r 的直线。只

要求出图线的斜率,就可以求出电池的内阻r。

验证实例

如图接好电路,分别将R 的阻值置成 10Ω,20Ω,50Ω,100Ω,测出 l 的长度。l0 为 59cm。实验数据如下:

R(Ω) 10.0 20.0 50.0 100.0

l (cm) 50.5 52.0 55.5 57.0 l/R (Ω-1)

l0 / l

可求出(l0/l)-(1-R)图线的斜率为 1.46,截距为 1.04 即干电池的内阻为 1.46

Ω。

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它主要的系统误差来自两方面,实验原理不完善和伏特表、安培表的不准确。方法一中通过正确地选择安培表内接和外接,可减小第一方面原因带来的系统误差;方法二则可完全避免第一方面原因带来的误差。有关减小第二方面原因带来的系统误差的问题,将在下一个实验中讨论。

方法一

自动上坡 99 - 图117原理 伏安法有两种基本线路:安培表外接法(图 a)和安培表内接法(图 b)。当待测电阻Rx 的阻值较小(比伏特表的内阻Rv 小得多)时,应选用外接法;当待测电阻Rx 的阻值较大(比安培表的内阻大得多)时,应选用内接法。

图(c)所示的电路可用来粗略判断,待测电阻Rx 的大小。将单刀双掷电键反

复地合向 1 和 2,在此过程中,如果伏特表读数变比较明显,安培表读数基本不变, 说明Rx 阻值较小;如果安培表读数变化明显,而伏特表读数基本不变,则说明Rx 阻值较大。

器材 伏特表,安培表,滑动变阻器(200Ω),直流电源(6V),单刀单位开关,单刀双位开关,待测电阻,导线等。

自动上坡 99 - 图118

操作
  1. 如图(d)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 R 的滑动触头调到图中最下端(Rx 上电压为零),合上单刀单位开关K1。将R 的滑动触头逐步向上调,直至安培表有一个适当的读数。

  2. 将单刀双位开关K2 反复地合向 1、2 两个位置,同时观察伏特表和安培表的读数。如果发现安培表的读数基本不变,说明待测电阻 Rx 阻值较小,可将 K2 向 2 进行以下实验;如果发现伏特表的读数基本不变,说明Rx 的阻值较大,可将K2 合向 1 进行以下实验;如果安培表和伏特表的读数都基本不变,则说明安培表内接或外接都可以。

  3. 每改变一次滑动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位置,都得到一组安培表和伏特表的示数(I、U)值。共需要 7—9 组(I、U)值。

  4. 以横轴代表U,纵轴代表I,作出U-I

    图线,可得一条直线。(5)用图解法求出图线的斜率,即待测电阻Rx 的阻值。

注意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待测电阻的温度是否有变化。如果发现 Rx 的温度逐步升高,则应减小电流,并尽量缩短接通电路读取安培表、伏特表示数的时间。

分析

(1)由于实验原理不完善带来的系统误差

设伏特表和安培表的读数分别为U 和I,内阻分别为RV 和RA,待测电阻阻值为Rx。

①安培表外接

U = Rv·Rx ,

I

Rx =

Rv + Rx

U

I − U / Rv

U/I 值与Rx 的真值比较偏小。相对误差

△R

R + R

  • Ra

ERx

= x =

R x Rx

= v x

R x

=

当Rv>>Rx 时,ERx 很小。

②安培表内接

R x 。

Ra + R v

U = R I

x + R A ,

R = U − R 。

x I A

U/I 值与Rx 的真值比较偏大。相对误差

△R R

ERx = x =

Rx Rx

= A

R x Rx

当RA<<Rx 时,ERx 可以很小。

如果Rv 和RA 为已知,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修正。(2)由于电表的不准确带来的系统误差

因为 R=U/I

所以 ER=Ev+EI。

方法二

自动上坡 99 - 图119

原理 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适当地调节滑动变阻器R1 的滑动触头的位置, 可以使灵敏电流计G 中的电流为零。此时,因为a、b 两点等势,所以伏特表的读数就是待测电阻Rx 上的电压。因为表 G 中无电流通过,所以安培表的读数就是通过Rx 的电流。这样就可以消除由于安培表外接或内接带来的系统误差。这种方法叫补偿伏安法。

器材 安培表,伏特表,灵敏电流计,滑动变阻器(2kΩ1 个、200Ω两个), 定值电阻,直流电源(6V),待测电阻,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如图(a)连接电路。

  2. 将滑动变阻器R1 的阻值调成最大。合上电键 K,调节

    R2,使灵敏电流计的读数为零。

  3. 逐步减小R1 的阻值,同时调节R2,保持灵敏电流计的读数为零,直至R1

的阻值为零。记下安培表和伏特表的读数,得到一组(I、U)值。

  1. 打开电键K,改变R1

    滑动触片的位置,重复操作(2)、(3),得到另一组(I、U)值。共重复 7—9 次。

  2. 以横轴代表I,纵轴代表 U,作出U-I 图线,可得到一条直线。用图解法求

出图线的斜率,就是待测电阻的阻值。

实例 用不同的伏安法测一电阻的实验数据如下: (1)安培表外接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电流(mA) 1.38 2.36 3.24 4.34 5.40 6.38 7.14 7.86

电压(V) 1.45 2.50 3.40 4.54 5.67 6.61 7.30 8.09

  1. 安培表内接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电流(mA)

0.96

1.22

1.76

2.12

2.60

3.04

3.50

4.04

电压(V)

2.10

2.70

3.79

4.59

5.60

6.56

7.50

8.70

  1. 补偿伏安法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电流(mA)

0.99

139

1.79

2.44

3.05

3.60

4.28

4.60

电压(V)

2.05

2.90

3.71

4.95

6.30

7.25

8.55

9.10

由以上数据作出I-U 图线(图b),用图线法求出它们的斜率。实验结果

安培表外接:Rx=1.03kΩ;安培表内接:Rx=2.13kΩ;补偿伏安法:Rx=1.97k

Ω。

替代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用补偿的方法可以消除由于安培表内接或外接带来的系统误差。但没有解决由于伏特表和安培表的不准确带来的误差。在本实验方法一中,用准确度比伏特表和安培表高的电阻箱作为测量工具,而伏特表和安培表仅作为指示器,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方法二中,用灵敏度比伏特表,安培表高得多的灵敏电流计作为指示器,可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自动上坡 99 - 图120方法一

原理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一个电阻箱替换待测电阻Rx。调节电阻箱, 使伏特表和安培表的读数和未替换前一样,则电阻箱的阻值就是Rx 的阻值。

器材 安培表,伏特表,低压直流电源,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 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如图连接电路。合上电键后,读出伏特表和安培表的读数。

  2. 根据伏特表和安培表的读数,估算出待测电阻 Rx

    的阻值。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略小于Rx 的估算值(也可借助电表完成这一项操作)准确地记下两电表的读数。

  3. 打开电键。用电阻箱替换Rx。将电阻箱的阻值调成最大,重新合上电键。

  4. 调节电阻箱,使两电表完全恢复替换前的读数。此时电阻箱的读数就是待测电阻的阻值。

注意 实验电流不宜大。电流过大了会使待测电阻发热,还容易损坏电阻箱。

说明

本实验方法除了电阻箱阻值的误差之外,误差主要来自两个电表的读数误差。为了减小这一项误差,要尽量提高电路的灵敏度,即增大

△U△I 。如果不考虑电源内阻和两电表对电路的影响。

△R x △Rx

U = I·R = ε ·R ,

Rx + R

U' =

dU dRx

= ε(Rx + R) − εRx

(Rx + R) 2

= εR 。

(R + R x )

为了求出R 取多大时dU/dRx 最大,再将U′对R 求导

ε( R + R ) 2 − 2( R + R )εR

dU' /dR = x x

(R + Rx )

令dU’/dR=0,可解得R=Rx。

说明
  1. 当R=Rx 时,dU/dRx 最大,即替换前后伏特表的读数误差最小。至于 dI/dRx,显然是当R=0 时dI/dRx 最大。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 宜取略小于Rx 的值。

  2. 如果电源的稳压性能比较好,也可以只用一个伏特表或只用一个安培表作为指示器。只用一个伏特表时,取R=Rx;只用一个安培表时,取R=0。

方法二

原理 在如图(a)的电路中,如果滑动变阻器左、右两段电阻之比等于 Rx/R1, 则灵敏电流计G 中电流为零,此状态称平衡状态。如果Rx 的阻值略有变化,表G 中就会有电流通过,因此可用表G 作为指示器。

器材 电阻箱,灵敏电流计,滑动变阻器(2kΩ)4 个,直流电源,电键,导

线等。

自动上坡 99 - 图121操作
  1. 如图(b)连接电路,将 R1 和R3 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R4 的滑动触头放在最左边,R2 调至阻值最大。

  2. 自动上坡 99 - 图122合上电键K。将R4

    的滑动触头逐步向右移,同时调节R1,使灵

但尽量将它保持在中间。)直至R4 的滑动触头移到最右边。

  1. 逐步减小R2 的阻值。如果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随时调节R1,使其变零。直至R2 的阻值减小为零。

  2. 打开电键K。用电阻箱替换待测电阻 Rx。将 R2 的阻值仍调成最大,R4 的滑动触头仍放到最左边。

  3. 合上电键K。将 R4 的滑动触头逐步向右移,同时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计的

读数保持为零(R1 和R3 的滑动触头不能移动)。直至R4 的滑动触头移到最右边。

  1. 逐步减小R2 的阻值。如果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随时调节电阻箱, 使其变零。直至R2 的阻值减小为零。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就是待测电阻的阻值。
说明
  1. 从理论和实验中都可证明:当Rx=R1 时,电路的灵敏度最高,即△I/△Rx 最大(I 为通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具体证明可参阅有关惠斯通电桥的实验。所以在实验中要尽量将R3 的触头放在其中点。

  2. 此实验方法的电路已具有惠斯通电桥的雏形。如果使用相同的电阻箱和灵敏电流计,其测量结果的误差可小于惠斯通电桥。

欧姆表的原理 237

本实验有三种实验方法,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欧姆表的原理。方法一着重介绍调零电阻的作用;方法二着重介绍欧姆表表盘的刻制方法;方法三着重介绍构成欧姆表不同倍率档的方法。

方法一

器材 投影电流表,直线式电位器,干电池(5 号),标准电阻两个,待测电阻,香蕉插若干个,红黑表棒,有机玻璃板,直径 1mm 以上的塑料硬铜芯线等。

欧姆表原理投影示教扳的制法

取用 25cm 见方的有机玻璃板 1 块,按图(a)所示的电路布线。投影电表固定在上方。电池、调零电位器、标准电阻、待测电阻和红黑表棒均可插入。

操作
  1. 插入电池、定值电阻,将电位器两端短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电流计指针指向一个确定的位置。

  2. 换一个定值电阻,电流表指针指向另一个确定的位置。说明当电阻 R 确定以后,电流表指针偏转有一个确定的对应位置。如果将定值电阻的阻值标在表面上,即可构成一个可以测量电阻的仪表。

  3. 以上电表测量电阻的范围有限制。可以测量的最小电阻是R = ε + r

Ig

(ε和r 是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Ig 是电流表的量程)。为了测量阻值更小的电阻, 必须加上电位器R0 作调零电阻(图b)。插上电位器,将其阻值调成最大,将两表棒短接后调节电位器,使电流表满偏。

  1. 将指针满偏的位置作为电阻值为零,重新用定值电阻(或电阻箱)确定电

流表指针各个位置所代表的电阻值。即构成了一个可以测量任何阻值电阻的欧姆表。

方法二

器材 演示用示教电表,教学用电阻箱(0—99999Ω),干电池(1.5V), 滑线变阻器(0—200Ω),定值电阻(200Ω),红黑表笔,导线等。

操作
  1. 在演示用示教电表上插接上 5mA 的通路板,作为待改装的电流表G。这时它的满偏电流Ig=5mA,内阻Rg=20Ω。

  2. 用一节新的 1.5V 的干电池作表内电池。将滑线变阻器与定值电阻

串联起来,作为欧姆表的调零电阻,起限流作用。由Ig

r 忽略不计,则得R=280Ω。并接上红黑表笔(如图a)。

= ε ,若

Rg + r + R

  1. 粗略地绘制欧姆表刻度盘。在原 5mA 的刻度盘上方贴上白纸。将红黑表笔相接触,调节 R,使指针满偏,即 Ig=5mA,对应的待测电阻值 Rx=0,用彩色墨水笔在 5mA 刻度上方写上“0”。然后分开两表笔,此时指针回到最左边的刻度线,即Ig=0,对应的Rx=∞,故在 0mA 刻度

线的上方写上“∞”。然后,根据I g

= ε 算出对应的R 为

Rg + r + R + Rx

100Ω,200Ω,⋯⋯100Ω时的电流值,在白纸上分别写上 1,2,⋯10 刻度。并写上“×100Ω”。刻度盘绘制完成(图b)。

  1. 对改装后的欧姆表进行检验。如图(c)。R′为电阻箱,作为校验用的标准电阻。当K 断开时,表头指针应为欧姆表刻度 0 处。当R′=0,K 闭合后,指针应指“∞”处。然后将 R′分别调至 100Ω,200Ω,⋯⋯1000Ω处,观察指针是否指向对应的欧姆表刻度。

  2. 自动上坡 99 - 图123用改装好的欧姆表试测未知电阻Rx。估测欧姆数值,并用另一万用表测试进行对照。

方法三

自动上坡 99 - 图124

目的 演示构成欧姆表不同倍率档的原理。

器材 电流表(Ig=5mA、Rg=200Ω),电阻箱,表棒,干电池(1.5V),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a)连接电路,表G 是满偏电压为 1V、内阻Rg 为 0.2kΩ的电流表,E 是 1.5V 的干电池,R0 是调零用的电阻箱。

  2. R0 置于最大值后,将两根表棒短接。逐步调小 R0 的阻值,直至电流表指针满偏。

  3. 在两根表棒之间接上一个电阻箱作Rx。调节 Rx,使电流表指针半偏。此时

的Rx 值叫做欧姆表的中心欧姆R 中,也就是R0+Rg 的值(忽略干电池的内阻)。

因为I = ε ,所以R

= ε − R

。根据此式,可确定电流

R + Rx

x I 中

表面上各处的欧姆数。

  1. 为了测量小阻值电阻,需要改变欧姆的倍率档。方法是在电流表和 R0 上并联一个电阻R 并(图b)。如果要使欧姆表的倍率档由×10 变成×1,即要求电表指针指在中心时所代表的电阻为R 中/10,则可以用

R 中·R并

= R并 计算出R 。

R 中·R并 R并

  1. 根据计算出的R 并的值,用一个电阻箱作为R 并接上去。最后再用一个电阻箱作为Rx,校验×1 档各处阻值是否正确。

实例 设R0 =200Ω,Ig=5mA,E=1.5V(电池内阻忽略),则

I g =

E 。

Rg + R0

可算出

R0 =

E − Ig Rg

I g

= 1.5 − 1.0

0.005

Ω = 100Ω,

即 R 中=R0+Rg=100Ω+200Ω=300Ω。

因为

代入数据,可得

R 中·R并

R中 + R 并

= R 中 ,

10

R 并=33Ω

说明
  1. 如果还需要其他倍率档,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推算。总之,R 并越小,倍乘率越小。

  2. 从图(b)可以看出,倍率档越小,欧姆表向被测电阻输出的电流越大,而且红表棒与表内干电池的负极相连,黑表棒与正极相连。在测量晶体二、三极管时都应注意欧姆表的这个特点。

万用表测电阻

器材 万用表,小螺丝刀, 1 W碳膜电阻(几欧、几十欧、几百

8

欧、几千 欧、几十千欧、几百千欧各 1 只)。操作

  1. 检查万用表表针是否停在左端的“0”位置。如果没有停在零位置,可用小螺丝刀轻轻地转动表盘下边的调整零位螺丝,使指针指零。

  2. 将红色表笔插入正(+)插孔,黑表笔插入负(-)插孔。

  3. 把选择开关调到欧姆档上。选择适当的倍乘档,使测量时欧姆

表指针尽量在刻度中值附近( R 中 - 4R

4 中

),这样相对误差较小。

  1. 选好适当的倍乘档后,先把两表笔相接触,调整欧姆档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

  2. 将两表笔分别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进行测量。在用高阻档测电阻时, 应避免人体(两手)同时接触两表笔的铜头,以免人体与被测电阻并联而造成误差。欧姆表的读数一般只取两位有效数字。

  3. 在每次换用欧姆表的另一倍乘档时,都需要重新调零,即重复操作(4)。(7)万用表用毕,应将选择开关调到交流电压最高档。并把表笔从插孔拔

出,防止漏电。长期不用时,应将表内电池取出。

注意 测电阻时,应将待测电阻与别的元件或电源断开。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惠斯通电桥是用比较的方法测量电阻的,由于电阻的准确程度可以制作得

较高,检流计的灵敏度也较高,因此测量较精确。方法一用电阻箱和电流计构成电桥,着重介绍电桥测量的原理和分析测量结果的误差;方法二用滑线式电桥,用长度比替代两个比例臂的电阻比;方法三介绍箱式电桥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方法四用集成运放电路配合发光二极管指示电桥的平衡,独特新颖。

方法一

原理 惠斯通电桥原理如图(a)所示。其中Ra 和Rb 是两个比例臂,R0 是比

较臂,三个桥臂的阻值都可以调节。另一个桥臂 Rx 是待测电阻。桥上的灵敏电流计G 可显示电桥是否平衡。调节 Ra、Rb、R0,可使 G 的读数为零,此时电桥平衡。根据分压原理可知:

U = U R 0 ,

CB AB

R0 + RX

U = U Rb 。

平衡时,U

CB = UDB 即

DB AB

R0

R0 + R X

Ra + R b

= Rb 。

Ra + R b

自动上坡 99 - 图125利用分比定理,化简后得出:

R = R a • R 。

R b

器材 电阻箱,滑动变阻器 2 个(200Ω,2000Ω),灵敏电流计,万用电表, 待测电阻,低压直流电源,电健等。

操作

  1. 用万用电表粗测一下待测电阻Rx 的阻值。

  2. 将三个电阻箱作为 R0、Ra、Rb,200Ω滑动变阻器作为

    R1,2000Ω滑动变阻器作为R2,按图(b)连接电路。

  3. 将R1 的滑动触头放在最左端(UAB=0),R2 的阻值调成最大。按照粗测 RX

    得到的结果,调节R0、Ra、Rb,使电桥尽量接近平衡。

  4. 合上电键K1 和K2。调节 R1,逐步增大 UAB。如果发现电流计 G 指针发生

偏转,随时调节R0、Ra、Rb,使它恢复到零,直至R1 的滑动触头调到最右边。(5)调小R2 的阻值,也随时调节R0、Ra、Rb,保持G 读数为零,直至 R2 阻

值为零。多次开合电键K2,细心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有摆动。

(6)读出R

、R 、R 的阻值,用R = R a • R 计算出R

的准确

阻值。

0 a b x 0 x

b

注意 测量过程中各处接线要牢靠。如某处接线突然断开,有可能损坏电

流计。

分析

因为R

= Ra • R ,所以E = E + E + E ,确定E

的方法如

0 Rx Ra Rb R0 Ra

b

下:电桥达到平衡后,由小至大地改变 Ra 的阻值,直至用肉眼可看出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记下 Ra 阻值的变化量△R’a。根据Ra 的阻值和电阻箱的级别计算出Ra 可能的误差△R’’ a(如电阻箱为 0.2 级,则△R’’ a=Ra×0.2%)。比较△R’a 和△ R’’ a,取其中极大的一个作为△Ra,即可算出ERa=△Ra/Ra。用同样的方法可确定 ERb 和ER0。

说明
  1. 做本实验时,电流计的灵敏程度和电阻箱的准确程度要尽

量配合。电桥的灵敏度定义为S = △n (理论上可证明S = △R /

(△R x / R x )

Rx = △Ra / Ra = △R b / R b = △R0 / R 0),式中△n表示由于R x 改变了

△Rx 而引起的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格数。电桥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电流计的灵敏度。假设实验者可以觉察出电流计指针 1/10 格的偏转,实验采用的电阻箱是 0.2 级的, 那么电桥的灵敏度应该达到

S = 0.1格 = 5×10格 = 50格。0.2%

即Rx 改变 2%时,电流计指针应偏转 1 格。如果这样配备电阻箱和电流计,则以上分析部分中的△R’a 和△R’’ a 是相等的。如果实验中△R’a 明显大于△R’’ a,说明所选电流计太不灵敏,给实验带来较大的误差;反之,则说明电流计太灵敏,也会给实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1. 实验和理论都可以证明:当Ra/Rb=1 时,电桥的灵敏度最高。
方法二

自动上坡 99 - 图126器材 滑线式惠斯通电桥,电阻箱,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键,灵敏电流计,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1000Ω),导线等。

操作
  1. 如图所示,AB 为直线电桥,R0 为电阻箱。R 为滑线变阻器,滑动触头开始时置于最左端。Rx 为待测电阻。G 为灵敏电流计,r 为定值保护电阻。§为电源, 用一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直流档 2V。

  2. 将电阻箱R0 调一任意阻值,合上K,使R 的滑动触头略向右移,在直线电

桥上加一个较小的电压。按下滑开关 K’,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将滑动头 D 向某一方向移动几厘米后若发现 G 偏转角度变小,则再将 D 向同一方面移动。若发现 G 偏转角度变大,则应将 D 向反方向移动。直至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动为止。此时,触头D 所在位置即为此时电桥平衡位置。

  1. 调节R,增大 A、B 间电压,重复操作(2),微微移动触头 D,直至确信灵敏电流计不偏转为止。读出此时的l1(AD)和l2(DB)的值。由

R = l1 R l 2

计算R

x 的值。

  1. 交换Rx 及R0 的位置,重新测一次Rx 值。以两次的平均值为待测电阻的测量值。

注意

  1. 实验中电桥的平衡位置应从电阻线AB 的中点开始向两边寻找。加在电阻线AB 上的电压不要超过 1.5V,以免电阻线因电流过大而发热变形。不测量时,要关掉电源开关。

