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西方近代前期的历史,是以最早肇端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为标志的文化教育运动开始的。这个时期活跃在欧洲大陆各地区的各个教育流派的活动,如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对人的尊严的觉悟,对个人和个性自由的追求;人文主义者对新学校的建设和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提倡;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全民教育理想;宗教改革运动对中世纪的学制和学校体系的近代转化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以及近代化的不同问题上,冲破了中世纪的桎梏,对欧洲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过程进行了种种探索,并作出了贡献。

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近代化过程的开始,已处于西方近代前期的晚期, 大约在明末清初时期,中国传统的以儒学文化为核心的教育在“西学东渐” 的冲击和启发下,在中国社会自发的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刺激下,开始进行近代转化,产生了以实用为特征的“实学主义”的教育文化思潮。这一思潮努力拓展新的知识领域,重视实用科技,猛烈地批判八股取士的选人制度和以宋明理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系和教育内容,并自觉地接受“西学东渐” 的影响,探索东西学术的契合。

正处在近代化变革过程中的儒学文化与教育,对周边地区华化文化圈的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也发生着极大的影响。日本在中国传统儒学及其变革中的“朱子学”、“古学”、“阳明学”的影响下,产生了近代“国学”, 并以此为指导,对传统的学校体系进行了近代化改造,为明治维新的产生打下了基础。李氏朝鲜和越南后黎王朝则吸收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的影响,并进行了制度化建设和革新。

在近代化过程中,在东西方的文化教育交流中,日本和中国对欧洲文化教育的吸收,在途径、内容、方法、态度及民族心态上都有所不同。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和日本的近代化过程,在思想资料上,也提供了不少的启示和有建设意义的思想资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