  2. 当桥臂的比值 l1/l2=1 时,电桥灵敏度最高。故实验中,先粗测一次,再

调整电阻箱R0 的值,使R0≈Rx,再精测一次,使电桥平衡点在AB 的中点附近,这样可使测量误差减到最小。

  1. 实验中按动滑动触头时不要用力过大,也不要用力在电阻丝上拖动,这样会使电阻丝磨损。因为实验分析计算是以电阻丝 AB 的粗细均匀为出发点的。所以电阻丝被磨损会引起误差。

  2. 若滑线式惠斯通电桥的电阻丝确因使用日久,磨损严重,导致电阻分布不均匀。在实验中可固定滑动触头位置,调节电阻箱 R0,直到灵敏电流计读数为零。

然后再将待测电阻和电阻箱位置互换,重复上

述操作。设这样得到的电阻箱的二次读数分别为R0 和R ,则R = 。

方法三

原理 同方法一。

自动上坡 99 - 图127器材 携带式直流电桥,万用电表等。

QJ-23 型携带式电桥面板如图(a)所示,内部电路如图(b)所示。电桥比例臂采用十进率固定值,由一个旋钮调节,分为 0.001,0.01,0.1,1,1,10,100,1000 七档。每种比例都可保证四位有效数字。比较臂为四钮电阻箱,最小可调旋钮为× 1Ω档。电桥内附检流计 G。与检流计有关的接线柱有三个,并标有“内接”、“外接”和配有短路金属片。使用内附检流计时,短路金属片应接到“外接”位置。如感到内附检流计灵敏度不够高,可用短路金属片将“内接”两端短路后,从“外接” 接线柱串入灵敏度更高的检流计。电桥电源是 3 节 2 号干电池,也可在拆去内部干电池的情况下,由接线柱B 外接电源。

操作

  1. 调准检流计的机械零点。

  2. 用万用电表粗测一下待测电阻的阻值。然后根据粗测的结果,安排各桥臂的阻值,使电桥在接近平衡的情况下开始调节,以免有过大的电流通过检流计。(如

果没有万用电表,对待测电阻的阻值一无所知,可以拆下短路金属片,在外接两端之间串接一个可调保护电阻 Rn。测量前,将 Rn 调到最大,随着电桥接近平衡,逐步减小Rn 的阻值,直至零。)

  1. 将待测电阻接在Rx 处,然后接通 Kb。短促地接通 Kg,反复调节比较臂 R0,

    直至确信Kg 的开合对检流计指针没有影响为止。

  2. 根据比例臂和比较臂的阻值,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注意
  1. 使用电桥时,应根据待测电阻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比例臂,使比较臂有四位有效数字,从而保证结果有四位有效数字。

  2. 为保护检流计,应注意开关次序。接通电路时,应先合 Kb。后合 Kg;断开

电路时,应先断开Kg,后断开Kb。在测量电感的直流电阻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3)Kb 接通的时间也应该尽量短,特别是在测量额定功率较小的电阻时。通电

时间过长会导致电阻发热,引起阻值变化。

  1. 电桥平衡后,可略增减比较臂 R0 的阻值,检流计的指针应分别向两边偏转,说明电桥工作正常。这一步可排除桥路断开或电源断开等可能。

  2. 电桥使用完毕,应把短路金属片接回“内接”位置,使检流计处于过阻尼状态,以减小指针的机械晃动。

方法四

自动上坡 99 - 图128器材 集成运算放大器 LM 324 N 一块;电阻四只;红色、绿色发光二极管各一只(LED1 和LED2);干电池三节。

操作

(1)按集成电路引脚连线(如图所示),R1 为电桥限流电阻,R2 和R3 为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R0 为定值电阻,Rx 为未知电阻,W 为滑线式惠斯通电桥的电阻线。 (2)当R0=Rx 时,惠斯通电桥的滑动压触电键 P 位于 W 的中点,电桥平衡,AP

间电压为零,即运算放大器IC1 和 IC2 的两个输入端(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间电压为零,LED1 和LED2 都不发光。当 P 点位于中点偏上的位置时,IC1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势比反相输入端(-)的电势高,IC1 输出端为高电压,红色发光二级管 LED1发光;而 IC2 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势比同相输入端高,IC2 输出为低电压,绿色发光二级管LED2 不发光。反之则LED1 不发光,LED2 发出绿色光。这样可从两个发光二

级管的发光情况判断电桥是否平衡。

(3)改变R0 或 Rx 后,调节电桥平衡,W 的两部分滑线长度 L1、L2 之比能满足

公式

L1 / L2 == R0 / Rx ,

即可算出RX 的阻值。说明

  1. 集成电路 LM 324 N 为高增益四运算放大器,内含有四个独立的运算放大器,本电路仅用其中两个电路。全电路的工作电流仅 0.8mA,与电源电压基本无关, 每个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15V/mV,当两个输入端间电压≤0.3mV,就能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灵敏度较高。

  2. 由于W 的电阻较小,不宜直接连在电源两端,须经限流电阻 R1 降压,减小

R1 可提高电路指示灵敏度,但电源消耗也增加。

电表内阻的测量

本实验介绍了八种测量电表内阻的方法。方法一是传统的分流半偏法;方法二对分流半偏法进行了改进;方法三适用于没有电阻箱的学校,分析部分提出了“五分之二偏法”;方法四是分压半偏法,线路简单,效果优于分流半偏法;方法六是替代比较法,从原理上看基本无系统误差,结果的好坏取决于电阻箱 R 的准确程度和电流表G’的灵敏度;方法七是惠斯通电桥法;方法八是汤姆逊电桥法。几种方法测量结果都比较准确。

方法一

自动上坡 99 - 图129器材 电流表,滑动变阻器R(2KΩ),电阻箱R’(0-99999Ω),单刀开关,电源(干电池若干节或直流电源)。

操作

  1. 将器材如图连接(电源用 4-6V),将滑动变阻器 R 置于最大阻值,电阻箱 R’ 置于最小阻值。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

  2. 断开K2 合上K1,调节滑动变阻器R 使电流表满偏,即I=Ig。

  3. 再合上K2,调节电阻箱 R’由最小逐步增大,使电流表半偏,即此时电流表中通过的电流为Ig/2。由于满足条件 R>>R’,所以R’和 Rg 并联后,对干路电流影响不大,即可认为此时干路电流仍为Ig。因此在R’中的电流也是Ig/2,即Rg=R’。

分析

  1. 由于操作(3)中的干路电流实际上比操作(2)时略有增大,所以G 半偏后通过R’的电流略大于Ig/2,所以Rg 应该略大于R’的值。

  2. 在一般实验中,当由于实验原理的不完善带来的系统误差小于实验仪器的测量误差时,该实验原理可被采用。根据这个原则,如果电流表是 2.5 级表,则 K2

合上后,干路中电流的变化不能大于 2.5%。

因为 I = § ,

R

所以 △I = △R < 2.5% 。

I R

只要 R > 40R' 即可。

(如果G 是 1 级表,要求R>100R’,如果 G 是 0.5 级表,要求R>200R’。)在实验中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只要适当增高电源电压即能解决。

  1. 如果对实验准确度要求较高,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K1合上,K2 断开时,电路总电流

I = E ①

R + R'

合上K2 时,电路总电流为

I' =

R +

E ②

R' R g

R'+R g

调节R' ,使通过表头的电流为I / 2,则

I' = R'+R

R'

I

  • 2 。 ③

将(1)、(2)式代入(3)式,化简后得到

R' R + R' Rg = RRg ,

因此有

方法二

Rg =

RR'

R − R' 。

自动上坡 99 - 图130器材 电流表G(Ig=200μA),电流表G’(Ig=300μA),滑动变阻器 R(0—1750 Ω),滑动变阻器 R0(0—50Ω),电阻箱 R’(0—9999Ω),单刀开关,直流低压电源, 导线等。

操作

  1. 将器材如图连接。滑动变阻器 R 置于阻值最大处,滑动变阻器 R0 置于阻值最小处,电阻箱R’置成阻值最小。开关均断开。

  2. 闭合K,调节R0 及R,使电流表G 满偏,记下电流表G’的刻度数。

  3. 再合上K’,调节电阻箱R’,由最小逐渐增大,使电流表 G 达到半偏。这时可发现电流表G’读数偏离了原来记下的刻度数。

  4. 多次反复调节R 和 R’,使电流表G’的指针仍指示原来的度数,而电流表 G 的读数恰又在半偏。记下此时电阻箱R’的读数。

  5. K’断开,K 合上时,见 G’读数为I;在合上 K’时,见 G’读数仍为I。则有

    Rg=R’。

说明

本实验中电流表 G’显示了电路总电流大小不变。则电表内阻的测算与电源的电动势、电源的内电阻及滑动变阻器 R 无关,故实验误差较小。但在选用电流表时, 应注意G’的量程不应小于G 的量程。

方法三

器材 电池组,变阻器(电位器),普通电阻器,线绕(或金属膜)电阻器若干, 电键等。

自动上坡 99 - 图131

操作
  1. 按图接线。其中G 为待测内电阻的电流表;R2 为定值电阻,起限流保护作用(R2 应选阻值略小于E/Ig 的普通电阻);R1 为电位器(或普通滑动变阻器)。

  2. 接通电键K,调节R1 使电流表G

    的指针达满偏或接近满偏的某一数值I1。(3)用一只精确度级别较高的电阻R’(可选 0.1 级或 0.05 级的线绕或金属膜材

料的精密电阻,其误差范围分别为±1%和±0.5%),并接在 a、b 两点,记下这时电流表的读数I2。

(4)在通常情况下,总有 R2>>R’,故可认为在 a、b 两点并接 R’前后干路电流保持 I1 不变。同时由于这时 R’和电流表 G 是并联的,它们两端电势差应相等,可得

即电流表内电阻rg

I2 rg = (I1 − I2 )R' 。

= I1 − I 2 R' 。这样,根据I I 2

1、I 2

、R' 值即可求得rg 值。

分析

(1)、(2)同方法一分析(1)、(2)。

(3)因为rg

= I1 − I 2 R' ,

I

所以 E

2

= +E

+ E + E

= △I1 + △I 2 + △I2

+ △R'

rg (I1−I2) I2 R'

I1 − I 2

I 2 R'

因为R’选用精密电阻,所以△R’/R’一项很小,可忽略;又因为△I1=△I2,所以

E = 2△I + △I =

I1 + I 2

·△I。

rg I − I I

I (I − I )

1 2 2

为求Erg 最小值,设I1 确定则:

2 1 2

dE / dI

= I 2 (I1 − I 2 ) − (I1 + I 2 )(I1 − 2I 2 ) 。

rg 2

I 2 (I1 − I 2 ) 2

令dErg / dI2 = 0,可得

I2 + 2I I

− I2 = 0,

2

解得 I2 = (

1 2 1

− 1)I1 = 0.4I1。

由此可见,当I2=0.4I1,即把R’取成接近 1.5rg 时,rg 的测量误差最小。

将以上结论引进到经典的“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方法中,可知从测量准确的角度来看,“2/5 偏法”应该更好。在方法一中,可以在合上K2 后,调节 R’, 使I=(2/5)Ig,然后rg=(3/2)R’。

方法四

自动上坡 99 - 图132器材 电流表(Ig=300μA),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0-50Ω),低压直流电源,单刀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示正确接线,R 电阻箱值置于最大,滑动变阻器触头置右端,使分压值最小。

  2. 合上开关K,调节电阻箱R 的值和滑动变阻器R0 的值,使电流表满偏。此

时有:UAB=Ig(R1+Rg)。R1 值为此时电阻箱的读数。

  1.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 的值,使电流

表半偏。设此时电阻箱的值为R2

。则有U'AB

= Ig (R

2 2

  • Rg )。
  1. 由Ig

(R1

  • R g

) = Ig (R

2 2

  • Rg ),得Rg

= R2 − 2R1

。可计算出电流表

内阻Rg 的值。

注意

本方法存在着一定的测量误差,因为当电阻箱阻值变化时,端电压 UAB 和U’AB 并不完全相等。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使滑动变阻器 R0 的值远小于Rg 的值,那么, 即使电阻箱从R1 变到R2,整个外电路负载的总电阻值变化甚小,使 UAB 和U’AB 更接

近。

方法五

器材 电流表 G,毫伏表 mV,滑动变阻器 R’(0—1750Ω),滑动变阻器 R0(0

自动上坡 99 - 图133—50Ω),直流低压电源,单刀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将器材如图连接。滑动变阻器 R’阻值置于最大。滑动变阻器 R0 的触头置于最右端。K 断开。

  2. 闭合K,调节R0 及R’,使电流表G 满偏。记下这时毫伏表的读数。

因为毫伏表与电流表并联,这时毫伏表的读数即为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g。由 Ug=IgRg,

可有 Rg

= Ug (I I g

为电流表量程)。

说明 因为Rg

= Ug

I g

,所以E

R = E U

  • E1。因此本方法测量结果的

好坏取决于电流表和毫伏表的准确程度。

方法六

自动上坡 99 - 图134器材 电流表G(Ig=200μA 或 300μA),电流表 G’(Ig=300μA),滑动变阻器R’(0-1750Ω),滑动变阻器 R0(0—50Ω),电阻箱(0—9999Ω),直流低压电源,单刀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将器材连接如图。滑动变阻器R’阻值置于最大,电阻箱置于最大。滑动变阻器R0 置于最右端。开关均处于断开位置。

  2. 闭合K,使 K’接 1,调节R0 及R’,使辅助电流表 G’达到 200μA(或小于 200 μA 的某个刻度)。

  3. 使K’接 2,逐渐减小电阻箱的阻值,使 G’的读数仍指示原有的值。这时电阻箱的值R=Rg。

方法七

自动上坡 99 - 图135器材 箱式单臂电桥(QJ-23),电阻箱,电流表,导线等。

操作

(1)因电流表允许通过电流一般都比较小,因此要将QJ-23 型电桥B 处的短路金属板取下,串入一个电阻较大的电阻箱。电阻箱阻值可以用以下方法估算

R > E 。

I

如果电桥内电池电压为E=4.5V,待测电流表满偏电流为I=50μA,则

R > E =

I

4.5

50×10−6

= 90(kΩ)。

(2)将待测的电流表安装在电桥的RX 两端后,按照电桥的一般使用方法即可测出电流表的内阻(具体方法可参考本实验方法三)。

注意
  1. 因限于待测电表的额定电流,此方法中电桥工作在很小的电流下,因此比例臂应取 1:1,以提高灵敏度。

  2. 通过待测表头的电流尽量接近它的满偏电流,以提高测量精度。

方法八

原理 如图所示电路中,如果R1、R2、Rg、R3 达到平衡状态,桥路 AB 中是不会有电流通过的,也就是说在平衡状态下K’的开合对Ig 没有影响。

器材 电阻箱 3 个,滑动变阻器 2 个(50Ω、1750Ω),电键2 个,电流表,电池,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连接电路,R1 和R2 的阻值相同,将 R’的阻值调成最大,打开 K’。将 R 的触点置于较左端后,合上K。

  2. 短促地开,合K’,观察电流表的指针的位置是否变化。如发生变化,调节R3,直至K’开合对电流表没有影响为止。

  3. 逐渐减小 R’的阻值,并将 R 的触头向右移,适当增大加在电桥上的电压, 重复操作(2)直至R’减小到零。记下R3 的阻值。

  4. 将R1 和R2 的位置对调,阻值仍然相同。重复操作(2)、(3)。将两次R3 的平均值作为Rg 的值。

注意 在不超过电流表的额定电流的情况下,尽量让电流表的电流大一些, 以减小测量误差。

测量电流表各种方法的比较:对五只电流表分别用方法一、二、四、五、六、七、八测量结果如下页列表。

从表中的测量值可以看出:方法一(分流半偏法)的初测结果偏小,应该经过修正后才能使用;方法二(用一电流表监视的分流半偏法)和方法四(分压半偏法) 操作简单,器材易备,结果较好,值得在学生实验中推广;方法五(伏安法)因受毫伏表和电流表测量误差的影响,结果不够理想;方法六(替代比较法)、方法七(惠斯通电桥法)、方法八(汤姆逊电桥法)用的都是比较的测量思想,消除了大部分系统误差,而且不受电流表读数的影响,是较为准确的测量电流表内阻的方法。

方法

电表

初测值

修正值

1

4.30

4.47

4.50

4.50

4.20

4.46

4.43

4.42

2

4.30

4.47

4.50

4.50

4.20

4.46

4.43

4.42

3

4.10

4.25

4.16

4.86

4.20

4.46

4.43

4.42

4

4.31

4.48

4.44

4.36

4.40

4.46

4.43

4.42

5

4.31

4.48

4.44

4.27

4.40

4.46

4.43

4.42

测量结果Rg 的单位:kΩ。

测定电阻率的温度系数原理 导体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ρt=ρ0(1+at)。

式中的ρ0、ρt 表示导体在 0℃、t℃时的电阻率,t 表示摄氏温度,α为导体的温度系数。对某一段长度为 l,截面积为S 的导体来说,如果不考虑 l、S 随t 的变化, 则有

ρ l = ρo l (1 + αt),

S S

即 Rt=R0(1+αt)=R0αt+R0。

测出包括R0 在内的一系列电阻Rt 与温度t 的对应值。即可作出 Rt-t 图,此图线的斜率k=R0α,α=k/R0。

器材 惠斯顿电桥,干电池,电键,灵敏电流计,电阻,温度计(0o-100oC), 烧杯,大试管,煤气灯,支架,冰,搅拌器,标准电阻,自制电阻等。

自制电阻的制作方法

将细铁丝绕在一个U 形玻璃棒上,将铁丝的两个端点接到固定在试管塞上的接线柱 T1、T2 上(U 形玻璃管也固定在试管塞上),如图(a)所示。试管塞中央的洞中

插入温度计。在试管中注入轻质油,以改善导热性能。(如果在试管中装水,线圈要用涂有绝缘漆的铁丝绕制,也可以用细的漆包铜线来替代。)

操作

  1. 将待测温度系数的铁丝线圈电阻R 连接到电桥的一臂上,将在室温下阻值与其相近的标准电阻S 连接到电桥的另一臂上(如图b)。

  2. 将铁丝线圈埋入装满碎冰的容器中,稍等一会,等到线圈的温度稳定在 0

℃后,移动滑动触头 J。找出电桥的电阻丝 AB 上的平衡点,记下在此温度下的平衡长度l。

  1. 加热冰,使其熔化。当温度升高约 10℃并达到稳定时,调节电桥平衡,记下此时的准确温度值和对应的电桥平衡长度。继续加热,使水温达到一系列的稳定温度值,直至 90℃,并记下每一个温度相对应的电桥平衡长度l。

  2. 让水冷却(必要时可加冷水),在水温下降过程中,记下当水温达到与前面一系列温度相同的电桥平衡长度,并找出前后两次对应于同一温度时电桥平衡长度的平均值l。

  3. 根据下式算出对应于每一温度值t 的阻值Rt

式中l0 为电桥电阻丝的总长度。

Rt =

l

l o − l

  • S,

  1. 以横轴代表温度t,纵轴代表电阻值 Rt,作为 Rt-t 图,可得一条直线(图c)。用图解法求出直线的斜率

导体电阻率的温度系数

k = R t − R0 ,

t

α=k/R0。

说明 如果没有冰,也可利用图线外推得到R0,但这样做误差较大。

测定伏特表的内阻

方法一

器材 毫安表,电源,滑动变阻器,待测伏特表,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如图(a)连接电路。因为伏特表内阻较大,因此用分压器线路来改变电压效果较好。

  2. 合上电键 K,改变滑动变阻器 R 的触头的位置,从毫安表和伏特表上读得若干组不同的(I,U)值。

  3. 以横轴代表电流 I,以纵轴代表电压 U,作出 U-I 图。求出图线的斜率 k, 就是伏特表的内阻。

方法二

自动上坡 99 - 图136器材 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待测伏特表,电键,导线等。

操作

(1)如图(b)连接电路。K1,K2 都合上,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伏特表满偏。(2)打开K2,调节电阻箱R2,使伏特表半偏。

(3)读出电阻箱的阻值,就是伏特表的内阻。

分析
  1. 此实验结果成立的前提是伏特表的内阻比滑动变阻器R1 的阻值大得多,此时可认为K2 的打开基本上不影响a 点和滑动变阻器触点P 之间的电压Uap。因此R1 的阻值选得越小,实验结果的误差越小。(当然 R1 阻值越小,实验电路就越费电,

这一点必须兼顾考虑。)

  1. 不论伏特表内阻怎样大于滑动变阻器R1 的阻值,当 K2 打开时,Uap 总还是变大的。因此用此种方法测出的伏特表内阻是偏大的。

  2. 因为伏特表内阻一般较大,因此在测量其内阻时只能用本文介绍的电压半偏法,而不能用一般教材中常用的电流半偏法(因为如果用电流半偏法,除非用很高的电源电压和很大的干路电阻,才能保持干路电流基本不变)。

方法三

器材 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电池,导线,电键等。

操作
  1. 如图连接电路。R1 是滑动变阻器,R2、R3、R4 是三只电阻箱。这是一种特殊的电桥,因为被测物是一个伏特表,本身就有指示功能,因此中间的桥上不再需要指零电表。

  2. 合上电键K1 后,适当地调节R2、R3、R4 三个电阻箱的阻值,使电键 K2 反

复开、合而伏特表指针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此时电桥已经平衡,即有

RU :R2 = R3 :R4 ,

R = R 2 R3 。

U R

4

  1. 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 R1 的阻值,可以提高电桥的灵敏度,直至 R1 调到零为止。
分析
  1. 因为Ru

= R2 R 3 ,所以E

R4

RU = ER2

  • ER3

  • ER4

。而电阻箱的精密度

是比较高的,因此这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测量伏特表内阻的方法。

  1. 为了提高伏特表指示平衡的灵敏度,可以适当地增高所用电源的电压,但要注意电阻箱的实际功率不能超过它的额定功率。
液体导体

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当插入两个电极后,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液体导电的本质是离子导电。离子导电同时发生电解现象。正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负离子在阳极板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液体导电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这是与金属导电不同的地方。

方法一

目的 通过电镀铜演示液体导电时离子的运动。

器材 方形玻璃缸,铜电极,碳电极,硫酸铜溶液,滑线变阻器,安培表, 直流电源,单刀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将硫酸铜溶液倒入方形玻璃缸内,用铜板作阳极,用碳棒(可用大号干电池中的碳棒代用)作阴极,按图把电路接好。安培表可用大型示教电表,电源可用低压直流电源。

  2. 在电流表上插接“0-1A”通路板。合上 K,可见安培表有读数,说明液体开始导电。

  3. 调节滑线变阻器,使电路中电流在 1A 左右。经 3-5 分钟,可见在阴极碳棒上附着一层暗红色的铜。说明硫酸铜溶液导电后,带正电的铜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变成铜原子附着的阴极上。同时, 带负电的硫酸根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阳极运动,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变为硫酸根。硫酸根与水分子反应,生成硫酸,析出氧分子,所以在阳极上出现了气泡。

方法二

器材 演示电表,直流高压电源(25V 直流输出),有机玻璃板,铜条,滤纸, 高锰酸钾溶液,硝酸钾溶液,导线等。

操作
  1. 将吸满硝酸钾溶液的滤纸固定在有机玻璃板上,两边各压一条铜条作电极。在滤纸中间贴放一条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纸条(紫色)。将电表作为 100mA 量程的毫安表,与高压直流电源等按图连接成电路。

  2. 打开高压电源开关,可见毫安表指针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有机玻璃板中间的紫色带缓慢向阳极移动,说明高锰酸钾的锰酸根离子在缓慢地向阳极移动。

  3. 将高压电源正负极对换。可见紫色条带向相反方向移动,说明液体导电是离子导电。

测定铜的电化当量

目的 根据法拉第电解第一定律m=KIt 测定铜的电化当量。

器材 如图所示:B 为用长 9.6cm、高 7.5cm、宽 6.5cm 的透明塑料板制成的电解槽;R 为 14Ω、2.2A 的滑动变阻器,E 为 12V 的蓄电池;A 为 0—0.6A、0—3A

双量程的电流表;三块高 5.5cm、宽 5cm 的铜板,中间一块为阴极板,两边二块为阳极板;称量范围为 10mg—200g 的天平;停表;硫酸铜(CuSO4·5H2O)60g;蒸馏

水 300ml。

操作
  1. 溶液的配制:把硫酸铜 60g,放入 300ml 的蒸馏水中,当硫酸铜完全溶解后即可进行实验。若硫酸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 20ml 的浓硫酸,除去沉淀物,可提高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大电流密度,使铜的结晶更紧密、细致。

  2. 实验前,三块极板要用砂皮除去毛刺,去掉污渍。这是为了使电解时各处电流密度均匀,不致出现瘤状物。称出阴极板的质量m1。

  3. 实验中,使电流 I 稳定在某一值。为保持电流稳定,要求在一合上开关时, 动作迅速地把电流强度调节到 2A,并同时开始计时或先用一块与阴极板相同面积的辅助极板代替,待调节好电流强度后再换上质量为 m1 的阴极板。实验过程中还要

随时注意调整,保证电流值的稳定。

  1. 实验后,从电解槽中取出阴极板,经水洗净,在酒精灯上烤干,然后在天平上称出质量m2。在烤干称量过程中避免用手或脏物接触沉积面。

  2. 阴阳极板间距离应稍大一些,这样即使极间稍有不平行即极间的距离各处不相等时,电流密度的相对变化也不会太大。

分析

某次实验,用天平测出m1=44.16g,m2=45.36g,m2-m1=1.20g。

由公式K = m 2 − m1 ,K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It

△K = | △m 2

| + | △m1

| + | △I | + | △t |。

K m2 − m1 m2 − m1 I t

△m1、△m2 的大小决定于天平的精度和砝码的等级。如果天平的感量为

10mg,则前两项的相对误差为 2×0.01 = 1.66% 。△I取决于电流表的等级,

1.20

现电流表为2.5级,实验接3A量程,则△I = 0.025×3 = 0.075A,当I = 2A时,

△I = 3.8%。停表测定时间t,△t能控制在1秒内,t = 30分钟,所以△t / t很I

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在我们所用的仪器本身带来的最大相对误差在 5.46%,如果天平的感量为 20mg,则仪器带来的最大相对误差在 7.12%。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电流的不稳定、溶液的浓度过低,以及铜在负极上有脱落等。可采用四组蓄电池两两串联后再并联和两只滑动变阻器并联使用的方法,这样既可增大电流,又可使内阻减小,起稳定电流的作用。溶液的百分浓度应在 5%以上,以保证溶液有合理的导电能力。除去负极板上的沉淀物,适当提高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大电流密度可使铜的结晶紧密、细致、不脱落。

验证实例

将 60g 化学纯的硫酸铜溶解在 300ml 蒸馏水中,待硫酸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20ml 浓硫酸。称出阴极铜板原来的质量 m1,工作电流保持在 2.0A,用秒表计时。电解后阴极铜板的质量为m2。

共进行三次实验

第一次

m1 = 44.16g,m 2 = 45.39g, m = m2 − m1 = 1.23g,

t = 1800s,I = 2.0A,

m 1.23×10−3 kg −7

K = = = 3.40×10 kg / C。

I·t 2×60×30C

第二次

m1 = 48.57g,m2 = 49.83g, m = m2 − m1 = 1.26g,

t = 1800s,I = 2.0A,

K = m =

I·t

1.26×10−3 kg

2×60×30C

= 3.50×10−7

kg / C。

第三次

m1 = 48.57g,m2 = 49.76g, m = m2 − m1 = 1.20g,

m 1.20×10−3 kg −7

K = = = 3.32×10 kg / C。

I·t 2×60×30C

将上述三次实验结果和公认值329×10−7 kg / C比较,相对误差分别为

E = 3.40 − 3.29 ×100% = 3.3% ,

1 3.29

E = 3.50 − 3.29 ×100% = 6.4%,

2 3.29

E = 3.32 − 3.29 ×100% = 0.9% 。

3 3.29

都在允许的实验误差范围之内(所用天平是感量为 0.02g 的物理天平)。

气体的受激放电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气体几乎完全是由中性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所以是不导电的。在火焰、紫外线、x 射线和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等电离剂作用下,气体可被激电离,产生正离子和电子,从而产生导电现象。通常把在电离剂作用下才能发生的气体放电现象叫做受激放电,没有电离剂作用而发生的气体放电现象叫做自激放电。本实验所列举的几种方法,都是用火焰作电离剂,使气体电离造成放电现象。

方法一

器材 金属板两块,演示用电流表,直流高压电源,酒精灯,支架,导线等。

操作
  1. 把两块相互绝缘的金属板平行放置,两板相距 2cm 左右。将演示用电表调到G 档,并将指针调至左方零点,量程为 200μA。高压直流输出调在 300V 档。按图接线。

  2. 开启高压电源,两板间无放电现象,电流表读数为零,说明此时两板间的空气不导电。

  3. 把点燃的酒精灯移至两金属板间,对空气加热。并将酒精灯在两板间来回晃动,使两金属板间的空气充分受热,直至空气分子电离。这时,可以看到电表指针发生偏转,示数在 10μA 以上。表明电离后的离子和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

了电流,电流计指示的是空气导电时的电流。

  1. 将酒精灯移去,离解的正离子和电子很快又复合成中性的气体分子电表指示立即为零。这说明气体导电是受激导电。
说明

若没有高压直流电源,用感应圈替代,也可以演示。演示时,要注意安全。

方法二

器材 指针验电器,有机玻璃棒,丝绸,火柴,蜡烛,橡胶棒,毛皮等。

操作
  1. 取两个验电器,让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并使它们的金属球互相靠近。由于空气是干燥的,两验电器带电状态保持不变。

  2. 把点燃的蜡烛置于两金属球之间(如图)。可以看到,两个验电器很快就不带电了。说明这时的空气变成了导体。

说明

若只用一只验器,也能做成这个实验。因空气受激后验电器上的电荷将被中

和。

方法三

器材 锥形烧瓶,橡皮塞,金属圆板 1 对,铜片,薄铝箔,直流高压电源,

导线,火柴等。

操作

(1)在锥形烧瓶中装上一铜片和铝箔,平行且下垂(如图)。相距 1cm 左右。(2)接通高压直流电源,金属圆板A 带正电,瓶中铜片带负电。

(3)点燃一根火柴放在A、B 两金属圆板间,使空气电离而导电,使金属圆板 B 及铝箔均带上正电。铝箔与铜片间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铝箔摆向铜片而相互接触,电荷由于被中和而使铝箔重新摆向原来的下垂位置。但又由于 A、B 两金属圆板间空气仍在继续电离,故又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出现铝箔在瓶中反复摆动的现象。直至A、B 两金属圆板间火焰熄灭为止。

稀薄气体的辉光放电

方法一

器材 低气压放电管组一套(6 支),感应圈,低压直流电源(8-10V),导线若

干。

操作
  1. 感应圈的输入端接 8-10V 直流电。其输出端分别接在放电管组的两个接线

柱上。

  1. 开启低压电源,手持放电杆的绝缘手柄,再开启感应圈。将放电杆的金属端分别与

    6 支放电管的顶端相接,便可以看到各个稀薄气体放电管中产生不同的辉光放电现象。如果将实验室光线遮去一些,则效果更好。

注意 与感应圈输出端相连的两根导线有高压,它们之间的距离要足够大。实验中,手不要触及放电杆的金属部分,以防电击。

说明 当管中气压为 40mmHg 时,出现紫色光带。当气压为 10mmHg 时,全管出现紫色光带,颜色比前面的稍浅,两极周围出现红蓝色辉光。当气压为 3mmHg 时,阴极周围出现紫色辉光,从阳极发光的粉红色辉光充满全管,开始出现克鲁克斯暗区。当气压为 1mmHg 时,阴极周围出现蓝色辉光,阳极出现鳞片状辉光,能清晰地分出克鲁克斯暗区和法拉第暗区。当气压降到 0.1mmHg 时,暗区加长,管内出现灰白色

棉球状的光亮。当气压为 0.02mmHg 时,阴极发出射线,在玻璃管壁上出现荧光。荧光的色彩与玻璃的品种有关。

方法二

目的 研究放电管内气压变化时的放电现象。

器材 自制放电管,感应圈,真空泵,导线;电源等。放电管的制作方法

用 8W 废日光灯管一支,中间截断,清洗好。一端利用管脚作电极,一端塞上橡皮塞封住管口,在橡皮塞上紧插直径为 1mm 铜丝一段,在铜丝一端焊上金属小瓶盖作电极,再紧插一根玻璃管用作抽气时接口,实物见图。

操作

(1)调节感应圈,使其放电间隙在 5-8mm 左右,输出电压约在 5 万伏以上。(2)把调节好的感应圈的输出端分别接在自制放电管的两端电极上。

  1. 用硬橡胶管将放电管的抽气口与真空泵相接。

  2. 接通感应圈,开动真空泵给放电管抽气。放电管内随着气压的变化光柱的形状和颜色也相应发生变化,从最初出现紫色光带,随后紫色光带变宽几乎充满全管直到管内出现法拉第暗区和克鲁克斯暗区。

注意 该实验的成败关键在于放电管的接口密封性要好,不能漏气。且演示最好在暗室内进行,没有暗室时可用大泡沫塑料包装盒涂黑后进行遮光。

方法三

目的 用废白炽灯泡演示稀薄气体的辉光放电。

器材 废白炽灯泡,高压电源等。

操作
  1. 将废白炽灯泡尾部的金属壳除去,不要弄断灯丝引出线。(可用电烙铁先烫去锡块,再敲去填料。)

  2. 将灯丝引出线接在高压电源两端,逐步升高电压,直至看到淡红色辉光(交流电压 1500V 左右始见辉光)。

注意
  1. 要选不漏气的灯泡。

  2. 电压升高后,灯丝引线间可能出现火花放电,可用干燥绝缘材料将其隔

开。

弧光放电

两碳棒相接触时,由于接触处电阻很大,电流通过产生大量热量,使接触处温度很高。当两碳棒分离后,高温气体发生电离,形成放电,这种现象叫做弧光放电。在大气中产生弧光放电时,两碳棒间的电压并不高,通常仅几十伏,而极间电阻极小,即极间气体有很好的导电性,故电流可达几安甚至几十安。因此,在电路中需有制流电阻器保护电源。制流电阻器(又叫限流器)也可以用功率在 1KW 以上的电炉串接在电路中代用。弧光放电的电极可以是碳极,也可以是金属极。弧光放电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各种气体放电光源、电炉炼钢和电焊等。

器材 碳棒(可以从旧电池中拆出),限流器(10A、0.03H),交流电源(50V、500W),支架,导线等。

操作
  1. 将两碳棒分别安装在铁架台上,作为两电极。两碳棒与限流器串接于交流50V 的电源上。

  2. 接通电源后,调节碳棒接触片刻,随后使两极分开 1-2mm,即可看到横跨间隙的极为明亮耀眼的弧光。放电区域温度很高,气体温度可达 2000K 以上。由于电极的不断烧蚀,故需及时调节两极间距,使放电保持稳定。

注意 弧光放电时,伴随有大量的紫外线,对眼睛有伤害作用,应注意防护。

说明 如果没有 50V 的交流电源,也可用两台低压电源的 24V 交流档串联代

用。

火花放电

当两电极间的电势差和电场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约 3×106V/m)时,在两极间会出现一束明亮的细丝状的放电火花,并伴有爆炸声,这就是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特点是极间电压很高,而供给的功率不需要太大。极间气体是在强电场作用下被击穿而导电的。实验中感应圈、感应起电机、范德戈拉夫起电机等都可以作为高压电源。

火花放电的电极形状没有限制,用金属丝或金属球均可,只是不能用太尖的导体,以免发生尖端放电。两电极间的距离大小,取决于电源所能达到的电压。一般说来,空气的穿电压为每厘米万伏量级。自然界的雷击闪电,就是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火花放电。

方法一

器材 感应圈,低压电源,导线等。

操作
  1. 感应圈输入端接上 8-10V 低压直流电,在放电柱上安装尖形极电杆。使两放电杆尖端相距 2-4cm。

  2. 接通电源,调节断续器,就可以见到两个放电尖端处不断发生火花放电, 并伴有噼啪爆裂声。

  3. 切断电源,拉开尖端间距至 4-8cm。升高电源电压,重复操作(2)。可以看到更长的火花放电。

  4. 切断电源,取下尖形放电杆。装上两个金属球形电极。重复操作(2)。由于达到放电电压时,金属球上可积累更多的电荷,因此放电时火花更亮些,爆裂声也更响些。

注意
  1. 用两尖形放电杆实验时,火花间距不能超过 80mm。用放电盘和尖形放电杆时,火花间距不能超过 50mm。连续工作不要超过 15 分钟。

  2. 若发现断续器接触不良,可用细砂纸轻轻擦去白金触点表面的氧化层,使之接触良好。

  3. 实验操作中,身体不要接触放电器和引出线。手距放电柱距离应大于80mm,以防电击。

方法二

器材 感应起电机,红外线灯,交流电源等。

操作
  1. 感应起电机使用前先要将上面的灰尘清除掉。试摇后发现不能起电,则应略加日晒,或用红外线灯烘烤。用来消除仪器表面的水气。但烘烤的温度不要超过40℃,以防有机玻璃板变形。

  2. 在起电机座下,垫一层有机玻璃板或包装仪器用的聚苯发泡塑料,提高仪器与大地间的绝缘性能。

  3. 摇动感应起电机,在两放电球间(一般两球间距小于 8cm)发生断续的火花,伴有“啪、啪”声。这就是由于两极间高压电场的作用,使极间空气电离而产生的火花放电。

尖端放电

带电导体的尖端处电荷密度最大,尖端附近的电场最强,容易使附近的气体电离而产生尖端放电现象,尖端放电时常常不带有强烈的火花。在暗处,可以看到尖端处出现淡紫色的光点。这种放电只发生在靠近带电体的很薄的一层空气里,属于电晕放电。而火花放电是两带电体间存在有很高的电势差和场强,使气体电离而导电,产生火花且伴有爆炸声的放电现象。两者有明显区别。一些高压设备的电极常常做成光滑的球面,就是为了避免尖端放电。而避雷针则是通过尖端放电避免电荷积累而发生雷击。

方法一

器材 自制电风轮,感应起电机,导线等。电风轮的制作方法

用金属丝四根,一端固定在金属轮轴上,另一端磨尖并朝同一方向弯成直角(如图)。把风轮安放在带有尖端支点的导体上,导体安装在绝缘底座上。风轮要在水平面内转动自如。

操作
  1. 将风轮下的金属支承轴与感应起电机的一极相连。注意连接用的导线两端不能有细金属丝向外伸出。

  2. 摇动起电机,使风轮带电。由于风轮尖端处电荷密度最大,所以附近场强最强。在强电场力的作用下,尖端附近的空气被电离。与轮的尖端带同种电荷的离子被排斥而飞向远方;与尖端带异种电荷的离子被吸引而趋向尖端,并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根据动量守恒,则风轮沿尖端相反的方向转动。

  3. 实验完毕,将起电机的两放电球相碰,使之放电。

方法二

目的 观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原理 蜡烛点燃后被融化,并挥发出碳和氢气。它们在火焰的高温作用下, 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带正电的碳和氢离子在上升过程中不断被氧化(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发出热和光形成蜡烛火焰。

把蜡烛火焰靠近带高压正电的导体尖端时,由于导体尖端部分电荷密度大, 它附近的电场很强,带正电的碳和氢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远离尖端导体的方向运动,这时碳和氢燃烧产生的火焰也就向远离导体的方向偏,好像有一股持续的“风”从带正电的导体尖端吹向火焰一般。把蜡烛火焰靠近带负电的导体尖端时, 情况正好相反。根据蜡烛火焰在电场中偏转的方向可以判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方向。

器材 感应起电机,带有尖端的绝缘导体,蜡烛等。

操作
  1. 用导线把绝缘导体与感应起电机的一根电极相连,把蜡烛放在适当位置使火焰在导体尖端处。这时火焰向上,说明火焰中带正电的碳和氢离子向上运动。

  2. 转动起电机,使绝缘导体带正电,这时蜡烛火焰被推斥,如图所示。说明火焰中带正电的碳和氢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导体的方向运动。

  3. 把绝缘导体与感应起电机的另一根电极相连,转动起电机,情况正好与操

作(2)相反。

  1. 改变起电机转速,导体带电量发生变化,尖端处场强大小发生变化,火焰的偏转程度也随之变化。这是因为火焰中的碳和氢离子受到的电场力发生变化,它们在电场中的偏转程度也发生了变化。
说明

由于火焰发光部分具有净的正电荷,因此使绝缘导体的尖端带正电荷比使它带负电荷的演示效果更好。

方法三

原理 如图所示,在带正电圆板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针尖由于静电感应而带上了负电荷。由于针尖的尖端放电,使导电球带上了负电荷。带负电的导电球在圆板电场的作用下与圆板接触而带上正电,因此被圆板排斥开,又受到针尖所放电荷的影响⋯⋯。如此往复,导电球会多次撞击圆板。

器材 感应起电机,带有绝缘柄的导体圆板,自制导电球,缝衣针,铁架台, 塑料棒,丝线等。

导电球的制作方法

将乒乓球用细砂皮打磨后粘上铅笔芯粉,使球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导电薄层即成。

操作
  1. 把圆盘形成铝盘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线将导电球悬挂在塑料棒上,塑料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使球与铝盘保持 1-2cm 距离。

  2. 把有机玻璃棒用丝绸摩擦几下,将棒接触铝盘,使盘带上正电荷。重复几次,以增加铝盘上正电荷数量。此时,导电球将偏向铝盘。

  3. 用缝衣针的针尖指向导电球,逐渐靠近,球就会在铝盘与针尖之间来回摆动,反复敲击铝盘。

永磁体的磁力线

器材 条形磁铁 2 根,蹄形磁铁,铁屑,玻璃板,白纸等。

操作
  1. 将铁屑装在盖上有小孔的小瓶中。将白纸贴在玻璃板上。

  2. 将没有贴纸的一面玻璃板向上,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下。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后用于轻敲玻璃板,铁屑沿磁力线走向排列,显示出条形磁铁的磁力线,如图(a)。

  3. 将两根条形磁铁同名磁极相隔适当距离相对放置,重复操作(2),可显示两同性磁极间磁力线,如图(b)。

  4. 将两根条形磁铁的异性磁极端相隔一定距离相对放置,重复操作(2),可显示两异性磁极间的磁力线,如图(c)。

  5. 将马蹄形磁铁水平地放置于玻璃板下面,重复操作(2),可显示马蹄形磁铁两极间的磁力线,如图(d)。

注意

实验的关键是铁屑要均匀地撒在玻璃板上,并不在于铁屑多少。铁屑太多, 磁力线反而会模糊不清。

说明
  1. 如果要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显示磁力线,则玻璃上不必贴白纸,完成操作(2) 后将玻璃放在投影幻灯机上即可。

  2. 如果想永久地保留磁力线图,可用如下方法:取一张白色书写纸,将它放入熔化的蜡烛液中浸渍均匀后取出凉干,成为一张白色含蜡纸板。将含蜡纸板放在玻璃板上,用与操作(2)、(3)、(4)、(5)相同的方法制成磁力线图。然后用热电熨斗靠近蜡纸板,使蜡熔化。取走电熨斗,蜡液冷却,粘住了铁屑,即成为永久的磁力线图。

磁 极器材 大钢针,磁铁,铁屑等。

操作
  1. 用条形磁铁的一端顺着一个方向摩擦钢针,使钢针磁化。

  2. 将钢针放入铁屑中,再取出,可见钢针的两端吸引着许多铁屑(如图),说明钢针有两个磁极。

  3. 将钢针从中部折断,重复操作(2)。可见每段钢针都变成了磁体,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4. 用小磁针检验每个磁极的极性。

  5. 把钢针再折断,重复操作(3)、(4)。结论是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单个磁极的磁体是不存在的。

磁体表面的磁感应强度与其曲率有关

器材 永磁铁(也可用喇叭上的磁钢或其他铁氧体磁子等),小钢珠(直径 6mm 左右),回形针,细线等。

操作
  1. 将永磁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磁体上放置一小球。小钢球被磁体吸住(小钢球的位置在磁体平面的中间部分)。

  2. 手持线的上端,在线的下端悬挂一个回形针。使回形针与小钢球上端表面接触,如图(a)。

  3. 缓慢地将细线上提,发现小钢球一起被提了起来,如图(b)所示。待到达一定高度后,小钢球落下。

说明 小钢球会随回形针一起提升的现象,说明被磁化后的回形针与钢球接触部分的曲率比永磁铁与钢球接触部分的曲率大,因此回形针与小钢球接触处的磁感应强度比永磁体与小钢球接触处的磁感应强度大。

当小钢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由于回形针的磁性减弱,小球所受重力大于回形针对它的吸引力时,小钢球就下落。

烧 摆

目的 演示铁磁性物质在高温下会失去磁性的现象。

器材 自制镍卷,条形磁铁,酒精灯,铁架台,漆包线等。镍卷的制作方法

取一段窄长条状镍片(可从废旧电子管的板极上截取)卷成螺旋状。

操作
  1. 如图所示,用细漆包线把镍卷悬挂起来,调节条形磁铁和镍卷的间距,使镍卷处于近乎临界平衡状态。

  2. 用酒精灯焰加热镍卷,不一会儿,镍卷的平衡遭破坏,镍卷下落并脱离火焰区。但镍卷刚往下移过一段距离后又会重新被磁铁吸引,回到原来位置,再次被

灯焰加热⋯⋯如此周而复始,构成一奇特的“烧摆”。

说明 通常,人们把铁磁性物质失去铁磁性的临界温度称作“居里点”。铁的居里点温度为 770℃,镍的居里点温度为 358℃。因此,用自制镍卷替代铁质回形针完成“烧摆”实验,较易获得成功(一般书上是以“回形针”为材料完成上述实验的)。

奥斯特实验目的 验证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器材 直导线,支架,磁针和支座,蓄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把直导线顺着子午线(即沿南北方向)安置在支架上。在直导线下方约 1cm 左右平行放置磁针。将导线、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电源串联成回路。

  2.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中部,合上开关,直导线通有电流 I。即可看到磁针指向发生偏转。

  3. 将磁针置于直导线上、下、左、右各个位置,重复操作(2)。发现只要导线中通有电流,磁针在直导线四周各个位置均发生偏转。

  4. 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重复操作(2)。观察到磁针也发生偏转,但偏转方向与上列操作中的结果相反。

  5. 总结实验观察结果;在电流周围存在有磁场。当电流方向改变时,磁场方向也发生改变。

注意
  1. 滑线变阻器在电路中起着控制电流、保护电源的作用。但电阻值不能太大,否则电流太小,实验效果不明显。

  2. 直导线也可以用收音机上的铜质拉杆天线替代,如图。

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力线

演示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力线,需要有一个输出电流较大的直流电源。一般教学用的铅蓄电池放电电流不宜超过 3A。常用的替代办法是采用多匝线框替代单股导线,以“增大”电流强度。也可以用大电容缓慢充电后,较快地放电得到短时间的大电流。

方法一

目的 演示奥斯特实验和直线电流的磁力线。

器材 自制通电直导线,低压直流电源,磁针,铁粉等。通电直导线的制作方法

取长约 70cm、φ0.5mm 漆包线 30 根,加入等长直径 1mm 左右铁丝一根,外面套上塑料管。在较薄的有机玻璃板(或白色光滑塑料板、硬纸板)上钻一个比塑料套管截面稍大的孔,如图(a)。将套好套管的多股导线穿过此孔。用硬纸或薄铝皮制一开口小盒,并装上两只接线柱,如图(b)。将多股导线两端各线头刮去漆,然后插入小盒两端的孔中。从多股导线两端各任取一根,用万用表测得不通,即可把它们绞合起来并焊牢。逐根依此法绞合、焊牢,最后剩首尾各一根与接线柱固定。把焊接好的线头逐根用绝缘布包好,藏于小盒中。制成后如图(c)。

操作
  1. 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将有机玻璃板移至小盒一侧,如图(d)。

  2. 如图(c)的装置,将铁屑撒于有机玻璃板上,通电后轻敲有机玻璃板,铁屑立即按磁力的分布排列,再用小磁针指示出磁场的方向。可验证安培定则。本实验也可用书写投影仪或平面镜反射给学生观看。

  3. 用图(d)装置,可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并验证左手定则。

说明 演示上述几个实验时只需用 2V-4V 直流电源,此时每根导线电流约0.6A,套管内的总电流约 20A,可较长时间通电而不发热。

方法二

目的 演示环形电流的磁力线。

器材 自制单匝环形线圈,低压直流电源,磁针,铁粉等。单匝环形线圈的制作方法

用长约 70cm、φ0.5mm 左右漆包线 30 根,加入等长的直径 1mm 左右铁丝一根, 外面套上适当粗细的塑料套管。在透明有机玻璃板(或光滑白色塑料板、硬纸板) 上钻两个相距 15cm 比塑料套管截面稍大的孔,如图(a)。将套好塑料套管的漆包线穿过两孔,弯成一单匝线圈,如图(b)。把各线头刮除漆,两端各任取一根用万用表测得不通后绞合焊接起来,并包上绝缘布,逐根全部焊接后藏于接线柱后面的小盒内。剩下首尾各一根头,用焊片固定在接线柱上(图c)。

操作 在两个接线柱上接上 2V 电压,通过线圈的电流约 0.6A。在有机玻璃板上撒上铁屑,轻轻敲击有机玻璃板,铁屑便以磁力线形状排列,再用小磁针测得磁场方向。

注意 有机玻璃板面必须十分光滑,否则撒在上面的铁屑不易排列。

方法三

目的 演示通电螺线管的磁力线。

器材 自制螺线管,低压直流电源,磁针,铁粉等。螺线管的制作方法

取长 120cm、φ0.5mm 左右的漆包线 30 根和等长的φ1mm 铁丝一根,外面套上适当粗细的塑料套管。

在 3mm 厚的有机玻璃(或白色光滑硬纸板)上钻 7 对比塑料套管截面稍大的孔,如图(a)。将套好塑料管的漆包线通过这些孔,弯成一螺线管,如图(b)。各线头刮去漆,两端各任取一根用万用表测量不通后绞合并焊接在一起。全部线头依此法逐个焊好后,再用绝缘布粘住。最后剩首尾各一线头接至接线柱上(图c)。

操作 接上低压直流电源,线圈中电流约 0.6A。在有机玻璃上面撒满铁屑, 轻敲有机玻璃,铁屑便按磁力线排列。再用小磁针放在螺线管两端,指示出磁场方向。

磁感应强度

器材 电流天平,演示用大型电表,低压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2A),导线,电键等。

操作
  1. 电流天平E 形导线接 4V 电压,电流天平螺线管线圈接 6V 电压(如图 a)。两示教电表均用作 5A 直流电流表。转动电流天平调平螺丝。将电流天平转换开关置于 1 位置(如图b)使 E 形导线有效长度 l 为 L/2。调节滑动变阻器 R2,使通过螺线管线圈的激磁电流为 1A。再调滑动变阻器 R1,使通过 E 形导线L/2 部分的电流I

为 1A。这时电流天平的平衡被破坏,指针偏转。在砝码挂钩处挂上一个 100mg 的砝码,使电流天平恢复平衡。这时有 L/2 部分导线所受安培力F 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

G。

  1. 保持螺丝管线圈中的激磁电流大小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 R1,使 E 形导线

L/2 部分的电流I 增加为 2A,3A,重复操作(1)。恢复平衡需挂砝码 20mg、30mg。这说明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之比为F1:F2:F3=1:2:3,可见在磁感应强度和通电

导线长度不变的条件下,F∝I。

  1. 保持螺丝管线圈中的激磁电流大小不变。将转换开关合到 2 位置。使E 形导线的有效长度l(即受磁场力作用导线的长度)为 L,再调节滑动变阻器 R1,使通

过E 形导线L 部分的电流I 大小依次为 1A,2A。恢复平衡时相应所挂的砝码为 20mg 和 40mg。这说明在磁感应强度和导线通过电流 I 不变的情况下,导线所受的磁场力F∝l。

  1. 根据以上结果,用多变量复合的方法(具体方法见实验 63 按语),可以得到在磁感应强度不变的情况F∝Il 的结论,即F=K·I·l,K=F/(I·l)。

  2. 调节滑动变阻器R2,使螺线管中的电流增加到 2A。重复操作(1)、(2)、(3)、

  1. ,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但 K 的值增大为原来的两倍。这说明 K 是一个只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有关,可以表征螺线管中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叫做磁感应强度。
研究直线电流磁场

原理 在地磁场水平分量Be 作用下,小磁针的N 极偏北。把直导线竖直地放置在小磁针所在的磁子午面内,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由于同时受到地磁场和直线电流磁场的作用,小磁针发生偏角。根据这个偏角的大小,可以知道直线电流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改变直导线中电流的大小及小磁针到直导线的距离,便可以研究直线电流磁场的特征。

器材 演示电表,滑动变阻器(0-200Ω),磁针,单刀开关,低压电源,塑料量角器,自制大线框,支架,导线等。

大线框的制作方法

用直径为 0.41mm 的漆包线绕成长 80cm、宽 25cm,约 80 匝的矩形线框,外周用胶布扎紧。

操作
  1. 把两块塑料量角器下面无刻度部分磨去,拼制成一个 0—360o 的刻度盘。然后在其圆心部分固定一小针,用来放置大磁针。

  2. 将线框竖直放置于桌边,使线框长边的中点在桌面附近。将磁针置于桌边,待磁针静止不动后,调整线框平面与磁针处于同一子午面内。

  3. 将线框、大型安培表、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低压电源用导线连成串联电路。低压电源输出调至 6V 直流,安培表量程用(0-1A)。

  4. 合上开关,使磁针轴到线框长边的距离 r=10cm,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分别为I1,I2,I3,记录相应的磁针偏角θ1,θ2,θ3。

因为tgθ = B ,所以B = B

  • tgθ。从B :B :B = I :I :I 可知当r一

Be

定时B∝I。

e 1 2 3 1 2 3

  1.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线框中保持某一电流值I 不变。沿地磁场水平分量Be 的方向移动磁针,改变直导线与磁针中心的间距r。测得间距分别为r1、r2、r3 时,磁针 的 偏 角 分 别 为 θ 1 、 θ 2 、 θ 3 , 由 B=Betg θ

算出B 、B 、B的值。从B :B :B

= 1 : 1 : 1 ,可知当I一定时,

1 2 1 2 3

B 1

r1 r2 r3

∝ r 。

  1. 用多变量复合的方法(见实验63按语),可从B∝I,B 1

B∝ 1

的结论。

∝ r 得到 r

注意 实验时,电源要尽量远离磁针,以免电源中电感元件受磁场的干扰。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螺线管的结构如果各匝靠得很近,则螺线管相当于一组有相同半径和共轴的环形电流。当螺线管较长时,其磁场结构类似于条形磁铁的磁场。有长直螺线管内部的磁场相当于一个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通电电流 I 的大小成正比, 其方向由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下列两种方法是分别采用重力杠杆秤和弹簧来定性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

方法一

目的 研究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 低压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安培表,自制演示器,导线等。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演示器的构造如图。其中螺线管用长 10cm、φ3.5cm 的硬纸筒外面用φ0.5mm 的漆包线密绕 320 匝(中间有抽头)制成。320 匝的一头,中间抽头分别接在接线柱13、12 上。接线柱 11 接公共头。磁体用废钢锯片制成。制作时还要注意指针和磁体的共同重心应略低于水平转动轴,此重心越接近转动轴,仪器的灵敏度越高。螺线管离磁体的距离应在实验中加以调节。

操作
  1. 将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安培表、电键等与演示器通电螺线管串联在一起(连接接线柱 11、12)。在线圈匝数一定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可看到通过的电流小,指针偏转小;通过的电流大,指针偏转大。这种现象说明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大,磁性强;电流小,磁性弱。

  2. 换接接线柱 11、1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大小与操作(1)时相同,可看到指针的偏转角度比操作(1)时大。说明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匝数多、磁性强、;匝数少,磁性弱。

  3. 使电流和匝数不变,插入软铁蕊,可看到指针的偏转角度显著增大。说明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蕊后,磁性会大大地增强。

说明
  1. 指针下端的小废钢锯片随着磁作用而发生偏转,由于小废钢锯片偏转而产生的重力矩,使其受力平衡,故指针偏转大小容易稳定;

  2. 线圈筒与小废钢锯片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小废钢锯片与水平转轴间距离可调节,仪器可操作性强,制作材料易找。

方法二

目的 观察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度大小、线圈匝数多少和有无铁芯的关系。

器材 大型示教安培表,自制螺线管,软铁棒(φ12mm×140mm)。细弹簧(倔强系数约为 10N/m),直流低压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等。

螺线管的制作方法

用φ0.41mm 的漆包线在直径 20mm、长 50mm 的框架上绕 2000 匝(每 500 匝抽头),直流电阻约 30Ω。

操作
  1. 在软铁棒上粘上一层纸,在纸上等间距地划上刻度。

  2. 如图连接电路,线圈用“0”和“1000”两个头。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在

    0.2A-1.0A 之间变化,铁棒下降的距离约在 2mm-65mm 之间变化。说明通过螺线管的电流越大,螺线管的磁场越强。

  3. 使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500 匝、1000 匝、1500 匝、2000

    匝。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流始终为 0.4A。铁棒下降的距离约在 3mm-56mm 之间变化。说明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通电螺线管的匝数越多,螺线管磁性越强。

  4. 在螺线管中间固定上铁芯。将软铁棒向上移,两者相距约 20mm。线圈接“0”

    和“1000”两个头,电流调节在 0.5-0.6A。合上电键,可看到软铁棒被牢牢地吸在铁芯上。抽去铁芯,保持线圈匝数和通过的电流不变,合上电键时,几乎看不出软铁棒受到磁力的作用。说明插进铁芯后,使螺线管磁场明显增强。

实例

无铁芯时电流强度、匝数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线圈匝数(匝)

500

1000

1500

2000

弹簧伸长(mm)

电流强度(A)

0.2

2

6

19

0.4 3

20

46

56

0.6 8

46

60

69

0.8 30

57

69

1.0 43

65

匀强磁场

方法一

目的 演示匀强磁场中的磁力线是彼此平行的。器材 低压电源,电磁感应演示器,导线等。操作

  1. 低压电源调为直流 24V 输出,接电磁感应演示器的电源接线柱。(演示器红色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接)。调节电磁铁上磁极体到合适的高度。将该演示器中的附件:磁力线演示板放在下磁极体的上面。

  2. 打开低压电源开关,合上演示器开关。在两极磁极间形成一个匀强磁场。

可见磁力线演示板上一端固定的磁化钢针纷纷直立。说明,在匀强磁场中的磁力线是彼此平衡的。

  1. 将磁力线演示板移至该匀强磁场边缘时,可见部分磁化钢针不再竖直向上,而是指向某个倾斜的方向。说明在平行磁极的边缘部分不再是匀强磁场。
方法二

目的 同方法

器材 洛仑兹力演示器,自制磁力线演示框等。

操作
  1. 用较粗的金属丝弯成一个圆形框架,直径大致与洛仑兹力演示器的环形线圈相似。将十数枚钢针磁化后,用丝线等距缚上钢针,并悬吊在圆形框架上备用。

  2. 将洛仑兹力演示器上的电子射线管取下。打开电源开关,将励磁电流开关和“顺时”档接通,线圈旁边顺时指向指示灯发光,表示在环形线圈上已加上顺时针方向的励磁电流。这时产生了方向朝里的匀强磁场。

  3. 将自制的磁力线演示框置于两个环形线圈之间,并使框架平面与环形线圈平面平行。可见磁化钢针平行地朝向一致地整齐排列。说明了在匀强磁场中的磁力线是彼此平行的。

估测磁感应强度

原理 在地球周围存在磁场,称为地磁场。过磁针在地面静止的位置所作的竖直平面称作地磁子午面。当有其他磁场影响时,磁针就可能偏离原来所在的地磁子午面。根据磁针偏离原来的磁子午面的偏角大小,可估测其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 B6。随纬度的不同而不同。以下列出我国几

个地区的B6 值:

地名

北京

沈阳

兰州

上海

武汉

成都

广州

水平磁感应强度( 10-4T )

0.289

0.277

0.312

0.333

0.343

0.356

0.375

器材 磁针,养料量角器,条形磁铁,刻度尺等。

操作
  1. 同“研究直线电流的磁场”操作(1)。

  2. 将自制罗盘放在水平桌面上。待罗盘中的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

    即为小磁针所在处地磁场的水平分量B6 的方向。用铅笔记下这个方位。

  3. 将条形磁铁放在罗盘的同一水平面上,条形磁铁的磁极的端面距小磁针转轴约

    30cm。磁铁的方位放在东西方向上,其思线通过小磁针的支轴。这时,可见小磁针在条形磁铁磁场影响下,偏离原来的方位而偏转了一个θ角。用铅笔记下这个方位(如图)

  4. 作图并量出这个θ角的值。显然,θ角是地磁场的水平分量 B6 的方向与

合磁场B 的方向间的夹角。设条形磁铁在小磁针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m,则由可求得

  1. 将条形磁铁磁极的端面离磁针转轴的距离为 40cm,50cm。重复操作(2)、

(3)。可分别求出对应的Bm 值。

(6)将条形磁铁放到罗盘的正南(或正北)方位上,条形磁铁轴线的方位仍取东西向。(如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重复操作(2)、(3),可以估测条形磁铁纵向垂直平分线上的磁感应强度。

磁场对电的作用

磁铁并不是磁场的唯一来源,电流也能产生磁场。磁场对磁场会发生力的作用,磁场对电流也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要演示磁场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都通过物体的运动来显示。不论用何种方法显示,都要注意到运动体要轻,惯性要小,通电的电流要大,磁场要强。同时,为了保护电源,通电时间要尽量短。

方法一

器材 6V 蓄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大号蹄形磁铁,3Ω定值电值电阻,安培表, 18#裸铜导线(可用纸介电容器中拆出的铝箔条卷成细空心铝管,效果更好),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在平行放置的两个滑动变阻器之间放一场蹄形磁铁,并将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都移到一端。

  2. 将定值电阻、安培表、电键、滑动变阻器的两根金属杆、裸铜线串联起来。将裸铜线放在蹄形磁铁的磁场最强处。

  3. 合上电键,可见到裸铜线受到力的作用而滚动。

说明

若要改变电流方向,只需将两个滑动变阻器位置对调;若要改变磁力线方向, 只须将蹄形磁铁翻个身。

方法二

器材 自制磁性板,直径 2—3mm 的铝棒,书写投影仪,低压直流电源等。磁性板的制作方法

取直径为 5mm 左右、强度在 3000 高斯以上的微型磁钢二十余片,均匀嵌放在3mm 厚的有机玻璃板上。沿有机玻璃板两边平行地装接两条宽约 5mm 的铝条,在四角安装四个接线柱反铝条固定(图a)。

操作
  1. 将有机玻璃板平放在书写投影仪上作为一个较大的磁场。

  2. 用稳压电源 6—8V 的直流电压供电,通电后铝棒即向一定方向运动[图

    1. 为俯视图]。改变电流方向,铝棒即向相反方向运动。
方法二

器材 上端装有两个接线柱的木框架,粗铜丝(长约 5cm),细铜丝,蹄形磁铁,电键,蓄电池组(6V),导线等。

操作
  1. 用细铜丝将粗铜丝水平悬挂在木框架的两个接线柱上(如图)。各连接处保持良好接触。

  2. 将蹄形磁铁放在木框架底板上,并使粗铜丝恰位于磁铁的磁极间。

  3. 在粗铜丝静止的情况下,闭合电键,观察它受力运动的方向。

  4. 改变通入粗铜丝的电流方向,重复实验。

  5. 改变磁极位置即改变磁场方向,重复实验。

注意

通电时间尽可能短,以保护电源。

方法四器材

蹄形磁铁,稳压电源,鳄鱼夹,自制通电导线等。通电导线的制作方法

将坏的纸介电容器中的铝箔包在吸汽水用的吸管外。再将细漆包线绕成螺旋状弹簧(直径 0.5cm、长约 20cm)。漆包线两头去漆,一头穿过吸管与铝箔紧绕, 另一头包上一段小铝箔。

操作
  1. 将自制的包着铝箔的能电导线吊在蹄形磁铁的正上方(如图)。

  2. 接通电路,导线中通过 2—3A

    电流时,导线将在水平面内旋转,同时向下运动。

说明
  1. 本实验成功的是通电导线要轻。也可用以下方法制成更轻的无芯铝管: 将从大电解电容器中拆取的铝箔抹平后,在直径 1.5cn 的圆棒上卷成铝管,接缝处用透明胶水纸粘合,抽掉圆棒后即成一空心轻质铝管。

  2. 用此方法中的导线完成本实验方法三效果将更好。

方法五

器材 铝箔条(长 30—40cm,可以从纸介电容器中拆出),铁架台,低压电源(直流 2V),单刀开关,鳄鱼夹,滑动变阻器 0—50Ω,导线等。

操作
  1. 将铝箔条如图用支架与鳄鱼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铝箔条与滑线变阻器

(置于最大)、电源、单刀开关等用导线串联起来。

  1. 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侣箔有明显弯曲为止。表明磁场对电流产生了力的作用。

  2. 将蹄形磁铁两极翻转,重复操作(2),比较与操作(2)中力的作用力方向的异同。

  3. 将低压直流电源正负极对调,重复操作(2)、(3)。比较与操作(2)、

  1. 中作用力方向的异同。方法六

器材 低压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导线若干,巴罗轮等。

巴罗轮如图所示,可以自制,在金属圆片的圆心处做一转轴,将转轴固定在支架上即可。

原理

金属轮的下侧边缘浸入水银槽中,如图(a)。当金属轮中有如图示的电流时, 再加上一磁场,通电金属轮有电流部分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开始转动。如果电流与磁场的方向一直不变,则该轮轮可以一直向珍上方向转动下去。

操作

  1. 金属水银槽注入水银,使巴罗轮的下侧边缘部分浸入水银槽,金属支架和金属水银槽与低压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导线等连成串联电路。将蹄形磁铁用支架固定放置,如图(b)。

  2. 接通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由大到小,观察巴罗轮能以一定速度转

动为止。记下电流方向与轮转动方向。切断电源。研究这两个方向间的关系是否符俣左手定侧。

  1. 改变电流方向,重复操作(2)。比较操作(2)、(3)的实验结果。

(4)改变磁场方向,重复操作(2)、(3)。比较操作(2),(3),(4) 的实验结果,是否符合左手定则。

注意 使用水银时,勿使水银洒落在水银槽外。实验完毕后,水银应立即倒入瓶中,密封保存。水银蒸气有毒,操作要注意安全。

方法七

目的 演示磁场对通电灯丝的作用。

器材 蹄形磁铁,交直流电源,“220V、15W”或“220V、40W”灯泡,导线等。

操作

  1. 给灯光通以(0—15V)直流电,可见灯丝单向弯曲,弯曲方向即通电灯丝受磁场作用力方向。研究是否符合左手定则。

  2. 给灯丝通以交流电,(0—120V),可见灯丝振动起来。说明交流电通过灯丝时,灯丝受力方向不断地改变,导致灯丝有规律地振动。

说明 也可用投影放大灯丝振动情况。

研究安培力

方法一

目的 定性演示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受到安培力大小跟电流强度、磁感应强度、通电导线在磁场里的长度等因素有关。

器材 蹄形磁铁,安培表,滑动变阻器,蓄电池组,单刀开关,导线等。操作

  1. 将滚动导线的轨道插入木底座的 B、C 两孔内,使两轨道平行,并按图所示连接电路。

  2. 把滚动导线放在蹄形磁铁的磁极附近处(磁感应强度较大),用变阻器改变电流强度,观察滚动导线起动的快慢不同。说明安培力的大小跟电流强度有关。

  3. 保持电流强度不变,将滚动导线由蹄形磁铁的磁极附近处移至磁体内侧某处(磁感应强度较小),看到滚动导线起动较慢。说明安培力的大小跟导线所在处的磁场强弱有关。

  4. 将滚动导线仍放在蹄形磁铁内侧某处并保持电流强度不变,将轨道插入A、D 两孔内,这时滚动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增至原来的三倍,可以看到滚动导线起动比操作(3)时快。说明安培力的大小跟在磁场里的通电导线长度有关。

说明

  1. 为易于固定磁铁,可在木底座上挖一刚能放进六块蹄形磁铁的槽。

  2. 在木底座上钻 A、B、C、D 四个圆孔时,深度要适当,使轨道高度在 N、S

    极中央。轨道要保持水平。

  3. 滚动导线用直而轻的空心铜管制作(截面要尽量圆),以提高实验灵敏度。铜管的一端可套上有鲜明标志的塑片,以增强可见度。

方法二

目的 研究安培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 自制电流天平,直流低压电源,示教安培表,滑线变阻器(0—10Ω) 2 只,单刀开关,导线等。

电流天平的制作方法

电流天平的主要部件为激磁线圈和横梁系统。激磁线圈是用于产生强磁场的长直螺线管,横卧在底座上(如图)。横梁系统是由环氧树脂数铜板制成,有“E” 形导体,转换开关可以改变“E”形导体中通电导体的长度。横梁中部有一自由转轴,两侧等臂,并装有平衡螺母及砝码钩针以及天平指针。在未通电,先将横梁调平,指针指零镁。在激磁圈及“E”形导体中通以电流后,通电螺线管产生磁场对“E”形导线中与磁场垂直的部分导线形成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使天平原有的平衡被破坏。为使天平恢复平衡,必须在砝码挂钩上悬挂适量的砝码。达到 mg=BIl 时, 天平恢复平衡。

操作

  1. 按图示电路将所有器材连接起来。调整平衡螺母,使横梁指针指在刻度盘中点。将横梁上的转换开关选择“E”形导体受力部分的长度为有效长度以 l 的1/2。

  2. 合上K2,调节滑动变阻器R2,使电表I2(激磁电流)为 1A。

  3. 合上 K1。在砝码钩上依次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每次都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横梁指针重指在刻度盘零点上。分别记下砝码的质量 m1 和横梁平衡时电表A1 的读数I1。

  4. 以横轴表示 I1,纵轴表示 m1g(其大小等于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作出m1g-I1 图,可得到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安培力与电流成正比。

  5. 将横梁上的转换开关选择“E”形导体受力的部分为有效长度 l。重复操作(3)。可看出 mg 相同时,I1 只有原先的一半。即当 I1 相同时,安培力与通电

导线长度成正比。

  1. 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表I1 的读数A1 为某一定值(如 2A)不变。在砝码钩上依次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每次都调节滑动变阻器 R2,使横梁水平,分别记下砝码的质量m2 和横梁水平时电表A2 的读数I2。

  2. 以横轴表 I2,纵轴代表 m2g(其大小等于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作出m2g-I2 图。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安培力与励磁线圈中的电流成正比。因为实验和理论都可让明密绕的长螺线管内部的磁应强度和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B=μ0nI),所以可以得到安培力F 与B 成正比的结论。

  1. 应用多变量复合的方法,可以得到安培力 F∝BlI 的结论(具体方法见实验 63 的按语)。

实例Ωθ

表 1 (导体有效长度为l=20mm,激磁线圈电流I2=1A)

次 数

I1 ( A )

F ( N )

1

0.5

5 × 10-6 × g

2

1.0

10 × 10-6 × g

3

1.5

15 × 10-6 × g

4

2.0

20 × 10-6 × g

5

2.5

25 × 10-6 × g

表 2 (导体有效长充l=40mm,激磁线圈电流I2=1A)(g=9.8m/s2)

次 数

I1 ( A )

F ( N )

1

0.5

10 × 10-6 × g

2

1.0

20 × 10-6 × g

3

1.5

30 × 10-6 × g

4

2.0

40 × 10-6 × g

5

2.5

50 × 10-6 × g

表 3 (导体的有效长度l=40mm 导体中电流I1=2A)

次 数

I2 ( A )

F ( N )

B ( N/Am )

1

0.5

20 × 10-6g

2.5 × 10-4 × g

2

1.0

40 × 10-6g

5 × 10-4 × g

3

1.5

60 × 10-6g

7.5 × 10-4 × g

4

2.0

80 × 10-6g

10 × 10-4 × g

5

2.5

100 × 10-6g

12.5 × 10-4 × g

由操作(3)得到表 1 数据,

由操作(5)得到表 2 数据,

由操作(6)得到表 3 数据。

磁场对通电线框作用

方法一

器材 条形磁铁 6—12 块,低压直流电源,自制矩形圈,滑动变阻器,电

键。

矩形线圈的制作方法

在质地很轻的长方体发泡塑料盒上割下 20—25mm 宽的一圈,作为矩形线圈的

框架(长、宽尺寸约为 130—160mm)。用直径 0.31mm 的漆包线在框架上绕 30—50 圈,线圈两端用多股丝包线作引出线。另取一根自行车辐条,将一端磨类后从线框一条短边的中央穿入,类端顶住另一条短边的内侧中央,然后把辐条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作为转轴。

操作

  1. 将条形磁铁分成相等的两组,分别固定在两只架子上(每组的 N、S 极方向相同),然后将两组磁铁分放在矩形线圈的两旁,组成匀强磁场。

  2. 把线圈和滑动变阻器、电键串联后接上直流电源,用 2—6V 电压即能得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明显现象。最后总是停在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力线的平衡位置上。

  3. 改变电流的方向,可看到通电后线圈从相反方向转到平衡位置。

  4. 放置线圈,使其平面与磁力线成 60°角。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线框中的电流,使合上电键时线圈刚好不能转动(因无法克服线圈所受静摩擦力的力矩)。

  5. 将线圈平面放到与磁力线平行的位置上,合上电键,线圈能顺利启动并转到平衡位置。说明当磁场与通过圈的电流不变时,线圈的方位不同,所受的磁力矩是不一样的。

方法二

器材 电磁感应演示器,低压电源,交流电机转子模型,导线等。

电磁感应演示器的主体,是一个电磁铁匀强磁场发生器。它由上下两块平行的方形铁芯组成,外面有励磁线圈,上下的线圈相串连。两电磁是距可以调整,可以形成间距不同的匀强磁场(如图)。

操作

  1. 将交流电机转子模型放入磁场中,使线圈平面竖直放置。将转子电压调至 4V。

  2. 打开电磁感应实验器开关,可见转子线圈转动至线圈平面水平时,停止转动。

  3. 将转子线圈平面与水平面成 45°放置,通电后,线圈转至水平位置停止。

  4. 改变电流方向,重复操作(3)。可见转子线圈转动方向与前次操作相反,所受力矩符合左手定则判断的结果。

方法三

器材 φ1.0mm 漆包线 12cm,φ0.4mm 漆包线 40cm,扁磁铁 9 或蹄形磁铁), 一号干电池等。

操作

  1. 将φ1.0mm 铜丝的漆刮干净,剪成两段,一头弯成一个 u 型的弯头,另一头焊在干电上(如图)。

  2. 用φ0.4mm 漆包线绕成适当大小的 4—6 匝的线圈,两端制成平直的引线,注意让两引线的连线通过线圈的重心。

  3. 当线圈处于竖直位置时,刮去两引线下半部分的漆皮(注意:不能全刮去)。

  4. 将扁磁铁放在干电池上,再将线;圈的两根引线搁在两个弯头上,便可看到线圈不停地转动起来。

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理解成一根通电导线在另一极导线所形成的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因为通电长直导线周围的磁感应强度

B = K I ,式中K = 2×10−7 T·m / A,因此即使r小至1mm,I达10A,B也r

仅为 0.002T,比一般磁铁形成的磁场要弱得多,当然产生的安培力也较小。所以在做实验时,通电导线要尽量轻一些,受的摩擦力要尽量小一些。方法一方法五用铝箔和铝箔卷成的圆筒,就是为了轻一些;方法二、三、四用悬挂的方式,就是 为了让阻力小一些。

方法一

器材

铝箔,支架,低压直流电源,导线等。操作

  1. 拆取旧的纸介电容器内铝箔两条,折成如图形状。在铁架台上固定两根绝缘棒,把两条铝箔固定在绝缘棒上。两铝箔之间距离约为 1cm 左右。

  2. 用导线把两条铝箔并联起来,接在 4V 左右的直流电源上(两铝箔中电流方向相同),通电时可以看到两铝箔相互靠近的现象,说明通以同向电流的两根平

行导线互相吸引。

  1. 用导线把两条铝箔依次串联起来,接到 6V 左右的直流电源上(使两铝箔中电流方向相反),通电时可以看到两铝箔相互分开的现象,说明通以反向电流的两根平行导线互相排斥。

注意

  1. 做本实验时,为了观察到比较明显的现象,流过铝箔的电流较大(大约4 安培左右)。所以应选用输出电流较大的低压电源,同时通电时间尽量短。

  2. 做实验时,应避免有风吹动铝箔。若能加上透明材料制成的防风罩则更

好。

方法二

器材 直流电源、电容器(10000μF25V、可用市售3000μF25V 并联使用),

单刀双位开关,导线若干,自制平行导线等。平行导线的制作方法

用φ1.17 裸铜导线如图(a)弯制两副直导线备用。外层可涂上红、黑两色加以区别。将四个铜空心铆钉一端用锡封住,并焊好接线,如图(b)。

操作

  1. 按图(c)将器材装配好,使 A、B 两平行导线尽量靠近。为了减小电阻, 铆钉内要滴入水银。

  2. 将单刀双位开关 K 扳到 1,使电源对电容器充电。然后将扳到 2,电容器通过两条导线放电(瞬时电流可以相当大),可看到两条导线互相分开。说明两条通以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互相排斥。

  3. 改变电路,使两条导线并联后接到电容器上。重复操作(2)。可看到两条导线互相靠拢。说明两条通以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互相吸引。

方法三

器材

直流电源 6V、5A 左右),滑动变阻器,按钮开关,自制摆形导线框及支架, 导线等。

摆形导线框的制作方法

用四根粗铜棒(直径约 1cm、高约30cm)作立柱,四根细铜棒(直径约 0.5cm、长 10cm)作横架,固定在有机玻璃底座上(如图)。摆形线框摆线用细铜丝,水平导线用细空心金属管,水平导线和摆线长度均为 25cm 左右。在底座背面用导线将接线柱与铜立柱相连。A、B 两接线柱分别与一根铜立柱相连,C 接线柱同时与两根铜立柱相连。

操作

  1. 将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按钮开关、摆形导线框演示器用导线串联起来。电源正负极分别与 A、B 相连(平行导线框中可获反向电流)。调节两平行导线间距为 1cm 左右。

  2. 按下按钮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约为 5A 时,两线框明显相斥, 两平行导线间距可达 2.5cm 左右。

  3. 将 A、B 两接线柱连接起来,与电源某一极相连,接线柱 V 与电源另一极相连,则两导线框中可获同向电流。调节两平行导线间距在 2cm 左右。按下按钮开关,可见两导线框相吸,并合到一起。

方法四

目的 利用通电螺线来演示同向平行电流间的相互吸引现象。

器材 直流电源(6V、5A 左右),水银若干,金属杯,按钮开关,绝缘支架,滑线变阻器,自制螺线形导线。

螺线形导线的制作方法

用直径约为 0.5mm 的铜导线在一大试管上绕几十匝抽去试管,即成一个螺线管。将螺线管上端固定在支的接线柱上,螺线管的长度为 20—25cm。

操作 按图接线,调节螺旋线下端使它稍微浸入水银。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通过螺旋导线的电流为 3—5A。由于相邻各匝通电导线为同向平行电流,故相互吸引而导致螺旋长度缩短,使导线下端脱离水银面而电路断开。断电后,相互作用力消失又使螺线形导线恢复原长,下端又与水银接触而导致电路接通。因此螺旋线作周期性的伸长和缩短。看来好像螺旋线在不停地跳动。

说明 在螺旋线上端跳动时,会产生火花。在水银层上注入少许酒精,可以减少火花的产生。

方法五

器材 直径 2mm、长 20cm 的裸铜圆导线,用铝箔在铅笔上卷成直径 7mm、长 5cm 的空心圆筒两根,投影仪,整流二极管,电阻(4.7kΩ、1W),电容器(100 μF、400W),导线等。

操作

  1. 将两根裸铜导线平行放置在投影仪上,相距略小于 5cm。将两根空心圆筒平行靠近(相距约 1cm)放置在铜导线上。并将二极管 D、电容器 C、单刀双掷电键K,如图(a)连接。

  2. 将 K 合向 1,给电容器弃电。数秒钟后,将 K 合向 2,可看到两圆筒靠扰。

  3. 将第三裸铜线剪成等长的两段,如图(b)放置并联接电路。

  4. 将 K 合向 1,给电容器充电。数秒钟后,将 K 合向

    2,可看到两圆筒分开。注意

  1. 因为用 220V 的交流电直接整流充电,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

  2. 铝箔圆筒和裸铜丝之间要接触良好。由于放电电流大,因此铝箔与铜线接触处易氧化甚至烧熔,所以每次实验前要改变接触点的位置。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

演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首先要使带电粒子运动,如方法一中的阴极射线和方法二示波管中的电子束, 方法三硫酸铜溶液中的离子对在电场中运动(径向)。其次要在带电粒子运动空间加上磁场,才能显示出带电粒子的偏转。磁场产生的方法可以用磁体(条形或蹄形磁铁),也可以用励磁线圈产生。

方法一

器材 感应圈,阴极射线管,低压直流电源,蹄形磁铁,导线等。操作

  1. 将感应圈的初级线圈与低压直流电源相连(9V 左右),次级线圈与阴极射线管相连。

  2. 接通电源,并接通感应圈的转换开关,使感应圈有高压输出(注意阴极射线管两端的高压极性要正确),可看到在荧光屏上出现一条亮线,这表示了阴极射线从阴极射向阳极的径迹。如在荧光屏上看到杂乱无章的荧光说明所加高压极性不对。这时可将感应圈的转换开关倒向另一侧,改变高压输出的极性。

  3. 未加外磁场时,电子运动径迹是一条直线。若用蹄形磁铁跨置于阴极射

线管上(如图),则可见电子迹发生偏转,说明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若将蹄形磁铁的极性翻转,则可见电子束运动径迹向反方向偏转。

注意

  1. 实验完毕,先松感应圈断续器的调节螺丝,再切断电源。

  2. 实验中勿使两高压导线相近。手勿接近高压导线,以免电击。

方法二

器材 示波器,蹄形磁铁等。操作

  1. 调节示波器,使一条水平扫描线位于荧光屏中央。

  2. 把蹄形磁铁照图各位置放在荧光屏前,就可以看到磁铁中间的扫描线弯曲了,说明电子束在磁场中发生了偏转。

注意 此实验绝对不可以在彩色电视机显像管前面进行。

说明 如果把示波器X 输入入在外接档,使荧光屏上产生一个亮点,用亮点来代替扫描线进行实验,效果也一样。但要注意把亮度旋 尽量调小些,并且不要让亮点长时间地停留在荧光屏的某一点上。

方法二

器材 自制洛仑兹力演示器,双刀双位开关,直流电源(6—8V),硫酸铜

等。

洛仑兹力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取一个培养皿,沿皿内壁用铜皮焊成一个环,在环上焊一根弯成■形的细铜

棒,铜棒另一端焊上一香蕉插头。再取一块圆柱形铜块,也焊上一根■形细铜棒, 并于铜棒另一端焊上香蕉插头。将一微型磁钢(φ6—8mm)垫于皿底中央,如图(a)。

操 作 91)将洛仑兹力演示器、电源、双刀双位开关串联起来。(双刀双位形状起

换向器作用,a、b 两端接演示器、c、d 两端接电源。

  1. 将演示器放在书写投影仪上,在培养皿中灌入饱和酸酸铜溶液。在溶液中放几片轻小纸片,位置略偏中央铜块。

  2. 然且合上开关,可见小纸片缓缓围绕铜块运动。启换向开关或改变磁钢上下面位置,纸片逐渐停下并向反方向运动。

注意

电解槽两极的电压不宜加得太大,否则电极会严重腐蚀,纸屑也容易被极化而吸附在电极上。如果纸屑运动速度不够大,可以适当加大励磁线圈的电流。

说明 本实验也可以用自制励磁线圈形成磁场。励磁线圈用φ0.3mm 漆包线300 匝绕于培养皿外即可。也可用食盐水代替硫酸铜溶液。

电子束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显示电子束在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洛仑兹力演示仪是利用电子束使惰性气体电离发光,显示出电子束的径迹,同时利用亥姆霍兹线圈产生匀强磁场。洛仑兹力演示仪有多种型号,基本结构和功能相同,辅助结构略有不同。一般都能显示洛仑兹力F 与磁感应强度B、电子运动速度v 之间的关系。

器材 洛仑兹力演示仪。操作

  1. 接通电源,预热 3—5 分钟。

  2. 慢慢增加加速极电压,可看到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束直线径迹。加速极电压越大,电子运动速度越快,径迹的辉度越亮。

  3. 加上偏转极电压,可看到电子束在偏转极板中间发生偏转,离开偏转极板后仍然作直线运动。必变偏转极电压,可看到偏转电压越大,电子束偏转角度也越大。保持偏转电压不变,改变加速极电压,可看到加速电越大,电子束偏转角度越小。改变偏转极电压极性,可看到电子束向相反方向偏转。

  4. 接通励磁线圈的电流,可看到电子束在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保持加速极电压不变,增大励磁电流,可看到电子束径迹圆逐渐变小。说明在电子速度v

    不变的情况下,磁感应强度B 越大,洛仑兹力越大。

  5. 保持励磁电流不变,改变加速电极电压。可看到加速电压增大,电子束径迹圆增大。

  6. 转动洛仑兹力管,使电子束飞行方向与磁场方向约成

    60°角,可看到螺旋状的电子束径迹。如果使电子束飞行方向平行于磁场方向,可盾到电子束呈直线前进,说明当v 平行于B 时,洛仑兹力为零。

  7. 断开励磁电流,将会形或蹄形磁铁放在洛仑兹力管附近不同的地方,可观察电子束各种各样的偏转径迹。

注意 在实验中,在改变励磁电流的方向时,一定要先将励磁电流调至最, 以防大电流转换,导致电弧过大而烧坏开关。

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动势

为了增加感生电动势,可以用增大磁感应强度 B 的方法,如用强磁铁或用许多磁铁的同名磁极放在一起等。也可以用增大切割磁力线导线的长度 l 的方法,如用多匝的形线框的一条边就比单匝导线效果好。也可以用给演示灵敏电流计加接放大器,提高电表灵敏度的方法来提高演示效果。

方法一

器材 示教用电表,蹄形磁铁,支架,单刀开关,自制导线框等。导线框的制作方法

用直径 0.18—0.31mm 的漆包线绕成 20—30 匝、长 80mm、宽 60mm 的距形线框。操作

  1. 将示教用电表指针零点调到中央,功能开关扳到G 档,此时电表的量程为—100—0—+100μA。将矩形线框两端接到示教电表的接线柱上。

  2. 用手移动矩形线框,使在蹄形磁铁中间的一条线框边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则在这条边中将产生感生电动势。由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可反映线框中感生电流的方向。

  3. 改变这条边切割力线的方向,重复操作(2),可见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操作(2)中相反。

  4. 改变这条边切割磁力线的速度,可以从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来反映产生感生电动势的大小。

方法二

器材 电磁感应演示器、低压电源,演示电表,直流放大器,导线等。操作

  1. 将直流放大器(放大倍数 100—4000 可调)装到演示电表上,电表置“G” 档,并调节指针指中心零位。

  2. 将电磁感应演示器下磁极放在轨道上,上磁极固定在立柱上,用低压电源的直流输出 24V 给磁极的激磁线圈供电。将仪器所附的直导线两端的软线连接到直流放大器的输入端(图见本实验方法三)。

  3. 接通直流放大器的电源,调节其“调零”电位器,使电表指针指在中央零位上。

  4. 手持导线,使其在上下两磁极间的匀强磁场中作水平方向切割磁力线运动,可看到电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感生电流产生。

  5. 使直导线静止在两磁极间,则见电表指针不偏转。若再移动磁极沿轨道运动,使导线与磁极间产生相对运动,见电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同样有感生电流产生。

  6. 手持导线在磁极间上下竖直方向运动,使运动方向与磁力线平行,可见电表指针不偏转。

  7. 使直导线在磁极间斜向运动,运动方向与磁力线成一定夹角,可见电表指针偏转,说明有感生电流产生。

  8. 以上实验说明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就产生感生电

流。

方法三

器材方法二。操作

  1. 方法二操作(1)、(2)、(3)。

  2. 手持导线,将长度为l 的导线以大小不同的速度在磁极间做到垂直切割

磁力线的运动。则发现电表指示偏转的角度不同。当切割速度大时,感生电动势δ 就大。

  1. 手持长度为l

    的导线,使切割运动的方向与磁力线的夹角为θ。可见当切割速度相同,夹角θ不同时,指针的偏转的角度不同。θ角越小,δ就越小。

  2. 调节激磁线圈电压使磁场的磁应强度 B 减小。使直导线以相同的速度 v

    在磁极间做垂直切割磁力线运动。则可见电表指针偏角减小。B 越小,δ也就小。

  3. 当换用长度L

    的原长一半的导线,在磁感应强度相同的磁场中,以相同的速度作垂直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时,电表指针偏角减小。可见l 越小,δ也越小。

  4. 从以上操作的结果

    可定性地验证导线切割磁力线时,产生的感生电动势δ=Blvsinθ。

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

方法一

器材 原副线圈一套,条形磁铁,演示用大型电表,滑动变阻器(0-200Ω), 低压直流电源,单刀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把演示电表用作灵敏电流计,指针调至中央零点。用导线将副线圈与演示电表正负接线柱相连。

  2. 将条形磁铁往线圈里插入或拔出时,发现电表的指针均发生偏转(图 a)。说明线圈中产生了感生电流。从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可以判定副线圈中感生电流的方向。当磁铁插在副线圈中不动时,电表指针不动,说明无磁通量变化时,没有感生电流产生。

  3. 使条形磁铁与副线圈轴线平行。当条形磁铁迅速靠近或迅速远离副线圈时,均可发现电表指针发生偏转(图b)。当条形磁铁不动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4. 使副线圈横卧在桌上,将条形磁铁从副线圈的一端插入,另一端拔出时, 可见电表指针偏转(图c)。

  5. 上列实验中,若条形磁铁不动,副线圈相对于条形磁铁运动,可以得到一样的实验结果。

  6. 按图(d)把 6V 低压直流电源和单刀开关、滑动变阻器、原线圈串联起来。将副线圈与演示电表连接起来。

  7. 接通电源,将通电的原线圈插入或拔出副线圈,可见副线圈相连的G 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副线圈中产生了感生电流。

  8. 将原线圈放置在副线圈内,切断或合上单刀开关,可见电表指针发生偏转。若开关一直合上,或原线圈通电后静止在副线圈中,电表指针均不发生偏转。

  9. 合上单刀开关,通电的原线圈置于副线圈内,迅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可见电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在副线圈中产生了感生电流。

以上实验表明,只要通过闭俣电路中的磁通量生发变化,就会产生感生电流。

方法二

器材 自制匀强磁场,带有握柄的自制矩形线框,示教电表(或灵敏电流计),软导线等。

匀强磁场的获得方法

取十块示教电表中的磁铁,五块一组,分成两组。将其中一组的 N 极与另一组的S 极分别吸于长 17.5cm、宽 0.8cm 的铁块两侧如图(a)所示。在两组磁的另一对磁极间形成的磁场即为较理想的匀强磁场。也可以将两块面积较大的矽钢片吸于磁性较强的蹄形磁铁的两极间,如图(b)。在两块矽钢片间就形成了近似的匀强磁场。

线框的制作方法

用直径 0.6 毫米左右的漆包线,绕一个长 4cm、宽 3cm 的线框,共 50 匝,用胶布包紧。将 30cm 长的握柄扎在线框上如图(c)所示。

操作

  1. 将线框的两端用软导线接到示教电表(用作电流计)或灵敏电流计上。

  2. 握住手柄,使线框进入、拉出磁场区域,可见电表指针偏转,说明线框中有感生电流产生。

  3. 将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移动,可见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尽管线框切割磁力线,但如果磁通不发生变化,也没有感生电流产生。

右手定则

右手定则的验证是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导线切割磁力线方向和感生电流方向间的关系。故在实验中,不论用电流表或示波器,都要先确定电流方向的显示方法。

为了提高演示效果,可以用增大磁感应强度(方法一)、增加导线匝数(方法二、三)或选用较灵敏的显示方式(方法四)等方法。

方法一

器材 电磁感应演示器,低压直流电源,大型示教电表,直流放大器,导

线等。

操作

  1. 确定大型教电表的指针偏转方向和流过它的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并在电表上装上直流放大器。用 24V 直流电源给电磁感应演示器的激磁线圈供电。接通直流放大器电源,调节电表的指针指在中央零位。

  2. 用小磁针判定两磁极间磁场的方向,用手持直导线,在磁极间做切割磁力线运动,由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可以判定感生电流方向。

  3. 使直导线运动方向相反,重复操作(2)。

  4. 改变激磁线圈电源的正负极接线以改变磁场方向,重复操作(2)。可见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磁力线方向、导线运动方向以及产生的感生电流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均符合右手定则。

方法二

目的 用示波器检验感生电方向,从而验证右手定则。

器材 左右手定则演示器,电阻圈(5Ω、1.5A),教学示波器,蹄形磁铁, 导线等。

操作

  1. 将示波器的 Y 轴输入开关置于“DC”档,Y 轴衰减置于“100”档,“Y 轴增益”旋钮顺时针方向旋到底,“扫描范围”旋钮置于除“外X”档以外的任何一档,“扫描微调”旋钮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再适当调节其他旋钮,使示波器荧光屏中■部位有一条清晰的水平直线。

  2. 用一节干电池判定示波器水平扫描线上下位移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示波器“Y 输入”和“地”接线柱。可见水平扫描线上移一段距离。说明当有电流从“Y 输入”流入时,水平扫描线上移。再将电池反接,可见当有电流从“地”端流入时,水平扫描线下移。

  3. 将蹄形磁铁、左右手定则演示器、电阻圈、示波器等按图(a)方法连

接。

  1. 用手持线圈使其在磁铁间沿水平方向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可见示波器

荧光屏扫描线上移(或下移)如图(b)所示。

  1. 使导线框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方向相反,可见示波器荧光屏上扫描线上下移动的方向也相反。根据扫描线迹的移动方向确定感生电流方向,从而判定感生电流方向、磁力线方向和导线运动方向间的关系,验证“右手定则”。

注意 示波器引入导线要用屏蔽线,以免外界感应,干扰演示效果。

方法三

器材 自制“单匝”线圈,大蹄形磁铁,大型电流计,导线等。“单匝”线圈的制作方法

取长 50cm、φ0.3mm 漆包线 100 股,加入等长的直径 1mm 左右的铁丝一根,穿入适当粗细的塑料管内曲成一单匝线圈。将各线头上的漆刮净,两端各任取一根, 用万用表测得不通后绞合起来并焊牢,然后用胶水纸包住。依此法逐根绞合包好后,最后剩首尾各一线头分别焊一焊片。此时外观为一单匝线圈,实际是 100 匝线圈,其电阻约为 10Ω左右。用硬纸板折成一方盒,各线头都藏在方盒内,焊片装在两只接线柱上。

操作

  1. 首先确定电流表指针偏转与相应的输入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方法是在电流表上并联一低值电阻R’作分路(如图a),再与一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单

刀开关等串联成回路。合上开关,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间的关系。

  1. 拆开回种。再将自制线圈用导线与电流表连成回路(图b)。

  2. 将线框一条边在蹄形磁铁两极间作垂直切割磁力线运动,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磁场方向及导线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3. 改变线框一条边的运动方向,重复操作(3)。

  4. 将蹄形磁铁N、S 极对换,即改变磁场方向,重复操作(3)、(4)。

  5. 由以上操作,归纳得到磁场方向、导线运动方向与感生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验证右手定则。

方法四

器材 示教电流表,磁铁,直导线等。操作

  1. 拆下示教电流表的动圈,按原来尺寸用φ0.29mm 漆包线绕 21 匝,然后浸漆、烘干。设法适当地减弱电流表内磁钢的磁性,再将电流表重新安装好。改制后电表的电压灵敏度约为 6mV。

  2. 将直导线的两端与电表的两个极相连使导线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可看到电表指针发生明显的偏转。根据指针偏转的方向,可验证右手定则。

说明 一般示教电流表无法直接演示直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流,主要是因为电流表的电压灵敏度不够。改制后的冲击式灵敏毫伏计对演示瞬时变化的脉冲低压电比较有效。

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是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一个实验定律。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演示,都要有显示感生电流方向的手段。方法一方法二是有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来显示,方法三是用示波器扫描线上移或下移来显示,而方法四、五、六是根据铝球或线圈的移动来显示。实验中要注意在闭合回路中有足够大的磁通量变化率,△φ

/△t 越大现象越明显。

方法一

器材 条形磁铁,无铁芯的原副线圈,演示用电表,单刀开关,铁架台等。操作

  1. 认清线圈上漆包线的缠绕方向。并检测通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具体方法见实验 269 方法三操作(1)]。

  2. 将线圈、电流表和单刀开关相连,合上单刀开关。线圈放在台上固定不动,分别将条形磁铁的N 极或 S 极很快地插入或拔出线圈(图 a)。可以看到电流表指针有偏转,说明线圈中有感生电流产生。考察磁极运动方向,磁极性质,线圈中感生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验证楞次定律。

  3. 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 b)。让线圈对磁铁作相对运动。观察实验结果,并判断线圈相对条形磁铁的运动方向和产生的感生电流方向间的关系。可验证楞次定律。

方法二

器材 原副线圈,示教电表,蓄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导线等。操作

  1. 将副线圈与电流表串联成回路,将具有软铁棒做铁芯的原线圈与滑动变阻器、蓄电池、单刀开关串联成另一回路(如图)。

  2. 观察原线圈接通电源后的电流方向,判定该电磁铁的磁极。观察副线圈的导线导向。检测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流入电流方向间的关系[具体方法见实验269 方法三操作(1)]。

  3. 接通电源,让原副线圈作相对运动。观察线圈间相对运动方向与副线圈中感生电流方向间的关系。验证楞次定律。

  4. 把具有铁芯的原线圈插入副线圈中不动。观察合上或切断开关瞬间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分析原线圈中电流通断瞬间,原线圈中电流方向与副线圈中电流方向间的关系。验证楞次定律。

  5. 合上开关后,快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迅速变化,观察此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分析原线圈中电流增大或减小时和副线圈中产生的感生电流方向间的关系。验证次定律。

方法三

器材 演示用原、副线圈,电阻圈(5Ω、1.5A),教学示波器,滑动变阻器,低压电源,(6A),导线等。

操作

  1. 将原线圈、滑动变阻器、低压电源等连接(如图 a)。将原线圈放入副线圈中。低压电源供直流 6V。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置于使电路中阻值较小的位置。调节示波器使扫描线呈一水平直线。

  2. 当闭合或切断低压电源开关时,示波器荧光屏上即出如图(b)、(c) 所示波形。如果以适当速度控制开关的闭合或断开,则在荧光屏上可见如图(d) 所示的波形。

  3. 保持开关闭合,迅速移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改变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 在荧光屏上也会出现相似的波形。

  4. 根据原线圈中电流方向及变化情况,以及扫描线上移还是下移的情况分析,可以验证楞次定律。

注意 示波器与电阻圈两端间的引线,均应采用屏蔽线。以免外界感应、影响演示效果。

方法四

器材 自制楞次定律演示器,条形磁铁等。楞次定律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选用 0.5mm 厚的铝板,按图(a)所示尺寸剪下(一环闭俣,另一环开口)。把周边的毛刺锉光。然后将两端的环扭转 90°,使两环面与横截面竖直。在横梁的中点冲一小坑,把横梁支在大磁针底座的尖端上,使其平衡,并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操作

  1. 将铝环的横梁放在支架的尖顶上,并使其水平静止。

  2. 将条形磁铁的任一极慢慢地插入闭合圆环(注意不要和圆环相碰),可看到圆环向后退,从上往下看,系统作顺时针转动。待铝环停止转动后,将条形磁铁自铝环中慢慢地抽出(也不能和铝环相碰),可看到铝环随条形磁铁运动,从上往下看,系统作逆时针转动(图b)。

  3. 将条形磁铁的任一磁极慢慢地插入开口圆环,或从开口圆环中抽出(同样要注意条形磁铁不要与圆环相),系统均保持静止不动。实验表明,当条形磁铁插入闭合铝环时,由于通过铝环的磁通量增加,铝环中产生感生电流。感生电流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互作用,使闭合铝环与磁铁同方向运动。当条形磁铁抽出铝

环时,同样产生磁通量的变化。感生电流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闭合铝环与条形磁铁产生相同方向的运动。

开口铝环由于不构成闭合回路,故在开口铝环中仅产生感生电动势,而无感生电流,也无感生电流的磁场。故当条形磁铁插入(或抽出)时,开口铝环静止不动。

方法五

目的 利用套在软铁棒上的小铝环被斥或被吸的现象,演示楞次定律。

器材 螺线管(1000 匝),表面光滑的软铁棒(φ1.2cm、长 15cm),小铝环(直径略大于软铁棒、宽 5mm),直流电源(I=3A),单刀开关,滑动变阻器, 有凹槽的木架子。

操作

  1. 将小铝环套在软铁棒上,并使其位置靠近螺线管。软铁棒与螺线管的水平放置(如图)。

  2. 连接好电路,调节电源输出,使电流在 3A 左右。闭合开关,在接通电路的瞬间,螺线管里的磁场增强,会在小铝环中产生感生电流。实验表明,在小铝环中产生的感生电流磁场方向与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方向相反。小铝环会受到排斥作用而沿软铁棒向离开螺线管的方向滑动。

  3. 在切断电路的瞬间,螺线管中磁场的变化,使小铝环中产生感生电流。实验表明,小铝环中感生电流的磁场与螺线管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故小铝环被吸向螺线管。

注意

在做切断电源,观察小铝环被螺线管吸引的实验时,必须先将小铝环移到靠近螺线管的位置,然后切断电源,这时可观察到小铝环被吸引。如果小铝环距通电螺线管太远,由于吸引力太小则看不到明显的移动现象。

方法六

器材 自制楞次定律演示器,电流表,蓄电池,按键开关,导线等。楞次定律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用木板制成一“L”形底座,底座的另一端树立一水平支架(如图)。螺线管用略粗的漆包线(直径约 1mm)密绕 400 匝制成线圈 A,套在固定于竖立木板上的水平木杆上。将A 线圈的两引出线接在竖立木板上的接线柱上。A 线圈外径不大于4cm。

另用直径 0.38mm 左右的漆包线,绕制一内径大于 A 线圈外径(约 5.5cm)的线圈B,共绕200 匝左右。绕成后用细线扎紧。线圈 B 引出线用较细软的漆包线(直径 0.15mm 左右),并悬挂于底座另一端的水平支架的接线柱上,使其能活摆动。

操作

  1. 调节使 A、B 两线圈同轴,并使两线圈面相距 3—5cm。将示教电、楞次定律演示器、按键开关、蓄电池组用导线如图连接。

  2. 按下按键,给螺线管A 通以电流。同时可见 B 线圈受A 线圈的及力而向后摆动,同时电流表指针也产生偏转。

  3. 待B 线圈静止后,松开电键,即断开 A 线圈电路,同时可见B 线圈受到吸引而向A 线圈方向摆动,电流表指针同时产生偏转。分析 A 线圈中电流的通断与B 线圈中感生电流方向,验证楞次定律。

  4. 若反复接通或断开按键开关,并使电流通断的周期与线圈的摆动周期一致,使其合拍,可见到 B 线圈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大,同时可见电流表指针也周期性

地左右摆动。

感生电动势大小跟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

方法一

器材 原、副线圈,条形磁铁,演示用电表,导线等。操作

  1. 将演示用电表调成“G”档,将指针的位置调在刻度盘中点。将副线圈的两端接在电流表上(如图)。

  2. 先将一个条形磁铁以较慢的速度插入副线圈,记下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大小。再将同一个条形磁铁以较快的速度插入副线圈,记下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比较两次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磁通量的变化量△φ两次是相同的,但快速插入时所经历的时间△t 较小,故△φ/△t 较大。闭合电路的电阻恒定,指针偏转角度大就表示回路感生

电流大,即副线圈中的感生电动势大。这说明磁通量的变化率 △φ

△t

大。感生电动势就大。

  1. 将两个条形磁铁的同名磁极合并在一起,用和操作(2)相同的速度插入副线圈中。可见用两个条形磁铁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较大。由于插入的速度相同,故经历的时间△t 相同,但两个条形磁铁合

并插入时,产生的磁通量变化△φ大,即磁通量变化率 △φ 大。

△t

说明感生电动势大小跟磁通量变化率大小有关,磁通量变化率越大,感生电动势越大。

方法二

器材 原、副线圈,示教电表,蓄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导线

等。

操作

  1. 按图接好电路。

  2. 合上开关,第一次将滑动变阻器从某一较小阻值滑移至最大阻值,观察

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第二次用比第一次大的速度将滑动变阻器从同一较小阻值滑移至最大阻值,比较两次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大小。第二次电表的偏转角度较大,说明第二次感生电流较大,即感生电动势交大。这两次实验,原线圈中电流的变化量△I 相同。但第二次变化所经历的时间△t 较小,故导致副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较大,以致产生的感生电动势较大。说明感生电动势的大小跟磁通量变化率大小有关,△φ/△t 越大,感生电动势越大。

  1. 连续两次以相同的速度将滑动变阻器由同一较小电阻滑移至最大阻值。但第一次原线圈中不放铁芯,而第二次原线圈中放置铁芯。可见,第二次电表指针偏转角度大得多。说明这两次过程中,原线中电流的变化量△I

    相同,但由于第二次原线圈中有铁芯,使副线圈中磁通量变化量△φ大得多,亦即△φ/△t 大得多。说明感生电动势δ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φ/△t 的大小有关。

说明 如采用实验 270 方法三的线路,用示波器观察演示结果,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

直流电动机的反电动势

目的 通过直流玩具电动机的启动、调速过程中电流强度的变化,显示反电动势的存在和反电势与转速的关系。

器材 直流玩具电机(额定电压 6V),蓄电池(或直流电源),大型示教电流表,大型示教电压表,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如图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启动电动机,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在闭合电键的瞬间,电流表的读数突然增大。这时因为电动机转速为零时,没有反电动势,电流强度I=U/R。

  2. 电动机转速逐渐增大时,电流表读数逐渐减小,电压表的读数保持不变。这是因为电动机转速增大时,反电动势δ反也随之增大,

I = U − δ反 将逐渐减小。

R

  1. 用大姆指和食指捍住电动机转轴,增大阻力矩。在电动机转速降低的同时,可以看到电流表的读数增大。这是因为电动机有负载时,转速降低,反电动势减小,输入电流增大,使动力矩增大,来达到新的平衡。

  2.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输入电动机的电压 U=δ反+IR 保持不变。输入电动

机的总功率为IU,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IU=Iδ反+I2R 这一部分为发热的功率, 余下的Iδ反这一部分就是转变为机械能的功率。

电磁阻尼

在磁场中转动的线圈,会产生感生动势。若线圈的外电路闭合,则在线圈中会产生感生电流。磁场对感生电流将产生安培力,形成与原来转动方向相反的力偶矩,对线圈的转动起阻尼作用。下列两种方法,分别演示短路线接上后,对灵敏电流计和电动机的电磁阻尼效果。

方法一

目的 演示灵敏电流计的短路保护。

器材 灵敏电流计,导线等。操作

  1. 将灵敏电流计摇动后,使指针有较大的摆动幅度。停止摇动后,可观察指针要摆动多次,经一定时间才能停止下来。

  2. 再次摇灵敏电注,使其有较大的摆幅。立即在两个接线柱上接上一根导线(短路线),可发现指针摆幅迅速减小,比不连短路线时摆时的时间短得多。这是上于与指针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摆动时产生了感生电流,线圈受到安培力形成的阻力矩的作用,使指针摆幅迅速衰减。这样能起到阻尼保护的作用。

  3. 再摇动已连上短路线的灵敏电流计,可见指针摆动幅度很小,且迅速停下。理由同操作(2)。

说明

  1. 通常 JD409 或JD409-1 型灵敏电流计的阻尼时间小于 4s,因为此种灵敏电流计的动圈铝框是闭合的,已有一定的阻尼作用。所以本演示中最好采用老式的

灵敏电计(内部动圈铝框是不闭合的),演示短路阻尼效果更好。

  1. 本实验说明灵敏电流计不用时,应在两接线柱上加上短路线,以达到阻尼保护的作用。防止在搬动或运输过程中,电流计受到振动,指针振幅过大而被撞弯或轴类脱落等情况。
方法二

目的 演示电动机的短路制动方法。

器材 玩具电机,单刀双位开关,干电池,导线等。操作

  1. 将玩具电动机、两节干电池、单刀双位开关用导线连接如图。

  2. 将单刀双位开关扳到

    a,电动机即高速转动。切断电源,可电动机断电后,仍能较长时间保持转动。记下从切断电源到完全停转的时间。

  3. 再次将开关扳到 a,电动机高速转动后,即将单刀双位开关扳到

    b。发现电动机会迅速停止转动。与操作(2)形成明显对比。这是因为已经高速转动的电动机转子,在切断供电后,仍在磁场中高速转动,转子中会产生感生电动势。若这时将外电路闭合(如开关打到b),在电路中会产生感生电流,这时相当于一个发电机。具有感生电流的转子线圈,受到安培力力偶矩的制动作用,会使转动迅速停止下来。故这时电动机外部的短路线起到了对转子的电磁阻尼作用。

自感现象

自感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一种特殊情形——是在导体本身的电

流发生变化时产生的一种电磁感应现象。由ε 自

= △I 可知,在演示

△t

中,除了要使电的变化率( △I )尽量大之外,线圈的自感系数也要

△t

足够大。即自感线圈要长,匝数要多,截面积要大,并要有铁心。同时,也要注意线圈不能有过大的电阻,否则也会使自感电流过小而自感现象不明显。

方法一

器材 自制线圈,2.2V 小电珠 2 个,50Ω滑动变阻器,2V 铅蓄电池 3 个, 电键,导线等。

线圈的制作方法

铁芯选用 22mmEI 型硅钢片(图a),叠厚 40mm 左右。用绝缘纸板做一个与铁芯相配合的绕线框架(图 b)。用φ为0.40mm 左右的漆包线在绕线框架上绕 800 匝, 抽一个头,再绕 400 匝。然后将硅钢片交叉插入,制成一个有铁芯的线圈(图 c)。

操作

  1. 按图(d)连接电路,线圈的 1200 匝全部用上,电源用 6V。

  2. 合上电键K,调节变阻器 R2,使小灯A1 和A2 的明亮程度相同。调节 R1,

    使A1、A2 正常发光。然后断开K。

  3. 合上 K,可见到 A2 立刻正常发光,而 A1 却是逐渐亮起来。说明 L

    的自感现象。

  4. 按图(e)连接电路,L 用 400 匝,电源用 4V。

  5. 合上电键K,调节R,使小灯A 比正常发光稍音一些。

  6. 断开K,可看到 A 灯突然更亮一下才熄灭,这是 L 的自感电动势引起的。

方法二

目的 断电自感现象的演示。

器材 自感线圈(也可用日光灯镇流器,规格是 15—40W 任意一种),直流电源(3—4V),氖泡(日光灯启动器或试电笔中的氖泡S),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接通K,氖泡不亮。(一般氖泡需几十V 以上的最低电压才能放电)。

  2. 断开K,因自感线圈(日光灯镇流器)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可达 200V

    左右,使氖管起辉。

  3. 如果把电键快速反复接通和断开,可看到氖泡连续发光。为了操作方便,

    可以用一个金属导体和齿轮簧片式电路断续路器K’,代替电键K,只要旋转电路断续器,氖泡即可较稳定地发亮。可长时间观察瞬间断电自感现象。

说明 实验时,如果两手同时接触日光灯镇流器两端,断开电键时会受到较强烈的电击,因时间极短暂,无害人体,但却可使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

方法三

器材 带铁芯线圈(可用 2 只 40W 日光灯镇流器串联),发光二极管 3 只(红色发光二极管 2 只:D1、D2;绿色发光二极管 1 只:D3),滑动变阻器(0—300Ω),

定值电阻器(20Ω、1/2W),电池组(3V),导线等。操作

  1. 将(a)图中的器材安装在示教板上,将滑动变阻器 W 的滑动片入在阻值最大的位置。

  2. 闭合电键K,则D1、D2 发出红色光,调整滑动变阻器W 的滑动片位置,

使D1 和D2 的亮度相近。

  1. 每次闭合电键K 时,D2 比D1 延迟发光。比此验证通电时的自感现象。

  2. 每次断开 K 时,D1、D2 熄灭,D3

    发出绿光,以此验证断电时的自感现象。注意

  1. 带铁芯线圈的选择是本实验的关键,线圈的自感系数不能太小,否则 D2

的发光延迟时间将难以分辨。

  1. 电源电压大于 2V 就能工作,正常工作电压为

    3V,以两节干电池串联较好。如用稳压电源时,不能用稳压电源的电源开关代替电路中的电键K,因为稳压

电源的输出端接有滤波电解电容器,在稳压电源开关切断交流电源后仍有逐渐减小的电流供给电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是突然减小,无法使D3 在断电时发光。

说明 本实验也可以用如图(b)所示的电路。L 可用 40W 日光灯镇流器, S1、S2、S3 是三只白炽灯,D1、D2 用两只 2DZ 系列二极管。

方法四

器材 日光灯镇流器(15—40W),发光二极管 2 只(绿色发光二极管 D1, 红色发光二极管D2),定值电阻 1 只R(100—200Ω),电源(3V),电键,导线等。

操作 按图接通电路,K 闭合,D1 发光;K 断开,D1 熄灭,D2 被线圈L 的自

感电动势点亮发光。说明

  1. 利用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时工作电流极小(小于 20mA)的特点,容易做成断电自感现象的实验。

  2. 根据发光二极管D2 的正向导通方向,可以判别感生电流的方向。

方法五

器材 晶体管收音机输出变压器(用初级),检流计,电阻(R 为 15Ω、R’ 为 61Ω),电键,电池,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56Ω),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连接电路。闭合电键 K,调节变阻器 W 使检流计的指针在中间零点的位置,然后去掉保护电阻R’,进一步调好平衡。

  2. 断开电键的瞬间,见到检地的指针偏转一下,说明断电时的自感现象, 并可断定自感电动势的方向。

  3. 闭合电键的瞬间,见到检流计的指针向相反方向偏转一下,说明通电时的自感现象,也可以断定自感电动势的方向。

方法六

器材 变压器原理说明器,教学示波器,单刀开关,蓄电池组,导线等。操作

  1. 将 J2425 型变压器原理说明器中的线圈套在铁芯上(0—400 匝线圈)构成有较大自感的有铁芯线圈L,再将小灯泡(6.3V、0.15A)和蓄电池组(电压 4V)、单刀开关及教学用示波器如图(a)连接。

  2. 调节示波器,使输入开关置于“DC”档,“Y 衰减”旋钮旋到“1000” 档,“Y 增益”旋钮旋到适当位置,“扫描频率”旋钮旋到“100—1KHz”档,“扫描微调”旋钮在任何位置均可。用“垂直位移”旋钮将扫描线调到荧光屏的中央d 位置。调节“辉度”与“聚焦”旋钮,使水平扫描线清晰并有适当亮度。

  3. 合上开关 K 瞬间,可见水平扫描线先跳至 b 位置,随即回到 a 位置(图 b)。说明在接通瞬间,L 上有较大的自感电动势,电源路端电压较大。正常导通以后,L的直流电阻较小,电源路端电压降低。

  4. 当切断电源时,可见水平扫描线先跳至 c 位置,随即回到d 位置。cd 间的距离远大于 ab 之间的距离。说明在切断电源瞬间,线圈中产生了方向与线圈中原电流方向相同,大小远大于U 的自感电动势。

自感在日光灯电路中的应用

目的 显示镇流器产生瞬时高压和降压限流两个作用。

器材 40W 日光灯管,起动器,“220V、100W”白炽灯,单刀单位开关,单刀双位开关,双刀双位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如图连接电路接通K1,K2 接a 端,当 K3 接d 端时,A 灯泡亮,K3 悬空时,A 灯不亮。

  2. K3 换接c 端,启动器 S 相当于自动开关,使灯泡交替明暗。由于 A 灯泡不

能产生瞬时高压,因此日光灯管始终不能点亮。

  1. K2 换至 b 端,当启动器自动断开时,镇流器 L 的自感高压达数百伏,使日光灯管点亮。

  2. 也可以用K3 代替启动器S:将 K3 扳到 d,待看到日光灯管两端微红后,打

开K3,可看到日光灯立刻点亮。

  1. 将K2 从b 端迅速换至a 端,灯管仍然亮,说明此时L 的作用和 A 灯钨丝电阻的作用相同,起分压限流的作用。
说明
  1. 40W 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电流约为 0.41A。实验表明,A 灯功率用“220V、100W”较合适。灯泡的额定功率若太小,由于灯泡分压较多而使灯管不能正常发光。

  2. K2 从 b 端换接 a 端时,必须迅速,才能保证灯管内灯丝仍处于热电子发射

状态。

涡流

方法一

目的 演示涡电流的热效应。

器材 万用变压器线圈(n=1000 圈),铁心,环形铝锅等。

操作
  1. 按图将线圈套在铁心一边,环形铝锅套在铁心的另一边,用条形铁轭使铁心闭合。在线圈的接线柱上接上电源线及插头。

  2. 一手持环形铝锅(如图)在锅内放一些水,同时接通 220V 交流电源。闭合铁心处于交变磁场中,穿过环形铝锅交变的磁通量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形成涡电流。由于铝锅电阻很小,有较大的涡电流。几分钟内可见铝锅中的水沸腾。

方法二

器材 变压器原理说明器,低压交流电源,铁棒(长约 60mm、直径约 20mm), 导线等。

操作

(1)取变压器原理说明器中的 0—400 匝线圈(12V、3A),8—10V 交流低压电源。(2)将铁棒插入线圈,接通电源(如图)。经 10 分钟左右,取出铁棒,用手摸

铁棒可感觉到铁棒的温度升高了。这是铁棒被置于交变磁场中产生涡流所产生的热效应。

(3)将变压器原理说明器中的条形铁轭插入线圈中,给线圈通以同样的电压, 也经历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切断电源,取出条形铁轭,用手摸铁轭并不感到有明显的温度升高。这是因为铁轭是由许多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合成的,当处在同样的交变磁场中时,产生的涡流要小得多,涡流的热效应也就不明显了。

阻尼摆

当阻尼摆在磁场中摆动时,不论摆动的是金属板(如方法一、二)还是磁铁(如方法三),由于金属板在不断切割磁力线,因而在金属板上产生感生电动势。这种感生电动势在金属板内自成回路形成涡电流。涡电流所受的安培力阻碍摆的摆动, 使摆动的幅度衰减。涡流越大,外磁场对涡流的作用效果就越大,摆幅的衰减也就越迅速。

方法一

目的 演示涡电流的机械效应。

器材 变压器原理说明器(或万用变压器),低压电源,导线等。

操作
  1. 将 0—400 匝线圈套入U 形铁芯内,两极掌分别放在铁芯上方,并使垂直端面相对,距离约 20mm,用铁轭压板压紧。把摆架装在压板上,使摆架的刀承与极掌相对面垂直。先将弱阻尼摆的刀口放在刀承上,使摆能在两极掌间的空隙中自由摆动,既不摩擦也无撞击现象。线圈引出线接直流 12—16V 电源。

  2. 先不给线圈通电,使强阻尼摆和弱阻尼摆(梳形摆)分别在两磁极间摆动, 可以观察到在轴尖处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约 3 分钟)才能完全停止下来。

  3. 接通励磁电源,则在两磁极间产生很强的磁场。当强阻尼摆在两磁极间摆动时,在阻尼摆内产生涡电流,使强阻尼摆的摆幅迅速衰减,并很快停止摆动。

  4. 用弱阻尼摆作重复操作(2),可以观察到弱阻尼摆的摆幅衰减较慢,在较长时间内仍能继续摆动。其原因是弱阻尼摆上有许多隔槽,使摆内的涡电流大为减小, 因而阻尼作用很弱。

方法二

器材 面积为(4×6)cm2 的铝片,细线,铁架台,竹竿,条形磁铁等。

操作
  1. 用轧头把竹竿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铝片的两只角上钻两个小孔,用四根 30cm 左右长的细线挂在水平的竹竿下(如图)。

  2. 轻轻碰一下铝片,铝片至少来回摆动几十次才会停下。拿一块条形磁铁, 以磁极面尽量贴近铝片,铝片只摆动十多次就会完全停止,这就是电磁阻尼现象。

说明 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可将几根条形磁铁的同极端并在一起使用。

方法三

目的 演示运动的磁铁在金属板内激发的涡电流所引起的阻尼作用。

器材 永铁磁铁棒(磁性要强),铜板或铝板(50cm×50cm),铁架台,导线等。

操作
  1. 将永久磁铁棒悬挂于金属板(铜板或铝板)之上的铁架台上,悬线的长度调节到使磁棒在摆动时其底部正好不与金属板相撞。

  2. 不放金属板,用手拉磁铁棒偏离平衡位置,放手让其摆动。磁铁棒将摆动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慢慢停下来。

  3. 在磁铁棒下方放置金属板,重复操作(2)。可观察到磁铁棒的摆动幅度迅速减小,并很快停止。实验说明,由于磁铁的摆动,在金属板中产生了涡电流,而涡电流的磁场将阻碍磁铁棒的摆动,显示了涡电流的阻尼效应。

交流电的产生

通常,在演示交流电的产生时,首先要建立一个匀强磁场(方法一、二、四中 均采用电磁铁形成匀强磁场,方法三用亥姆霍兹线圈产生匀强磁场)。再在这个磁

场中放置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闭合线框。交流电的显示手段,可以用大型示教电表的“G”档,也可以用示波器。

方法一

器材 演示用电表,电机原理说明器,低压电源,导线等。

操作
  1. 将电机原理说明器、演示用电表及低压电源用导线如图连接。演示电表调成“G”表,指针在刻度盘中央为零。低压电源输出 6V 直流作为交流发电机的励磁电源。把演示电表接在电机原理说明器的带有电刷的接线柱上。调节两电刷至交流输出的位置,并使其与铜滑环紧密接触。

  2. 接通低压电源,摇动转柄使电枢均匀旋转,转动快慢要跟指针的摆动合拍。指针在零位左右对称地摆动,说明电枢中产生的电流是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交流电。

说明 当摇动电枢的转速加大时,指针的摆动次数也随之增加。由于指针的惯性,指针的摆幅反而减小,甚至停住不动。故演示中要适当控制转速。

方法二

目的 观察交流电的波形,研究交流电的周期和最大值。

器材 手摇发电机模型(配有不同匝数的转子),示波器,励磁电源,导线等。

操作
  1. 用励磁电源对发电机模型电磁铁线圈供电,使其产生磁场。

  2. 将发电机转子输出端与示波器“Y

    轴输入”端及“接地”端用导线相连。衰减旋钮放在 1 或 10,扫描旋钮放在 10 或 100(视实际情况确定)。

  3. 匀速摇动发电机转子,示波器上可看到正弦交流电的波形,证明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会产生交流电。

  4. 改用匝数不同的转子,以同样的转速运动,可看到交流电的最大值不同,

    匝数多的产生的交流电的最大值大。

  5. 提高转子转动速度,交流电波形图变得密集,即交流周期变小,说明转子转动的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转子转速增大时,示波器显示的交流电的最大值也同时增大。

说明 此实验直观显示了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会产生交流电,并能讨论交流电的周期、最大值与什么因素有关。

方法三

目的 证实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旋轩时,闭合线圈内会产生正弦交流电。

器材 自制亥姆霍兹线圈,12V 稳压电源,教学示波器,电机原理说明器(旧的),手摇传动皮带,手摇转动轮及支架,导线等。

亥姆霍兹线圈的制作方法

亥姆霍兹线圈的组成是由一对相同的圆形线圈,彼此平行而共轴,回绕方向一致,两线圈的间距与半径相等。自制数据:线圈半径 13.5cm,每个线圈绕 50 圈左右,直流电阻 10Ω。亦可用洛力仑兹力演示仪(拔去威尔尼特电子管)替代。

操作
  1. 将旧的电机原理说明器拆去外壳,取出其中的矩形线圈及其附属物:轴, 换向器,电刷固定在一木块上,木块可紧卡在亥姆霍兹线圈中间,再用传动皮带将线框轴上带槽滑轮及手摇转动轮连接,如图所示。

  2. 将亥姆霍兹线圈接上 12V 直流电。把矩形线圈两端通过电刷、转换器接至示波器 Y 输入端和“地”。示波器衰减旋至零,扫描旋至 10Hz。接通示波器电源, 并调整至待用状态。

  3. 快速摇动矩形线框,细心地慢慢转动示波器同步旋钮,示波器屏幕上便会出现稳定清晰的单相交流电正弦波曲线。

方法四

器材 电磁感应演示器,低压电源,演示电表,电流放大器,导线等。

操作
  1. 低压电流电源 24V 接电磁感应演示器的电源接线柱,红色接线柱连电源正极。将单匝矩形线框放在支座上,其两引出端接演示电流。演示电源调成“G”表, 并加接电流放大器(如图)。

  2. 打开电源开关,并接通演示器开关,在两极间形成一个较强的匀强磁场。当均匀转动单匝线圈,并使其转动周期与电表指针系统摆动周期接近时,可见电表指针在中心零刻度附近左右对称地摆动起来。这说明在线框中产生了交流电。

  3. 若使线框从中性面开始转动,当转到线圈平面与磁力线平行位置瞬间,感生电流最大。而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力线垂直的位置瞬间,感生电流最小。从而说明了线框位置与产生的交流电正弦变化规律之间的对应。

  4. 将单匝线圈换成带滑环的多匝线圈,以同样转速均匀地摇动多匝线圈,可见产生的交流电幅度比单匝时大得多。并显示匝数越多,转动越快,感生电流也越大。

  5. 保持线圈转速度快慢不变,降低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可见感生电流也变小。这说明线框中产生的感生电流大小,除与转速快慢有关之外,还线框周围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有关。

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的波形和频率

方法一

器材 教学示波器,低压交流电源,电阻(24kΩ)j,电容(0.1μF),导线等。

操作
  1. 将辉度调节旋钮逆时针方向转到底,垂直位移(↑↓)旋钮转到中间位置, 衰减旋钮置于最高档,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档。

  2. 打开电源开关。经 2—3 分钟预热后,顺时针旋转辉度调节旋钮,屏上出现一个亮斑(注意亮斑不要太亮)。旋转聚焦调节(⊙)和辅助聚焦旋钮,使亮斑最圆最小。

  3. 将衰减旋钮转到“10”,Y 增益旋钮逆时针方向转到底,扫描范围放在“10

—100”,可看到荧光屏中间呈现一条清晰的水平扫描线。

  1. 将电阻R、电容器C、低压电源、示波器按图(a)接好,低压电源输出 2V 交

流电。适当地调节示波器的扫描微调和 Y 增益等旋钮,可在荧光屏上得到 3—4 个稳定的正弦波。

说明 电阻R 和电容器 C 是为防止高频谐波对 50Hz 交流电的干扰而设置的滤波电路。在不接入R、C 的情况下,波形往往要失真。

方法二

器材 教学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电阻(24kΩ),电容器(0.1μF),导线

等。

操作

(1)、(2)、(3)同方法一。

(4)将电阻、电容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按图接好。适当地调节示波器

的扫描范围,扫描微调和Y 增益等旋钮,可在荧光屏上得到几个稳定的正弦波。(5)改变低频信号源输出信号的频率,可看到荧光屏上正弦波个数的变化:当

交流信号频率升高时,荧光屏上正弦波的个数增加,反之则减少。

交流电的极性变换

演示交流电的极性变换,要用低频交流电源供电才能演示清楚。否则由于指针系统的惯性,或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而无法看清。演示时应取交变频率 f≤1Hz 的低频或超低频电源。电源可采用 XFD-8 型超低频交流讯号发生器,也可以用 J2464 型教学信号源的超低频信号。此外还可以自制简易超低频讯号发生器,或用滑动变阻器组装。

方法一

目的 观察交流电极性的周期性变换。

原理 电解食盐水溶液,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分别向阴极和阳极移动,钠离子(Na+)在阴极附近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OH-)生成氢氧化钠(NaOH),滴入酚酞指示剂后就会在阴极附近出现红色。当电极的极性发生周期性变换时,两个电极附近就周期性地交替出现红色。为使这一现象能清晰地观察到并保留下来,宜采用渗水性较好而流动性较差的滤纸来吸附NaCl 溶液,并使电极在滤纸上移动,以显现极性变换的现象。

器材 交流信号发生器(频率可调,最低频率为 1Hz),万用电表的红、黑表棒一对,氧化钠,酚酞指示剂,滤纸(长、宽不限)。

操作
  1. 先用氯化钠溶液浸湿滤纸(不宜太湿,以溶液不会自行滴下为宜),再在滤纸上均匀滴入酚酞指示剂。

  2. 将红、黑表棒分别接在 6V 蓄电池的正、负极上,然后把两表棒紧压在滤纸上平行地缓慢移动,可见黑表棒拖过处留下一条红色痕迹。说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表棒能留下红色痕迹。

  3. 将红、黑表棒接在交流信号发生器的低频输出端,调节输出信号频率小于20Hz,输出电压为 5—6V。

让红、黑表棒压紧滤纸并使它们平行地缓慢移动,这时在滤纸上(与表棒接触

处)将出现两条红色虚线(如图)。

说明
  1. 两条虚线中出现的红色部分的位置相互交错,表明红、黑表棒的极性是周期性交换的。

  2. 在表棒匀速移动的情况下,虚线中出现红色和不出现红色的间距相等,表明交流电极性变化是等时的。若已知棒移动速率为 v,量出相邻两段红色线段端点间的距离s,则可粗略测定交流电的周期T=s/v。

方法二

器材 红、绿发光二极管各一个,4V 蓄电池,低频信号发生器,2000Ω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如图连接电路,LED1 和LED2 分别为红色和绿色的发光二极管,电源为蓄电

池。

  1. 合上电键,可看到LED2 亮,LED1 不变。(可用R 调节LED 的发光亮度,电

流约为 5mA 较好。)

  1. 改变电源极性,可看到 LED1 亮,LED2 不变。说明两个 LED

    的亮暗可指示电源不同的极性。

  2. 将蓄电换成低频信号发生器,频率调成 f=1Hz,输出电压4—6V。合上电键,

    可看到LED1 和LED2 轮流闪亮,而且闪亮的时间是相同的。说明交流电的极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变化周期是相同的。

说明 如果没有发光二极管,本实验也可以由图(b)线路来完成,L1 和L2 为普

通小灯泡。但这种线路要求低频信号源有较大的电流输出能力。

测定交流电的频率

目的 利用示波器所显示的利萨如图形来测定交流电的频率。

原理 示波管内的电子束受x 偏转板上正弦电压的作用时,屏上亮点作垂直方向的谐振动;受 y 偏转板上正弦电压的作用时,亮点作垂直方向的谐振动。若在 x 与y 偏转板同时加上正弦电压时如图(a),亮点的运动是两个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当x 方向的振动频率fx 与 y 方向的振动频率 fy 相同时,亮点合成运动的轨迹

一般是一个椭圆。若两频率之比 fy∶fx 为整数比,则合成运动轨迹是一个闭合曲线图形,称为利萨如图形。

通常选用有一定频率比构成的利萨如图形来进行测算,如图(b)所示。图下方标明的是fy∶fx。

根据

f y = 屏幕坐标方格水平边与图形的切点数Nx

f x 屏幕坐标方格垂直边与图形的切点数Ny

= k,

从中可以测出未知的交流电频率fy。

器材 教学用信号源 2 台,教学用示波器,导线等。

操作

(1)、(2)同实验 279 方法一中的操作(1)、(2)。

  1. 将待测频率的交流信号从教学信号源引出,从“Y 输入”和“地”端输入, 同时将另一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信号从“X 输入”和“地”端输入。

  2. 调节x、y 轴增幅或衰减,使图形比例适中。缓慢调节已知频率的信号源频率,得利萨如图形。记录后关掉信号源与示波器电源。

  3. 根据利萨如图形特征和fy=kfx 计算出待测交流电频率。

说明
  1. 荧光屏上亮点的辉度不要调得太亮,也不要长时间固定在某一点位置上, 以免损坏荧光屏。

  2. x、y 轴输入有一公共接地端,接线时应防止将外电路短路。

  3. 实际操作中,不容易调到fy∶fx 整数比,因此只要调到利萨如图形基本稳定即可。

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

方法一

器材 低压电源,滑动变阻器(0—50Ω),双刀双位开关,小灯泡(2.5V、0.3A), 电阻圈(15Ω),教学用示波器,导线等。

  1. 双刀双位开关的 1、3 接交流电源 8—10V,滑动变阻器作分压器使用,初始时,电压调在最小。2、4 端接直流电 6V,由低压电源稳压输出。电阻圈 R 两端分别接示波器的“Y”端和接“地”端如图(a)。接线过程中,开关常开。

  2. 按照实验 279 方法一操作(1)、(2)的步骤调节好示波器后,将示波器 Y 输入开关置“DC”位置,Y 衰减旋钮放在“100”档。扫描范围旋钮置于“10—100Hz” 档。同步开关置于“十”位置。

  3. 打开交直流电源的开关。将双刀双位开关置于 2、4 端,用直流将灯泡点亮, 注意观察小灯泡明亮的程度。然后把双刀双位开关合向 1、3 端,缓慢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使灯泡的亮度与用直流时尽量接近。反复将开关合向 2、4 端和 1、3 端,调节到用交流或直流供电,使该灯泡的亮度目测无差异时为止。这时,可以认为交流电流的发热效果与直流电流的发热效果是等效的。

  4. 当双刀双位开关合向 1、3 端时,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可见正弦交流波形。为了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可调节示波器的“扫描微调”,“X 增益”和“Y 增益”等旋钮,使屏上出现的波形i 与图(b)所示相仿。

  5. 当双刀双位开始合向 2、4 端时,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可见直流电的波形 ID,

如图(b)所示。

  1. 由于取样电阻 R 与小灯是串联的,电流强度是相等的。从图上可分析与直流电流ID 相应的交流电流强度IC 与最大值的关系

I = I = I sin π = Im ,

C D m

Im =

4

2IC 。

方法二

器材 教学用示波器(J2458),滑动变阻器(0—200Ω),低压电源,交流电压表,导线等。

操作
  1. 按实验 279 方法一操作(1)、(2)的步骤调节好示波器后,将 Y 衰减开关扳到“校准 100mV”档,扫描范围扳到“100—1K”档,调节扫描微调旋钮,使荧光屏

上显示出稳定的方波波形。调 Y 增益旋钮,使荧光屏上的方波显示的幅度刚好为 5 格,则这时垂直系统的灵敏度被校准为 20mVpp/格。校准后,Y 增益旋钮不能再转动。

  1. 将示波器“Y 衰减”置于“100”,这时被测电压幅度为 4—10Vpp。“扫描范围”置于“10—100Hz”档。

  2. 把滑动变阻器 R 作分压器使用,接于低压电源的“交流”输出接线柱上。将分压器的输出端分别接到示波器的“Y 输入”和“接地”端。将交流电压表并联在分压器的输出端上(如图)。

  3. 打开电源开关,给分压器输入 6V 交流电压。调节分压器滑动触头和示波器的扫描微调旋钮,使荧光屏上交流波形的峰-峰值恰为 6 格,并使图形稳定。同时从交流电压表上读出这时输入示波器的交流电压的有效值U。这时 U=4.3V。切断示波器和低压电源开关。

  4. 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可以由下列分析得到 Upp=6 格。示波器垂直系统的

灵敏度已被校准为 20mVpp/格,

所以有 Upp=20mV/格×6 格=12V。最 大 值 Um=Upp/2=6V 。

有效值

U = Um /

= 6 /

= 4.24V。

这与用电压表测得的有效值U=4.2V 接近,验证了交流电最大值与有

效值之间存在:Um = 2U。
方法三

器材 0—220V 交流调压器,250V 交流电压表,250V 直流电压表,带滤波的整流器,3kΩ碳膜电阻,氖泡等。

操作
  1. 如图(a)接好电路。由小到大地调节加在氖泡上的电压,使它刚好起辉。此时氖泡两端所加的电压是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m,而交流电压表上读出的是交流电压

的有效值U。

  1. 按图(b)接好电路。逐渐调高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压,直至氖泡起辉。此时直流电压表上读出的电压就是氖泡的起辉电压,也就是操作(1)中的Um。
(3)比较U m 和U的大小,看是否有Um = 2U的关系。
交流电的相差

原理 如图所示的电路可得到各种不同相位的交流信号。U 接 50Hz 交流电。由A 端和O 端输出的信号UAO 与U 同相,由B 端和O 端输出的信号UBO 的相位视W 阻值的大小而定。当W 的触头移到a 点时,UBO 与UAO 同相;当W 的触头移到b 点时,

因为RW 比XC(约为 6.8kΩ)大得多,所以UBO 与UDO 同相,即与 UAO 反相;当 W 的触头处于其他的中间位置时,UBO 和UAO 的相差大于 0°小于 180°。

器材 教学示波器,电子开关,电位器(100kΩ、1W),金属化纸介电容(0.47

μF、63V)、电阻(470Ω、1/8W)2 个,低压电源,导线等。

操作
  1. 使电阻R1、R2,电位器 W 和电容器 C 等连成如图电路,组成阻容移相器。在输入端接低压交流电源(2—4V)。“电子开关”的“A 输入”、“B 输入”和“地” 分别与图示阻容移相器中的“A”、“B”和“O”端相连,它的“输出”和“地”分别接示波器的“Y 输入”和“地”。

  2. 调节电子开关和示波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方法是将电子开关的“A 增幅” 和“B 增幅”旋钮均逆时针转到底,“频率范围”旋钮置“5—50KHz”档。示波器的“Y 衰减”置“10”档,“扫描范围”置“10—100Hz”档。将移相器中的电位器W 的触头置于a 处。

  3. 调节两个观测信号UAO 和UBO 同相。方法是先缓慢地顺时针转动电子开关的

“A 增幅”和“B 增幅”旋钮,以及示波器的“Y 增益”旋钮使屏上显出的波形有适当的幅度。再分别调节电子开关的“频率细调”和示波器的“扫描微调”旋钮,使

示波器屏上显示出稳定的两个波形。最后调节电子开关的“相对位置”旋钮,使两个波形重合起来如图(b)。可以看到两个交流电压信号“UAO”和“UBO”同相。

  1. 调节W 的触点位置,使两个观测信号 UAO 和UBO 出现相差并达到反相。方法是转动移相器的电位器W 的触点,逐渐由 a 向b 移动。这时在屏上可见波形 UAO 不动, 而波形UBO 缓慢右移。这说明UAO 与 UBO 出现了相差,并且 UBO 比 UAO 滞后。继续缓

慢转动电位器 W,使两波形的相位差进一步加大。当调至屏上出现如图(c)情况时, 说明两波形的相差恰为π/2。即UBO 落后于UAO 为π/2,或者UAO 超前 UBO 为π/2。再继续调节电位器 W,使相差达到 180°。即波形 UAO 和波形 UBC 为反相,如图(d)

所示。

说明 如有双踪示波器,则可不用电子开关,直接将 A、B 两点与示波器的YA、YB 接通。

纯电阻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的相位

白炽灯、电炉、电烙铁等用电器可以看成是纯电阻性元件,由它们组成的电路称为纯电阻电路。纯电阻电路是最简单的交流电路。

如将R 接到e=εmsinωt 的电源上,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电阻的电流瞬时值为

i = e = ε m sinωt = I

sin ωt

R R m

可见,在正弦交流电源作用下,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也是一正弦交流电流,且电流与电压同相。

下列实验中用低频电源,目的是为了把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关系演示得更清楚。

方法一

目的 用超低频电源及电表演示纯电阻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的相位。

器材 滑动变阻器,电阻(24kΩ、 1 W),演示电表,电池组,单刀

8

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用滑动变阻器组装成越低频电源如图(a)。当合上开关K,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在AB 两端间作周期性的往复滑动时,在M、N 两端则产生强度与方向均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压。变化的频率取决于滑动触头P 滑动的速率,电压的幅度决定于电源电动势的高低和滑动触头移动的距离。

  2. 将演示电表调成“直流 0—10V”量程的电压表和灵敏电流计,并都调成中心零位式。电源ε1 和ε2 均用 2V 蓄电池。按图(b)线路接线。注意电表的正负位置。

  3. 合上单刀开关K,缓慢移动滑线变阻器R'的摆动触头 P,给纯电阻电路输入超低频交流电压,观察电压表及灵敏电流计指针摆动情况。适当调节滑动触头的滑动幅度及速率,使两电表指针在零点左右摆动幅度及快慢适宜。仔细比较两电表指针的同步摆动。这说明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是相同的。

方法二

目的 用示波器演示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

器材 教学示波器,电子开关,低频信号发生器,电阻(1kΩ、 1 W)

8

,电阻(100Ω、1/8W),导线等。

操作
  1. 将示波器,电子开关,R1(1kΩ),R2(100Ω)等用导线按图(a)连接好。A、B 两端接低频信号发生器交流输出接线柱及“地”接线柱。电子开关的“A 输入”、“B 输入”及“地”分别接测试点 1、2、3 上。

  2. 将电子开关的“频率范围”旋钮放在“5—50KHz”档,示波器的“Y 衰减” 放在“1”档,“扫描范围”放在“100—1KHz”档,“Y 增益”旋钮顺针方向转到底。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使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为 400—600Hz,将“正弦波衰减”置于“odb”档。然后调节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幅度”及电子开关的“A 增幅”、“B 增幅”,再调节示波器的“扫描微调”及电子开关的“相对位移”旋钮,使示波器屏上出现如图(b)所示的大小适中的稳定的电压与电流波形。

  3. 旋动电子开关中的“A 增幅”旋钮,可见电压波形的波幅发生变化。旋动“B 增幅”旋钮,可见电流波形的波幅发生变化。从而说明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是同相位。

电感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方法一

目的 用对比观察的方法演示电阻与电感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阻碍作

用。

器材 低频信号发生器,带铁芯的电感线圈,电阻(其阻值与电感线圈的直流

电阻相同),小灯泡(2.5V),单刀双位开关,双刀双位开关,直流电源,导线等。

操作
  1. 双刀双位开关K1“1”端接 2V 直流电源,“2”端接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再将单刀双位开关K2,小灯泡D,有铁芯的线圈L 与电阻R 如图连接。

  2. K1 接 1,演示直流电阻中电阻 R 与电感对电流的作用。当 K2 接 1 时,灯 D 点亮。当 K2 接 2 时,灯 D 的亮度与K2 接 1 时的亮度相同。这是由于电感 L 的直流电阻与电阻R 的阻值相等。

  3. K1 接 2,演示交流电路中电阻 R 与电感L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低频信号发生

器频率调至 500Hz。当K2 接 1 时,灯D 点亮,调节正弦波幅度,使灯 D 发光亮度与操作(2)中相仿。当K2 接 2 时,灯 D 的亮度明显减弱。说明有铁芯的线圈 L 对交流电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改变交流信号输出频率,可见随着频率的增加,灯D 的亮度逐渐减弱。将电感线圈的铁芯抽出,可见灯D 变亮。说明电感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与交流电频率及线圈的自感系数有关。

方法二

目的 用电流表演示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器材 演示电表,小灯(6—8V),变压器原理说明器,滑动变阻器(50Ω、1.5A、10Ω、2A 各 1 个),低压电源,单刀双位开关,导线等。

操作
  1. 电感线圈L 用变压器原理说明器中的“0—400 匝”线圈,其直流电阻约为3.4Ω。将铁芯闭合,并将螺钉旋紧。电流表用“0—100mA”量程,伏特表用“0—

10V”量程。低压电源输出 6—8V 交流电压。滑动变阻器 R2 的阻值尽量调得与电感

线圈的直流电阻相近。将所有器材按图连接(两个演示电表分别用作交流毫安表和交流伏特表)。

  1. K 接 1,将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 R1,使伏特表的读数为 4V,小

灯泡发光。记下电流表的读数I1。

  1. K 接 2,调节滑动变阻器 R1,使伏特表的读数仍为 4V,但小灯泡不亮,这时小灯中电流为I2,它明显小于I1,说明电感对交流电具有阻碍作用。
纯电感电路欧姆定律

目的 验证在纯电感电路中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

器材 演示用电表,变压器原理说明器,滑动变阻器(0—200Ω),低压交流电源,导线等。

操作
  1. 将演示电表调节为量程是 0—100mA 的交流安培表,及量程为 0—10V 的交流伏特表。低压电源调节为交流 10V 输出。电感线圈可用变压器原理说明器中的绿色线圈套在铁芯上,用铁轭封闭并拧紧螺母固定制成。

  2. 用导线将电感线圈、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低压电源等按图接线。(3)接通电源,从安培表、伏特表读取一组(I,U)值。

  1. 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 L 中的电流,可读取另一组(I,U)值。共要读取 7—8 组(I,U)值。

  2. 以横轴代表I,纵轴代表U,作出 U-I 图,可得一条直线。说明电感电路中

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注意
  1. 在电源用 50Hz 的交流电时,电感线圈的感抗一般为几十欧,比伏特表的内阻要小得多,因此应该用安培表外接法。

  2. 要尽量选用直流电阻小的电感线圈。如有条件,电源可改用低频信号发生器。适当地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可增大电感线圈的感抗。

电感器的感抗

方法一目的

  1. 了解电感对交流电路的阻碍作用。

  2. 定性演示感抗与自感系数及信号频率的关系。

器材 低频信号发生器,小型变压器,扬声器,电键,导线等。

操作
  1. 按图(a)连接装置。变压器可用J2426 型中 120 匝一组。

  2. 开启信号发生器,输出一 400Hz 的低频信号。可听到扬声器发声。

  3. 连续地断开和闭合电键K,可听到扬声器中声音有轻有响。当断开电键时扬声器中的声音要比电键合上时轻一些,这是电感线圈对交流信号产生阻碍作用的结果。

  4. 改变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

    4000Hz,再不断地断开和合上电键,注意扬声器中声音响度的变化。将发现这时比操作(3)时响度的变化要大得多。说明交流电频率越高,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大,也就是感抗越大。

  5. 使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某一固定频率(如

    400Hz)。再把铁芯逐步抽出,如图(b),可听到扬声器中声音逐渐变响。这是由于逐渐抽出铁芯,线圈的自感系数逐渐变小,电感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感抗)变小了。

  6. 把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串联起来,分别组成 120 匝、240 匝和 360

    匝三组线圈。把这三组线圈顺次接入电路,比较扬声器中声音的响度。可见圈数最小的,声音最小,说明线圈的感抗与匝数有关。

说明
  1. 当线圈串联后接入电路时,扬声器中的声音应比单个线圈时轻。如果发现声音不轻,说明线圈接反了。这时将线圈的两个端点换接一下即可。

  2. 如能用晶体管电压表测扬声器两端的电压,在电键通和断时,扬声器端的电压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再配合听声音,演示效果会更好。

方法二

目的 定性演示感抗与交流电频率的关系。

器材

变频电源,电池组,电感器,线绕电阻,单刀双位开 u ,双刀双位开关,小灯

泡,导线等。

操作
  1. 如图连接电路。K1 为双刀双位开关,K2 为单刀双位开关,D 为“6.2V、0.3A” 小灯泡。R 为用镍铬电阻丝烧制的线绕电阻(其阻值与电感器L 的直流电阻相同)。电感器用∅1.0mm 漆包线绕 250 匝,其直流电阻约为 4Ω,自感系数约为 3—5mH。

  2. K1 接电池组,K2 接电阻器 R。观察小灯泡正常发光,说明电阻器对直流电

阻碍较小。

  1. 将K2 改接电感器,可看到小灯泡同样正常发光,说明电感器对直流电有较小的阻碍作用。

  2. K2 接电阻器,将K1 改接变频交流电源,小灯泡正常发光,说明电阻对交流

电阻碍作用也较小。此时,改变电源输出交流电的频率,小灯泡发光的亮度基本不变,说明纯电阻对交流电阻碍作用的大小与频率无关。

  1. K2 接电感器,小灯泡比原来要暗,说明电感对交流电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2. 改变交流电的频率,频率越高,电灯越暗。说明电感对交流电阻碍作用的大小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阻碍作用越大。

  3. 保持交流电的频率不变,在电感线圈中插入软铁芯,可看到小灯泡变得更暗,说明电感对交流电阻碍作用的大小还与有无铁芯有关。

方法三

目的 观察电感电路中电流强度的大小与通过的交流电频率、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之间的关系。

器材 电感线圈(可用变压器)、低频讯号发生器、示波器、大型电流计、2CP 型二级管。

操作
  1. 如图连接电路,ab 间是变压器的 220V 线圈。从大型电流计可看出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从示波器上可看出交流电的频率。

  2. 接通电源后逐步将电源频率从 100Hz 提高到 1000Hz,可看到电路中电流逐渐减小,说明线圈的感抗随电源频率的升高而变大。

  3. 将线圈的两头改接b、c 位置(线圈的匝数减小),可看到电路中电流增大。说明线圈的感抗随匝数的减少而变小。

  4. 开放变压器的铁芯,即减小线圈的自感系数,可看到电路中电流明显增大。说明线圈中的闭合铁芯能使线圈感抗明显增大。

方法四

目的 用信号源与示波器研究感抗。

器材 学生信号源,自制线圈,示波器,电阻(1.2kΩ),电位器(0—100Ω), 喇叭(2.5■舌簧喇叭),插头,导线若干。

线圈的制作方法

用线径是 0.23mm 的漆包线在同一线架上,4 线并绕 1500 匝。将第 1 个线圈的尾端跟第 2 个线圈的首端接在一起引出第 1 个抽头,第 2 个线圈的尾端跟第 3 个线

圈的首端接在一起引出第 2 个抽头,按相同方法引出第 3 个抽头如图(a),空芯线架的截面积为 25×25mm2,长 25mm。

操作
  1. 按图(b)所示电路将各元件连接在示教板上。电阻器 R 阻值 1.2kΩ,RL 是100Ω的电位器,喇叭是 2.5■的舌簧喇叭,L 是自制线圈自感系数约 0.3H,有三个抽头,将线圈分成匝数相等的四部分。学生信号源低频输出端钮与 A、B 两接线柱相连,F、G 两接线柱分别与示波器Y 输入端和接地端相连。

  2. 把插头插入与电阻器R 相连的孔 1,信号源频率选 500Hz。开信号源,调节示波器的Y 增益和扫描范围,使示波器荧光屏呈现 1 个完整的正弦波波形,幅度为 3 格。保持信号源幅度不变,改变信号频率,依次为 1000Hz、1500Hz、2000Hz 和 2500Hz, 可看到波形数目依次增多,而幅度基本未变。说明电流大小未随频率变化而变化, 即电路的电阻跟交流电的频率无关。

  3. 研究感抗跟线圈匝数间的关系,将插头插入孔 2,信号源频率选 1000Hz。调节示波器,使荧光屏呈 2 个波形,幅度 4 格。再将插头改插入孔 3,可看到波形

个数未变,但幅度减小为 2 格。说明电流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再将插头分别改插入孔 4 和孔 5,可看到波形幅度反比例地缩小,说明感抗跟线圈匝数成正比关系。

  1. 研究感抗跟交流电频率间的关系。将插头插入孔 3,信号源频率选 500Hz, 荧光屏呈现 1 个波形,调节幅度为 4 格。改变信号源的频率,使之依次为 1000Hz、1500Hz、2000Hz 和 2500Hz,波形数依次变多而幅度依次变小,可说明感抗跟交流电的频率成正比。
说明
  1. 信号源开启后,舌簧喇叭发出声音。根据音调的变化可直观地显示出交流电频率的变化。

  2. 用示波器测电流实际上是测分压电阻 RL 的电压,如图(c)所示。RL 两端的

电压UFG 为

当 2πfL>RL 时,

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